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一如往常的膠.
金門立委陳玉珍,自稱中華民國福建省立委,並在台灣的國會殿堂,直斥「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地名」,在這全台防疫的時候,大搞意識形態.
所以並不是台灣人強加「台灣認同」在金門人身上,而是金門立委企圖以自身扭曲的認同,破壞台灣的認同.
而有趣的是,她的背後站著是一干國民黨人,認同這樣的思想,並進行政治操作.
國共內戰,金門成為前線,無論是雙方的炮擊響徹20餘年,中國在金門烙下47萬枚砲彈,或是十萬大軍抵達金門,進行高度軍事化管理,徵收住宅、民生用品,或者金門不分男女,國中小學生、長者,都要編入民防自衛隊,或是限制金門對外通訊,連收音機內容都要被管制,儘管戰爭結束,金門仍不改軍事管理,兩地不同時段解嚴-
這都是中華民國與中國施加的,和提倡獨立自主的台灣認同無關.
「台灣人歡慶解嚴,金門卻是持續戒嚴」
在這邊必須說,這段話在這裡是很有問題的,就像過去犯的謬誤一樣,提二二八,不提蔣介石血腥鎮壓,把真實閹割掩蔽,要人們自行去理解意會,去「思考」,這是去語境的謬誤,是誰在實施戒嚴?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如果不強調這個始作俑者,就變成黨國戒嚴,台灣人必須要承擔的隱喻,不但要負責,甚至得同理金門扭曲的認同,在一個金門立委貶低台灣認同的時候.
台灣人解除戒嚴,並不只是「歡慶」而已,而是付出無數的血和淚水,甚至是生命,第一次戒嚴,是在二二八事件發生之時,解嚴也不是突然發生,或是黨國恩賜,而是無數個黨外人士高喊「只要解嚴、不要國安法」、「百分之百解嚴」,用肉身進行衝撞,更別提先前付出龐大犧牲和代價,台灣人承受的恐怖,白色恐怖.
解嚴以後,也不是真的解嚴了,那只是一個形式,一個象徵,不自由仍然持續,甚至變得更加合理,因為都「解嚴」了,也就不存在人民自由和人權的限縮,也就不需要反抗了.事實上,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甚或言論自由,仍然控制在黨國體系手中,於是,解了繼續解,鄭南榕焚起言論自由之火,燃起台灣獨立的意識,「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然後一個少女,在台大的樹下,戰戰兢兢的悼念他,恐懼的看著情治單位對著他們按下了快門.
而後野百合開滿荒野.
這是因為那犧牲太慘絕人寰,那苦難過於泯滅人性,掙脫沉重的枷鎖好不容易得以喘一口氣,而不是台灣人得到自由歡慶,無視於金門人仍陷於枷鎖之中,「爽的是你,甘苦到我」.而是中華民國施加枷鎖於兩地,讓人們同樣受害,再使得他們互相嫉恨,這個不平等,在金門與台灣造成的等差,由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國民黨施加,更顯得陳玉珍背後站著一干國民黨人,共同打壓台灣,吹捧中華,無比諷刺.
你不能把不正常的當作正常,去合理化不正常,要正常的去理解、遷就,甚至理所當然地被遷怒.這是一種同理心的濫用,你應該問的是,這一連串中國國民黨的集權統治,中華民國政府的惡行,為何歡慶823砲戰的時候,沒有人提出,那是對金門人剝削的歷史,對金門人殖民的表徵?為何迷思,會成為一種正確,甚至進而成為理所當然的認同?同為被殖民的不同群體,為何是「金門走過戰火的那段日子,是台灣島上的人民難以想像的」、「回頭望向他們守護的國家,卻越來越陌生?」
八二三砲戰,為多數的是台灣充員兵,在前線死傷慘重,如今,被簡化為一個提倡統一,台灣的命運由全體中國人決定的軍頭所獨攬的功績,充員兵搶灘運補、搶修陣地,砲彈的碎片,在他們身體各處留下烙痕,好的詮釋,留給中華民國認同,說是保衛台灣,壞的詮釋,卻留給台灣認同,為何台灣島上的人民會難以想像金門走過戰火的那段日子?難道那砲彈炸的不是台灣兵嗎?忽略被徵召去金門當兵那段共同記憶,或者,形成一種奇異的標準,台灣人必須去想像,而中華民國人不用,他們只要愉快收割,每年的八二三,集體的美化與詮釋成永恆的功績,卻不用分擔他人的苦痛,連二二八都可以念成八二三,然後金門人,令人憐憫的金門人,回頭望向他們守護的「國家」,卻越來越陌生,陌生的,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曾被守護的國家,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成為永遠的施恩者,加諸的壓迫都不存在,反成為分離金門的藉口.積欠的人情與債務,也是台灣島上的人民,而不是中華民國,是說,不斷強調台灣與金門的遙遠,可是這金門立委卻抱著中華民國如膠似漆,難道中華民國距離金門不遠嗎?
有欠的,台灣償還,有賺的,中華民國領取.
Then,一個金門立委說,台灣不是國家,中華民國才是,台灣只是地名而已.
多麼的錯亂.
中華民國,令人多麼的錯亂,在我看來,陳玉珍只是把金門的處境,框架在台灣身上,金門不是國家,只是個地名,我們的國家,是共同殖民我們的中華民國,寧可一起接受,同樣的殖民符號,殖民的過往,而不許台灣脫離,寧可在兇手旁邊成為一個工具,黨國的喉舌,打壓台灣的認同,在神父看來,若陳玉珍真的代表金門人的認同,不過是種囚徒的困境,相敗的思維,寧可一起受壓迫,不願一起迎自由,把歷史的創傷,當作藉口,逼迫台灣人接受,不去找加害人清算,而去找同為受害者的人鬥爭,站在加害者身旁,以為傷痛就會消失,傷痛就不算傷痛了,當其他被害者試圖自立的時候,創傷又浮現出來,成為阻卻他們的理由.
「因為我被中國的砲彈砸了,我被中華民國限制自由,所以台灣不是個國家,中華民國才是國家,我是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人,一國兩制棒棒.」
金門往昔由金門副縣長吳典成提出,以金門做為從「金廈雙子城」過渡為「一國兩制」試點的構想,得到洪秀柱的贊同,又有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對大多數的金門鄉親來說,「金廈共同生活圈」早已形成,金門要成為兩岸的橋梁.
如今中國的疫病蔓延,這個金門縣長還想要成為兩岸橋樑嗎?看看香港,還想著要被中國統一,實施一國兩制嗎?要回歸去吸祖國充滿病毒的空氣嗎?
陳玉珍在2019年6月,即提出,台灣只是個地名,早就一國兩制了,又稱大陸客去金門,是靠他們去跟「北京中央」爭取的,在防疫的時候,稱口罩7元運費不合理,這些人,真的能代表金門人的想法嗎?若被中國統治,你有多少口罩可以拿?要繳多少運費?若陸客佔滿金門海灘,豈不是防疫的破口嗎?
我們應該問一個嚴肅的問題,
「中國47萬枚砲彈,是否一杯水就可以化解?而台灣不論為金門做什麼,挹注多少資源,在金門人眼中,都只是塊次等殖民地?」
不要把不正常的,當成正常,去壓迫正常,這是典型的依附性思維,顯著的公正世界觀偏誤,甘願在兇手身旁,自願成為流氓的籌碼,跟著恐嚇自己人,或者要脅幫助者,通常我們會稱,這種情結叫做斯德哥爾摩.
「因為我是金門人,所以台灣不是個國家.」
何其荒謬.
我們期盼金門人能覺醒,不要被這種立委和民意代表綁架,到底他們真的在意金門,明白金門的歷史和傷痛,還是只是在執行統戰而已?金門人的疑惑,應該只是個簡單的思維缺陷,誠如同九州人和日本本島的區隔,日本有地名含國家的屬性,九州人可以依此區隔我不是日本島的人,但是,不會有九州人說日本只是個地名而已.
台灣也已經有地名以上的國家認同,和國家成份,而金門的這個思維缺陷,顯然被有效利用,誤導成否定台灣,支持一國兩制.
這並不是「每個人會因其身處的環境,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血緣、地緣、經濟、生活經驗、教育、現實趨勢等等,而有其獨特的認同」,而是金門的立委,將其淺薄的認知,不正常的認同加諸在台灣身上,若把她指稱為只是一種「獨特的認同」,則是一種合理化,無論如何,「中華民國」與「福建省」,是兩個不同的現實概念,後者是歸屬於集權國家,並且正在統戰台灣,危害整體台澎金馬的安全與福祉,陳玉珍的認同是將自己的幻想加諸在2300萬人的意志上,本質上,就是一種侵略.
以管窺天,以假亂真,夜郎自大,井底之蛙.
如是屬於前者,那就代表著他的中華民國與中國互相混淆,並且排除台灣,自絕於台灣命運共同體之外,讓台灣與金門,都淪為古老的中國的一部分,成為殖民地,而非現代民主過渡時期的「中華民國台灣」,或者,「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正在獨立的國家,尚未獨立的台灣國,早已經擁有的,台灣人參與的國家成份.
在這疫情嚴重的時刻,與中國混淆的概念尤其危險,中國隱匿疫情的責任,由台灣承擔,歐洲各國對於台灣(Taiwan)的感謝,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的地位,來接受.
我們應該做的,不是藉由陳玉珍,去理解金門,或者由金門的迷思,部分否定整體,拿著一個錯誤而且有害的例子,去說「我們又該怎麼說自己是什麼人?」
當一個金門立委否定台灣人成為台灣人的正當性,我們必須去跟著懷疑自己,這叫偽冒理據.關於陳玉珍個人扭曲的認同,並不是「該怎麼理解與自己不同的認同?」,而是去了解她背後是否有什麼特殊目的,藏著什麼樣的惡意,甚至,服從怎樣的指令,是不是假定整體金門人的意志.
我們應該做的,是去懷疑這個體制,而不是懷疑自己,中華民國體制是不是造就了其他人陷於錯誤,而反過來把這個錯誤當成正確,企圖使每個人都陷於無道之中,我們應該做的,是去改善他,而不是附和他,跟隨錯誤,讓全世界都把我們當成中國人,隨著陳玉珍的口吻奉行一國兩制,交出自己的民主,喪失自己的自主,自己打壓自己,成為善良而且愚蠢的共犯.
至少我們知道一件事,金門不屬於福建,中華民國沒有統治福建省,而是中國在統治,台灣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省,而我們正在試圖獨立而且成為一個新的國家,脫離殖民的符號和歷史,脫離被世界的錯認,黨國的陰霾,中國的殘酷,中華民國人的妄想.
「強加『臺灣認同』在金門人身上有正當性嗎?」
不如我們這麼說,中國對台灣本島統戰,一路延伸到金門,反共前線變成中國統戰的跳板,這有什麼正當性嗎?就連陳玉珍的辦公室主任都承認,
「『小三通後和對岸交流很頻繁,這些年金門人心變化很大,統戰可說是很成功,』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翁明振說.
他觀察早期兩岸對峙, 統戰主要是以滲透、間諜方式,也因此60、70年代民防隊、五戶聯保等保密防諜做得嚴密.
2001年小三通後 ,以交流之名的統戰方式很多元.最初涉台單位先是經營社團,發現成效不彰後,轉移到真正有動員能力的宗親.近年則著力宮廟系統和村里長聯誼會,影響金門民意很深.另一方面,金門也是中國對台灣統戰的跳板基地.」
又有媒體如此敘述,
「一條線是來自台灣本島的『中華民族致公黨』(簡稱致公黨).主力在經營基層民代和陸籍配偶,並以協會、政黨、民調、學術討論及選舉等多重佈局,準備一場『兩岸和平實驗區』公投.」
當我們在躊躇台灣認同對於金門人是否有正當性的同時,更無正當性的東西已悄悄滲透金門,台灣與金門,擁有民主自由的共識,金門立委,參與台灣的政治,單單看地方稅收與支出比,台灣的稅收,支援地方的支出,金門之醫療,學校,甚至所受到現代民主思潮與公民教育,無一不是與台灣息息相關,金門每年都在進行民主選舉,進行自決的過程,難道要舉辦一國兩制的公投,讓金門人投票決定自己放棄民主?把被紅錢干涉的民意,看成是獨立,被洗腦,當成是自主,如同,把生病的人看成是健康的,染疫的人看成是正常的,放任統戰的病毒四處傳播,害己害人,於是由中國傳染到台灣,台灣散播到金門,由一群左膠,當成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正當性,然後中毒甚深的金門立委,到台灣國會聲稱台灣不是國家,侵害台灣的獨立自主.
台灣難道不是金門的母國嗎?為何要一同服膺錯誤的憲法,歷史和現實不分?民主與獨裁不能並存,沒人告訴他們什麼是正確的信念,民主自由,就是自我實現的過程,公眾利益的具體實現,與生俱來要與獨裁抗爭,不證明民主的優越性,卻要放任金門被獨裁者侵蝕,成為愉悅的奴隸,自由最苦澀的敵人.
你不向獨裁積極抗爭,專制獨裁就會侵蝕民主的政體,將台灣認同視為一種罪惡,金門認同卻如此曖昧不明,然後中國認同卻理所當然的騎劫其上,我們要問的只有一件事,我們因著鄉愿,放任金門自生自滅,任由中國統戰,金門人的認同沒被建構起來,反而改往依附共產獨裁,假仁假義的結果,就是朋友變成敵人,同胞變成刀刃相向,抗中的前線變成侵台的衛哨,如同克里米亞被俄國併吞,到那個時候,左膠們敢不敢對金門人開槍?
明明能成為命運的共同體,能成為共存共榮的同伴,卻捨近,求遠,因著自我中心的慈悲,造就互相毀滅的未來,愚蠢、愚蠢、愚蠢,罵三次愚蠢,都不足以形容之,亦是一種殘酷.
民主,總要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貴,家族地緣血親,總是要災難來臨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人、族人、親人是誰,就看看如今武漢肺炎蔓延的現況,假設金門成為了中國的衛星國,依照著陳玉珍跟一干金門政客的主張,實行一國兩制,金廈共同生活圈,今天的金門,早就肺炎肆虐了,早就給中國人吃乾抹淨了,我們就看看香港吧,香港是在爭取「真正的一國兩制」,如今連疫病來襲,香港特首還得看中國的臉色,第一時間不封閉關口,引起香港醫護罷工浪潮,醫護沒有N95口罩,連外科口罩的口罩盒也長期是空的,他們說「不怕殉職但不願白白葬送」,市面上,充斥中國流來的黑心口罩,薄薄的一層,被揭發生產口罩的工廠不但沒有消毒,而且口罩是使用回收物料製成,人民買不到口罩,引發搶購潮,藥房紛紛坐地起價,甚至還有二手的口罩,用過的,再包裝出售.
林鄭月娥拒絕「全面封關」,稱封關構成「歧視」,並稱要跟隨世界衛生組織的條文,譚德賽說不可以歧視,黑警穿的裝備比醫生好,疫情當頭還在打擊香港人.
如今金門確診數0人,口罩從台灣配送到金門,人人有得領,各種醫療資源和來自台灣中央的防疫措施,台灣的健保制度,這難道不是金門與台灣命運共同體的體現嗎?
台灣政府該做的,是廢除福建省的偽名,而不是跟隨陳玉珍的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台灣應該持續在金門深化台灣民主,而不是任由家族宗親壟斷,國民黨一黨獨大,任由中國腐蝕金門人的認同,難道金門人裡沒有認同台灣的人嗎?難道金門人出國不會自稱台灣人嗎?當外國人以Taiwan看金門人,而不是Republic of China,就代表台灣絕非只是個地名而已.
而當民進黨李問於馬祖得到史上最高的票數,蔡英文總統在連江縣得到1226票,就代表民主制度的架構底下,認同是可以改變的,不是中國國民黨那種強加的威權遺緒,也不是中國的金錢統戰利誘,而是自發自願的,典範的轉移.
陳玉珍說的,是危險而且離譜的謊言,而我們正在讓它發生,我們要做的是釐清,而不是理解,我們要做的是捍衛,而非濫情,brother.
本篇文章感謝 #jylintw 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確保台灣命運共同體】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憲法新論二手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一如往常的膠.
金門立委陳玉珍,自稱中華民國福建省立委,並在台灣的國會殿堂,直斥「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地名」,在這全台防疫的時候,大搞意識形態.
所以並不是台灣人強加「台灣認同」在金門人身上,而是金門立委企圖以自身扭曲的認同,破壞台灣的認同.
而有趣的是,她的背後站著是一干國民黨人,認同這樣的思想,並進行政治操作.
國共內戰,金門成為前線,無論是雙方的炮擊響徹20餘年,中國在金門烙下47萬枚砲彈,或是十萬大軍抵達金門,進行高度軍事化管理,徵收住宅、民生用品,或者金門不分男女,國中小學生、長者,都要編入民防自衛隊,或是限制金門對外通訊,連收音機內容都要被管制,儘管戰爭結束,金門仍不改軍事管理,兩地不同時段解嚴-
這都是中華民國與中國施加的,和提倡獨立自主的台灣認同無關.
「台灣人歡慶解嚴,金門卻是持續戒嚴」
在這邊必須說,這段話在這裡是很有問題的,就像過去犯的謬誤一樣,提二二八,不提蔣介石血腥鎮壓,把真實閹割掩蔽,要人們自行去理解意會,去「思考」,這是去語境的謬誤,是誰在實施戒嚴?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如果不強調這個始作俑者,就變成黨國戒嚴,台灣人必須要承擔的隱喻,不但要負責,甚至得同理金門扭曲的認同,在一個金門立委貶低台灣認同的時候.
台灣人解除戒嚴,並不只是「歡慶」而已,而是付出無數的血和淚水,甚至是生命,第一次戒嚴,是在二二八事件發生之時,解嚴也不是突然發生,或是黨國恩賜,而是無數個黨外人士高喊「只要解嚴、不要國安法」、「百分之百解嚴」,用肉身進行衝撞,更別提先前付出龐大犧牲和代價,台灣人承受的恐怖,白色恐怖.
解嚴以後,也不是真的解嚴了,那只是一個形式,一個象徵,不自由仍然持續,甚至變得更加合理,因為都「解嚴」了,也就不存在人民自由和人權的限縮,也就不需要反抗了.事實上,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甚或言論自由,仍然控制在黨國體系手中,於是,解了繼續解,鄭南榕焚起言論自由之火,燃起台灣獨立的意識,「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然後一個少女,在台大的樹下,戰戰兢兢的悼念他,恐懼的看著情治單位對著他們按下了快門.
而後野百合開滿荒野.
這是因為那犧牲太慘絕人寰,那苦難過於泯滅人性,掙脫沉重的枷鎖好不容易得以喘一口氣,而不是台灣人得到自由歡慶,無視於金門人仍陷於枷鎖之中,「爽的是你,甘苦到我」.而是中華民國施加枷鎖於兩地,讓人們同樣受害,再使得他們互相嫉恨,這個不平等,在金門與台灣造成的等差,由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國民黨施加,更顯得陳玉珍背後站著一干國民黨人,共同打壓台灣,吹捧中華,無比諷刺.
你不能把不正常的當作正常,去合理化不正常,要正常的去理解、遷就,甚至理所當然地被遷怒.這是一種同理心的濫用,你應該問的是,這一連串中國國民黨的集權統治,中華民國政府的惡行,為何歡慶823砲戰的時候,沒有人提出,那是對金門人剝削的歷史,對金門人殖民的表徵?為何迷思,會成為一種正確,甚至進而成為理所當然的認同?同為被殖民的不同群體,為何是「金門走過戰火的那段日子,是台灣島上的人民難以想像的」、「回頭望向他們守護的國家,卻越來越陌生?」
八二三砲戰,為多數的是台灣充員兵,在前線死傷慘重,如今,被簡化為一個提倡統一,台灣的命運由全體中國人決定的軍頭所獨攬的功績,充員兵搶灘運補、搶修陣地,砲彈的碎片,在他們身體各處留下烙痕,好的詮釋,留給中華民國認同,說是保衛台灣,壞的詮釋,卻留給台灣認同,為何台灣島上的人民會難以想像金門走過戰火的那段日子?難道那砲彈炸的不是台灣兵嗎?忽略被徵召去金門當兵那段共同記憶,或者,形成一種奇異的標準,台灣人必須去想像,而中華民國人不用,他們只要愉快收割,每年的八二三,集體的美化與詮釋成永恆的功績,卻不用分擔他人的苦痛,連二二八都可以念成八二三,然後金門人,令人憐憫的金門人,回頭望向他們守護的「國家」,卻越來越陌生,陌生的,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曾被守護的國家,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成為永遠的施恩者,加諸的壓迫都不存在,反成為分離金門的藉口.積欠的人情與債務,也是台灣島上的人民,而不是中華民國,是說,不斷強調台灣與金門的遙遠,可是這金門立委卻抱著中華民國如膠似漆,難道中華民國距離金門不遠嗎?
有欠的,台灣償還,有賺的,中華民國領取.
Then,一個金門立委說,台灣不是國家,中華民國才是,台灣只是地名而已.
多麼的錯亂.
中華民國,令人多麼的錯亂,在我看來,陳玉珍只是把金門的處境,框架在台灣身上,金門不是國家,只是個地名,我們的國家,是共同殖民我們的中華民國,寧可一起接受,同樣的殖民符號,殖民的過往,而不許台灣脫離,寧可在兇手旁邊成為一個工具,黨國的喉舌,打壓台灣的認同,在神父看來,若陳玉珍真的代表金門人的認同,不過是種囚徒的困境,相敗的思維,寧可一起受壓迫,不願一起迎自由,把歷史的創傷,當作藉口,逼迫台灣人接受,不去找加害人清算,而去找同為受害者的人鬥爭,站在加害者身旁,以為傷痛就會消失,傷痛就不算傷痛了,當其他被害者試圖自立的時候,創傷又浮現出來,成為阻卻他們的理由.
「因為我被中國的砲彈砸了,我被中華民國限制自由,所以台灣不是個國家,中華民國才是國家,我是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人,一國兩制棒棒.」
金門往昔由金門副縣長吳典成提出,以金門做為從「金廈雙子城」過渡為「一國兩制」試點的構想,得到洪秀柱的贊同,又有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對大多數的金門鄉親來說,「金廈共同生活圈」早已形成,金門要成為兩岸的橋梁.
如今中國的疫病蔓延,這個金門縣長還想要成為兩岸橋樑嗎?看看香港,還想著要被中國統一,實施一國兩制嗎?要回歸去吸祖國充滿病毒的空氣嗎?
陳玉珍在2019年6月,即提出,台灣只是個地名,早就一國兩制了,又稱大陸客去金門,是靠他們去跟「北京中央」爭取的,在防疫的時候,稱口罩7元運費不合理,這些人,真的能代表金門人的想法嗎?若被中國統治,你有多少口罩可以拿?要繳多少運費?若陸客佔滿金門海灘,豈不是防疫的破口嗎?
我們應該問一個嚴肅的問題,
「中國47萬枚砲彈,是否一杯水就可以化解?而台灣不論為金門做什麼,挹注多少資源,在金門人眼中,都只是塊次等殖民地?」
不要把不正常的,當成正常,去壓迫正常,這是典型的依附性思維,顯著的公正世界觀偏誤,甘願在兇手身旁,自願成為流氓的籌碼,跟著恐嚇自己人,或者要脅幫助者,通常我們會稱,這種情結叫做斯德哥爾摩.
「因為我是金門人,所以台灣不是個國家.」
何其荒謬.
我們期盼金門人能覺醒,不要被這種立委和民意代表綁架,到底他們真的在意金門,明白金門的歷史和傷痛,還是只是在執行統戰而已?金門人的疑惑,應該只是個簡單的思維缺陷,誠如同九州人和日本本島的區隔,日本有地名含國家的屬性,九州人可以依此區隔我不是日本島的人,但是,不會有九州人說日本只是個地名而已.
台灣也已經有地名以上的國家認同,和國家成份,而金門的這個思維缺陷,顯然被有效利用,誤導成否定台灣,支持一國兩制.
這並不是「每個人會因其身處的環境,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血緣、地緣、經濟、生活經驗、教育、現實趨勢等等,而有其獨特的認同」,而是金門的立委,將其淺薄的認知,不正常的認同加諸在台灣身上,若把她指稱為只是一種「獨特的認同」,則是一種合理化,無論如何,「中華民國」與「福建省」,是兩個不同的現實概念,後者是歸屬於集權國家,並且正在統戰台灣,危害整體台澎金馬的安全與福祉,陳玉珍的認同是將自己的幻想加諸在2300萬人的意志上,本質上,就是一種侵略.
以管窺天,以假亂真,夜郎自大,井底之蛙.
如是屬於前者,那就代表著他的中華民國與中國互相混淆,並且排除台灣,自絕於台灣命運共同體之外,讓台灣與金門,都淪為古老的中國的一部分,成為殖民地,而非現代民主過渡時期的「中華民國台灣」,或者,「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正在獨立的國家,尚未獨立的台灣國,早已經擁有的,台灣人參與的國家成份.
在這疫情嚴重的時刻,與中國混淆的概念尤其危險,中國隱匿疫情的責任,由台灣承擔,歐洲各國對於台灣(Taiwan)的感謝,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的地位,來接受.
我們應該做的,不是藉由陳玉珍,去理解金門,或者由金門的迷思,部分否定整體,拿著一個錯誤而且有害的例子,去說「我們又該怎麼說自己是什麼人?」
當一個金門立委否定台灣人成為台灣人的正當性,我們必須去跟著懷疑自己,這叫偽冒理據.關於陳玉珍個人扭曲的認同,並不是「該怎麼理解與自己不同的認同?」,而是去了解她背後是否有什麼特殊目的,藏著什麼樣的惡意,甚至,服從怎樣的指令,是不是假定整體金門人的意志.
我們應該做的,是去懷疑這個體制,而不是懷疑自己,中華民國體制是不是造就了其他人陷於錯誤,而反過來把這個錯誤當成正確,企圖使每個人都陷於無道之中,我們應該做的,是去改善他,而不是附和他,跟隨錯誤,讓全世界都把我們當成中國人,隨著陳玉珍的口吻奉行一國兩制,交出自己的民主,喪失自己的自主,自己打壓自己,成為善良而且愚蠢的共犯.
至少我們知道一件事,金門不屬於福建,中華民國沒有統治福建省,而是中國在統治,台灣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省,而我們正在試圖獨立而且成為一個新的國家,脫離殖民的符號和歷史,脫離被世界的錯認,黨國的陰霾,中國的殘酷,中華民國人的妄想.
「強加『臺灣認同』在金門人身上有正當性嗎?」
不如我們這麼說,中國對台灣本島統戰,一路延伸到金門,反共前線變成中國統戰的跳板,這有什麼正當性嗎?就連陳玉珍的辦公室主任都承認,
「『小三通後和對岸交流很頻繁,這些年金門人心變化很大,統戰可說是很成功,』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翁明振說.
他觀察早期兩岸對峙, 統戰主要是以滲透、間諜方式,也因此60、70年代民防隊、五戶聯保等保密防諜做得嚴密.
2001年小三通後 ,以交流之名的統戰方式很多元.最初涉台單位先是經營社團,發現成效不彰後,轉移到真正有動員能力的宗親.近年則著力宮廟系統和村里長聯誼會,影響金門民意很深.另一方面,金門也是中國對台灣統戰的跳板基地.」
又有媒體如此敘述,
「一條線是來自台灣本島的『中華民族致公黨』(簡稱致公黨).主力在經營基層民代和陸籍配偶,並以協會、政黨、民調、學術討論及選舉等多重佈局,準備一場『兩岸和平實驗區』公投.」
當我們在躊躇台灣認同對於金門人是否有正當性的同時,更無正當性的東西已悄悄滲透金門,台灣與金門,擁有民主自由的共識,金門立委,參與台灣的政治,單單看地方稅收與支出比,台灣的稅收,支援地方的支出,金門之醫療,學校,甚至所受到現代民主思潮與公民教育,無一不是與台灣息息相關,金門每年都在進行民主選舉,進行自決的過程,難道要舉辦一國兩制的公投,讓金門人投票決定自己放棄民主?把被紅錢干涉的民意,看成是獨立,被洗腦,當成是自主,如同,把生病的人看成是健康的,染疫的人看成是正常的,放任統戰的病毒四處傳播,害己害人,於是由中國傳染到台灣,台灣散播到金門,由一群左膠,當成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正當性,然後中毒甚深的金門立委,到台灣國會聲稱台灣不是國家,侵害台灣的獨立自主.
台灣難道不是金門的母國嗎?為何要一同服膺錯誤的憲法,歷史和現實不分?民主與獨裁不能並存,沒人告訴他們什麼是正確的信念,民主自由,就是自我實現的過程,公眾利益的具體實現,與生俱來要與獨裁抗爭,不證明民主的優越性,卻要放任金門被獨裁者侵蝕,成為愉悅的奴隸,自由最苦澀的敵人.
你不向獨裁積極抗爭,專制獨裁就會侵蝕民主的政體,將台灣認同視為一種罪惡,金門認同卻如此曖昧不明,然後中國認同卻理所當然的騎劫其上,我們要問的只有一件事,我們因著鄉愿,放任金門自生自滅,任由中國統戰,金門人的認同沒被建構起來,反而改往依附共產獨裁,假仁假義的結果,就是朋友變成敵人,同胞變成刀刃相向,抗中的前線變成侵台的衛哨,如同克里米亞被俄國併吞,到那個時候,左膠們敢不敢對金門人開槍?
明明能成為命運的共同體,能成為共存共榮的同伴,卻捨近,求遠,因著自我中心的慈悲,造就互相毀滅的未來,愚蠢、愚蠢、愚蠢,罵三次愚蠢,都不足以形容之,亦是一種殘酷.
民主,總要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貴,家族地緣血親,總是要災難來臨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人、族人、親人是誰,就看看如今武漢肺炎蔓延的現況,假設金門成為了中國的衛星國,依照著陳玉珍跟一干金門政客的主張,實行一國兩制,金廈共同生活圈,今天的金門,早就肺炎肆虐了,早就給中國人吃乾抹淨了,我們就看看香港吧,香港是在爭取「真正的一國兩制」,如今連疫病來襲,香港特首還得看中國的臉色,第一時間不封閉關口,引起香港醫護罷工浪潮,醫護沒有N95口罩,連外科口罩的口罩盒也長期是空的,他們說「不怕殉職但不願白白葬送」,市面上,充斥中國流來的黑心口罩,薄薄的一層,被揭發生產口罩的工廠不但沒有消毒,而且口罩是使用回收物料製成,人民買不到口罩,引發搶購潮,藥房紛紛坐地起價,甚至還有二手的口罩,用過的,再包裝出售.
林鄭月娥拒絕「全面封關」,稱封關構成「歧視」,並稱要跟隨世界衛生組織的條文,譚德賽說不可以歧視,黑警穿的裝備比醫生好,疫情當頭還在打擊香港人.
如今金門確診數0人,口罩從台灣配送到金門,人人有得領,各種醫療資源和來自台灣中央的防疫措施,台灣的健保制度,這難道不是金門與台灣命運共同體的體現嗎?
台灣政府該做的,是廢除福建省的偽名,而不是跟隨陳玉珍的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台灣應該持續在金門深化台灣民主,而不是任由家族宗親壟斷,國民黨一黨獨大,任由中國腐蝕金門人的認同,難道金門人裡沒有認同台灣的人嗎?難道金門人出國不會自稱台灣人嗎?當外國人以Taiwan看金門人,而不是Republic of China,就代表台灣絕非只是個地名而已.
而當民進黨李問於馬祖得到史上最高的票數,蔡英文總統在連江縣得到1226票,就代表民主制度的架構底下,認同是可以改變的,不是中國國民黨那種強加的威權遺緒,也不是中國的金錢統戰利誘,而是自發自願的,典範的轉移.
陳玉珍說的,是危險而且離譜的謊言,而我們正在讓它發生,我們要做的是釐清,而不是理解,我們要做的是捍衛,而非濫情,brother.
本篇文章感謝 #jylintw 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確保台灣命運共同體】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憲法新論二手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我在哈爾濱出生,六歲,一個夜晚,父親換了像難民的衣服一個人連夜跑了,說共產黨來了.」
「半年後,媽媽帶我們四個孩子逃難,陸地海上不知走了多久到了香港,再從香港坐船到韓國找到爸爸,以為家人可以好好團聚,沒想到韓戰爆發,共產黨又來了.」
「韓國人很排華,我們是一直被駡中國奴長大的,我響往自己的國家.」
「我們兩次國難,退出聯合國、與美斷交,我堅守在台灣,為了報國我服了兵役,在危難之際寫了梅花、中華民國頌,喚起同胞的愛國心,團結共同渡過難關.我是最有資格反共的人....」
「二十多年三個總統,把中華民國完全給邊緣化,的確傷害到我們愛國人的心.百姓無奈,只能在一旁看了氣,直到韓國瑜帶著旗海飄揚,感動了愛國人民的心.這層深的感動,不是政家抺黑,可以撼動的.既使一様的苦日子,我們不要窩囊的活,我們要有尊嚴的活.」
某導演的一席話,從這裡可以看出,中華的迷思是什麼,brother.
一個家族,被共產黨迫害了這麼久,到頭來,仍然依附在中華之上,中華帶領他們,選擇依附共產黨的危險親中候選人.
在某方面來講,中華,比中國還危險,中國的區別性是很明顯的,中華則看不出危險在哪,中華是一種失焦的校標,就像一層迷霧,霧讓你覺得前方有路,實則是死亡幽谷.
當然也有所謂端正的中華存在,如周玉蔻、姚立明、楊實秋,建構於自身出生的背景,然而,觀點和視野範疇,從台灣本島出發,並富含對本土的關懷性,他們普遍反共,能將此中華與彼中華做顯著區隔,堪稱真正的「華獨」,然而,畢竟是少數.
韓國瑜前往中聯辦,若以泛中華意識來說,不可能不對香港心生憐憫,或有所警覺,中華壓制中華,民族上的,當然不可否認,香港也開始出現純正的港獨意識.
然而,儘管見到中國共產黨迫害香港,理當所屬受害者的心情,卻仍然歸附於韓國瑜之上,作為中華的唯一選擇,而對傾近中華光譜的香港視而不見,從這裡,就可以看見,所謂中華,是聚焦於一種自私而縮限,從生存著眼的弱者慾望.
也因此,儘管中華使自己被誤認為中國,替自身樹敵,仍然無法擺脫,建構新的認同,對他們來說,中華與自身的生存是互相掛鉤的,理性上,建構新的認同,脫離中華或中國,產生獨立自主的意識,才是正解,但情緒上,低等的移情仍然使自己依附於中華上以為自保,於是,越被壓迫,抱得越緊,儼然成為唯一的出路.
作為歷史或文化的資產,中華可以有一個安全而妥善的存在位階,置於中華情結者,可以同情但不能同理,做為維持現狀的代稱與國際壓力下的現實情形,「名字叫中華民國」,可視為一個不得已而即將變動的狀態,將這個狀態當作主要認同,並以此去識別眾人和台灣社會的事物,只會是一種混淆和無知,甚至散播壓迫的狀態,弱者也是可以壓迫其他人的,例如叫一個被迫害的維吾爾人,不要忘記中華是你的根本,或者叫一個被外來殖民政權寡占的台灣人,你們都要服從於中華民國的統治,台語是二手煙等等.
對於的生存的慾望,有可能使眼中所見的事實逆反,成為一種極度自私的思維,例如,對於共產黨的壓迫,對於共產黨於他人和自己的壓迫,著眼仍在於,對於本土政權的敵視,本土政權對於自身的危害是親近的,是會縮限這種情結的,也至於壓縮自身的生存,所以,對於本土政權的鬥爭勝利,這大過於對共產黨,或對於其他親近自己的人被剝奪生存,那樣的,感知到欣喜,即使這個勝利延續下去,是會消滅中華民國的,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理所當然,不會允許存在思鄉情結,不會允許民主自由,全世界都存在的排華運動,將會因為你成為他的一部分而變得更加劇烈,百口莫辯.
為了生存,當然可以置他人死活於不顧,奪取他人意識為合理,乃至於價值、是非,鐵達尼號撞冰山,還在為老鼠終於佔據了船長室掌了舵,感到快樂,認為他航向深海漩渦,是明智而且能使自己生存的抉擇.
站在他人的屍體上,還能在玉山遠眺,緬懷自己的被剝奪的國度,自我哀憐,自我陶醉,從剝奪他人身上開始,而沒有一點自覺.
原因無他,只想著自己而已.
華獨等人從中華意識傾近於台灣意識,是一種「成長」,然而,原本主張台灣意識者,靠向於中華,可以說是一種「墮落」,以土地為根本,如同日本、瑞士、義大利、荷蘭,亞美利堅,理當是最無意識形態的最大公約數,也是最終的答案,深陷於中華情結而不自知,最終就會陷入退無可退的窘境,這不但是身而為人的自主性問題,較高,也是人類存在的理性生存策略,較為底層的.
以近期蘇煥智成立的台灣維新黨而言,稱「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應該跟台灣和解;台灣也應該跟中華民國和解.」並稱這是「超過80%以上的台灣人民共識」,並稱「台灣共識」就是「台灣(中華民國)的現狀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確保台灣(中華民國)的生存、安全,及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台灣(中華民國)的前途應由22300萬人民來決定」,此番台灣=中華民國的論調,可說完全算不上維新,應說是返舊了,這樣的主張,不但將台灣的安全置入險境,也是「台灣是一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的妥協尺度,更為下降而且合理化的標的,台灣,已經完全的,等同於中華民國了,如此一來,像是該文中的中華主張,事實上,也等同於台灣主張了,至於真正的台灣意識,則有消解、崩離的危機.
這樣的台灣維新黨,自然會「與郭台銘推動的方向也較一致」,擇出這樣的人選,自然座標轉移,本質也跟著偏移之故,判斷力自然也會走向傾中的人選,即便此時看來,他好像是遠離中國的.
台灣維新黨的轉變,自然聚焦在個人角度的政治現實之故,然而,我們也可以從歷史上,看到這種轉變的荒謬之處,蘇煥智在華山會議上,質疑維新基金會的謝長廷,在對中香港會議以「中華民國憲法」所做的「兩岸憲法各表、推動憲法對話」、「世界命運共同體」的謝長廷路線,他稱,
「謝長廷以前講憲法一中受到黨內很多人批評,後來推出憲法各表,說法不同,精神內涵相通,他在香港有提到憲法一中,這一點黨內是很有意見的.」
「北京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與憲法各表的態度已經很明顯,謝長廷如何再拿憲法各表向綠營推銷?如何說服綠色群眾?恐怕不容易說服,甚至可能影響到他的子弟兵選舉,謝長廷應該要想清楚.」
「謝長廷在綠營全力反對服貿協議時,講那些讓人充滿想像的話,會讓人民質疑民進黨的態度與立場是不是有鬆動的感覺。儘管謝長廷有澄清,但他還是認為謝講這些話的時機、場合與方式都不是很恰當,與黨的氛圍不同.」
不免有昨是今非之感,在綠營高唱「抗中保台」之際,大叫「台灣等於中華民國」,豈不是正如同當時他所批判的,在反服貿的時候,謝對中國「講那些讓人充滿想像的話」?謝的尺度,那時還算是謹小慎微,蘇的尺度,對照當前,可以說是大開的.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知道,當泛台灣意識轉變成中華意識,當中華遍布台灣各個角落,這個國家,或這個島,距離滅亡也不遠了,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獲得幸福的鹽】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