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關七雄 東卯山 |-Part 2
攀登是對未知世界的探險,登頂是探索過程中的其中一部分,而非全部。
達成✅@taiwan_mountain
#電塔下 #倒立
心得分享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第二集主角 #張元植 在其中某一個路段選擇 #撤退,導演問了元植為什麼選擇撤退,他表示確保大家生命的安全(當時他的母親也是登山團隊的一員),是他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即使只有0.5%的風險,他都不想去冒險,如果真的因為我的決策,造成了其他人的風險,我會非常的痛苦。
他在「關於撤退,我想說的是⋯⋯] 這篇文章中寫道:
當時 #張元植 與 #呂忠翰 正在準備 #K2 的攀登,雖然最後在距離400公尺登頂的路上,他們選擇了撤退,但他仍然不後悔這個決定,也證明了他們是有能力去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也是八千米以上高山死亡率最高的山。
很多人說,撤退比決定繼續前進,更難、更需要勇氣。我覺得這存在某種誤解。對我來說,選擇撤退就只是感覺生命受到威脅,簡單說就是「怕死」。
是的,我跟我的夥伴都非常怕死,絕對沒有一般人認為的那種,登山者一往無前笑談生死的豪氣。
比起其他運動,登山運動最特別之處,就是它與生死息息相關。籃球打輸了、跑步跑慢了、撞球沒有進洞,都不會死;但在山上犯錯,死亡就是可能出現的選項。不過熱愛登山的人並不如大家想的,追求遊走在生死邊緣的刺激,簡稱玩命。事實上,登山者往往更懂得生命的價值與珍貴。當生命暴露在狂暴的風雨、崢嶸的石崖、莽莽的野外,直面著死亡的可能時,也是人最能感受對生之熱情與渴望的時刻。
對我而言,死亡在登山過程中,永遠只是「可能性」,而非可以接受的「選項」。畢竟,死人是無法感受生命的。所以,當死亡跳脫「可能」而成為即將發生的「未來式」時,撤退就是當下能做最合理的判斷。��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顆清醒的頭腦,去發現潛伏在身邊死神,當祂準備撲來時,也就是撤退的時刻。
遠離死亡,我想不是什麼特別有勇氣的決定。
登山,或說任何探險活動,都牽涉到面對風險。一段登山行程,若在登山者的能力範圍內,風險輕鬆可控,於是我們繼續向前。但當情境超過了登山者的能力極限,風險就會呈指數增加,甚至失控。此時撤退就是明智的選擇。但這兩條線中間卻有一個 #灰色地帶,我稱之為人類意識的「 #保護機制 」。
生物的 #求生本能,讓我們在危險「真正」發生前,就產生排斥心理。大家可以試著找一個懸崖,或一個大樓樓頂邊緣。當我們一步步靠近邊緣,在離真正的邊緣還有兩、三腳掌的距離時,我們就很難強迫自己向前了,掉下去的畫面會不斷在腦海中撥放。但其實這離真正掉下去還非常遙遠,因為如果場景換到人行道的邊邊,我們隨便就能毫不猶豫地讓腳尖貼齊邊緣。這兩件事在物理上是同一件事 (讓腳尖貼齊某個平面的邊緣),但因為「如果」發生的後果截然不同,#心理運作的機制 也就大相逕庭。
對我來說,如果將「 #探險 」簡化成一個概念,那就是踏出那距離樓頂邊緣的兩、三步。也就是,拉近我們 #內心舒適圈與 #真正物理界線的距離,讓那個由自我受限構築的灰色地帶,愈短愈好。如此,人才能真正開始 #探索未知。
=============================
❇️我是麥特,如果你喜歡分享的內容❇️
➡️可以追蹤 我@m_ssc
➡️按愛心❤️給予鼓勵
➡️留言分享心得
.
.
.
#谷關 #谷關七雄 #東卯山 #登山 #登山初心者 #台北 #新北 #教練 #訓練 #運動員 #肌力 #健身
#hiking #taiwanmountai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是不是曾經在生氣的情緒下,說了一些自己後悔的話? 甚至會有遷怒的行為? 在你自我批判修養不好前,或許可以先暸解心理運作的機制喔!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
心理運作的機制 在 無境文化-精神分析系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白美正博士
#8月15日臨床個案研討會
#限臨床工作者參加
8/15 白美正精神分析師
》》》》》》 臨床個案研討會
2020年盛夏,
無境文化首度邀請白美正精神分析師
南下高雄帶領臨床個案討論。
白美正博士在美國接受精神分析訓練與臨床執業,
長年累積豐富的臨床精神分析經驗,
她擅長以日常通俗的語言來溝通深奧的精神現象,
她將深入淺出地,
從每一位提報者所呈現的個案臨床素材裡,
跟與會者一起觀察、聆聽、澄清和思考
個案在語言與非語言之間
所欲傳達的前意識與無意識的意義,
透過個案心理運作的機制、
心理病理的假設與心智流動的現象,
說明及闡釋臨床理論和技巧。
白美正博士 簡介 :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 亞太區域籌備會主席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 精神分析師、訓練精神分析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精神分析委員會主任委員
.Austen Riggs Center 博士後精神分析訓練 / Medical staff
.Mass. Institute for Psychoanalysis 美國精神分析訓練
.Mass. Mental Health Center, Harvard Medical School 博士後臨床心理 Fellowship / Medical Staff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臨床心理學博士
時間:2020年08月 15日週六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
費用:2000元 (7月20日前報名繳費,優惠價1850元)
地點:高雄無境文化教室(限額30名)
報名資格:限臨床工作者 (不接受非臨床人員、學生、實習心理師或實習醫師)
詳情&報名:http://www.utopie.url.tw/
心理運作的機制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天聽一點】生氣時,先閉嘴!~《附帶的憤怒》
你是不是曾經在生氣的情緒下,說了一些自己後悔的話?
甚至會有遷怒的行為?
在你自我批判修養不好前,或許可以先暸解心理運作的機制喔!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YouTube 粉絲 NT300 元折價專屬優惠,直接輸入代碼 :「neZVX99q 」
→ 更優惠方案:兩人同行成長價,一人 $ 1,800 元 https://goo.gl/D1RHuX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3/02(五)或 03/07(三)19:30
再也沒有難談的事!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心理運作的機制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是不是曾經在生氣的情緒下,說了一些自己後悔的話?
甚至會有遷怒的行為?
在你自我批判修養不好前,或許可以先暸解心理運作的機制喔!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YouTube 粉絲 NT300 元折價專屬優惠,直接輸入代碼 :「neZVX99q 」
→ 更優惠方案:兩人同行成長價,一人 $ 1,800 元 https://goo.gl/D1RHuX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3/02(五)或 03/07(三)19:30
再也沒有難談的事!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RInO2XY0HA/hqdefault.jpg)
心理運作的機制 在 內向」和「外向」是最常見的描述自己和他人性格的說法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當然,心理學家們自然不會滿足於這麼一個描述性的結論,他們更關心的是背後的心理運作機制,也就是說:一個人是因為什麼因素而表現出或內向或外向的行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