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稱 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原文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 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 “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
🔺定律來源
1949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對他的某位運氣不太好的同事隨口開了句玩笑: “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壞。”
一句本無惡意的玩笑話最初並沒有什麼太深的含義,只是說出了壞運氣帶給人的無奈。或許是這世界不走運的人太多,或許是人們總會犯這樣那樣錯誤的緣故,這句話被迅速擴散,最後竟然演繹成: 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
🔺具體內容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有很大幾率會出錯”,指的是 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
.
🔺為什麼會覺得墨菲定律准?
👉概率原因
初次看到墨菲定律會覺得真是神準的概括,但這應該和人的選擇性記憶有莫大關係,不順的事總是比順順利利的事給人最深的印象和記憶。
而且分析下概率就知道,假如你在超市,排隊總會感覺自己排的隊常常會很慢。原因就在於,假設11條通道,你有1/11的機會排到最快的,但有10/11排到慢的。很多定律給大家的感覺總是那麼准,其實多半都是感覺上與實際情況所存在的偏差導致的。
👉心理暗示
這其實只是一種心理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個體潛意識在作怪。因為當你對某件事情過分關注,此時就會形成一種心理暗示,當這件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其影響程度就會被放大,導致你此時的反應比平時更加激烈。
👉客觀原因
是人們本身的心理思想決定了有這麼條定律的出現。不是先有某條定律出現了然後才會有對應的事情發生,而能驗證它的”准“;而是正因為有某些現象本來就一直存在於世了,經過歸類分析後才總結得出了某條定律。
.
⭕定律反映出一個人關心的事情就有預兆和端倪,這是人的 客觀感覺,不是主觀臆想。而且發生了才叫墨菲定律,沒發生不算,所以一直發生。
⭕所以不要擔心,如果覺得墨菲定律在自 己身上老是太准甚至影響了自己的想法時,要記住這只是個定律而已呀!
.
🔺下面給大家幾條小技巧來減輕墨菲定律的干擾。
1.盡量避免感情用事。控制情緒,抵制煩惱。在處理煩惱問題時可以遵循以下四個要訣:
(1)照著正確的解決方法去做;
(2)盡量收集資料,找出讓你煩惱的原因;
(3)衡量資料的重要性,並找出對付的方法;
(4)觀察事情進行得是否順利。
2.不要衝動地去做一件事,把問題和其他有關係的事情再慎重考慮一遍,如果沒有比立刻行動更重要的事,那就立刻去實行。
3.壓力太大的時候,稍微休息一下。
4.為了切合實際,不要嫌麻煩,再檢查一遍。
5.按部就班地從事情發生的過程中找出解決辦法,不要妄下斷言。
6.和自己的意願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所做的決定是否違背心意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
加入「精英閣」= 一年陪你读完100本经典好书
➡️15-20分钟读书音频
➡️干货总结思维导图
📍還在等什麼?趕緊点击鏈接🔗:https://pay.weread.com.tw/facebook/jingyingge/
-------------------------------
馬來西亞 Shopee FREE Shipping
https://shp.ee/a54n9zf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
心理學效應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所有壞事的發生,正是被你自己想出來的──#墨菲定律 怎麼影響你的】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它告訴我們,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比如你兜裡裝著一張支票,生怕別人知道也生怕丟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用手摸兜,去查看支票是不是還在,於是你的規律性動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被小偷偷走了…
心理學效應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每天的生活面臨著眾多的選擇,大到選工作、選伴侶,小到午餐要吃什麼、衣服要買哪件。按理說,有選擇總比沒選擇好。然而,對有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選擇多了卻不是什麼好事。選擇越多,他們越糾結,大事小事都很難做決定。為什麼會出現選擇困難症?選擇困難時,又該如何克服呢?
⭕內心衝突和討厭“失去”是主因
我們每天的生活面臨著眾多的選擇,大到選工作、選伴侶,小到午餐要吃什麼、衣服要買哪件。按理說,有選擇總比沒選擇好。然而,對有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選擇多了卻不是什麼好事。選擇越多,他們越糾結,大事小事都很難做決定。為什麼會出現選擇困難症?選擇困難時,又該如何克服呢?內心衝突和討厭“失去”是主因
最常見的選擇困難莫過於:今天吃什麼。大多數人都為這個問題發愁。之所以為“吃什麼”而糾結,是因為人的內心有衝突。比如這樣:想吃米飯又想吃麵條,然而只能二選一,很難抉擇;還有這樣的:這也不想吃那也不想吃,導致沒法做決定。內心有衝突,是人們選擇困難的重要原因。
內心衝突,指的是人內心有多種欲求,但這些欲求又是相互對立、無法同時滿足的。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勒溫和米勒的分類,內心衝突有4種類型:一是雙驅衝突。兩個都想要,卻只能二選一,可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二是雙避衝突。兩個都不想要,卻必須二選一。三是趨避衝突。風險與收益並存,比如面對一個高薪但高強度的工作,你既想要高薪,又擔心長年加班身體吃不消,這讓你很難做決定。四是雙重趨避衝突。兩種選擇都有利有弊,比如工作A穩定、清閒、工資少,工作B不穩定、壓力大、工資高,你不知該選哪個。
當內心有衝突,做選擇就沒那麼容易了。看似有好幾個選項,然而每個選項都不是最優解。不管選哪個,都不能滿足全部需要,總是差那麼點意思。於是,有的人因“兩個都想要”而糾結;有的人因“必須舍一個”而不甘;有的人,則出現“選哪個都不滿意”的失落……內心衝突,讓種種負面情緒糾纏在一起,導致人們選擇越多越痛苦。
在內心衝突導致的負面情緒中,有一個情緒,對選擇的影響很大。這個情緒,便是對失去的“厭惡”,人性是討厭“失去”的。
美國心理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設計了一個實驗,結果發現:損失100美元的痛苦遠大於得到150美元的快樂;要想彌補失去100美元的痛苦,你需要收益200美元。這種心理學效應叫“損失厭惡”,它指的是同等數量下,收穫帶來的喜悅,並不能抵消損失帶來的痛苦;若要抵消“失去”的痛苦,需要2倍分量的“得到”才行。
那麼,損失厭惡是如何影響選擇的呢?任何選擇都是取捨,選了這個必然要捨棄另個,所謂有得有失。然而如果“得”的喜悅,不能抵消“失”的痛苦,哪怕做了選擇內心也不痛快。比如,有些人糾結要不要轉行。轉行意味著放棄之前的專業積累,要承受沈沒成本,而新的行業雖然有更大空間但也充滿了未知。收穫能否抵消失去?轉行是否明智的選擇?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理解了損失厭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選擇會帶來痛苦了。
⭕擺脫選擇困難從這三點入手
那麼,損失厭惡是如何影響選擇的呢?任何選擇都是取捨,選了這個必然要捨棄另個,所謂有得有失。然而如果“得”的喜悅,不能抵消“失”的痛苦,哪怕做了選擇內心也不痛快。比如,有些人糾結要不要轉行。轉行意味著放棄之前的專業積累,要承受沈沒成本,而新的行業雖然有更大空間但也充滿了未知。收穫能否抵消失去?轉行是否明智的選擇?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理解了損失厭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選擇會帶來痛苦了。擺脫選擇困難從這三點入手
首先,當需要有衝突時,較好的解決方案是:了解核心需要,解決主要矛盾,以後有條件再滿足其他需要。打個比方,大學畢業是選擇工作還是考研,這就要問自己:工作和考研分別能滿足什麼需要?當下哪個需要更迫切?我只能二選一嗎,還是可以分步實現?把內心衝突梳理清楚,也就邁出了選擇的第一步。
其次,有些人做選擇很困難,有些人卻很容易,其原因在於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們,屬於評估型決策者,他們會花大量時間用來評估和擔憂各種可能性,試圖找到最優解。而受制於現實條件,往往沒有最優解,很多糾結其實是做無用功。
相較而言,行動型決策者更容易做選擇,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和科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行動型決策者做決策時並不會感受到太大的痛苦,反而希望快速做出決定並去執行它”。
如果你屬於評估型決策者,與其苦苦找到100分最優解才做決定,不如像行動型決策者學習,少一些思考多一些行動,有70分的滿意解就果斷決策。
此外,不管選什麼,買定離手很重要。有些人做選擇很困難,是出於害怕損失、害怕未知。他們反覆擔憂:萬一我選錯了怎麼辦?然而,不管選什麼,都會有得有失,誰也無法告知你哪個是正確答案。因此,與其患得患失,不如買定離手。當你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做好承擔代價、接受任何結果的準備,選擇便沒那麼難。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
加入「精英閣」= 一年陪你读完100本经典好书
➡️15-20分钟读书音频
➡️干货总结思维导图
📍還在等什麼?趕緊点击鏈接🔗:https://pay.weread.com.tw/facebook/jingyingge/
-------------------------------
馬來西亞 Shopee FREE Shipping
https://shp.ee/a54n9zf
心理學效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levqu
#影響你的心理學效應 #什麼是逆反效應 #創造自我認同 #提升你的溝通影響力 #影響力打造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6開課!】《關係探索工作坊》用隱喻鬆動卡住的關係,讓愛流動~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18
[ 12/5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10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9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心理學效應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是不是在看到一個陌生人時
就會立即對他產生出第一印象
然後你就會拿這個第一印象去審視他的所有行為?
如果有,你並不孤單
從一張臉孔立即變成一個印象
這是人類的本能
它能有助於我們社交或是生存
那...我要上演化課摟
我們現今所習慣的群體社會
大概在距今7500年前形成的
如果用24小時來看
這段時間只佔據人類演化的5分鐘
在這五分鐘之前的人類
大多都是小群體社會
每個人彼此都熟識
毋需倚靠外表來評估一個人
這就表示啊~~
人類開始依靠臉來評估一個人的性格
這個能力
非常沒有經驗
但我們又認為...自己很會看人!?
所以這就會導致
我們太常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當中擁有太多自信了!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心理學效應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我過去分享的許多心理學作品裡面
最常被引用的書籍就是這本《快思慢想》
在這世界上也活了幾十載
但我是怎麼做決策的我心中卻還沒個譜
而這本書就為這個疑問給出詳盡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會在很有自信時
做了一件明顯不理性的決策?
為什麼早上看見別人在吃薯餅
晚上的宵夜就像吃鹹酥雞?
為什麼我們被問今年工作如何時
卻只想到這幾個禮拜如何?
如果你想知道心智上的系統性錯誤
這本《快思慢想》我超級超級推薦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心理學效應 在 心理學常見的165個效應理論(1/4) - lightchose的部落格 的相關結果
心理學 家將其稱為「醞釀效應」。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就是醞釀效應的經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入手,這時思維就進入了「醞釀 ... ... <看更多>
心理學效應 在 21 種常見的心理效應 - 隨意窩 的相關結果
1、從眾效應:是指在群體作用下,個人調整與改變自己使其變得與其他人更相似。 2、暗示效應: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 ... ... <看更多>
心理學效應 在 十個心理學的效應 的相關結果
十個心理學的效應 · 1. 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 2. 破窗效應 · 3. 鳥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