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山野訓練的最後一行是親子同遊黃龍石澗,沿途滿是高低巉岩的大石,崎嶇難行,這個傻小子正仔,竟然可以抱著這塊三角形大石,爬高爬低,攀山涉水,成功運送這塊重甸甸的大石由瀑布一直到達終點再帶回家。路程不短但也沒有放棄,好厲害,這就是意志力。孩子總能夠在山訓時展現平日不容易看得見的能力,例如勇氣、專注、創意、毅力。你說孩子平日做功課拖拖拉拉沒有堅持力嗎?當他遇到自己好喜歡的大石,就算它又大又重,總能夠堅持在崎嶇的石澗上帶著它走到最後。
相關舊文重溫: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3594955840615981/?d=n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3843446959100200/?d=n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841894652/posts/150831733721556/?d=n
誦仔終於在最後一次的山訓活動中,鼓起勇氣去跳水喇!平常山訓活動的相片短片只見正仔弦仔跳水,誦仔一直未準備好。而當他願意踏出嘗試的第一步,一躍跳入水裡,便發現很好玩,結果一次又一次爬上大石再跳入水中,玩得不亦樂乎。山野的環境讓孩子學會評估自己的能力和外在風險,根據自己的評估再決定行動,導師從來不強迫的,每一次的新嘗試都不是容易,都是一個突破。從謹慎審視自己承受刺激的能力,到認為自己已經有能力接受挑戰的過程中,一切都是學習。看著誦仔不斷反複跳水鍛鍊自己,同時我也看見他自信又滿足的笑容。
相關舊文重溫:
https://fb.watch/6fIxdmc047/
https://fb.watch/6fJf0McMiA/
https://fb.watch/6fIBQOtcx7/
https://fb.watch/6fIAnkWZMT/
孩子跟了 Kinal 和他的團隊三年喇,三年來,導師與家長的關係很緊密,經常也有親子活動,我也跟著體驗了不少行山行澗夜行露營各樣活動,讓我親身學習享受大自然、欣賞香港景色之餘,也見證到山野訓練對孩子的好處。非常感謝他們陪伴孩子成長,與孩子一起經歷一起探索一起學習,我真的真的很不捨得 Lovempathy Academy 愛童行學園,孩子認識了你們著實太幸福喇。
更多相關的舊文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2209514239160155/?d=n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2307517756026469/?d=n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2402239509887626/?d=n
https://fb.watch/6fJ0j_2MVl/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2908189055959333/?d=n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3393101707468063/?d=n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3589578357820396/?d=n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3790114727766757/?d=n
https://www.facebook.com/633911513387110/posts/3792041197574110/?d=n
#山野長訓文章大整合
#太多美好回憶
#越寫越不捨
#我們一家會非常掛念你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有功課、沒有考試,這樣的童年生活,相信香港不少小朋友都曾經幻想過,但每天一覺醒來,面對的幾乎不是課堂,就是各式各樣的興趣班。 有感香港教育太過側重於讀書考試的Kinal,兩年前開辦了一間無校舍、無課程,標榜採用芬蘭式教育的「愛童行學園」,每天帶領學生到處學習,認識世界。 雖然沒有固定課程,但上...
愛童行學園 在 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又露營喇,馬不停蹄,似乎較大人還要忙,不過露營回來後,就沒有特別活動,可以好好專心做功課(遊學期間累積了很多)和閱讀了。
#山野系孩子
#第n次露營
#愛童行學園
愛童行學園 在 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睇 video 都驚到震!爸爸話有兩三層樓咁高。
#屏南石澗
#愛童行學園山野訓練
#爸爸陪行山媽媽去遊行
#陪玩與抗爭
#缺一不可
愛童行學園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沒有功課、沒有考試,這樣的童年生活,相信香港不少小朋友都曾經幻想過,但每天一覺醒來,面對的幾乎不是課堂,就是各式各樣的興趣班。
有感香港教育太過側重於讀書考試的Kinal,兩年前開辦了一間無校舍、無課程,標榜採用芬蘭式教育的「愛童行學園」,每天帶領學生到處學習,認識世界。
雖然沒有固定課程,但上堂也有一定的規律,例如逢星期五他們的學生都要行山。而採訪當日Kinal就帶領全校學生,攀上高700米的馬鞍山,當中一段吊手岩最為險峻,沿路有不少浮沙滑石,行山者需手足並用攀爬,如此高難度的行山路線,年僅五至十二歲的小朋友能完成嗎?
懷著這個疑問的不只是記者,沿途的行山人士見到小朋友來挑戰這個山頭都大感驚訝。但就記者的觀察,這班小朋友身手敏捷,一路上需攀爬的位置都難不到他們,縱使他們間中也有說辛苦,不過腳步卻追得上成人。
Kinal表示,行山是要訓練小朋友勇於接受挑戰,讓他們明白很多事情雖是困難,但我們都必須面對。最終他們比預期快完成整個行程,開開心心放學去。
回家後,學生沒有功課,不過Kinal會培養他們有每天閱讀的習慣。被問到他學生之一的女兒Phoebe的語文能力是如何教出來,Kinal答不用教,也不需要語文課,一切都是靠她自己接觸,以及從外出與人交談之中自學的。
他認為這一代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是資優,加上資訊發達,沒有東西是需要教導,但就要有很高很強的學習能力,故此他希望培養學生變得主動,以及訓練他們有良好的解難能力等等,去裝備自己迎接將來未知的世界。
Kinal之所以會創辦這所「無牆」的學校,大概是和他的求學過程有關。
別以為Kinal成績欠佳,事實是Kinal小時候成績不俗,畢業於香港大學,繼而有了自己的事業。學業上是人生勝利組的他,卻一直反思香港教育的問題:「到你做咗父母嘅時候,你就會反思,究竟我哋下一代嘅人生,係唔係咁樣嘅模式呢?或者想自己出嚟做嘢時,都係好迷失,究竟興趣係咩呢?呢個世界發生咗咩事?」
他批評香港教育制度太著重成績和名次,而忽略了培育學生品德,亦扼殺了學生的個人特質,每個人都被訓練成不敢動、不作聲、沒自主的人,違反了學校本來就是想培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目的。
為了幫下一代另闢教育出路,Kinal今年初到芬蘭參觀當地學校,並認為香港的教育相比之下顯得落後,世界各地很多年青人的學習模式已經在轉變中,不再是局限於在一個課室裡讀書、考試、上大學。
而對於「愛童行學園」的每個小朋友,Kinal都期望他們在一個不需要按所謂社會觀念而上學的環境下健康成長,得到更多比成績重要的東西,發展出自己人生。
現時香港並未就非學校教育、在家教育立法。根據香港法例第279章《教育條例》第74條,「如常任秘書長覺得有任何兒童不在小學或中學就學而無合理辯解,可在進行他認為需要的探究後,採用指明格式向該名兒童的一名家長發出入學令,規定其安排該兒童定時就學於該命令所指名的小學或中學。」
但香港有個案是家長與教育局官員會面及解釋後,局方沒有發出入學令,並進行家訪確保學童有接受教育,而局方曾表明,不贊同亦不鼓勵家長,安排子女在家學習以取代學校教育。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400Mp0YG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