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天真有邪 :#奈良美智與當代藝術的微型感性 // 鄭雋立
.
廣受歡迎的日本藝術家 #奈良美智,首度在台灣舉辦特展,現正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7/24~10/31),高雄場次更新增藝術家在台期間的素描、攝影等26件新作。奈良美智筆下稚氣(但眼神邪惡)的兒童造型與粉嫩微甜色調,跟日本各種小巧的工藝一樣非常 #可愛。看似兒童取向,卻不乏成年人簇擁,是媒體多年來熱議的話題。
.
◆圖一:高雄美術館入口,主視覺海報
.
■ #擁有成人心智的大孩子
.
奈良美智的作品看似簡單而稚氣,但角色眼神與標題流露出童年的遺憾與對現實的不滿,如2001-2002年巡迴展〈I don’t mind if you forget me〉,標題改編自英國搖滾歌手Morrissey 1988年同名歌曲,故意擺出一種對他人毫不在乎的怒視。看似中二卻能散發成人特有的繁複情緒,不時也滑稽展現反核、非戰、環保的立場。
.
◆圖二:2002年廣島美術館〈I don’t mind if you forget me〉海報
.
■ #21世紀新流派的開端
.
21世紀初,藝術家村上隆提出「#超扁平」(Superflat)的概念,將可愛、缺乏空間感但充滿喜感的動漫畫形象帶進藝術創作,改寫了20世紀普普藝術的既有定義。彼時除奈良美智被視為風格類似者外,還有高野綾、青島千穗,村上的個展連帶使得這些藝術家被國際關注、被各級學校美術教材介紹,至今仍是各大拍賣活動的焦點。2019年,奈良的巨型畫作〈#背後藏刀〉(2000完成)在香港蘇富比以約新台幣7.7億的天價成交,被媒體喻為「日本最貴藝術家」。
.
◆圖三:〈背後藏刀〉2019蘇富比拍賣會攝影紀錄
.
■ #微型感性的審美原理
.
說到可愛,就不得不提藝評家黃建宏(2007)的「#微型感性」概念,他形容當代藝術「可愛、放空…弱智化」等表現手法,幽微地透露出對理性思維的不信任、在現實社會體制的挫敗。儘管態度曖昧,仍具有某種程度的政治性,只是敘事朝向 #對權力的抗拒。我們不妨對照前些時候《#天竺鼠車車》的爆紅,可發現成人有著渴望慰藉及逃避現實的傾向。
.
◆圖四:其他作品欣賞
.
■ #讓消費者的童心得到滿足
.
1980年代,西方媒體開始採取 #Kidult(Kid+Adult,港譯:傑斗/玩童)形容稚氣未脫、熱衷年輕文化的成人,這些族群通常擁有經濟能力、熱衷並喜愛購買年輕化的動漫畫產品,在藝術、設計領域有相當多將其視為消費者的研究案例,如易家睫、丑宛茹(2005)的研究指出Kidult擁有的消費能力相當可觀,故相關「可愛文化」值得應用於商品設計。此現象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國,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奈良美智的人氣。
.
■ #成人本來就該喜歡可愛的東西
.
從科學角度來看,成人喜歡可愛的東西其實是常態。幼童化的藝術造型證實了動物學家Konrad Lorenz(1943)提出的「嬰兒圖式」(baby schema)、「娃娃臉效應」(babyface effect),說明高額、圓頰、大眼…等嬰幼兒特徵能受到成人注意, #引起成人的積極關注與保護欲、促進物種繁衍(竇東徽等,2014),同時能啟動腦內的「獎賞機制」,分泌「催產素」、「多巴胺」等物質讓人產生幸福感,男女皆然,可解釋成 #育兒本能。
.
在諸多家庭寵物等馴化物種中,這種與人類建立關係的過程也很常見,例如貓、狗,甚至諸多家庭寵物的臉部比例都很接近幼童。可愛的造型與擬人動物容易引起共鳴、達到 #移情 效果,適合應用於兒童文學幫助兒少獨立思考,成人藝術創作裡則命中成年人的現實挫敗、滿足 #情感需求 的匱乏。
.
◆本次圖片引自各大美術館官網、THE VALLUE、自由時報。
◆因應政府措施,奈良美智特展採預約制參觀,詳情請洽官方網站。觀展期間請配戴口罩、遵守人數管制,並維持社交安全距離。
.
■ #延伸閱讀: #更多偽學術寫過的可愛文化
.
李長潔: #只有可愛不行嗎?| 還真的起床看《天竺鼠車車》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80346458819639
鄭雋立:再看一次! #御金神社金運守的和柄設計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35140636673555
|
■ #參考文獻
.
01. K. Lorenz .(1943).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öglicher erfahrung. 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p.235-409
02. 易家睫、丑宛茹.(2005).〈kidult流行現象與產品創意設計之關聯探討——以玩具為例〉.《時尚年代2005 國際設計研討會論文集》, 2005。
03. 竇東徽、劉肖岑、張玉潔.(2014).〈娃娃臉效應 對嬰兒面孔的偏好及過度泛化〉《心理科學進展》V22. No.5, p.760-772
04.黃建宏.(2007).〈微型感性:概述新感性的社會性〉.《今藝術》177期,2007年6月,頁124-126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ㄢㄢ小日常 Ann in Taipe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把CC字幕「關掉」就可以看中文字幕 🐮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𝐭𝐚𝐢𝐩𝐞𝐢_𝐬𝐞𝐫𝐞𝐧𝐚𝐝𝐞 ▶ 來玩:) 把電腦從房間移動到客廳٩(๑❛ᴗ❛๑)۶ 因為現在在家工作的時間很長。 把房間改造成投影房(✿❛ᴗ❛✿)۶ 躺在超級舒服的床上真的太爽拉(๑´ڡ`๑) ⚠️我第一次介紹3C產品,拜託🙏大家要買...
微型展心得 在 依諜的秘密基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最新
#愛上美ISM微商創業
#獎金制度 #如何代理
#產品使用心得評價分析整理
#我的斜槓人生從代理愛上美開始
微商時代來臨了,
只要一支智慧型手機、一個社群平台、愛分享
每個人都能開微店,
發展自己的微型創業,開創無限商機
依諜在VOUGE雜誌上,
看到一篇『愛上美的女人,比鑽石更美』
讓我有興趣想了解愛上美ISM,
愛上美是台灣品牌、微商產品
那麼要如何代理、獎金制度如何、
產品是否好用、評價如何呢?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關注愛上美這個品牌,
想要做微商創業賺錢
從此不再為了零用錢而跟老公伸手,
來看依諜的這篇整理文就對了!
人人都可以當微商,
時間自由,
平時需要照顧家庭孩子沒時間的人~也可以做
婆婆媽媽,只要有個人魅力、有號召力,
能賣出產品都適合
你就是自己的老闆,
投入小小的成本做微商,就能輕鬆獲利
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
創造無限可能,人生也更有意義!
https://hhdie0208tw.pixnet.net/blog/post/558543657
愛上美
微型展心得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言:
測試學習是個理論簡單,但實作起來會遇到很多疑問的學習過程。曾經跟Sean Ellis 一起工作的曲卉寫的這本書不但實用,而且還訪問了一大票測試專家。
他們對於測試主題的選擇(大題目還是小題目)、AARRR漏斗的重點,還有測試團隊在組織內的發展也都有不同的見解。
我覺得很值得多看看,所以做了筆記跟大家分享。
這次分3 part,先來一串九個人我印象最深的測試心得,再來九個人的訪談摘要,最後是九個人對於組織與人的看法。enjoy~
..........
《硅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曲卉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不要只做優化,要做有高影響力的事情。不過,得先做優化累積影響力。"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不要把所有數字綁在一起看,用戶分群是有效優化的開始。"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限制供給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製造FOMO(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讓產品流行"
#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低潮與瓶頸。全公司(或跨團隊)的創新idea大匯集會讓大家一起幫忙,並且不要浪費對失敗案例的紀錄與策略學習。"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 Sami Khan
"醜陋、原始的廣告更像是朋友在對用戶說話,有更高機率穿透用戶的防衛心"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原本以為是單純解決留存率問題,結果深究了四層(留存率—>推送更新覆蓋率—>推送更新展示率—>下載權限設定)才達到目的。"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增長與嚕羊毛黨的鬥智鬥勇,對獎勵的設計要有吸引力,又要養成使用習慣,還要善用推薦者的資訊讓新用戶感受到個性化的感覺。"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要做增長先要備好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夠更快速迭代與勤能補拙。"
#專訪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有些問題除了用數據作判斷外,直接問用戶可以達到更直接的效用,而且幫助增長團隊打開視野。"
---九篇專訪的摘要全文---
#9-1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北極星指標是會變動的
-產品(也就是核心地帶)通常是增長的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測試,但很難直接說服公司其他成員直接拿產品動刀。
-增長團隊一開始成立時候,選擇三不管地帶,以證明自己;之後才進展到核心地帶
-核心地帶的創造新價值、改善原有價值,通常是產品團隊負責。傳遞已有價值給更多人則是增長團隊負責。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做測試時候,如何在容易衡量但效果慢跟全新設計但不知哪個因素產生作用之間做取捨?優化測驗要一個個做,改變方向測驗則直接直搗黃龍。而改變方向的測試才能反應高影響力。
-當低垂果實摘完後,要做高影響力需要高資源的測試需求,而不是低資源但也只需要低影響力的需求
#9-2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對行動應用來說,留存是所有指標中最重要的,因為客人離開沒有成本,但留存會對你有無限好處。留存指標包含以日、週、月計算。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
-以每週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SC的做法不是所有用戶綁在一起看留存率,是用戶分群後看留存率,包含新用戶、流失後重新造訪用戶、重複使用用戶。
-當移動應用要藉由更版推送提升客戶體驗的時候,如何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衡量指標是RRF 覆蓋率(reach), 相關性(Relevance), 頻率(Frequency) 三個都達到高水準則影響力最大。但覆蓋率是這當中最重要的
#9-3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我的前一間公司(Stolen),每個增長流程與工具都做得很好,但就是產品不夠好。當我到Postmaster之後發現他們什麼成長技巧都沒有,但產品很符合市場需求。
-增長最令人喜歡的是,能量化你的影響力,當你實驗做得好,結合了創造力與分析能力得出很好的想法,就像寫程式一樣,你做了某件事就有某個結果。這是令人上癮的。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K因子(referral 用戶轉介人數)持續大於1是不可能的,尤其當你的產品越做越大,群體越來越多。即使是社交軟體,要讓k因子大於1 也需要一些違反自然規律的設計。
-稀缺性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讓產品更加流行。從Stolen 得到的認知是,限制供給,造成稀缺性。心理因素是害怕錯過(FOMO)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
-即使在矽谷,增長團隊也不多見。Google就沒有。但是FB就有一大批增長團隊並且擴散到其他地方。增長就是技術驅動,易於衡量的行銷。增長團隊更像升級版的行銷團隊,有了程序員的支持可以把推薦系統做得更精準,未來增長團隊會和市場團隊在一起而不是產品。
-用少於10%的流量,可以做任何測試。
#9-4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增長沒效就是沒效。增長可以很快做出改變,並且追蹤哪些改變有效哪些無效。
-增長的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疲乏,就需要大量idea。創新idea 兩種重要想法:每週五的全公司頭腦風暴 & 忠實紀錄失敗的測試並從中學到策略想法。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象(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螞蟻(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新產品開始獲取客人的三種方法:(1) 付費搜索廣告,可以找到真的需要產品並且非常有興趣的人 (2) 抄競爭對手的做法,可以找到他們已經開發過的市場(3) 根據產品特殊屬性的增長手法
#9-5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檢視總預算,跨通路預算調整(放大表現好的),通路內預算調整(用七天平均放大表現好的)
-2C新產品上線的建議是先在FB做小量A/B測試,找出好的再往其他通路擴散。測試前要設好追蹤,沒有追蹤,測試學習的迴路就不會成立。
-比起其他app,遊戲是最不需要擔心用戶獲取的,因為人們下載無成本;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用戶留存。因此要一小批一小批的獲取用戶後,關閉其他溝通通路,只針對這小群人做各種產品測試與改進,確定30 日留存率到達可用水準後才能繼續獲取用戶。
-臉書上,越醜的廣告表現越好。因為大家對電視已經疲乏,精美的廣告創意讓人想到電視會自動跳過,但粗糙的原始的則像是你朋友分享的。
#9-6 Camera360(Photo Editor),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以解決留存為例。原本想藉由app更新處理留存率低的問題,但發現更新覆蓋率不夠高,後來又發現問題是更新的展示率(被看到)低,而展示率低的原因又是app一開始下載時候的預設權限。所以回頭更改預設權限設定,在更改後次日留存率實現5%增長。(但如何在用戶已下載後調整權限啊)
-各地區的差異化溝通,以美國市場為例,經過逐一測試不同族群發現40+婦女喜歡此產品,於是將廣告視覺改為該族群會喜歡的可愛孩子展示功能,降低33%的獲客成本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增長團隊需要的數據分析師,是對產品有深切了解的數據分析人,而不是純粹解讀數字。
#9-7Square(支付服務), 羅揚 James Luo
-留存主要是產品決定的,但在早期留存(D14-D90)增長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只要透過各種管道(信件、推送、Retargeting 廣告)重新提醒用戶,就會對早期留存產生明顯效用。
-要做全產品用戶推薦的指標的先決條件,是內部有堅實的大數據團隊,足以做獲客通路歸因。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好的推薦系統會牽涉到三大項目,獎勵、曝光、轉化。其中獎勵的設計是與嚕羊毛黨鬥智鬥勇的活動。獎勵內容要考慮『有吸引力的額度、合適的條件限制、養成使用習慣的限制,累進式獎勵、考慮對稱式獎勵(利己又利人)』
-即使是最忠誠的用戶,也不會時刻記得你的獎勵項目。
-新用戶進來後,可以用推薦人的資訊提醒他們使用獎勵,不僅給新用戶個性化的感覺,也提醒新用戶『我確實獲得了某人的推薦』
#9-8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Photo Editor), 韓知白
-美圖的用戶留存指標設在N張照片保存,一開始是基於通路管理的需要,因為有些通路留存數據會有回饋延遲以及作假的問題。
-探探的市場部與增長部的區別在,市場部負責花錢,增長部不負責花錢。
-增長不是先做KPI管理,而是要有好的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開始觀測指標與迭代增長。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增長要避免的第一個坑就是局部優化,這裡改一點截圖,那裡改一點文案。其實也許改產品名字與圖標是最有效提升app商店轉化率的途徑。增長經理要能夠跳脫盒子思考(out of box thinking)
-剛開始做測試的人,要忘記喬布斯張小龍等產品的大神,他們是靠直覺也很少看數據:正常人要靠數據與即時反饋,勤能補拙。
#9-9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全景漏斗,關心橫向的產品功能交互關係。當一個產品不只是工具,還有社交,內容等多種功能。可以根據不同功能設計指標,再看看功能
之間的交互拉提作用,決定整個產品後續的發展。而不是只看單一指標。
-量化與質化的兩腳思維,曾經做測試時候只看指標,以為是A與B的相關性,但從未想過中間還有個C。學到後就會在產品中安插小問卷直接問用戶,但要把握3個題目之內的精簡原則,不可以打擾用戶。
-加法與乘法,做增長後了解了加法與乘法的關係。增加一條溝通管道是加法,優化轉化率是乘法。一般來說,乘法的好處更大一些,但這也是基於加法已經帶來足夠的初始流量,否則盤子太小的乘法也沒啥意義。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以下是關於團隊的摘要---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以每週迭代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事(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小事(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微型展心得 在 ㄢㄢ小日常 Ann in Taipe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把CC字幕「關掉」就可以看中文字幕
🐮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𝐭𝐚𝐢𝐩𝐞𝐢_𝐬𝐞𝐫𝐞𝐧𝐚𝐝𝐞 ▶ 來玩:)
把電腦從房間移動到客廳٩(๑❛ᴗ❛๑)۶
因為現在在家工作的時間很長。
把房間改造成投影房(✿❛ᴗ❛✿)۶
躺在超級舒服的床上真的太爽拉(๑´ڡ`๑)
⚠️我第一次介紹3C產品,拜託🙏大家要買3C之前,一定要把規格和使用方式比較清楚,甚至可以私訊問我!因為我不是店家,買了操作什麼有問題,我也很難幫到你!太多人問了,讓我想好好拍這個影片比較一下,後來用的這台是AOPEN PV12、我下面還會再補充我使用心得,可以讓大家多多參考,規格還是去官網自己看喲!
⚠️任何改造都要經過屋主同意呦!這是基本🐤
🐰床墊和超愛的水冷膠枕是「仙度瑞拉」
🐰仙度瑞拉連結:https://cinderellamattress.com/
🐮𝙂𝙤𝙤𝙙 𝙊𝙡𝙙 𝘿𝙖𝙮居家:https://bit.ly/36AukKw
🐶投影機AOPEN PV12規格:https://store.acer.com/zh-tw/pv12
🛒 AOPEN PV12 在很多平台都可以購買
🐨走走小邊架很可愛:https://reurl.cc/YOGzal
🐨冷淡撞色床包是翔仔家居:https://reurl.cc/AkpZvK
🐨鬆餅床包:我買的賣場已找不到~在j3collections和蝦皮smooch!有看到悠~
🐨被星星燒到的英國製包包BearaBeara我的偶像Taylor Swift有揹٩(///❛ᴗ❛///)۶
/*
🛌
睡了半年左右的仙度瑞拉床,我是睡紫珍珠的,因為他們有門市可以試躺所以可以很仔細的挑。
官網還有很多款,一開始我是看上『白騎士』,
後來覺得『紫珍珠』也很棒。
軟硬適中,帶有一點低反發感,是我最愛的睡感。
看床一定要看邊框,
不要選邊框會塌的床。
而這一張的邊框堅固到像椅子一樣(๑و•̀ω•́)و
因為它不是像一般用黏的,是用灌模的。
透氣度就不用說了,這種材質的布料都是很透氣的。
我自己選床最好是要有實體門市的,
仙度瑞拉全台都有展示中心可以試躺,
如果你真的買回去不喜歡,
也有30天的試睡服務,
真的很有保障店家。
床墊就是依照你自己喜歡的睡感下去挑。
還有我本來小看的『水冷膠枕』,
我從來沒有睡過這種觸感的枕頭,
超級超級Q彈,
還有我最愛的低反發的觸感٩(✿∂‿∂✿)۶
要描述的話,
很像MUJI懶骨頭那種豆沙的睡感٩(๑❛ᴗ❛๑)۶
躺下去真的是整顆頭被支撐住,
完全不想起來,
對這顆枕頭的愛還大於了床墊,
強烈建議去門市試躺看看!
📺
投影機的比較,在影片裡很清楚囉!
原本那一台,是跟朋友在隨便的的網路上亂買的(不是在j3),
價格是不貴但是問題很多,我很後悔,
所以一直都沒有公開連結,
一定要你們來IG私訊我,
在給連結前面會先附註一大串的使用問題,
因為我不是店家,如果買了之後使用有問題,
我真的沒辦法幫到你。
後來這台是AOPEN的PV12,
價格當然是比原本那台貴的,
但是使用起來好順哦!體積真的很小(⁎⁍̴̛ᴗ⁍̴̛⁎)
我用起來覺得很不錯!
畫面那些都很真實的呈現在影片裡囉!
不過規格還是要請大家自己去網站裡面多比較看清楚喔!
●手機無線投影
我自己還是喜歡用HDMI線來連,
不過有測試這個功能,
我測試的結果是建議你要有家用WIFI那種分享器,
使用這個功能會比較順喔 ٩(๑❛ᴗ❛๑)۶
因為它的原理是投影機要先連上網路,
再讓手機跟投影機連線同步,
店家那邊是說投影機也可以連手機開的WIFI分享,
不過我只有測試到家用WIFI成功喔!
如果有人有疑問的話我下次再拍一個影片來說明。
整體上我很喜歡這一台,真的用起來好用多了(๑´ڡ`๑)
一台也不便宜,如果有疑問,買之前都可以到IG問我喔!
🐨我綴愛的Good Old Days好物:https://bit.ly/36AukKw
❶ 貓腳椅套:上次介紹過的,真的可愛ㄚ
❷ 灰樹門後勾:很特別的設計🌲很喜歡
❸ 九宮格收納籃:便宜CP值高🍑還有很多款可以選
*/
...
⛅️或許夕陽是藍天的傷口,所以黃昏美過下午的天空☁️
● 𝒜𝓃𝓃'𝓈 𝓃𝑜𝓉𝑒
...
♫𝙈𝙐𝙎𝙄𝘾
...
𝙁𝙧𝙖𝙙-𝙁𝙞𝙧𝙨𝙩 𝘿𝙖𝙩𝙚(𝘼𝙚𝙨𝙩𝙝𝙚𝙩𝙞𝙘 𝙈𝙪𝙨𝙞𝙘 𝙉𝙤𝙣 𝘾𝙤𝙥𝙮𝙧𝙞𝙜𝙝𝙩)
𝙝𝙩𝙩𝙥𝙨://𝙧𝙚𝙪𝙧𝙡.𝙘𝙘/𝙡𝙍𝙡𝙟𝙑𝙙
...
𝙄𝙢𝙖𝙜𝙞𝙣𝙚 𝙗𝙮 𝙡𝙪𝙠𝙧𝙚𝙢𝙗𝙤(𝙣𝙤 𝙘𝙤𝙥𝙮𝙧𝙞𝙜𝙝𝙩 𝙢𝙪𝙨𝙞𝙘)
𝙝𝙩𝙩𝙥𝙨://𝙮𝙤𝙪𝙩𝙪.𝙗𝙚/𝙊7𝙮𝘼𝙇𝙔𝙗04𝙏𝙨
...
𝙏𝙧𝙖𝙣𝙨𝙡𝙪𝙘𝙚𝙣𝙩 𝘾𝙞𝙩𝙮 𝙇𝙞𝙜𝙝𝙩𝙨 - 𝘼𝙧𝙩𝙝𝙪𝙧𝙞𝙩𝙞𝙨 (𝙉𝙤𝙣 𝘾𝙤𝙥𝙮𝙧𝙞𝙜𝙝𝙩)
𝙝𝙩𝙩𝙥𝙨://𝙧𝙚𝙪𝙧𝙡.𝙘𝙘/9𝙧𝙭8𝙡𝙑
微型展心得 在 Tracy L. 紙上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
Facebook https://reurl.cc/vnLRo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opupasia/
☀︎ 我的心得文
https://www.instagram.com/p/B42MU6xpd2M/
☀︎ 影片店家資訊
柬埔寨 Paper Journey As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aper.journey_asia/
Website https://shop.paper-journey.net/
馬來西亞 Slumber bug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lumberbugs/
Website https://www.slumberbugs.com/
台灣雲林 Mr.Lobby
Fack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bbyhandmade/
Instagram https://reurl.cc/K691Dp
台灣台中盛橋刈包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shiba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ashibao/
-
以下資訊取自PUA的活動頁面
/ 亞洲手創展在松山文創園區2、3、4、5號倉庫 /
日期:2019/11/14(四) ~11/17(日)
時間:10:00 - 18:00
▶▶購票資訊:https://www.accupass.com/go/pua2019
-
☞來自亞洲13國超過20座城市手作創業者與選品平台
☞鏈結製造商、材料商與全球通路打造手作創業生態系
☞親手製作、個性量產、在地製造與客製服務四大主題涵蓋從手作到創業的不同面向商業生態系統
-
四大展區內容介紹:
2號倉庫材料體驗館 #手作創業路上的重要後盾
材料體驗館透過材料商、製造商、3D列印、體驗工坊、專業手作課程與客製化服務的展示,一次掌握亞洲市場最新手作創業趨勢。微量產主題展區展現微型製造不同面向,結合工作坊為手作創業者找到可以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商業媒合區媒合國際買家與優質品牌,找到對的合作夥伴,共創價值差異化。
3號倉庫-亞洲主題館 #亞洲最新手作創意趨勢
亞洲主題館集結來自亞洲10地的選品平台與兼具市場潛力與獨特性的原創品牌,展現專屬於亞洲的文化特色,本屆香港主題館,結合手作職人與飲食文化展現香港獨特魅力,主舞台區則有大會「微量產」國際論壇和2019亞洲手創大人物獎項決選,探討如何串聯亞洲手作創業資源,做到有意義的規模化。
4號倉庫-生活設計館 #讓你的生活處處充滿好創作
生活設計館內容包括特色插畫作品、機能與美感兼具的文具、優質家居好物,從亞洲生活觀點出發,找出具個性化以及可量產品牌。本館分為個性文具區、生活設計區、家具家飾區,可以在這裡找到獨特而又具有競爭力的商品,並且交流對於生活裡各種不同的想法,讓生活本身充滿更多的可能。
5號倉庫-個人風格館 #每一天都要有的風格展現
個人風格館充滿強烈個人特色的服裝、飾品與配件,親手製作的高品質亞洲手作品,本身就具有無可取代的獨特性。日本展區帶來兼具傳統與創新的特色風格,泰國展區共超過30個泰國品牌參與,呈現泰國原創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起支持這些熱情而專注的手作創業者們,一起讓喜歡的事變成生活。
【2019大會主題介紹-微量產Micro Production】
今年度大會「微量產」主談微型創業的趨勢以及如何協助手創品牌做到有意義的規模化,並由來自亞洲各地的12位手創大人物進行Demo Day。
-
國際論壇場次:https://lihi1.com/G0OAU
PUA手創大人物場次 :https://lihi1.com/AymuO
香港工作坊報名:https://lihi1.com/M7fIB
(以上資訊取自 PUA Facebook)
音樂 / Music: Think you know, okay, soda
演出者 / Performer: ikson
https://soundcloud.com/ikson/ikson-think-u-know
https://soundcloud.com/ikson/okay-free-download
https://soundcloud.com/ikson/soda-free-download
剪輯軟體 / editing tool: Premiere Pro
-------------------------------------------------------------------------------------------
- 手帳 | 文具 | 封蠟 | 印章 | 拼貼
Journal. Stationery, Wax seal. Stamp. Cut and paste
- 喜歡分享紀錄自己的生活
Loving to share and document my life
- 從寫手帳 專頁 到現在的影片
From document on paper, social media, and now filming
Facebook: Tracy L.
https://www.facebook.com/heyiamtracy/
Sharing Instagram: @_tracysjournal_
https://www.instagram.com/_tracysjournal_
Personal Instagram: @_iamtracy_
https://www.instagram.com/_iamtracy_/
微型展心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青年就業發展計畫分享
訪問:王謙(專案顧問)
面對大專學生對於未來徬徨無措,青年求職之路艱辛,得勝者教育協會與花旗基金會在2018年共同發起「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就業發展計畫,透過專業的諮詢服務與心靈輔導等方式,陪伴即將邁入職場的準社會新鮮人提早做好就業準備。計畫執行至今參與輔導的學員有超過六成五成功就業,透過方案青年不僅順利跨出求職的第一步,進而發掘個人興趣與熱情,勇闖職場,讓夢想起飛。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9年7月全國勞動力人口失業率為3.82%。依年齡層來看,失業率最高的是15至 24 歲青年 12.25%。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解釋,青年失業率數據上會如此高,部分原因是剛從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初入職場時,由於缺乏工作經驗,難免尋職不易。
花旗基金會與得勝者合作青年就業發展
花旗(台灣)銀行政府暨公共事務中心總監暨發言人潘玲嬌表示,花旗集團在2015年透過經濟學人智庫進行青年經濟策略指數調查(Youth Economic Strategy Index),希望透過青年對於經濟前景的看法,確認哪些因素最能幫助年輕人創造有利的經濟環境。調查發現,台灣的青年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與資訊科技環境,但在畢業進入職場的轉換時,缺乏與職場接軌的實用資源,讓青年求職之路顯得艱辛。
有鑑於此,2018年在花旗基金會的支持下,花旗與得勝者教育協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計畫於台中、台南、高雄三個主要都會區,針對16-24歲的青年設計就業發展計畫,透過具專業人才發展經驗的人資顧問、有職場經驗具愛心的職業導師(Mentor),透過職涯探索工作坊,提供履歷撰寫諮詢及個別輔導等方式,協助青年釐清自己的目標勇敢逐夢,踏出就業的第一步,成功接軌職場。
「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自2018年開始執行至今,接觸超過二百多位青年,其中家庭經濟弱勢青年約占30%。計畫推行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是即將面對就業的大四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目標是什麼,透過職涯探索工作坊,有8成學生表示清楚自己的方向目標,確定要繼續升學或是準備進入職場。
針對準備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提供履歷撰寫及個別輔導,諮詢顧問會針對學員的需求,引導學員撰寫履歷,並模擬面試。8成以上學員表示在導師引導協助下,有能力撰寫具亮點履歷增加面試機會。
不同於其他青年就業輔導方案,「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以專業的就業諮詢與陪伴為主,在青年探索職場過程中,以及在求職與試用期間給予引導鼓勵,並提升自信。面對環境快速地變遷與資訊爆炸的時代,輔導者角度在於協助青年聚焦目標,精準地找出適合自己才能與興趣的工作,並且專心一致地面對問題,勇於突破困境,同時也可以增加就業穩定力。計畫中擔任職涯導師的張家珍回憶,在這一年的陪伴輔導中,常遇到學生反映自己的夢想不被家人接納,因此有些徬徨和沮喪,這時我們會請學生再次確認他的夢想和目標,用有效益的溝通方式來爭取家人的支持。也有一位台南的學員表達,剛畢業找工作千頭萬緒無法準備,透過職涯導師有系統、有方法的指導,幫助他快速找到工作、進入狀況。
第二屆「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將於十月起於台中、台南、高雄三區陸續開辦,除了傳統就業模式、將新增一項以知識經濟與數位科技為基礎的自由工作創業之路。計畫輔導協助100位青年進入傳統就業市場;另輔導協助50位以數位經濟之自由工作創業模式,以達到自給自足的收入目標。
得勝者教育協會理事長黃臺珠指出,「大學生剛畢業在找工作時缺乏有經驗的長者協助,若有相關的職涯輔導課程,從自我探索到訂定自我發展計畫,讓學員可以透過實際操作找到夢想、自我發展並成功地就業,而得勝者扮演的角色就是「夢想孵化器」。
關於花旗基金會
花旗基金會矢志在全球服務我們所營運的社區,提供弱勢的個人與家庭各類機會,提昇經濟條件。在全球各地,花旗基金會提供了「微型企業融資與微型創業」服務,以幫助個人達到經濟上的自足;也協助「小型且成長中的企業服務」協助經濟擴展與創造就業機會。另外,還有「教育」工程幫助年輕一代邁向個人與事業上的成功。「金融理財教育」則協助個人在做出與財務有關的決策時,能有充分的資訊。我們還有「環境永續發展」計畫,聚焦於能兼顧增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成長與保育環境的永續事業。
更多資訊請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citifoundation.com/
關於得勝者教育協會
協會於民國83年起陸續在全國中小學推展「得勝者教育計畫」,遍及6都16縣市(含外島金門、澎湖、連江縣)。課程包含《問題處理》、《情緒管理》、《真愛守門員》、《原諒練習步》、《財商智富4S》,透過社區志工團隊,以團體課程與心得筆談等輔導模式,成為學生的「重要他人」,每年服務超過500所學校,4,000個班級,近12萬人次青少年。本會曾榮獲96年度教育部「推動學校品德教育」績優民間團體獎項肯定,校園佳評如潮,更多資訊請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champ.org.tw/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