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選篇(之28)
情人節,花,愛情
今天是情人節。謝謝「維多利亞齋講」朗讀了我的兩篇舊作。
情人節是有情有義的人相互祝福的日子,也是送花給女友的日子。但送花給女伴就遠在情人節起源之前就有了,而且可以說是人類告別野蠻走向文明的起源。日本明治時代的美術評論家岡倉天心(1863–1913)有一個經典說法:當原始人第一次替他的女伴戴上花環,他便跨越了野蠻人的階段。透過這個舉動,他被提升到自然的基本需求之上,他變成了文明人。從原始野蠻人進化到原始文明人,就是從簡單的生存、覓食、性,這些源自生命或延續生命的動物性需要,進而開始知道欣賞花的美,替女伴戴上花環,女伴感到欣喜,也就是懂得欣賞沒有實際用途的美。這是人類從野蠻進到文明的一個標誌。
花和花環,對於人類以外的動物來說,是完全無用的東西。欣賞花的美,是進到文明人的世界才有的境界。動物的兩性關係純屬生理需要,不會有向異性戴上花環這種無意義的動作。當產生了這個動作,就意味人類跨越了野蠻人階段,變成了有超越自然的基本需要之上的文明人。
美是甚麼?美是無用之物。但美的感覺又是由野蠻人進而為文明人的分界線。美是一種主觀的感覺,但人不會把醜的東西視為美,因此美又是客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說:「審美所帶來的滿足是排除利害關係、自由且獨一無二的滿足;因為那當中沒有任何迫使人去迎合的利益──無論是感官或理性的利益。」無論賞櫻、賞月、賞畫、賞音樂,如果只是賞而沒有據為己有的想法,那就是純粹排除人類社會的利害關係、排除實用目的的一種滿足。如果懷有據為己有的目的,那麼就不是出自無用的審美,而是出自有實用目的的炫耀。就像沒有美感品味的人穿上高尚的名牌服裝一樣,不會顯出美反而顯現了醜。
無用的審美,無論是從對大自然的審美,還是對藝術品的審美,都能啟發創意。幾乎所有的發明家、科學家都喜歡藝術。經由對藝術審美而啟發他們的創意,並帶來許多有用的發明創造。
現代人都重視實用知識。中學成績最好的學生,入大學都選修醫科、法律、工程、商科等等,而極少選讀文學、哲學、藝術等人文科學,因為後者「搵唔到食」,被視為無用的知識。然而,人文科學的發展才是一個社會的根本,政治經濟的發展都只是一時的。如果社會多數人看不到這一點,如果執政者在教育政策方面只是鼓勵和發展實用的技術性的知識,而輕視哲學、文學、藝術等人文科學,倘若掌權者壓制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那麼就等於讓社會倒向野蠻人狀態。
在盲目追求平等的反歧視白左眼中,也許送花給女士也像稱讚女人美麗一樣,會被打上「性別歧視」「政治不正確」的標籤。人類從文明向野蠻倒退。
美是無用之物,但也是人類步向文明的最有用之物。只盯住現實利益的人永遠不明白。但明白的人才有真正幸福。
***
幾年前,我在中大哲學系校友會的春茗上,隨性就當晚何式凝的講題《真愛難還是真普選難?》胡謅了幾句感想。
真普選其實不難,世界絕大部分地方都實行真普選。香港之難是難在政治現實與社會條件。真愛與真普選性質大不同,難作比較。但真愛難尋是全世界普遍現象。真愛難,指的是兩人關係的真愛。但我的人生體驗,卻認為愛情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一個人的事。
一個小故事。早上八點半,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不停地看錶,護士看到他像很趕,就上前幫他拆線,一邊問他:「你趕時間嗎?」老人說:「是呀,我約了人九點,不好意思,麻煩你了!」護士小姐想:八十多歲的老人家應該不用上班的了,就好奇地問:「為甚麼你這麼趕?」老人說:「我要趕去老人療養院陪我的老婆吃早餐。」護士小姐拆好了線,說:「哎呀!你會遲到,怕不怕你太太會擔心你呀?」老人說:「不會,她患了腦退化症,在療養院已經五年了。這五年來她都不認得我,我去不去,其實她都不知道。」護士好奇地問:「她已經不認得你五年之久啦!你還每天早上都去?」老人笑笑,拍拍護士的手說:「她不認得我,但我認得她,就可以了。」跟着他慢慢轉身走了。
患了腦退化症的老太太連老公都不認得,對愛應該沒感覺了,但老人有感覺。愛仍然存在。
狄更斯的《雙城記》。卡頓為了他所愛的露西的幸福,甘願到獄中替換與他相貌相似的露西的丈夫查爾斯,並代他上斷頭台。他臨刑時想到的是:
「我現在所做的遠比我做過的一切都美好;我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他不覺得自己為所愛的人犧牲,他上斷頭台沒有悲戚傷感,他感到的反而是美好甜蜜。他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愛情,為所愛的人得到幸福而感到幸福。
在飛往加拿大的航班上我想到這兩個故事。每年春秋兩季,我都會飛越太平洋,長途跋涉,為了去她的墓前,默默懷念。若有靈魂,她的靈魂也不知飄到何處。她不可能知道我去了墓園。不過沒關係,正如那個妻子患腦退化症的老人,我知道自己去了就可以了。
老朋友走了。他生前我們已很少見面,但我仍要去他靈前鞠躬。不是要做給他的親人看,而是為了我自己,我知道他是我朋友,我去鞠了躬,就可以了。
愛情是一個人的事,友情親情也是,不求回報才是真情。如果愛情親情要求回報,或相等回報或更高回報,那就不是真愛真情。世界上所有的愛情悲劇,都由於把愛情視為兩個人的事,於是愛恨糾纏不休。若是一個人的事,那就沒有任何得失考慮,永享愛情幸福也。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80的網紅MING'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ER PERSONA|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藝術是「自由的遊戲」,然後才進步至美學,再發展出技巧和原理,引領至創造的歷程,尋找樂趣。聽起來很複雜,可以試將創作過程想像為打遊戲,創作也是不斷的 TRIAL AND ERROR,堅持磨練待到出現你滿意的成品,這場遊戲便完結,直到你再有衝動去開始另一場...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Ming'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MING'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李怡- chapter 2976 今天介紹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一段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不可错过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YouTube 的評價
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Ming'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OVER PERSONA|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藝術是「自由的遊戲」,然後才進步至美學,再發展出技巧和原理,引領至創造的歷程,尋找樂趣。聽起來很複雜,可以試將創作過程想像為打遊戲,創作也是不斷的 TRIAL AND ERROR,堅持磨練待到出現你滿意的成品,這場遊戲便完結,直到你再有衝動去開始另一場遊戲。愛好玩遊戲的唱作歌手陳蕾 PANTHER CHAN,不諱言玩遊戲是為了勝利,享受當刻感受之餘,失敗又會再接再厲,就如同創作的道路,一路裝備自己,迎難而上。
專訪文章:https://bit.ly/39yEY6H
#MINGS #MINGSHK #MINGSPERSONA #COVERPERSONA #陳蕾 #PATHERCHAN
相關文章:
➜AMY LO 盧慧敏: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人,是我的夢想|MING’S 一月號封面人物 https://bit.ly/2La6SfW
➜青春是引領我們勇往直前的夢想號|MING’S 11月號封面人物 https://bit.ly/2YxmVr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NOW
➜ WEBSITE www.mings.hk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mings.hk
➜ YOUTUBE www.youtube.com/mpwmings
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月MING'S 的封面有我!🥰
#Repost @mings.hk
・・・
#coverpersona🔍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遊戲是耽誤學習、工作與溝通的代名詞,但其實遊戲比你想像的來得重要。遊戲作為理論,是文明以至藝術的起源,哺乳類動物透過遊戲學習,漸漸發展出文明。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藝術是「自由的遊戲」,然後才進步至美學,再發展出技巧和原理,包含休閒的情趣,也是一種鼓舞的行動力量,引領至創造的歷程,尋找樂趣。聽起來很複雜,可以試將創作過程想像為打遊戲,儘管不盡是與哲學家提倡精神解放自由的遊戲相同,創作也是不斷的 TRIAL AND ERROR,堅持磨練待到出現你滿意的成品,這場遊戲便完結,直到你再有衝動去開始另一場遊戲。愛好玩遊戲的唱作歌手陳蕾 PANTHER CHAN( @pantherchan )不諱言玩遊戲是為了勝利,享受當刻感受之餘,失敗又會再接再厲,就如同創作的道路,一路裝備自己,迎難而上。
WRITER ALEX NG
PHOTOGRAPHER PHOEBE WONG
STYLIST LOUIS LEUNG
HAIR STYLIST CLIFF CHAN@HAIR CORNER
MAKEUP ARTIST ANGEL MOK
#emporiarmani @emporioarmani
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MING'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OVER PERSONA|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藝術是「自由的遊戲」,然後才進步至美學,再發展出技巧和原理,引領至創造的歷程,尋找樂趣。聽起來很複雜,可以試將創作過程想像為打遊戲,創作也是不斷的 TRIAL AND ERROR,堅持磨練待到出現你滿意的成品,這場遊戲便完結,直到你再有衝動去開始另一場遊戲。愛好玩遊戲的唱作歌手陳蕾 PANTHER CHAN,不諱言玩遊戲是為了勝利,享受當刻感受之餘,失敗又會再接再厲,就如同創作的道路,一路裝備自己,迎難而上。
專訪文章:https://bit.ly/39yEY6H
#MINGS #MINGSHK #MINGSPERSONA #COVERPERSONA #MINGS二月號 #陳蕾 #PANTHERCHAN #旁觀有罪 #熒光
相關文章:
➜AMY LO 盧慧敏: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人,是我的夢想|MING’S 一月號封面人物 https://bit.ly/2La6SfW
➜青春是引領我們勇往直前的夢想號|MING’S 11月號封面人物 https://bit.ly/2YxmVrb
___________
FOLLOW US NOW
➜ WEBSITE www.mings.hk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mings.hk
➜ YOUTUBE www.youtube.com/mpwmings
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 康德與佛教的會通—世界的起源
這幾集比較專門。我們嘗試從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的洞見與佛教的緣起觀作會通。康德的哲學新方向,稱為哥白尼式的扭轉,將外在世界的實在性收歸於主體之中,剛好與佛教主張的「性空」有某程度的呼應,而康德對知識概念的精細分析,可補足佛教的論辯。此亦是牟宗三先生對中國佛教的創造性解構。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8 道德律自存於我們心中
德國哲學家康德(I. Kant)對西方哲學影響深遠,其中他確立了道德義務論(Deontology),他認為道德律是自存於我的心中,一如繁星有上空閃爍。我們嘗試從他的義務論解說香港人上街遊行的道德基礎。
講者:楊德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陶國璋(香港中文大學客席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不可错过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德意志,既神圣也伟大。 和我一起走进 德国哲学家 。 本视频文案来源于《 哲学家 们都做了些什么》 ... <看更多>
德國哲學家康德 在 李怡- chapter 2976 今天介紹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一段話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chapter 2976 今天介紹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一段話: 「人的尊嚴體現在人是一個自主行動者,自由意志是其核心要點。如果一個人一個族群沒有自主性,就只是奴隸或奴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