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的遺書: 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
昨天半夜,我看到這個在微信上流傳的三張手寫遺書,寫下這封訣別信的人,是一名上海的14歲女孩,看完後我就失眠了。
遺書的開頭,她寫下這樣一段話:
「人生一趟,遇見你們我很榮幸,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
遺書裡面,全篇都是用“你們”,而沒有出現“爸媽”,遺書中的每一句話,字裡行間平靜又絕望,看完讓人覺得好心疼。
她寫的每一句,仿佛像要用盡力氣似地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還給父母,最後毫無牽掛的離開這個世界。
#無法喘息的學業壓力、父母殘暴辱罵的對待方式,都讓她窒息、最後身心受創。
裡面寫道:
“這年頭就是這麼怪,坐在沙發上躺在床上的人,永遠有資格指著鼻子罵一個正在讀書或寫功課的人。”
“羞辱人最有效的方法先是讓她就穿拖鞋站在屋外向外人示眾,再是每日每夜不停地尖聲罵最難聽的話。”
“失眠的原因是睡前被罵或被打,躺在床上接著聽從主臥傳來的謾駡聲,剩下的時間用來回味一天的難過。”
就這樣,在父母的暴力相向和辱罵中,少女漸漸走向絕望。就像她寫到“毀掉一個人的童年很簡單,只需要毀了她的童年。”
但是女孩是一個非常懂事且細心的孩子,哪怕自己即將要離開這個世界,也不忘把所有事情都考慮安排好。學校借的書叫父母要記得還,還把自己的壓歲錢都整理好。為了不讓家變成凶宅,選擇死在外面。踩過的榻榻米,也用了一個小紙條寫上備註。
#越是懂事的孩子越讓人心疼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差了,而她最後是這樣提到 “你們把我們想得太堅強了,反省這件事就留給歲月好了”
大概自己也是經歷過這種唯有讀書考上好學校才是成功的教育年代,特別有感。
「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痛苦,我想我們這一輩的課題,就是學習不要再複製同樣的悲劇。」
我自己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在和孩子教養、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理智線斷裂、心浮氣躁的時候。真的必須不斷提醒自己,孩子健康成長比成績分數重要,要好好和孩子說話、不吝惜給予愛和擁抱。我相信愛和管教,從來都不用互相矛盾。
孩子,一路好走,願天堂裡沒有痛苦,願妳來生獲得幸福。
註記: 後來有媒體質疑這封遺書的真偽(自殺是真),但在中國每年因課業家庭因素而自殺的孩子非常多,信中描述的內容也確實常發生在現實中,不管如何,都是給我們為人父母一個警示。
#紀伯倫《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要向他們學習,而不是使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會在昨日流連。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安全妹
心浮氣躁讀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瓶頸;工作上,有很多人面臨倦怠,其實這都是人之常情,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夠稱心如意,再完美的人生也會遇到風浪,再高階的工作也會踢到鐵板,我跟大家一樣都會面臨到同樣的問題,因為這就是人生。
-
不管在生活或是工作上,很多人都會問我說:『森田!為什麼你永遠看起來都充滿了活力?』『為什麼你看起來總是動力十足,好像都沒有遇到過困難一樣』,這個秘訣很簡單,就是『持續學習』。
-
不要以為學習是學生的事,學習是我們一輩子都該做的事!
-
很多人會說,我已經有年紀了學習沒那麼好,又或者說我沒時間學習,如果你有以上的困擾,那就跟我一樣用『聽』的來學習吧!大家都知道我對讀書真的沒什麼興趣,加上我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事情所打斷,可能書翻不到幾頁,就被一堆電話跟訊息給淹沒,斷斷續續的看書也會讓自己分心及心浮氣躁,所以我開始用『聽』的來增長知識,也發現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適合我。
-
學習別人的優點來補足自己的不足,會讓自己變得更全方位!
-
工作越久,會發現自己要學得更多,也因為想要變得更好,所以就算再忙也要讓自己撥出時間來學習,學習不同的內容就像是為人生補充不同的營養素,讓我們更加茁壯及強大,而且一招闖天下的時代已經過了,要生存下去不被取代,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全能及擁有別人沒有的優勢。
-
跟大家分享最近我比較常聽兩個學習APP,一個是『樊登讀書』它是由中國最會講說的人-樊登所創立的,在這個頻道中,他擁有3300萬會員與22億次的收聽率,在引導眾人讀書的力量上可說是非常強大,他以線上讀書會的方式,平均每星期分享一本新書,我們可以從中快速地吸收到該本書的精隨與知識,也可以藉由他人的吸收後在分享出來的心得而得到新的啟發,書本類型包含心靈、管理、職場、家庭、人文、創業及作者光臨等八個面向,不但可以避免買到雷書而浪費錢,也能快速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好書。
-
另外一個則是『Podcast』,我覺得這裡就像個大千世界充滿了臥虎藏龍的高手,每個人很用心的藉由他的頻道去分享他的生活、專業、知識、、從這邊我得到了許多沒有想到過的觀點,也輕鬆獲得他人長年累積的知識讓我受益良多,這邊就跟寶藏區一樣需要一個個地去挖掘,找尋跟你tone調一樣的頻道,然後盡情的去吸收他人的智慧與經驗,讓自己就好像重新被啟動了一樣,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情與活力,也啟發不同的視野。
-
現代人的誘惑真的太多,很難靜下心去好好的讀完一本書,就算看完一本可能是一星期、一個月、一年以後的事,有可能翻了幾頁就讓那本書在書桌上生灰塵了,但就算再沒時間,我覺得也是要好好的學習,不學習不僅是停留在原地,還有可能快速的被超越。
-
學習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經由這段由『聽』的過程,我覺得學習的效果不錯,我可以邊聽邊開車、邊做菜、邊整理文件、、一心多用來節省時間,真的很適合不愛看書又想要吸收知識的人,分享給大家喔~
#找到學習的方式 #面對 #出口 #解圍 #困境 #心態 #尋找
心浮氣躁讀書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防疫線上說書回顧】經歷一個有雪同行的夏天——#詹偉雄 談《#神在的地方》
「適當地自私,#讀一本去遠方的書吧!」
眼前之境是一個「要我們騰開距離,卻又牢牢綁緊彼此的時空(social distancing or / with mental crowding)」。他並提到現下的時空背景,是一個過度關心,以致於關心永遠不足的啟蒙困局。至於如何離開這個困局?或且「適當地自私,讀一本去遠方的書吧!」
讀書會中,詹偉雄先生不時引用 陳德政《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書中金句,例如:
「他們張著渴望的眼睛,在無人探勘過的地界尋找一片煙滅的沼澤、一條發光的稜角、一道古遠的航線。(P.204)」
「K2像一艘莊嚴的大船停泊在那裡,硬挺的山脊是船首的桅杆,岩脈的紋理是船身的塗裝,一面雪白大帆在風中撐開,迎向北方的氣旋。(P.180)」
「最終從冰河口擠出來的,已經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是一段壓碎的夢,像骨灰灑落在遺忘的深淵。(P.203)」
「攀登者穿著厚厚的連身羽絨衣,道德方面卻是透明的。(P.125)」
除了讓人感受文字與寫作者由登山中淬煉出的柔韌與靈魂烙印,也讓人想望著:K2究竟是一座何等姿態身形的山岳?
他最後呼籲讀者與聽眾,在這麼擁擠的、心浮氣躁的夏天,「不如讀一本書,經歷一個有雪同行的夏天,讓我們重新看待自己。這本書一天就可以看完,也是它無與倫比的魅力。」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1532/5592722
-
今晚八點,由 #李明璁 登場,談生活藝術家,也聊河正宇《#走路的人》🚶♂️ 敬請期待──(連結貼於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