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大家
跨年前,我為老爸舉辦七十歲壽宴,訂了一間獨立舒服的包廂,貴賓是老爸想邀請的親友,其中一位很特別,老爸第一任老婆,也就是我的老媽。
猶記得,老爸六十歲大壽那天,老媽端著積怨已久的臭臉,要我端著紅燒獅子頭,隻身前去台中祝賀。
隔了十年,七十歲大壽的這一天,老媽竟和我叔叔(養父)一同盛裝出席壽宴,坐在老爸與阿姨旁邊。
還沒開席,有位長輩詫異地悄悄問我:「妳媽真願意來啊?」
我肯定地說:「當然來!」
長輩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長年以來,我在「佳偶難成、百年不合」的父母關係中掙扎,我何曾能想到,離婚將近三十年後,他們竟還有機會,和平地唱一首生日快樂歌。
開席前,老爸起立,在賓客面前公開發表感言,一開口便說他要感謝的第一個人,是老媽:「謝謝妳為我生了兩個很好的孩子。」
老媽一愣,她從不習慣被讚美,更何況是冤家老爸的讚美。她笑容尷尬,用酸溜溜的語氣,昂起尾音質疑:「是嗎?」
老爸誠懇地回答:「真的!妳可能不知道,這輩子妳在我心中,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老媽動容,嘴角輕輕抽動著,她沒再說什麼,撇過身去輕輕試淚。
我相信,這是老媽生命中的重要時刻。
我也相信,老爸的真心話,讓老媽一輩子的苦與怨,獲得某種昇華。
後來,老爸才喜孜孜告訴我,其實生日當天一大早,老媽是第一個親自打電話祝壽的人,「七十歲,總算讓我盼到一句好話!」老爸無比欣慰。
後來,老媽跟我說:「妳爸很奇怪,每次都從Line傳一些無聊笑話啦、醫療訊息啦…..(有些困惑)然後還會傳那種會動來動去的小人,寫『有妳真好』,他是真的覺得我好嗎?」
「是呀!有妳真好,爸爸沒說錯。」
老媽有些滿意地笑了。
我聽到幾個關鍵字:
每次(表示不只一次,老爸釋出善意,已經有一段時間)
line留言(老爸知道兩人一講電話,他受不了老媽酸言酸語,火氣立馬湧上)
有妳真好(老爸用非特定的公眾符碼,把情意不露骨的表達)
就在這樣不知不覺中,仇人再度變回家人(真好!)
於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說故事的人,永遠都在處理角色的兩難#
#所有的人生都是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人生#
#每一個好看的故事,其中必伴隨著角色的轉變、成長#
#關係的建立、推演、變好或變壞,都不是一觸即發#
#沒有愛,就沒有感動#
#沒有感動,就沒有溫暖#
----------------------------------------------
我是要說故事溫暖全世界的創作者。
也是與學生透過故事找到自我價值的老師。
23歲我在報紙寫第一個專欄。25歲出第一本書。27歲完成第一齣偶像劇。
寫過一部兒童動畫腳本《超毛星Choobies》,入圍第47屆金鐘獎動畫節目獎,2012 亞洲電視獎「最佳學齡前節目」入圍。(這不表示我很會帶小孩,科科…)
大學兼課超過十年。兩岸都有可愛的學生。
剛從上海完成一齣大規格的戲劇回來。
說故事、寫故事、教故事,都是我說故事溫暖世界的方式。
可是當我個人的角色從女兒變成女人、變成媽。
角色的多元讓我的「兩難」格外明顯。
在上海寫劇本又在台北教書?完成夢想,又想兼顧家庭?飽受摧殘,心中還要充滿愛?老天鵝啊~~~
曾經有人說我很幸運,上天給我很多機會,我要辦的事沒什麼做不到,
後來我才發現,其實不是這樣,很多事情,在開始之前,早就已經發生。(我八歲開始寫日記,到十八歲文章第一次被報社發表,我已經寫了十年)
很多看起來很好的機會,其實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那些被推坑的血淚啊…)
我們常說,準備好了就上路,其實大多數時候我都沒有Ready,可是我有勇氣上路,因為我不怕摔,最慘就是回到原點。(從小吃苦當吃補是一種很棒的訓練)
有人是人生勝利組,而我肯定是「人生努力組」。
講座裡你會聽到
#走自己的路,該如何走?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放棄?
#成長環境給我的養分是什麼?
#年輕時候一趟墨西哥漂流之旅,幫助我確立什麼價值觀?
#自我實現為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夢想vs家庭,創作vs惱公,我犯了什麼錯,又得到什麼收獲?
#如何在人生裡做主動角色,拿回主動權?
#所有你好奇的問題…….,包括如何被兩個小孩攻掠….(灑淚…..)
走自己的路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人生最終就是一個人走,離開的那一天,除了愛、除了自己,你什麼也帶不走。
你不一定要聽我怎麼上路,但由衷祝福你走出你自已的路。
在台北、上海兩地密集奔波幾個月,劇本工作終於結束。
我要先跟你說對不起,讓你的行程一改再改,給你造成困擾。
然後我要說謝謝你,謝謝你的體諒與等待。
為了表達我的誠意,2/9這一場講座,我會準備精美點心(木柵阿明師傅的茶點是一流的喲),當做是歲末年終歡聚的小趴踢,我們吃吃喝喝,一起展望未來吧!
我們2018/2/9晚上七點,不見不散。
➔ 二月九日 #想用故事溫暖全世界的熱血媽媽|#劉中薇
➔ 活動介紹:https://www.facebook.com/WalkofLifeTW/posts/819578744896706
➔ 活動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X6IGZvoTFdAzDAHo1
(盡早報名,我好估算茶點份量,感激不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桃園電影節公布片單 精選「大手牽小手」等5部闔家觀賞電影 以「愛」出發 幽默溫馨 不同角度看世界 瑞莎力推:沒有任何事比愛的力量還要大 愛可以度過所有問題 桃園電影節公布「大手牽小手」片單,精選5部適合闔家觀賞的電影作品,皆以「愛」為出發點,親子觀影也能感受到滿滿暖心...
想用故事溫暖全世界的熱血媽媽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桃園電影節公布片單 精選「大手牽小手」等5部闔家觀賞電影
以「愛」出發 幽默溫馨 不同角度看世界
瑞莎力推:沒有任何事比愛的力量還要大 愛可以度過所有問題
桃園電影節公布「大手牽小手」片單,精選5部適合闔家觀賞的電影作品,皆以「愛」為出發點,親子觀影也能感受到滿滿暖心。影展正式開幕前,10/3在國泰置地廣場戶外電影院播映以棒球與親情為題的熱血電影《棒球英雄小聯盟》。影展大使瑞莎主動挑選出推薦片單,包括動保議題的開幕片《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以及「大手牽小手」單元中的《小小的回家願望》、《弟弟追著恐龍跑》瑞莎:沒有任何事比愛的力量還要大 愛可以度過所有問題。
瑞莎11年前以烏克蘭人身分來台發展,近年來升格幸福媽咪,償投身於台灣韻律體操訓練,以愛與溫暖為出發點的「大手牽小手」片單,讓她格外有感,包括來自奧地利的《小小的回家願望》,以孩童角度描繪車臣難民的現實生活,時而幽默、時而溫馨;《弟弟追著恐龍跑》中,患有唐氏症的弟弟,如何以獨特觀點教會哥哥用不同角度看世界。《小小的回家願望》 (2).jpg瑞莎表示:「看完《小小的回家願望》,覺得自己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在疫情時期特別適合給大家看,我們必須堅持,沒有可以比愛的力量還要大,我也很喜歡《弟弟追著恐龍跑》,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特別的地方,但『愛』可以度過所有問題,這兩部很有愛的電影,推薦給大家。」
身為影展大使的瑞莎,這次也盡責地化身催票大使,聽到桃園電影節票價,笑喊:「謝謝桃園有這麼棒的活動,一張票才70塊,大家趕快去買票,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可以全部票買下來嗎?」
來自奧地利的《小小的回家願望》,改編自Monika HELFER的同名小說,描述8歲奧斯卡、13歲姊姊莉莉跟母親相依為命,身為車臣難民的他們,因媽媽自殺未遂被送進醫院,兩個孩子雖不用遣返,但必須透過政府暫時安置,安排到不同的寄養家庭生活。天真的孩子們一心想要回到媽媽的身邊,用盡各種方式打聽媽媽的下落,希望用他們的愛以及溫暖的話語,克服一切障礙,讓一家人團圓。導演阿拉什.里耶長期關注難民議題,這次改以孩子的角度描繪,兩位童星的精彩演出令人驚艷。
《弟弟追著恐龍跑》描述小時候的傑克相信父母所說,覺得患有唐氏症的弟弟傑歐,有如漫畫裡的超級英雄,然而長大後的傑克,卻對弟弟感到丟臉,對外假裝自己沒有弟弟,也不敢喜歡的女孩面前承認。本片改編自賈柯莫‧馬札里歐(Giacomo MAZZARIOL)的暢銷同名自傳小說,故事真實描述比他多了一對染色體的「特別」弟弟,降臨到他的世界,他曾說:「我花了12年才學會用我弟弟的眼睛看世界,我真心覺得,那個世界還不賴。」幽默溫馨風格拿下2020年義大利電影金像獎大衛青年獎、歐洲電影獎青年觀眾票選獎,並獲得義大利銀緞帶獎最佳新人導演提名。
《哈囉世界,我來了》結合紙雕、攝影及2D繪圖而成的逐格動畫,白斑狗魚希望成為水底之王;幼小的蜻蜓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火蠑螈則想離開水面透透氣,動物們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是生命共同體,也努力著追逐牠們自己的夢想。片中製作超過110隻動物模型,共有76種動物,43種植物、4種菇類,所有模型皆以古董書的紙張所做成。「透過此動畫,我們試著理解每個動物的世界觀,並開始學習多元觀點。靜靜觀賞著大自然,拋開成見與刻板印象,超越所有生物階層意識,虛心接納成為世界的一份子,熱愛生命。」
《彼得與狼》以真人動畫影片方式呈現,描述彼得如何在其他動物朋友的幫忙下智取大灰狼的故事,巧妙融合現場音樂和動畫,又充滿文字設計和編排的藝術趣味,於2014年獲金玫瑰獎最佳美術獎項肯定。片中也邀請義大利籍指揮家丹尼爾.加蒂(Daniele GATTI)帶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實景演出,丹尼爾.加蒂現任馬勒室內樂團藝術顧問。
短片《動物狂歡節》則描述每天晚上,父親都會講睡前故事幫助兒子入睡,孩子總是選擇有點嚴肅,有音符、管弦樂隊照片和動物圖畫的《動物狂歡節》。看似簡單的故事,經過父子兩人想像力變得生動,搭配樂團的現場演奏,一個個動物有了自己的出場主題曲。音樂具體化動物的形象,讓整部影片鮮活動人。
2020桃園電影節將10月9日到 10月23日舉行,共規劃7大單元、超過75部國內外精采好片輪番上陣,更多影展訊息請密切關注桃園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tyff.taoyuancf.org.tw/)和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ff/)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