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要飛去紐約,與一位我很喜愛的編劇碰面,我現在先不提他的名字,但不幸的是,後來一切都取消了。當然,能和 Timothée Chalamet、Armie Hammer、Michael Stulhbarg、Esther Garrel 與其他演員合作是相當愉快的事,而他們也都將在新片裡回歸演出。」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導演 Luca Guadagnino
近期內最好的消息,看起來大勢已定,擁有大批死忠支持者的 2017 年《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續集正在籌備當中,導演對義大利一家媒體透露說日前原本打算要飛去紐約見一位自己屬意的編劇,很可惜之後新冠肺炎疫情失控、義大利封鎖,一切不得不暫緩。但換言之,新電影的編劇已經不會是因此拿下金獎最佳改編劇本的 James Ivory,私心非常喜歡他改編《墨利斯的情人》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那典雅含蓄的風格。
同時據說原作者 Andrè Aciman 已經開始與 Luca Guadagnino 進行相關合作事宜,所以應該會是從今年才推出繁體中文的正宗續集《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為故事主幹,有沒有辦法延續故事時空、是否依然遵循原著背景設定與書中情節等諸多疑問,都令影迷感到相當好奇,現在只希望世界能盡早回到正軌。演活 Elio 與 Oliver 的兩位主人翁 Armie Hammer 與 Timothée Chalamet 都早已表態自己拍攝續集的意願非常高,Timothée Chalamet 受訪時屢次被問到相關問題,也認為將會類似李察林克雷特的《年少時代》或愛在三部曲的概念,讓歲月真正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Luca Guadagnino 非常希望繼續延續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他們也絕對 1000% 會參與其中。
另一方面,《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評價兩極,親自讀過之後也不會認為是一部沒有缺點的作品,Andrè Aciman 細細填補了許多留白的部分,繼續延伸大賣的前作時空無疑一步險棋,所有書迷影迷都亟欲得知 Elio 與 Oliver 往後的平行與交集,但這也是個人欣賞此書的一點,作者並沒有因此刻意全然迎合多數人的期待,反而分別從三個人必須各自面對的人生後半段開始落筆,寫他們的經歷,寫他們的際遇,也寫他們不斷重彈的命運老調。
就是命運,因而將故事拉高至凌駕愛情之上的格局,非常喜歡這樣的概念,從父親、從中年人、從尚有餘裕的身體望向愛情,處於不同階段的他們藉由連結與遺憾領悟到一件事,安德烈艾席蒙筆下的命運恰恰正如姜峯楠和 Denis Villeneuve 所認知的時間,皆並非線性前進,或倒退,或交叉,或斜線,或彎曲,即使生命走到盡頭,人生也不見得就是終點,有時候自身的結局甚至需要仰賴他人代筆,命運更是對人生作出的回應,不停圍繞著無法自欺欺人的心之所向,迂迂迴迴、磕磕絆絆地遊遍星辰,光陰兀自流逝,年歲繼續加深,世界漸趨複雜,人生卻卡在記憶的某處,因此長夜漫漫,因此多愁善感。
Timothée Chalamet、Armie Hammer 以及 Michael Stuhlbarg 的形象早已鮮明地躍然紙上,人物性格卻不貼著影像行走,書名取為 Find Me,一如 Call Me By Your Name,在你與我和我與你之間永遠可以相互調動,兩情相悅比起這些相對容易許多,必須竭力追尋的、必須付出代價的,始終是忠於自我的信任,是忠於自我的勇氣,是忠於自我的真愛。安德烈艾席蒙綿延了記憶的餘燼,羅馬夜晚情景恆久烙印著,靜謐深沉,鴉雀無聲,石子路閃耀糖霜光澤,稀疏路燈灑下細如粉塵的橙光,沉默守護著曾於此處翩然起舞的對對鴛鴦,任由命運列車疾駛而過,巴哈的樂章恍惚奏起,歲月的缺口從此無法癒合。米蘭昆德拉言,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人一輩子只愛一次,最純粹的情感稍縱即逝,在思索人生之道、摸清命運圖騰時,我們最終還是回到原點,拒絕活成兩種版本的人生,因為這些來時路,才得以發現,兩種皆是虛度。
「我人生中的一切僅僅只是序言,僅僅是延誤,僅僅是消遣,僅僅是浪擲歲月,直到現在,直到我認識你。」
恆久之絆巴哈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光那麼長,事隔那麼多年,我們邂逅背離的那些人最初極可能萍水不相逢卻終究認識了 ── 時間,那一晚深夜我在懷裡睡著前他曾說的時間,時光總是為我們未竟的人生付出的代價。」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André Aciman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正宗續集最終是問世了,必須說一句實話,當你也讀過《愛的變奏曲》時,對這部延伸作品會帶著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一方面理解作者下筆時有其獨特寫作方式,一方面也不太適應一貫飽滿的情緒渲染。喜歡的讀者讚賞其寫情細膩、觸動人心,彷彿把人全然包覆進入角色深層內心世界,頻率搭不太上的讀者則會覺得有些言情也過於美化,避重就輕許多必須梳理的道德問題。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評價兩極,親自讀過之後也不會認為是一部沒有缺點的作品,安德烈艾席蒙細細填補了許多留白的部分,繼續延伸大賣的前作時空無疑一步險棋,所有書迷影迷都亟欲得知 Elio 與 Oliver 往後的平行與交集,但這也是個人欣賞此書的一點,作者並沒有因此刻意全然迎合多數人的期待,反而分別從三個人必須各自面對的人生後半段開始落筆,寫他們的經歷,寫他們的際遇,也寫他們不斷重彈的命運老調。
就是命運,因而將故事拉高至凌駕愛情之上的格局,非常喜歡這樣的概念,從父親、從中年人、從尚有餘裕的身體望向愛情,處於不同階段的他們藉由連結與遺憾領悟到一件事,安德烈艾席蒙筆下的命運恰恰正如姜峯楠和 Denis Villeneuve 所認知的時間,皆並非線性前進,或倒退,或交叉,或斜線,或彎曲,即使生命走到盡頭,人生也不見得就是終點,有時候自身的結局甚至需要仰賴他人代筆,命運更是對人生作出的回應,不停圍繞著無法自欺欺人的心之所向,迂迂迴迴、磕磕絆絆地遊遍星辰,光陰兀自流逝,年歲繼續加深,世界漸趨複雜,人生卻卡在記憶的某處,因此長夜漫漫,因此多愁善感。
這一生好似挖洞,日久方能見到洞有多深,想起《Modern Love》的第二集,那位女記者最後悠悠感嘆:有時候你會發現,人生中極致的真愛充滿許多意義,不只是將新生命帶來這個世界,或是浪漫愛情、靈魂伴侶,甚至終生伴侶,我們過去所擁有的愛,未能完成、未經試煉、失落的愛,對那些選擇安定下來的人而言,看似如此單純、如此幼稚,然而,那其實才是最純粹而專一的存在。
Timothée Chalamet、Armie Hammer 以及 Michael Stuhlbarg 的形象鮮明地躍然紙上,人物性格卻不貼著影像行走,書名取為 Find Me,一如 Call Me By Your Name,在你與我和我與你之間永遠可以相互調動,兩情相悅比起這些相對容易許多,必須竭力追尋的、必須付出代價的,始終是忠於自我的信任,是忠於自我的勇氣,是忠於自我的真愛。安德烈艾席蒙綿延了記憶的餘燼,羅馬夜晚情景恆久烙印著,靜謐深沉,鴉雀無聲,石子路閃耀糖霜光澤,稀疏路燈灑下細如粉塵的橙光,沉默守護著曾於此處翩然起舞的對對鴛鴦,任由命運列車疾駛而過,巴哈的樂章恍惚奏起,歲月的缺口從此無法癒合。米蘭昆德拉言,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人一輩子只愛一次,最純粹的情感稍縱即逝,在思索人生之道、摸清命運圖騰時,我們最終還是回到原點,拒絕活成兩種版本的人生,因為這些來時路,才得以發現,兩種皆是虛度。
「我人生中的一切僅僅只是序言,僅僅是延誤,僅僅是消遣,僅僅是浪擲歲月,直到現在,直到我認識你。」
恆久之絆巴哈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光那麼長,事隔那麼多年,我們邂逅背離的那些人最初極可能萍水不相逢卻終究認識了 ── 時間,那一晚深夜我在懷裡睡著前他曾說的時間,時光總是為我們未竟的人生付出的代價。」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André Aciman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正宗續集最終是問世了,必須說一句實話,當你也讀過《愛的變奏曲》時,對這部延伸作品會帶著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一方面理解作者下筆時有其獨特寫作方式,一方面也不太適應一貫飽滿的情緒渲染。喜歡的讀者讚賞其寫情細膩、觸動人心,彷彿把人全然包覆進入角色深層內心世界,頻率搭不太上的讀者則會覺得有些言情也過於美化,避重就輕許多必須梳理的道德問題。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評價兩極,親自讀過之後也不會認為是一部沒有缺點的作品,安德烈艾席蒙細細填補了許多留白的部分,繼續延伸大賣的前作時空無疑一步險棋,所有書迷影迷都亟欲得知 Elio 與 Oliver 往後的平行與交集,但這也是個人欣賞此書的一點,作者並沒有因此刻意全然迎合多數人的期待,反而分別從三個人必須各自面對的人生後半段開始落筆,寫他們的經歷,寫他們的際遇,也寫他們不斷重彈的命運老調。
就是命運,因而將故事拉高至凌駕愛情之上的格局,非常喜歡這樣的概念,從父親、從中年人、從尚有餘裕的身體望向愛情,處於不同階段的他們藉由連結與遺憾領悟到一件事,安德烈艾席蒙筆下的命運恰恰正如姜峯楠和 Denis Villeneuve 所認知的時間,皆並非線性前進,或倒退,或交叉,或斜線,或彎曲,即使生命走到盡頭,人生也不見得就是終點,有時候自身的結局甚至需要仰賴他人代筆,命運更是對人生作出的回應,不停圍繞著無法自欺欺人的心之所向,迂迂迴迴、磕磕絆絆地遊遍星辰,光陰兀自流逝,年歲繼續加深,世界漸趨複雜,人生卻卡在記憶的某處,因此長夜漫漫,因此多愁善感。
這一生好似挖洞,日久方能見到洞有多深,想起《Modern Love》的第二集,那位女記者最後悠悠感嘆:有時候你會發現,人生中極致的真愛充滿許多意義,不只是將新生命帶來這個世界,或是浪漫愛情、靈魂伴侶,甚至終生伴侶,我們過去所擁有的愛,未能完成、未經試煉、失落的愛,對那些選擇安定下來的人而言,看似如此單純、如此幼稚,然而,那其實才是最純粹而專一的存在。
Timothée Chalamet、Armie Hammer 以及 Michael Stuhlbarg 的形象鮮明地躍然紙上,人物性格卻不貼著影像行走,書名取為 Find Me,一如 Call Me By Your Name,在你與我和我與你之間永遠可以相互調動,兩情相悅比起這些相對容易許多,必須竭力追尋的、必須付出代價的,始終是忠於自我的信任,是忠於自我的勇氣,是忠於自我的真愛。安德烈艾席蒙綿延了記憶的餘燼,羅馬夜晚情景恆久烙印著,靜謐深沉,鴉雀無聲,石子路閃耀糖霜光澤,稀疏路燈灑下細如粉塵的橙光,沉默守護著曾於此處翩然起舞的對對鴛鴦,任由命運列車疾駛而過,巴哈的樂章恍惚奏起,歲月的缺口從此無法癒合。米蘭昆德拉言,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人一輩子只愛一次,最純粹的情感稍縱即逝,在思索人生之道、摸清命運圖騰時,我們最終還是回到原點,拒絕活成兩種版本的人生,因為這些來時路,才得以發現,兩種皆是虛度。
「我人生中的一切僅僅只是序言,僅僅是延誤,僅僅是消遣,僅僅是浪擲歲月,直到現在,直到我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