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901)
《伴侶》的時代
1974年,保釣運動健將、台灣作家郭松棻同他父親郭雪湖第一次到中國大陸旅行,途經香港時,我問松棻有什麼需要,他說他爸爸是畫家,想在香港找一個學畫時的老朋友,叫任大漢。我說,我認識一個畫家叫任真漢。郭先生說就是他。於是我聯絡任老,他一聽是郭雪湖,立即趕來。在灣仔帆船酒店見面,兩個老人拉著手,高興得像小朋友見面一樣。
郭雪湖是台灣知名畫家,任真漢原籍廣東花縣,二人分別是1908、1907年出生的同代人。任真漢原名任瑞堯,7歲時隨家人去台灣,在台灣拜畫家蔡雪溪為師習畫,賜號「雪崖」,與郭雪湖是師兄弟。後來去日本習油畫。在台灣和大陸輾轉多年,戰後落腳香港。任真漢幼時因病失聰,但能讀懂廣東話、台灣話和日本話的唇語,並能講話回應。他憑自學而擅長寫作,又懂得醫療生理知識。當時在香港難以憑畫畫糊口,於是在報上寫專欄,也是多產作家之一。其中最為人知的,是以忽庵筆名寫的歷史小說《西太后》和《武則天秘錄》;他用筆名莊綺寫少女的生理問題專欄「女兒經」和「莊綺信箱」,也受歡迎。1963年創刊的《伴侶》半月刊,邀他寫「新女兒經」,許多少女讀者追讀,卻不知道這位莊綺姐姐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
不知道是否因為同郭雪湖重新聚首的關係,任真漢其後又以極大精力投入繪畫生涯,而且還當起裱畫專家。他在1991年去世。去世前兩年,他應邀回到他的畫家生涯起點的臺北大稻埕舉辦個人畫展。畫展名為「聾仙任瑞堯無聲詩畫展」。直到現在,任真漢的畫仍然在繪畫市場有價,藝術成就也得到藝評界肯定。
1963年,我與吳羊璧創辦《伴侶》,主要的寫手開始是靠我們二人,以及畫家王鷹(王綺薇)的插圖配合,其後約稿範圍擴大到舒巷城、陶融(何達)、亦舒以及新崛起的年輕寫作者。讀者對象鎖定少男少女,更以少女為主,因為那個時代香港社會開始有較多的女性就業機會,工廠妹、白領妹、學生妹,愛幻想,嚮往愛情,有感情苦惱,也有閱讀文學作品的需求。純文藝,未必能吸引眾多感情迷濛的少男少女,而較沒有深度或者可以說是「輕浮」的「文藝性」刊物,就是《伴侶》的定位。專欄作家馮鳳三說,音樂有「輕音樂」,那麼《伴侶》也可以稱為「輕文藝」了。
我在《伴侶》寫愛情小說,散文詩,也介紹一些大部頭的世界文學名著的精華,講中外名人情史。用得較多的筆名是「舒樺」。
1966年,在《伴侶》銷路穩定並有微利的基礎上,我們創辦純文藝的《文藝伴侶》月刊。
《文藝伴侶》刊載了舒巷城的詩與小說、史得(三蘇)連載小說《不及格的人》、盧景文畫插圖,亦舒的小說及散文、李英豪的荒誕劇介紹、何達的詩與詩評、柳木下的詩與翻譯等等。更邀得葉靈鳳主持「文學信箱」,為有志從事文藝創作的青年提供指導。《文藝伴侶》最終無法打開銷路,更因只有我是全職,一個月出三本雜誌也真是吃力,因此只出版了四期便告停刊。
伴侶出版社出版了不少單行本,包括我的小說《當他再來的時候》和《生活的陰影》等,舒巷城的《我的抒情詩》和小說集《倫敦的八月》,他說這本書是他「歷年來所寫小說中最喜愛的幾篇」。我們在1964年和1967年又編輯了兩本《香港影星年鑑》,1964年版列名了414位香港演員及其簡歷,1967年版列名的影星就有482人。為當年的影界留下一個記錄。
1967年,左派掀起暴動。新聞、電影、出版的社會文化活動一下子變得左右分明,中性的文化很難有生存的空間。羊璧固然要全力在《文匯報》工作,而這時出版界的領導人也向我提出將《伴侶》轉讓給中共直轄的機構「青年樂園」系統經營,我回到上海書局工作。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幾個創辦人也覺得經營下去不易,於是同意安排。轉讓後,我仍然為《伴侶》寫過一陣稿,大約一年後,接手的人也辦不下去了。
從1963到1967,是我在左派出版業中,最能夠與香港社會融合的幾年。算是創出成績。《伴侶》雖無疾而終,但那幾年也把我的編輯寫作能力作了很好的磨練。
五六十年過去了,一些舊刊和舊書我也沒有留存下來。不過,近年還遇見兩個記得《伴侶》雜誌的讀友,雖未見面但有信息交往。我們都已經垂垂老矣,但能相認,就像郭雪湖在1974年重逢任真漢那樣高興。(57)
圖1,《伴侶》創刊號和《文藝伴侶》創刊號。
圖2,1961年女兒出生,母親到觀瀾去探望。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5萬的網紅EHPMusic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微信公眾號:ehpmusicchannel ---...
愛 不 單行 廣東 話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求世 11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
西元1553年葡萄牙人東來澳門,向當時官吏行賄,以貨船遇到風浪爲藉口,請求借地曝曬浸水貢物,並上岸搭棚暫住,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葡萄牙人巧妙地把「暫住」變成了屬地四百多年。四百多年中國與歐洲文化經過消化反芻之後,成為別樹一幟「中學為體,葡學為用」的風味,也因為如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地小人稠,向天爭地,大部分是看不見天際線,自然也找不到顯著地標作為判別方向的指引,這時只能憑藉方向感,或者到路口擲筊決定向左或向右走,路長在嘴巴上?別以為當地人就熟門熟路,我拿著地圖向當地人詢問時,很多巷名有聽過,但不確定是在哪,因為要記這樣多的名字實在太難了,和澳門人約會,得要約地點,像是小木偶、小飛象(餐廳名),都比說巷名來得強,如果約巷名,他苦你也苦。因為很多巷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地圖上,再加上巷弄窄小,常會讓人在巷弄裡鑽了半天,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狀況下,又莫名其妙的繞回原地,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鬼打牆。
澳門有1255條街道,每條不管長短寬窄都有名稱,有以紀念日命名(十月初五街),有以人物命名,華人葡萄牙人皆有(盧九街、高士德大馬路),有以地方命名(大三巴街),不論直接發音翻譯或是意義翻譯,看名字往往就能了解澳門或當地的小歷史。就拿澳門的(Macau)來說,其實就是廣東話發音的「媽閣」,別笑!閩南語發音的「媽宮」,就是今天澎湖馬公地名的由來。媽祖廟前是當初葡萄牙人首次登岸之地,葡萄牙人試圖從住民口中得知地名,雞同鴨講的結果,陰錯陽差成為今日澳門英文名稱由來。而走在市區,諸如此類廣東腔式的葡語譯音屢見不鮮,像是聖老楞佐教堂(St.Lourenco)、澳門地標大三巴(St.Paulo)牌坊、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Almelda Ribeiro)、士多鳥拜斯大馬路(Sidonio Pais)等等,雖不見得能夠達到翻譯對於信、達、雅標準的追求,但都是這類「葡涇幫」語言的延伸。
自然環境決定格局,最熱鬧的新馬路雖名之為路,但事實上也只是條雙向道,更不用說街或巷的規模了。為了在窄路中保持交通順暢,大部分被規劃為單行道,小公車如魚得水般的在猶如支流的巷弄中穿梭,最後再從四面八方匯流入「大馬路」。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增加熱鬧感,或者是讓初來乍到者覺得澳門其實並不小。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但偏偏有個街道叫做爛鬼樓巷,不是死鬼也不是醉鬼,原來這邊有座蘭桂樓是華僑所建的洋房,後來遭到祝融之災變成廢墟,中國人管外國叫鬼(洋鬼子、日本鬼子),加上廣東話發音,當然就變成爛鬼樓巷囉!而身為台灣人一定得來找美麗街,不是找了就美麗,而是這條街的葡萄牙文路名是Rua Formosa,台灣被葡萄牙人稱ilha Formosa(美麗島),當然得來另類朝聖一下;在地標大三巴旁的「戀愛巷」 ,據說是以前保守時期做完禮拜男女互訴情衷傳小紙條的地方;也在大三巴附近有條「短巷」,我一分鐘走了數十回之後,還是沒找著短巷中有任何的門牌號碼,果然短得讓人一目了然,短的讓人全無懸念。
澳門最早發展的三條街是關前正街、草堆街、營地大街,以三街會館為中心,三街會館是座關帝廟,也是以前的商業總會,做生意講信用,所以商人多半拜關公,一座建築結合兩種功能。營地大街在明代駐紮軍隊防海盜,關前正街就是廟口,自然熱鬧,而草堆街類似青草巷,許多柴草交易買賣之處,孫中山1893年在此開設中西藥局,掛羊頭賣狗肉從事革命事業,三條街涵蓋政治、商業、民生等需求,當然成為人潮匯集之處。
如果世界遺產的大江大海看膩了,不妨留意世界遺產中存在的涓滴細流小趣味,雖無法醍醐灌頂,但也有甘甜喉韻。
愛 不 單行 廣東 話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家的國寶」陳垣:參加曹錕賄選是一生的污點|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11月12日,亞運會開幕當天,也是中國史學大師陳垣先生誕辰130週年紀念日。
11月21日,國內數十位在陳垣研究、史學研究方面卓有實績的專家學者齊集中山大學,追憶研討這位廣東籍學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的學術貢獻。
陳垣先生的長子陳樂素、嫡孫陳智超先生也都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新會陳氏」祖孫三代均在史學領域內蔚為大家,是20世紀中國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陳智超先生應邀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並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一、「應該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有一個重要觀點,即「應該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這句話是他在什麼環境下講的?他做過哪些努力?
陳智超:這話他不止講過一次,並不是一句即興或者偶爾的話。最早應該是1921年,在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會議上。他當時的學生鄭天挺回憶,陳老師(援庵)說:「現在中外學者談漢學,不是說巴黎如何,就是說西京(即日本京都)如何,沒有提中國的。我們應當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奪回北京!」
羊城晚報:他在不同場合多次重申過這個觀點。
陳智超:1929年,陳垣先生在北平師範大學兼任過一段時間歷史系主任。他的學生柴德賡回憶說:「援庵老師深以中國史學不發達為憾,常說日本史學家寄一本新著作來,無異一炮打到我的書桌上。」
1931年9月14日,胡適在日記裡提到:陳垣問我,漢學正統這時候在西京,還是在巴黎呢?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兩個人就相對嘆息,希望在十年之後,把漢學中心奪回到北京。
羊城晚報: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有這樣想法的不止陳垣先生一位。
陳智超:對,包括胡適、傅斯年、陳寅恪等諸位先生,都深以為憾,並且有緊迫感。祖父在北大的一位學生朱海濤回憶,「九.一八事變」以後,學生問陳先生對於時局的看法,他就說:「一個國家是從多方面發展起來的,一個國家的地位是從各方面的成就累積起來的,我們必須從各個方面努力和人家比……我們幹史學的,就當處心積慮在史學上壓倒人家。」
二、學術沒有國界,但學者有祖國
羊城晚報:世界著名的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對陳垣先生非常推崇。但是我們也看到,陳垣先生曾作《敦煌劫餘錄》,以「劫餘」二字表達對斯坦因、伯希和這些西方漢學家某些行為的斥責。那陳垣先生和伯希和有沒有過交集,他們的關係如何?
陳智超:伯希和確實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援庵先生,都有記載留下來,這是一方面。此外,最近在存於巴黎吉美博物館的伯希和檔案中,發現有陳垣先生給他的信,信中提到,你寄來的文章我收到了,一共十五冊。你請我送給王國維先生的單行本,我也轉交了,但很可惜,轉交三天之後他就自沉在昆明湖了。從這裡就看到伯希和、王國維與陳垣三人之間的關聯。
他們兩人有證可考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924年左右。伯希和研究過摩尼教,來華在福州時聽一位龔先生說,在福州烏石山有兩塊摩尼教的碑,但沒有來得及去看。後來伯希和就寫信給陳垣先生,托他有機會再查找一下。陳垣先生的助手樊守執是福建人,正好去福州辦事,於是囑他查找,花了很大功夫,可惜最後還是沒有找到。
羊城晚報:看來他們之間不僅有學術上的交流,而且是可以互相託付辦事的關係。
陳智超:應該說不是一般的交往。1933年,伯希和又一次來中國,當時他把俄國博物館館藏的《元秘史》拍了照片送給中國,中國方面招待他,我的祖父也參加了,而且還回答他的問題,這封信都保留下來了。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撰寫《敦煌劫餘錄》大概也就在上世紀30年代吧?
陳智超:這部書是1931年出版的。為什麼叫「敦煌劫餘錄」呢?是因為敦煌的這些經卷,後來藏在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是經過斯坦因、伯希和掠奪之後,剩下運到北京的部分,一共八千卷。陳垣先生在助手幫助下,花了三個月時間整理清點了一次,編出了這部目錄書,這應該說是敦煌卷子裡面最早的、最科學的目錄。
出版的時候,陳垣先生在序言裡點名批評伯希和:「(清光緒)三十三年,匈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相繼至敦煌,載遺書遺器而西,國人始大駭悟。」有人當時就建議,是不是可以用詞緩和一點,「劫餘」二字過於刺激了。但是他說不行,「劫餘」二字還不能抒發他的憤慨之情,所以堅持不改。你說伯希和知道不知道這個事情?當然知道,而且後來二人確實見了面,伯希和還是對他表示敬意。從此我們可以得到重要的啟示,在外國人面前,只有堅持正確的愛國立場,而不是奴顏婢膝,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
羊城晚報:那麼陳垣跟伯希和的關係,如果單純從個人層面來說,還是比較友好的。
陳智超:學術沒有國界,但是學者是有祖國的。伯希和是西方最傑出的漢學家之一,但也是掠奪敦煌文物最精的一個人。此人有他的兩面性:1933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人趁伯希和第二次來華,希望他也能訪問日本,但他為了表示對日本人侵略東北的憤慨,取消了赴日行程。1945年10月伯希和去世時,陳垣先生還寫信給傅斯年表達了惋惜之情。
三、治學無捷徑,唯有刻苦和持之以恆
羊城晚報:我們看很多關於陳垣先生治學的文章,深感他除了以研究成果影響後代,其治學之道也給今天的學術界帶來很大啟示。
陳智超:我看啟示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個大前提,從陳垣先生有志學歷史開始,就有一個很明確的觀念:作為歷史學家要有一種自覺,要喚醒國民的歷史觀念。什麼是歷史觀念?不同時期有不同重點。在他那個時代,就是不能忘記外國的侵略,不能忘記中國的光榮傳統,不能忘記中華民族抗擊侵略的氣節。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目的,這一點是首要的。
羊城晚報:也就是說,做學術不僅憑興趣,更不是為了成名成家,而要有家國之思、民族之念。
陳智超:這一點很重要。另外,他強調治學無捷徑,唯一的體會就是刻苦和持之以恆。比如說有四年時間,因為每天都很早起床編《中西回史日曆》,苦心設計簡明方便的表格,結果得了胃病,只能吃麵,對於一個廣東人來說實在痛苦。在他60多歲研究佛教史時,因為需要參考的一部典籍貯藏在一個潮濕陰暗的地方,多年無人進入,蚊蟲很多。他每天都是吃了奎寧就進去用功一天。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言必有據,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也給人留下很深印象。
陳智超:他強調,歷史學者就應該對歷史負責,要求真,不能去編造歷史。為了求真,有些問題就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陳垣先生倡導文章不要急於發表,「寫成之後要多置時日」,認為如此一來,一者或許有新的材料補充,二者或許有所修正。他自己就曾經重金購買清人的手稿,研究其修改的過程,了解前人怎樣做學問。還有,他要求「不說閒話,力求創新」,提倡「理要講清楚使人心裡服,話要講明白使人看得懂,閒話不說或少說。」在學風上則力求創新,「凡論文必須要有新發現新解釋方與人有用」。這些思想和親身實踐對當今學術界是有借鑑意義的。
四、長居北京,與嶺南割捨不斷
羊城晚報:還想向您請教陳垣先生與嶺南文化之間的關係。首先,出身於一個務實的廣東商人家庭,對於他的人生和治學有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陳智超:應該說有很深的影響。祖父是我們家族第一代的讀書人,他前兩代是經商,再前面恐怕就是農民。同輩也有很多經商的,但他從很小就喜歡讀書,雖然沒有家學淵源,也沒什麼師承可言。
祖父當時看書,並不限於只看四書五經,尤其喜歡讀史籍。於是長輩裡就有人指責他不務正業,但是曾祖父還是「購書無吝」。例如他十六歲那年,買了一部《二十四史》,就花去了曾祖父一百多兩銀子,這不是一般的支持。
羊城晚報:家庭給了他比較殷實的經濟基礎,父親又給了他寬鬆的讀書環境,這是家庭的影響。那麼地域方面呢?
陳智超:廣東這個地方,一方面最早感受到列強侵略,另一方面歐風美雨也是最早被感知。祖父在五歲以後就到了廣州,當然跟在新會時大不一樣,接觸了很多新知新事。另外,他在博濟醫學堂和光華醫學專門學校的求學任教經歷也十分重要。這幾年所受到的近代自然科學的嚴格訓練,對祖父後來的史學研究起了積極作用。他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一封家書中曾說:「余今不業醫,然極得醫學之益,非只身體少病而已。近二十年學問,皆用醫學方法也。有人謂我懂科學方法,其實我何嘗懂科學方法,不過用這些醫學方法參用乾嘉諸儒考證方法而已。」雖然有點自謙,但這也確實是他能超越乾嘉大儒的原因之一。
羊城晚報:那他為什麼後來就長居北京了呢?
陳智超:他中間也曾短期回鄉,但應當承認,定居北京對他一生來講,有很大的影響。那時不像現在,即使你在窮鄉僻壤,只要有互聯網就可以知道天下事。祖父那個時候就不一樣,要看《四庫全書》,在廣東行嗎?要跟第一流的學者交流,也要在北京才有這個便利。
羊城晚報:那他思念廣東嗎?
陳智超:很思鄉。這種思念,甚至包括到具體的食物,如燒鵝、土鯪魚等。家鄉的災害他很掛心,而且對廣東學者也非常提攜,比如說岑仲勉先生,本來在廣州一所中學當老師,把刊有自己作品的校刊寄給我祖父,他馬上就轉送給了陳寅恪、傅斯年諸先生,直至將岑先生一步步薦入歷史語言研究所。
羊城晚報:您祖父在北京時,還說粵語嗎?
陳智超:在家裡他一直都說粵語。而且,他要求在北京生長的子弟,也一定要學廣東話,有時候還會親自教。在廣東的子女,也要想辦法學官話,甚至連我的姑姑都接到北京來上小學。
五、「二陳」比較研究,應不帶偏見
羊城晚報:今天的研討會也有很多學者提到了陳垣和陳寅恪兩位先生的比較,這也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一個課題。您如何看待這種比較?
陳智超:我的看法是,我們要實事求是、不帶偏見地去研究。有些人連兩位先生的主要著作都沒看過,就發表議論,這不大合適。
陳寅恪先生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所的學生戴家祥提到,他在跟老師散步的時候,陳先生講,我就佩服兩個人,一個是王國維先生,第二位就是陳垣先生,他「學問踏實,德才兼優」。陳寅恪先生在給陳垣先生的信中,稱他為「大師」,據我所知,這樣的稱呼在寅恪先生的信中好像是絕無僅有的。另一方面我祖父對陳寅恪先生很尊重,他在給我父親的家書裡面描述,自己怎麼希望陳寅恪先生給他寫序,而且也只有他能寫這個序言。這種推崇不是虛名和客套,他們二人互相都很推崇。
羊城晚報: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陳寅恪先生寫出了《柳如是別傳》、《論再生緣》這些皇皇大作,但陳垣先生的論著比起以前就少了很多。人們會從這些比較上得出某些結論,您怎麼看?
陳智超:首先有一個問題不能回避,陳垣先生比陳寅恪先生大十歲。其實,並非1949年後陳垣先生的論著戛然而止,他最後一部大的著作《通鑑胡注表微》是在1946年刊行的,那時他已經66歲。當時他在家書裡面就多次流露「將軍老矣」。
羊城晚報:是不是也有身體不好的原因?
陳智超:一方面當時關於輔仁大學的爭奪很激烈,梵蒂岡要停發經費,輔仁還有三千多師生,中央人民政府不管誰管?這裡面的鬥爭牽扯了他大量的精力。另一方面,年事已高,他也確實身體狀況不樂觀。1953年祖父給冼玉清先生寫了一封信,大意是說:四九年以後因為各種事忙,沒有時間寫學術文章,我正要寫了,結果右手麻木了;請蘇聯專家醫生看過,說我要立即停止一切工作,要休息。這一次就住院大概一百多天,然後陸續又住了八、九次醫院吧,1964年還動過一個大手術。健康狀況不允許了。
六、陳垣還擔負相當的社會工作
羊城晚報:新社會帶給他的震動應該也很大。
陳智超:這當然也是另外一個原因。他經過了晚清、北洋軍閥、國民政府、日本人統治,曾經一度對辛亥革命之後的民國成立以及抗戰勝利都抱有很高期望,但最後都失望了。解放以後為什麼他轉變很快,並不是因為讀了很多馬列主義的書,而是因為看到了現實。我老引這段話,祖父1949年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文章中說:
「有人問我北平解放後,你看見些什麼和以前不同?我告訴他,看見的先不說,我告訴你看不見的。解放後的北平,看不見打人的兵,看不見打洋車伕的警察,街上看不見乞丐,看不見整天花天酒地的政府官吏,看不見託人情送官禮的事情,更看不見有所謂『新貴』在琉璃廠買古董……這不同於以前的改朝換代,的確是歷史上空前的、翻天覆地的大變革。」
羊城晚報:那麼他在學術上主要做了什麼?
陳智超:1949年之後,祖父主要做了兩件大事:因為他原來的著作很多都是木刻本,或者在雜誌上發表,現在全部由國家出版社排印出版。大部分著作都是他在解放後精心修改過,並且重新整理的,這是一件工作。另外,就是著手整理《舊五代史》和《冊府元龜》,這是很大的工程,但沒有來得及完成。
羊城晚報:此外,陳垣先生的社會工作也相當繁重。
陳智超:是的,他關心史學教育,繼續指導學生,為出版社審稿,還當著幾千人學校的校長,這都佔去相當的精力。以前的幾十年,他每天凌晨四時起床讀書寫作,晚上九時就寢,生活很有規律。但解放之後,因為不斷參加各種會議,午夜才入睡也成了常事。
羊城晚報:也就是說,二陳在解放後的身份迥異,所以他們承擔的職責也是很不一樣的?
陳智超:對。陳寅恪先生應該說是比較純粹的、學院式的學者,陳垣先生有相當的社會活動,而且還是一位教育家,這個區別客觀存在。
羊城晚報:二人原先在學術上經常交流,新中國成立以後,這種交情還在嗎?
陳智超:這種交往一直沒有斷。過去兩人通信很頻繁,後來因為陳寅恪眼睛失明,沒有直接通信的可能,但還是互相關心的。1953年12月,陳垣給冼玉清先生的信中寫道:「中古史研究所事情當汪君未南行前,曾到舍間商酌,同人意見以為所長一席,寅恪先生最為合適。今聞寅恪先生不就,大家頗為失望,奈何!」而在1955年的信中,陳垣問冼:「寅恪先生起居佳否?聞其女公子調粵工作,可以照顧,甚善。」可見其關心。
七、參加曹錕賄選是一生當中一個污點
羊城晚報:最近您主持編輯的《陳垣全集》出版了,人們發現書中收入了他生前寫的一個內部檢討材料,裡面交待了有關「曹錕賄選」的情況。
陳智超:我始終不把祖父看做一個完人,更不是把他看做聖人。他就是一位傑出的史學家、教育家、愛國者。他參加曹錕賄選是在1923年,我在全集裡面特別收了他寫的一個內部檢討,當時領導並不要求、也不希望他公開檢討,是他自己寫的。我把這篇文章也發表了。我覺得,既然是全集,就要反映全面。他自己一直認為,參加曹錕賄選是一生當中一個污點,我也不能給它抹掉了,我保留這封檢討,是讓人家全面了解他,他不是完人,也曾走過彎路。
但是,評價一個人的一生,看他的全部,要看他的晚節。就在參加賄選的同年,他寫了被蔡元培先生稱為「石破天驚之作」的《元西域人華化考》,後來又被推舉為清室善後委員會委員和故宮博物院理事,為保護故宮及故宮文物,與北洋軍閥進行了堅決鬥爭,一度還被捕並遭軟禁。上面提到的陳寅恪先生稱他「德才兼優」,也是在「賄選事件」之後。從這些也可看出當時社會對他的評價。
羊城晚報:那麼這件事到底當時是個怎麼回事?
陳智超:當時陳垣是國會議員,是拿薪水的,而且這個是他主要的收入來源。但由於連年戰爭,薪水已多時未發,後來得到通知說要補發欠薪了,也同時要求他們參加選舉。這是他終身的憾事。
八、三次婚姻與感情生活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出生在一個大家庭,有兩位母親,先後有三個妻子、十一個子女。在感情方面,他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陳智超:陳垣5歲時,父親把他過繼給了去世而沒有子嗣的三伯父。陳垣後來回憶說,雖然與過繼母親李氏生活在一起,她對自己也百般關愛,但畢竟是在生母周氏的懷抱中長大,對她還是很依戀的。每次吃飯,他總是在過繼母親處吃一點,然後又偷偷跑回生母那裡去吃飯。五六歲他就離開家鄉到廣州求學,除了有限的幾次回鄉省親外,很少有與母親見面的機會。他常因不能親自侍奉母親而內疚。
年輕時陳垣聰明博學,又長得一表人才,在廣州時被稱為「靚仔垣」。還有人提到這麼一件事:由於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又擅長演講,陳垣的名氣與日俱增,招來了不少開放女性的追求。陳垣有段時間用筆名發表文章,其中一個筆名是「豔」,友人問他何意,他坦言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女朋友。
羊城晚報:他為什麼會有三次婚姻呢?
陳智超:1913年因赴北京從政,陳垣跟以前的生活切斷了聯繫,包括「父母之命」的原配妻子鄧照圓,也就是我的祖母。祖母原名「珍安」,識字不多,裹過小腳,因為祖父又字「圓庵」,所以祖母后來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照圓」,但他們兩人終究因為彼此思想的巨大隔閡,祖父來京後兩人就沒有再生活在一起。但是祖母知道祖父喜歡吃家鄉的鯪魚,就常讓子女買來曬乾,寄到北京。因為祖父過繼時是「兼祧兩房」,所以又娶了二房吳淑媛,比他小四歲,但也沒有隨他去北京,不久因意外失足落水而亡,年僅28歲。
後來追隨祖父去北京的徐蕙齡,是他在光華醫學專門學校的師妹和學生。他們在北京共同生活了近40年,但到了晚年感情不和,出現巨大矛盾而分居了,後來徐夫人跟隨所生的兒子陳容到了天津生活。
對於身在天津、廣東的兩位妻子,祖父一直寄生活費。直到1966年5月,她們兩位在相隔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先後去世,祖父這時已經是86歲的老人了。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晚年,他的女弟子劉乃和成為了得力助手和忘年知己,長期相隨。二人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
陳智超:這個問題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我的妻子曾慶瑛教授曾在《陳垣和家人》一書中,用了專門一節全面談到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相關內容。
大師陳垣
陳垣,字援庵,廣東新會人。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曾被毛澤東稱為「國家的國寶」,與陳寅恪並稱「史學二陳」。
陳垣先生於1880年出生,六歲至廣州讀書。早年曾考科舉而名落孫山。在博濟醫學堂學過西醫,後創辦並入讀光華醫學堂,並留校任教。
1905年,與潘達微、高劍父創辦《時事畫報》,反對滿清專制、外國侵略,以觀點立場激進而著稱。辛亥革命後,當選民國眾議員,從此定居北京,後曾任教育部副部長。
1917年,38歲的他發表第一篇學術著作《元也里可溫考》,開闢了宗教史研究領域,當即震動學界,一鳴驚人,由此開始學術生涯。
抗戰淪陷期間,他閉門研究,堅決不與日本人合作。1949年,他選擇留在大陸,晚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病逝於1971年。
作為史學大師,他在宗教史、元史、中外交通史、考據學、校勘學、歷史文獻學上獨創甚多,學術建樹影響至今。
作為教育家,他從教74年,從傳統私塾老師到現代大學校長,前後執掌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46年。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愛 不 單行 廣東 話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微信公眾號:ehpmusicchannel
----------------------------------------------------------------------------------------------------------
♫ 一鍵收聽你想聽的歌 ♫
❖ 抖音/TikTok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wduBTjBHknz5U4_ZM4n6qm
❖ 華語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5t_T2v2iuW1pqnj89kY4F
❖ 廣東歌/粵語歌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xBtfYS-CM3UXto2VbUL8hA
❖ RAP/說唱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D5qKNqumkTXqtPiYj3mlr
❖ 古風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9uWRObrUifsgJBdpBEq-y
❖ 翻唱/改編/Remix/EDM 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9-257u_Eknjf0sjW6HDjH
❖ 更多分類歌單: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45x_D7DgK5313D3ftM_EQ/playlists?view=50&sort=dd&shelf_id=17
----------------------------------------------------------------------------------------------------------
❖歌詞在下面❖
演唱:王巨星
作詞:李揚
作曲:陳永濤
製作人:宋陽
編曲:宋陽
吉他:牛子健
弦樂編寫:胡靜成
弦樂: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弦樂錄音:岳艮@九紫天誠
錄音棚:Risingtone Studio
錄音師:路大偉
混音/母帶:鄭昊傑
項目總監:宮尹琳Rainie
企宣:馬越、陳鈺彬
藝人合作統籌:姚慧佳、胡臨網
項目統籌:乃可、崔恩京
製作統籌:沈峻峻、王樂迪、孟越
音樂製作發行:音速狗Sonic Dog Music @智慧小狗
出品人:張葛
監制:黃俊、崔軾玄、王明宇、黃嘉雯Wenasa
OP:長沙小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要走到很偏 走到沒人看見 還留著情面
一句話了斷 就算我有預感 情緒難計算
先離開的人簡單 沿路就折返 還在我的視線
若陌生人 無意再冒犯 數著單行線
如果要心酸 千萬別眨眼
別讓眼淚的鹽 混閤眼酸燒穿
感情的底線 竟然對自己很反感
在某個瞬間 卻沉默寡言
如果要心酸 請好好收斂
哪怕是第一天 見過這種場面
所有的溫暖 冷卻的像是抽絲剝繭
釋不釋然 試著抬頭看看
要走到很遠 走到天色很晚 走出了敏感
一整個片段 最多一聲輕嘆 也恍若流年
先離開的人簡單 沿路就折返 無需太多時間
做陌生人 無意再冒犯 給過了答案
如果要心酸 千萬別眨眼
別讓眼淚的鹽 混閤眼酸燒穿
感情的底線 竟然對自己很反感
在某個瞬間 卻沉默寡言
如果要心酸 請好好收斂
哪怕是第一天 見過這種場面
所有的溫暖 冷卻的像是抽絲剝繭
釋不釋然 試著回頭看看
如果要心酸 時光一眨眼
等到眼淚的鹽 徹底都被風乾
感性有底線 太多事要考慮周全
大部分時間 都沉默寡言
如果要心酸 請好好收斂
哪怕是第幾年 工作還再考驗
總會有一天 如果只是不能再拖延
明白心酸 是沒資格心酸
----------------------------------------------------------------------------------------------------------
❖歌曲上架平台
➸ 網易云音樂 | http://music.163.com/song?id=1495077936&userid=1450149887
----------------------------------------------------------------------------------------------------------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hk@gmail.com
❖ 微信:EHPMusicChannel(id:xy-z1315)
(歡迎查詢合作/投稿音樂/攝影作品等等)
❖Original Photo by Lerone Pieters
❖歌曲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到以上平台鏈接購買歌曲支持。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愛 不 單行 廣東 話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喵登熱話 投資與賭博
《遊戲王》(日語:遊☆戯☆王)是日本漫畫家高橋和希所創作的漫畫,自1996年9月14日起至2004年3月連載於《週刊少年Jump》,總共343話,單行本全38集[1]。作品在推出後廣受歡迎,改編成一系列的電腦遊戲、紙牌遊戲、電視動畫、動畫電影、輕小說等作品。
《遊戲王》敘述性格懦弱但擅長玩遊戲的高中生武藤遊戲與古埃及法老王的靈魂相遇,並因此而成長的故事。劇情初期以各種各樣的遊戲為題材,而後期改以卡片遊戲為主。隨後,卡片遊戲也成了《遊戲王》系列作品的主題。《遊戲王》曾改編成兩部動畫版,第一部於1998年4月起播出至同年10月,第二部動畫自2000年起播出至2004年。在結束之後仍有系列動畫作品繼續推出,截至2017年時已經推出七部動畫。而其改編成的紙牌遊戲「遊戲王集換紙牌遊戲」在世界各地享有高人氣,在2011年的發售累積張數超過251億7千萬,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銷售最多的交換卡片遊戲」[2],2013年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多參加人數的交換卡片遊戲比賽」。[3]
原作連載結束以後,V-Jump開始連載《遊戲王R》,由伊藤彰繪畫,高橋和希監製。故事的角色與之前相同,故事時間介於戰鬥城市篇之後,無名法老王的記憶篇之前。2013年1月17日,騰訊動漫與集英社達成協議,獲得本作電子版發行權[4]。
《遊戲王》故事的世界裡盛行一種集換卡牌遊戲,而故事中期起的主題都是卡片決鬥。決鬥(デュエル)是《遊戲王》系列的主題,也是該作品世界觀裡的主流文化。卡片決鬥為回合制,進行決鬥的人稱為決鬥者。在這種決鬥中,雙方決鬥者會配戴名為「決鬥盤」的可攜式牌桌,透過從預備好的牌組中抽出卡片,發動卡片上的效果,召喚卡片上的怪獸攻擊對手,藉著將對手的生命值降低至零以取得勝利。對《遊戲王》世界而言、卡牌決鬥不僅是一種風行的遊戲,更與整個世界的存亡息息相關。在該世界中,有著大量與卡片決鬥相關的訓練學校、提供高額獎金的決鬥競賽、當然也有竊取或偽造卡片的犯罪集團[5]。在漫畫、動畫中的決鬥所採取的規則和其改編集換紙牌遊戲的規則有若干差異,實體遊戲規則請見遊戲王集換紙牌遊戲。
故事中具有各種超自然力量,其中之一是「千年古物」,這是古埃及守護法老王的七件器具。神器會選擇持有者,持有者可以發動「黑暗遊戲」,指的是有著殘酷規則的遊戲,而黑暗遊戲的輸家通常會受到「懲罰遊戲」的懲罰。在黑暗遊戲裡、卡片上的怪獸會實體化,而這個實體化與決鬥盤的「虛擬影像系統」毫無關聯,是由決鬥者的精神力產生。主角武藤遊戲擁有千年古物之一的千年積木。
《遊戲王》的故事背景主要是位於日本的虛構都市童實野市,是主角居住的城市。該城市有高中、醫院、港口、水族館、商店街等各式設施[5]。
故事大綱[編輯]
更多資訊:遊戲王系列角色列表
性格懦弱、沒有朋友但擅長玩遊戲的少年武藤遊戲從爺爺手上得到了名為千年積木的古埃及神秘古董,他在拼好了千年積木後,寄宿在積木中的靈魂闇遊戲進入他的身體之中。闇遊戲是一個有高超遊戲技術、自信而且大膽的人格,他是正義的守門人,會以黑暗遊戲(闇のゲーム)來挑戰傷害了遊戲和他朋友的人,並對失敗者以懲罰遊戲來進行制裁。
M&W的創造者貝卡斯‧J‧克羅佛多邀請了遊戲以及其他的玩家來到他的島上,進行決鬥大賽,為了奪回被貝卡斯奪走的爺爺的靈魂,遊戲來到島上接受挑戰,而他的朋友也偷渡前往。遊戲和城之內在島上擊敗眾多決鬥者後打入決賽,而遊戲也在最後擊敗貝卡斯。
埃及考古局長伊西絲來到日本,舉辦古埃及特展並將神之卡交給海馬,希望他能以蒐集「神之卡」為由、召開戰鬥城市大賽。整個童實野市都成為決鬥的舞台,遊戲和城之內在參賽過程中遭遇了獵卡集團「古魯斯」與其首領馬利克,他是企圖找遊戲復仇的守墓者一族。在最後、遊戲、城之內、海馬和馬利克進入了決賽,就在大賽邁入終盤時,馬利克體內邪惡的人格甦醒了。在準決賽和決賽中,遊戲擊倒海馬和馬利克,集齊三張神之卡。
順利取得七個千年古物和三張神之卡的闇遊戲來到埃及,他的靈魂回到了古埃及並取得自己的記憶,也取回了自己真正的名字「亞圖姆」。為了回到冥界,必須在荷魯斯之眼前進行決鬥儀式,武藤遊戲和已經取回記憶的亞圖姆在此對決。最後,武藤遊戲擊倒了亞圖姆,讓他能安然回到冥界。
遊戲類型:#恐怖 #搞笑 #實況 #生存 #多人 #美女 #美男 #卡牌 #娛樂 #開心 #行屍 #DEAD #遊戲王 #DUELLINKS #小三 #遊戲王
PAYPAL直播彈字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hongkong6429hongkong6429
香港贊助 使用以下圖片到便利店說 i tunes pass 增值
https://scontent.fhkg1-1.fna.fbcdn.net/v/t1.0-9/19437309_456983178008419_6452537168900830196_n.jpg?oh=8c6fb5ee6a3b09fc1228ec16f2fa1eb9&oe=59EE2713
購買喵喵俠商店產品
hk.shop.com/catcatman
tw.shop.com/catcatman
au.shop.com/catcatman
sg.shop.com/catcatman
mys.shop.com/catcatman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喵喵俠玩魔靈召喚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64214333715607/
喵喵俠玩【遊戲王 DUEL LINK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96607467056722/
交鋒聯盟 fight leagu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61085637274178/
直播台 逢星期一 08:00PM 未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二 08:00PM 魔靈召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三 08:00PM 遊戲王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四 08:00PM 交鋒聯盟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五 JAPHK 8:30PM 魔靈召喚
以上節目全由youtube直播
不停期請假,敬讀原諒
愛 不 單行 廣東 話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喵喵俠實況 #王者榮耀
《遊戲王》(日語:遊☆戯☆王)是日本漫畫家高橋和希所創作的漫畫,自1996年9月14日起至2004年3月連載於《週刊少年Jump》,總共343話,單行本全38集[1]。作品在推出後廣受歡迎,改編成一系列的電腦遊戲、紙牌遊戲、電視動畫、動畫電影、輕小說等作品。
《遊戲王》敘述性格懦弱但擅長玩遊戲的高中生武藤遊戲與古埃及法老王的靈魂相遇,並因此而成長的故事。劇情初期以各種各樣的遊戲為題材,而後期改以卡片遊戲為主。隨後,卡片遊戲也成了《遊戲王》系列作品的主題。《遊戲王》曾改編成兩部動畫版,第一部於1998年4月起播出至同年10月,第二部動畫自2000年起播出至2004年。在結束之後仍有系列動畫作品繼續推出,截至2017年時已經推出七部動畫。而其改編成的紙牌遊戲「遊戲王集換紙牌遊戲」在世界各地享有高人氣,在2011年的發售累積張數超過251億7千萬,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銷售最多的交換卡片遊戲」[2],2013年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多參加人數的交換卡片遊戲比賽」。[3]
原作連載結束以後,V-Jump開始連載《遊戲王R》,由伊藤彰繪畫,高橋和希監製。故事的角色與之前相同,故事時間介於戰鬥城市篇之後,無名法老王的記憶篇之前。2013年1月17日,騰訊動漫與集英社達成協議,獲得本作電子版發行權[4]。
《遊戲王》故事的世界裡盛行一種集換卡牌遊戲,而故事中期起的主題都是卡片決鬥。決鬥(デュエル)是《遊戲王》系列的主題,也是該作品世界觀裡的主流文化。卡片決鬥為回合制,進行決鬥的人稱為決鬥者。在這種決鬥中,雙方決鬥者會配戴名為「決鬥盤」的可攜式牌桌,透過從預備好的牌組中抽出卡片,發動卡片上的效果,召喚卡片上的怪獸攻擊對手,藉著將對手的生命值降低至零以取得勝利。對《遊戲王》世界而言、卡牌決鬥不僅是一種風行的遊戲,更與整個世界的存亡息息相關。在該世界中,有著大量與卡片決鬥相關的訓練學校、提供高額獎金的決鬥競賽、當然也有竊取或偽造卡片的犯罪集團[5]。在漫畫、動畫中的決鬥所採取的規則和其改編集換紙牌遊戲的規則有若干差異,實體遊戲規則請見遊戲王集換紙牌遊戲。
故事中具有各種超自然力量,其中之一是「千年古物」,這是古埃及守護法老王的七件器具。神器會選擇持有者,持有者可以發動「黑暗遊戲」,指的是有著殘酷規則的遊戲,而黑暗遊戲的輸家通常會受到「懲罰遊戲」的懲罰。在黑暗遊戲裡、卡片上的怪獸會實體化,而這個實體化與決鬥盤的「虛擬影像系統」毫無關聯,是由決鬥者的精神力產生。主角武藤遊戲擁有千年古物之一的千年積木。
《遊戲王》的故事背景主要是位於日本的虛構都市童實野市,是主角居住的城市。該城市有高中、醫院、港口、水族館、商店街等各式設施[5]。
故事大綱[編輯]
更多資訊:遊戲王系列角色列表
性格懦弱、沒有朋友但擅長玩遊戲的少年武藤遊戲從爺爺手上得到了名為千年積木的古埃及神秘古董,他在拼好了千年積木後,寄宿在積木中的靈魂闇遊戲進入他的身體之中。闇遊戲是一個有高超遊戲技術、自信而且大膽的人格,他是正義的守門人,會以黑暗遊戲(闇のゲーム)來挑戰傷害了遊戲和他朋友的人,並對失敗者以懲罰遊戲來進行制裁。
M&W的創造者貝卡斯‧J‧克羅佛多邀請了遊戲以及其他的玩家來到他的島上,進行決鬥大賽,為了奪回被貝卡斯奪走的爺爺的靈魂,遊戲來到島上接受挑戰,而他的朋友也偷渡前往。遊戲和城之內在島上擊敗眾多決鬥者後打入決賽,而遊戲也在最後擊敗貝卡斯。
埃及考古局長伊西絲來到日本,舉辦古埃及特展並將神之卡交給海馬,希望他能以蒐集「神之卡」為由、召開戰鬥城市大賽。整個童實野市都成為決鬥的舞台,遊戲和城之內在參賽過程中遭遇了獵卡集團「古魯斯」與其首領馬利克,他是企圖找遊戲復仇的守墓者一族。在最後、遊戲、城之內、海馬和馬利克進入了決賽,就在大賽邁入終盤時,馬利克體內邪惡的人格甦醒了。在準決賽和決賽中,遊戲擊倒海馬和馬利克,集齊三張神之卡。
順利取得七個千年古物和三張神之卡的闇遊戲來到埃及,他的靈魂回到了古埃及並取得自己的記憶,也取回了自己真正的名字「亞圖姆」。為了回到冥界,必須在荷魯斯之眼前進行決鬥儀式,武藤遊戲和已經取回記憶的亞圖姆在此對決。最後,武藤遊戲擊倒了亞圖姆,讓他能安然回到冥界。
遊戲類型:#恐怖 #搞笑 #實況 #生存 #多人 #美女 #美男 #卡牌 #娛樂 #開心 #行屍 #DEAD #遊戲王 #DUELLINKS #小三 #遊戲王
PAYPAL直播彈字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hongkong6429hongkong6429
香港贊助 使用以下圖片到便利店說 i tunes pass 增值
https://scontent.fhkg1-1.fna.fbcdn.net/v/t1.0-9/19437309_456983178008419_6452537168900830196_n.jpg?oh=8c6fb5ee6a3b09fc1228ec16f2fa1eb9&oe=59EE2713
購買喵喵俠商店產品
hk.shop.com/catcatman
tw.shop.com/catcatman
au.shop.com/catcatman
sg.shop.com/catcatman
mys.shop.com/catcatman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喵喵俠玩魔靈召喚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64214333715607/
喵喵俠玩【遊戲王 DUEL LINK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96607467056722/
交鋒聯盟 fight leagu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61085637274178/
直播台 逢星期一 08:00PM 未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二 08:00PM 魔靈召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三 08:00PM 遊戲王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四 08:00PM 交鋒聯盟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五 JAPHK 8:30PM 魔靈召喚
以上節目全由youtube直播
不停期請假,敬讀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