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小說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書名/ #兩封合格通知書
作者/ #伊異形
出版/ 感謝 #麥田出版
今日介紹8月新書,是本內容有些沈重的寫實小說。看完後,慶幸自己並非身在那樣的情境中,男女歡愛演變成拯救地球的任務,傳宗接代變成一種不得不做的義務,應該說是「配對任務」,像是實驗室裡的小白鼠一般,被檢驗、被配對,以便選取最好的基因。而任務達成便有糖吃,任務失敗的…唉,不說也罷。書不厚,能讓你短暫遊歷一回這彷彿平行時空裡發生的事,關於懷孕,關於選擇,關於人權(不分男女)。
〔無雷大意〕
全世界的飲用水遭到嚴重汙染(人類長期破壞大自然),導致全人類不孕症的發生。「國民未來重建委員會」遂下令在少男少女最佳懷孕時期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依適合受孕程度分等級並進行配對,成功懷胎者政府將發放巨額獎勵金,也可產後將胎兒過給寄養家庭收養。
女主角的高中同學紛紛消失於課堂,以便待產。當她收到「大學錄取書與卵子評鑑合格書」時,心中五味雜成,單親又家境不好的她急需大筆錢升學,是否要為了錢而與沒有愛情的陌生男子在政府提供的房間裡傳宗接待,達成任務換取獎金呢?如同她的高中同學般,到了該抉擇的時候了。
「沒了愛情卻帶來利益的生育行為,和動物又有什麼差別?」如同上述書籍簡介中所說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像是最近吵得火熱的新聞:「為了領360萬獎學金,捨棄台大讀亞大。」人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但當自身背景正需要金援時,狀況便模糊了起來。孝順的女主角不想讓母親支付龐大的大學費用,思考著配對生子的可行性與合理性。曾經站出來反對這個政策的學生軍又有多少人迫於現實的無奈而屈就,我不敢想。
書中出現一名年輕媽媽背著嬰兒在地鐵無聲地舉牌抗議,路人們皆以:「沒人逼妳生啊,妳孩子都生了,補助都領了,還敢出來這裡抗議金援妳的政策?」頓時讓她紅了眼眶。她說:「丈夫是個好人,我們一同養育這個孩子。」我想,他們只是不免迷惘,那些錯過的學生生活與夢想,以及有可能相遇的愛情,全都埋進了土裡,帶著這個新身份活下去的她與他,擁有的真的是快樂嗎?
佳句:
「我們不可能選擇成為父母,我們必須先成為自己才行。」
看著近年來該是電影情節的畫面卻紛紛於現實生活中上演(如:疫情擴散全球、阿富汗人民擠爆機場…等。)不免覺得心驚,科幻情節不再科幻,但卻沒有電影主角般擁有護體,我們會被打得體無完膚嗎?還是會更加堅強呢?願子孫們不用面臨書中這般的情境,懷孕生子應是美好且無壓力的呀。
感謝媽媽的佳句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提高注意力,發現周遭讓你開心的事情。一旦你開始留意周遭,你會驚訝地發現,能讓你微笑、精神大振的事情其實多不勝數。
找出幾樣你喜愛的物品。也就是能令你感到開心的東西,例如紀念品、裝飾品、照片或信件。
即便是上班日,也要騰出時間享受微幸福。午休時間,做點值得期待的事,例如吃好料,配上小點心;或是做運動:跑步、散步、游泳或騎單車;做美甲或洗個頭髮放鬆身心;也可以打電話和親朋好友聊天。
取自《你可以很煩,但要馬上甩掉它》
************************************
各位朋友,晚安:
正向思考,其實包含正向行動,不管是心理上的行動,還是現實生活中的行動。這些正向行動,幫助我們有更廣泛的觀照,並且引導我們的注意力,建構一個新的心理世界。
感恩,可以視為是一種心理上的行動。這是我常練習,乃至於成為習慣的一種方式。這方式在版面上是老生常談了,也是非暴力溝通、正向教養裡面的關鍵活動。
我很感恩,「感恩」這個方法,常讓我心寧靜。也感恩各位朋友常在版面上練習感恩,這也讓我感覺溫暖。
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是愛自己的重要方式。還記得我之前直播吃東西嗎?好好吃東西,就是我每天會經歷的歡喜。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597736927215031/
看到出版社很用心,把書包裝成便當,好可愛好可愛,我依然記得當時開箱的驚喜。像這種微幸福,我想起一次,就幸福一次。
這系列分享到這邊,是最後一篇了。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的不少活動,長年來構成了我的生活,我知道這幫了我許多。
祝願您,能感謝自己,為了生活這麼努力!
************************************
【文/ 吉爾.海森】
心存感激實戰練習
如果能多花點時間,停下來想想自己何其幸運,專注在我們常忘記感謝的事物上,我們會變得更快樂。你我都應該這麼做。
—英國心理健康作家 伊洛娜.博頓
想想看,哪些事物在最初從事或擁有時,令你十分滿意。現在,針對這些事停下來思考。想想看,如今它們對你仍然實用、帶給你愉快。不妨讓自己回想起最初獲得它們時,自己有多麼喜悅。
感激三件事。一天將近尾聲,想想三件進展順利的事情。可以趁著刷牙或睡前,一邊想想看;或者,你也可以在筆記本上,寫下三件開心的事。
只要是三件簡單的小事即可。例如公車或火車在開走前幾秒被你趕上了;好不容易修好了櫥櫃的門或打結的項鍊;找到了以為遺失的東西;煮了一道新料理,每個人都讚不絕口;吃了一顆美味多汁的水蜜桃;今天的髮型特別美;你的狗狗做了某件事,逗得你哈哈大笑;收到一則朋友分享的有趣訊息;有件事讓你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無論這一天過得是否美好,都要找出三件發生的小事,好好思索。這麼一來,不僅有助於鍛鍊腦袋正向思考,如果這天過得並不開心,也可以學習如何面對困境與失望,找出正面意涵。所以,就算沒得到某份工作機會,或大學沒錄取,起碼能從中獲得正面回饋。就算你們的隊伍輸球了,起碼離開體育場後不會耽擱到回家的時間。
對於一天當中發生的好事,要心存感激。如此一來,無論處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記得生命中那些值得開心的事。每晚就寢前,別忘了寫下開心的小事;讓你在度過兵荒馬亂的一天之後,抱著正面的心境入睡。
***
享受微幸福實戰練習
尋找能讓你微笑的事物,並盡你所能讓它包圍著你。
—英國心理作家 伊洛娜.博頓
提高注意力,發現周遭讓你開心的事情。一旦你開始留意周遭,你會驚訝地發現,能讓你微笑、精神大振的事情其實多不勝數。
養成尋找微幸福的習慣,並享受其中:平凡與非凡,熟悉與新鮮,小事與大事,平價與昂貴,唾手可得與難以發現或達到的事物。加拿大作家尼爾.帕斯瑞查找到了一千種微幸福。以下幾種,說不定你會有所共鳴:
第一次路邊停車就上手。跟嬰兒擊掌。
無人打擾的寧靜。在車上隨著音樂擺動。
很久沒洗澡,終於沖了個澡。
尼爾在網站上列出他的一千種小確幸。http://xn--1000awesomethings-h580a00ebuy0kijz2e.com/ 看看更多有趣的例子,說不定會給你一些靈感。
對於人生不同處境,蒐集正面、啟發人心的名言佳句、詩歌、歌詞。需要正面力量時就可以拿出來看看。
重溫令你開懷大笑的人事物。聆聽或觀看你會在五分鐘內大笑出聲的片段,例如YouTube 上的趣味影片或單口喜劇演員表演片段。
找出幾樣你喜愛的物品。也就是能令你感到開心的東西,例如紀念品、裝飾品、照片或信件。
即便是上班日,也要騰出時間享受微幸福。午休時間,做點值得期待的事,例如吃好料,配上小點心;或是做運動:跑步、散步、游泳或騎單車;做美甲或洗個頭髮放鬆身心;也可以打電話和親朋好友聊天。
安排值得期待的事。無論是白天或晚上跟朋友出去玩,或是來場週末的小旅行、比較長的假期都可以。定下日期,記在手帳或行事曆,就算要等上數週或數月也沒關係。之後當你想來點好心情時,就可以拿這件事來提醒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你可以很煩,但要馬上甩掉它:破百種小方法,讓你立即擺脫負面思考,保持正面行動的力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827
真文化出版
.
已額滿_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感謝媽媽的佳句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老師溫心回覆家長 讀者暖心回饋老師】
我現在才知道在教養書讀者群裡,其實也有著很多深層不露、文筆又好的媽媽們。
很感謝這些朋友們在看完我新書【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以後,寫下的心得與學習。因為透過你們的回饋,我會更瞭解家長的需求,更知道自己這次有做到的,以及調整下次能增加或改變的。
跟大家分享一篇最近我看到很優質的讀者回饋,這篇文章邏輯清楚、重點說明有力、層次又分明,第一次讀到還讓我以為這位媽媽是專業親職教養家。
這位媽媽說到的其中一些重點,讓我很有共鳴,確實很多人給我的回饋也與她一樣:
「李崇建老師《薩提爾的對話練習》、《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讀過了、看懂了,實際執行則仍然卡關,透過羅老師書裡再次剖析冰山內在感受層次、以及阿德勒正向教養精髓,原本在心中成形但模糊的概念,如今更具體化、更能於日常生活中發揮應用。」
很多讀者告訴我這本書把艱深的薩提爾、難懂的阿德勒變得更容易學習了。我想這是因為我跟大家都一樣,是這兩個科目的學習者,而我將我的學習報告用更淺顯的文字表達出來,所以更能為讀者所吸收理解。能給予大家這方面協助是我的榮幸,我們都同門師兄妹/弟。
另外,書裡面的另一主軸,是在提醒家長「愛孩子的同時要記得愛自己,照顧孩子以前要先照顧好自己」。這位媽媽節錄了書裡面一些很美好的句子分享出來,大家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己、勉勵自己,讓自己內心有更多溫柔。
今天剛收到新書已經三刷的消息,我帶著許多感恩與謙卑的心,深深祝福這本書,願它能讓更多有需要的家長所看見,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在此分享這位讀者的心得報告:
…………
親子作家隨著社群媒體發達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在教養孩子面前人人都是生手,依教養主題找書來讀絕對滿山滿谷任君挑選,然而,並不是每本教養書都適合每位家長。羅寶鴻老師就像是女版的汪培珽,特別得眼緣,在第二本著作裡同樣給我許多實用性啟發,有種遇知音的感覺呀!
羅老師此次著作,幫助我回顧近一年曾讀過的,教養相關作品集結、歸納、總整理、大複習,最終融會貫通!李崇建老師《薩提爾的對話練習》、《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讀過了、看懂了,實際執行則仍然卡關,透過羅老師書裡再次剖析冰山內在感受層次、以及阿德勒正向教養精髓,原本在心中成形但模糊的概念,如今更具體化、更能於日常生活中發揮應用。
最最喜歡羅老師書中的一點,就是,「也照顧廣大父母們」的那一份心。使用不正確的姿態針對孩子而懊悔的爸媽們,是否被安慰過? 大家總是急著引導孩子的情緒,又有誰承接、理解爸媽的情緒?羅老師在書中說:「面對學齡前孩子的盧,要想的是『怎麼讓自己不生氣』而不是『怎麼改變孩子』」。
我們總是探討怎麼愛孩子卻忘了什麼是愛自己、如何看照自心。羅老師要父母們每天早上提醒自己並朗讀:
「我願意用更正向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孩子。即使有時候可能會失敗,我也願意欣賞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
這份貼心正好回饋了薩提爾冰山理論:關心事情發展之前先關心人的感受。而羅老師的書正是以此前後呼應。
另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給予兩個選擇時務必遵守三原則:尊重、合理、相關。羅老師書中提到,前本著作裡的兩個選擇,某些父母在使用上產生謬誤而不自覺陷入處罰、威脅孩子的陷阱裡。我似乎就踩進這個圈套裡過,能在續集裡讀到兩個選擇誤用的各種舉例,正好可以作為警剔。
在書裡特別吸睛的是羅老師與兒子相處點滴:原來親子作家的小孩也有哭鬧時候,覺得被安慰到 (誤)。每個孩子生來帶有自己的氣質,而每個孩子都值得被尊重對待,即使身為親子作家的孩子,當然也有耍賴調皮的一面,然而父母們可以選擇怎麼對待孩子。
時間被推著走,就像是流行趨勢,教養觀念的學派也有興盛與過時之分。順應大環境而演化成當代真理,此書正好集大全,適合現代的我們。
屬於我的必讀佳句與感想:
*我願意用更正向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孩子。即使有時候可能會失敗,我也願意欣賞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
*孩子潛意識想得到爸媽的關注並確定自己的價值感,會在爸媽忙碌時打擾爸媽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能改變過去事件對我們的影響
*孩子是很敏銳的觀察者,卻是很糟糕的詮釋者
*與孩子對話必須連結情感,以超理性溝通,看似講理卻是枉然
#作家界郭富城
#積極暫停區該設在那兒好
#隊友ㄧ天到晚聽我分享心得也算有所吸收吧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感謝媽媽的佳句 在 感謝.mpg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mdf_AWab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mdf_AWabo 慈濟宜蘭大愛 媽媽 五月校園愛灑製作的MV 感謝 詞曲:洪予彤 ... ... <看更多>
感謝媽媽的佳句 在 母親節即將到來,小編今天要教小朋友們幾句可以寫在卡片上,也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也可以唸出來的 佳句 ~ ☑This is the day that I appreciate all the things that moms do for me.(在這個日子 感謝媽媽 為我做的一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