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百多年前的文學作品,每當看見作者活過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總覺得他們見證着近代日本史。不過我們在座諸位也不遑多讓,見證了昭和、平成、令和。
其實要經歷多幾個皇帝不困難,買個「人生重來器」投胎在亂世就是了。人稱「長樂老」的馮道活着的時代叫做五代十國,笑看風雲經歷五朝八姓十一君,鼎鼎大名傳頌千古。
話說從前日本的年號,都是在中國古代典籍裏找尋靈感。
但是「令和」不一樣,日本官方說取材來自日本古代詩集《萬葉集》卷五《梅花歌三十二首並序》。
既然官方都這麼說了,也許大家就跟我一樣,沒有懷疑過什麼吧。
話說剛剛踏入令和時,在某個惠風和暢的春日,我在熊本縣的麥島城跡附近的「万葉の里公園」附庸風雅,感受當時街知巷聞耳熟能詳的名句「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奈良時代的貴族歌人長田王(ながたおう)路過水島的時候曾經驚嘆水島的自然景觀,寫下兩首作品並被收錄入《萬葉集》。
上星期和某位研究日本歷史的前輩午飯,話題觸及了「令和」二字。前輩提起《昭明文選》中東漢張衡的「歸田賦」比《萬葉集》更早,「仲春令月,時和氣清」的句子是《梅花歌序》參考的對象。
上網找到詳細介紹的文章,江戶時代就有學者在《萬葉代匠記》提出這個想法。此外還有唐代杜審言和西晉陸機的樂府詩,都有疑似「令和」語句的句子。
喜愛經學的朋友笑說:東漢年代比《萬葉集》早,該作品作者是唐朝時代人,《文選》屬南朝梁時代,所以作者(相傳是曾隨遣唐使入唐的山上憶良)看到張衡賦受到啟發也好尋常。
相比起張衡文學作品可能是「令和」的典故,我更震撼是此張衡不是別人,正是初中中國歷史書裏製作渾天儀和地動儀的古代科學家。
才疏學淺,從來不知道張衡原來留下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離開學校20幾年,還記得這兩個古代科技結晶已經暗笑自己記憶力還算不錯。
姑且勿論「歸田賦」是不是「令和」年號的原型,最後兩句「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我很喜歡。
——-
讀文學作品最有趣也最困難的就是天下文章互相模仿學習抄考,還有各種典故牽涉到天文地理歷史等等,若然找到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固執有驚喜,但也很累人。
因此發現有前人做了研究讓大家安坐冷氣房學新東西,實在感恩不盡。雖然已經令和3年了,有時間有興趣就一起來學習吧!
註:極之推介閱讀的參考文章在留言位置
圖:熊本縣八代市水島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蘭亭敘可以這樣寫-楷書-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惠風和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錯就要認系列】
維園序
中央聖學子
「辛丑牛年,歲在癸丑,立夏之初,會於香江之維園,補鑊也。網民畢至,少長咸集。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因吾放浪形骸,猴子偷圖,情隨事遷,感慨係之悲夫,故列敘時人錄,亦感有失於斯文,罪該痛哉。」
#無logo紙杯好難搵 #今次堅手寫 #所以request加細杯 #手已廢 #咖啡杯challenge
惠風和暢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早讀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今天(2021年3月20日),迎來春分節氣,在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平分。“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從今天開始,黑夜會變短,白晝將變長。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爲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惠風和暢,紙鳶翻飛,春分不僅豎雞蛋、吃春菜、喝春湯,也是放風箏的好時候。你的風箏準備好了嗎?春天來了,希望就在前方;努力生活,不負春光,不負自己!#春分 #二十四節氣 #傳奇中國節
新的一天從早讀開始,每天早上8:00,不見不散!
惠風和暢 在 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蘭亭敘可以這樣寫-楷書-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惠風和暢 在 惠風和暢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People are posting about this. #惠風和暢. 福實. Coffee. · Yest--er------d-a----y--- ---a-t-- 1:----3----9--- -----AM--- ·. 下午茶. ''伯爵紅茶千層蛋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