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9個月,我的Podcast節目終於重新開張了!一開始錄的時候還蠻緊張的,因為太久沒錄了居然有點害羞☺️一度很想打開直播想說大家陪我一起錄應該會比較自然,後來決定灌一杯白酒放鬆一點再開錄😆
這集重新開張的節目內容,是大家敲碗很久的冥想引導!這次的引導內容是關於 — 愛自己,也集結了很多人的問題,一一在節目中回覆並分享我的看法。
這集的內容有:
- 什麼是愛自己?愛自己的定義是什麼?愛自己是什麼感覺?
- 愛自己要先了解自己嗎?
- 愛自己/愛家人或他人,該怎麼取捨?
- 要如何愛自己呢?
節目後半段也會做「愛自己」的冥想引導,帶領大家體會真正愛自己的感動。希望你在難過、悲傷、孤單的時候,都可以打開來邊聽邊冥想療癒自己❤️ 冥想引導的部分在26分42秒的地方,第二次聽可以直接從那裡開始唷😊
到此連結收聽🎧 https://bit.ly/2XBfrGO
或可以直接在Apple Podcast / Spotify中搜尋:Walk with Mi 陪我散步,收聽第十一集的內容
如果你有任何想法、建議想要回饋給我,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分享下去❤️🙏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坦白說,一個國家若不是統治權出現了很大的正當性動搖,是不應該,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做這種將所有異見都視同中共同路人的研究。 因為你我都知道,國防安全研究院是國防部底下的智庫,沒有上級先射箭的指示,這些單位是不會做這種假設國民皆是敵人的原創性的研究的。 而且,你我都知道,這些人並非叛國,這些人只是對...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張璽醫師-小兒神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家家老師的親子兒童瑜珈/療癒服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Miss 30 三十小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Keira's 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真正愛自己的定義- 感情板 的評價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愛自己的定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愛自己的定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登入 的評價
- 關於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如何真正愛自己| 4個步驟踏上愛自己的旅程 - YouTube 的評價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張璽醫師-小兒神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天上午參加了北醫附醫主辦的全人關懷-實踐工作訪研習,感觸良多,在這與大家分享一點小感想,讓大家在中秋連假享受月光美景時也思考一下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當年還在日本習醫時,教授常常反覆告訴我們醫學裡唯二“絕對”的事-
1. 醫學沒有百分之百絕對。
2. 唯一的絕對就是,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面臨死亡
傳統上醫學院所受的教育往往是如何醫治病人,關於死亡這件“必然”的事,反倒接觸的機會不多,甚至有一種“病人的死亡等於醫師的失敗”的感覺,雖然知道“絕對”會發生,但是一直沒有好好學習如何應對。
兒科與其他科不同的是,在執行醫療過程當中,大部分的醫療決策與病情解釋的對象,不是病患本身,而是家屬---病患的父母親。理所當然的也會面臨當病童到了已需要面對緩和醫療或不積極急救的情況。這樣的情境讓我不禁在課堂上,回想起自己在日本接受訓練時的種種情景。
自2010年返台,時間飛快,今年已邁入第十一年了。雖然我現在是一名小兒神經科醫師,但是2001年剛自醫學院畢業的我,嚮往是成為一位新生兒科醫師。因此我在日本十年的醫師生涯中接觸且參與了不少早產兒的治療。日本的早產兒醫療可說是相當先進(依照我的老師的說法,日本人手這麼靈巧,這麼會做模型,非常適合做早產兒醫療…這樣好像早產兒醫師都是愛公仔的宅宅),而當時日本全國1000g的新生兒存活率高達8成,換句話說不管是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或是像我曾經被外派到,人口可能10萬不到的日本海港口小城 舞鶴市,即便是1000g的早產兒,10人裡面也8人能夠能存活。因此在日本服務的那幾年,我們團隊也常常成功的救活500g甚至是400g以下的寶寶。但是無論怎麼順利,該遇到的還是會來的,實習醫師第一個秋天,負責了一位28周,出生體重800g的單胞胎男孩,出生第一週期間,順利的度過了肺部及心臟等問題,進入了第2周。當時我們醫院的規定是,負責醫師在病童拔管前需全天留院執行第一線照護。因此當時應該是連續住在醫院的第10天左右,心想應該在撐一下,兩三天後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事情往往不如人意,就當開始討論何時拔管的那幾天,突然血壓變低、末梢循環變差,身體出現浮腫,檢查電解值後判定是腎上腺功能的問題,因此給予類固醇治療。隨著血壓上升,開始排尿後浮腫也逐步改善,當晚十二點於大夜交班時叮嚀主護理師,目標血壓不超過70mmHg,注意尿量後,我就進去值班室休息。大概凌晨五點左右被大夜護理師叫醒,說血中氧氣含量頻繁的掉至危險範圍。起床一看,小朋友膚色蒼白,活力差,當下立即抽血並立即執行腦部超音波,一放上超音波探頭立刻發現是腦部出血,且是大範圍出血。一向溫和不太罵人的我也忍不住對著大夜護理師說“怎麼顧的,搞什麼啊”。當下護理師早已淚流滿面,頻頻向我說對不起。當時的我應該是氣到神智不清了,回了一句“不要向我說對不起,你應該是向他的父母親道歉”。待當時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來了之後,我們向家屬說明當晚所發生的事情,並解釋目前情況相當不穩定且就算救起來預後也預期相當不好。說明完後的第二天,家屬回覆決定不採取積極治療。聽了家屬的回覆,我個人覺得應該還有機會,家屬不應該就這麼放棄治療。但是主任告訴我,生命的價值有時不在長短,即使短暫,共處的美好記憶卻是可以永恆活在人的心中。千萬不要將自己定義之醫療成功,單純地建立在病人的生存上。如果有能力,沒有父母不全力愛自己的小孩。也沒有一位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比自己更早走,反而有更多的家長會將小孩子生病過世的責任加附在自己的身上。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有時做這樣的決定對家屬來說是有多麽困難。當下主任也與我分享兒科死亡宣告的技巧以及兒科如何讓小朋友與家長告別的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若是當下已執行復甦式一段時間,感覺回不來時,一般來說,家長往往無法當下告知醫師停止急救,因為喊停止等於宣告死亡,這對家長來說是難以承擔之重。因此可向家長說明「小朋友已經很努力了,再加油下去對小朋友來說真的太累了,是否讓他好好休息」。另外,最後一定要讓爸爸媽媽抱小朋友,讓一家人能有好好獨處的時間。因為有一些早產兒出生後就住進保溫箱,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抱過自己小朋友。第一次抱他可能也是最後一次抱他,所以抱小朋友時盡可能的把身上的管路都拔掉,監控系統也盡量拿掉,並且轉靜音。醫療團隊則在護理站看螢幕確認心跳等生命徵象。聽完主任的說明後隔天,那位28週的小朋友的生命力也慢慢轉弱,因此我們也急忙的聯絡了家屬來與小朋友做最後的會面。這是我第一次送走我負責的小朋友,也帶給我很大的衝擊。當螢幕顯示心跳逐漸轉慢、停止。主任帶我進去,向家長宣告及確認死亡時間,當下真的有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3天前才在規劃是否拔管,而現在這個瞬間我卻在宣告他生命的結束。而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當我們團隊送小朋友離開加護病房時,爸爸媽媽轉身像我們深深的一鞠躬並向我們說“謝謝你們的照顧”,老實說當下家長對我們道謝,真的非常意外,就如同主任說的,生命的意義也許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每一個全力燃燒的生命,即使短暫,也可以是永恆的。就如同我,“他”應該也一直活在他父母親的心裡。
小朋友走了不就後,那位主護理師也離職了,一年後某個機會,她回到單位,善良的她還是向我反省,也許那天她再多注意一點,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我不確定,只能說是我們團隊,尤其是身為主責醫師的我實力不夠,為了不讓同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只能檢討,繼續向前走,如同當時的主任說的,我們沒有時間悲傷,因為還有小朋友在等著我們救。所幸那位護理師後來也回到她的家鄉,在京都隔壁的福井縣再度繼續新生兒醫療服務。醫護團隊對病患全心的投入,其實自己也還是需要心靈的依靠,尤其是努力結果不如預期時,精神的支援更不可少。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一些疫情嚴重的國家也發現醫護人員面臨生死交關的場景,心靈的安定對於醫護是多麽的重要,許多一線醫療人員因為無法承擔他人生命的心理壓力而造成許多憾事,台灣日前也發生過,因此北醫附醫也開始關注照護員工們的心靈健康。這不僅是照顧員工,同時也間接地增加醫療品質,給病患及家屬更好的醫療照護。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家家老師的親子兒童瑜珈/療癒服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希塔療癒中
很喜歡造物主的一段過程對話❤️
生活中的許多人生課題
有些人這輩子就是
義務跟責任來教導你課題
但過程卻不是舒服的
教導你從中學習到美德
但我們在潛意識中
有些信念阻礙自己前進
例如
我必須經歷痛苦磨練才能學習成長
課題-#愛自己的課題
你本來就值得被好的對待
我必須經歷身體的病痛才能讓自己休息
底層信念-想被照顧休息
與學習愛自己的課題
我必須強大別人才能看到我
-底層信念
覺得自己渺小沒自信自己不夠好
#愛自己
剛好分享的都是愛自己的課題
如果你剛好看到這篇
不是這輩子必需經歷這些
#其實你是可以選擇的
從中學習到
為何我要創造這些實相讓自己面對
#我要學習什麼?
可以用這樣的對話來幫助自己
我知道人生可以選擇快樂喜悅
每個選擇決定都不後悔
我知道享受當下/活在當下
知道不被社會價值/
外在事物影響到內心
原諒自己
以上定義跟觀點跟造物主一致
並且知道以上所有感覺
你想要這樣的下載嗎?
請說yes❤️
想要被療癒👇👇
清除化解10幾條阻礙信念
祖先議題信念
深層挖掘療癒
#官方希塔療癒三階導師
#官方希塔療癒師
#神與我導師 #豐盛顯化導師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坦白說,一個國家若不是統治權出現了很大的正當性動搖,是不應該,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做這種將所有異見都視同中共同路人的研究。
因為你我都知道,國防安全研究院是國防部底下的智庫,沒有上級先射箭的指示,這些單位是不會做這種假設國民皆是敵人的原創性的研究的。
而且,你我都知道,這些人並非叛國,這些人只是對行政的防疫作法感到不滿,以言論自由的角度來抱怨,結果國家的智庫是怎麼處理的?用虛假的分析與數據,硬是將這些人打成通敵叛國者:而這種作為只是提供了洗腦死忠支持者的工具,更是提供了國民彼此互相殘殺的數據,這是以偽學術出發的統治者之鞭!
身為國民,實在感到深沉的悲哀,因為這個國家已經不愛自己的國民了......
國防部底下不是有一個這個
國防安全會做了一篇報告
就是以前在菜市場政治學寫網路的
一個叫蔡榮峰
真的啊你把他名字弄出來了啊
小弟是TCIA
他就定了幾個他用六個定義
那六個定義這個叫做
就是所謂配合中共同路人的認知作戰
竟然把批評疾管家批評台灣的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都把他納入
變成中共同路人
所以我說蔡榮峰你這個研究
你本身就是中共同路人
因為你這樣一搞
台灣的中共同路人突然過半你知不知道
批評防疫的人有多少啊
我跟你講中間有一個人還有網友
因為我們這邊有人是那個四十七浪人之一
他說他有看到有一個網友啊
就是在做什麼
就是他接種了那個高端
他參加高端的測試
結果發現那個測試的過程
沒有像疾管家講的跟仙一樣
所以他就出來就講說
我覺得這個流程不對
那個流程不對真是很糟糕
然後我再跟你講 阿宅我剛剛講了一半
後來我們那個徐巧芯她就決定去對
那個報告裡面認定是中共同路人來做一下
他們過去的言論紀錄 反查嘛
反查你過去的言論數據
結果發現高達74%都是發表過反中
反國民黨支持民進黨言論的人
結果這74%的人
現在居然都被他定義為中共同路人
這真的是很糟糕
這個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個就是以前這些人都是反串
那大家都是林瑋豐 不是嗎 對啊
那第二種就是很多人因為防疫
現在都站到反面去了
不是因為你做不好
我批評一下不行嗎 是嘛
所以就是說他們過去
比如說反過中國反過國民黨
或者支持民進黨
那個是基於人家各別事情的判斷
難道你防疫我就要永遠死忠到底嗎
真的不行
我都是蔻蔻嗎我都是林靜儀嗎
而且我又沒拿標案
所以他這個研究變成非常荒唐
結果我們巧芯妹妹一公開
原來這個不是反串
就是你低估了良心發現的那個動力
坦白講我認識很多朋友對防疫有意見
很多很多本來都是綠
這跟我上次跟你講跟停電一樣
事實上PTT我觀察了好一陣子
太賭爛了當然翻臉
就是人家就是覺得你實在太過分了吧
那大概是從停電跟防疫開始
官逼民反你官做的好丐幫哪會多
你就是官做不好丐幫才多
我你講那個國家安全研究院的報告
都會送到總統府跟國安會
這個就是悲哀
而且你這個調查水平這麼低
你那個六個定義範圍
憑什麼把反對疾管家批評對防疫批評
對疫苗的批評都納入
你這是基於什麼方法論啊
簡直是胡說八道
我跟你講這個徵兆是什麼咧
就是從國防安全研究院針對
網路的認知作戰的研究
然後進一步就要就要叫NCC推動
數位網路的什麼視聽服務法
然後接下來就要來抓阿宅就這樣
看起來就是我啦
不好意思容我當一個矛尖部隊
我被折斷了大家就要完蛋
就是網路視聽服務法一定會規定一些罰則
罰到我叫不要啊
下架啦
我覺得從學術的角度
我看到這樣的東西
我都會特別的有感
或者是更進一步講會特別的憤怒
為什麼說憤怒
因為我覺得在學術圈
如果你真的想做研究的話
你不能先射箭再畫靶
我覺得犯了...
看起來我必須說
這看起來像是學術研究的東西
他很容易混淆視聽
他很容易讓很多人覺得
這是一個多麼嚴謹的研究
可是因為大部分的人
不會認真的去看裡面的內容
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報告
他的一些圖表覺得哇這好酷這好炫
這有什麼精密的統計分析又是大數據
所以一定是對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這種假象所迷惑
都會覺得說人家很專業
可是真的拿專業
就是我們真的從學術的角度
去看這個東西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問題非常的多
他裡面提到的不只是這四十七個人是
找的這四十七個人的這個帳號是
這個有問題的
他所做的所有的假設
就像我說的先射箭再畫靶
他的所有的假設他有六大假設
他說這些論述都是有特意為之的帶風向
我就很好奇就是說
大家如果真的認真看的話
大家難道不會覺得
他所舉出的六種敘事的方式
或者是六種所謂的網路的風向
每一個都是可以擊破的
我所謂的擊破是每一個都有邏輯上的瑕疵
他不相信輿論public opinion
是可以自然產生的
他認為背後只要不符合我的假設
就有問題 就是壞蛋
這個很幼稚 是抓鬼是不是
當代的這個科技抓鬼嗎我不太理解
所以我就說像這樣的一個學術
看起來像學術然後包裝他的論述
其實他才是 這樣的東西才是真的帶風向
而且你可以想像
因為他是特定的這個智庫機構
所以可能會有媒體可能會有一些相關的報導
然後再接著就把這樣的報導的剪裁出來說
你看這些人都是台灣現在就是很明顯的
有所謂的可能被認知作戰了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風向會出現
像是他講說懷疑美國捐贈疫苗
是不是有其他的政治考量
或者其他的外交考量
為什麼不能問呢
任何人對我們好
我們可以感謝可是在感謝的同時
也可以看國際政治的局勢
我也常常說我們感謝美國
但是美國他做任何的事情
絕對不可能是完全出於
完全沒有私心
或完全沒有其他的考量不可能的
我們就說美國
如果說美國要沒有私心的在捐疫苗
他可以捐給COVAX
他可以捐給世衛組織公平去分配
就像德國法國
他們捐是捐COVAX
德國總理梅克爾還自己講說
他們不打算要捐各別的國家
因為如果捐各別國家
對方接受者會有壓力
就必須要聽我的話
梅克爾就很直白的講我不幹這種事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美國
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日本
為什麼不能質疑其他的國家
當然可以質疑
可是在這個文章裡面
他就把這樣的質疑或者是任何的疑問呢
就說你可能是中共同路人
你可能就是那個認知作戰的人
我現在不能有question
我不能問政府說你為什麼不多買一點疫苗
不能
因為你質疑政府那代表說
你可能是你可能有其他的用心
我們只是單純的問說
為什麼我的父母親
老父老母不能早點打到疫苗
你早點買早點就有
就是這種很簡單的問題
不行你通通都是壞人
你只能站在政府的角度就是說
這個世界上都沒有疫苗就是買不到
可是我們在美國就是看到
到處你走進去都有疫苗
你怎麼讓我相信說這個什麼買不到
或者是...
總而言之
你如果拿出去到真的國際期刊
或者是真的學者當中做Peer Review
一定會被打回票
一定會被說太多太多的邏輯謬誤
有網友講說民進黨想要做台灣的麥卡錫主義
麥卡錫主義是什麼狀況
你覺得台灣有進到這個情形嗎
我覺得是麥卡錫的2.0這才是我所擔心的
因為麥卡錫的時代五零年代六零年代
他是在扣帽子
他用這種論述用媒體用廣播用電視台
用扣帽子的方式 當時因為反共
所以把所有他不滿的人
他用虛造的故事用捏造的故事說
有很多的共產黨潛伏在政府當中
他沒有證據
可是因為當時大家很怕共產黨
所以當時他說美國聯邦政府有很多的共產黨
就搞成這個整個政府是天翻地覆
接下來人人都不敢說話都覺得說
我如果幫誰說話就變成了共產黨
當時麥卡錫主義在社會上面
在美國社會造成很大很大的騷亂
撕裂跟仇視彼此鬥爭
對撕裂跟仇視
直到後來有國會議員跳出來
撕裂這個國王的新衣
我們在等待在台灣是不是有更多有良知的人
敢講真話不應該被貼上標籤的
你敢提出質疑不應該被貼上標籤
我覺得現在的台灣的輿論的氛圍
問題是出在說太多的媒體都可能
都已經出現了寒蟬效應
所以我覺得像這樣的東西
在年輕世代的它的影響力會很深遠
很多的年輕人會以這樣的證據
作為全台灣都受到認知作戰
老人家你們都不懂我們最懂
我們要守護台灣民主
可是忘記了本身他們拿到的這個證據呢
就是有極大問題的
所以我比較擔心的是
這樣的一個現象繼續發展下去
整個年輕世代到底看到的資訊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覺得這個可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吧
把真的話講出來吧
直播yt連結:
07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9hqvgcXP4
07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_HRJFMpN8&t=5s
直播主題:
0720
聽黨指揮,永遠跟黨走,黨在我心中,世界第一免疫橋接疫苗是我大台灣第一,只要聽黨話,病毒也會無力化~~~~我編這個超棒的是不是可以加入民進黨?
0721
從國防安全院的報告說起,台灣新一代網路文字獄...對政府有不滿就等於親中?友邦史瓦帝尼和海地一團亂,外交部覺得設置台灣辦事處是超級大突破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Miss 30 三十小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SlaSHE #Miss30職女圖鑑
#EP04_人生歸零我感謝我自己
-
EP04|專訪 人生歸零,我感謝我自己 @崔咪Tramy
⠀⠀⠀
“我的人生不需要向誰交代”
⠀⠀⠀
崔咪是粉絲追捧的時尚指標
也是工作夥伴眼裡的瘋狂老闆
從出道以來「拼命」工作已經成為她的日常
直到幾年前的一場大病
她才學會放慢腳步,重新定義好好愛自己的真理
是什麼讓她在影片裡紅了眼框?
一起來和Miss30重新認識真情流露的崔咪!
Special Thanks iROO
#Miss30 #三十小姐
#slashie #slasher #斜槓 #職業女子
#superwoman #shero
⠀⠀⠀
Follow Miss 30 三十小姐
📍 Instagram 🔍 miss_thirty_30
📍 Facebook 🔍 Miss 30 三十小姐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Keira's 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一個關於成為高價值女人的節目,希望透過我跟朋友們的討論與分享,讓我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我也還在學習的路上, 所以邀請大家跟我一起成長囉!
本集內容我會談到:
Keira做節目的原因
- 你認為什麼是高價值女人? 需要具備甚麼條件?
- 高價值女性的層面有哪些?
- 為何女人要追求高價值?
- 我們要如何成為(做到)高價值女人?
- 我自己預設未來節目會包含的面向
IG: keirastalk
有任何建議, 歡迎寄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一杯咖啡是我們可以一起成長的動力唷!!!
贊助連結: https://pay.firstory.me/user/ck7kk8y4abdsv0873pxepyous
🎙【回顧 EP1 如何成為高價值女人】
✏️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特別有自信的人
總覺得自己這裡不好, 那裡也不好
對於自己的外表特別沒自信
跟人相處上也不覺得自己優秀
只會看到自己的缺點, 自我認同感低
出社會之後才慢慢意識到這個狀況
然後非常想要變得不一樣想改變
因為想變得更好, 一路上就跌跌撞撞
發生了許多小故事, 直到現在依然學習中
在追求提供自我價值認同感的時候
才發現其實許多女生都跟我一樣
偶然知道了「高價值女人」這個名詞
但大部分說的都是兩性關係上的議題
追求自我價值提升, 不是應該是人生的各種面向嗎?
所以, 我決定用Podcast來分享我自己的觀點
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期待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於是乎, 我的Podcast頻道: Keira's Talk
就誕生了!!!
✏️
一開始我從幾個面向來跟大家分享討論
高價值女性的定義和條件
1. 不易被他人影響的自信
2. 熱愛生活並且獨立自主
3. 有原則不輕易犧牲自己
4. 充滿魅力的個人特質
每一項都很難, 也都有很多的細節
(細節大家可以再回去聽我節目的內容)
✏️
由內在改變到外在
慢慢成長, 學習
找到自己最核心的價值
也能慢慢地散發出自信與魅力
越來越愛自己的生活
✏️
人生各個面向都是可以讓自己價值增長的部分
包含: 個人思維成長,兩性情感關係,人際關係上,家庭關係,經濟能力,自我認知,生涯職涯的規劃,休閒生活的規劃等等。
所以我期待在這些面向透過Podcast
帶給大家更多的想法與啟發
找到自己最熱愛的生活方式與人生的核心價值
歡迎大家在重新聽我的EP1
感覺我自己講話一開始真的跟現在不太一樣
一開始真的太緊張了
現在整個非常做自己 XD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這集呢?
請大家留言跟我說:
你覺得所謂高價值女人
應該要有甚麼條件呢? 🤔
#高價值女人 #Podcast
#woman #womanpower #girls #girlspower #女性 #女人 #台灣podcast #podcaster #台灣podcaster #播客 #勵志 #正能量 #taiwanpodcast #成長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愛自己的定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愛自己的定義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如何真正的愛自己,愛自己跟自私的區別,如何愛自己肯定自己接納自己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愛自己的定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愛自己的定義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如何真正的愛自己,愛自己跟自私的區別,如何愛自己肯定自己接納自己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
愛自己的 定義 是 什麼 在 真正愛自己的定義- 感情板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兩天剛結束了一段感情,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走到了現在這一步。明明知道不可以,卻總是患得患失。發現原來好像只是「不夠愛自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