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7一早去提升藝術氣息的日常~
2021漁光島藝術節-「安棲之嶼」,展出日期3/27~4/18,展覽期間真的很難得看到安靜的漁光島這麼熱鬧~按照慣例,就趁還沒交通管制+遊客少少的一大早來欣賞一下這次展出的作品吧!但恐龍麻不得不說~這次的作品真的有把漁光島的景色融合進去,早上藍天白雲的景色,和下午夕陽餘暉的景色都可以拍出不同的意境耶!還沒有來的朋友動作要操手刀的快喔!因為藝術節只到明天啦!!!
#一大早的景色很有活力的感覺
#小孩遇見沙灘
#就如同脫韁野馬般的爆嗨
#但
#來海邊不玩沙要玩啥
#想跳海先等等
#忘記帶衣服
#漁光島藝術節👉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ax1RRO?gclsrc=aw.ds&gclid=CjwKCAjwjuqDBhAGEiwAdX2cj3ehXdg2yEaTmHkAau4RIokKfzh6nGU5XeTf-4le4ekDuOLR6kkmcBoCx84QAvD_BwE
#倒數第二天
#下午來還有市集喔
想跳海先等等 在 角落Bais - 每周日下班後只想爛在地板上不想動沒做甜點跟備料的時光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呼~好想結束那天去跳海一趟。 生理巨乏... 但...心裏一切充裕時光每天都有以前來過的 ... 那些疲憊已不在嗯...好的等等盤點先跟大家晚安哦晚安螞蟻雄兵們| Facebook ... ... <看更多>
想跳海先等等 在 [海水] 慢慢跳別嗆到– 安全跳海手冊(三) - 看板Aquarium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本篇僅分享於PTT水族板,請勿轉載,謝謝。
==========================================================================
這篇文章為本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
內容主要是我當初設缸(底濾缸)的流程。
如果想要參考背濾缸的設計、DIY以及設置,可以參考板上型男阿波的文章,
文章代碼:#1D6j84Sm #1D7QjG8y
===========================================================================
Step 1:設定飼養目標:
此步驟為決定自己想要養什麼,使用哪種系統,需要哪些設備,
以及自己的預算在哪邊?
這次以使用ZEO系統的SPS缸為範本。
註:關於使用哪種系統,現在海水缸主要系統就我所知分為:
a. 厚砂系統:
鋪設厚度15公分以上的厚砂,用以營造厭氧區來陪菌,
系統形成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半年?)。
b. 柏林系統:
使用大量的活石(約50%)配合著強力蛋白而成的系統。
c. 傳統濾材系統:
就使用傳統濾材作為過濾心臟的系統。
以上三種系統,有人還會加上各種陪菌、過濾方式,
例如:NP豆豆、ROWA吸附劑、酒精等等各式各樣…
d. ZEOvit系統:
使用德國KZ公司所出產的一系列ZEOvit產品的系統
e. BWA系統:
使用BWA公司出產的一系列產品的系統
…等等。
礙於篇幅及本篇是以給新手有個參考為目的,
因此這部份僅簡略敘述,不多加以說明。
Step 2:設計魚缸。
這邊如果新手不知道如何自己規劃整組魚缸的配置,
可以去找海水水族專賣店跟老闆共同參與討論。
告訴老闆你想要的魚缸尺寸、有什麼特殊需求、是要用開放缸還是拉邊條,
要不要補玻璃棒,底缸要怎麼隔,底櫃要用什麼顏色…等等。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詢問價格。
有時候價格會反應在作工及售後服務上面,因此若是沒有熟識的店家,
可以向其他魚友多多詢問。
由於我這個人就是太閒,
所以當初我是自己用繪圖軟體畫了幾張缸子的設計圖如下:
主缸:https://ppt.cc/NQgk
底缸:https://ppt.cc/Iroy
底櫃:https://ppt.cc/Wc5@
組合:https://ppt.cc/ck(v
然後就提著這幾張紙去找熟識的店家討論,並且做一些細部修正。
註:此繪圖軟體為Google SketchUp 8,免費。
Step 3:採購器材。
魚缸設計好了,就可以開始採購其他器材。
例如:燈具、蛋白、沉馬、造流等等…
Step 4:配管測試。
等魚缸送來之後 ( https://ppt.cc/Fnha ),
由於採用底缸過濾,所以需要配管(https://ppt.cc/QMYG )。
配管這邊可以嚐試自己配配看,但是怕失敗的話也可以於訂做魚缸時請店家
一併準備好。
配管好之後就可以先稍微放淡水試跑看看,
看有沒有地方會漏水( https://ppt.cc/UqdY )。
接著我是把所有該放的器材統統塞進底缸(https://ppt.cc/S755 ),
然後就放著淡水跑一週。
Step 5:購買活石。
再經過一週的測試確定沒有漏水之後,就可以準備開始養水了。
這時我會把原本的淡水全部放掉,把缸子擦乾淨,
然後出門前往水族館採購活石跟底砂。
活石,個人認為是整個海水缸最重要得東西,
也是為你的海水缸帶來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挑選好的活石很重要。
我挑選活石的重點如下:質輕、孔隙多、顏色淺紫淺紫、沒有發黑、
聞起來不會有腐臭味也沒有硫磺味,
以及沒有過多的藻類。
至於要挑選多少的量?
我個人是建議一次挑選你主缸空間的20%~30%甚至更多。
注意,是「空間」,而不是「重量」。
因為活石有孔隙,所以每一顆的質量都不相同,
有的可能很大顆像你的頭那麼大但是卻很輕,有的可能只有拳頭大但是卻很重。
因此請記得,挑體積大但相對較輕的,這樣除了孔隙比較多有利陪菌以外,
也比較省錢XD(畢竟活石是以公斤計價)
底砂,很多人會有疑慮,鋪底砂到底好不好?
我是不管那麼多啦,因為我覺得不鋪底砂很醜(任性)
而且底砂要鋪就一定是0號砂(沙灘砂),再大也很醜(任性)
但是我也只會鋪薄薄一層。
Step 6:清洗活石。
活石底砂買回家之後~首先要做的動作就是清洗。
清洗活石:活石買回家之後,處理方式百百種。
我個人是把他拿去用「淡水」先行泡過10~20分鐘後,
再拿刷子(鬃刷)把表面上的粉塵、污泥刷淨,然後再用淡水沖洗。
處理好之後再把他丟到高比重的海水內泡著等待設缸時使用。
(高比重我個人是1.030以上)
清洗底砂:就跟養淡水時的處理方式一樣,不贅述。
Step 7:倒入底砂、擺放活石。
接下來我會先把洗好的砂子一股腦的統統倒進缸子裡(https://ppt.cc/H46B )。
接著則是一邊放水一邊開始擺放活石,
然後開始橋一個你自己喜歡的造景(https://ppt.cc/wvD0 ),
但是按照我的經驗…這個景通常不久之後就會被你改掉…所以隨便放放就好,
但是請盡量把活石壓在砂上的接觸面積縮小。
我個人放置活石的時後會盡量避免活石壓在砂子上面。
理由我不清楚,只是單純的認為這樣會比較好。
然後這邊還有個重點,如果認為自己的活石太少。
請趕快在養水初期就在放下去。
寧願偏多也不要太少,因為日後活石太多拿出活石,
總是比太少而要增加活石來的好…原因這邊也就先跳過不講解了。
Step 8:漫長的養水期。
請注意,我個人認為養水養的好不好,
會大大地影響你這缸之後系統的穩定度。
而如何養好水?
養水方式有很多,以下介紹我的養水重點:
a. 挑好的活石。
b. 買適當的菌種,請不要拿淡水用或淡海水共用的菌種,
請使用海水專用菌。
c. 定期開燈。
d. 維持高一點的溫度(26度以上)。
e. 最重要的「耐心」,請給他時間。
f. 持續一個月以上的養水期。
如何確定養水是否完成?
這時就拿出你準備好的no2、no3測試劑開始測試,
等「第四週」之後測出來的no2、no3歸零後,即代表養水完成。
註:請不要前幾週就測,然後說no2、no3都是零,那不代表什麼。
這邊再次提醒,
我看過太多新手鐵齒想要挑戰快速養水或是根本沒有耐心長期養水
而提早放入生物,但是絕大多數的下場都很慘…
Step 9:恭喜養水完成。
這時候我會大量換水。至少換掉1/2以上,甚至更多。
接著就開心的去水族館開始選購自己喜歡的活體。
但是建議各位,設缸初期請慢慢的增加你喜歡的活體,
切勿一口氣丟個五六隻魚,或是一堆軟體,請循序漸進。
●總結
以上,差不多就是這次想分享給各位的新手教學文章。
內容可能有錯誤或是很多個人的見解、偏見,
但是這也是我跳海至今所慢慢累積起來的經驗,供各位參考參考。
另外我比較建議各位新手,如果因為不知道如何跳海而想要拜師學藝的話,
請去多看看板上的海水缸分享文,然後再挑一缸你看起來最喜歡的!
接著水球他!專心向他詢問!我相信板上的海水眾都會很NICE的回答你的問題。
另外就是,既然你喜歡的是他養出來的感覺,那就請你專心學習他的作法就好。
因為養海水很多眉眉角角,且很多作法都是有前因後果的,
所以如果你還是個懵懵懂懂的新手,這邊聽一些那邊聽一些我想對你只會有負面影響。
所以專心向一位老手討教是我比較建議的方式。
最後在這邊謝謝M群的各位的幫忙,以及指正。
如果新手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加入水板M群,那邊隨時都有專人替你們解答。
加入方式請見置底文章。
謝謝各位耐心的看完此篇文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7.137.136
我也終於PO完了= =
是指泡活石的海水比重嗎?那個只是用來泡著活石而已。
用高比重也是為了殺死一些螃蟹、蟲子之類的~缸內海水比重還是請注意維持。
是的,比重可以到1.026沒問題,低的話甚至1.017左右也可以。
但是針對的情形不同,優缺點也不同。
不過一般以天然海水來講是1.024~1.026左右,然後依照乾季雨季之別而有所增減。
乾季比重可能會到達1.030甚至更高,而雨季則是可能到1.017甚至更低,都要看情況。
而我個人魚缸是定在1.026。
已修正。謝啦!
※ 編輯: laio 來自: 202.39.19.90 (09/07 16: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