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起伏折騰之際,日本堅毅地承擔2020延後一年的奧林匹克重責大任。明知開幕式現場空蕩蕩,仍善盡主辦國職責,充分展現「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和科技的張力。國際奧委會以「United by Emotion」作為大會主題,「情同與共」,日皇德仁則祝願東京奧運:「牽起嶄新未來與希望燈火」。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城邦爭戰攻伐太過血腥殘暴,於是改以和平且公平的體能競技,雖未能終結戰爭,至少讓和平的火炬世代相傳,體育交流跨越國界的藩籬。1995年國際奧委會特別修改「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成為國際奧會會員的限制。此次東奧就有三個奇特的例子,一是難民代表團,二是俄羅斯奧委會,三是「中華台北」。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直到1981年達成「洛桑協議」,才以Chinese Taipei 為名,重返國際奧委會;兩岸於1989年簽署協議,在賽場內大陸同意稱「中華台北」。然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大陸卻用「中國台北」而不用「中華台北」。08年馬英九就任,大陸開始用「中華台北」,但2017年又改回「中國台北」,以示對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的不滿。一字之差,充滿政治考量。誰說體育能自外於政治?
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麻花般的糾結關係原本是嚴肅,甚至冷酷的政治議題。韓劇「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洙女士,20年前來台專訪我,並且寫出「世界之女」韓文書出版。她在序文中有一段敘述很特別,她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棒球賽,韓台選手爭奪第三、四名,經過13局激烈交戰後,韓國敗給台灣隊。獲得銅牌的台灣隊上台領獎時,在電視上出現的是五個圓環的奧會會旗,而不是台灣國旗,也沒有演奏國歌。
當時是高中生的她,更發現銅牌得獎者的國名叫Chinese Taipei,但教科書上明明稱台灣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她如此寫到:
「那時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心目中富裕的台灣竟有這種深刻的痛楚。雖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名,卻不能使用它,令我對於台灣國民的哀傷和忿怒,感同身受。」
37年前那位韓國高中才女對台灣國際身份的悲憫,在此次東奧尤其突顯。日本NHK率先在開幕式上用「台灣」稱呼台灣代表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台灣選手的佳績時直指Chinese Taipei 對台灣的不公平。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播報男子羽球雙打賽,台灣隊打敗中國隊時居然可笑地突然全部滅音滅影,彷彿一切不曾發生!
事實上,此次奧運台灣表現精彩,很多項目都獲得歷史性的首面獎牌,目前總共獲得2金、4銀、6銅,雖然不能跟美國的39金、41銀、33銅共113面獎牌,或者中國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比,但是當「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打敗對手勇奪金牌時,興奮的不只是國人,日美歐友好國家也都大表驚喜。因此在頒獎典禮時出現五圈奧運旗並演奏國旗歌而非國歌時,它的荒繆感突出,國人更加感嘆台灣做為國家的「不正常」。
這使得隔天進行的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更加吸睛,因為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女將陳雨菲拼搏三局長達81分鐘,最終以18比21、21比19、18比21落敗,但台灣挑戰中國的政治性張力十足,成為國際焦點。戴資穎雖敗猶榮,而陳雨菲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今年東奧高爾夫球金牌得主Xander Schauffele 是一位十足的「世界公民」,中文名叫「陳大山」。他的父親是德法混血,母親是台灣人,從小在日本長大,後又移民美國,他在奪金後大聲喊出,「我的老媽是台灣人,我也是半個台灣人!」台灣已是一枚被拭亮的牌照,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男女,都應懷著感恩和驕傲的心情,為台灣正名,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2018年時,飛躍羚羊紀政帶頭推動「東奧台灣正名」公投運動,希望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程序向國際發聲,以台灣取代「Chinese Taipei」,堪稱「義正詞嚴」,「合情合理」,可惜蔡政府畏首畏尾,未予全力支持,終告失敗。紀政等人已宣布將推動「巴黎奧運台灣正名」,相信支持的人必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中國的確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然而這幾位贏得金銀銅牌的台灣體壇新秀,臨場不慌不亂,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表現,確實給國人同胞,尤其藍綠大小政客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台灣必須勇於面對中國,而中國也應該正視台灣!」
已經崛起的中國,要世界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已經茁壯的台灣,也有權利要求中國坦然面對台灣的茁壯!然而中國在東奧對茁壯中的台灣卻充滿不屑和嫉妒,諸多失心瘋似的表現,一方面讓台灣人驚覺中國對台灣的仇恨有多深,另方面更讓全世界洞悉中國有多虛偽和懦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紀念巴哈生日,我們放上中英文解說,並在影片加上字幕了,讀了文字後,讓我們欣賞這段相當 #入心的 #非常具個人風格的巴哈 To commemorate J.S.Bach — 1 Let’s start from a slow and introspection works from Bach. ...
悲憫英文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疫情起伏折騰之際,日本堅毅地承擔2020延後一年的奧林匹克重責大任。明知開幕式現場空蕩蕩,仍善盡主辦國職責,充分展現「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和科技的張力。國際奧委會以「United by Emotion」作為大會主題,「情同與共」,日皇德仁則祝願東京奧運:「牽起嶄新未來與希望燈火」。
奧運會起源於古希臘城邦爭戰攻伐太過血腥殘暴,於是改以和平且公平的體能競技,雖未能終結戰爭,至少讓和平的火炬世代相傳,體育交流跨越國界的藩籬。1995年國際奧委會特別修改「憲章」,排除只有獨立國家才能成為國際奧會會員的限制。此次東奧就有三個奇特的例子,一是難民代表團,二是俄羅斯奧委會,三是「中華台北」。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直到1981年達成「洛桑協議」,才以Chinese Taipei 為名,重返國際奧委會;兩岸於1989年簽署協議,在賽場內大陸同意稱「中華台北」。然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大陸卻用「中國台北」而不用「中華台北」。08年馬英九就任,大陸開始用「中華台北」,但2017年又改回「中國台北」,以示對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的不滿。一字之差,充滿政治考量。誰說體育能自外於政治?
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麻花般的糾結關係原本是嚴肅,甚至冷酷的政治議題。韓劇「大長今」的原作者柳敏洙女士,20年前來台專訪我,並且寫出「世界之女」韓文書出版。她在序文中有一段敘述很特別,她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棒球賽,韓台選手爭奪第三、四名,經過13局激烈交戰後,韓國敗給台灣隊。獲得銅牌的台灣隊上台領獎時,在電視上出現的是五個圓環的奧會會旗,而不是台灣國旗,也沒有演奏國歌。
當時是高中生的她,更發現銅牌得獎者的國名叫Chinese Taipei,但教科書上明明稱台灣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她如此寫到:
「那時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心目中富裕的台灣竟有這種深刻的痛楚。雖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名,卻不能使用它,令我對於台灣國民的哀傷和忿怒,感同身受。」
37年前那位韓國高中才女對台灣國際身份的悲憫,在此次東奧尤其突顯。日本NHK率先在開幕式上用「台灣」稱呼台灣代表隊,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在報導台灣選手的佳績時直指Chinese Taipei 對台灣的不公平。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播報男子羽球雙打賽,台灣隊打敗中國隊時居然可笑地突然全部滅音滅影,彷彿一切不曾發生!
事實上,此次奧運台灣表現精彩,很多項目都獲得歷史性的首面獎牌,目前總共獲得2金、4銀、6銅,雖然不能跟美國的39金、41銀、33銅共113面獎牌,或者中國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比,但是當「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打敗對手勇奪金牌時,興奮的不只是國人,日美歐友好國家也都大表驚喜。因此在頒獎典禮時出現五圈奧運旗並演奏國旗歌而非國歌時,它的荒繆感突出,國人更加感嘆台灣做為國家的「不正常」。
這使得隔天進行的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更加吸睛,因為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女將陳雨菲拼搏三局長達81分鐘,最終以18比21、21比19、18比21落敗,但台灣挑戰中國的政治性張力十足,成為國際焦點。戴資穎雖敗猶榮,而陳雨菲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今年東奧高爾夫球金牌得主Xander Schauffele 是一位十足的「世界公民」,中文名叫「陳大山」。他的父親是德法混血,母親是台灣人,從小在日本長大,後又移民美國,他在奪金後大聲喊出,「我的老媽是台灣人,我也是半個台灣人!」台灣已是一枚被拭亮的牌照,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男女,都應懷著感恩和驕傲的心情,為台灣正名,讓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2018年時,飛躍羚羊紀政帶頭推動「東奧台灣正名」公投運動,希望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程序向國際發聲,以台灣取代「Chinese Taipei」,堪稱「義正詞嚴」,「合情合理」,可惜蔡政府畏首畏尾,未予全力支持,終告失敗。紀政等人已宣布將推動「巴黎奧運台灣正名」,相信支持的人必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中國的確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然而這幾位贏得金銀銅牌的台灣體壇新秀,臨場不慌不亂,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表現,確實給國人同胞,尤其藍綠大小政客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程:「台灣必須勇於面對中國,而中國也應該正視台灣!」
已經崛起的中國,要世界坦然面對中國的崛起。已經茁壯的台灣,也有權利要求中國坦然面對台灣的茁壯!然而中國在東奧對茁壯中的台灣卻充滿不屑和嫉妒,諸多失心瘋似的表現,一方面讓台灣人驚覺中國對台灣的仇恨有多深,另方面更讓全世界洞悉中國有多虛偽和懦弱!
悲憫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星期7到了。
7是孤獨。
人終究是一個人的。
不論親密的家人、親人再多,相處得再好,付出的關懷、享有的關懷再多,大多時刻,尤其是最終時刻,是要孤獨地走自己的路。
只是太多人不想面對孤獨,迴避孤獨。
想到孤獨,很多人想到孤單、孤立、孤寂等等。
孤獨的關鍵詞,我會選這三個:
寧靜。只有孤獨才能寧靜,在寧靜中深思;或者倒過來,只有孤獨才能深思,從深思中找出真正的寧靜。
勇氣。選擇孤獨,不論是遠離塵世,還是在紅塵中打滾卻堅持自己的原則,選擇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都需要勇氣。
心靈,這些寧靜和勇氣,只有當你相信宇宙中另有更高的存在,會護佑、引領你的時候,只有當你相信自己的心靈可以和這更高的存在相呼應的時候,才會真正長遠、源源不絕。
所以,星期7,也就是星期天,在提醒我們應該要找出時間讓自己孤獨,讓自己有機會享受寧靜、開發勇氣,與自己的信仰心靈溝通。
這信仰可能是宗教的,相信宇宙中有神、上帝、佛菩薩等更高的存在悲憫地俯視我們,護佑、啟發我們;也可能就是相信一種價值,相信自己是為了堅持、維護、提升這種價值而生,為之犧牲身家性命不足惜。
要進入宇宙奧秘之門,只有借由「孤獨」這把鑰匙才可能。
沒有孤獨的力量,不知道孤獨的力量,那我們就永遠只能在眾聲喧嘩,人云亦云中載波載流。
星期7到了,我們提醒自己無論如何要有機會享受孤獨。
關掉手機、電腦,不只和外人、朋友暫停聯絡,連最親密的家人也不要在旁的孤獨。
星期7, 留時間給自己體會孤獨、享受孤獨、善用孤獨吧。(從這個角度看,疫情也在給我們再合理不過,再自然不過的機會重新認識孤獨。)
星期7 快樂!
享受開發、運用「孤獨的力量」快樂!
體會寧靜與深思快樂!
培養獨行的勇氣快樂!
有機會和宇宙更高的存在、更高的價值進行心靈的呼應快樂!
補充說明一下:
因為英文裡 Lonely 和 Alone 兩個字中文都譯為「孤獨」,所以看多了新聞裡的「孤獨」用詞,很容易把這兩者混淆。但兩者實際不同。
Lonely是比較被動的,你不想自己一人,卻落得自己一人。而 Alone可以是主動選擇的,自己就想單獨一人。
真正了解並掌握孤獨的力量,才可以隨時安於 Alone的狀態,而不感到 Lonely。
一個理想的社會的系統和環境,應該讓任何人都可以選擇過孤獨 Alone 的生活,但是在生活或心理需要他人協助的時候能找到支援,而不感到 孤立或孤單 Lonely。
———
(8和9代表的力量,我明天再補充說明。今天就請先享受「孤獨的力量」。)
悲憫英文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紀念巴哈生日,我們放上中英文解說,並在影片加上字幕了,讀了文字後,讓我們欣賞這段相當 #入心的 #非常具個人風格的巴哈
To commemorate J.S.Bach — 1
Let’s start from a slow and
introspection works from Bach.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servative definition to French Suite. Presented this work from an independent music, gave this century music full of modern and personal spirit.
It is moderate, internal, in the midnight. Sit down with ease, throw the traditional impression away. The work finally had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because the player’s personality. It's very fit for the midnight time that you enjoy by yourself.
This interpretation is like from three centuries ago, from Bach till now. It is the prayer from human beings! “ Who am I? Am I alone? Look up to the sky, God, How can I feel your mercy ? ”
The whispers from inner heart, sometimes turn out to a smoke and floating up to the sky, pray for God’s compassion.
英文翻譯--林庭瑀
就從這首很慢、很心內的巴哈開始吧!
不依循傳統對於法國組曲的定義,以獨立樂曲之姿呈現,賦予百年音樂一個現代且具個人風格的新精神。
很慢、很內心、很深的夜。聽前先坐舒服,拋開既定印象,因爲演奏者的個性,賦予此曲另一種風貌,非常適合夜深人靜孤單的那一刻。
這個詮釋就像是三百多年來,從巴哈到現代,人們心中的禱詞。
「我是誰?我是孤寂嗎?靜夜中仰望著天:上帝!如何才能感受你慈悲的慰藉?」
這些心中的默語,有時化為一縷輕煙飄向天,祈求悲憫的溫柔。
影片選自2015 RUBATO聯合音樂會
悲憫英文 在 listento tikch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安卓珍尼,英文:androgyny,即:雌雄同體。
這是在一本文學小說虛擬出來的生物,蜥蜴,單性,全雌性品種,雌性間進行假性交配而繁殖。
安卓珍尼
曲:迪子
詞:陳心遙
編:Kelly.C
監:Kelly.C / 迪子
唱:迪子
不必爭論出於什麼基因
我有理由忠於自己的心
不必堅定皈依什麼福音
我已道成新的肉身
請你 明白太多不確定
是 從沒定理來識認
# 當一朵陰陽花 開出雌雄吻
模糊是我的小確幸
猜不穿的乾坤 毋求神悲憫
寧做最曖昧的人
伊甸之內憂鬱夏娃的心
偷走之後修葺亞當的身
先天的病可否後天施針
割破外皮可否再生
相信 人類最初的設定
是 淘盡辦法違天命
repeat #
非一與二 盼你愛上第三種花
一觸碰下 你會上癮是嗎
repeat #
孵出新的人種 思想可遙控
如蝴蝶結蛹的美夢
張開新的瞳孔 忘形來飛縱
含著笑穿越彩虹
原諒我的不受控
All vocals recorded at Gotta Music by 溫瀚文
All Programming and Keyboards : Kelly.C
Vocaloid Programming : Kelly.C
Mixing : Kelly.C @ KC-Studio
[探究安卓珍尼]: https://youtu.be/qWd6dXxHZK0
訂閱 Listen to Tik Chi: https://goo.gl/aG3Hw2
OR
訂閱 迪子: https://goo.gl/aG3Hw2
→下載及收聽更多 迪子 歌曲:
YouTube: https://goo.gl/0Dkf4a
iTunes: https://goo.gl/rFBVwE
Spotify: https://goo.gl/XR3OH3
JOOX: http://goo.gl/4SvbIp
MusicOne: http://goo.gl/CrJVbP
迪子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totikchi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ikchi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tik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