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升溫,很多孕婦為減少進出醫療場所,詢問我是否一定每次產檢都要去。也有上一胎在歐美產檢的媽媽,好奇為何台灣產檢次數多國外接近一倍,到底該做幾次才對?
其實,關於孕期應該產檢幾次各國婦產科醫學會並無共識,因為這個問題不單純是醫學考量,還涉及各國民情、公共衛生政策,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但我一直認為產檢次數不能和母嬰照顧品質劃上等號,關鍵應該重要檢查不能遺漏,且讓孕婦充分了解各種茲炫。以下我就單純以醫療實務面思考,歸納出「必做」的產檢提供給媽媽們參考
1.懷孕初期:驗出兩條線後,不用立刻去診所確認。
當月經延遲、懷疑懷孕時,只要用驗孕棒測試出兩條線,就代表你懷孕了。很多人會特地去診所再確認一次,其實並不需要,因為醫師用的驗孕試紙也沒有比較準。
如果沒有出血合併腹痛,我會建議第一次的產檢可等到驗孕發現懷孕後的二~三週,也就是第7-8週、懷孕兩個月左右時。這時的檢查最主要的目的是透過超音波確認著床位置、排除是否為子宮外孕,並確認胚胎的心跳。
2.懷孕中期:評估胎兒染色體、胎盤功能與器官異常風險的評估
接下來可在12週時去做幾項重要的產檢。包括國健署提供的產檢:貧血、B型肝炎帶原、梅毒愛滋病,以及自費項目如初期唐氏症與子癲前症篩檢可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胎盤功能差的風險,這些都可在12週時一次完成。
若有需要做羊膜穿刺,16週就可再安排一次產檢。
接下來兩個月,如果要去產檢,則應該是用來安排高層次超音波與妊娠糖尿病檢測。前者可檢查胎兒重要器官(心臟、腦部、內臟、五官)的發育,若有異常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考慮終止懷孕或是需轉診去有小兒外科、小兒心臟科的醫學中心追蹤。後者則是藉由檢測血糖評估媽媽飲食狀況,避免高血糖造成巨嬰、提高早產風險的機率。
3.懷孕後期:確認生產方式、胎兒成長曲線
若中間都沒有特殊狀況,就是等32-35週時藉由超音波確認胎位,同時確認胎兒腦部與骨頭之發育。並進行乙型鏈球菌採檢。最後就可等到38週時,目的是與醫師討論生產計畫、確認生產方式。醫師會監測孕婦血壓、超音波來評估胎位和體重、綁胎兒監視器確認胎盤功能及宮縮狀況,綜合評估是否適合自然產。
以上是針對低風險的一般孕婦,若是已被診斷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生長遲滯,子癲前症、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有重大內科疾病的孕婦,產檢次數就得個案調整,有些狀況甚至需要一週看一次。
*產檢越多次胎兒不必然越健康
講到這一定會有人好奇,產檢那麼少次、照音波次數也變少,那該如何追蹤胎兒健康呢?
必須澄清,其實確定心跳後,除了初期唐氏症篩檢、高層次超音波,及八個月時確認胎兒體重胎位外,就算每月產檢也不需要每次都照超音波。因為重要器官的發育已經在高層次超音波時確認,其他次的超音波檢查並沒有很大的臨床意義,主要是為了讓爸媽可以藉由寶寶的影像增加親子連結感。
那胎兒體重呢?其實懷孕30週前除非胎盤功能異常,胎兒體重差距都很小,又有量測誤差,預估體重的意義也不大。且但其實30週後就算落後或超前平均值,也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更何況胎兒的體重也不是靠孕期飲食或任何外力就能輕易改變。
**三個月前少量出血、生理性宮縮不必急著就醫
也有媽媽詢問,那最近如果遇到出血、宮縮或是胎動減少,到底要不要就醫呢?不管有沒有疫情,其實答案類似:
出血以週數來區分,因未滿三個月約有四成孕婦會出現著床性出血,若量不多、呈咖啡色,未必需要就醫。我也要重申,這個階段就醫主要是為了安心,不太會影響結果,沒有所謂延誤就醫的問題。好比曾有懷孕九週的女生半夜有點狀出血,隔天看門發現胚胎萎縮沒有心跳非常內疚,但即使出血當下她就衝來急診,也無法讓萎縮的胚胎重新發育,大可不必自責。超過三個月,著床性出血比例慢慢下降,這時若有鮮紅色、頻繁出血甚至合併腹痛,為了排除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息肉,則需立即就醫。
至於宮縮,有時可能因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缺水導致,如沒有規律且沒合併腹痛,可先補充水分、躺床休息,改善後就無需就醫。再來就是,懷孕六個月前本來就未必會有胎動,尤其是當天氣冷或媽媽較疲勞時,胎動更不明顯實屬正常。除非懷孕週數已經超過六個月,進食搖晃後肚子後,胎動都還不明顯才需要回診確認狀況。
前陣子為了改善少子化,政府主張增加產檢補助次數讓媽媽能放心懷孕,雖說立意良善,但我卻認為產檢次數和媽媽的安心感未必成正比,很多媽媽甚至和我反應,每次產檢聽到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吃,又被念體重增加太多,胎兒小了一百克,越看越焦慮。
相反的,也有媽媽表示非常期待產檢,看到醫師的臉就感到無比安心,聽到胎兒的心跳,和醫師的一句「都沒問題」就無比療癒。因此要讓女生更放心懷孕做一個「不焦慮」孕婦,與其一昧增加產檢次數,倒不如思索如何促進醫病溝通互信,把產前衛教做得更確實才是更根本的作法。
懷孕五週出血鮮紅色 在 日本生活543〜tokyo life with my japanese husband & my twins babi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疫情前的日本⭐️
這半年來一直覺得日本根本沒在防疫上努力,
一家四口分隔台日兩地的日子越來越長。
對日本防疫政策感到失望,覺得不可思議🙄
#但我回想起一些事,
居然對於這次日本防疫不再失望,
反而覺得是我美化了對日本的想像😰
才覺得原來日本這次的防疫做法....
在疫情前就有跡可循💡
1️⃣#婦產科
懷雙寶後,工作也一直很繁忙。
出差,到各地工廠視察等一直沒停過。
記得懷孕約五個月時半夜醒來,
覺得床單濕濕的,打開燈一看,是一灘血。
我整個嚇傻了....
去廁所又是一灘血,
因為在日本家的馬桶設定了自動沖水功能。
我還來不及看清楚是什麼,就樣沖掉了。
打電話去平常產檢的日本大醫院,
對方詢問在那之後還有再出血嗎。
我們回答,「沒有」。
#對方請我們等到早上門診時間再前往。
我當下整個不敢置信....💦
我就這樣擔心那些大量的血如果是流產了該怎麼辦。
擔心到天亮,整晚沒睡。
在台灣的話應該馬上確認寶寶安危與馬上住院安胎了吧😰
還好一早門診時間前往,確認了雙寶都沒事。
為了安全起見,醫生安排我住院一週。
是的....只有一週。想再住也不給你住....
日本不像我們台灣健保這麼好,
我住院安胎那一週,只是住團體房,
一週就花了台幣快3萬。
就是你想花錢住院安胎也不給你住.....
堅持保留病床空位撐住醫療體系。
#完全跟現在疫情期間想保留病房與病床的感覺類似。
一直到我懷孕31週,沒有支撐器已快無法走路。
在家轉個身都常常撞到東西,撞到牆壁,門的情況下。
才終於接到了醫生的「強制住院」通知。
還好,慶幸最後雙寶在日本平安的出生。
2️⃣ #小兒科
女兒在出生幾週後,我在幫她穿衣服時在她手臂上看到了一個從沒看過的「鮮紅色塊狀」,初為人母的我立刻上網查了一下。
因為不敢斷定是什麼東西,於是打了電話給雙寶出生醫院的小兒科。
小兒科問我「有發燒嗎?」
我說「沒有。」
小兒科「沒發燒的話,明天再來就好。若發燒超過39度,且臉色發紫發黑的話,再聯絡我們看看"是否有來醫院的必要。":
#臉色發紫發黑的情況還只能先聯絡不能直接前往😰
#完全讓我想起這次肺炎發燒沒燒幾天以上不能就醫,若沒生命危險就不一定能接受PCR檢查。
我們在台灣,喉嚨不舒服,或需要領什麼藥。
不管是大毛病或小毛病。
醫生大部分都會願意開藥。
雖然有些人覺得台灣有浪費醫療資源及藥的情況。
但若像日本一樣,妳覺得有需要卻拿不到。
那種感覺那種不安真的很難言喻。
我的母國台灣,是個珍惜每一個生命的國家。
以此為榮。
#沒比較就不會對日本失望🇯🇵🙈
但
#有比較就想給台灣多個讚🇹🇼🥰
🍀🍀🍀🍀🍀🍀🍀🍀🍀🍀🍀🍀
#按讚追蹤 #日本生活543
FB:日本生活543
IG: sakiyade
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
懷孕五週出血鮮紅色 在 VIVA LIW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半夜媽媽打卡大樓
今天的半夜一打二創舉是自己完成幫小鳳吸鼻涕!妹妹喝完奶想睡但放下去一直鼻塞哭,只花10秒吸完鼻涕就鼻子安安靜靜吸嘴嘴入睡!另外的創舉是目前只睡一個小時⋯ 還有尋麻疹兩顆,在三點多聽到哭聲而醒來的瞬間爆發出來。
話說bravado免手持擠奶內衣、和這台you song腳踏式吸鼻器,已名列我這胎產後兵器譜排名前兩名,第三四就暫時頒給love to dream包巾跟zazu心跳好朋友。當然第一胎延用至今的spectra貝瑞克9s擠奶器也是每天辛勤工作,排行老五。失去它們我的育兒人生該如何是好呢(來回踱步)
不過今天我的困擾是護墊上從乾乾淨淨到血量轉成鮮紅色而且量不算很多但也不算少。讓我不禁擔心是哪裡勞累或壓迫出血了之外,最焦慮的就是該不會是月經來了😱 明明全母奶應該不會那麼快啊!我知道有些人很快,但我上一胎是八個月復工,這次應該不可能那麼快吧⋯⋯我月子並沒有做那麼好好嗎(眼神死)雖說我前幾天看到蔡阿嘎二伯的懷孕超音波影片是有覺得會讓人錯覺想再生(僅限12週以前的超音波有勸生效果)但我的卵巢是否誤會了什麼?一切都是幻覺,騙不了我的!
#真不知道該比較希望是有問題出血好還是是月經好
#畢竟餵母奶對媽媽的唯二好處就是乾爽如果失去它我真的可以順勢減產了
#我絕對不會說我兩點多睡前想到自己半夜顧兩隻還要負責準備每天翰翰的早餐跟明天的便當覺得心酸而忍不住落淚了但還好眼淚擦乾我還是秒睡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