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授Teyber提出的人際歷程心理治療理論,認為人的困擾皆源自於重複幼年時期不適當的人際互動方式(2011)。小桃媽因為職業的關係,接觸許多家庭關係有困擾的個案,也經常收到網友的來信,詢問關於父母、孩子、伴侶之間的相處狀況,或是個案有覺察到自己複製了父母的教養方式,雖然痛苦卻又不知如何改變。因此,深深感受到「家庭關係」對每個人來說有多麼重要。
免費訂閱、週週出刊的《未來Family數位週刊》不但有針對孩子教養的議題,也包含許多關於父母的困境,推薦大家可以閱讀這類文章,會覺得在教養之路並不孤單,有更有信心面對家庭及孩子。快點下方連結訂閱去吧!
未來Family數位週刊訂閱:https://bit.ly/3fvtbbX
未來Family官網:https://bit.ly/3luovXI
心得分享:https://anity0404.pixnet.net/blog/post/230845078-family0727
#未來Family數位週刊 #教好孩子不求人 #最實用的親子教育教養大補帖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5的網紅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音/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走過15年的理論學習與治療實務歲月後,發現自己愈來愈能夠看到理論背後,它所闡述和傳遞的深層概念。 接觸心理治療這十多年來,在諮商與治療理論的大海中尋尋覓覓,心理劇和敘事治療目前成為我專業發展中的選擇。 透過這則短片,跟你談談我在這兩個理論中的看見。 我是曾正奇,這...
心理治療理論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佛洛伊德教我洞悉人性,母親教會我理解理解女性】
#本文謹獻給我的母親與天底下的母親們
雖然我看起來不像是精神分析的信徒,實務上我也不這麼「分析」,然而我對於人類的心理動力一直都有濃厚興趣,這不只讓我發現後現代取向的治療觀跟精神動力,在某些觀點上的差異其實沒這麼大,甚至我也意外發現從去年開始在台灣流行的艾瑞克森催眠,骨子裡有很多佛洛伊德的影子,而佛洛伊德的許多概念,使我得以度過飽受霸凌陰影折磨的求學時期,也讓我在實務工作上整合出有獨特風格的晤談方式。
雖然佛洛伊德與精神動力取向的諸多前輩,奠定我對人性深厚理解的基礎,然而從這一兩年與母親的互動裡,對比到我在親密關係中的瓶頸與成長,今年返家過節時,我意外發現母親才是成就我理解當事人的幕後推手。
多數治療理論最被詬病的是拿歐美白人的眼光來剖析亞洲文化,對於女性的理解有一部分可能帶有偏見,事實上當我從大學時代起,應用部分心理治療理論來理解我母親時,確實引發更多衝突與挫折,而這讓我開始想要更從她的成長時空背景,去理解她身為女性的情感面,與話語之下隱藏的需求。
我很早就發現自己非常擅長與表達上迂回曲折的當事人建立關係,並很有耐心的慢慢引導她們說出自己內在的心聲,到了後來我逐漸明白,因為我的母親就是一個不太擅長表述自己心情的女人,從童年時期我就開始練習猜測她的想法與心情,如今我雖然身為心理師,其實還是蠻高機率會猜錯的,而我仍然不斷練習換個方式重新理解她想要什麼。
這麼多年來,我越來越明白在與母親的關係上如果沒有辦法產生更深一層的理解,那麼我在專業上就會形成一層潛意識的瓶頸,因為這顯示出我尚未把過往學會的理論,真正應用到自己與家人身上,很有意思的是,每次回家時,如果我又稍微懂了一點母親的心情,後續接案的深度往往就會變得比較深,反之亦然。
我所服務的當事人與學員大概有七成都是女性,拋開那些歐美白人所書寫出來的理論後,若說還有什麼真的讓我能打從心底理解這些女性,我想就是母親用她的一生示現出台灣女性的典型人生了。
從母親身上我很早就明白婆媳問題間複雜難解的現象,以及女人結婚後身份徹底轉換的心境,因為母親的訴說,是我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我也很早就從母親的婚姻裡明白伴侶關係的種種不易,以及女性在尋求親密感時有哪些需求,又或者是有哪些說不出口的需求,有很多女性特有的委婉與迂迴表達方式,我之所以可以本能聽懂,是因為母親就是用這方式表達對我的關心與愛護的。
很誠實來說,我身為擅長催眠的心理師,專業程度應該至少可以打85分,然而身為兒子的身份,我明白自己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自從前幾年搬出去住之後,我才更有意識的感受到,原生家庭終究是我需要用心修練的課題,這是自我覺察時容易因為痛苦糾結而迴避的一塊陰影,也是我專業整合中值得持續用心的一塊拼圖。
其實打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雖然我提到原生家庭的課題時,總是一臉痛苦的表情,這與我深刻理解母親的愛護並無衝突,事實上我在遭遇高中霸凌與後續一連串慘烈的人際挫折後,還能發展出對旁人深厚的同理心,我想是母親堅定而持續的愛,讓我還能對人恢復一絲相信。
唐鳳說:「生命總是會有缺口,缺口是為了讓光進入」,在我心中母親絕對不是什麼壞人,而當我越來越往專業整合時,也更深的明白,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促發我對心理學產生濃厚興趣,如今唯有我能夠運用過往所學習的知識來理解母親那些無法輕易說出口的話語,我的生命才算是真正的完形。
母親節快樂。
#祝福天底下的母親都能快樂
心理治療理論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話式催眠是我這幾年下來,整合古典、艾瑞克森取向與NLP三大催眠取向,並融入家族系統觀點、完形治療、人際歷程治療等心理學派後的催眠模式。
這個模式具有4大特色:
❤️重視會談關係的品質
❤️強調當事人的自主性
❤️不用閉上眼睛甚至可在交談與行動間完成催眠
❤️替你量身打造每一次的催眠經驗
更多詳細介紹請見:
https://lihi1.com/bTjmN
歡迎報名一年一度的培訓課程~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61c86007f41bd2e46
心理治療理論 在 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音/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走過15年的理論學習與治療實務歲月後,發現自己愈來愈能夠看到理論背後,它所闡述和傳遞的深層概念。
接觸心理治療這十多年來,在諮商與治療理論的大海中尋尋覓覓,心理劇和敘事治療目前成為我專業發展中的選擇。
透過這則短片,跟你談談我在這兩個理論中的看見。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
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http://www.doctseng.com
欣語人文空間 https://www.heartrich2017.com
FB粉專:曾正奇博士 - 親子關係/心理健康/自我探索/心理諮詢/諮商輔導
LINE官方帳號:@doctseng
MAIL:haoyuchat@gmail.com

心理治療理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他幽默風趣,是人見人愛的萬人迷;
她經濟獨立,是公認的女強人。
他/她家庭美滿,萬事俱足,
應該不會有憂鬱的情緒……
你也這樣認為嗎?
或者,你也是別人眼裡的開心果,只能獨自把淚吞?
▎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
▎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卓別林、「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羅賓威廉斯、金凱瑞……他們都是喜劇演員,但他們,也是憂鬱症患者。英國喜劇演員史蒂芬‧佛萊則是在受訪時說:「有時我笑著說『哈哈!對,對!』,心裡卻是一邊想著,『我真想死。』」
這些螢光幕上的喜劇演員、團體裡的幽默大師,都有著不被允許的脆弱及憂鬱。甚至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些人悄悄殞落了,我們卻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看起來很完美的他,那個你以為很了解的他,平時的開朗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掩蓋憂鬱、佯裝堅強的面具。因為我們常常這麼想:
˙要是突然不笑或表現出心情不好,會嚇到人。而且,我不想麻煩別人……
˙雖然工作穩定、經濟無虞,但我還是不開心。這樣的煩惱讓人知道了,會被討厭吧?
˙身為老闆,我不能有半點軟弱遲疑;遇到壞客戶得忍氣吞聲,員工態度不佳也要容忍,否則會被起底,發文抹黑。
˙身為偶像,他不可能有半點不完美,也不能談戀愛,違背我們的期待和想像。
▎「沒想到他也會憂鬱啊!」
對於美好的形象,外人總是存有夢幻的想像,以致這樣的批判,隨處可見:
˙沒想到她身為教養專家,親子關係卻這麼惡劣,虧她還在節目上大談教養理論,可信度高嗎?
˙沒想到他身為最專業的醫生,也會罹患癌症,還寫健康及養生書籍,會不會誤人一生啊!
˙沒想到她身為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也會情緒低落,甚至重度憂鬱,還在身心科掛號,她的專業可不可靠啊?
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標榜正向思考、積極生活的文化裡,我們爭相在網路上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彷彿生命裡僅只美好,沒有悲傷與黑暗。這樣的文化,加之人們對他人美好形象的不實際想像,使得愈來愈多人內在的憂鬱問題一再被壓抑,只能笑著流淚,甚至連自己都對自己偽裝,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美好笑容的背後,是與內在真實自我的隔離
與一般認知的憂鬱症不同,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對自己,卻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內心有苦,卻不能,也不敢說出。
在國外已被大量討論的「微笑憂鬱」,儼然成為當代人最容易纏身,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洪培芸心理師針對此現象,以親切好懂的文字,從社會環境、角色期待與心理狀態切入,探討對象涵蓋資優生、明星網紅、老闆、同志、不擅表達情感的男性,乃至長照家庭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為我們打造一帖鬆綁「高情商」束縛、解放不合理期待的良方。
▎特別收錄:關於微笑憂鬱的6個問題
˙什麼是微笑憂鬱?
˙微笑憂鬱跟憂鬱症有什麼差別?
˙微笑憂鬱的徵兆與症狀?
˙哪些族群容易有微笑憂鬱?
˙如果發現自己有微笑憂鬱,該怎麼做?
˙若身邊的人有微笑憂鬱,該如何協助?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作者粉絲頁: 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心理治療理論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僅剩四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對談重點:
1.很多人對心理治療有很大的投射,覺得心理師可以解決自己心中所有的掙扎?到底心理治療有沒有效?
2.為何有些人越治療狀況越糟?是不是心理師能力太差?
3.如果經濟能力有限,除了走進諮商室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