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歐洲:漢堡篇1]
先說,本篇真的有點長、但蠻好看的😆😆適合大家睡前慢慢欣賞~
好的,終於在宣告三級延長的這一天,我開始了我們的神遊歐洲旅程了!!
好興奮啊~~巫呼!!(有點哀傷.....)
.
在抵達漢堡之前,我要恭喜各位
因為此時正是漢堡最美的季節。在經歷漫長的冬天後,
春天的薄霧終於緩緩降臨歐洲,樹林與教堂的尖塔的輪廓顯得模糊,連人行道上的人影都變得不太真實。
.
然而,在經歷過幾個霧濛濛的日子之後,
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久違的陽光開始照耀在古老紅磚上,緊接著
就是花團錦簇的季節惹~
.
好的,先來介紹一下這座城市吧~
漢堡位於德國西北方,全稱叫「漢堡與漢薩自由市」(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這個頭銜,正是來自於中世紀北德最有名的海洋商業同盟:漢薩同盟(Hanse)
德航漢莎航空(Lufthansa),其實就是「天空漢薩」的意思。
.
在中世紀,大約有三百個沿岸城市加入了同盟之中,裡面的商人有錢到能購買自治權、贊助君主、甚至還擁有自己的海軍!
時至今日,你仍然能在漢堡感受到一種港口城市獨有的氣息----開放、包容、放眼世界......
.
而且,該死的有錢.....
當我們沿途看了不曉得多少輛法拉利、保時捷、藍寶堅尼呼嘯而過,一座巨大的綠色尖塔出現在了我們眼前
是的,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個景點----漢堡市政廳。
.
漢堡市政廳是整個城市的中心。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座建築物的時候,真的是被震撼了。
這座市政廳真的是非常巨大!你很難相信一個市政廳規模竟然可以超過白金漢宮,任何照片都無法精確描述見到它的震撼
一些解說會告訴你,這棟建築落成於1898年、是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但很少有人有辦法告訴你其中的細節,那些華麗大理石雕飾與銅綠色屋頂間的人像們到底是誰
.
嗯,我也不行(被踢飛)
那些國王什麼的實在是太多了啦~但,我卻可以告訴你位於正門、最重要的兩個人是誰
就是這兩個人奠定了漢堡這座城市。其中一個人留著一把大鬍子、拿著一把巨大的寶劍
而他下面的名字,則寫著Karl der Grosse(卡爾大帝)。
也許他的德文名字不是太有名,但他的法文名字就有名多了:charlemagne。
.
是的,
漢堡的建城史,自查理曼始。
.
西元799年,當時的教宗利奧三世遭受羅馬民眾攻擊,
當時民眾認為教宗已經死了,就隨便把教宗給拋在路邊。
但卻萬萬沒想到,教宗其實只是因為失血過多、昏過去了!
差點被殺掉的教宗好不容易才逃了出來,但是放眼整個歐洲,到底誰才能夠保護他?
最後他終於找到一個最好的保護者,那就是加洛林的查理。
.
為了感謝查理,西元800年的聖誕節,當他在聖彼得大教堂參加彌撒時,
教宗突然拿出了一頂皇冠、戴在他的頭上!
眾人見狀,紛紛大喊:「奧古斯都查理,承上帝之命、致和平的羅馬皇帝萬歲!」
.
這是中古世紀最重要的一次加冕,在經過西羅馬滅亡這麼多年後
西歐如今終於有了皇帝。而查理曼(那個「曼」(-magne)就是大帝的意思)也成為基督教的保護者,從此肩負起向異民族宣教的任務。
在加冕之後10年,法蘭克帝國的疆界就來到了遙遠的易北河畔
.
在那個時代,易北河是歐洲的極北之地,充斥著野蠻的薩克森人與異教徒
但也許真的是信仰驅使著查理曼的手下跨越這條河流
在河的北岸建立一個簡單的防禦工事,名字:哈瑪堡(Hammaburg)
.
另外一個雕像,則是12世紀的偉大君主:紅鬍子腓特烈
他賜給這座城市港口特許權,從此讓這座城市變為經濟重鎮。
而兩座雕像的上方,則刻著金色的城市銘言:
「Libertatem quam peperere maiores digne studeat servare posteritas.」
意思是「後人謹以尊嚴,守護先人爭取之自由」
.
這句話是要提醒後人,自由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必須要付出巨大代價才能爭取、而要更努力才能勉力維持。
也許這段格言,正象徵著漢堡曾經有過的那段被佔領的屈辱歷史
沒錯,在歷史上,漢堡曾經被法國佔領過
而佔領的那個人一樣,是鼎鼎大名的法國皇帝:
.
拿.破.崙.
到底之後的情況是怎樣呢?漢堡市民在拿破崙手下究竟經歷多少抗戰?
為什麼這個城市豎立著巨大的俾斯麥雕像?而巨大的港口城怎樣塑造了末代德皇
威廉二世的野望?
喝點大西洋飯店(Atlantic Hotel)的招牌龍蝦湯,我們明天再見吧~
#在漢薩城當然就是要吃海鮮
#而且據說這是按照1909年的食譜做出來的啊
PS:上個禮拜,這個在家旅行的系列引起廣大迴響,
竟然真的有漢堡的朋友打算來場直播導覽!!!
目前預計是在本週日晚上,想跟團的人請注意日後幾天的訊息喔~~感恩XDD
再PS:抱歉抱歉!剛剛有幾張照片可能有版權問題,以防萬一先將它移除、改成其他公版照片。這是我的失誤,不好意思!!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寫給成年孤兒。 他們不會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裡消失。 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特殊的方式, 來經歷這場喪親的情緒風暴, 而且只能自己面對。 清空死者的家,讓喪親之痛更為艱鉅。...
「德文再見去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德文再見去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德文再見去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德文再見去死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德文再見去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德文再見去死 在 Tina Hu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德文再見去死 在 [轉錄][好奇] 德國人不喜歡台灣人- 看板Deutsch 的評價
- 關於德文再見去死 在 跟Mimi學德文- 因為Tschüss的發音很像「去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德文再見去死 在 德文你好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德文再見去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特蘭提斯戰記]香港我地貼㗎妹!日本人地咪貼張柏芝!(*)
(圖;Business Digest)
TLDR:東莞好失禮你?
===========================
告個急先:Ivan已被炒,3月中開始失業。未訂嘅記得訂Patreon,積小成多呀。訂咗嘅可以考慮加碼(https://bityl.co/4Y0h)。 一星期至少出返六篇文.月頭訂最抵!月費80
==================
1. 我對東莞嘅第一印象,就係唔知點解讀「管」(**),麻煩的中文,「好似德文咁照字母讀永遠一個音咪好」。而我老母好似係東莞鄉下(雖然佢而家一年去四次大阪)
2. 嘻。一個時代的結束。提起東莞,我會諗起米粉(都話老母係東莞人),但你諗起向西村上春樹,同埋太子輝。
3. 而天地良心,我係從冇去過東莞的,一次都冇。只記得細個坐火車返廣州,樟木頭仲係爛地。但個名特別好記得。
4. 真的,東莞種種嘅盛況,我都只係睇向西講,聽朋友講,聽前輩講。在我心目中都係永遠走不進的教堂,猶如前輩講 80年代嘅日本東京銀座晒銀紙搶的士。對我嚟講都係East of Eden蕩母痴兒,可能存在過但不再見到嘅烏托邦,昨日嘅巴比倫,消失嘅阿特蘭提斯。
5. 至於我鄉下(其實係阿麻鄉下)?順德大良,炸鮮奶嘛。細個就真係farm to table ,釣條魚(有大人幫啦)上嚟當晚就食,落田拔蘿蔔(我諗起紅白機「夢工場」,可以用嚟掟人)就嗰晚食。
6. 當然仲有最重要嘅:睇啱邊隻雞,就地正法,大人就在面前斬雞割喉放血放熱水淥雞脫毛。細個少少嚇親,大佬,食醉瓊樓咋。但呢啲先生命教育,farm to table ,食雞有雞味
7. 後來?在那些開放的路上 ,踏碎過多少理想。但多咗好多銀紙。收地,啲親戚發晒
8. 至於個漁塘?好似變咗飛機場(你懂的)。聽聞一樣可以食雞有雞味,睇啱邊隻就地正法,「仲一早激光脫咗毛」。
7. Anyway,講遠咗。在街,可能計錯數。但小小一個東莞,even 後太子輝年代,GDP 都等於成個烏克蘭🇺🇦。如果同日本都道府県比?大過京都廣島,大半個北海道咁上下,遲早大過成個北海道。
8. 因為,中國真係好多人!正所謂地大勿搏,繁華娼盛。2020年前不少鬼佬真係好難想像武漢天津呢啲「非頂級城市」(佢地眼中)個個都成千萬人口
9. 只不過,我都係唔明做乜東莞銀行要租IFC,淥米粉?雖然烏克蘭銀行或京都銀行租你又覺得好合理。淥餃子定綠茶蕨餅?「點同!話晒有鬼妹㗎妹」「東莞有冇?」唔知,都話冇去過。阿特蘭提斯。
(*)呢個真係urban legend. 再講一次,我去日本冇見過有人貼張栢芝。好多貼韓妹。周迅我都見過,但就係冇張栢芝。
(**)btw,有個中學同學叫「莞爾」,當年都研究咗好耐個名應該讀碗定管定乜,中文老師話個名好靚,莞爾一笑,但我唔關心呢啲。不過個同學都真係幾靚的,我死黨(真係我死黨,我邊有資格)好鍾意佢。噢,當然係女同學。但男人都可以叫「莞爾」,例如石原莞爾
==============
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4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年費仲有85折
德文再見去死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過了昨天出版業、電商與獨立書店 1111 之亂後,還是要來認真推書,昨日不參戰除了為了冠廷的生日以外,做為一個每月固定將收入貢獻在書籍和電影票上、最在意效率和方便性的大量購書者而言,好像沒資格說些什麼,畢竟時間也是多數人的成本,79 折或 66 折倒成了其次,能在短的時間最快入手,能花最少的心力一次收齊所有想買的書,才是習慣選擇在哪裡消費最關鍵的因素。
而這個月的新書,也是不少讓人一見傾心的,先來看正中間,日前介紹過設計質感與故事內容具佳的本月選書,法國作家皮耶勒梅特磅礡華麗的史詩級小說《天上再見》續集《#燃燒的玫瑰》。作者企圖以三部曲的篇幅,探究廿世紀前半的法國,如何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後,喪失了往昔的輝煌與美德。背景設定在一戰結束後到二戰開戰前夕,希特勒崛起歐陸,法國人民陣線潰散瓦解為止。情節依舊圍繞在巴黎銀行巨擘佩瑞庫爾家族,描寫銀行家之女周旋在貪婪腐敗的官商巨賈間。書名引用作家路易阿拉貢的詩作〈丁香與玫瑰〉,哀嘆法蘭西竟在希特勒侵門踏戶後,醉生夢死,連續兩度投降敗退。對比瑪德蓮接連遭到背叛的愛情,作者筆下的銀行家之女毫不軟弱,寫出了大仲馬都未曾寫過如此精采的反派女性復仇者,大快人心。身為巴黎銀行家佩瑞庫爾家族唯一的繼承人,瑪德蓮從未想過會有這麼一天,高高在上的她竟會一貧如洗,淪落街頭,她以家族之名為誓,下定決心要拿回失去的一切,所有加諸在她身上的痛苦,終將會化為烈焰反撲到底。
十一月同樣想列為選書的還有兩本,一是伊恩麥奎爾的海洋驚悚文學《#北海鯨夢》,不但重現極地冰寒中的殘暴腥血,以及英國十九世紀捕鯨業的沒落敗壞,全書劇情緊湊兇猛令人屏息,聲響氣味濃烈,文字語言既野蠻又詩意句句刺骨。敘述十九世紀中葉,鯨魚因濫殺銳減,用於燃料的鯨脂、作為馬甲澎裙撐架的鯨鬚,被煤氣和石油大量取代,導致英國捕鯨業日漸衰敗。船長伯朗利卻執迷不悟,堅信傳統捕鯨法,認定向北航行必能找到鯨魚聚集地,夢想滿載而歸大賺一筆,因而籌組三桅帆船「志願者」號,領各自懷著不同目的四十多人出海。就在「志願者」號駛入北極海域,進行獵殺、剝皮、取脂,大豐收時,發生了一起駭人姦殺案。其中一名船員醫官森姆納檢驗屍體追查真相,嫌犯謊言祭出,大小陰謀暗潮洶湧,與血脂、海水和冰的腥臭交雜瀰漫空氣之中,整艘船猶如被監禁在一場災難裡,有誰能活過這個寒冬,他們又將何去何從?
二是期待已久的麥田「幡」書系之九,也是十九世紀末日本最暢銷國民小說:尾崎紅葉《#金色夜叉》。問世以來 120 年,25 度改編電影、8 度改編電視劇,小說情節高潮迭起,描繪日本社會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功利主義掛帥、嫌貧愛富社會的眾生相,以江戶文學為本,借鑑西方小說技法,寫實反映金權主義社會,不但為一本融合文學與娛樂的雅俗共賞之作,也管窺當時日本女性所受的種種社會規範其困境,更是當代必讀的性別反思文本。故事敘述貫一與阿宮是自小互許終身的青梅竹馬,愛情終究敵不過鑽石的誘惑,富商唯繼對美麗的阿宮展開熱烈追求,隨著阿宮的動搖,貫一的世界也一點一點崩塌,於月光朦朧的熱海沙灘上,貫一對阿宮悲憤告白後,消失在黑暗之中。兩人再次重逢時,一個過著錦衣玉食的富裕生活,卻從未感到快樂,另一個對人生絕望,做起過去唾棄的高利貸生意,陷入追逐金錢的深淵。
再者,相當感興趣的小說還有,2018 年獲獎無數的 Sigrid Nunez《#摯友》,寫一名教導寫作的文學老師毫無預警獲知:好友過世了,他是長年陪伴她的摯友與導師,即便對方數十年歷經紛擾複雜的婚姻及親密關係,兩人親近且深刻的友誼仍持續不斷。因此追思會後對方三號妻子的來電請託 ── 照顧摯友遺留下的大丹狗阿波羅,目測體重超過 80 公斤。在哀悼與自我修復的艱難處境中,她的悲傷因阿波羅而變得更加濃稠,她發現阿波羅不能明白主人突如其來的離去,並因之深深受創,嘗試以牠特有的緘默,木然承受這些變化。想像與理解這頭巨犬的傷痛,讓她寧願違反禁養寵物規則,冒著被逐出租屋處的風險,也要繼續與阿波羅相伴,陷溺於失落傷痛的他們,竟然漸漸成為彼此的救贖。另一本 Maggie Gee 的《#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帶著些許奇幻色彩,現代作家安潔拉蘭姆只是想調閱維吉妮亞.吳爾芙的手稿,卻不經意將維吉妮亞從陰間喚回,當渾身泥污的女作家赫然出現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的書架間,立刻遭到驅逐,安潔拉趕上去營救。安潔拉陪著維吉妮亞在酒店買醉、到美術館尋訪舊友的畫作、哄騙珍本書交易商買下稀有的簽名初版書。維吉妮亞發現大型連鎖書店歇業,印刷世界被螢幕取代,頗受震撼,但走訪雅致的獨立書店後,她的失落感得到補償。她跟安潔拉飛往伊斯坦堡,重溫年輕時的舊夢、吸引新戀人,最後在一場國際研討會成為注目焦點,研討會的主題正是:維吉妮亞吳爾芙。
因應今年威尼斯金獅獎得主《游牧人生》即將在金馬放映,唯一一本非近期新書的《#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也在這批書單中,敘述的是一個發人省思的故事,跟美國經濟體的腹黑面有關,它暗示不安定的未來可能正在前方等候多數的人,但同時也歌頌這群大膽放棄世俗的根,不曾放棄希望的美國人罕見的適應力和創造力。此書記錄一群原本應從勞動市場上退役,卻不堪金融海嘯衝擊的中老年美國人,選擇減掉最大筆的支出:房租與房貸,住進車裡,形成人數正不斷增加的「露營車打工族」。作者開著她的二手休旅車「海倫」,一路追隨受訪者,包括一生努力工作、獨自拉拔孩子長大的單親媽媽:琳達梅依,由此輻射出一個橫跨全美的游牧社群 ── 他們原本是教授、軟體工程師、大學行政人員、退役軍官,從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身陷一個又一個低薪、高工時與高風險,卻標榜自己是露營兼賺錢、勞動顧筋骨的季節性工作中。
也謝謝突破出版社從香港寄來的《#幻愛》電影小說,今年無論故事、鏡頭與呈現方式都非常喜歡的華語片值得更深入理解。還有兩本一套,日前舉辦過贈書活動的《#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 & 影像邏輯》與《溫德斯談電影:觀看的行為》,為台灣首度譯自德文的溫德斯電影寫作全集,依時間集結,分成三部曲《情感創作》、《影像邏輯》及《觀看的行為》,從影評人到導演,一窺他如何思考影像,見證創作歷程,並集結其歷年來刊登於報章雜誌上的電影書寫、演講稿和訪談紀錄。
同樣描繪女性的故事,丹麥作家 Leonora Christina Skov 暢銷自傳小說《#有一種母愛不存在》,身為無法成為母親想要的那個女兒,自幼得不到母愛,時常將母親惹哭,母女關係漸漸成為死結,搬至哥本哈根後依然無法為母女關係增添美感,反而在母親被診斷出乳腺癌時,兩人化膿多時的關係潰爛見骨 ── 因為母親直指她的出櫃,就是致使自己罹癌的主要原因。直到母親過世後,她才驚覺自己仍渴望母愛與認同,遂以文字梳理兩人錯綜複雜的關係,探究母女之間的相愛相殺;在寫盡這一切壓迫、嫉妒、束縛和否定之後,她終於確定,有一種母愛並不存在。川村元氣的新書《#百花》封面很美,敘述一日暮色將至,遍尋不著母親的葛西泉不禁著急起來,好不容易終於在微弱路燈下發現了百合子,泉不知道母親究竟發生什麼事,只察覺她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買東西忘了付錢、一直重複購買相同的物品、食物放到發霉、流理台堆滿了垃圾,直到百合子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某個深夜,泉突然接到百合子的電話,聽著另一頭興奮又激動的聲音,泉覺得母親似乎要去一個遙遠的地方,永遠不會再回來了。就像他試圖塵封,一直當作不曾存在的「那一年」一樣,生命如花,將在不知不覺中枯萎褪色,然而愛,卻在漫長的記憶裡,恆常綻放。
以及相當喜歡此本前幾天分享過的圖文書《#房東阿嬤與我》,是 39 歲單身搞笑藝人矢部太郎與 87 歲優雅房東阿嬤的生活日常,兩段人生因此產生了跨世代的交集,九年前矢部太郎遭逢低潮時期,他租下東京一處老宅的二樓,因此展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際遇,說不可思議其實也不過兩個獨居之人閒暇時一起用膳、喝喝培茶、逛逛伊勢丹百貨,彼此看顧,彼此問候,分享兩個世代、兩種年齡層望向過去與未來的迥異視野,卻在無意間改變兩人的人生,也於繪製成簡單生動的漫畫後感動了無數日本讀者。還有伊坂幸太郎的《#鯨頭鸛之王》,一部一部讀了心情舒暢的作品,寫實又單純的娛樂作品,三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因一場夢而產生了特殊的羈絆,夢中有一隻鳥,總是一臉不爽地發號施令,每當出任務打敗怪獸,醒來後現實的難關也會迎刃而解,然而此次現實世界有人遭到襲擊,新型流感大肆蔓延,身邊的家人朋友沒能倖免,面對這場全國性的災難,三人能否再次平安度過?
不能忽視的還有重量級傳記《#卡提耶布列松:二十世紀的眼睛》,他和他的徠卡相機,影響了二十世紀看見世界的方式。對人類而言,二十世紀是個動盪的年代,與二十世紀各種人類悲喜劇一同發生的,是一個影像閱讀的時代誕生了。由於攝影技術進步,底片相機變得輕巧而方便攜帶,於是從二十世紀初期起,攝影師開始帶著相機遊走四方,走入歷史現場,將重大時刻的照片印刷在報紙和雜誌上廣為傳播。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人們透過現場影像認識世界,被影像牽動喜怒哀樂。而為這影像時代奠基的關鍵人物之一,即是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卡提耶布列松。本書呈現布列松精彩傳奇的人生。他與歐洲現代藝術圈、知識圈互動非常密切,我們透過他的攝影作品與回憶,看到人。他也經常走出小圈子,前往世界各地,目睹並親歷二十世紀重大的歷史時刻,。讀完本書,會看到這是一個獨特的創造性靈魂,在變動不羈的世界之中,不斷鍛鍊著專注力與人文之眼,他所留下的影像,總是呈現著人性,永遠影響了我們看見世界的方式。
最後是兩本華文作品,賀景濱《#我們幹過的蠢事》講述在將臨的世界,你可以見到任何人,但他可能已經死了。上酒吧看足球賽,球員們帶頭盔用演算法踢球。餐廳吃德國豬腳,豬會向你介紹自己的一生。不需要愛情,因為有完美情人App。不需要寫作,因為有故事大綱演算法。去到任何異地,你的喜好都在資訊網的掌控下。你甚至不知道你遇到的,是人還是人造人,或外星人,在那個世界,沒有大型戰爭,只有日常生活不斷冒出的陰謀,黑社會也是數位黑幫;進入數位資訊時代,我們該如何重新定義「人」的主體性?人工智慧崛起後,我們又要怎麼看待心智?本書展現小說家對人類與宇宙的終極關懷,是臺灣在政治、科幻與後人類小說的頂尖之作。
前時尚雜誌主編、馬華作家范俊奇第一本個人作品《#鏤空與浮雕》,在風流人物「鏤空」的流離歲月裡,「浮雕」出人世的眉眼與鋼索,書寫三十位藝文界名人,包括張國榮、張曼玉、梁朝偉、梅艷芳、張震、金城武、李安、王家衛、梵谷、芙烈達卡蘿、亞歷山大麥昆、山本耀司、安迪沃荷等人,將他們斑斕過的人生、經歷過的大悲大喜與小情小愛,重新剪開、放大、修補與圓滿,范俊奇透過文字借一塊他人人生的風景,和另一個自己相遇。
德文再見去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寫給成年孤兒。
他們不會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裡消失。
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特殊的方式,
來經歷這場喪親的情緒風暴,
而且只能自己面對。
清空死者的家,讓喪親之痛更為艱鉅。
但清空,也是為了把自己清乾淨,
將自己的面具摘下來,
讓自己宣洩出來。
喪禮之後,我們回到父母不在了的家。
弔詭的是,一切看來如常,除了重壓心上的空蕩。
該從何理清呢?丟了嗎?維持現狀嗎?怎樣才不會輕輕一觸,被回憶刺痛得崩潰?!
這任務如此艱辛,因這一刻,我們正經歷生命中最可怕的夢魘,卻只剩自己孤身以對。
這本書,便是由此而生──雙親過世後,莉迪亞.阜蘭動手清空父母的家,身為心理分析師,透過「清空」,她將來不及對父親道再見的遺憾、糾結等待了一輩子的母愛,與那些說不出的幽微感受,抽絲剝繭: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只是默默承受著父母親去世,而從未能道出那些隨之湧現,讓人心慌意亂或元氣大傷的強烈情感?
▌有多少人,覺得自己被一波波、經常是無法說出口的情緒浪濤給捲走?
▌那像一鍋摻雜了憤怒、壓抑、無盡傷悲、不真實感、反叛、悔恨和莫名解脫感的大雜燴,而我們就在其中載浮載沉……
喪親之痛,是全然孤獨的,孤兒們戴上各自的面具,在虛空中前行,邁向第二次長大的旅程。
而春天終會來的,那已逝的,將在我們身上重生。
作者簡介:【心理分析師/作家】莉迪亞.阜蘭(Lydia Flem)
她是知名法語作家、專業心理分析師,也是比利時皇家學院法語文學院院士,以及造型藝術攝影師。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賽爾,猶太裔人。一九八六年因《佛洛伊德的日常,與他的病患》一書,成為暢銷作家。
她擅長書寫親子間的關係,以敏銳且細微的觀察,為許多讀者道出深藏內心卻不易言說的情感,著有《情書遺產》等多部散文、小說,筆法細膩深入,在國際間引起廣大迴響。瑞士《Payot-L'Hebdo》雜誌視之為「法語文學一個獨特的聲音」,並讚譽「沒有人比莉迪亞.阜蘭更懂得如何用文字描寫生命中的不同季節與風暴」。
《如何清空父母的家》已售出德文、英文、義大利文、波蘭文、荷蘭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等十五國語文版權。本書動筆於她成為成年孤兒之後,那翻騰的繁複感受,化為敏銳觸角,將內心所依戀、衝突的每一個微細分子,全都揭示了出來。而從首篇〈情緒風暴〉至尾篇〈走過喪親之痛〉,慰藉了讀者的是:
每一個人都會深陷進去,
但哀傷有時,喜樂亦有時。。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德文再見去死 在 Tina Hu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推出【遊德國 學德語-德語A1先修】
一起加入恬恬的行列,開始妳的德文之旅吧~
👉 https://bit.ly/3hl2gzF
所有社群連結在這裡:(臉書、IG、網站、社團)
https://linktr.ee/tinybackpacker
【免費體驗課程】 (25分鐘)
可以讓我了解你的程度、需求,準備比較符合你的上課教材,也藉此互相認識彼此。
為什麼要選擇我的課程呢?
因為過去學過無數個外語,所以對於學習外文有很多快速與有效的經驗,加上本身在德國飯店業工作,更能了解口說能力在生活上與職場上的重要性。所以會在此提供初級德文以外,也會提供旅遊德文課程。口說普遍對於亞洲人來說比較弱,大家多半害怕出錯而不敢開口說外文。在我的課堂中,我希望大家有個可以大膽說德文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在上完課程後,可以大膽的跟人用德文聊天!
課程對象】:無德文學習經驗、初級會話、基礎德文、A1考試、旅遊德文。
【課程特色】:
1. 客製化免費教材,也會是學生情況增加練習教材
2. 上課氛圍輕鬆,教學時也會分享許多德文文化
3. 大量的口說與學習實用的文法
4. 上課隨時糾正口音與文法
5. 解說文法以理解為主,不死背!
6. 課程主題以生活化與實用為主
7. 旅遊德文
8. 除了正式德文口說,也會教授一些生活用語。
【旅遊德文】
想來德國旅行,還是想來德國打工度假?也想挑戰用非英語來溝通,這些主題你可以在這堂課程學到:
問好:德國人是個很有禮貌的民族,見面一定會問好,離開時也會說聲再見。
機場篇:入境、出境、機場常見單字。
飯店篇:入、退房手續、訂房、問旅遊資訊、個人需求表達。
餐廳篇:點餐、訂位、結帳、表達個人需求、餐廳小費文化等。
問路、緊急事故篇:問路、藥局、身體不舒服、醫院。
交通工具篇:德國國鐵購票教學、退票、延誤、取消、德國交通工具種類等。
購物篇:詢問、試穿、結帳、德國藥妝店、退稅。
觀光篇:德國城市與特色料理介紹。
節日慶典:啤酒節、嘉年華、聖誕市集。
實用德文生活旅遊單字:一次告訴大家所有德文實用生活單字。
【入門會話】
你對德文很有興嗎?但是確不知道從何學習?學習哪寫內容?
此課程適合:零基礎、對德文有興趣者
1. 基本發音配合簡單的單字
2. 簡短的自我介紹
3. 日常生活用語(問好、請、謝謝、對不起)
4. 數字、時間的表達
5. 基本問句與對話
6. 總複習
【基礎會話】:
適合對象:已經有一些德文基礎,想要增加德文口說能力者。
課程內容:每堂課以學生需求為主,主題式教學,以free talk聊天方式,討論感興趣的題材。會視學員上課狀況與能力,以中文作為輔助講解。
德文再見去死 在 跟Mimi學德文- 因為Tschüss的發音很像「去死」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因為Tschüss的發音很像「去死」,很多人第一次聽到Tschüss都會嚇一跳,以為對方在罵人,這真是天大的誤會呀... 其實Tschüss是掰掰/再見的意思,通常會用在比較熟悉的 ... ... <看更多>
德文再見去死 在 [轉錄][好奇] 德國人不喜歡台灣人- 看板Deuts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Hu1din (市鎮暴雨逕流)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好奇] 德國人不喜歡台灣人
時間: Sun Jun 3 04:48:55 2007
同學去德國遊學回來後
跟我說德國人似乎滿討厭台灣人的
剛到那邊的時候還感覺不太出來
但是過了一陣子他發覺德國人越來越不友善
問他這怎麼說
他說本來每次道別的時候都用德文說再見
但是一陣子過後
德國人居然開始用中文叫他「去死」
想不到德國人中文好的不學 居然學這麼毒的話
他回來後說他以後再也不去德國了
難道德國人很討厭臺灣人 有八卦嗎?
--
我喜歡你>////<
可以跟你當朋友嗎 走開,你不要靠近我,
⊙ ○○ 沒錢沒車的死宅男..
\\ ■
╰周︶ —正╯
﹀﹨ ∕) mabo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45.80.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94.1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