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山城内的紅葉溪庭園(西之丸庭園)是江戸時代初期徳川頼宣建造的西之丸御殿。庭園内的池塘利用山麓湧出的泉水打造,非常透明清澈。春夏季綠意悠悠,秋天紅葉浸染又是一番風情,四季風情各有其味,你可感受到「和」、「風情」、「趣」的空間感,庭園内有數座橋,深處有紅松庵茶室。逛完和歌山城後,不妨來這裡吸收負離子,喝杯抹茶休憩一下。 https://kywu.pixnet.net/blog/post/3599282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kiyokiyo311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たまの贅沢です。 ブログ:http://bit.ly/19FiIEV 車:スバル インプレッサ 2.0i-s Limited AWD 4AT(GH7) 車載カメラ:Sony HDR-CX560V + ワイコンVCL-HGA07B 食事時のカメラ1:Sony HDR-AS15 食事時のカメラ2:FU...
徳造 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京都迷訪談計畫終於要進行到第二篇,是嫁到京都的Esther的故事和她的京都,因為內容太多,所以全文我分上下兩次分享,想一次全部看完整圖文的朋友可以直接點留言網址觀看喔。
2021京都迷訪談計畫(2)-Esther從香港到京都的緣分。裏京都的生活與視角(上)
網路的緣分是很微妙的,Esther是一位香港人,後來因緣分嫁到了日本,住在京都,Esther在美國唸建築,論文和茶室有關(這與她之後在京都生活似乎冥冥中連在了一起),老公是已經不多的京都数奇屋大工さん,Esther現在在京都大學任教,有一個可愛的男孩。
我和Esther是因為我經營的京都粉絲團-癒旅京都而認識的,當時應該是要獨立出版一本京都散步的書而有所聯繫,後來,我和兒子剛好要回京都,那一趟的旅行,在京都碰到前所未有的大雨(2018),住在鈁屋(2020年1月準備停業),兒子每天都問我說,雨那麼大,房子會不會垮下來XD
那年回京都時,原本和Esther有聯繫,說不定可以見面,也可以讓孩子認識玩耍,那時候才知道Esther原來住在高雄的古民家(超過百年),和Esther聯繫時覺得她是個誠懇熱情的人,本來她還問要不要她開車到京都市載我們去她家玩,後來因為天氣不佳,又覺得不太好意思,所以沒有見到面。(雖然其實很想去150年的古民家玩,哈)
不過也因此後來因為臉書,常常知道對方的動態,看到Esther常常帶著自己端莊有氣質的孩子,四處在京都文化體驗與旅行的事情,而且做的事都是平常在台灣的孩子不太可能接觸的文化活動(不虧是京都的孩子,哈),像是茶道、書畫、騎馬等,去的很多店家也都很京都很厲害,很多都是自己還無法踏足的領域,Esther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很投入,深感佩服。
這次的京都迷訪談,我邀請Esther,她也二話不說的答應,而且因為她中文非常好(後來才知道,她在香港長大時,就會讀台灣出版的幼獅文藝,真是太厲害了),所以下面這些訪談文字幾乎都是她自己打的,從Esther的訪談與回答中,收穫很多,也大開眼界,她與孩子的京都生活,感覺都是很裏京都的,如果是外國人不容易接觸的,而且她喜歡谷崎潤一郎、壽岳章子和川端康成的書,我也覺得很有共鳴。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香港人,現於京大教建築,來京都前,我是在美國紐約及三藩市的。畢業論文和茶室有關,也令我找到畢業後的工作,有份設計森美術館。丈夫是数奇屋大工,最近的項目位於山梨県惠林寺,但不是只限於京都或茶室。
香港雖不像台灣般曾被日本統治,,但自七、八十年代始有不少日本百貨公司林立於銅鑼灣,例如大丸, 雖然已經消失了幾十年,,那裏的小巴站仍是稱為「大丸」。以前還有不少日本餐廳, 例如水車屋以及大丸旁的食街, 回想起來就像是先斗町的縮影,木製格子裏透出來的燈光, 讓還年幼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
大學生時用JR Pass和妹妹從北海道玩起,只記得京都好熱,,巴士站的方向又難辨別,當時是抹茶雪糕不離手,也穿了自以為是的和服在清水寺一帶逛(其實是媽媽當年在機場買的日式睡衣。) 真是鬧出了不少笑話。有好心的店家送了飾物給我,但當時我不懂日文,別人想提醒我什麼也無從說起,當年住的是東山三条的青年旅舍,雖只是YH,但也有木造的大浴場,早餐的乳酪也令我很驚艶。當年旅行主要是吃拉麵,看旅行書常去京都駅東的本家第一旭。
之後在美國留學,論文與日本茶室有關,在三藩市工作時的美國人同事是京都迷,曾於京都住過,也有本地朋友,其中一位是在三藩市的Asian Art Museum建築茶室時認識的年輕大工(後來的老公),之後我到京都旅行,難得彼此都那麼喜歡日本茶室建築,便結了婚,之後就在大學任教建築,一連串事件要多謝那位喜愛京都的美國同事,結婚時我還是不太懂日文,真是很多難處,也多得各方信任。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嗎?或是和家人在京都的一天?
普通的一天真是和在任何地方差別不大,要說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京都的時刻,那是每天駕車出入時會經過仁和寺的二王門、龍安寺、金閣寺及大德寺。返家的時候會看見高雄的北山杉林(與電線),家裏也有庭園,不同於香港或三藩市, 四季的變化很明顯,會下雪,也偶有地震,還有不少野生動物。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結婚時,自己從未見識過日本婚禮,卻又要一邊聽一邊中英翻譯給來賓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有地方譯得不好還給有見識的日本長輩恥笑,那一刻還發生了地震,是在吉田神社,原本想偏僻些靜些, 卻也不幸在儀式中有人來參拜及投幣。我是想桜花盛開時結婚, 但老爺奶奶要大吉の日,結果是残桜都好過無。那天對我來說真是一期一會的世紀盛事,幸好天晴,日本的長輩,也有非常不贊成我嫁來京都這個全日本最傳統的地方,她們怕我會像雅子妃般患上抑鬱症,暫時還未有大問題。
最初學懂穿和服時,曾熱心(及膽粗粗)在香港的日本領事館及理工大學借地方交流,之後有次不知是穿了和服還是浴衣走過銅鑼灣的鬧市,引起不少騷動,尤其是外國人指着我說 "Kimono! Kimono!" 還追着影相, 好像在花見小路見到舞妓さん一樣。相反在京都, 我們黃皮膚的穿和服才沒有人理會,裏千家的金髪碧眼或是黑人同學穿和服便會引起注目。
以前,有幸參加過裏千家今日庵的新年茶會,我們外國人與一班美麗的年輕小姐同席,原來是本地名媛的菫會,人人穿着美麗的振袖,雖同席卻又不可交談,雖盛裝卻又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個人」,和外國的派對很不同啊!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曾參加過的各式茶会及茶事,包括無隣菴、下鴨茶寮、関西Seminar House的紅葉茶会(曼殊院隔鄰)、高雄やまざき旅館的夜咄、建仁寺及北野天滿宮的月釜、梨木神社、大徳寺等等。我們也曾主辦過上賀茂神社的二葉葵展及川床茶会,京都的朋友可說是有不少身懷絕技又有創意,只是現在大家都為人父母或成了親方(師父), 很難像以前般聚在一起只為興趣,以前覺得很例牌又麻煩的義工性質的事,現在是珍貴的回憶。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最喜愛當然是春秋的桜花與紅葉時節,桜花開一新氣象,我們主要是會經過上賀茂一帶,紅葉方面, 我們會四處去。其實丹波的不知名的寺的紅葉才是驚人的美,在京都, 氣候轉變大,天熱、天冷氣温十分極端,感覺和紐約差不多。香港雖是亞熱帶天氣, 天熱與天冷是比京都低高10度,家裏又是傳統木造的古民家(約150年歴史), 媽媽來探我是覺得和睡在街上也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只能於春秋最好天氣時,才可以邀請媽媽來。
原本想像住在山裏, 孩子自自然然隨處可玩,卻原來又不是,秋天紅葉時期高雄嵐山金閣寺一帶一早便有車龍,,我們住在這裏的反而要想想有那裏可以去。難得少了外地遊客兼休校,我們便到了嵐山的竹林、賀茂川沿岸及広沢池周邊踏單車,若不是這樣極端的鎖國狀態根本不可能。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那要看歲數及和什麼人去,哲學之道一帶是較安全的選擇,可以從白沙村莊開始,河原町至祇園一帶有芸舞妓的地方也受歡迎,另外有不少外國朋友是只有一天半天卻又想認識「真正的京都文化」,我建議鶴屋吉信的菓遊茶屋至大德寺一帶。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裏千家、表千家前面的那條小川通,每次去到我都會覺得「這就是我來京都的原因。」有一次我還與學生在裏千家的兜門遇見千宗室大宗匠,他還邀請了我們一衆烏合入內吃茶。可惜的是制度有變, 我也沒再學茶道。甚至老師也已榮休四散。(日本的退休年齡比較起市民的活躍度很低。)
裏千家大宗匠年輕時在夏威夷講學的照片。1951年
當時戰後不久,日本人在美國推廣日本文化是艱難的事。戰時大宗匠曾為戰鬥機機師,有好友為他而亡。他也見盡戰爭的殘酷。戰後他便用一生傳遞「一盌(いちわん)からピースフルネスを」“Peacefulness through a Bowl of Tea”的理念。他是日本的國連親善大使。
此外, 千兩ケ辺一帶。大宮庵是我當年學穿和服的地方,每年9月23日有祭典還有可能見到攝影家水野克比古先生。
9.可以推薦1~2個您最喜歡的京都地點嗎?(寺院、庭園或任何地點都可以)
四君子苑、瑠璃光院。詩仙堂與野仏庵的組合。無鄰菴。陶々舎
何必館、鶴屋吉信、細見美術館、六々堂等。都市中心的小型複合文化商業建築。現代建築中蘊含町屋的中庭設計,以及茶室的季節感。茶室的部分出自名工中村外二(丈夫的師父)。最近看到新聞記載樹木希林生前喜歡來何必館。我個人來說則是更喜歡六々堂的靈活。
京都府北宮津與伊根一帶。令我想起香港的舊地。還可以釣到石班及連子鯛。孩子在香港學過基本的帆船操控, 在宮津與伊根的海上玩得很高興。比常會轉風向的琵琶湖理想。
待續,或點下方連結看全文
徳造 丸 在 用鉛筆寫日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鈴木おさむ的劇本加上WOWOW的製作,《來去火星住一生》每集看4個演員演出背景設定不同的角色,為了在火星活下去,鬥嘴近半個小時的偽實境秀,感受到滿滿的笑意與誠意。
總共6集的《來去火星住一生》,每一集都有一個與在火星生存相關的主題,每個實驗室都被各自分派的一個任務,成員必須為了人類在火星上生活做出貢獻,不論是第一集的「食物」、第二集的「水」,到尚未播出的第三集「衣服」。
在開播之初,WOWOW就已經把6集共24位角色的設定與分組公布,原本擔心這樣的操作,會失去一些神秘感與期待感。不過接連兩集播出後,同樣的火星實驗室場景,為了完成不同的任務,4個成員發生了各式的互動,有同理、有摩擦、有互相扶持,當然也有瘋狂的鬥嘴,因為不同角色的互動,而帶來不小的化學反應,而呈現在觀眾眼前,都是驚喜。
《來去火星住一生》大概就是部沒有太多大道理的作品,然而卻能讓人在享受這些演員間的互動中,渡過開心的半小時。
第1話:
仲村トオル(三星主廚)、玉城ティナ(瑜珈教練)、崎山つばさ(刑警)、森田甘路(遊戲宅)
第2話:
要潤(東大出身的測驗王)、小手伸也(和尚)、浅香航大(銀行員)、須賀健太(寵物美容師)
第3話:
広末涼子(知名品牌服飾設計師)、白石聖(元地下偶像)、峯村リエ(專職主婦)、竹達彩奈(護理師)
第4話:
矢本悠馬(相機製造商的員工)、池田鉄洋(建築設計師)、小野塚勇人(音樂劇演員)、明日花キララ(社長秘書)
第5話:
斎藤工(作曲家)、加藤諒(得到奧運獎牌的體操選手)、徳永えり(幼稚園老師)、高岡早紀(綜藝節目製作人)
第6話:
三浦翔平(曾擔任樂團主唱的醫生)、笠原秀幸(壽司師傅)、丸山智己(在人事部門工作的上班族)、山口紗弥加(靈敏的公司職員)
徳造 丸 在 kiyokiyo311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たまの贅沢です。
ブログ:http://bit.ly/19FiIEV
車:スバル インプレッサ 2.0i-s Limited AWD 4AT(GH7)
車載カメラ:Sony HDR-CX560V + ワイコンVCL-HGA07B
食事時のカメラ1:Sony HDR-AS15
食事時のカメラ2:FUJIFILM X20
国内旅行 旅行 旅動画 Japan trip 伊豆 静岡 グルメ 稲取 車載動画 実況車載動画 車載カメラ 実況車載 インプレッサ スバル IMPREZA SUBARU ドライブ WRX STI 贅沢グルメドライブ おっさん アラフォー オッサン 温泉 赤沢日帰り温泉館 グルメレポート 食レポ HDR-AS30V 金目鯛 キンメ 箱根 ターンパイク 伊豆スカイライン 徳造丸 SKE48 和食 海鮮 レガシー レヴォーグ フォレスター LEGACY FORESTER LEVORG BRZ 自動車 車 car 日帰り旅行 日帰りドライブ ドラレコ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ー 飯テロ
徳造 丸 在 kiyokiyo311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やっぱり金目鯛は美味しいね♪
ブログ http://bit.ly/1aCLX96
【Music】フリー 音楽素材 MusicMaterial
http://musicmaterial.jpn.org/
車:スバル インプレッサ 2.0i-s Limited AWD 4AT(GH7)
車載カメラ:Sony HDR-CX560V + ワイコンVCL-HGA07B
国内旅行 旅行 旅動画 Japan trip 伊豆 静岡 グルメ 稲取
車載動画 実況車載動画 車載カメラ 実況車載 インプレッサ スバル IMPREZA SUBARU ドライブ WRX STI 贅沢グルメドライブ グルメレポート 食レポ 金目鯛 キンメ 箱根 伊豆スカイライン 徳造丸 レガシー レヴォーグ フォレスター LEGACY FORESTER LEVORG BRZ 車 自動車 car 日帰りドライブ 日帰り旅行 週末ドライブ ドラレコ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