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記得四年前,我曾經分享過的“大江生醫基因檢測試劑”嗎?
用棉花棒沾取唾液黏膜,
放入專用袋寄回大江生醫檢測,
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基因狀況、各種病症的罹患機率等等。
因為我爺爺、我叔叔伯伯皆死於癌症,
我爸自己也是肺癌患者,還得了兩次,
四年前雖然我還沒發現自己也罹患肺癌,
因家族病史實在太精彩豐富,所以我特別做了基因檢測。
結果基因報告顯示,
我罹患大腸癌的機率非常高,
所以三年前我就去做了大腸鏡檢查,
果然發現了兩顆息肉並直接做了切除。
不過那時候健檢中心沒有把息肉拿去化驗,
加上我也沒有健康意識,
只聽人家說息肉不好,盡可能要切除,
不然以後息肉會有癌變的可能性。
其實這說法只對了一半。
前幾天我又再次去做了全身全面性健康檢查,
因為罹癌過,且之前有過大腸息肉,
醫生建議最好每三年做一次健康檢查。
結果我又有大腸息肉了,
只是這次切除後有送去化驗,
昨天收到病理報告,
才發現是“管狀腺瘤性息肉”。
先給各位科普一下:
(文章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 )
#大腸癌與息肉有關
大腸癌的息肉增長常見類型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腺瘤性息肉
可分為絨毛型、管狀型、混合型三大類。能夠早期找到腺瘤性的息肉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腺瘤性息肉極有可能演變為癌症,而高惡性度腺瘤息肉就被歸為癌前病變,及早發現並由醫師評估切除,可降低癌變的機率。
➡增生性息肉
最常見的息肉類型,通常只是微小的黏膜突起。增生性息肉是良性的,並不會演變為癌症,患者也幾乎沒有症狀。
➡發炎性息肉
由於大腸發炎潰傷或細菌感染,導致大腸黏膜長出新組織,息肉的出現常與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疾病有關。
這有相關文章可以參考:
別以為只是瘜肉,它就是大腸癌的元兇
https://reurl.cc/AoKKd
好,簡單來說就是,
不是所有大腸息肉都是不好的,
但腺瘤性息肉就大多不是好東西,它有癌變可能。
一般從腺瘤息肉發展成大腸癌的時間差不多是五年,
並且大腸癌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
有症狀病痛時,往往都是末期,
要早期發現只能靠健康檢查做大腸鏡。
也因此,我又再度化身成抗癌大使,
來給各位做健康宣導了😂
❗家族有癌症病史的人,你是高危險群,請務必要定期全身健康檢查。不要哪裡痛就只檢查哪裡,因為往往檢查出來有問題的地方都是你想不到的。就像我,我不抽煙也不覺得自己肺有問題,沒想到卻得肺癌。
❗如果你去做大腸鏡檢查,請務必要簽署同意,若無痛大腸鏡手術檢查發現息肉,請同意醫生直接切除息肉,並一定要化驗。
❗曾經做過大腸鏡且有過息肉的人,之後每三到五年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因為再度增生的機率高。
#歡迎分享給你身邊你在乎的人知道
#能夠以自身病症來幫助別人
#也算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價值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