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孩子,孩子只學會用情緒處理事情,而不是解決問題
以前未婚時,有一次跟一位已婚生了兩個孩子的同事聊天,她說:「教養孩子真的很辛苦,比方說,在廚房正忙時,孩子說要幫忙,你就想說好啊!那你幫忙打蛋好了,當第一蛋打下去掉在碗外,這時你不能生氣,趕快收拾好跟他說再試一次,結果第二顆又打到碗外,你還是要忍住氣笑嘻嘻地要他再試一次,當第三顆蛋也打到外面時,你的理智線,瞬間就斷裂了!」
當父母的理智線斷裂時,不只是失去理智的父母痛苦,孩子的世界,更是瞬間就天崩地裂啊!
教養孩子真的很辛苦,但卻不是苦在教和養,而是苦在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節制操控孩子的慾望,並且要做好孩子身教和言教的榜樣。
打罵孩子,孩子只學會用情緒處理事情,而不是解決問題。
前些日子在整理以前的日記,發現二十幾歲的自己寫著:「如果以後要生養孩子,我一定要教會孩子思考。」
當知道懷長子時,我開始天天跟肚中的寶寶說話,這每天潛移默化的影響,讓長子在兩歲時就能說善道,在兩歲半時,甚至跟我說:「媽媽,我做錯事時用罵的,不要用打的,因為罵不會痛,打會痛!」
兩歲半的孩子,不但會說、會思考、會判斷、還會談判,你看孩子的可塑性,有多強?
那天晚餐時,我跟孩子們分享一件悲慘的事,我說:「中午爸爸買越南河粉回家,我提進廚房時,不知道是頭昏還是碰到東西,結果灑了一地,爸爸問要不要再去買一碗?」長子說:「沒有罵人啊?真神奇!」我說:「對啊!因為發生事情時,把問題處理好就好,反正是我慢慢擦,爸爸也學會了不再大驚小怪的發脾氣!」
發生問題時先發脾氣,往往是為了卸責的自保,好像發場脾氣,那問題就不干我的事,但是這樣的作法,對嗎?對處理事情有幫助嗎?
美國家族治療先驅薩提爾女士說:「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
我們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件,只能改變這些事件對我們的影響。
脾氣暴躁的父母,往往孩子也脾氣暴躁;知書達禮的孩子,身旁也常常是知書達禮的父母。你想要養出怎樣的孩子,先把自己變成那樣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
不要再打罵孩子了,特別是孩子愈來愈大時。當孩子還在無法用言語溝通的嬰幼兒時期,為了告知孩子避免立即的危險,家長偶爾在情急之下打打孩子的小手或屁股,只要有些痛感,卻不致傷害到孩子時,孩子會記取教訓,卻不會恐懼。
洪蘭老師在她的著作中一再強調,人的本能是先保命才會學習,當孩子在打罵中被恐懼感所佔據,他只會想保命,而學不會父母在齜牙裂嘴的咆哮中,要傳遞的任何道理。
為人父母,真的是一場任重而道遠的修行。因為我們不只是要餵飽孩子的身軀,孩子不是寵物,他是一個獨立的個人,要多跟孩子談話聊天,觸發他的心靈成長,讓他不是只停留在吃飽穿暖的享受就好,要激起他學習的熱忱,服務的精神,還有付出自己能力的堅忍意志。
在教養孩子這十幾年的經驗下來,我只告訴孩子人為什麼要讀書?帶著他們學習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跟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閱讀文章的感想和社會上發生的新聞事件。讓孩子知道他有機會接受教育,要珍惜;他有機會選擇時,要慎重;他有機會犯錯時,要記取教訓避免再犯。
我用責任和規矩規範孩子;用身教和言教示範給孩子看;用無盡的耐心和包容,愛著他們,而他們也努力地用自己能完成的事項,證明他的成長與進步。
當孩子有自信心、有責任心、有羞恥心、有榮譽心,有愛心時,他不需要太多的要求,或一再反覆的嘮叨和叮嚀,你只需要偶爾的提醒和指引,因為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
把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和習慣,勝過對孩子一再的要求與下命令。
親子是緣,要好好地善待這得來不易的緣分。打罵孩子,只是看起來速效的便宜行事,往長遠來看,不但造成親子之間的傷害與裂痕,甚至還複製了教養失敗的世代相傳。
人生路漫漫,我們只能陪著孩子短短的時光,該做的事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親子之間,良性互動的溝通管道,讓愛與溫暖,在雙向的往返中一直暢行無阻。當信任與愛,搭起了親子之橋,不管將來要遇上多少風霜險阻,都有勇氣與能力去面對,生命中的跌宕與起伏。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讓德蕾莎修女的名言,在你的親子關係中實踐,就是不要再用打罵恐嚇或威脅孩子,而是讓愛的規矩和界線,給孩子嘗試和探索的時間與空間。
延伸閱讀:https://reurl.cc/M7O2WL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40的網紅啊小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做自己!害怕別人對你不高興?重點是靠北!|心靈成長|#Shorts 勇敢做自己! 不需要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 別人說的話不會為你負半點責任, 所以幹嘛聽信他們的話? 這輩子你最需要做的是, 盡情地去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好好愛自己」就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功課!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的推薦目錄:
- 關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啊小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愛蔓延社會企業- 德蕾莎修女說「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 ... 的評價
- 關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愛_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_看到自己的責任 的評價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教養孩子,讓我們的情緒慢慢成熟,成為身心都健康的好大人
十幾年的母職回首,真的很感謝孩子們豐富與豐美了我們的人生。
這些年寫教養文章分享,也大量閱讀其他的教養文章發現,在我們過往教育中最大的缺失是不懂得愛與不會過生活。
在過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孩子進入國中就被無情地分成會讀書的A段班與不會讀書的放牛班。身邊的親友都是在A段班成長的歲月,讓我在閱讀中才發現原來放牛班學生的悲哀與痛苦,在十幾歲正青澀疑惑的歲月中,好像被社會無情地拋棄,他們需要花費多大的努力與抗壓性,才有機會健康而成穩的長大呢﹖反觀我們這些當初只會讀書的孩子,真的是除了讀書甚麼都不會。當開始戀愛、就業、結婚、生兒育女,也是一路跌跌撞撞的開始接地氣,學習如何面對生活的真實面貌。
回顧過往教育制度的偏差與失衡,那些在青春正盛時所受到的壓力、擔憂、恐懼與憤怒,大家都有消化與釋然嗎﹖
還好我選擇成為母親,讓自己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重新又完整的學習與成長,如何好好的愛與生活。
不管是愛與生活,影響我們最大的是情緒和選擇能力,當我們無法在覺察情緒後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與需求,常常就會做下錯誤或是不適合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中學時代的我雖然埋首在高壓的環境下讀書,但我習慣思考與和自己對話,所以雖然敏感,卻很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
成為母親之後,面對兩個幼子的爭寵,也曾經讓我的情緒失控,但我很快察覺到問題而開始學習與修正,漸漸擺脫被情緒所控制的困境,不再當情緒的傀儡而可以做情緒的主人。
琳賽•吉普森在《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和內在父母和解,從假性孤兒邁向情感獨立的大人》書中將情緒不成熟父母的表現分成五類:
情緒不成熟父母如何阻斷親子間的連結
1、對孩子的一切不感興趣
2、忙到忽略孩子而不自知
3、嫉妒孩子的成就
4、極端偏執,暴躁易怒
5、前後不一,自我矛盾
在上面的分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當一個人的情緒不成熟時,他是不瞭解自己也無法輕鬆的駕馭自己的內心世界的。
情緒健康的人,對內在的自己會以一種自覺而調和的方式運作,就像是身心安康的靈魂可以靈敏地感受到身體的變化與反應,該喜該悲、該吃該睡,身體被善待,心靈也在起伏中回歸寧靜。而情緒不成熟的人,在內在的部分就各自獨立,相互矛盾,甚至互相攻擊與排擠感受,該高興時又覺得煩亂、該休息時卻硬撐著熬夜,因為身心都沒有被妥善對待,人怎麼會健康呢﹖
當一個人的身心總是欠缺整合,沒有被好好對待,內在自我防禦的部分就可能毫無預兆地跳出來接管一切,因為防禦,就總是看外界一切都是敵人、都不順眼。對立與矛盾的內在衝突,就會讓一個人常常呈現前後不一的外顯行為。
情緒不成熟的父母,在心情好的時候,孩子要做甚麼都可以,甚麼規矩都可以改變。但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原本可以做的事也會被反對,這樣總是讓孩子無所適從的要猜父母的心情,親子關係怎麼健康與融洽呢﹖而孩子又怎麼可能有穩定的成長與正常的表現呢﹖
德蕾莎修女曾經說過:「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當我成為母親,我看見孩子的需要,也承擔對孩子教養的責任,在不斷的學習與微調中優化自己教養的能力,過程雖然辛苦,雖然疲倦,卻也慢慢收穫著愈過愈悠然自在的親密生活,還有更好的自己、更融洽與和諧的家庭關係。
要當一個情緒成熟的大人雖然不容易,但這卻是讓家庭功能更完善的最佳途徑。我們只要先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然後接受那些突然出現的喜怒哀樂,在情緒正盛的當下先暫停行為反應,免得造成無法收拾的後果。當你習慣跟自己起伏的情緒相處之後,就要開始練習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先從了解自己,你才有可能真正在觀察中學習去了解配偶與孩子,進而付出他們需要的幫助和愛。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要練習去掌控的小宇宙,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小劇場,把自己搞得又煩又累的,不是隨時覺得委屈難受,就是到處亂發脾氣,就像是愈整理愈紊亂的毛線團。
其實,你要的幸福別人無法給予太多的幫助,那要先從你懂得如何去安定你的內在開始,你在紛亂的毛線團中抽出了情緒的那一條線索,就要牢牢地抓住它,讓它在你的梳理與照顧中漸漸容易安撫與安定,不要總是讓不受控制的情緒跳出來把問題更複雜。然後學習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急於評斷與防禦,當你不急著說時,才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和話語,才有可能進行溝通。
教養孩子的工程看似巨大與長期,其實也只不過是一起生活與學習的十幾年功夫。在這十幾年中,你有沒有跟孩子一起好好的說話﹖好好的傾聽﹖好好的愛與生活﹖這些比英數理化的成績,或是孩子以後的工作可以賺多少錢還重要。
因為教養孩子,讓我們不斷的學習與進化,當個情緒慢慢成熟與容易恢復穩定平和的大人,這樣身心都健康的好大人,才可以教養出健康生活與學習的好孩子。
#我的書滿一歲了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個孩子都不同,引導他做出最好的自己
這幾年寫教養文章也大量的閱讀教養文章發現,父母的心思常常在矛盾的兩極中擺盪。過往的教育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至上,父母只希望孩子努力的把書讀好,將來可以找到好工作,把生活押在「未來」。現在的父母,經由世代的反省與修正,往往放孩子自由,希望孩子可以快樂地過生活,尊重他的獨特性,卻養出一個又一個的小霸王或是媽寶、爸寶。兩端的過與不及,讓很多父母覺得難為,到底什麼樣的教養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
孩子的天性雖然不同,但孩子的習性卻受陪伴他長大的人和環境所影響,所以在尊重孩子的獨特性之外,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生活中的良好習慣,才可以讓孩子在穩固的基礎中吸收與學習而增能。
親子之間要培養出那些良好的習慣呢:
一、溝通的習慣:
沒有人可以準確的猜出別人的心思,有時候我們連自己的想法都搞不清楚,更何況是要猜孩子的心思呢﹖親子之間要多交談才可以真正的了解與拉進心的距離。
二、閱讀與運動的習慣:
閱讀可以開闊眼界與心界,運動可以強體與健身,是適合親子一起進行與分享的生活項目。
三、負責任的習慣:
孩子一開始都是依附與依賴在大人的照顧上生活,但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把孩子自己的人生責任交回給孩子,父母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彼此都學習著把各自的人生過好。
四、付出的習慣:
孩子在接受照顧中也要學習付出,才不會變成眼中只有自己而自私自利的人。有能力付出的人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我能感與快樂。
五、感恩的習慣: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你的歲月靜好是因為別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群居的社會中,其實我們受到大家分工合作的幫助,才可以讓生活這麼便利,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與尊重差異,因為沒有人可以靠單打獨鬥就過上便利又舒適的生活,都是大家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才可以相安無事、相處和樂。
六、愛的習慣:
愛你在心要口常開,更要用溫暖的行動表現出來。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就是在學習如何接受愛與付出愛。張炳惠博士在《孩子的成功99%靠媽媽的努力》的書中寫著:「個體的孩子們共同組成叫作『一家人』的共同體,此共同體成為保護孩子們的圍牆。有了這鞏固的圍牆後,孩子們得到安全感,因而把他們的自信心全都找回來了。」張博士當初以後母的身分接手三個分居不同地方的小孩的教養責任,透過重塑一家人的概念,讓三個孩子長大都成為社會上的優秀人士,這其中的辛勞與付出絕對不會比教養親生子女輕鬆。適合的愛,是孩子成長中最安全的養料。
這些生活習慣養成的細節,都收錄在我的書《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中,你可以藉由閱讀來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
常常有讀者問我青春期的孩子很難搞要怎麼辦﹖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外表看上去冷酷又跋扈,但是他們的內心可能敏感又脆弱。他們想做自己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很沒有安全感與自信。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靈正在急遽的變化,腦部掌管理性的前額葉還在發育,掌管情緒的杏仁核卻常常失控,所以讓他們想要藉由反抗與挑釁來證明自己有能力,父母需要多一些理解與包容,協助青春期的孩子平順地度過身心跳躍式發育的風波。
國中的孩子是人生的一個分歧點,真的很容易受誘惑而變壞,特別是現在的誘惑隨時、隨處可見,孩子如果燜在心裡什麼都不說,他可能會把自己逼到危險的懸崖邊亂做選擇。
我跟兩個國中兒子偶爾也會有衝突與爭執,但我們都可以藉由交談來了解彼此的想法與差異,過往愛的儲蓄讓我們可以隨時提取與再儲存,他們才可以成為大家眼中各方面都穩定發展的國中生。當一個人的心可以在家安放,他自然可以把能量用在努力學習與進步,發揮出自己潛藏的能量與能耐。
如果你們親子之間過往有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當孩子跟你爆發爭執與衝突時,不要太擔心,只要先接收當下的情緒後保持冷靜再做溝通,要多聽孩子傾訴,協助孩子了解他自己,勝過你為孩子的人生下指導棋。
如果你們過往因為忙碌而疏忽了為愛的存簿儲蓄,也不要太擔心。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可以好好的愛與關懷,把生活的好習慣先建立起來,只要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話,孩子就會願意跟父母傾訴。
教養需要耐住很多的煩與難。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是用高標準對待自己,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多看自己做得好的那一面,不要鑽完美的牛角尖。也有孩子天性得過且過以低標準處事,父母可能就要多花心思提升孩子的細膩與專注,這樣才可以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把該學會的知識學懂。每個孩子都不同,父母要引導孩子做出最好的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因為在人生的分歧點上,他想知道自己是誰﹖他想界定自己是誰﹖艾瑞克森(E.H. Erikson)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學者,他認為人生有八個階段的任務,每個任務都有兩極的價值衝突,人要在這兩極的價值中求取突破與克服這些衝突,才可以完成成長。在青春期時要發展的任務,就是在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中求取突破,來達到對自我的認知與建構。不要用傷害把他們推開、推遠了!更不要跟孩子比兇、比誰的拳頭、權力大,如果親情的愛讓他受傷,他可能會在愛情中尋求安慰,但往往在親情中受傷的孩子,在愛情中更容易遍體鱗傷。
教養孩子的鬆與緊,要隨著孩子的成長做調整,讓規範從他律變成自律,只有自重自愛的孩子,才可以在充滿挑戰與誘惑的人生路上站穩腳步。要引導孩子多思考與沉澱心靈,不要讓他一直處於混亂的青春期,就像現在有些大人還沒有從青春期中成熟起來。
德蕾莎修女說:「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就是要協助孩子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讓他可以從他律中變成自律,讓他看見自己與承擔起他生命的責任。
教養不是短跑,是一場馬拉松,你無法衝刺,而是要學習配速。
#照片是去年暑假的機場
﹡﹡﹡﹡﹡﹡﹡
博客來曬書市集,我的書《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單本五折特價180元,三本特價399元,優惠持續至2020年7月28日,歡迎大家多多支持好書、購買好書。
博客來 https://reurl.cc/M7O2WL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啊小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做自己!害怕別人對你不高興?重點是靠北!|心靈成長|#Shorts
勇敢做自己!
不需要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
別人說的話不會為你負半點責任,
所以幹嘛聽信他們的話?
這輩子你最需要做的是,
盡情地去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好好愛自己」就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功課!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給我一個讚鼓勵支持我!
也歡迎分享出去,記得按下訂閱跟開啟小鈴鐺!
這樣才不會錯過之後的新影片通知哦!我們下一部影片見!Bye~
☛歡迎追蹤我的TikTok:@mr.jo_111
https://vt.tiktok.com/ZSJME1AxL/
#做自己 #愛自己 #重點是靠北 #勇敢
-------------------------------------------------------------------------
《你有沒有遇到這些情況?以下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1.你想要「提早10-30年退休」嗎?(懶人投資被動收入)
https://reurl.cc/KA076g
2.如果你是做「業務類型」的工作,
然後已經受夠自己主動找客戶、一個一個去私訊問的經營方式!
你想要「讓客戶主動找上你」嗎?方法就在下方連結!
https://reurl.cc/xG75ZL
3.達成百萬年收推薦!!
教你打造出年收百萬的潛力個人品牌!(2.0)
歡迎先看再說!看看不用錢~
https://reurl.cc/4aoKR2
【此課程使用以上的連結購買,我會贊助你2000元台幣上課】
-
以下的課程輸入專屬折扣碼:mrjo111
【立刻現賺15美金!】
1.總是找不到自信與人生方向嗎?(此課程已包含第2個課程)
那女孩夏天聯名課程:
https://reurl.cc/bX9QNX
2.網路趨勢逐漸起飛!斜槓青年打造副業看這裡!!
開創網路賺錢副業,社群經營大補帖:
https://reurl.cc/Nr0vNQ
以上為小卓上過並且很推薦的線上課程!!
嚴格把關所有商品,爛貨絕不推!!
(如有課程相關問題想詢問,都可以至IG或E-mail私訊我哦!)
-------------------------------------------------------------------------
在一般人的世界裡,
都秉持著一定要親眼看到、親身體驗到才會願意相信某種事物的存在。
在心靈的世界裡,
你必須要先徹底地相信,你才會看的到、體驗的到你想要的事物。
我的頻道主要內容是自我成長,還有心靈成長
幫助你利用吸引力法則,實現任何你想要的夢想,不想錯過的話,記得訂閱我的頻道,並且開啟小鈴鐺,這樣才不會錯過我的新影片通知哦!
《想了解更多詳細訊息,請觀看頻道簡介》
-------------------------------------------------------------
☛關注追蹤我: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jo_111/?hl=zh-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r.jo111
✉聯繫:WaitingPosi@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R9_4bIgiY/hqdefault.jpg)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零極限音樂
讓心歸零,真實的自己才會出現;如果沒有真實的自己,
就沒有愛;活出真實的自己,你就自由了!
當我們將荷歐波諾波諾,也就是「讓內心歸零的方法」,
融入我們每天的生活方式中,就會看見自己、家庭、社會產生驚人的改變。
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零極限(Zero Limits)
見、理解、清理、愛
「愛可以療癒一切。」
在生命至少有三個層面:
1. 一開始你認為你是受害者。
大多數人都是無助的狀態,認為社會在剝削和壓迫自己。
你覺得這都是社會的錯,政府的錯,上司的錯,別人的錯,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你掙扎、抱怨、抗議、聚集起來與掌權的人抗爭。
你的生活一團糟,欠債、入不敷支、人際關係惡劣、工作壓力大、被人針對。
你認為你沒有任何影響力,無法改變。
2. 接著你認為你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
有一天,你看了改變生命的影片、書籍文章。
如:《秘密》、《與神對話》、《比神更快樂》、《秘密》、《魔力》、外星人巴夏訊息。你開始覺察到自己的力量,開始了解信念的力量和這些宇宙的法則。
如:顯化法則、吸引力法則。你開始有一些神奇的經驗,體驗令人開心的結果,生活開始有所改變。
3. 最後,如果你夠幸運。你將成為神性的使者。
你開始覺醒,你了解了世界的真相。
你內心有一股正義感及直覺驅使你去做些什麼,你希望能改變世界!
甚至,你開悟了。你的意識成長到佛陀、耶穌、賽巴巴的層次,成為一位覺悟者,向大眾傳遞宇宙真理。
本文的精髓可以歸結為一句話,
一句你要學著去用的話; 一句揭示了宇宙奧秘的話; 一句我想現在對你和神性說的話: 我愛你。❤
❤零極限簡介
被稱為「零極限」的「荷歐波諾波諾」大我意識療法。
簡單地說就是不斷清理自己內在潛意識重播的負面能量、負面記憶和限制性信念。
當中最簡單、直接的清理方法是向自己內在不斷說四句真言: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當時修藍博士曾經只是運用零極限療法,沒有見過任何一位患者,
治好美國夏威夷一整間具高度危險性、被鎖上腳鐐和手銬,
更需要服用高劑量精神藥物的精神病院的重犯。
❤《零極限》節錄:
他(修藍博士)說到,他在夏威夷州立醫院裡乾了三年。那裡關押的都是極危險的心理性重罪犯。
心理學家基本上每月一換。工作人員要不是三天兩頭兒請假就是乾脆辭職不幹了。
誰要是經過病房都要背貼著墻走路,生怕被病人襲擊。那可不是個人該去的地方,更別說住那,在那做事了。
修藍博士告訴我說,他從沒正式地見過病人。他從沒會見過他們。他的確看過他們的檔案。
當他看那些檔案時,他就在自己身上做工。當他在自己身上做工時,病人們就開始康復了。
當我聽說了以下的內容時,這段經歷更讓我心馳神往:“幾個月後,那些加了手腳鐐銬的病人也准許自由活動了,
”他告訴我說。“其他有些用藥劑量很大的病人也減少了用量。
還有些被認定是要判無期的人也獲得了自由。”我為之肅然起敬。
還不止如此,”他繼續說到,“工作人員也開始喜歡回來工作了。
曠工和遲到早退的事也銷聲匿跡了。
到最後工作人員的數目遠遠超出需求,因為病人們都獲釋了,
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回來工作了。
今天,那所醫院已經停業了。
此刻我不得不問一個價值百萬美金的問題:“到底你在自己身上做了些什麼,導致了周圍那些人的轉變?”
“我只是清理了我跟他們共享的那部分東西,”他回答到。
啊?我不明白。
修藍博士解釋到:對自己的生命完全負責意味著,
在你生命中的每件事——只因為它們發生在你生命裡——就該你負責。
某種程度上說,這整個世界都是你創造的。
噓(口哨聲)。
讓人難以接收。為我自己所說、所做負責還行。但是為在我生命裡的每個人的所說、所做負責真是不可理喻啦。
(每一個在你身邊發生的事,都是跟你有關的,因為你都在場所以吸引過來的事件,在你自已的生命中)
然而真相是:如果你對自己的生命完全負責,那麼你就是對——你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觸摸到的,或是以其他方式經歷過的,統統負責——只因為它們發生在你生命裡。這意味著,恐怖分子,美國總統,經濟體制——任何你經歷的和不喜歡的——都該你去治瘉。從某種意義上說,要不是你內在的投射是這樣,它們是不會存在的。
問題跟那些無關;但跟你有關。
要改變它們,你得要改變自己。
我知道這很難理解,更別說去接受和活出來了。
譴責比完全負責來得容易得多。
但當我跟慧林博士聊時,我開始意識到:在呼珀珞珀珞裡,治療對他來說就是愛自己。
如果你想改善你的生命,你先要治愈你的生命。
如果你想治愈每個人——哪怕是個心理性重罪犯——你只要治愈自己就可以了。
我問慧林博士,他是如何治愈自己的。
確切的說,當他在看那些病人的檔案時,他到底做了什麼?“
我只是不斷地重複說‘對不起’和‘我愛你’,”他解釋到。就這樣?就這樣!
❤荷歐波諾波諾清理五要訣
1. 注意到有問題發生了。
內在的程式記憶的資料,被啟動了。
(不是別人,而是自已本來就有的程式被點開了。所以我吸引它幫我打開了。)
問題不是那個人,而是別人啟動了,你的情緒按鈕(程式)。
情緒按鈕(程式):讓你感到批判、憤怒、背叛、怨恨、嫉妒、敵意、悲傷、煩悶、羞愧、急燥、逃避、不安、沮喪、恐懼、暴力、孤單、無能為力、絕望。
因為你們之間,有共同的程式:來表現給你看,你是不是有一樣的共嗚,如果之間沒有一樣的程式,就不會有感覺,也不會在出現於你的身旁。
覺知這「不快樂的」情緒或感覺:你熟悉嗎?去理解它背後的原因。
EX:你很難過(情緒按鈕(程式))
你為什麼會難過? 你難過的點是什麼? 曾經有一樣的事情發生嗎?
直覺的感覺讓你難過的事情。
2.開始清理感覺(情緒-記憶程式)
★請在記住一點:不是要你去清理對方、想法、狀況、或任何事情。
問題在於你自已本身的程式,我必須要覺察到將它清理掉。
請對自已說:這四句話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說的順序隨意。
3.你也可以把這四句話的念頭運用在其它的方式為你清理
EX:找個藍色的玻璃容器,在喝的水倒在裡面,放在太陽光下照射15~60分,可以用在飲用、噴灑等...。
這就是轉化為祝福改變的能量。(請看最底下其它清理方式,可以當做參考。)
4.放手,等待靈感促使你採取行動
放手也是一個學習的重要功課。但是…
★★採取行動之前或下決定或一個念頭和想法,出現了!!!
請先清理三次,如果清理完畢。你覺得還是非行動不可,那就去做。
請要覺察自已是不是因為(想做的記憶程式,不是你真正的想做的事)
立即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是記憶在作崇,催促我們要立即獲得滿足。
●想要(欲望)>需要( 檢視 )>必要( 去做吧 )
5.持續重複地做-信念帶來為自已改變的力量
天天覺察自已的想法和念頭是不是一直在重覆無法跳脫的模式。
用宇宙愛的四句話,「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給你改變轉化能量的力量。
「清理」是通往「零」與靈感的唯一道路 – 伊賀列阿卡拉・修・藍博士
保持無時無刻的清理,你會發生,很多捆綁在你身上的「記憶程式」被解開了。漸漸地你逐漸平靜也較自由和自在了。
❤荷歐波諾波諾的清理的六項原理
1. 我們所居住的宇宙,是我們思想的產物。
一切都是由一個思想開始的,如:你走路,那就必須先有一個走路的思想。
另外,如果你是有了解過宇宙法則,如顯化法則,你更明白思想和信念的力量。「思維是純能量。」 物質是由能量組成。
2. 如果我們的思想致命,我們的實際生活環境也必然致命。
同(1),如果你把思想和注意力放左「致命」上,那便會創造出一個「致命」的實相。
3. 如果我們的思想完美,我們的生活環境將充滿了愛。
同(1),如果你把思想和注意力放在「愛」上,那便會創造出一個充滿「愛」的實相。
4. 我百分之百的需要為我現在所創造的這個宇宙負起責任。
因為你的世界是由你的思想創造出來的,所以你必須負責任。
5. 我百分之百需要負起責任,來改正因致命的思想而創造出的這個致命的現實。
若你願意負起100%的責任進行清理,你可以改正這個世界。
注:許多事物都是大眾的集體潛意識創造出來的結果,如:希特勒、世界大戰、耶穌、佛陀、賽巴巴。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小希特勒」碎片、「小鄭捷」碎片、「小耶穌」、「小佛陀」
6. 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身外之物,所有事物都是以思想型態存在於我的內心。
佛語云:「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跟零極限的原理是一致的。
修藍博士講得好:「你有沒有注意到,每當你有問題,你都在場?」
❤荷歐波諾波諾的清理的清理方法
★★先往上看過原理再做清理。
四句真言:這是最簡單的清理方法,就是向自己內在不斷說四句真言: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清理步驟:
1. 心想著需要解決的問題:
例如:自己的疾病(精神病的效果最明顯)、深愛的人的疾病、欠債、經濟困難、人際關係差等。
2. 開始清理自己,最好有15分鐘以上。
向自己內在不斷說四句真言: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3. 聆聽神性的靈感和包含愛的內在指引,若有需要便馬上采取行動
(注:有些問題,例如疾病,可能不需要獲取靈感也能解決。)
❤零極限的作用
零極限(荷歐波諾波諾)的主要作用是「改正錯誤」,
清理自己內在潛意識重播的負面能量、負面記憶和限制性信念。
你可以這樣理解:人際關係差、欠債、疾病、戰爭、政府腐敗等任何問題是結果,負面思想或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是原因。
由於原因永遠導致結果,所以真正解問題的方法就是移除原因。
零極限就是幫助你移除原因,而不是只移除結果。
【注:若你了解吸引力法則和顯現法則等宇宙法則,
並且你便明白我們身處的地球是在三密度,故若要達成目標,行動是必要的。
運用靈極限清理自己不是意味著什麼行動也不采取,請聆聽內在包含愛的指引、靈感而行動!】
❤荷歐波諾波諾的清理方法
零極限的清理方面有很多,
比較推薦方法是:四句真言(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冰藍、開燈、捕蠅紙、露珠清理法、祈禱文、藍色太陽水,方法很多,
但原理都是基於愛,所以不必去追求各種各類的清理方法,單純幾種方法夠用便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Y3m0d46d0E/hqdefault.jpg)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僅剩四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工作跟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辛苦的時刻,可能是工作量突然的增加,或者是情緒上有點負擔。
那在這種狀況底下,我最常聽到很多朋友會這麼說,我「ㄍㄧㄣ一下」就過去了,感覺起來「ㄍㄧㄣ一下」彷彿是一種美德;而且呢,這個行為可能身旁的人還會跟你加油打氣,跟你說go go go這樣子!
可是呢,跟我熟悉的朋友就會知道,我很少要別人「ㄍㄧㄣ一下」,因為我自己也很少用這樣子所謂的「ㄍㄧㄣ一下」的概念,去面對很多的困難。
「ㄍㄧㄣ一下」如果回到我自己的專業裡面,我會說它是一種用意志力動員的方式,來面對解決問題。
其實呢,意志力在本質上是一件很不可靠的事情,你回到自己的生活經驗裡面去想哦,當你要靠意志力告訴自己控制飲食、減肥,用意志力來讓自己養成好習慣、去除壞習慣,有哪一次真的得到長遠的成功?
就以減肥來說的話,有很多人可以用意志力,幫助自己控制飲食一段時間,可是等到自己意志力崩潰之後,後面往往會造成報復性的吃得更多,然後讓自己的生活習慣更糟糕。
所以呢,一想到這裡,有很多人就會開始覺得很沮喪跟挫折,彷彿人生拿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意志力也不可靠啊,那到底該怎麼辦?
然而很矛盾的地方是,你仍然可以認識很多朋友,他可以在一定的時間裡面完成很多事,他綜觀自己的人生,他可以過得比一般人幸福跟圓滿。
他們的關鍵又在哪裡?難道他們不會遇到那些辛苦的時刻,不會遇到那些情緒的低潮,或者是客觀的困難嗎?
事實上,老天爺是公平的,你會遇到的所有問題,他們也會遇到,就如同我也會遇到一樣,那我們是靠什麼呢?我們不是靠意志力,我們靠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兩個字叫做「習慣」。
其實呢,根據倫敦大學的研究它告訴我們哦,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大概需要花66天,坊間我們聽過一個說法,叫做21天能夠養成一個習慣,這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在嚴謹的學術研究裡面,一個習慣要成為我們的信念和行為的系統,它是需要更長的一段時間;然而習慣的建立,當然不是沒頭沒腦的,逼迫自己去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然後ㄍㄧㄣ到超過66天就可以了。
其實習慣的建立,它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它有沒有跟你這一個人內在的一些「動機」去做一些緊密的結合。
講個例子吧,大家可能都聽過「菲爾.普斯」,他是一個世界游泳的冠軍。
他在游泳這個領域,達成了幾乎是前無古人的成就;但是他小時候被診斷出有注意力缺失,俗稱的過動症。
他的幼稚園老師跟她的母親說,菲爾普斯都坐立難安,沒辦法安靜下來,很抱歉你的兒子完全沒有辦法能夠集中精神、集中精力。
可是這樣的菲爾普斯,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紀錄,而且更有趣的是他的游泳教練,稱讚菲爾普斯的成功關鍵,就是他的專注力。
菲爾普斯從14歲開始,一直到參加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這一段時間哦,他堅持每周訓練7天,他每天在水裡面的時間有6個小時,從不間斷;他把自己的所有的精力跟注意力,都給了游泳這件事情。
而這樣的一個習慣,讓他在游泳池裡面找到了自己的天空,而且取得非凡的成就;所以你看哦,自律它本身並不能建立在一種自我強迫,而是要能夠找到每一個人真的值得他投入,或者是適合他投入的一個地方。
就以我自己為例子,很多朋友都問我,你是怎麼樣能夠堅持「一天聽一點」,每天都有這樣的產出?如果你覺得我是靠意志力用ㄍㄧㄣ的,事實上ㄍㄧㄣ不了多久。
我從2016年的12月19號,一直到現在,ㄍㄧㄣ真的能ㄍㄧㄣ得了,現在是2020年,ㄍㄧㄣ得了這麼多年嗎?
事實上,我只是把這件事情養成一個習慣,而這個習慣的背後,是因為我本身愛做這件事啊!
因為我本身愛做這件事啊,我有個很重要的核心信念,那就是如果我每天都有一些閱讀,我每天都有一些前進,都有一些想法跟感悟,那我何不把這些東西把它錄下來,分享給有緣的朋友呢?
然而當我開始有這個念頭,並且一步一步的去建立這個習慣的時候,其實我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有的閱讀,所有的資訊吸收,都會變成我的養分。
如果今天我讀到了書上一段很有感的文字,我就會用很快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並且把它整理出我對於他的一些想法,和可以分享給你的東西。
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習慣的建立,所以這麼多年的時間裡面,我仍然有我自己私人狀況的低潮,仍然有我工作的忙碌;甚至於有身體狀況的起伏,可是我仍然可以風雨無阻的讓你「一天聽一點」。
所以你說真正的關鍵,能夠靠ㄍㄧㄣ的嗎?還是必須回到自己的身上,去釐清什麼事情是真正有意義,而且可以發揮的地方?
這其實就是我在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裡面談到的,叫做「創造意義的能力」。
有些生命的意義,可能需要你透過一段時間的生命和歷練,你才會發現;就像我做「一天聽一點」。
然而有些生命的意義,可能你就會在早年看到你的天分,你可以投入的地方,就像是菲爾.普斯。
然而在你身上,無論你是哪一種,我覺得有一個東西很重要,尤其是會聽我內容的朋友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叫做開始為自己負責吧!
如果你覺得你在過去錯過了一些機會,你去抱怨、你去怨懟,你覺得父母親沒有給你好的培養,這其實真的都在推卸責任。
現在你是成年人了,你可以為自己好好的覺察、好好的觀察,你到底做什麼事情會帶給你深刻的滿足感?然而這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或許學習會帶給你很重要,也很關鍵的幫助。
所以也因為這樣子,【過好人生學】從即日起到6月12號的晚上12點,也就是明天晚上12點止哦,我們有一個季節限定的優惠。
在這段時間裡面你只需要花1413,這一門課就會一世一生的陪伴你,一起在生命裡面找到你自己的意義。你加入了嗎?歡迎你的加入,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需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並且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把握1413的季節限定優惠,相關的連結,在我們影片說明裡都有。
期待你的加入,也期待你透過學習後的體會和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4TF4RZO17A/hqdefault.jpg)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愛_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_看到自己的責任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愛_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_看到自己的責任 · #雲林四湖曾先生房屋新建#前置開工感謝#寶島義工團帶領逾八十名義工夥伴,來為曾先生蓋新家,#義工們大家辛苦了# ... ... <看更多>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在 愛蔓延社會企業- 德蕾莎修女說「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德蕾莎修女說「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Mother Teresa said: "Love is in the needs of others to see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