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中醫要人少吃冰?】
最近天氣開始熱起來,有些患者朋友會問天氣這麼熱到底能不能吃冰?
古時候的中醫是不是都叫人不要吃冰?會濕氣重?還有人說婦科容易感染是不是吃太多冰造成?
要知道到底這樣的說法是從哪裡來、有什麼根據?
我們需要重新還原時空背景,大家才能夠更明白理解!
▎古代的生冷冰品這麼可怕?
在唐宋時期,其實就有賣冰的商人和冰涼甜品製作的歷史紀錄。
根據《宋史》記載,宋孝宗曾經跟臣子有一段對話:「朕前飲冰水過多,忽暴下,幸即平復。」
白話來說就是:「我前陣子吃冰太多,突然狂拉肚子,好險後來好了。」
看來就算是當朝皇帝的龍體,恐怕也抵擋不了「可能有超高生菌量的大腸桿菌挫冰」。
宋朝雖然有冰可以吃,但是當時夏天能吃到的冰品,大多是在「前一年冬天」用生水製冰磚或是從天然冰川取得,然後長時間放在「應該沒有殺菌消毒」的冰窖裡儲存。
歷經半年的冰窖熟成,完整保存生水裡面大量細菌的高級冰磚就能在隔年的夏天享用了。
你各位敢吃嗎😂
於是在當時各種「忌食生冷冰品、貪涼飲冷易引濕邪」的相關醫囑便如此誕生。
畢竟生病的時候免疫力下降,如果還想用生菌貿然挑戰腸胃,簡直不要太危險!
其他生冷食物其實也是類似的道理。
因為沒有經過烹調煮製,表示食物本身沒有經過有效的殺菌過程。
加上當時並沒有很好的保存食物技術(只能醃製、曬乾),生冷的食物有更高的機會滋生細菌,導致痢疾、腹瀉等「脾胃虛弱、濕阻中焦」等症狀表現。
▎吃冰影響女生帶下問題?
吃冰到底會不會影響女生婦科帶下問題?
為什麼古代中醫文獻會有類似的記載呢?
我們把時空背景拉到古代,當時人們的飲食營養並不如今日,因此可以推測古代人的「腸道菌叢穩定性」可能較差。
而女性婦科感染發炎問題便是與「腸道、陰道菌叢穩定性」有很大的關聯。
(之前有寫過,忘記的可以回去複習一下)
在當時大量的攝食生冷冰品,因為致病生菌數過高,有很大的機會造成急慢性腹瀉,又因為營養不均衡,導致如果沒有服用中藥,腸道菌叢很難建立恢復。
而導致腹瀉的致病生菌也可能移生陰道,加上衛生習慣不良,便有很高的機會間接造成陰道感染發炎(白帶異常問題)。
所以在古代,飲用高生菌冰冷生食,是有可能造成女性帶下問題的。
那麼在現代是否有可能相關?
還是吃乾淨的冰就沒關係了呢?
現代來說,確實可以排除飲食生菌,間接導致婦科感染的問題。
但是如果有些人有腸躁敏感問題,或是本身慢性腹瀉、腸道菌叢不良,還是有可能逐漸造成陰道菌叢改變,比較容易有復發性陰道炎的問題。
當然復發性陰道炎問題大多不是只有與腸胃道狀態有關,與其他可能影響陰道環境的因素關聯較大。(之前有寫了)
▎所以現在大家能不能吃冰呢?
這部分至少我們很幸運的,在現代不太會吃到「高濃度大腸桿菌挫冰」。
如果不小心吃到,食物中毒或許還可以申請店家賠償(誤)
不過太過量吃冰還是有可能導致一些不適感受。
像是腸胃不好的朋友,大量接觸冰品可能因為低溫刺激,出現腸胃痙攣、腹痛、腹瀉,或是影響消化食慾。
氣管敏感的朋友也可能因為低溫刺激咽喉食道,導致增加痰液分泌與咳嗽的機會。
太長期大量食用,還是有機會造成身體的不適感。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適量即可、自行評估喔!
#最近小七出了GODIVA聯名雪糕
#吃了一隻草莓黑巧克力實在超爆好吃
#太罪惡了只好多做幾組伏地挺身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子民中医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咳嗽2021 | 什么原因引起咳嗽? 睡觉一躺下去就咳嗽,是什么原因呢? 寒咳、热咳还是燥咳?要怎么样区别呢? 让普照中医诊所的院长 林子民博士来为您说明。 引起咳嗽的原因真的還不少 . 一般的感冒咳嗽都比較單純 , 治好了感冒 , 咳嗽也跟著就緩解了 ; 慢性咳嗽就需要仔細去推敲背後是什麼疾病...
慢性咽喉炎中藥 在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濕疹?皮膚敏感?中醫治療會用類固醇?】
🙋🏻♀️醫師,我個小朋友生濕疹,你會用類固醇治療濕疹?
💁🏻♂️我不會。我不會。我不會。
我自少是濕疹患者,小時候被親人帶去見西醫,當時不知道是類固醇😯,只知是止痕膏,越用越多,後來仲要口服😩;因為如果不連續使用,皮損反彈更厲害,後來,修讀醫學後,原來知道這叫「類固醇反彈」,所以立即停用,辛苦才捱過多個月更嚴重的紅、腫、出水⋯等皮損情況,我深知「類固醇」不應是長遠的治療方法,因此我不停研究除「類固醇」以外的天然方法去解決濕疹問題。
以下圖(圖片來源:網路視頻)是嬰幼兒因濕疹使用過量類固醇後,導致皮膚泡鬆所以,不要胡亂試用。
❤️遠離濕疹我的小小心得
如父母已有不同過敏問題(如鼻敏感、過敏性胃腸炎、氣管敏感、皮膚過敏等),孩子過敏機率為70%。
👶🏻嬰幼兒期 -避開誘發致敏源
在嬰兒加固期,每種新的食物,以少量接觸為主,如遇敏感症狀,立即停止食用;一些比較易過敏的食物如橙,花生,更不要才這期間亂試,主要原因為嬰幼兒的免疫力未完全發展。
有些媽媽👩🏻會以「任何食物」都應該比BB試一啖,就算有少量敏感反應(如皮膚紅,便秘等)也繼續試餵,一有過敏症狀,等於身體出現慢性發炎,輕則皮膚紅疹,重則咽喉腫脹,會有即時生命危險(如休克、呼吸困難),也有機會身體過敏反應處於激活狀態,對日後做成更嚴重的過敏問題。
👧🏻🧒🏻已經出現濕疹的小朋友
緊記濕疹患者,不論大或小,60%靠生活改變,40%靠藥物治療。
生活改變
不少過敏病人(鼻敏感、濕診)來到我的診所,我都建議首要戒奶戒糖。
💁🏻♂️牛奶在中醫中屬濕性之品,牛奶蛋白對BB來說,是異性蛋白。BB未成熟的免疫系統會誤以為是有害物質(過敏原),引發身體作出激烈變態反應(過敏反應),因而可會出現過敏性鼻炎(鼻敏感)、皮膚瘙癢(蕁麻疹)、濕疹(奶癬一類)等症狀。
近期醫學上,糖是主要影響發炎的飲食因子之一,不止甜的糖,也有碳水化合物。高升糖負荷的食物,可能造成長期高血糖,使促進發炎的細胞激素生成增加。
👩🏻醫師,中醫用什麼方法治療小朋友濕疹?
1歳以下,以外用療法為主 。
1-6歲,以外用療法為主 ,只建議服用組方簡單的中藥。
6-12歲,可以用外用療法,配合服用中藥。
以下建議外用療法(適合任何年齡)
1)洗浸 - 用中藥外洗劑去清洗皮損患處
👉🏻中藥洗劑藥方(G6PD 不適用)
金銀花 5錢 、連翹 5錢 、土茯苓 5錢 、黃芩 3錢 、地膚子 3錢 、甘草 2錢
用清水煲約20分鐘,去渣後,待藥汁至約30度左右,可用清洗患處或濕敷患外處。
2)濕敷 - 用含純植物保濕液濕敷,有助鎮靜皮膚
3 )修復 - 不少草藥含有皮膚修復效果,只要勤搽厚敷,就可加速修護破損的皮膚,草藥啓動自愈力,加速皮膚癒合。
☘️服用中藥
要依據不同濕疹種類,(我的濕疹研究分開6種)再配不同的中藥食療及湯水。有興趣,可以search 我的 #濕疹草藥研究 ,有大量的post 可參考。
下次再討論其他兒童過敏問題。
天然濕疹皮膚專區: https://bit.ly/3cuBwuR
其他資料-
#沈香對皮膚潰爛有幫助?
👉🏻👉🏻沈香茶︰https://bit.ly/3rSOEiw
👉🏻👉🏻沈香手串︰https://bit.ly/3qusJho
#暖養孩子 #暖養飲食 #由細做起
#發育 #幼兒 #遠離過敏
如果大家都想得到第一手健康寶寶療理資訊,請加入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健康寶寶資訊谷,一齊育成健康寶寶!!
加入健康寶寶資訊谷鏈結📌 http://bit.do/eEw7H 📌
訂閱我的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LAlMeQ
慢性咽喉炎中藥 在 升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久病良醫》
承前幾天講志穎中醫那篇,我講一下自己這幾年看病的經驗,應該對一些朋友有幫助。
我在27歲之前,一直都蠻健康的,是班上的運動健將,大隊接力倒數第二棒,班際籃球賽的冠軍主將,一堆女同學尖叫那種。問題大概只有腸胃不好,總是軟便,還有常難入睡,因為腦子總是一直轉,睡前若亢奮跟焦慮都會躺一兩個小時。
一直到27歲,某天開始喉嚨痛。
看了各大醫院的耳鼻喉科,都說我咽喉炎,開消炎藥,但我都吃不好。
我開始看中醫,吃了幾家的中藥,每家都說的不一樣,肝、腎、腸、心...都被說過,我被搞的很糊塗,也治不好,喉嚨依然很痛。
一直到遇見振興醫院的張學逸教授,專長咽喉胃酸逆流,我才知道,操,原來是胃酸跑上來燒我喉嚨...之前很難發現是因為我的胃和食道完全不會痛,食道對胃酸有點抵抗力,但喉嚨完全沒有。
張教授的絕招是脂肪注射,從我肚子抽一點脂肪,打到我聲帶,讓聲帶復原。
但這招沒法治本,只要胃酸一直上來,那我喉嚨就會一直被燒。張教授會開一些最新的胃藥,但最好的胃藥我都吃了,沒效。
關鍵是賁門。
胃酸逆流很大的原因是賁門鬆了,所以當你吃太飽、吃到不對的東西、還有吃飽躺著,都會讓賁門鬆弛,胃酸衝上來。
據我所知,西醫目前只有手術可以讓賁門緊,但這有不少副作用,我不敢。
上述過程我大概被折騰了四年,看了10幾家中西醫,花了超過50萬,沒輒,有點絕望,當時我很久沒社交生活,因為講話就痛,聚會別人以為我很難搞,都不講話。前女友們都常不爽,以為我很冷淡。
一直到遇見新店的楊龍駿醫師,才有明顯好轉。楊醫師是婦產科醫師,但大學就對頭皮針很有興趣,頭皮針是將針插在頭跟耳朵的穴道,每個穴道會對應到身體不同的器官,讓器官自己修復,這樣就沒有中藥西藥的副作用。
我試了幾次,明顯好轉,超開心...被折磨了多年,我一度以為這輩子不會好了。
在我自以為完全恢復之際,我跑去學高爾夫,飯後不斷甩腹肌,結果復發...
再回去插針,已經效果沒那麼好了,狀況起起伏伏...
雖然都還是有用,但因為很花時間(每次都在那待一兩個小時),也蠻花錢(每次1200)。所以我慢慢就少去了。
過了一陣子,有朋友介紹我去台南的晟欣診所。王鋕清醫生過去我記得是台大精神科醫師,但對營養品很有研究,後來就自己出來專攻營養品組合,特別專治我這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
吃了一下立即有感,變得好睡和放鬆,過了兩個月,我的賁門就緊了,曾讓我視為夢魘的胃酸,不再來搞我喉嚨了。
——-
以上是我這幾年的看病征途,過程非常辛苦,很多食物都不能吃,晚上也只能半躺睡,也影響了社交。好在現在幾乎已康復,喉嚨也不太痛了,我才有辦法當個Podcaster。
因為曾看了很多醫生,自己也有些心得。
和我是多年麻吉的汪醫師,他是我們這屆台大醫科榜首畢業,他自己的胃酸逆流嚴重程度不輸我,也是各種中西醫跑遍了但沒輒,不像許多醫生派別會彼此相輕,他的心態很開放。
他說過一個不錯概念,西醫因為訓練的過程很SOP,所以大部分的西醫程度在60~80分,不會爛到哪,但也因為西醫的思考方式,很多慢性病無法治本。例如我看了耳鼻喉科、胃腸科權威,卻無法解決我的問題,每個醫生只學到他專長的器官,其他地方就不一定熟,所以也難以出現超過95分的神醫。
偏偏很多病都是環環相扣,A器官影響B,B影響C,所以如果只知道減輕C的症狀,那永遠只能治標。
而中醫的問題是訓練和考核過程的門檻低很多,所以爛的中醫分數會低到0,少數一直專研改進的強者,知道要找源頭病因,就有辦法做到西醫做不到的治療效果。
講到這個,一位台大電機的學長讓我印象深刻。他畢業後去念中醫,後來成為一個收入前1%的名醫。他說他就是很認真的針對病人做很多配方的嘗試,例如書上說壯陽要吃這個草藥,但如果這個病人有糖尿病,可能就需要再加上別的配方,效果才會好。這些書上都沒寫,必須自己試。試病人也很難,母數要夠大,病人沒回診也要想辦法追蹤,然後做好紀錄,不斷改良。學長很喜歡打電動,當他找到某個病的完美配方,他就會說他把這個病破台了,他總是一直想辦法破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包含我上述說的楊龍駿和王鋕清,他們也是在各自領域不斷進步,楊龍駿跟我說頭皮針有六大派,他每個派別都認真研究,試病人,再根據回饋不斷改良,才有現在的成果。
總之,有了這幾年的看病經驗,我大概知道神醫的樣子,都不是什麼天生神力,而是多年臨床經驗,不斷精進。反之,只懂得按照學生時期學的教科書,一招打天下,不懂質疑或進步,也聽不進別人的想法,那就淪為庸醫。
這跟投資也蠻像的,神人們都是不斷根據市場變化,改良招式,才能一年又一年維持高報酬。
身為病人的我們,雖然沒有能力治療自己,但可以想辦法嗅出神醫跟庸醫的差異,他是個不斷追求進步的人,還是固執死腦筋,這都能從問話中,盡可能探出他的思路。
Intel的傳奇CEO葛洛夫,就是這麼做的,他得了嚴重的癌症,但不慌,跟很多醫生討論,最後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最後和各位補充一句,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小症狀治療起來恢復很快,嚴重起來就會搞很久,所以不管是健康或亞健康的朋友,都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作息、飲食、運動、心情,都要調整在好的狀態。
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追求複利才有意義。
註:上述所提醫生皆非業配,僅我本人如實紀錄,以及提供給需要的朋友。
慢性咽喉炎中藥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咳嗽2021 | 什么原因引起咳嗽?
睡觉一躺下去就咳嗽,是什么原因呢?
寒咳、热咳还是燥咳?要怎么样区别呢?
让普照中医诊所的院长 林子民博士来为您说明。
引起咳嗽的原因真的還不少 . 一般的感冒咳嗽都比較單純 ,
治好了感冒 , 咳嗽也跟著就緩解了 ;
慢性咳嗽就需要仔細去推敲背後是什麼疾病而來引起咳嗽的症狀 .
章節
00:00 引入咳嗽主題
01:00 咳與嗽的分別
01:30 咳嗽的分類(寒咳、熱咳、燥咳)
02:05 寒咳的診斷
03:18 鼻子過敏引起咳嗽(鼻敏感)
03:30 胃食道逆流引起咳嗽(胃酸)
03:42 熱咳的診斷
05:13 燥咳的特徵
05:50 心源性咳嗽
06:45 病理產物與致病因素
07:01 改善鼻子過敏與胃酸來緩解咳嗽
追踪更多的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ntzemin/
合作邀请 ➡︎ [email protected]
或 whatsapp ➡︎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60169175256
#林子民中医师 #健康 #養生
慢性咽喉炎中藥 在 中醫村- 慢性咽喉炎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慢性咽喉炎 :「人未到,聲先到」! 慢性咽喉炎,是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其病位在咽部黏膜,病性是炎症。本病病因,有屢發急性咽炎,長期受致敏源或煙酒 ... ... <看更多>
慢性咽喉炎中藥 在 你也有這些症狀嗎?只要90秒「慢性咽喉炎」病症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你也有這些症狀嗎?只要90秒「 慢性咽喉炎 」病症、紓緩方式一次報你知!康健出版《咳不停》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郭漢彬,教你有效止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