前陣子花花收到了方言文化的贈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每天心情不打結,與自己和解的療癒練習》,我花了點時間將全書讀過一遍;雖然很想再重新讀個兩三次,但還是先寫下這篇跟大家分享。
#以下是花花的重點整理與感想
* 任何一種情緒都不應該壓抑
* 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 情緒失衡會造成生理與心理上的各種問題
* 重新學習認識各種情緒並與他們攜手合作
在這本書中,不會一股腦地告訴你情緒問題都是疾病,有病就去吃藥看醫生;也不會告訴你,所有情緒問題都來自於你的心,心境改變了一切就變了。
但在本書中同時也會告訴你,情緒的問題不解開,終有一天會演變成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本書同時也會告訴你,必要時尋求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不是壞事,但最後還是得回到從自身的心境轉變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看似各種矛盾,但其實又是那麼理所當然。
在我鑽研的個體心理學中提倡「目的論」,意即萬物皆依循著他們的目的在執行每一個動作。
我將桌上的水杯拿起來喝水,其目的並非是為了喝水才將被杯子拿起,而是因為口渴了所以將水杯拿起來飲水;我的目的是為了解渴,拿起水杯與吞下杯中的水,都只是為了解渴才必須做出來的行為。
情緒也是。在目的論當中指出,憤怒是為了達到快速控制對方而產生的情緒;好比當我們碰到行車糾紛,理虧的一方若不願意承認那是自己的錯誤時,便會產生憤怒的情緒來達到先發制人的目的:你怎麼這樣開車的啊!?
我明白自己日常生活中會出現憤怒或悲傷等負面情緒時,是因為我所面對的人事物沒有按照我期待的方式進行;但同時我也明白他人的行為如何並非自己能夠控制的,即便我讓憤怒的情緒爆發也改變不了什麼,甚至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當我明白自己可以理性與對方溝通,無法溝通時頂多就是我閃遠一點,這時候我的行為就可以讓憤怒完全不被顯露出來。
但,這也是我鑽研個體心理學時所遇到的瓶頸。
憤怒確實因為我改變了目的而被壓到了內心深處,我的行為也順利的表現出該有的理性,並且良好的解決的當下的狀況;但我內心那因為憤怒所帶來的負面感受卻沒有消失,即便我冷靜地處理眼前的狀況,那不斷加速狂跳的心臟與指尖傳來的冰冷感受,都在告訴我:憤怒它還在,憤怒並沒有消失。
雖然在問題解決了之後,我的情緒會慢慢恢復平靜,但是當我偶然又想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的心跳又會再一次加速,手腳也會開始逐漸變得冰冷;那說明著我只是解決了表面上的問題,我內心的問題並沒有被妥善的處理。
這樣的壓抑就好比壓力鍋一樣,當內部承受不了過大的壓力時就會整個爆炸,進而產生比原本更加極端的行為。
在《壞情緒》這本書當中,說明了人類的演化的過程中,淘汰掉了尾巴卻留下了情緒,就是因為相較於尾巴,情緒是人類在生存上必要的能力。
憤怒是為了捍衛自己的權益而產生,恐懼則是讓我們對眼前的危險有所警戒;若沒有了情緒或是刻意去壓抑該有的情緒,很可能會讓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
但不去壓抑情緒也不是要大家感覺憤怒時就要大抓狂,好讓眼前的人知道你不是個好惹的角色。
”這並不意味著你要對所有人大吼大叫,或總是擺臭臉。當我們在學習一個不擅長表達的情緒時,將一位能夠優雅,並有效發怒的人視為榜樣,對我們來說會相當有幫助。
那樣的人說「不」的時候,總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也無須為自己想要的事情,提高聲量爭吵,所有人都能明白那沒有任何迴轉的餘地。“(取自本書p.155)
情緒湧上時,並不需要為了與自己決定的行為相符而欺騙自己那樣的情緒不存在;好比發現信任的人欺騙了自己時,雖然決定要再繼續相信對方,但並不需要因為自己選擇了繼續相信對方,就假裝自己不會難過或者不會憤怒。
接受自己當下的負面情緒,若當下有辦法理性的向對方表達出自己的難受,那麼將這樣的感受說出口將有助於解決情緒產生的問題;如果選擇壓抑、假裝自己不知情或者裝作不在意,這些情緒問題就會慢慢累積在大腦裡面,最後演變成嚴重的問題。
如果當下的情緒波動很大,也不用勉強自己馬上跟對方討論這些問題;情況若允許的話,可以先離開讓自己感到不適的現場,去散個步、做幾個深呼吸,找個可以理解自己,並且不會多加評論的好友談談自己的感受。
務必記得,這時絕對不能找一個只會告訴你「不要理他就好了」、「這又沒什麼」、「我幫你去找他理論!」這樣的朋友,那不會使你的情緒問題獲得改善,而且很可能還會產生更多的問題。
等到你夠冷靜了之後,再來思考自己與對方之間的問題該怎麼解決;不要去執著在「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為什麼我會遇到這種事」這樣的煩惱,要去做對現況能產生實際改變的事情。
好比告訴對方當你發現時有多難受,但不需要去指責對方的行為,對方的行為要如何,那不是你能控制的。假如當對方明白了你的感受,雙方也討論出一個共識,這樣的狀況就可以暫時平安落幕,情緒問題也能獲得解決。
但那不表示未來就會一帆風順了,雖然對方可能會因為感受到了你的哀傷,並且為了不想再讓你感到難受而不再傷害你;但他也可能是那種口頭上答應了你不會再有第二次,但私下卻仍舊故我,賭著不會又被你給發現這樣的風險。
每一種情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以及情緒要教會我們的事情。面對信任的人欺騙自己所產生的悲傷與憤怒,都在告訴我們要保護自己,並且再次面對同樣的問題時,自己可以做出其他的決定。
雖然這一次我選擇了相信你,但若是再有下一次,我也可以選擇離開你。
當我讀完了這本書,我去回想開始實踐個體心理學之後的一切行為,不論是面對我的父母、兒子們、伴侶、朋友或者網路上的任何一個陌生人,我可以透過決定自己的行為,來控制當下的自己情緒不要過度氾濫,但並沒有從此以後就不再讓自己情緒失控。
尤其是在進入三級,跟兒子們一起關在家中防疫後,他們在我的生活上所帶來的困擾,像是在他們的房間裡發現腐爛長蟲的廚餘,廁所滿地的穢物與飄散在整個家裡的異味等等,都曾經讓我抓狂並且對他們兩個大吼大叫甚至出手打人。
這樣的失控讓我感到很懊惱且自責,我明知道憤怒的情緒是為了讓我達到處罰他們的目的,也知道只要改變自己的目的,就可以阻止自己出手打人,為什麼我還會放任我的情緒來控制我的行為?
縱使每一次失控完彼此都冷靜下來了,我會好好的跟他們訴說自己的感受,但總不能因為每一次我都有跟他們兩個道歉,因此我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用我成年人的力量去欺壓他們吧?
如果這是種不合理且一再發生的狀況,我該思考的就不只是如何去彌補自己在失控後所造成的傷害,而是如何去避免同樣的狀況再一次發生。
看完了本書,我想或許我該換個方式去面對自己的情緒;當我改變了自己的目的,決定不要出手打人或是對他們大吼大叫時,我也不需要強迫自己息怒,或是逼自己做其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我不該否定憤怒在我內心的存在。
也許,我可以先告訴他們該去做些什麼,然後我再回到房間去;不是打開電動後沈迷於遊戲,而是閉上眼睛感受自己內心那股憤怒的情緒。
我的憤怒是從何而來的?
它的出現又是為了什麼?
我過去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受嗎?
那是發生在什麼時候?
探索自己的過去,對某些人而言是極為困難且危險的,那說明著自己得親手揭開那些瘡疤,重新去感受當下的痛苦。因此許多人感受到類似的情緒湧上時,會刻意去壓抑它,或是用另一種情緒去掩蓋過它。
例如不允許或者不希望自己感受到悲傷時,有些人會用憤怒來掩飾自己的悲傷。
但是探索自己的情緒根源有其必要性,且正視自己內心的恐懼才有可能戰勝恐懼。
過去曾經帶給自己極大的創傷經歷,剛開始回溯時可能會感受到同樣的痛苦;但隨著自己一次又一次正視那些經歷,並且持續告訴自己現在擁有的資源以及所處的環境,已經不會再讓自己發生同樣的事情了。
如果當時的我被強迫不許哭,現在的我是可以承認自己很難過的;如果當時的我不被允許生氣,現在的我是可以抬頭挺胸向對方表達自己的不滿的;如果當時的我被恐嚇不許把真相說出去,現在的我是可以向朋友或其他人求救的......
諸如此類的練習將使自己慢慢找回那些被遺忘的情緒反應,並且學會讓自己的情緒自然流露;從情緒中領悟到自己面對人生的一切難題時,該當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才不會讓自己陷入無止盡的惡性循環之中。
本書可以推薦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各位還是先自己入手買一本回家閱讀吧。未來我也會擷取書中的一些內容來跟大家分享,如何與個體心理學做結合,讓自己的人生可以過得更加自在。
感謝各位收看,掰~
博客來: https://bit.ly/3dFFkK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筋肉媽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68斷食,顧名思義在8小時內完成吃東西,剩下16小時不吃;基本上是改變了一天的進食「時間」,而不是改變進食的「成分」。 間歇斷食在科學上有大量研究被發表出來,被肯定的好處是: 斷食本身就是一種身體壓力,所以斷食期間皮質醇上升時,也導致脂肪燃燒增加; 飢餓會帶來生長激素提升,當生長激素提升肌肉保護...
成年人一天飲水量 在 紐西蘭愛代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超級健康食品 #可以瘦身排毒 #改善暗黃膚色 #提供全面營養 #增加活力!
有次跟原味優格打成一杯‼️
意外的好好喝耶‼️
🔹口感:喝起來沒什麼味道,但可以讓水沒水味,沒有草味 !沒有甜味!
Melrose 天然有機小麥草粉末200g
(小麥草綠瘦子 /調節酸鹼補充葉綠素/維生素B和β胡蘿蔔素)
萃取天然有機小麥草,是一種天然的綠色食品,不含麩質和其他有害化學原料。富含均衡的蛋白質,葉綠素,酵素,維生素,礦物質和可溶性纖維素等營養素,全面為人體機能提供高品質的營養需求,提供長久、持續釋放能量。還能夠有效控制多食,限制卡路里的攝入,促進消化功能,消脂減油,加速脂肪燃燒,養顏排毒,恢復人體活力,保護身體機能健康。
綠瘦子就是大麥草小麥草螺旋藻,它們作用到身體健康範圍非常廣,被稱為鹼性之王,含有多達1000種以上的酶,是體必須的調節劑,具有非常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到你的細胞收到自由基的侵害。含有高達70%的葉綠素,植物蛋白,以及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20多種維生素和92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所以對身體的排毒性和營養性是非常好的。
🔷採用營養均衡的蛋白質,葉綠素,維生素,礦物質和可溶性纖維素的科學組合配方,達到健康瘦身。
🔷攜帶服用簡單、快捷,溫和易吸收,營養美味,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優點。
🔷成分純天然,安全可靠,無添加任何人工色素、香精、防腐劑。
🔷促進身體的生理循環,正常排毒,從而達到瘦身效果。
🔷減少體內脂肪合成,加速脂肪燃燒。
🔷平衡營養粉為您提供飽腹感,幫助控制你的食慾。
🔷具有抗炎症、抗潰瘍、降低膽固醇、降血糖、抗皮膚過敏等重要作用。
🔷調節體內的水分、電解質平衡,增強機體抗疲勞能力。
🔷是肝臟和血液的強力解毒劑,有助於中和毒素和清潔身體污染物,達到最佳能量和活力含有皂苷,可降低膽固醇。
主要成份 :大麥草33%、小麥草33%、小球藻菌23%、螺旋藻11%。
🔹適用人群 :適合於成年人群使用。尤其適合抽煙、喝酒、壓力大、飲食不規律、肥胖、長痘、不運動等人士。
✅孕婦、哺乳期女性皆可食用。
使用方法:每天1-3次,每次一勺,(每勺約8g左右)沖溫水(水溫不要太高,以免破壞小麥粉營養)或混合果汁牛奶等其他飲料中一起食用。
用後反應:
綠瘦子服用後一般有兩種常見反應:
1、排便更順暢。2、排便不順。
綠瘦子作為健康溫和性排毒補充劑,不加化學添加劑,也不含致瀉成分,排毒的同時為身體補充營養。根據個人體質不同,也會有不一樣的反應。這類排毒型產品的服用同時需要補充大量水分來增進體內腸道循環,因為當體內毒素排出同時,會吸收水分,腸道變乾,需要更多的水分讓毒素在腸道流通,以便更好的排出體外。
注意事項:
建議開始服用melrose的時候用量不宜太多,每次2-3克即可,配合充分的飲水和果蔬的攝入,當身體適應後,長期堅持服用。
成年人一天飲水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穹頂之下的空氣污染,沒有人可以當旁觀者」:空汙除影響心肺外 研究發現也會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
近來空氣污染愈來愈受到大家重視,根據統計台灣人接觸到的 PM2.5 約是美國人的兩倍;另一方面空氣污染確實對人體有很多影響,最直接的就是造成呼吸系統疾病。但近來的研究發現,不僅僅是呼吸系統,連『腎臟功能』也會受到空氣污染影響!
▶來自【台灣】的研究報告
■PM2.5 會造成慢性腎臟病患更快的腎功能下降
在2017、2018年都有台灣當地的研究報告指出,接觸污染空氣愈多,慢性腎臟病的機率會提高、腎功能的下降速度也愈快。在AJKD(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期刊中有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團隊的文章,此篇文章是針對已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所做的空氣污染和腎功能變化之研究。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報告指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報告最後收案了六千多位慢性腎臟病患,統計每人每年接觸到的 PM2.5 量。研究發現,PM2.5 會造成慢性腎臟病患更快的腎功能下降,而且接觸的量愈大危害便愈大。【註1】
▶來自【中國】的研究報告
■空氣汙染也可能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空氣汙染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臟病和肺部疾病的風險已是眾所皆知,中國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7,000多名中國成年人的調查數據,並根據衛星信息估算他們居住地這2年來的空汙情形,研究表示,空氣汙染也可能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他們發現有10.8%的參與者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空氣中平均每立方公尺如果增加了10微克的懸浮微粒,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率就升高1.3倍,此研究【註2】刊登在《美國腎臟病學會雜誌》(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註3】。
▶為何空氣污染會造成腎功能下降?
目前的機轉不明,但可能跟氧化壓力、細胞內皮受損或發炎反應造成腎臟的傷害有關。這謎題仍需後續的研究來解答。另外針對空氣污染的研究大都以PM2.5暴露量為主,但造成腎功能惡化的主因是PM2.5或是空氣中其他的污染物還不太清楚。
▶避免腎臟功能惡化
以往我們會建議病人要適當飲水、避免來路不明的中/草樂、避免濫用止痛藥、控制好三高疾病、戒煙、保持良好飲食習慣等來控制慢性腎臟病。但隨著愈來愈多研究指出空氣污染可能和腎功能惡化有關係,之後也要提醒患者注意空氣污染的問題。
大環境問題未解之前,只能自已注意空氣品質。在空氣品質不好的地方最好戴上醫療級口罩(能隔絕部分的空氣污染)、在長時間工作或休息的空間使用空氣清淨機、或是搬到空氣品質相對良好的地區居住。【註1】
▶細懸浮微粒空氣污染會造成所有人的健康危害,尤其是已經有氣喘的兒童,更容易受害。
由於文明的進步,全世界疾病負擔已經由傳染性疾病,轉變為非傳染性疾病。非傳染性疾病發生的原因,與我們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全世界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居然有高達四分之一的原因,是由於不健康和不安全的環境!
■五種最主要的環境問題,依序是:
1.不乾淨的飲用水
2.室內空氣污染
3.室外空氣污染
4.鉛中毒
5.氣候變遷
在台灣我們有乾淨的自來水,也沒有在室內使用煤炭,因此最大的環境健康風險,應該就是室外空氣污染。
▶什麼是細懸浮微粒?
目前全世界包括台灣與東亞,最重要的空氣污染物質,就是「細懸浮微粒」,或翻譯為「氣膠」。懸浮微粒的英文是particulate matter (PM),這些懸浮粒子的直徑(粒徑)越小,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就越大。當粒徑小於2.5x10-6公尺,或2.5微米(2.5μM),就稱為細懸浮微粒(英文簡寫為PM2.5)。
PM2.5的主要來源為各種重工業燃燒的石化原料,包括石化業,火力發電,鋼鐵業等;也包括汽機車的廢氣排放。這些PM2.5可以攜帶各種重金屬或硫化物、氮化物等,長驅直入肺的最深部---肺泡,穿過肺泡微血管後進入全身血液循環,引起全身性的發炎反應。
▶PM2.5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呢?
主要分為「長期效應」與「短期效應」兩部份:
■長期效應:
在歐美國家已經有很多的長時間(數年到十幾年)的世代研究,最經典的有兩篇,分別是發表於1993年的哈佛六城市研究,與Pop等人利用美國五十五萬人的資料庫,在1995年發表的論文。Pop等人在2002年,又將此資料重新分析,得到的結論如下:PM2.5濃度每增加10-μg/m3,就會增加全死因4%,心血管疾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與腦中風)死因6%,與肺癌死亡8%,而且此效應沒有閥值,因此PM2.5的濃度,越低越好。
■短期效應:
是指當某一天PM2.5突然上升,則在當天,以及隨後的幾天到一個月,就會造成健康效應,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惡化,與氣喘的急性發作。因此WHO建議PM2.5的日均值要 < 25 μg/m3,年均值則要 < 10 μg/m3。
PM2.5對於健康的影響,因人而異。「易受感族群」包括:已知有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兒童,孕婦,與老人。對於兒童健康的影響有:早產,低體重兒,氣喘的發病率與嚴重度。
相關的研究已經非常多,包括台灣也有許多學者的研究。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曾研究PM2.5與兒童氣喘關係發現,當PM2.5空污惡化時,兒童氣喘急性發做的機會就增加,尤其是某些帶有特定基因的特殊體質兒童,更容易受到影響。其實早從胎兒開始就受到PM2.5的影響。
研究顯示當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暴露在PM2.5的空污之下,新生兒在出生之後到2歲內,得到異位性疾病(包括氣喘、鼻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就會增加。而根據許多研究也顯示,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小朋友氣喘的致病率就會提高,這也可以說明氣喘的盛行率在台灣逐年上升的原因。此外若已知有氣喘的病患,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時候,氣喘的急性發作機會就會上升。
▶當PM2.5污染嚴重時,我們要做的依序為
1. 外出時不要做劇烈運動。
2. 外出時不要做任何運動。
3. 完全避免外出。若不得以必須外出,則建議要戴口罩,在車內使用車內空氣清淨機。
此外根據研究,當室外空污嚴重時,室內PM2.5與室外濃度相當,因此要緊閉門窗,並且用有HEPA的空氣清淨機【註4】。當然最根本的方式,還是應努力降低PM2.5的排放。【註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腎臟病衛教)「空氣污染 也會造成腎功能受損!?」:http://bit.ly/39AFX6d
▶Lin YT, Lo YC, Chiang HY, et al.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Progression to Kidney Failure With Replacement Therapy: An Advanced CKD Registry-Based Cohort Study in Taiwan. Am J Kidney Dis. 2020 Nov;76(5):645-657.e1. doi: 10.1053/j.ajkd.2020.02.447. Epub 2020 May 30. PMID: 3248247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482472/
▶Chan TC, Zhang Z, Lin BC, et al.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Cohort Stud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8 Oct;126(10):107002. doi: 10.1289/EHP3304. PMID: 30392394; PMCID: PMC637164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392394/
▶Chen SY, Chu DC, Lee JH, et al.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ion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mong elderly residents in Taipei City. Environ Pollut. 2018 Mar;234:838-845. doi: 10.1016/j.envpol.2017.11.084. Epub 2017 Dec 21. PMID: 2924885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248851/
∎【註2】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PM2.5 and Increased Risk of CKD Prevalence in China
Guoxing Li, Jing Huang, Jinwei Wang, et al.
JASN Feb 2021, 32 (2) 448-458; DOI: 10.1681/ASN.2020040517
https://jasn.asnjournals.org/content/32/2/448/tab-article-info
∎【註3】
NOW健康/空汙除影響心肺外 也恐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http://bit.ly/3tdkkRo
∎【註4】
「HEPA」:高效濾網(英語: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即高效率空氣微粒子過濾網,簡稱HEPA)是一種用於空氣淨化的器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6%95%88%E6%BB%A4%E7%BD%91
∎【註5】
(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穹頂之下與兒童氣喘」:http://bit.ly/3r6tyNq
➤➤照片
∎(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 「空汙本土研究解密,你必須知道的PM2.5三大面向」: http://bit.ly/3r9ZMqY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氣候變遷與健康 #空汙 #慢性腎臟病 #PM2.5 #細懸浮微粒 #氣膠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 / 台大公衛學院 / 國民健康署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成年人一天飲水量 在 筋肉媽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68斷食,顧名思義在8小時內完成吃東西,剩下16小時不吃;基本上是改變了一天的進食「時間」,而不是改變進食的「成分」。
間歇斷食在科學上有大量研究被發表出來,被肯定的好處是:
斷食本身就是一種身體壓力,所以斷食期間皮質醇上升時,也導致脂肪燃燒增加;
飢餓會帶來生長激素提升,當生長激素提升肌肉保護與合成能力就變強;
斷食得以讓許多肥胖人士共同的狀況高胰島狀況改善,胰島素濃度下降、胰島素敏感度提升;
斷食時胰島素濃度會下降,將會提醒身體開始燃燒儲存的能量,當血糖和肝醣消耗殆盡,平均需要12-14小時,之後才會進入燃脂階段;
同時體脂過高容易瘦素阻抗,所以很難有吃飽的感覺,斷食可以讓瘦素敏感度提升......
不只是光為了減肥,從諸多成果發表上,已證實間歇斷食能夠優化健康成年人人體荷爾蒙平衡、改善坐式生活態的身體壓力。
但是斷食不是沒有風險,尤其在女性身上,狀況挺多的!
許多女性間歇斷食後,瘦了一個程度開始停滯期,而後甚至是月經失調,也見過不少還是走上報復性飲食的窘況導致更胖。
間歇斷食最大的風險,就是執行者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的需求,或者是對於斷食法採取錯誤策略與方法,導致最後身心壓力變大,荷爾蒙反而失調了。
譬如說:
斷食一開始伴隨著肌肉肝糖流失,會有脫水狀況;許多人以為瘦很快,心態影響下就更積極的飲食控制,導致吃的太少,熱量攝取不足,基礎代謝開始下滑,沒多久就開始復胖起來。
或者說聽說可以增加肌肉就拼命斷食,但運動根本沒有做,那即使增加了生長激素,又沒有運動,量也不足以讓你肌肉合成效率提升,反而在亂斷食狀態下更容易營養不良肌肉流失。
斷食就是一種壓力,而女性性荷爾蒙與壓力荷爾蒙環環相扣交互影響,當生活壓力已經很大,又來斷食,無意之間壓力荷爾蒙太多了,性荷爾蒙失調狀況下,就會越來越水腫與脂肪不離身。要知道科學研究中以女性為主的真的不夠多,考量原因多是女性荷爾蒙介入後要考量的變因太多,所以真的是否女性可以靠168斷食順利瘦身,還有待更多研究去發表。
也很常見有人以為間歇斷食的進食期間,可以大吃特吃,以至於吃進身體的都是空熱量、垃圾食物,營養素攝取不足,健康當然會出問題。
還有一個大家很少考量到的問題,有時候心態積極,斷食又冇(卯?)起來運動,一開始好像身形改變很快,接下來荷爾蒙失調就很容易找上門了。
建議大家如果真的想嘗試間歇斷食,要先學會知道自己一整天需要攝取的總熱量大約在哪個量,還有怎麼分配洪量營養素,才進階到間歇斷食。
#沒錯喔間歇斷食是基礎飲食控制的進階
#基礎飲食控制都不搞懂168斷食斷失敗只是常態
可以採漸進式,從12小時進食、12小時斷食開始,習慣後再執行10小時進食、14小時斷食,最後逐漸習慣168模式。
這則影片給予運動初學者一些運動建議:
斷食的禁食期間,請以伸展運動與按摩運動為主,避免身體在累積過多壓力。在舒緩運動前飲水,讓身體筋膜保持含水度佳,伸展與按摩效果才會好。
吃完東西後,請等候消化90分鐘,這時候是中高強度運動的好時機,因為身體有足夠的肝醣來為運動提供燃料;若以1-10分的自我感覺量表定義,以自我感覺評估,大約初學者還是要做運動到6分疲勞感,才會讓運動有成效。
#斷食時低強度運動
#進食後高強度運動
執行168間歇性斷食法時,飲食品質和營養素對減重成果扮演極具關鍵的角色,當營養素攝取足夠,身體細胞可以正常代謝,能量和荷爾蒙也可恢復規律運作,配上適當的運動,體重自然可以順利控制下來,且身體內在機能和皮膚也會顯著改善。
如果再斷食期間對於食物產生了渴望感,那就放棄任何一種斷食吧!因為這都可能會造成後續的報復性飲食,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的身體~
執行間歇性斷食時最怕營養失調,唯獨當營養素攝取足夠,身體細胞可以正常代謝,能量和荷爾蒙也可恢復規律運作。
#間歇斷食不是人人適合記得先諮詢醫療專家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想要理解更多女性增肌與減脂秘密,請來看看我的線上課:
■筋肉媽媽在Hahow線上課
【女性增肌減脂高效訓練 】
https://hahow.in/cr/melodywan
■筋肉媽媽微型線上知識課:
【蜜桃翹臀基礎訓練班】
https://reurl.cc/Y1ZVkD
【核心肌群基礎班】
https://reurl.cc/1xxqWp
【骨盆底肌訓練班】
https://forms.gle/7GLRtnYG7yL89Eiz8
【腰瘦美麗進階核心訓練班】
https://reurl.cc/pyARbd
【女性荷爾蒙與減肥】
https://forms.gle/chGFZ6APXj8Bzib98
【擊退橘皮的筋膜訓練】
https://reurl.cc/Njmyoq
■實體課新課綱 女性增肌減脂備賽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e8vMjM
■筋肉媽媽面對面運動教學:
Line@傳送門: https://lin.ee/aicJKVK
■各種團購好康「筋肉媽媽buybuy團」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zmomshop/
■任何運動疑問請先到『筋日頭條』網誌爬文:
https://jzfitness.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8MtDqUC07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