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題 10個兜要(_?_)個蓋?】
閒賦在家,繼續整理家當,拿岀大大小小的置物盒,逐一抹好給一一裝玩具。
小妮子很喜歡整理,玩得不亦樂乎。
當我將每個抹好的置物兜和蓋分別遞給她,過了四、五個後,她突然問我:個蓋呢?
原來我是一個兜、一個蓋的遞上,不留神連續遞上兩個兜,一一發現有兜沒有蓋,向我問道。
「係啊!媽媽忘記了,之後立即將蓋抹好遞上。」
連一個三歲小朋友都懂得做配對(pair up),知道一個兜要有一個蓋。
香港的醫療系統發生甚麼事?先別題長期超過100%的病床負荷量。
估計到人流入境高峰期,估計到人流數量,掌握到醫療人手數目(醫院註冊醫生及護士人數) ,也估計到高鐵乘載量(雖然我知道,申請高鐵撥款時的乘客人數都是吹岀來,但之後的載客量已是實質數字了),估到各關口每日平均通關人次,保守估計到內地入境人數。
就!是!估!不!到!香!港!負!荷!不!到!
蒙著眼然後說相信的人才是最可怕!
一一媽數學很差,差點不合格的,但有些數字還是能假設,香港有700萬人,不計嬰兒和長期臥床病患者,口罩每天打個八折最少都要560萬個(包括雙程證和新香港人,因為🩸血濃於水💧,還未加上遊客) 。香港每天口罩入口多少,庫存多少,足夠多少天供應量,口罩要有多少safety stock,這是隨便一個warehouse manager都能告訴的數字。
作為文科人商科成績也很差,Account也是dropout的。知道衛生用品現正處於失衡,而世上也沒有永遠的equilibrium (供應和需求完全平衡)但至少要有政策是朝這個tendency 去走,遊客來到香港,萬一買不到口罩,成為帶菌者(沒有病徵),再回國播毒,又是另一個沒完沒了的惡性循環。
那政府每天在做什麼?每天平衡時空地,徘徊在非港人是否要收費之間,要封哪個關口才可做到似有還無?怎樣譴責(他們太愛用這個字眼)醫護人員呼籲罷工是多麼的不專業,醫院的口罩機被大陸人掃走幾百個,而提供給醫護人員使用的口罩因「失蹤太多」而要上鎖🔒🤯
商家勞力地撲口罩給醫護及香港第一防線的政府部門職員,那邊廂一車車口罩被送中,市民埋怨商家的數量太少,但沒有人去黑心炒口罩及賣二手口罩的藥房大呼小叫,是商家不對嗎?不是。是市民不對嗎?不是。不要被轉移視線,如果大家只顧撲口罩,就沒有人有時間追究問題和責任,對於「只暴製亂」的上位者,誰說他們糊塗的?他們才是最心水清的一群。
對於10個兜(_?_)個蓋的數學題,終於都有答案,就是無論如何, (_?_)一定不會等於10,反而越少越好,對方越疲於奔命,越是盲頭烏蠅亂撞,自己才能安然坐享其成🙃。
#不好意思深夜嘮叨文
#當然我知道大家都未瞓
#不知道你是在家還是在被排隊
#天氣很冷要注意保暖
#有多岀存貨的口罩請讓給有需要的人
#要讓2020更溫暖
🦠明天起後五天是「爆發傳播期」千萬別出門,帶口罩都不行。按照傳染病毒專家的推斷,第七天到十四天前後會發生。內地把休假推到二月二日都是有原因的。記住,別不當回事!
另:前線醫護的消息,不要穿帶毛領或絨線的衣服外套,容易吸附病毒。
💡袁國勇記招重點 29/1💡
#無口罩不要外出_自行隔離
#減少公眾聚集_停課_停工
#疫情來勢洶洶_香港好有機會成疫區
#傳染力高過沙士_傳染力強
#無症狀可追蹤
#年初四開始有20_30萬人由大陸返港_要等14日先知疫情程度
#仲有大陸春運完極有可能第二波其他城市爆發
#所以呢14日係好關𨫡_大家做好防疫
#呼籲家中有多過一個月量分啲俾網上冇口罩求救市民
#如無可避免地要出街食飯用膳
#應該自行帶餐具
#因為大陸已入了很多病患在香港境內
#洗潔精無法殺滅這病毒
#潛伏期14天會用過他們的餐具而不自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30的網紅Della & Joey 過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景點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阿里山是我們這次主要的行程,這次主要安排的也都是一些戶外的景點,雖然年假期間訂房的人很多,但實際到了現場之後沒有覺得擁擠,步道上的人並不多,阿里山上有滿滿的森林芬多精、聳立挺拔的神木群、遠方綿延的山脈、小火車、還能欣賞漂亮綻放的櫻花,我與家人們都非常喜歡,下次還要再來。...
「應該自行帶餐具」的推薦目錄: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一一。細說愛生活 YatYat Family Lif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一一。細說愛生活 YatYat Family Lif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Della & Joey 過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處女座媽媽的瑣碎日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Re: [問題] 用餐時使用自己帶的環保餐具- 看板Japan_Travel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不塑之客| #自備容器購買外食小心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自備餐具英文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自備餐具英文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大家有在用環保餐具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討論] 有人自備便當盒去便當店過嗎? - PTT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寶寶] 保母自行準備的東西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寶寶] 保母自行準備的東西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寶寶] 保母自行準備的東西PTT推薦- 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預告4K HDR】30元超低價便當佛心鼓勵顧客自備餐具 的評價
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一一。細說愛生活 YatYat Family Lif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幼兒數學題 10個兜要(_?_)個蓋?】
閒賦在家,繼續整理家當,拿岀大大小小的置物盒,逐一抹好給一一裝玩具。
小妮子很喜歡整理,玩得不亦樂乎。
當我將每個抹好的置物兜和蓋分別遞給她,過了四、五個後,她突然問我:個蓋呢?
原來我是一個兜、一個蓋的遞上,不留神連續遞上兩個兜,一一發現有兜沒有蓋,向我問道。
「係啊!媽媽忘記了,之後立即將蓋抹好遞上。」
連一個三歲小朋友都懂得做配對(pair up),知道一個兜要有一個蓋。
香港的醫療系統發生甚麼事?先別題長期超過100%的病床負荷量。
估計到人流入境高峰期,估計到人流數量,掌握到醫療人手數目(醫院註冊醫生及護士人數) ,也估計到高鐵乘載量(雖然我知道,申請高鐵撥款時的乘客人數都是吹岀來,但之後的載客量已是實質數字了),估到各關口每日平均通關人次,保守估計到內地入境人數。
就!是!估!不!到!香!港!負!荷!不!到!
蒙著眼然後說相信的人才是最可怕!
一一媽數學很差,差點不合格的,但有些數字還是能假設,香港有700萬人,不計嬰兒和長期臥床病患者,口罩每天打個八折最少都要560萬個(包括雙程證和新香港人,因為🩸血濃於水💧,還未加上遊客) 。香港每天口罩入口多少,庫存多少,足夠多少天供應量,口罩要有多少safety stock,這是隨便一個warehouse manager都能告訴的數字。
作為文科人商科成績也很差,Account也是dropout的。知道衛生用品現正處於失衡,而世上也沒有永遠的equilibrium (供應和需求完全平衡)但至少要有政策是朝這個tendency 去走,遊客來到香港,萬一買不到口罩,成為帶菌者(沒有病徵),再回國播毒,又是另一個沒完沒了的惡性循環。
那政府每天在做什麼?每天平衡時空地,徘徊在非港人是否要收費之間,要封哪個關口才可做到似有還無?怎樣譴責(他們太愛用這個字眼)醫護人員呼籲罷工是多麼的不專業,醫院的口罩機被大陸人掃走幾百個,而提供給醫護人員使用的口罩因「失蹤太多」而要上鎖🔒🤯
商家勞力地撲口罩給醫護及香港第一防線的政府部門職員,那邊廂一車車口罩被送中,市民埋怨商家的數量太少,但沒有人去黑心炒口罩及賣二手口罩的藥房大呼小叫,是商家不對嗎?不是。是市民不對嗎?不是。不要被轉移視線,如果大家只顧撲口罩,就沒有人有時間追究問題和責任,對於「只暴製亂」的上位者,誰說他們糊塗的?他們才是最心水清的一群。
對於10個兜(_?_)個蓋的數學題,終於都有答案,就是無論如何, (_?_)一定不會等於10,反而越少越好,對方越疲於奔命,越是盲頭烏蠅亂撞,自己才能安然坐享其成🙃。
#不好意思深夜嘮叨文
#當然我知道大家都未瞓
#不知道你是在家還是在被排隊
#天氣很冷要注意保暖
#有多岀存貨的口罩請讓給有需要的人
#要讓2020更溫暖
🦠明天起後五天是「爆發傳播期」千萬別出門,帶口罩都不行。按照傳染病毒專家的推斷,第七天到十四天前後會發生。內地把休假推到二月二日都是有原因的。記住,別不當回事!
另:前線醫護的消息,不要穿帶毛領或絨線的衣服外套,容易吸附病毒。
💡袁國勇記招重點 29/1💡
#無口罩不要外出_自行隔離
#減少公眾聚集_停課_停工
#疫情來勢洶洶_香港好有機會成疫區
#傳染力高過沙士_傳染力強
#無症狀可追蹤
#年初四開始有20_30萬人由大陸返港_要等14日先知疫情程度
#仲有大陸春運完極有可能第二波其他城市爆發
#所以呢14日係好關𨫡_大家做好防疫
#呼籲家中有多過一個月量分啲俾網上冇口罩求救市民
#如無可避免地要出街食飯用膳
#應該自行帶餐具
#因為大陸已入了很多病患在香港境內
#洗潔精無法殺滅這病毒
#潛伏期14天會用過他們的餐具而不自知
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Della & Joey 過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景點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阿里山是我們這次主要的行程,這次主要安排的也都是一些戶外的景點,雖然年假期間訂房的人很多,但實際到了現場之後沒有覺得擁擠,步道上的人並不多,阿里山上有滿滿的森林芬多精、聳立挺拔的神木群、遠方綿延的山脈、小火車、還能欣賞漂亮綻放的櫻花,我與家人們都非常喜歡,下次還要再來。
如果有想看日出的人,記得前一天下午四點前要到阿里山車站二樓買票,或是也可以像我們一樣網路訂票,在前一天下午四點前現場取票也可以,如果想要早上看日出前買票的話,建議要提早40分鐘到現場排隊,因為名額有限可能會買不到票。
日出的火車最早發車時間會在前一天下午公告,阿里山車站內會標示發車時間,除了第一班車,之後陸續會有數班車每15分鐘發車一次,把阿里山站內的旅客送到祝山車站(我們這次到祝山車站那段剛好在整修,所以只到對高岳),如果要前往小笠原平台的話,到站之後要沿著右邊的標示繼續往上走。
住宿的部分如果碰上熱門假期,一定要提早3-4個月確認,我們這次因為人數比較多,訂房時每天飯店所剩的床位都不多,所以分成三間住宿,分別是櫻山大飯店、阿里山閣大飯店、禾楓別墅,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坐在阿里山閣或是阿里山賓館,會需要遊接駁車接送上下山,這樣如果早上想看日出的話就要自行留意時間。
📍奮起湖
到了奮起湖之後,我們先到奮起湖大飯店買了奮起湖便當,之飽了才到老街走走,買點小吃、飲料,讓孩子在軌道與火車拍拍照、追逐玩耍,是一個不錯的拍照景點。
📍竹崎清水公園
因為剛好在住宿前往太平雲梯的路上,所以我就一併排進行程內。公園裡面空間頗舒適也滿寬廣,早上人不多,孩子們去了遊戲場,遊樂廣場在5-10月份會有水,小孩可以來這裡玩水,大人們則走了天空步道,裡頭有一些小攤販,肚子餓的話可以買點小東西吃,早上還這邊走走,讓孩子放放電還不錯。
📍太平雲梯/老街
老街除了些特色小吃,也可以買到一些當地的加工農產品,我們這次品嚐冬瓜妹的滷蛋、豆乾,草仔粿,口味都不錯。
逛完老街到太平雲梯,雲梯上的風景很不錯,如果體力夠的話建議可以走台大圈,可以看更多山景。雲梯上的風有點涼,記得加件外套。
唯一要注意的是交通問題,我覺得整個動線規劃沒有做得很好,停車可能會需要花時間找,上下山需要會車的地方也有可能會打結。
📍草本傳奇
這個點是我比較後來才排上去的,原本苦惱著最後一天的下午行程,找了很多資料才決定來到這邊,大家都玩得滿開心的,我很推薦給家族旅遊、一群好朋友自駕出遊、不喜歡塵囂打擾、喜歡山景的人。
草本傳奇這邊可以體驗不同的手作,這次因為設備和季節的關係,我們只能選擇製作天然防蚊薰香,手作結束之後會有他們自製的香料茶和小點心可以享用。
環境非常舒服,外頭是一片壯闊的山景和茶園景色,老闆也有說,不同季節來可以有不同的體驗,下次可以選擇候鳥過境或是螢火蟲的季節再去一次。
一人的費用是$350元,包含手作、點心的費用,手作的作品可以帶回家。
✏️餐廳/食物
📍游芭絲鄒宴餐廳
對行程第一站的餐廳就來到這間原住民風味餐廳,餐廳內景觀不錯,聽老闆娘說似乎也有重新裝潢,不過食物沒有特別驚艷,等待的時間也比較長(有可能是過年生意比較好)。
📍山賓餐廳
在阿里山上的餐廳,就在我們住宿不遠處,十分方便,不過用餐時段會有比較多人,需要到現場劃位登記。
我們點的是合菜,菜色沒有令人驚艷之處,就是一些山上的野味蔬菜,1500元的合菜有六菜一甜點一湯。
📍甕窯雞嘉義店
這家大家的評價都還好,覺得口味普通,不過價格平價,大家也吃得很飽。男友的爸爸說他比較推薦另一家菜公店土窯雞。
✏️交通
這次的交通是我們統一包車,尤其司機載我們南下以及到各景點去,這樣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遇到不熟悉的路段或是山路也不需要太擔心,大家如果對包車資訊有興趣的話,我再另行分享哦!
✏️行程檢討
- 待在阿里山園區內的時間可以再更長一些,尤其要連同交通的時間一併考量,這次因為是直接驅車從北部南下,中途塞車的時間比較難掌控,所以行程從一開始就Delay,導致還有很多點沒有看到。
- 應該要在阿里山園區內購買遊園車的票給外婆,讓他一定上可以比較輕鬆一些,如果有帶長輩到阿里山的朋友可以在園區內的票亭買到遊園車的票券。
- 這次的行程安排有些太緊湊,如果要調整的話,我可能會把奮起湖抽掉,就在阿里山多待半天,可以把園區玩得更透徹,也比較不用舟車勞頓。
- 我發現這次行程中很多景點都沒有提供環保餐具,如果要到這些地方,建議自己帶環保餐具,就不用使用竹筷子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uUJGEkfJDs/hqdefault.jpg)
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處女座媽媽的瑣碎日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想應該很少人分享,小孩住院時,該帶什麼好呢?
因為我自己生產+安胎,還有雙胞胎小時候也曾經住院過。
還有小乖因為黴漿菌發燒住院過好幾次
所以有些心得可以分享,這次醫生先讓我們回家觀察後,如果吃口服藥還是發燒,再來辦住院。所以這次有時間從容的準備。
拍了影片和大家分享,當然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不要有這經驗是最好的。
雖然醫院樓下一定都買的到,這些東西,但是自已從家裡帶去。就不用再花錢買,已經有的用品,例如毛巾臉盆這些
餐具類的也是,像我是一個人顧小乖,我是去便利商店買一堆吃的回來冰,用餐時間到再自行用病房外的微波爐加熱吃。所以知道要帶可以微波的容器,另外餐具筷子湯匙那些也最好一起帶去。至少可以減少一些垃圾量(盡力囉)
很多廚房的用品都有拍成影片了囉:
MUJI /我的廚房愛用品清單 EP1
https://youtu.be/vMYAFWvWrmg
NITORI宜得利 / 我的廚房愛用品清單 EP2
https://youtu.be/9zS1zVA12R0
拍料理影片幕後*一刀未剪:
https://youtu.be/YlRksYyZUqk
5萬訂閱Q&A/如何一打三?工作家庭如何平衡?小孩教養問題?……
https://youtu.be/bE_xi5ewiFk
#訂閱分享 #追蹤IG #媽媽生活
---------------------------------------------------------------------
拍攝相機 : canon g7x mark iii
gopro hero 7
編輯軟體:威力導演
------------------------------------------------------------------------
追蹤我ig: https://www.instagram.com/mypink0911/
臉書粉絲團: https://reurl.cc/pdaLD8
合作邀稿信箱📬:
kaori@pressplay.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p_TpGNsxfQ/hqdefault.jpg)
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不塑之客| #自備容器購買外食小心得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老闆娘超傻眼,顧客自己帶來的容器連自己都不知道怎麼開,後來還是請他自己想辦法扳開才打開的! ... (#感覺應該是沒有隔熱效果的提鍋或便當盒... ). ... <看更多>
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自備餐具英文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很適合孩子自己帶餐具去學校是不會跟同學的搞混或是我們外出吃飯時都可以自備餐具 ... 消毒一遍飛機其實有多髒我應該不用解釋了吧如果是酒精或次氯酸你是不能隨身帶上 ... ... <看更多>
應該自行帶餐具 在 Re: [問題] 用餐時使用自己帶的環保餐具- 看板Japan_Travel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藉這問題想到台灣日本還真的有些習俗不同
前面有篇文的推文提到
他在賞櫻花場所的石椅下用餐
結果被制止
也許是賞櫻場所不行還是有特殊規定
但之前去過奈良公園和若草山上
其實都有看到有人在野餐
若草山上的關西大嬸們
野餐的水果啃到一半還丟給附近被食物吸引來的小鹿吃
一拋一接還真逗趣
到底日本觀光地能不能就地飲食還真不好拿捏啊
還有自備環保餐具也是
使用上應該是不太會造成店家困擾
我比較好奇的是
那吃完拿著餐具去廁所洗OK嗎??
台灣的話,說真的還滿常見的
日本的話,感覺好像要被當奇怪份子了
還有家裡長輩在台灣,習慣在外用餐後
就到店家廁所去刷牙的習慣(老人家擔心牙周病)
其實我戴牙套的朋友也有這習慣
不過在日本還真不知道能不能這樣做
當年是叫長輩忍耐一下回飯店再刷
因為我還真沒看過有日本人在廁所刷牙的情況(還是見識太少)
但我看攜帶用電動牙刷日本網站倒也是有在賣
最後就是
到一般店家用餐時(連鎖店或普通店家)
要求少飯這種行為可不可以啊
有mini、並、大盛這種分量可選擇的店家就很方便
那如果都是一般份量的店
可以要求少飯嗎?
年紀大了,現在白飯都吃半碗
剩下那半碗我是願意打包走啦
但感覺更奇怪
不知版上有無較熟日本習俗的人知道啊
※ 引述《sila (美蹼)》之銘言:
: 在台灣平常有隨身攜帶環保餐具的習慣
: 來到日本也不太喜歡使用免洗筷及湯匙
: 每次在吃飯時,都會把店家放在碗裡的餐具拿起來
: 改用自己帶的不鏽鋼。
: 日本人好像很少自備餐具,
: 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不會讓店家覺得很不禮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126.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37929357.A.EA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