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完成了心中的一件事
謝謝 孫治華老師在下午上課前與我們共進早午餐,這是一個問題問到飽的一餐xddd
搭捷運的時候,一起吃飯的朋友說「老師真的好不藏私,問什麼說什麼xddd」
我也是這麼覺得,哈哈哈。
我們聊到了這場用餐的起源,來自於我去年200人的日更團創作者派對第一階段的賣票效果不佳,於是我跟老師求救。
老師教我如何階段性的有不一樣的宣傳內容,而且加碼說「#如果需要的話我願意一起吃飯當做抽獎」,我當然.....一秒說好哈哈哈。
這件事情擱在心上好久了,今天終於完成了第一場)下禮拜還有一場是 Sandy's Recruitment note的,這個月可以把這件事情完成,真的是太棒了(我內心不禁歡呼)。
有人提問很多很棒的問題,有人分享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人很認真邊聽邊做筆記,我呢?
我負責吃xddd
老師分享了很多,例如最近的營收計畫、clubhouse的經營分享、如何系統化思考與應用。
我跟大家分享很想在clubhouse說書,一個人說書的那種(沒辦法我太多話了),說什麼?說很多傳記裡的故事,現場快速說了:
1. #世界級渣男徐志摩
2. #比鋼鐵人更鋼鐵人的是鋼鐵人的媽媽梅伊
3. #完全的宅男工程師微信之父張小龍
4. #商業很厲害但是我很討厭的麥當勞創辦人克洛克
然後老師就說:那你什麼時候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老師關注的是執行)
說到傳記這件事情,我發現我是真的喜歡傳記(可能有點怪),就是大家可能不喜歡看別人的故事,但我超喜歡,我去年光是個別傳記就看了 #富蘭克林、#張幼儀(徐志摩的元配)、#梅伊(伊隆馬斯克的媽媽)、#克洛克(麥當勞的創辦人,好啦雖然我不想承認,說來話長)、矽谷阿雅 Anya Cheng、#張小龍(微信之父),我就收穫好多。
今年又安排了10本傳記,現在在看 #鋼鐵人伊隆馬斯克,3/27在桃園的讀書會,說的就是「#馬斯克一家人」,同時包含這對傳奇母子檔,一次兩本書,因為這兩位真的是讓我隨時驚嘆。
#有人問說我看傳記都怎麼運用?
我覺得,我看傳記在意的人是這個人的 #思考模式 以及 #人格特質,關注這兩個地方是否有我可以學習或是觀察的。
我特別喜歡這樣,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的縣市讀書會都要說傳記(但別擔心我會有線上的),我覺得人讀書,讀自己快樂的,然後你才會說的快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侯漢廷為民請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四集,親自體驗,掌握顧客需求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太康、后羿、寒浞等皆驕奢淫逸、不體恤人民,被取代。復國的少康,左傳記載他「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少康在兵荒馬亂逃難中出生,受過磨練、放過牛羊、當過廚師、管理財務,接觸過基層人民,也與三教九流...
微信之父張小龍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最近有一些人生的最新心得,想要跟你們分享,一切從讀者私訊我的一句話開始:
「#為什麼我寫作感覺是痛苦的?」
1. #你們覺得我算是有被動收入的人嗎?
我詢問讀者你寫作的目是什麼?
讀者回答:想要以後有被動收入。
老實說,這是我最近腦袋一直在思考的事情,關於人們口中所說的「#副業」、「#被動收入」或是「#個人品牌」。
我是否算是一個有被動收入的人呢?
如果有的話,我是否應該放大我的被動收入呢?
如果要的話,我應該要採取怎樣的行銷方式呢?
我的個人品牌策略是什麼呢?
等到我腦袋繞了一圈之後,我突然驚醒:
我的方向錯了。
從頭到尾,我的文章、我的讀書會(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初衷就不在為我帶來收入,而是「寫作是我下班的秘密計畫」。
如同今天一樣,很少的人知道我完成那一份又一份的B2B簡報之後,我的下班是來到了咖啡店看書、寫文章。
當我悖離了這個初心,我就會感受到巨大的力不從心,以及違反我本心的不適應,我甚至會不知道我要寫什麼文章。
這就像是小時候聽到的海鷗的故事。
一個男孩一直跟沙灘上的海鷗做朋友,但自從有人請他去抓海鷗後,海鷗再也不來了。
寫作是我的海鷗,我想,盡可能的享受我寫作的初心與快樂。
可能你們覺得我有被動收入,或是有副業收入,這是事實。但根據我的計算,這些與我的支出,可能剛好只達成了平衡而已。(畢竟你們也知道我是一個excel記錄狂,每一筆的收入跟支出我都有記錄下來,因為財務朋友提醒我:不要再賠錢了,要長大,哈哈哈)
我一直覺得:宇宙開始讓我在這部分的支出與收入達成了一個平衡的循環,是它對我長期寫作的一個鼓勵。
今年我還是會專注在我的本業上,還是希望可以每天寫電子報(尤其是很多的看書心得,我真的覺得可以看書、寫心得、寫電子報讓我好滿足好快樂),快樂地準備我的每週線上直播讀書會與每個月的線下讀書會,如果有緣分,我們會在活動中見面的。
2. #我總擔心我是不是傳達了錯誤的訊息
我問讀者說「那寫作是你有興趣的事情嗎?」
讀者說「我也不知道!想說先寫寫看。」
這個問答我很常回覆。
我總在想,是不是我傳達了錯誤的訊息?
是不是我讓大家覺得人人寫作都很快樂,都可以很有收穫?
老實說,我自己不知道。
但我可以分享一件事情,我曾經在2018年結束了連續365天的寫作後,自信滿滿覺得我可以挑戰連續365的vlog(就是拍影片)
可能你們有些人已經在笑了。
沒關係,可以笑大聲一點。
#因為我大概三天就放棄連續365天的影片挑戰了。
#我完全不是做影片的料。
我對於影像、畫面完全沒有想像,想腳本讓我覺得好花時間,一再的重錄也讓我很筋疲力盡,我很快就放棄了。
至今那些可能都還是我的黑歷史。
但,我並不覺得這樣會如何。
我一直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擅長的表達的方式。
在現在,你不一定要透過寫作(儘管我知道很多人提倡了寫作的好處),但是,你可以多元嘗試,找到你最好的表達方式。
#找到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值得花時間探索。
我必須承認,寫作是我的天賦,是上天給我的禮物。
但我在其他的表達方式,不如我在文字的快速與順手。
我很小就熱愛寫作,我從國小就喜歡寫,然後國中、高中我都是雜誌投稿刊登的常客,我寫到編輯寫信來問我是男生還是女生(因為我的本名非常男生名字),大學又念了中文系,2017年開始自主的寫作,一直到了現在。
因為我非常喜歡寫作。
真的從中得到很多快樂。
但如果你問我,我會鼓勵你從不同的地方去找自己的長處。
例如,我就發現我最新是很喜歡自己一個人說書,這也是線上讀書會的由來,我還很想要在clubhouse講很多書的主題,例如:
#世界級渣男徐志摩
#比鋼鐵人更鋼鐵人的是鋼鐵人馬斯克的媽媽
#不喜歡但是的確很厲害的麥當勞創辦人克洛克
#認識他我會不小心戀愛的微信之父張小龍
等等,還有很多。
我想,我可能是發現除了寫作另外一個我喜歡的事情。
就是說自己喜歡的書。
我希望你們也可以盡量嘗試。
一定會有一個你擅長的,只是你還沒發掘而已。
3. 這兩天喜歡的書萬維鋼的《#高手學習》
我舒壓的事情之一就是看書,在寫這篇文章前看了《高手學習》的一個PART,大約50頁,還看了吳育宏的《B2B簡報聖經》第一章,也大約50頁。這就是我日常的看書過程,可能會一次看不只一本書。
明天會準備週三的讀書會直播,然後我會融合每個禮拜看的新知一起分享給讀者們。
我特別喜歡這樣,我覺得書籍本身應該是互相融會貫通的。
這在《高手學習》這本書也提到同樣的概念 - #慢直覺 (slow bunch) ,指的是靈感不是輕易產生的,它要求你之前必須在這個問題上已經花費了大量的集中思考的時間(P.158)。
我特別喜歡《高手學習》這本書,很多人認識萬維鋼是因為「得到APP」上他的音檔,但我其實沒有聽過他的得到APP,我是從mentor的臉書推薦,然後從我男友的書架上借的。(ps最近對於我未來的書房有無限的想像啊,好希望有一個很大很大的書櫃加上很大很大的L型書桌)
我覺得對於我這樣喜歡融會貫通不同書籍、不同思維的人,萬維鋼是我很好的學習對象,而且,他日更,哈哈哈。
日更對很多人來說很難,但我身邊就有一個于為暢不但日更,而且電子報還是付費的電子報,現在又來了一個萬維鋼,日更的品質是高中之高。
我非常慶幸,我能有機會看到他的書,認識一個好的典範。
當你做一件事情,看到前方有更多值得學習的人時,你就會覺得你的秘密計畫很值得再繼續做下去。
我們明天見:)
ps 今天的寫作無限重複歌曲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
微信之父張小龍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可以不可以一年只讀三本書 #一個為期49週的慢慢讀書計畫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知識焦慮的感覺?覺得大家好常在上課、參加聚會、看書、發表,自己似乎也需要跟上,於是,就也跟著上課、參加聚會、看書、嘗試發表心得。
可是,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為何這麼做?但是,不這麼做,又怕自己跟不上,畢竟有好多好多事情自己不知道,好多好多人自己不認識,該怎麼辦?
去年開始,感受到身邊的人似乎有這樣的焦慮,於是,我開始回過頭來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
我發現,我去年年初的時候也是。
那時候設定每週需要讀完一個人物的傳記。
從美國原型富蘭克林、微信之父張小龍、麥當勞王國的克洛克、徐志摩前妻張幼儀、馬斯克的媽媽梅伊、矽谷阿雅、Lazada副總許詮。
我在閱讀人物傳記中獲得了很多快樂以及收穫,但是每週一本常常覺得時間很逼人,自己很逼自己。要在同時有正職工作的當下,還做到讀書以及產出,事實上,就是過度逼迫自己的展現。
大概是從去年年中的時候開始事情有了轉變。
首先,我徹底放棄這個一週一傳記的計畫。
再來,我看了于為暢的《暢玩一人公司》後,開始實作了「主題式的問題清單」+「電子報」,也就是透過電子報回答了100個職涯相關的問題。
後來我發現,從實作當中,我獲得了比預想中多很多的收穫。
也就是大家在去年看到的那些成果。
但其實,我實作的這個部分,可能是書本裡提到的其中一個方法,可能不到百分之一的方法而已,但我的收穫已經如此地多。
這件事,促使我今年在訂立年度的目標的時候,重新思考了「閱讀」這件事情,究竟,對我來說,怎樣的閱讀是適合我的?如果「實作」對我來說是最能帶來成效的,我要如何在今年再加大嘗試這件事情呢?
我想到,有三本書,影響我非常大,而我卻沒有好好介紹他們(甚至也沒有寫過詳細的讀書心得),分別是:
1. 《七週遇見對的人》
2. 《魅力學》
3. 《業務之神》系列
這三本分別代表:戀愛、心靈、工作。
去年我因為實作《七週遇見對的人》而遇到了現任男友。
《魅力學》讓我大大克服了過去B2B sales中那些需要跟副總、總經理、董事長們簡報的緊張,也克服過去了很多壓力巨大的時刻。
《業務之神》是我成為B2B sales第一天就看的書,是它教會我自己需要唱迪士尼的歌給自己加油打氣,現在已經是成為B2B sales 的第四年了。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都只實作了這些書的一部分,如果我今年自己花一年的時間,好好地來實作呢?我是不是可以挖掘更多自己?也是不是不會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如果,這可以一起結合我最喜歡的寫作、以及讀書會的話,那是不是就完美了。
我今年寫作最想要的是系列文的寫作,包含了目前在寫的一系列的舉辦活動大清單,未來會重新整理職涯100文、雙週華爾街日報導讀記錄文,接下來就是書籍的系列文。
讀書會除了去不同的縣市之外,我最想要進行小班制的系列線上讀書會。
我把這個想法在兩次的直播當中跟我的讀者分享,這週三(1/27)進行了一次私下的直播,這場直播對象是曾經參加我直播且有加入line群組的讀者,我用一個半小時好好介紹這三本書(業務之神是一個系列),並且公布了一年的讀書計畫。
讀書計畫如附件。
可點擊這裡有線上檔案: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k7Lde2oaV2RRVfSbOXYo5q_MOMJs7lyE/view?usp=sharing
我的計畫是:
1. 線上讀書會的時間總共為期49週,固定每週三 20:00 - 21:30(最晚21:45結束,因為我是租借小樹屋,22:00以前必須離開。)
2. 每週針對這三本書進行小部分小部分的練習,我不會完全一定照著這個計畫進行,完全看當週的進度,對我來說,是不是真的把這些書讀完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是否真的實作了那些對我來說有價值的內容。
3. 每週參與直播費用為:NT$99/次,一整年(49週)為 NT$2499元/年,看似49週是五折,可是我並不鼓勵大家一定一次購買一整年,因為除非你會看超過25週,否則買整年還不如買單次。
4. 每次的直播都會錄影,因此,事後購買觀看錄影檔也是可以的,費用一樣是一次99元。
5. 每週三直播結束後,我會在週四、週五、週六各針對這三本書寫當週的小心得,當作是我自己的記錄。因為是自己的記錄,所以我不會提到其他讀者,這是保護其他人的隱私,你們也可以根據我的心得而決定是否要購買這週的直播。差別在於直播可以互動,而事後只能回顧。
直播中,讀者提出了一些問題,我也同步文字回覆在這裡:
Q1:每本書中都有很多可以實作的部分,想知道小金魚是怎麼決定優先順序的呢?
A:我的決定順序會是「這是否是我需要的」,實作對於自己有需要的部分才可以回饋到自己的身上。
Q2:請問需要買書嗎?是否能先聽小金魚的分享就好呢?如果有認為自己想看再買這樣~~
A:當然是沒有問題。直播的組成會是:(1)我針對今天部分的重點整理(2)我自己對於這部分的延伸想法、書本間的互相印證、是否身邊有類似的故事、案例、我自己的經驗可以參考(3)我的實作方法以及我的實作心得,第一部分會是最少的,重點會著重在第二以及第三部分。
Q3:讀書會中除了小金魚的實作分享之外,參加的書友們也能一起分享實作後的感受嗎?
A:這部份我是非常歡迎的,大家可以隨時在留言區表達自己的意見,也歡迎在段落間打開麥克風分享。只是要特別注意,這些都是會錄影的,大家在自我揭露的部分可以斟酌。如果大家都不打開麥克風我也覺得沒有關係:)
Q4:線上讀書會之後,有機會參與實體分享這49週的實作心得嗎?
A:這會安排在6月之後,我們可以邀請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大家一起來互相認識、分享實作的心得。
Q5:由於現在是每次讀書會都會同時介紹三本書,那如果只對「魅力學」有興趣的話,應該怎麼參加呢?
A:基本上每本書的時間是半小時左右,因此我會安排順序,如果只對某一本書有興趣,可以在相對應的時間再加入,但是票價是不變的:)
Q6:讀書會是否會有互相提問、討論這塊?
A:當然,非常歡迎,我們也會有參加線上讀書會的群組,大家也可以直接line群組討論,我直播的時候也可以一起討論。
我想像中,這會是一個溫暖的討論環境,我自己透過再次閱讀我過去就很喜歡的書籍,一方面提升自己,一方面也與我的讀者分享。
如果你也對這個計畫有興趣,歡迎點選購買,購買後會導至line群組的加入連結,記得加入喔:)
第一週:99元,購買連結:
https://p.ecpay.com.tw/5BAEB47
一整年:2499元,購買連結:
https://p.ecpay.com.tw/4343376
當然,也歡迎你之後看完我的每週分享後,在決定是否購買。
我希望,我們今年一起安穩地、紮實地、完成2021年。
微信之父張小龍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四集,親自體驗,掌握顧客需求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太康、后羿、寒浞等皆驕奢淫逸、不體恤人民,被取代。復國的少康,左傳記載他「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少康在兵荒馬亂逃難中出生,受過磨練、放過牛羊、當過廚師、管理財務,接觸過基層人民,也與三教九流人物打交道,體會民間辛勞,執政後才能不忘百姓。
平民出身的皇帝,更願意施恩於民、勵精圖治。而後代君主長在宮廷,不知民間疾苦,看不見百姓需求,自然會鬧出如不食肉糜的笑話。
因此,要培養一個接地氣的官員,必須到基層走訪,才能聽取多方民意。另一方面,官員也必須扮演人民,以防止人民不願意告訴身為官的自己、或者官員無法體察到的盲點。《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從杏枝得知信訪辦窗口不利人民申訴,屬於前者;而親自跑去信訪辦,讓負責人孫連城自己蹲個半天,最後自己也被老大沙瑞金叫來體驗,屬於後者。
對於企業,「蒐集客戶需求」與「扮演客戶」兩者相輔相成。只重前者,客戶可能不告訴你、客戶也不懂。只重後者,可能陷入產品設計的同溫層,錯誤猜想了客戶的需求。
騰訊在兩方面處理得相當好。
產品研發設計常遇到太過自戀的問題。覺得自己的東西一定超棒,但你的客戶可能根本不需要或覺得爛透了。應該停止閉門造車,研究服務對象。騰訊形成了「10/100/1000法則」:產品經理每個月必須做10個用戶調查,關注100個用戶的部落格,收集回饋1000個用戶體驗。用馬化騰自己的話說,「這個方法或許看起來有些笨,但很管用。」
馬化騰自己也是個「首席體驗官」,新產品出來,他首先以普通網友的身分去感受產品的每一個細節,哪裡不方便、按鍵位置不對、顏色太刺眼,一定要讓用戶感覺很舒服。僅2008年一年,QQ郵箱團隊進行400多項改進,有300多項便是馬化騰提出的。
馬化騰說,「產品經理要想像自己是個挑剔的使用者,想像自己是個笨使用者,複雜的看不懂。」微信之父張小龍說,「做任何產品,你首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白痴。」站在用戶的立場,而非站在製造者的立場。在產品與服務不斷優化用戶體驗。讓客戶能用更懶更方便的方式使用你的服務,雖然都是細節,但累積的差別,顧客就會選擇你。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思考討論:
除了調查客戶需求及親自扮演客戶,你還知道哪些方式能夠優化用戶體驗嗎?哪些企業或商家,是讓你覺得在用戶體驗上下過功夫的呢?跟大家分享一下!
微信之父張小龍 在 微信之父张小龙,3亿年薪打工人【鸡哥解读】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张小龙: 微信之父张小龙 ,3亿年薪打工人【鸡哥解读】大家好,我是鸡哥解读。没错,我是个爱钻研的男人,就喜欢刨根问底,和大家聊聊商业,聊聊真相, ... ... <看更多>
微信之父張小龍 在 天下文化- 【「微信之父」張小龍的經營學】...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微信之父」張小龍的經營學】 微信不單單只是聊天的社群軟體,它也首創許多功能,比如群聊、朋友圈、公眾號、微信支付等,競爭對手無不爭相學習。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