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老師,前陣子請教您問題後過了一個月,看到您的發文提及:
「我說過很多次
百分之九十的來信者
在我回信後
都不會給我任何訊息
今天又有人問我這個問題
我想這就是深陷的人的狀態
即使旁觀者覺得我回覆的很有感
並不一定是來信者想要的回覆
原來問問題的人
都是要自己想要的答覆」
其實當時很想馬上回覆您,給您我的感想,但當下我覺得時候太早,還需要好好釐清自己的思緒。
當時七月您幫忙發文後,我反覆地看了您的回應無數次,也看了很多網友的回應,我想局外人或許真的比我當時看得更清楚,我努力地去思考批評我的部份,這兩個月多我做了一些改變。
其中有一件事也是改變我很大的一個原因,我常常聽一位朋友抱怨上班不快樂、生活不快樂,可是從來不說出口,不改變,我當下會安慰他、鼓勵他,直到我發現一直都沒有改變,以致於我聽到最後感到也很心煩,卻才發現我彷彿照了鏡子一樣,給別人的感覺可能也是這樣呀。
當時您說:老闆的壞習慣是被我養大的,每順從一次,就害他一次,久了我們就變成大家都看不起的絕配,也就是說我每次去想他的好,都不是真心的想他的好,不用面對失業的可能、不用改變,我想我慢慢理解了,我的確是害怕改變的,也害怕被討厭,可是我更討厭也更害怕現在的自己。
這陣子我跟老闆聊了很多,其實老闆是很重用我的,只是有時候方法錯了,我第一次拒絕老闆,告訴他我沒辦法臨時加班,也再次告訴他我有其他工作要做,誠實地跟他說我需要錢,沒有辦法再完全配合他,明確地告訴他我的狀況,溝通後我才知道以前的員工每個人都是很順從的,從來沒有人對他說過這些話,所以他認為這樣很理所當然,或許在別人面前看起來說出口是一件小事,但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改變的開始,我明白我是那其中一個螺絲,因為我的配合所以這些事情才足以發生。
我在家思考了無數種語氣與方式,去告訴他我不喜歡情緒性字眼的斥責方式,也在他批評同性戀的時候,用輕鬆的方式告訴他我以前也喜歡過同性的經驗,其實愛是美好的,與性別無關,當我慢慢把很多心裡的想法好好說出來,告訴他我一直以來看身心科的原因與過程,告訴他其實很多受情緒困擾的人,都是很努力在生活的,我發現他也試著在接受我的看法,他也告訴我他知道我是一個認真工作的人,我的憂鬱症絕對不是他口中說的吃飽太閒無病呻吟,或許我之前常常附和他,害怕被討厭,所以他也沒有機會理解不同人的意見,我想我之前太獨斷地認為他人一定不能接受新的看法,沒想到其實相反的是我自己。
我好好的思考為什麼我總是在收拾殘局+承受他過度的情緒化,我想有一部份的原因是他太累,一年365天都沒有休息的他,只有我一個員工,或許需要更多幫手,他接納了我的建議,也思考了自己是需要休息的,將在這個月面試新的員工,雖然過了整整一年在這裡工作的時間,我還是很感謝我此刻有說出口。
老師您說的:「如果我還是不想改變,就心甘情願的幫他收襪子,開心地收拾隔夜餐盤,把時間都給他無限使用,不要再抱怨了。」
這句話真的影響我很大,因為我身邊的人都會不斷地安慰我鼓勵我,讓我誤以為我是一個單純的受害者,但我恍然大悟我需要聽到的是真話,我需要好好地溝通,而不是配合到心裡不舒服,每天在家哭隔天又裝沒事上班,或許就像網友說的我也挖了一個坑讓老闆跳,我存了一點錢,抱著被辭職也沒關係的心情,希望我能好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從小我就是一個習慣把情緒藏在心裡的人,雖然有網友們說我拍拍屁股走人就好,但我想要在這份工作中就開始改變自己,我不想當一個受害者,當一個受害者是沒有好處的,也不快樂,這種博取他人的同情方式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輪迴了二十幾年都沒有改變。
我最近常常傾聽老闆說他的生活,發現我們相差了三十歲的價值觀真的差了好多好多,我也聽了很多他那個年代的工作狀況,我現在不太會想批判了,理解不同溫層的人的想法,其實有時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讓我覺得原本以為他人很封閉的我,其實也是封閉的。
老師的話與網友們給我的建議與鼓勵我都好好地看了也放在心裡,我與家人溝通的時候我也試著去理解家人的想法與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家人的關係也稍微開始不那麼緊繃了,社會上有很多紛紛擾擾的負面訊息,我希望我能當一個願意理解、溝通與解決問題的人。
老師,我是一個文筆沒有很好的人,您也看過我上面那篇落落長的文章,我試著去儘量去修改成簡潔一點的文字,以表達我對您還有回應的大家的感謝,但實在有點困難,可是我很謝謝想要開始努力的我自己,雖然現在才剛開始兩個多月,但是我已感覺到心情輕鬆許多。
或許未來成長的日子裡我會有更多不同的思考與推翻,但現在的我希望我能保有好好解決事情、不逃避的這樣寶貴的心。
我的老闆最近跟我相處比較活潑了:)
我也試著去理解他背負的壓力
一起想出了許多因應疫情的方式(因為我現在比較願意把想法說出口了)
所以老闆好像從發揮命令上開始改變態度為給我很多工作上的自由、讓我獨立去決定很多事、參考我的意見
現在我認為我們是一起渡過疫情的夥伴
我看見溝通後他很努力給我班上 儘量不砍班
我也明確地告訴他我知道營業額掉許多
如果有難處可以跟我討論
我可以出去兼差
我覺得我開始漸漸和他有互相的感覺
可能這才是真正看見他的好吧
最近常常跟他相處的時候他會說出原來年輕人是會這樣想的這種話
偶爾會覺得他變可愛了:)
最近一直在教他用一些科技產品、教他建立表單、操作外送軟體、開發新產品訂單的問題,他昨天才剛跟我說:多跟年輕人相處真好,才不會老得快,還可以學到很多新東西喔:)!
(ps:我現在下班或休假已不會回覆工作訊息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8的網紅陳小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自己 #認識自己 #日記 網路創業說明會任意門:https://simonpeng.clickfunnels.com/optin35352758 你們會不會常常覺得不認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我分享我的方法給你, 我已經持續寫了3年,對我幫助很大,希望你也試試看! 記得寫情緒日記時對自己...
「憂鬱症 一直 抱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Zoey 佐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陳小喬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程威銓.海苔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黃小米Mi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心得] 心得/不抱怨的世界(轟隆!大雷)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憂鬱症都只會抱怨?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匿名抱怨237 到底!憂鬱症就能為所欲為嗎? *不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身體不會好…4個創傷復原的「情緒治療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閒聊] 我終於明白為啥大家都說要遠離負面的人 - PTT 的評價
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Zoey 佐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看不到的那個我 The me you can't see
.
.
你最近還好嗎?
.
最近的我在忙碌的私生活中穿梭
從五月初開始
我們就在籌備六月的品牌活動
而六月因為是我們的慶生月
每個禮拜都馬不停蹄的工作著
與此同時還有家人來美探訪
我們六月又搬了家
接下來七月底還會再搬家
這陣子的我們無論在公事、私事上
幾乎都沒有喘息的機會
.
前陣子
我們終於新搬到了一個 Airbnb
也安置得差不多了
當晚我先生跟朋友有約出門聚會
我一個人在住處
頓時間 才發現自己好久沒有獨處
.
我坐在沙發床上發愣
打開電腦上的 Apple TV
看到歐普拉的新紀錄片《The Me You Can't See》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
我就是一個人坐在床上邊看邊爆哭
.
這個紀錄片訪問許多名人不為人知的心理疾病
包含英國皇室亨利王子的成長陰影
Lady Gaga 被強暴之後的創傷症候群
以及世界級拳擊選手 Ginny 的強迫症等等
.
連續幾小時的大哭醜哭
讓我覺得格外的療癒
不只身體變輕 心情也變得比較舒服
.
有意思的是
我這陣子並沒有特別為什麼事情傷心難過
也沒有為雜事感到壓力重重
但在那一刻,開始爆哭的那刻
我突然間覺得不是我自己想哭
而是我的身體主動要哭的感覺(好難形容喔
.
於是我便開始在想
也許潛意識的我,是有壓力需要釋放的
但我自己可能因為忙碌,可能因為樂觀
所以完完全全沒有自覺,日子也照樣過得愉快
.
不過,反過來說
我們生活中或許根本沒有這種「喘息」的時間
讓你可以坐下來盡情的宣洩、盡情釋放
這在現代的確是一件不容易也滿難得的事情
.
.
最近美國開始解封
生活比起幾個月前,有非常明顯的轉變
我們開始可以去博物館
美國國慶日也開始市內辦大型派對
.
然而,我也發現
我們所看到的其他人的生活,都很片面
如同歐普拉的新秀 #TheMeYouCantSee
你看見的生活,是熬了十個月之後的結果
.
還記得 2020 的四月
所有的美國人都傻了眼
那時如同前陣子的台灣
新聞報的所有內容都是疫情,沒有其他
當時的感覺是生氣、緊張、無助、氣憤
當時的我們就是一群害怕的人在網路上掩飾害怕的情緒
.
過了三個月,來到2020的夏天
當時的我和大部分的美國人
似乎開始比較能接受事實
雖然不喜歡,但也比較少抱怨
大家知道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做好本分
同一時間,繼續維持有創意的生活
學著自得其樂,保有耐心,持續等待好消息
也許在那個當下
我們都對「正常的生活」保有一絲希望
我們就是一群寂寞的人在網路上互相取暖
雖然無奈,但至少還有得陪伴
.
然而,又過了三個月
時間來到2020年的年末
那段時間,我記得自己與身邊的人是很麻痺的
對於那種「早日康復」的希望感日漸消磨
我們的生活規律,我們的生活無趣
我們變成一群無聊的人在網路上講無聊的事情
講來講去,了無新意,疫苗好像有進展,好像沒進展
日子變得很麻木不仁,說無奈也變得沒有意義
.
最慘的時期大概是 2021 年的初期
我記得當時是一、二月
也許因為天氣冷,士氣低迷
看著遠在家鄉的家人朋友過農曆新年
也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
.
我記得某一天晚上
我跟我先生兩人躺在床上,睡不著,但也沒說話
翻來覆去了許久,我轉頭跟他說:
「你知道嗎?我覺得今天是我這輩子長這麼大,第一次在想我是不是有憂鬱症誒」
我先生立刻轉過頭來跟我說:「我也是!」
.
接下來的一整晚
我們深度的討論了彼此的心靈狀況
雖然後來覺得我自己應該不是真的生病
但我也上網查了許多有關 Covid depression 的資料
而專家也不斷探討疫情對於人類「心理」上的影響
以及我們心靈上那些看不見的負擔
.
那一個月
我記得自己打電話給許多一樣在美國的朋友
彼此都不約而同地說了一模一樣的情況(有點憂鬱)
.
一位朋友說他發現自己會一直無意識地吃垃圾食物
明明知道不想吃但又吃,吃了又吐出來,吐完繼續吃
另一位朋友發現自己有一點購物成癮
經常會買一些明知道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
我們的共通點都是情緒起伏不定
心情煩躁,但想哭也哭不太出來
對一切莫名的反感,很不耐煩
但好裡加在,我們都知道應該要打給朋友
因為這的確不是任性耍孤僻的時候
.
好險,不久之後
因為疫苗的普及,生活終於明朗
這段歷程就像是走進一個又深又暗的隧道裡
你只能往前,卻不知道還要走多久
很多時候,你都覺得看不見盡頭
你可能會想要停下,或乾脆躺下
反正在隧道裡日子生活久了也可以過
.
但是,只要你願意持續往前走
總有一天,你會感覺有一絲微光
你會發現你好像能看見出口
你好像能感受到隧道有盡頭
.
這些故事,這些感受
都是你看不見的我
都是我們看不見的他人真正的生活
.
多一點耐心,正視心理健康
在這個難得的機會中持續療癒,持續滋養
There's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隧道的盡頭有光芒
艱辛的生活有芬芳
.
Love,
Zoey❤️
.
如果你喜歡我這類型的長文分享
歡迎Follow 我的IG👉 @zoeyk.co
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常常心情不好算是憂鬱症嗎?】
—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
知名網紅阿滴以經營英文教學YouTube頻道日前突然在臉書及YouTube發布貼文及影片坦承,自己罹患憂鬱症近1年。
在外界眼中事業成功、有這麼多朋友跟可愛妹妹,一向給人正向樂觀印象的阿滴,怎麼會得憂鬱症?阿滴表示自己從2020年在紐時刊登廣告「Who Can Help ? Taiwan」後就開始有一些憂鬱傾向了。「常常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很害怕網路上的批評、也會無故地悲傷哭泣。」
阿滴表示,狀況最糟的時候,他喪失了所有動力跟精力,做什麼都無法開心,連微笑都做不到,情緒只剩下焦慮跟憂鬱,甚至連龍貓這種超無害的動畫都會無法連續看15分鐘。「每天都非常的痛苦,光是活著就用盡力氣了。」阿滴希望藉由自己的經歷跟康復的過程,能幫助一些正在憂鬱症中掙扎的朋友。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症患者就是草莓玻璃心,一點點壓力就受不了,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偏誤的,精神科醫師陳嬿伊分析,通常壓力過大的感受很常見於憂鬱症病發前的狀況,但壓力絕對不是直接引起憂鬱症的病因,事實上,很多患者往往是因為太ㄍㄧㄥ才會發病[1]。
■WHO:「憂鬱症」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3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
WHO將憂鬱症列為2020年世界第2大疾病。根據國內統計,憂鬱症的盛行率占8.9%,換算下來,超過200萬人罹患憂鬱症[2]。
「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2,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也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這幾年可以由媒體報導看到許多影視名人得了憂鬱症,也看到國內的自殺率一直上升,這其中有相當比例都與「憂鬱症」有關。
■憂鬱症與身心疾病的共病
「憂鬱症」很可能會合併各種身體疾病。許多慢性疾病或嚴重身體疾病都可能合併有憂鬱症,像是糖尿病、高血壓、洗腎患者,甚至癌症合併憂鬱症的比例都達1/3-1/4。合併憂鬱症常會惡化身體疾病的症狀與處理,許多憂鬱症患者的頭痛與身體不明原因的不舒服增加,生活品質也因而下降。
但是多數醫師只注意到身體疾病的治療,而忽略了伴隨著的憂鬱的處理。另外憂鬱症也容易合併其他的精神疾病,超過50%的憂鬱症合併至少一種焦慮症,很多的焦慮症甚至物質濫用最後皆會併生憂鬱症。一旦合併憂鬱症會加重了原有疾病的治療[3]。
■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
有的人說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巧妙比喻著憂鬱症的普遍常見,彷彿像感冒病毒一般,當我們先天脆弱性高、後天抵抗力不足,此時再加上吹風受凍時則很有可能患病。而憂鬱症確實也是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社會等多重因素下相互影響的結果,當個人的心理功能失調,無法面對生活壓力時,所產生的情感型疾病。
■憂鬱症若缺乏治療很難自行康復
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如此普遍,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但在台灣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也抗拒治療。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有去求助,還有五分之四沒有求任何治療。因此當我們周遭親友向我們求援時,千萬正視與尊重對方的求助訊號,避免憾事發生[4]。
■我的家人會是憂鬱症嗎?以青少年為例
青少年的憂鬱症,很容易被簡化為「叛逆期」,此時的孩子內在性賀爾蒙大量變動、外在人際與親密關係也容易卡關的階段,情緒起伏大,不一定是終日悶悶不樂,反而可能是以暴躁易怒、自殘自傷的方式呈現。除了負面情緒外,可觀察孩子是否有下列變化:
▪ 對以前喜歡的活動、食物等失去興趣。
▪ 對於學習、打理自己等感到疲累、懶散。
▪ 體重突然短時間內明顯增加或減少,暴飲暴食或不吃不喝。
▪ 睡眠困擾,展現出失眠或是嗜睡。
▪ 有自殺想法或透露出活著沒意義等語言。
此時的孩子需要更多關心與耐心,除了上述五點供參考外,學校的輔導室也是可用的資源。如有疑慮可直接就醫交由專業醫師診斷,部分身心科診所特有青少年門診,坊間心理諮商所所提供的親子或個人諮商,也能協助孩子們抒發身心壓力,促進親子關係。
■我的家人會是憂鬱症嗎?以老年人為例
60歲以上老年人同樣面臨身心與生活的劇烈變化,包含身體老化、退休、子女空巢期、甚至喪親喪偶等哀傷失落。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的數據,老年人如出現自殺想法,實際執行的自殺成功率比青少年還要高出許多。董氏基金會整理對於老年憂鬱常見的症狀:
▪ 出現類似被害妄想,或悲觀的想法強烈。
▪ 焦慮不安與社交推縮,好像難以平靜下來,也不想與人交談。
▪ 呈現判斷力遲鈍或記憶力衰退等情況(非失智所造成)。
除了上述三點外,林皇吉醫師(2006)指出老年人較難表達憂鬱情緒,較常展現抱怨身體不適、頭痛、焦躁易怒…等非典型憂鬱症狀展現,因此高達 50% 的老年憂鬱在內科或家庭醫學科門診被遺漏掉。如家中長輩抗拒前往精神科就診,坊間心理諮商所也有老人個別諮商或團體服務,藉由專業人士的協助轉介,可多一份助力,鼓勵長輩就診[5]。
當心愛的人有憂鬱症,我該如何面對?是要小心翼翼地談話,然後不要提到任何關於憂鬱症的敏感話題?或是都不理他,讓他一個人靜一靜?還是應該鼓勵他多正向思考?
■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可參考「3不守則」與「6個正確觀念」
「不鼓勵,不責備,不反駁」
1. 不鼓勵:不要一直對患者說要加油要正向思考等話語。
2. 不責備:不要責備患者說都是他的錯,或是有病就什麼事都做不好等等。
3. 不反駁:面對患者沮喪的話語,傾聽就好,不要一直反駁對方說的都是錯的。
除了3不守則之外,一起來看看6個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觀念
1. 關心
如果你身邊有人有憂鬱症,你一定會被一定程度的影響。最重要第一件事可以鼓勵或陪伴她就醫,並且盡力陪伴他完成療程,或是在他不適應原本療程時陪伴他尋找他法。不過也要時時注意不要讓自己過度沉浸在朋友罹患憂鬱症的情緒中。
2. 傾聽
傾聽憂鬱症患者時,要讓他了解事情現在不好,但不代表未來會不好。
3. 不要不理他
即使病患拒絕,也要要伸出援手,患者的孤單感很強,會拒絕與人接觸,但千萬不要這樣就不理他。
4. 說出來
在患者談起自殺念頭的時候,坦率地與他們談論自殺的話題,並且告訴他們的醫師或是心理師。
5. 一起出去玩
可以適時地邀請他一起出門運動或是參加一些輕鬆的活動,但千萬不要強迫他們。
6. 鼓勵就醫
周圍的人要積極鼓勵她就醫,用它自身的個性說服他就醫。讓他知道療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當療程結束,他將會好轉很多[6]。
■憂鬱症的治療:主要分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個部分
一、心理治療:主要有認知行為、精神分析、人際方面等三大類的心理治療。
1.認知行為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有自責、無助、罪惡感等負面想法;認知行為治療是幫助病人能自我覺察負面認知,發展新的思考模式,積極練習調整在不同情境下,應該有怎樣合宜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2.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藉著分析探討過去經驗對自己現在的影響,促進自我覺察和重新建構患者的人格及自我認同感,達到改善憂鬱症狀及防範復發的目標。
3. 人際方面的心理治療
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為避免憂鬱症引發的人際障礙,探討適應不良的人際關係,並學習溝通和社交能力,建立人際互動的信任感、親密感和應付能力,達到改善憂鬱症狀。
二、藥物治療:由醫生開立抗憂鬱藥物,幫助對抗憂鬱症,一般的療程是三至六個月(根據國內報告指出,穩定服藥超過三個月,快速復發的比例只有5%)。副作用可能為無法集中注意力或嗜睡。新一代的抗憂鬱藥物,具有調節大腦血清或調節正腎上腺素的功能。如: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無鬱寧(Luvox)、速悅(Efexor)等副作用已經減少,大多服用1-2週能改善心情,3-4週情緒可讓情平穩。
▪ 輕度憂鬱可以自我調適壓力或作紓壓放鬆的活動來調整。
▪ 中、重度以上等級的的憂鬱症則建議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可見其功效。
若是治療部完全或是放棄治療,則會使憂鬱症復發或加重病症。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期盼憂鬱症家屬及病者本身,能用正確的心態,一起面對憂鬱症,才是解決問題之道[5]。
■憂鬱症污名化:你是不是有神經病阿?
衛福部2018年統計,台灣憂鬱症確診人數突破兩百萬。你我身邊都有許多「隱性」憂鬱症患者,只是大家都為了某些原因閉口不談,才讓這項疾患看似距離遙遠、遠到彷彿事不關己。「憂鬱症在台灣有點像個禁忌話題。患者不會主動告訴身邊的人自己有憂鬱症,尤其在工作場合,根本不會有人敢以憂鬱症發病為由請假。」
小鬱亂入創作者林妤恒說道。「老一輩可能還會說,你是不是神經病阿?是不是抗壓性很差?一旦讓別人知道患病事實,就會被貼上很多負面標籤。」
■「不敢說、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去哪求助」因此成為許多自覺需要幫助的人心上說不出口的痛:林妤恒說,小鬱亂入專題完成後,粉專一下子湧入許多深陷憂鬱,卻連傾訴對象都沒有的網友。「他們都在問『你可以幫助我嗎?』因為他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誰可以幫助他們,他們不知道可以去哪裡看醫生,他們不敢跟親朋好友講,所以只能找我們訴說。」
聽來哀傷,但這卻是台灣憂鬱症患者不得不練習面對的課題:「憂鬱症污名化」。這不單是指要學著和親人溝通,或要面對身邊親友的詢問、關心,汙名化無所不在,舉凡茶水間裡同事無心調侃,報章媒體為追點閱信手寫下的聳動標題。台灣社會給「憂鬱症」貼上的負面標籤,常一不小心就竄入患者視野之中[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今周刊)「精神科醫師:大家都搞錯了!就是因為抗壓性太好,才容易得憂鬱症」: https://bit.ly/3BFCW0I
[2](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女性憂鬱症高2倍!身旁親友有「這些症狀」逾2周是求救訊號,4大良方幫你遠離憂鬱」:https://www.marieclaire.com.tw/beauty/health-fitness/44104?atcr=297ad1
[3](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正視憂鬱症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 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info.asp?/70.html
[4](今健康)「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952
[5](Heho健康)「家人長期心情不好?別忽略了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憂鬱症狀」:https://heho.com.tw/archives/180574
[6](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如何面對憂鬱症患者:5件你可以做的事」:https://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portfolio/how_to_face_patient/
[7](風傳媒)「面對他的憂鬱,我還能做些什麼?當最親的人憂鬱纏身,這些「看似善意」陪伴方式千萬別再用」: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863566?mode=whole
➤➤照片
[2] 圖說:女性不但憂鬱症的比例較高,且產生自殺的企圖也是男性的2倍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憂鬱症 #憂鬱症污名化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今周刊 /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今健康
Heho健康 /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風傳媒
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陳小喬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愛自己 #認識自己 #日記
網路創業說明會任意門:https://simonpeng.clickfunnels.com/optin35352758
你們會不會常常覺得不認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我分享我的方法給你,
我已經持續寫了3年,對我幫助很大,希望你也試試看!
記得寫情緒日記時對自己寬容一點,別一直指責自己,每個情緒都是真實的也都是對你有幫助的,你只需要接納全部的自己。也放下抱怨,抱怨不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一起加油喔!
我和我的強迫症
強迫症會好起來嗎?
https://youtu.be/Nl-rS7zy7l8
媽咪創業日誌
全職媽咪太晚網路創業的三大教訓
https://youtu.be/FBmKXQjEWiE
小喬IG:https://www.instagram.com/ilovejoe999/
小喬粉絲專業:https://www.facebook.com/ilovejoe999/photos/a.375126793215103/385899195471196/
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程威銓.海苔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嗎,天氣的確和我們人的心情有關。
例如,法國的一個研究顯示[1],晴天男性搭訕女性成功的比例為22.4%,陰天搭訕成功機率則只有13.9%。不過,這個實驗都是選擇吸引力非常高的男性當作演員,所以可能還有許多需要考量的因素。
.
一直下雨真的會讓人較憂鬱嗎?
最近朋友都在抱怨個案量暴增,坊間有一個說法是,可能常下雨會讓人比較容易感到憂鬱,晴天的時候通常心情會比較好。真的是這樣嗎?
.
一篇研究調查了14478人[2],結果發現平均氣溫、日照時間長度、降雨時間長短和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與憂鬱情緒(Sad mood) 的盛行率沒有關聯(這張圖是前者,不過兩張圖結果相仿)。
翻譯蒟蒻:並不會因為下雨的時間變多,或者是曬太陽的時間變多,心情有太大的波動(至少對於大部分的人是這樣)。
.
不過,這研究倒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結果,就是有季節效果。
.
夏天和秋天比春天更容易憂鬱(不論是憂鬱症或者是憂鬱情緒)。聽起來有點違反直覺,不過作者也在最後提到一些研究限制,例如倘若我們把「憂鬱」的測量改成「生活幸福感」之類的,說不定就有些影響。
.
以前的話我就會下標什麼「謠言破解!」之類的,不過,這幾年跟個案工作之後發現個性變得比較溫和一點(自己說XD),所以如果你最近常常下雨、心情不好,那並不代表你的感受是假的,有一種可能是,你的情緒跟季節轉換有關(別忘了現在是秋天),另外一種可能是,你的狀況跟大部分的人不一樣(也就是說,你是在兩個標準差以外的極端值),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比方說最近工作轉換、家人或感情變故,心情已經夠糟了,出門還下雨,所以雨就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滴水珠。
.
但不論如何,你的情緒都是真實的,當憂憂來襲,或許真的難以抗拒,不如就開門邀請他進來坐坐,泡個茶一起打PS4。
時候到了,他會走的。
--
[1]Guéguen, N. (2013). Weather and courtship behavior: A quasi-experiment with the flirty sunshine. Social Influence, 8(4), 312-319.
[2]Huibers, M. J., de Graaf, L. E., Peeters, F. P., & Arntz, A. (2010). Does the weather make us sad? Meteor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mood and depressi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sychiatry research, 180(2-3), 143-146.
ISO 690
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黃小米Mi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不聊美妝,來談心吧!
訂閱黃小米Mii► https://goo.gl/nR6eqz
關於我&生活日常播放清單► https://goo.gl/GAx8DH
一直以來我給大家印象可能都是很正能量
不喜歡抱怨、也不想因負面情緒影響別人
但這次想聊聊我人生中遇過的一些“情緒低潮”
以及我如何面對或是如何解決
也許你們也正面臨著這些煩惱
希望這支影片可以給你們滿滿的心靈雞湯:)
TODAYS//
上衣|BERSHKA
耳環|chum
粉底/眼影/唇膏|EXCEL
10部頻道必看影片整理大補帖:
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post/117247496
我的膚質:乾性肌(黑眼圈、膚色不均困擾)
☒英文字幕募集中☒
如果您希望幫我在這支影片加上字幕,請先寄信到yinghuang711@hotmail.com 告知我您的youtube名稱
會再幫您開放字幕功能並以第一位寄信者為優先
成功加入字幕者,我會送出精美小禮物給你噢!謝謝:)
如何上字幕教學►http://goo.gl/iURCeD
------------------------------------------------------------------------
More about Mii
Blog:http://miihuang.pixnet.net/blog
FB:https://www.facebook.com/miihuang711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lovemiihuang
Weibo:http://weibo.com/2812497002/profile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每週都會更新影片唷!
Camera: Canon EOS RP
Editing Software: FCPX
♫Music - Tupelo_Train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憂鬱症都只會抱怨? - 心情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憂鬱症 除了不知足還有什麼?不就是整天在那裡哭,整天在那裡抱怨東抱怨西,然後什麼事情也做不好的造成別人麻煩嗎?儘管憂鬱症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名詞, ... ... <看更多>
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匿名抱怨237 到底!憂鬱症就能為所欲為嗎? *不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等於所有憂鬱症患者都這樣* 我也有幫過真的很想好起來的人我就小小抱怨一下下而已,有冒犯到我很抱歉好像 ... 最嚴重那段日子確實一直請假,但還是有保持基本成績。 ... <看更多>
憂鬱症 一直 抱怨 在 [心得] 心得/不抱怨的世界(轟隆!大雷) - 看板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抱怨的世界 (轟隆!大雷)
這本書寫得比想像中的更好。其實這是本「行動的書」,而不僅只於是一本
「增長知識的書」。
在初次買這本書和戴著紫色手環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我的脾氣這麼好,又
是個「好好先生」,又有信仰幫助我,怎麼可能會抱怨呢?
事實上答案並非如此的。我太小看自己「自以為是」的壞習慣了,我不但
非常容易批評別人。當我批評別人的時候就是一種抱怨;這本書清楚說明,
其實人有各式各樣的抱怨:對身體疾病的抱怨、對無法克服的困難的抱怨、
對政治現實層面的抱怨、對家人的抱怨、對配偶的抱怨、對子女的抱怨,
太多太多抱怨了。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種怨念是多麼的濃厚,是在聖誕節的前夕。前年分手的
記憶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最後變成一個可怕的循環。循環到一個境界
的時候我發現,很久沒有的鬱感 (Depression) 又再度出現;讓我幾乎
無法正常的工作或上課。這時我發現甚少將手環換手的我,幾乎要無限多次
的更換我的手環--也就是,其實憂鬱症是對這個世界的1個無窮抱怨迴圈,
要停止憂鬱,就要學習停止抱怨。
第2次意識到抱怨,是在打混摸魚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在交報告的前夕,由於
好一陣子無法專心,報告的完成度很低很低。我幾乎覺得自己「無顏以對」
上課的老師與同學,而又再度接近於自暴自棄的想要請假;但這時,我看
這本書已經教導了我面對困難更好的方法:就是想像「克服那個困難」,
或想像「完成那個工作該有的美好」,於是在我不斷告訴自己不要放棄後,
我竟然奇蹟似的完成了那個報告。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很好用哪!
第3次意識抱怨是今天。我終於完讀了這本書。停一陣子,再繼續讀,會有
完全不同的感受,原因是生活確實遭遇很多的不順遂:當我們埋怨的面對
它,也是過1天,開心的面對它,也是過1天。書中還提到:人都有自我
保衛的機制,當我們指責別人的時候,被我們指責的人,當然會豎起如
刺蝟般的自我保護機制,這也常常是為什麼「抱怨式的溝通」,往往得
不到有效結果。
今天我正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我在批踢踢的一個版似乎對版主的作為
非常不滿,甚至我還發表了支持罷免版主的言論。可是當我仔細想想身為
板主的苦衷的時候,我忽然不知道哪裡開竅一般,我決定接受「板主的
一切所作所為」。在我去信給板主做了一個非常有誠意的道歉,而板主
也非常有誠意的回覆我以後。讓我本來「氣沖沖」的心情,霎時間變得
「正面與開心」。-這跟作者的狗狗金吉爾被撞傷,而作者找人理論的
故事,乃至於後來作者想通怎麼「讓經過他家巷子的人減速的辦法」,
是很類似的。
從瞭解「別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毀滅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到有足夠能
力「完全看見事情的光明面,並且將抱怨冷處理」,是一個非常辛苦的
過程。在此我要分享我個人的親身感受:
(1)東方民族要先學習表達抱怨
或許是我們東方人跟西方人的表達基本習慣不同。作者所定的「抱怨
說出來才算」,對我來說非常不適用。因為我是寡言的人,我發現我
的抱怨都是埋在心中的,當我想抱怨的時候,通常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2)學會表達抱怨後,再學習中斷自己的抱怨
在這個時期,我們可能需要一些好朋友聆聽我們的抱怨。我稱之為
「出口」。學習表達我們的負面情緒,不要把負面情緒都埋在心理,
這時我赫然發我有好多負面情緒呢!(我原本以為的自己是個好好先
生,其實我是個鄉愿者。)找到出口以後,我們這時才開始學著控制
中斷並減少自己的抱怨。
(3)輕盈的心靈
只要我們意識到抱怨,就可以隨時尋找出口但是也中斷不該有的抱怨行為。
改由作者所建議的:不要讓抱怨把自己變成令人討厭的人,或因為「吸引
力法則」而繼續聆聽更多人附和自己/或自己附和別人的抱怨;相反地,
我們開始朝事情光明面、感恩、解決問題的狀態中。這時會有顆健康
快樂的心靈,人際關係也會大幅改善。
戴不戴手環其實其次,重點是我們要清楚知道「抱怨就像是口臭這件事情」,
其實沒人愛聽抱怨。如果妻子常常抱怨丈夫(丈夫常常抱怨妻子),就容易離婚;
這是簡單理解卻又常犯的錯誤。抱怨一定不會帶來好的家庭關係,反而可能是
壓垮人際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之,這是本好書,快去借或買來看看吧…
學 jinqyun 版友也來加個 "個人喜好度"
個人喜愛度:★★★★
ISBN 978-957-13-4922-0
書名:不抱怨的世界 2008/9/22[出版] 定價:NTD.260
作者:威爾.鮑溫
譯者:陳敬旻
出版者: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803台北市和平西路3段240號3F
網誌:準備中 (推文中附上)
--
尋找這篇簽名檔的主人
四季在記憶的時空裡 更迭
我的文字 毫無目的的漫遊
卻走到了冬天
下起了雪
phant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100.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