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庫存量處低水平 紅十字會籲佳節前捐血救人】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發言人表示,血庫存量正處於低水平,血液供應漸趨緊張,必須盡快補充以免影響醫院臨床輸血治療。
臨近中秋節,重型地中海貧血症(重型地貧)患者馮斯燕到醫院接受輸血治療。斯燕於一歲時確診重型地貧,因為身體未能製造血紅蛋白,需要定期接受輸血。她感激恆常捐血的熱心人士,形容這個善舉對病人非常重要:「現時我每隔五周就需要輸兩至三包紅血球,體內一直流著其他熱心人的血。我想親自多謝捐血者,因為你們的付出,延續了我的生命,令我一次又一次可以在中秋節與家人親友團聚。」
大部分捐血站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為答謝熱心市民支持,中心為捐血者準備了時令水果,凡於9月18日至22日,於捐血站或捐血車成功捐血,即可獲贈南水梨或沙田柚一個,共慶中秋。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9-18-2021/76470
#捐血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捐過十多次血的Youtuber陳怡早前上載短片,講述遇上無禮捐血站職員的經歷。這是紅十字會血量頻缺之原因嗎?不止…… 明周文化: https://bkb.mpweekly.com...
恆常捐血 在 鄭錦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又係時候捐血啦!
7點半先趕到,用咗5分20秒就捐完450ml,免得阻住人哋收工~~~
【流動捐血服務時間表⌚】
中心血庫存量已處於低水平一段時間,血液供應漸趨緊張,請各位捐血人士踴躍捐血,維持血庫供應、確保病人有足夠血液作輸血治療之用。
🚍流動捐血車停泊詳情:
9月6-10號
大埔安邦路大埔文娛中心外
服務時間:上午11點半到傍晚7點
🩸流動捐血隊服務詳情:
9月6-7號
慈雲山毓華街23號慈雲山中心商場3樓C1展場
服務時間:上午11點半到傍晚6點
9月7號
新界將軍澳培成路8號地下A及B展場
服務時間:上午11點半到傍晚6點
9月10號
長沙灣荔枝角道777號田氏企業中心(地下大堂)
服務時間:上午11點半到傍晚6點
9月9-10號
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6樓Sky Lobby
服務時間:上午10點到下晝5點
📍一眼睇晒全港捐血服務地址:
https://www5.ha.org.hk/rcbts/loc-all
#流動捐血服務 #流動捐血車 #流動捐血隊 #捐血救人 #伸出援手 #捐一次血救三個人 #恆常捐血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 #BloodForLife
恆常捐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談談捐贈之因果緣起
文:薯伯伯
我經常去捐血,亦早已登記成為骨髓捐贈者,資料都存放在「香港骨髓捐贈者資料庫」,但暫時都未有捐贈過骨髓。自己去捐血、登記捐骨髓、以及登記死後捐出器官(並有跟家人提及自己意願),本身就是認同這種做法,願意身體力行。
但近日見政府高官局長、電台廣播、部份報章忽然高調呼籲香港人去登記捐骨髓,就覺得認真反感。香港每年有數十人需要接受骨髓移植,等待配對的人也不計其數,如果捐贈身體組織是重要的公民活動,為何早不呼籲,遲不呼籲,偏偏等到今天才呼籲?
哦,原來是因為權貴的千金需要骨髓,局長才高調出來呼籲?給人的感覺,就是權貴家人的生命值錢,才值得局長開金口。至於平民百姓條命,就等住先。更令人反感的是,醫管局轄下的紅十字會捐血中心又忽然為此而舉辦兩天「特別捐血日」,地點是長沙灣的工業總會總部,根據《晴報》的報道,更指明是次特別捐血日的目的,是「為協助 Serena 及同類患者」。
好一句為「同類患者」,醫管局轄下的紅十字會捐血中心發了聲明,聲稱是次活動屬常規安排,但該具名的患病女士本身是工總青委會會員,其父親是工總的名譽會長,特別捐笧日的地點又是工總總部,予人的感覺就是私相授受,為特權階層開路,做特別配對安排。
自己身為骨髓捐贈登記人、恆常捐血者、器官捐贈登記人,看到高官及醫管局的安排,難免覺得反感。
* * *
說起登記捐贈身體組織一事,其實以前香港有一間熱心媒體,多次以頭版位置報道及呼籲香港人去捐助他人,亦會廣傳遇難者的好人好事,遺愛人間。
這家熱心的媒體,正是《蘋果日報》。
在 2019 年 11 月 11 日,當日香港大多建制媒體繼續不遺餘力地在頭版譴責抗爭者,唯獨《蘋果日報》在頭版新聞標題寫道:「梓樂捐器官遺愛 千人哀悼」。過往《蘋果》多次訪問捐骨髓者,例如採訪前有線記者鄭思思的捐骨髓故事(原標題為〈鄭思思捐骨髓 辛苦但無悔〉,2015 年 11 月 18 日)。每次《蘋果》呼籲讀者登記捐骨髓,讀者均會踴躍響應,捐血站登記捐骨髓的人數亦明顯上升,這一點醫管局不會有官方數字統計,但相信問一下任何一間捐血中心,大家都是心裡明白。
壹傳媒的慈善呼籲效果比其他媒體都有力,我猜是因為《蘋果》的讀者,本身就是對公義有份執著,本身就係有義勇的心,本身就係對弱勢有關顧,而更重要的是,《蘋果》是傳媒當中,最願意在顯著版位(多次在頭版)報道捐贈身體組織的故事。想當年,每次《蘋果》叫人登記捐骨髓,總能起一呼百應之效。
可惜有些人一邊攻擊《蘋果》,卻不知道這個媒體一直致力及有效地帶動香港人捐贈身體組織的熱誠,少了這些人的幫忙,要找人配對白血球組織血型是否吻合,將會更難。
這非獎善懲惡,非道德審判,也非不爽報應,只是因果緣起。因果就是一切有意志的行動所產生的結果,其運作就像萬有引力、相對論等物理現象,自然運作之法則。現在失去《蘋果》,就少了一份熱心並關注病人權益的報章。少了一份熱心報章,就少了一把有力的聲音去呼籲讀者捐骨髓。少了人去登記捐骨髓,就少了人配對,也就少了人得救。最終禍及的,可能包括自己,或至親。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好自為之。
注:不過有一點想強調,我寫這篇文章,只是不滿權貴或其親人需要骨髓時,高官或醫管局居然為其大開綠燈,換作是升斗香港人,估計就難有這樣的方便之門。但是,我本身是非常支持捐血、登記捐骨髓及捐贈器官,亦有身體力行定期捐血及登記資料庫及名冊。
我並不是大愛上身,也不是要站在道德高地,只是以前出過嚴重意外,受過別人不少血,現在情況許可,就要回報。希望讀者可以分清兩件事:我支持的是捐血和登記捐骨髓及器官。我反感的只是為權貴開特別通道。
圖:Unsplash / Chris Jarvis
🔑 【加密通訊、虛擬號碼、超務實長清單整理】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365051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恆常捐血 在 2007年紅十字會捐血廣告"恆常捐血救人不絕" 蔡卓妍羅志祥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07年紅十字會捐血廣告" 恆常捐血 救人不絕" 蔡卓妍(阿Sa) 羅志祥(小豬) 蔣雅文(Mandy) 英文字幕Hong Kong Red Cross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 ... <看更多>
恆常捐血 在 恆常捐血... - Blood for Life 熱血使命(HK Red Cross BTS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恆常捐血 ,對於穩定血液供應同血庫存量相當重要。多得願意一次再一次捐血嘅大家,病人先得到痊癒嘅希望。中心都有幸同好多熟悉嘅恆常捐血者傾過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