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歐的碎碎念
一炎一行-重新審視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跟 炎亞綸 Aaron Yan 開始有交集,要回溯到2016年11月。
那時候的台灣,對婚姻平權有著高度的討論,不同意見的兩方輪流上凱道表達自己的訴求,有理性的論述,也有極端的表現。
當時的我和阿凱在討論著,我們能做些什麼事在這件事情上努力,便請朋友繪製手繪圖,搭配阿凱的文字,希望讓大家看到圖文對於LGBT能多一點關心,也給大家一點力量。但那時粉絲專頁剛成立,沒什麼人追蹤與觀看,該如何讓這份溫暖以及議題被更多人關注,成為一道需要突破的牆。
:「不然我們來私訊炎亞綸,他滿有在關注公眾議題的。」我說道。
:「但……他會回我們嗎?畢竟他是藝人,影響力又很大,覺得遙不可及,又怕太唐突,會冒犯到對方……」阿凱這麼說。
雖然很掙扎,但我們還是抱持著若被拒絕就摸摸鼻子的心情,傳了粉絲專頁的私訊給炎亞綸。
果不其然,被已讀了。
同時,粉絲專頁突然湧入大量的留言及分享,摸不著頭緒的我們才知道,炎亞綸不只已讀,他還幫忙分享了那篇圖文在自己的粉絲專頁上。
透過炎亞綸的幫忙,讓更多人關注到同婚的議題與訴求,也將溫暖傳遞出去。
而三年後的今天,炎亞綸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演藝成績亮眼而止步,反而更謙卑的藉由自身的影響力,自製「一炎一行 SAYS AND DOES 」紀錄片。
從澳洲森林大火出發,重新審視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在今天發布的第七集中,有句話讓人非常有共鳴:「人類不會毀滅地球,只會毀滅自己。」不論是減碳、減塑、蔬食等等行動,都再再的提醒我們,萬物該如何與地球共生。
唯有突破各種對立與不同,在相互尊重且珍惜彼此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永續各種資訊,讓自然萬物能夠對話,進而走得更長更遠。
雖然我們的影響力仍然無法和其他人相比,但我們仍然希望能夠透過一點自己的小小力量,讓這些小小的力量凝聚成大大的影響力,讓更多人關注到這部紀錄片,與自然萬物的永續議題。
謝謝在這條道路上努力的每一個人,大家共同努力。
附上第七集的連結,歡迎大家點閱,如果有興趣的話,不要忘記找到播放清單,從第一集開始看喔。
【一炎一行 EP7】人與動物與環境,在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
➡️ https://fufuknows.pros.si/VEC2T
#炎亞綸
#一炎一行
「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夫夫之道Fufukno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 - Joyce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問題] 動森選南半球開局有什麼缺點嗎? - 看板NSwitch 的評價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忘記自己是哪一個半球的- 動物森友會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北半球4月不能错过的4种生物!【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的評價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情報]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冬季免費更新11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The Journey;因為不想再哭所以把自己丟到路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情報]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冬季免費更新11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 - Joyce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結婚,還是不結婚 - 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友人問我:「我和男友談了快8年的戀愛,可是我不想結婚,但被身邊所有的人逼著一定要結婚,你覺的我該怎麼辦?」
我說:「hmmm,你自己覺得呢?你想要走入婚姻嗎?和男朋友聊過嗎?我覺得走入或不走入婚姻應該是你們的決定,更多的應該是你的決定。」
她說:「我的學業是順利的,我的事業是成功的。但到了婚姻這一項,好像因為我沒有走入婚姻,我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及格的。還好你結婚了,不用像我一樣備受質疑。」
我無言。
這是2019年,2個七年級女人的對話。 友人是一個私人銀行的大客戶總監。像她這樣的女人,有才有貌有錢,竟然也跳不出結婚,還是不結婚的旋渦。
如何幸福、是否幸福,應該是取決於自己的選擇,一個人要怎樣的人生,要走怎樣的路,要有什麽樣的故事,不應該是因爲壓力或是面子問題而被迫做的決定。
在30歲上下這個關卡,身邊朋友之間突然傳出好多訂婚、結婚的消息,被迫去相親的也越來越多,和友人聊完,我不禁在想,是不是每個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子定下來?難道女人們的生活就是卡死在這個年齡線上,無論時代如何進步、女權如何上升,依然無法跳脫,我們的事業呢?學業呢?夢想呢?追求的?人生呢?到今天我還是充滿疑惑,難道結婚真是女人一生成敗的唯一指標?
我一個表妹,今年才24歲,她爸媽、我爸媽加上親戚們明示暗示的和她說“要開始想以後嘍!你想阿!交往一兩幾年,你就差不多26了,如果運氣不好,分手了,再交一個,也還有一兩年的時間,28、29這樣也該是談婚論嫁的年紀,30以後不好嫁哦!”一聽之下,多麼可怕的時間限制阿!好像錯過了一年就會錯過一生似的。就是因爲這樣的壓力和想法,我身旁的很多朋友都迫於無奈而去相親,很好笑的是,他們之中很多人不是因爲自己急才去的,而是因爲來自父母親戚的壓力,“相過親總是比較好交代”我一個黃金敗犬級的好友這和我說。
對於結婚這件事,有的時候我覺得是父母想操之過急的要完成他們“階段性”的任務,而忽略了孩子們心裏的真實感受,在整個過程中,父母們忘記了,這些孩子們不再是他們小時候臉上總是掛著一行鼻涕的小孩,而是成熟的大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計畫、考量、感受...還有心情上的轉變,畢竟結婚是人生大事,或許和她們談談心,談談她們的想法和感受,比機械化的催婚來的重要。現在跟以前農業社會指腹為婚、童養媳、相親為主的時代不一樣了!要跟結婚對像走一輩子的是小孩,不是父母,把選擇權還給當事人吧!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從我一些女性朋友中聽來的,她們說“沒有人是完美的,有一個人湊合著過,有人陪比較重要,這樣人生才完整。”老實說,我從不覺得沒有一個男人的陪伴是不完整的,也覺得這樣的邏輯很奇怪,自身就覺得不完整,難道有男人在身邊就變的完整?有人陪比較重要?即便是志不同道不合,沒話說的也ok嗎?我的人生,我不想找一個男人湊合著過日子,我要的是幸福的人生,平凡卻有滋味的生活!。我另一個英明的老友說:「結婚前千萬要看清楚,決不可以請一個回家伺候。」我想,就是寧缺勿濫的意思。
之前我一個人出國讀書,到各地旅遊,後來在歐洲工作和生活,這些都是我一個人獨力完成的,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很快樂,這些經歷加速了我的成熟,而我也很清楚的知道我要什麼和不要什麼。對於感情,我真的很重視心靈上的透明和誠實、健康暢通的溝通,還有給彼此百分之百的信任和自由。我絕對不會爲了面子而隨便拉一個人來充場面,感情是自己的,幸不幸福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的一時言語,根本不需要在意。
幾年前,那時還是我男友的老公曾這樣和我說“來墨爾本吧!我會照顧你的。” 那時的他雖是學生,也是澳洲郵政金融的代理經理,生活忙碌但是穩定。那時的我還在蘇黎世學習,兼職做副校長的助理,我們一個在北半球,一個在南半球,離的遠的不能再遠了。
當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天天都想看到對方,想見卻不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是,我沒有答應他,因爲,我不想成爲因为感情而放棄自己追求的人,學業沒有完成就飛往陌生的國度與一個交往不久的男人一起生活;我不想放棄自己努力來的學業和剛剛起步的工作;我不想向人伸手拿錢過日子,即便是愛我的、我也愛的人。貧賤夫妻百事哀,千古名言,有很多時候,感情是經不起太多殘酷現實的考驗的。也或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我會在墨爾本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就算沒有,讀研究所也可能可以帶給我另一片天,我的他也依然像今天一樣愛我、尊重我、照顧我。
但,那是一條我沒有選擇的路,我選擇了在瑞士完成我的學業,進入跨國公司工作。但是在遠距離的戀情之路上,他沒有放棄我,我也沒有放棄他,我們都沒有放棄這份感情,我們盡我們所能的維系這段感情,之後他來瑞士學習,到德國工作...都是爲了我,為了我們。我們在感情的路上都做出了選擇,自己選的路、自己選的人、自己選的愛情和自己選的幸福。
先學會愛自己,才會懂得愛別人,這是我堅定不移的信念。這不是教你要自私,而是多了解自己,寵愛自己,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先做一個快樂的女人,才會成爲一個帶給別人快樂的女朋友、人妻。
不同的角色,都是自己的路,愛別人之前,要先懂得愛自己,早婚不一定是年輕沖動,晚婚或不婚也不一定是loser沒人要,幸福沒有既定的公式,碰到對的人,把握住對的人最重要,不管你是20 something還是30 something或是40 something,或是年齡繼續向前走,你應該總是保有選擇權和決定權,幸福與否取決於個人,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Joyce聊感情 #Joyce聊成長
此文獻給我的老友美靜,我最可愛的人妻+辣媽,這是我們一起寫《七年級生的麻辣婚姻》書中的一章,雖然最後因為我們各自都忙到不行,雖然書沒有出版,超級對不起編輯的,追著我們跑,但是文章依舊,友情依舊😘😘😘 也以此文恭喜妳短短一年,創業大成功!月業績破百萬❤️❤️❤️ 真的太強了💪💪💪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國際工作情報站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seetheworld/
👉Joyce的IG:@joyceseeaustraliaandtheworld
https://www.instagram.com/joyceseeaustraliaandtheworld/
Photo by Joyce’s hubby❤️💜❤️💜❤️💜
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帶一條內褲出國](個人拙見)
週末夜,我的一位好友約我去看戲。
我原先有班所以忍痛拒絕了她的邀請,沒想到竟突然被抓飛了一個長班,整個禮拜的班表大變動,變成剛好是她約我的那天早上降落的航班,所以又臨時和她說可以去了。
我們提早一個小時到影城周遭吃飯。
剛點完菜,才落座,友人就問我:「你們那個抓飛的機制是怎樣啊?為什麼原本這天不行?被抓飛以後又變可以了?而且妳說妳被抓飛長班,意思是說妳突然就要去飛個好幾天,那妳原本後面的班怎麼辦?妳這樣不是每次待命都要帶好所有東西嗎?因為妳根本不知道會去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冬天夏天衣服都要準備吧?」
「我們的班表裡面會有一種班叫做待命,」我解釋道:「不一定每個月會有,但很少有一整個月一個待命都沒有的。被排到了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有人請假或是種種不可抗力的因素不能來上班,就要去代飛。可是待命有區間,一次基本三小時。你可以從這個區間去推斷出可能會被抓飛什麼班,來看你要準備什麼東西,但我就是帶一條內褲就去了,反正什麼沒有,到當地再買就好。」
雖然說是說只帶一條內褲,但由於我是個素顏無法出門的做作女子,所以我的化妝包都是隨身攜帶的。放在公司的大行李箱裡,也有基本的卸粧保養品,衣服就穿當天穿去上班的衣服就好,反正到了飯店以後,裸體待在房間裡也沒人管得著啊。
「那妳被抓了一個長班,妳原本後面的班怎麼辦?」友人又問。
「當然就是隔天待命的衰鬼去幫我飛啊。所以我們每天都會排大量的人力待命,因為一個人請假、再抓一個人,後面就會有無限的坑要補,而且一天請假的人又不會只有一個。」我答。
「好好喔,妳真的過著好夢幻的生活,可以突然就飛出國好多天,不像我整天都坐在辦公室面對電腦。」友人露出欣羨的眼神。
「才不好好嗎!」我假裝氣憤故意大聲回話:「妳知道那種突然被一聲廣播,就要到外地幾天的心情有多差嗎,可能原先排定的事情都要重新排過。而且我們正常一般人在外面待了一整天,晚點就會做好心理準備期待要回家了,沒想到突然家就變成在好幾千公里遠的地方,那種心理調適我到現在飛六年多了還是緩不過來。」
「是嗎?我還以為可以這樣常常出國很好。其實我有想過要換工作,可是我研究所念的是人資,我現在的工作也是人資,我的履歷經驗都累積在這塊了。如果我想換個可以到處走、到處看的工作,像是行銷啊、公關、業務之類的話,好像我之前累積的都白費了,而且我現在也要三十歲了,感覺不能再隨便換工作。」友人道,口氣裡滿是對工作現實的無奈。
「欸我想跟妳分享一句話。」說完,我拿出手機,打開我的evernote,把我之前覺得很棒所以記下的一句話拿給她看。
友人接過我的手機看完,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那是股神巴菲特說的一句話:「為了打造亮眼履歷而工作,就像把性生活存起來留到老的時候用一樣。」
我伸手接回友人遞過來的手機,邊道:「我倒覺得妳要是想換工作,現在趕快換。說不定妳會比較喜歡、說不定妳不會。可是妳沒有去做過,妳就永遠不會知道。就像妳很羨慕我可以一下就突然到不同國家了,可是其實大部分的空姐都不喜歡這種感覺。」
我們時常用「看一杯水是半滿還是半空」來隱喻一個人是樂觀還是悲觀。
樂觀的人看這半杯水,會說:「太好了,這杯水是半滿的。」
悲觀的人看這半杯水,會說:「糟糕了,這杯水是半空的。」
如果人人都是半杯水,當我們看著別人的時候,看到的是半滿;看著自己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半空。
尤其現在網路社群文化全面攻佔每個人的生活,我們經由社交平台看見的,往往是大家幾經修飾的內容:美肌過後的照片、大餐、旅遊⋯⋯。即使和朋友相聚,大家其實各自都在滑各自的手機,但在聚會最後,卻要合照一張笑容燦爛,並配上「今天好開心」的文字內容。
我們對於真正的快樂、真實的美好,有了偏頗謬誤的印象,引伸出來,使我們在看人看事的時候,都疏於去探討背後的意義,僅貪圖瞬間的歡快與矯飾的表象。
十八歲初嚐情愛滋味以後,如果不計較實際交往的內容,我一直都算是在戀愛方面順風順水的人。雖然我的戀愛時程並不長命,最短三個月、最長三年,但我在男友和男友間的縫隙並不像我的雙峰之間那般開闊,頂多半年就可以交到新男友。
可是二十六歲以後,這種好運氣嘎然而止。我儘管有遇見一些情投意合的對象,但都與我有緣無份,連「交往」的規格都稱不上。
我以前使用facebook的頻率比instagram大得多。後來instagram逐漸成為台灣社群網站主流以後,我也開始把時間花在滑IG上,更開始致力於學會「如何用一張照片說故事」,強調意境與構圖。而不是一出門遊玩就狂拍一堆照片,任何鼻屎大的狀態都可以發五張照片搭配,為了要讓人明確體驗到我的人生有多豐富。
這時候,我在無意中發現了我的一位昔日好友,居然一躍變成IG網紅女神。除了因為她本人真的是個身材極好的美女以外,她的照片的確也別有韻味,不是爆乳濃妝自拍討拍說晚安的那種。
但當我看見她的美照和她帥氣的男友,以及她IG的follower人數,是同時也有在經營粉絲頁的我的好幾百倍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竟是嫉妒。
面對從前要好的友人,而且從來也沒吵過架什麼的,只是出社會之後生活環境不同就自然淡了情誼的人,我竟然給不出一絲祝福,心底瞬間滿滿的塞滿不屑與憤恨。
為什麼,我們以前明明是「平行」的,現在她卻比我好上那麼多?為什麼我沒有她的幸福?我明明條件也不差啊!為什麼她可以擁有這一切我卻沒有?
我心裡被這種強烈的負面情緒塞滿,卻無處宣洩。因為誰會喜歡一個這樣心理不平衡的女子?
我只得隱藏起這種情緒。可是又想獲得一時的緩解,就算是一點點都好,所以我開始有意無意地和我們的共同友人打探她的消息,想知道有沒有任何一點點她的「八卦」、她不好的地方,比如說她有去整形,或其實她男友另有小三⋯⋯之類的這種缺陷。
結果,沒有。
我竟然沒有聽見任何朋友說出任何對她不利的言語,頂多就是和前男友怎麼分手的?怎麼找到現在的工作的?這種無傷大雅的人生經歷。
我一方面在心裡討厭她、一方面又要消費她現在的名氣,到處跟別人說我認識她、一方面模仿她,逼朋友去學攝影幫我拍出跟她一樣漂亮的照片、一方面整天滑她IG滑到無可自拔。
我變得非常扭曲。在外又要維持「正常」的形象,但心裡其實是極度的自戀驕傲與自我厭惡在打架。
那段時間算是我的黑暗期,我幾乎沒有寫文章,因為心理不快樂所以什麼鬼都寫不出來(弔詭的是我在談戀愛每天很開心的時候也通常寫不出文章)。我一樣工作、一樣會因為如果有人吹捧我是空姐而暗爽一下,可是我其實要被自己無可救藥的嫉妒給折磨死了,而我當時在心裡揣測的唯一解答,竟是要交個比她男友更高更帥的男友,和成為一個比她更火的網美。
我那段時間火力全開的約會,認識新男人、一出門就拍兩百張照片,一張張慢慢挑哪張最好,再花半小時以上大修一番以後才上傳、考慮要不要乾脆去隆乳,因為宅男們好像都有奶便是娘。
我做了很多事情,想讓自已變得跟她一樣、甚至比她更強,居然一點用都沒有,而且還因為太久沒有發文,粉絲頁的粉絲還默默流失哈哈哈哈哈。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打開她的facebook看一下,變態如我,當然又是無止無盡的滑滑滑。
滑了約半年的份量,一則沒有華麗美照的樸素貼文,吸引了我所有目光。
她居然分享了我粉絲頁的文章,說她看到流淚了。
羞恥心在我的眼神接觸到那則貼文的剎那,終於甦醒,如一滴滾燙的熱液滴上心頭,痛覺擴散,我才發覺為什麼我要一直去算計渴望自己沒有的寶藏,卻不好好珍惜自己已然擁有的幸運?
我沒有渾然天成的身材與美貌、沒有又高又帥的男友,可是我有對文字天生敏銳的邏輯能力;而且因為不用約會,所以我有很多時間可以好好創作;我有愛我的家人朋友等著我去愛惜,而我竟把一個分享我文章的昔日好友當成假想敵,我到底在幹什麼?
從那時開始,我就慢慢戒掉滑手機這件事,重拾書本,大量閱讀;練習冥想靜坐,沈澱靜心;學習看任何事情「半滿」的那一面,包括自己;慢慢體會不需要去渴求什麼,因為已經擁有最好的東西。
網路的發展,造成現代成為輝煌的「眼球時代」,任何能一秒吸睛的東西理所當然成為主流價值。美女、美景、美酒、美包、美鞋、美妝、美胸⋯⋯美好的事物能讓按讚數飆升,也病態的讓我們的自尊心搭電梯上升。
二十四小時重複播放的新聞、追隨網路風向的匿名群眾文化、過度爆炸又過度包裝的資訊,把我們的生活填充地沒有空隙,我們沒有機會喘口氣,更沒精力思考了。
世界太快,我們都忘記了真正美麗的事物,背後都經過了多少努力的堆疊。
即使有人很幸運,天生擁有這個世道最在乎的事物,不論是家世、財富,或是才能,但凡是無法甘心沈澱的,終會被時代的潮流推擠,成為死在沙灘上的前浪而已。
在我就業以前,我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算是小小的「美女」。週遭的人會因為我的長相,對我比一般人好上三分。
但我進來了這個以外貌條件為首要取捨的工作環境以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以前生活的地方叫做「井底」,而我不過是個青蛙族的公主而已。
在這成千上萬經過層層甄選的女子之中,我不過中庸之姿;而有的女孩子,不單生得好看,穿著打扮品味更是一絕,光是這個人存在一個空間裡,就能讓整體氛圍變得不一樣。
看著同事們一個包接著一個包的買,或是一個孩子接著一個孩子的生。我也曾經迷失過,很想變得跟她們一樣。
日本精神科醫師片田珠美小姐在其著作《自戀病》一書中寫道:「人藉著比較而了解自己欠缺什麼。」
經過這一波波的衝擊、「比較」,我的心眼就像河床淤積般越積越小。
在壅塞中沈浮、即將滅頂的我,才終於開始思考:我所欠缺的真的是我所需要的嗎?
我所擁有的難道不能成為別人所欠缺的嗎?
我所擁有的又是什麼?
據我自己觀察,人在面對自己的「欠缺」時,有三種層次的情緒:一是欣賞,二是羨慕,三是嫉妒。
當我們能欣賞別人的時候,表示自己雖然沒有這項所欣賞的事物或特質,但因為對自己已經很滿足,所以不會對於這項長在別人身上的美好感到渴求、匱乏、失落。能真誠的讚美及分享,卻不見得一定要擁有這項事物或特質。
當我們羨慕別人的時候,表示經由比較過後的匱乏感多了一點,卻有自知之明,自己或許難以擁有這樣事物或特質;但更好的情況是這成為激勵自己的一個誘因,進而踏出步伐走向未知之路。
當我們嫉妒別人的時候,表示自身已經嚴重失衡,把自己和他人放在齊頭式的起跑點上比較一切,沒有真正的關懷自己,甚至討厭自己到無法自處,靈魂被綁縛在深深的自戀與自卑當中,無法平衡。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半杯水。
我們缺少很多東西,也同時擁有很多東西。
當你發現自己有「嫉妒」的情緒時,試著不要想辦法拼命填補那個空洞,而是跳脫出來,環伺四周,看看那些已然在身邊的群山峻嶺,找到入口往上爬。這麼做會比填完洞穴,再開始造山去超越別人要容易得多吧。
我依舊是個長相平庸的空姐,花不了幾個月薪水去買包包,也沒有膽量去「鮑鮑換包包」;我的月經每個月都很準時報到;我沒有絕佳的品味及穿搭技巧;我沒有精力去尋找厲害的餐廳及景點拍照。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裡,我依舊做著很慢很慢的事。
我閱讀、寫作、思考,即使現在看「字」的人已經很少,很多人都勸我純文字已經沒有搞頭,要美照、要影片、要直播才能吸引目光。
但我終於明白,與其去填補那個人人稱羨的洞穴,不如提起腳跟去冒險。
在爬山的過程中,我看別人的心態,漸漸由嫉妒,淡化成羨慕,後來總算能發自內心讚嘆欣賞。
就算當我發現自己內心有擁擠的感覺時,我也能很快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我所欠缺的真的是我所需要的嗎?
我所擁有的難道不能成為別人所欠缺的嗎?
我所擁有的又是什麼?
仔細檢驗過後,便能很快重整旗鼓往前行去,不再猶豫。
而且,搞不好,我爬的那座是喜馬拉雅山啊。
生命不會因為我的心床淤積而停止奔流;航班也不會因為我只帶了內褲一條就改天再飛。
我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更堅定地。
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忘記自己是哪一個半球的- 動物森友會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87如我,我忘記自己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的....,(10月入坑的新手),我看youtube影片介紹11月月報,我島上有出現蘑菇,魚種有燈籠魚,海洋生物也有新 ... ... <看更多>
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北半球4月不能错过的4种生物!【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动物森友会】攻略 北半球 4月不能错过的4种生物! ... 薩爾達傳說| 王國之淚| 創造屬於 自己 全屬性的大師之劍,冰、火、雷及治癒功能一次擁有| 詳細教學| ... ... <看更多>
忘記自己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在 [問題] 動森選南半球開局有什麼缺點嗎? - 看板NSwit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RT
朋友是選北半球
然後說要我選南半球開局
這樣兩人物種剛好可以互補
所以想上來問問大家
選南半球開局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比方說會不會北半球只想跟北半球交朋友
可能南半球交不到朋友之類的
乾五八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226.1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Switch/M.1596960316.A.46F.html
真的假的Σ( ̄Δ ̄ノ)ノ
這禮拜才剛要買 不知道
所以除此之外都沒差嗎
會不會選了結果冬天看不到夏季煙火之類的
※ 編輯: gfhnrtjpoiuy (223.139.226.170 臺灣), 08/09/2020 16:14:01
尼這個北半球霸權了啦 叭叭
蛤 大家都這麼說好猶豫喔
現在換要找個理由說服我朋友不選南半球了
跟推文說的一樣感覺自己有第二胎才想選南半球
※ 編輯: gfhnrtjpoiuy (223.139.226.170 臺灣), 08/09/2020 16:56:20
風物詩 喜歡這個詞 感覺好美
因為朋友是上個月買已經選了
聽我也想玩才這樣跟我講
應該跟他說一下無法就好了
如題
三洨啦X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