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好自己的心靈肌肉】
.
前陣子跟朋友在Clubhouse閒聊的時候,剛好她提到一個很有趣、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字詞:Spiritual Muscle #心靈肌肉。
.
Human Design人類圖常常被強調是一個可以協助我們活出真實自己的工具。然而,透過學習人類圖中的知識,透過認識每個能量中心、每個閘門、每條爻的官方解釋,這最多只能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
.
若要「活出真實自己」,還是要回到最基礎的一步,就是在生活中實驗,好好在生活中運用內在權威與策略下決定。而若要能夠在重要決策上,有效運用到我們各自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就更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鍛煉。
.
這的確跟肌肉鍛煉並無二致。若要鍛煉出強壯的肌肉,同樣也絕非一時三刻的事情,必需透過時間與耐性,一步一步成形。然而,無論我們的肌肉多強壯,還是會有無法應付的狀況,還是會在某個當下感到力不從心,還是會意外拉傷。
.
我上星期去划獨木舟時,就剛好遇到一件事情,讓我更深深體會到心靈肌肉是甚麼一回事。
.
話說上星期我要從居住的內湖,前往瑞芳附近的海灘去參加海洋獨木舟技術認證課。由於這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我在出發前天晚上就做好了詳細的路線研究,最終決定了早上6點半出門,換三程公車前往。
.
然而,我的不預期人生又再度出現了。
.
就在我剛要出門前往搭乘第一班公車時,竟在APP上發現它說這班車還有一個小時才抵達。我當時也沒心神去理會出了甚麼問題,只是迅速搜尋附近有沒有其它公車可以抵達下一班公車的上車點。
.
正當我終於解決危機,順利找到適合的公車的時候,我卻發現第二班公車那天竟然沒開!我猜大概可能是因為中秋連假的關係,但我明明已經有查看清楚!
.
換句話說,即使我順利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但卻如同白費心機,因為那邊完全沒有其它公車可以搭乘往瑞芳去。接二連三的「不預期」不禁讓我感到挫敗萬分。我就這樣站在公車站,無法確定下一步跟怎麼走,對來到我面前的每個選項皆沒有任何回應。
.
當危機發生時,我們往往很容易因為慌亂,而忘記了這段時間新學習回來的運作方式,條件反射地就回到了過往用了幾十年的運作模式。
.
儘管我已經投入了「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的實驗幾年了,但還總是有時候會深陷混亂當中,還是會有面對甚麼都沒有回應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那個心靈肌肉不夠力/拉傷的時候。
.
這絕對無可厚非,因為每一個行為習慣的形成,都需要長時間的繁複練習和正向回饋。我們活在這世上,並非要做一個完美的人。在危機或困難出現的時候,會有煩躁氣餒等感覺都是非常自然的生理反應,不用太過責怪自己。就在這當下,好好觀察自己的反應。當情緒慢慢穩定下來之後,就好好看看如何修正下一步,繼續走眼前我們有力量走、可以走的路。
.
就這樣,我在公車站呆站了寶貴的10分鐘,忽然看見一台公車走來,我也沒有在管它的目的地在哪,覺得反正把它攔下來再算。於是,透過這個新的回應,我再次形成了新的軌跡。然後就沿著這新軌跡,先到了昆陽站,再轉捷運到旁邊的南港,換火車到瑞芳,再搭乘計程車抵達訓練基地。雖然很轉折,但最終還是順利抵達。
.
劇情的發展往往曲折離奇,童話故事中的美好結局原來還是存在。在不預期的失落過後,竟然出現了不預期的驚喜。正正因為大家聽到我的這個痛苦經歷,剛好住在內湖的教練就問我要不要坐她的車,就這樣,我往後兩天的交通問題就變得簡單得多了。
.
這種過山車型的體驗,大概就是不預期人生最好玩的地方吧!
.
驚嚇跟危機在生命中無可避免。我們追求的,不應該是能夠應付任何狀況的完美強壯肌肉,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讓自己逐步變得強壯與健康。如果在這個當下,肌肉真的不夠強壯,那也沒關係。無須因此而為難自己。好好感受那過後的酸痛。休息過後,你的肌肉就自然能夠再生,重新回復生命力,變得比過往更強壯。
.
會受傷,會跌倒,只因我們仍擁有踏出舒適圈的勇氣。
.
與其等到完美才行動,與其畏首畏尾地在做每個行為時考量自己會不會犯錯,倒不如好好投入其中,在過程中邊做邊修正。
.
唯有繼續嘗試,我們才能夠獲得大數據,從而作出修正。也唯有不斷的嘗試與修正,我們才能夠走得越來越順,越來越自在,越來越有信心。
.
The greatest risk in life is to not taking one.
.
若你也真心想在生命中作出改變,那就先從每天生活中的小習慣開始吧!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對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世界,對學習基礎知識很感興趣,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 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對話與獨白 周振東X劉蓉鶯 雙個展 訪問藝術家: 劉蓉鶯 思想的閘門打開之後,彼此相互碰撞,相互啟發,許多新的觀念就會跳躍出來。在當今文化環境的多元,于形式、語言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背景下,劉蓉鶯、周振東老師;他們倆雙木為林,藝路同行,以不同主題及表現手法致力於水墨...
情緒 閘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orry, thank you, I love u.】
人類總是捉錯用神,想說抱歉的時候,其實對方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好對不起的。拍電影時,雅妍告訴我,不要說「對不起」,嘗試說:「謝謝,我愛你」。如果探討如何解決問題,言語間說着愛,的確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可是,不愛,也沒有讓我們認清任何事。
愛的反面不是恨,僅是不愛,不愛的方式有很多種,切斷,割捨,放棄,「無事」,就能若無其事。
愛不是答案,是「面對」與「回應」問題的方式。
無論是對待一事一物,人和人的關係,以至自己的身體。
過去兩星期,超越肋骨折斷的疼痛,似是解鎖了痛感的上限。很多原定的工作照常進行到極限(當本人還以為距離極限很遠),才意覺到這次距離危險,稍微有些太近。
日常字末句尾總是呢喃著:「身體從心」,我的身體,偶然,會跟不上我的心。
一直幼稚地覺得,大腦是器官,心臟也是器官,然而「心」,卻是意念、意志,心想往哪裡去,每個細胞也會隨之驅使,往哪裡去。因為沒有咳嗽,也沒有肺炎徵兆,毫無自覺地帶著無法分辨痛楚來源的炎症,如常上課下課拍攝工作;直到踏進醫院的瞬間,體溫超標警報的聲音,讓我想起某次在搜尋拍攝服裝時,店員忘了拆防盗裝置,出門時,閘門發出淒厲鳴叫,惹來警覺的目光。正因突然來襲的荒謬感暗自發笑的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荒謬的處境都是自己造成。
在接受治療、檢查、注射各種藥物、反覆地找尋血管打點滴的時候,護士小姐總會對我說:「做得很好」。我在反思,沉溺專注別的事情,假裝對痛感遲緩和鎮定,不掙扎不叫喊,簡直是強項,然而這到底是哪裡好?沒關係,能耐得住痛,就會獲得讚賞的場合,也就只有這些時候了(笑)。我靠著滿足於不需要勞動就能獲得讚賞的想法,抵消了很多個覺得不「想」忍受、想逃離、浮躁、恐懼的瞬間;同時也發現,正視痛感是治療的關鍵,如果還沒厭世到盡頭,最好還是誠實地反應、感受自己與危險的距離,身體已在奮戰,提高意識什麼對自己不好,例如⋯⋯你所不知道的藥物敏感,會讓你的咽喉氣管胃突然腫脹,呼吸困難;又例如,你的血管因為反覆注射堵塞了瘀血塊,原來不是一兩個星期就會消失的,所以,得說出口,老實點。
能夠承受痛楚,算是頑強?能夠承認不能再承受更多的痛楚,痛的時候喊痛,其實是本能,是正常反應;是誠實。
我在學習中,如何誠實面對和回應,愛我的和我愛的人。
想對這個星期的缺席缺失說抱歉,想對頻撲照顧、在擔心的人說對不起;
也許,其實,「沒有人在怪你」🤷🏿♂️,沒有人在怪責誰,一切也只是處境。
有一個不能否定的事實,這世界即使誰突然消失不見,還是會繼續運作。我在臥床的時候,好好地感受了一遍,消失、失去可以僅是一瞬間的事,一不留神,遲鈍、不敏感、不誠實,就可能錯過趕及治療的時間點。求生意志與求死欲是並存的,在與世隔絕的時候,正因求死欲張狂猖獗,生的欲求會讓人保持靈敏。求生欲與求死欲的搏鬥,其中一個回合是:該延續還是终止與人的連結。
對不起是個魔咒,我們一旦被綑綁於抱歉的情緒,因內疚而承擔,一切就變得沉重,可能正因為沉重,發生的一切,才會如此真實。沉重,有什麼好處?至少沉重讓人貼地而行,確切感受什麼是重要的。
也許還能,理解生命和人性本身是複雜但也許不是那麼困難,可以簡單但並不容易。
每次在溝通中鍵入:”It’s complicated but not difficult, simple but not easy.” 感覺像是說了很造作的話,但我的確一直抱持這個想法,去面對所有問題。
若是害怕沉重,無法坦率誠實,又會墜入封鎖感受的循環,那是不愛的一種方式,不愛,沒有讓我們認清任何事。除非,失去了相認的興趣和必然性。
In other words… 願往後餘生,任何形式的「對不起」,最後以「謝謝,我愛你」作結。
每個人也不容易,祝願,正在努力活上去的每一位,身體從心。🙏🏼🤍
圖是舊照,大概,很快就能好起來出走奔跑。
情緒 閘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再寫原則》
在跟先生正式交往前,我洋洋灑灑寫了一封信給他,上面列滿了自己的鐵則。我以為這是成熟的表現,如果可以接受這些,我們就在一起,如果沒辦法,不勉強,別浪費時間。
先生回信說,好,沒問題。(之後我才曉得,他看到那封信時,不禁倒抽一口冷氣,覺得這女生有夠難搞。但能夠在我這艘賊船上、與我相安無事多年,全賴他無條件地接納這些原則。而部分關鍵原則,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些往事,幫助我以更具血肉的觀點,重新觀看與書寫49號閘門的功課。當年自認理智的大人行為,深受49號閘門「入吾門、守吾法」的本位意識左右,檯面上標榜互相尊重,真相是,若你不聽我的,慢走不送。
49號閘門又座落在我的紅金星,形塑了我很難察覺的底層價值觀。在愛裡,溫存與鴨霸並存,因為太害怕被對方拒絕,也難以承受未知的後果,所以乾脆先搬出自己的原則,拒絕你靠得更近再說。這是我避免受傷的一種防禦機制,工作上也不例外,我發現我很常說,OK,我的原則是…,一開始就要招降納叛似的,確認誰是同路人,非我族類者,便斷然遠之。
維護原則,需要權力來撐腰,所以,49號閘門才會被定位在酋長的角色。對於這件事情,我想坦承的是,無論我表面上看起來多麼開明,階級秩序,我始終在意,並且形成了隱晦的潛規則。舉例來說,在職場,我的原則是,新人要有基本的禮貌,會議結束後,桌椅、垃圾、投影設備,該懂得自動收拾,更別說和主管一起外出開會時,怎麼會讓主管穿著裙子跨坐在中間逼仄的位置,甚至連主動付車資的眼色都沒有?
我用這些原則,來評斷新人值不值得我投入心血,甚至,過不過得了我的試用期。
再深一層來說,我的49號閘門位在四爻,這是一個對外開放的爻位,然而,「革命」的範圍,卻不見得廣披社會,我並不熱衷改革運動,雖然關注某些社會議題,但不會義無反顧站到前線,我真正在意的事情,很單一、很固著,像是:確保資源不致匱乏(關係中,雙方經濟獨立,誰賺得多,誰就負擔得多。)、請勿侵犯禁忌底線(我會敬重對方的父母,對方必須理解與捍衛我是獨立個體的事實,我是媳婦,但不是從屬。)、價值信念一致(婚後,自己的家庭優先。孩子很重要,但永遠不會取代我們在彼此心中的第一優先。)
哈哈哈。有沒有機車。個體設計濃烈的我,組織家庭的原則,不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而是要求家庭不能夠折損了我。我想,這就是49.4為什麼被稱之為「平台」吧。一棟房子裡面,四爻是二樓的地板,我心中固守的雷池,就是位於這座房子裡,相對私密與核心之處,只有真正服從與接納的人,才站得上二樓的地板。
如若不然,這塊方寸之地,便成為我大興家庭革命的平台,直到我在資源、底線、價值的原則上,和大家達(卸)成(甲)共(投)識(降)為止。所謂「對社會上的需求,有潛在的敏感度」,其實是相當特定、通常也很執拗的需求,源自於我認為家族的二樓地板上,需要甚麼樣的資源,而跟社會的需求無關。
寫到這,想到有趣的事。我們裝潢新家的時候,先生把設計大權交付給了我(well,面對49號閘門,我相信他毫無選擇)。我們大部分的觀念雷同,唯獨我很堅持要有玄關,一定要有,而且玄關與客廳的帷幕,要用木作切割成樹枝的形狀。
因為,我覺得玄關是一間房子的臉面,如同我視沙發為空間的心臟,除了基本的收納,玄關應該要有引人入勝的美感,不要千篇一律那麼死板,我希望透過樹枝狀不規則的縫隙,為起居空間保有一點隱私和童趣。
先生實在不懂,他認為我們又不是住在森林裡,空間保持開闊不是很好嗎。我們在49.4的「平台」上「討論」了一陣子,最後使他接納的原因,一部分迫於我的淫威,其實更有他維繫家族的智慧,「不需要每一件事情都搞得你爭我奪,我的原則,是讓你感到快樂。」
是的,他的觀點,也是我正在消化與學習的,革命,若侷限在容易隨情緒起伏、而走偏鋒的原則,最後只會導致失敗。就像我好久以前也寫過49號閘門的故事,革命,是為了發掘讓關係變好的潛能,而不是無差別轟炸,結果摧毀了這段關係。
情緒 閘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對話與獨白 周振東X劉蓉鶯 雙個展
訪問藝術家: 劉蓉鶯
思想的閘門打開之後,彼此相互碰撞,相互啟發,許多新的觀念就會跳躍出來。在當今文化環境的多元,于形式、語言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背景下,劉蓉鶯、周振東老師;他們倆雙木為林,藝路同行,以不同主題及表現手法致力於水墨創作,並藉由此展“對話與獨白”之間來碰撞出火花。
一直以生活環境作為創作靈感的周振東老師,擅長透過筆墨,用少量的媒材與精簡的筆畫不斷地突破創造著人物畫的韻律美與意象美:畫面乾淨簡單,筆觸隨興,用簡約線條勾勒出鮮活的視覺力。每幅畫中的人物,均包含心思與深意,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敏銳,真實地再現了社會中人存在的處境和與當下生活的直接聯繫,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乃至文化。我想天地人間的大愛,正是藝術的源頭。
繪畫是在誠實的心境下孤獨進行的工作。專研水墨花鳥畫多年的劉蓉鶯老師,找尋心靈平靜,一直是她作品中的主軸。她的畫就像一首小品詩。在她作品表達中,水墨淋漓滲化營造出具有張力的空間,同時也有效地渲染著情緒氛圍;在色墨氤氳中,所描繪的形象得以浮現、所見所感所思,都能被她逐一捕捉,並構成某種不可言說的氛境。那氛境足以抵禦一切喧囂和浮躁。只有心境與畫技火侯到了,才會出真正的好作品。一幅畫是一個世界,觀者一方面關注畫家作品的絢爛,另一方面更關注作品所傳遞的智慧。藝術從來都不是去惠及眾生的,只待有緣人心心相映。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情緒 閘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對話與獨白 周振東X劉蓉鶯 雙個展
訪問藝術家:周振東
思想的閘門打開之後,彼此相互碰撞,相互啟發,許多新的觀念就會跳躍出來。在當今文化環境的多元,于形式、語言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背景下,劉蓉鶯、周振東老師;他們倆雙木為林,藝路同行,以不同主題及表現手法致力於水墨創作,並藉由此展“對話與獨白”之間來碰撞出火花。
一直以生活環境作為創作靈感的周振東老師,擅長透過筆墨,用少量的媒材與精簡的筆畫不斷地突破創造著人物畫的韻律美與意象美:畫面乾淨簡單,筆觸隨興,用簡約線條勾勒出鮮活的視覺力。每幅畫中的人物,均包含心思與深意,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敏銳,真實地再現了社會中人存在的處境和與當下生活的直接聯繫,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乃至文化。我想天地人間的大愛,正是藝術的源頭。
繪畫是在誠實的心境下孤獨進行的工作。專研水墨花鳥畫多年的劉蓉鶯老師,找尋心靈平靜,一直是她作品中的主軸。她的畫就像一首小品詩。在她作品表達中,水墨淋漓滲化營造出具有張力的空間,同時也有效地渲染著情緒氛圍;在色墨氤氳中,所描繪的形象得以浮現、所見所感所思,都能被她逐一捕捉,並構成某種不可言說的氛境。那氛境足以抵禦一切喧囂和浮躁。只有心境與畫技火侯到了,才會出真正的好作品。一幅畫是一個世界,觀者一方面關注畫家作品的絢爛,另一方面更關注作品所傳遞的智慧。藝術從來都不是去惠及眾生的,只待有緣人心心相映。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情緒 閘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對話與獨白 周振東X劉蓉鶯 雙個展
訪問藝術家:周振東、 劉蓉鶯
思想的閘門打開之後,彼此相互碰撞,相互啟發,許多新的觀念就會跳躍出來。在當今文化環境的多元,于形式、語言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背景下,劉蓉鶯、周振東老師;他們倆雙木為林,藝路同行,以不同主題及表現手法致力於水墨創作,並藉由此展“對話與獨白”之間來碰撞出火花。
一直以生活環境作為創作靈感的周振東老師,擅長透過筆墨,用少量的媒材與精簡的筆畫不斷地突破創造著人物畫的韻律美與意象美:畫面乾淨簡單,筆觸隨興,用簡約線條勾勒出鮮活的視覺力。每幅畫中的人物,均包含心思與深意,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敏銳,真實地再現了社會中人存在的處境和與當下生活的直接聯繫,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乃至文化。我想天地人間的大愛,正是藝術的源頭。
繪畫是在誠實的心境下孤獨進行的工作。專研水墨花鳥畫多年的劉蓉鶯老師,找尋心靈平靜,一直是她作品中的主軸。她的畫就像一首小品詩。在她作品表達中,水墨淋漓滲化營造出具有張力的空間,同時也有效地渲染著情緒氛圍;在色墨氤氳中,所描繪的形象得以浮現、所見所感所思,都能被她逐一捕捉,並構成某種不可言說的氛境。那氛境足以抵禦一切喧囂和浮躁。只有心境與畫技火侯到了,才會出真正的好作品。一幅畫是一個世界,觀者一方面關注畫家作品的絢爛,另一方面更關注作品所傳遞的智慧。藝術從來都不是去惠及眾生的,只待有緣人心心相映。
展期:2020.10.02~2020.10.25
時間:週二~週日,15:00 ~ 21:00
地址: M畫廊 / M Gallery /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13巷7號
電話:0961-358-111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