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西藏色拉寺
#觀音甘露丸(小顆)
#色拉寺阿巴扎倉色昂瑪尼
#消除業障幸福安樂智慧清明
唯一聯繫方式與加入群組,洽小幫手line id:nini885888
🙏西藏寺廟寄送結緣,每標20顆,小顆尺寸約2-3mm。
💰請供價188元/20顆
💐可嚐。
阿巴扎倉是色拉寺三大重要扎倉之一,始建於1559年,為固始汗曾孫拉藏汗的頌經修法院。 阿巴扎倉有4層:共分5個拉康,主要供奉有釋迦益西的塑像。 阿巴扎倉據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的阿巴扎倉,原系初建色拉寺時的全寺大經堂,後改為阿巴扎倉的經堂。
阿巴扎倉是色拉寺三大重要扎倉之一,始建於1559年,為固始汗曾孫拉藏汗的頌經修法院。該扎倉的主要密宗儀軌和尊奉的本尊是密集金剛、大樂金剛、大威德金剛。阿巴扎倉有4層:共分5個拉康,主要供奉有釋迦益西的塑像。在明清時期,大慈法王釋迦益西進京覲見皇帝時,被賜予用紅檀香木做成的十六羅漢,之後一直供奉在阿巴扎倉羅漢殿內,而十六羅漢又被泥塑包裹起來,早前據說,從一兩個泥塑中傳出羅漢發出的聲音,真可謂是妙哉!
據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的阿巴扎倉,原系初建色拉寺時的全寺大經堂,後改為阿巴扎倉的經堂。該扎倉面積為1517平方米(以外牆為準),經堂有46柱。現有僧人不足100人,高僧2-3人,香燈師5人,僧人們主修密宗。
阿巴扎倉為密宗學院,大殿由48根大柱組成,面積480平方米,殿中供奉的是9頭34臂的勝魔飾畏金剛像,是黃教密宗三大本尊之一。傳說該佛是大法王宗喀巴親手塑建的。怖畏金剛右側的宗喀巴像,據說也是宗喀巴親自塑制的,其塑像的鼻樑端直挺拔,與其它寺院供奉的宗喀巴像有明顯不同。
色拉寺全稱為「色拉大乘洲」,「色拉」藏語意為「野玫瑰」,因寺院所在的色拉烏孜山下長滿了野玫瑰而得名。色拉寺與甘丹寺、哲蚌寺合稱「拉薩三大寺」。它的創始人是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的釋迦益西,這位被明王朝封為「大慈法王」的一代宗師曾以國師的身份為永樂、宣德二帝講經說法。 色拉寺占地約11萬平方米。規模略次於哲蚌寺。寺內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工藝品,如釋迦益西從北京返藏時帶回的皇帝御賜的佛經、佛像、法器、僧衣、綺帛、金銀器等。其中釋迦益西的彩色絲像,長109cm,寬64cm,雖經500餘年,但色彩仍很鮮艷。藏在措欽大殿的200餘函《甘珠爾》、《丹珠爾》經書全用金汁抄寫,十分珍貴。 關於色拉寺寺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該寺在奠基興建時下了一場較猛的冰雹,冰雹藏語發音為「色拉」,故該寺建成後取名為「色拉寺」,意為「冰雹寺」;一說該寺興建在一片野薔薇花盛開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薔薇藏語發音也為「色拉」。寺院全稱為「色拉大乘寺」。
🏵各種珍貴甘露法藥即甘露丸之製作,均置入佛菩薩稀有佛寶舍利,和各傳承歷代祖師、法王、證悟大成就者舍利,及加持聖物,再加上取岩大師取自岩藏寶庫中珍貴大加持法寶聖物,和千百種高貴藥材總集製成。只要 ;一、嚐 ;二、視 ;三、聞; 四、觸, 現時之利益為:得以長壽、健康、幸福安樂、 能力與功德皆增長、智慧及諸識皆清明、消除一切障礙及治急疾之功效等。 保持甘露之方式:放置佛堂內供桌上,當本尊來供,可放置身上,以保平安、諸事順利,及防止疾病、可溶於飲水中,每天飲用。即可得以上之功德。 簡單總結甘露丸功用: 1、可放在舍利塔、淨盒中後放在佛堂上供養,或裝藏佛像使用。 2、可泡在水中喝下,或直接吞下,能清淨業障、障礙。泡在水中的方式,可以將其水分贈眾人及多處,利益眾生。 3、亡者快死前服下,可滅罪,助其往生淨土或善道之助緣,減少墮入惡道之危險。 4、可拿去做煙供,供養一切眾生,助其得滿足、離苦得樂。 5、放入海、湖、河、溪等處,利樂龍王及水族眾生。 6、可給畜牲服用,畜牲若無法服用,可泡在水中,讓它喝下去。 病障、消災 8、放在嘎烏中佩帶在頸上,可保平安,減少障礙。
色拉大乘洲瑪尼丸中含有諸多加持聖物,如主要供奉馬頭金剛年供朵瑪、森多日阿、聖水、佛陀及觀音菩薩聖物、宗喀巴大師及歷代大德高僧加持聖物,甘露供食妙藥、長壽妙藥、名貴藏藥、格西森格仁波切甘露加持聖物、色拉寺各種加持聖物、時輪、大威德、密集、勝樂本尊壇城彩砂粉及藏區各種加持聖物匯集的瑪尼丸。
一、瑪尼丸之成分及加持瑪尼丸以舍利等五聖物、黃金等五寶石、青稞等五種子、牛油等五甘露、苦參等五藥草及藏紅花等五香,混以炒過的青稞粉(在印度現代以山楂、苦楝及柯子粉代替)及牛乳,製成丸狀。
製造瑪尼丸是格魯派的傳統,並有從未中斷之傳承。格魯派許多寺院各有其製造瑪尼丸的傳統。此外,每年在印度的宗座法王均會籌辦瑪尼丸的製造法會。製造瑪尼丸的人,必須是修行好的上師與僧人,並要每天持大乘八關齋戒,俗家眾不可參與製造過程。
瑪尼丸造成小丸形狀後,被放入白棉布袋中滾動二至四天之久,令它們變得結實、乾燥及光滑。這些小丸會被放入乾淨的瓷或銀瓶中,頂上留五分之一空間,然後整個瓶被密封而放在殿中方丈桌前。寺僧輪班二十四小時不斷持觀音大明咒七天(總集咒數不可少於一億遍),於此期間各人不可碰觸瓶身,否則瑪尼丸的力量會消失。於加持期間,若修持及加持如法,瓶身會有熱力及蒸汽散發出來。一周後,若一切如法,在密封瓶中的小丸會增多了,甚至多至掉在瓶外。
加持了的瑪尼丸有兩種。大顆的是母丸,由母丸長出來的小丸是子丸。
◎ 此為宗教聖物非藥物 如身體有疾病還是請尋求醫生幫忙
🙏觀音在成古佛之前,離開了宙心順天河漂流附在了地球上,他按照他設計的模式造就了地球上的生靈,並建立了大羅刹帝國,觀音就是大羅刹王,大羅刹帝國的中心就在地球的最高點西藏。
以後,天公的姐姐紫光夫人下嫁大羅刹帝國為東方第一夫人,其與大羅刹王有一子名羅地幹布,羅地幹布繼承王位,大羅刹王昇華了,轉世為西洋聖母。
人類的歷史重演了這史前的一幕,文成公主下嫁西藏王松贊干布,古漢人認為九天玄女是祖先,而九天玄女是羅地幹布即玄龍之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觀音又是內地人的祖先。
也正是因此,一般佛、菩薩成道之後,早就遠遠離去,而觀音卻對地球人,她的後代眷戀不舍,不肯離去,不厭其煩的普渡眾生。
釋迦牟尼佛深知此段姻緣(因緣),故而在楞嚴經上與大日如來即文殊菩薩異口同聲說:世人若想修出去,必須修觀音法門。他們知道,只有觀音才對地球人一心一意。
表面看,是觀音幫釋迦佛渡世人,但世人良久不知,是釋迦佛盡義務,在幫觀音渡人。
人類說不清天上的事,記不起史前的事,但若能修出明月來,對往世的記憶會一點點恢復。人類的假生命不過是一百年,有文字記憶不過五千年,而在天人的眼裏,正如古詩中所說: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卻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那麼,人類又是根據什麼說古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誕生日呢?
這是人們根據傳說,觀音以後又轉世為人,小名叫妙善,並以妙善的生日定為觀音生日,以妙善出家為尼的日子,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出家日,以妙善成道日,六月十九日訂為觀音成道日,這僅僅是人類思念觀音的一種依託。
正如南方沿海一帶紀念媽祖(海神娘娘)的生日,古曆三月二十三日一樣,那是有一世天公的夫人轉世為凡人——一漁家女之後,人們為紀念方便,故以漁家女的生日為天王聖母的生日。
人們在習慣上,把古曆一月一日名為彌勒佛、元始天尊的生日;一月九日天公即第二代天皇的生日;一月十五日,第一代天皇即天王母后之父的生日;二月十五日,九天玄女以及太上老君的生日;二月二十一日普賢菩薩;三月三日玄龍大帝;三月七日荷仙姑;三月十五日財神趙公明;四月四日大日如來文殊菩薩;四月八日釋迦牟尼;四月十四日呂洞賓;五月十三日關帝;六月十四日文殊;七月十八日王母娘娘;七月三十日地藏王,八月三日紫光夫人;八月十五日月神;八月二十二日燃燈古佛;十月五日達摩;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等等。
上述這些日子僅僅是一種依託,沒有一個是真的,因為連你自己的生日也不是真的。對神門而言,三月三日,天上瑤池大會,那是西王聖母給玄龍大帝過生日,九月九日是天河會,慶祝天界和平。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
「御龍修仙傳第二集」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啫神雲中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御龍修仙傳2:魔獸疆界-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御龙修仙传2魔兽疆界2021 HD1080p 国语中字-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御龍修仙傳3之上古戰場線上看的彩蛋和評價,PTT 的評價
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憶西安餃子宴》
那天早餐先吃了份孜然包子,吃完走著走著看到有賣糊辣湯的,便又來上了一碗。然後去參觀建於唐朝永徽三年(652年),為玄奘抄寫和保存佛經而建造的大雁塔。大家都知道日本的京都是仿造唐朝的長安建造的,登上大雁塔看長安城更是一目瞭然。
中午吃的是岐山臊子麵。臊子就是麵的澆頭,肉臊飯的臊就是這個臊。而晚餐則是西安餃子宴。
西安餃子宴是西安解放路餃子館自1980年代開始研製的。不過是怎麼研製呢?
那就是跑遍北方各大城市。哪裡的餃子出名就往哪跑,往哪學。然後經過多次實踐後,再精挑細選出108種。分為「百花宴」、「牡丹宴」、「龍鳳宴」、「宮廷宴」、「八珍宴」等幾大系列。
熟製方式有蒸餃、煮餃、炸餃、煎餃與烤烙。造型有的似蝴蝶、有的如雲朵、有的如海貝,型態各異,五花八門。僅餃子封口的做法,就有大折邊、小折邊、裂口邊、麥穗邊等。更引人著目的是模仿各種動植物造型的仿生餃,比如核桃餃就是從外型、顏色到內餡,就如同一顆真的核桃一般。澳門8餐廳那有名的金魚蝦餃,在西安則是腹肚圓、滾眼泡突出、修尾擺動的金魚蒸餃。
西安餃子宴用料之豐富更是讓人眼花潦亂,從燕窩、海參、魚翅、鮑魚、干貝這些山珍海味,到常見的牛肉、豬肉、羊肉、雞、鴨、鵝、魚、蝦、海鮮,還有時令蔬菜、新鮮水果,應有盡有,都可以成為餃子的餡料。
而根據不同的季節,西安餃子宴也可以吃到代表該季節特色的餃子。春天有「野薺菜蒸餃」和「雞米青筍餃」;夏季有「雲朵蒸餃」和「五味蒸餃」;秋天有「荔枝蒸餃」、「童雞栗子蒸餃」、「蟹黃蒸餃」;冬天則有「冬筍魚香蒸餃」、「冬蓉蒸餃」等。
在口味上,不但有北京人愛的麻醬餃、陜西人嗜的秦味餃,還有山東人喜歡的鹹鮮口味魚肉餃,甚至還有四川口味的麻辣餃和魚香餃。
餡料的製法,也分成傳統的打漿吃水法、煸餡、醋溜餡和拌餡等。可說是匯古今餃子之精華,集四方餃子之大成。
西安最早經營餃子宴的餐廳除了解放路餃子館外,還有德發長餃子館和光華餃子館。
那天晚餐吃的是1936年開業的德發長餃子館。
1984年,在借鑒同行經驗,研究大量史料與民間典故之後,它們推出了「二龍戲珠」、「金龍迎賓」、「龍鳳呈祥」、「雞鴨宴」、「貴妃宴」、「鴛鴦宴」、「吉祥宴」、「三鮮宴」、「羅漢宴」等九大類,包括了海味餡、三鮮餡、肉菜餡、素味餡、野菜餡、八珍餡、五仁餡等100多種花樣餃。
舉豪華餃子宴的菜單為例,先上進門茶三炮台,接下來是白瓜子,酥花生仁、葡萄乾、開心果四乾果;蜜桔、蘋果、獼猴桃與香梨等四香果;然後是一花拼龍鳳呈祥;八圍碟佛手海蜇、雞絲凍粉、蒜泥鴨掌、火靠紅蝦、菊花皮蛋、醬燻牛肉、芥末香椿、鹽水桂花鴨。而在接下來的開胃羹銀耳蓮子羹之後,就進入主題餃子了。
餃子宴的主角餃子的部份分為四組,每組之間會插一湯。第一組包括了一品蒸餃、海味八寶餃、銀耳蒸餃、蛋黃干貝餃,插一湯為高湯狀元小餃;第二組為一口香、二龍戲珠、三鮮水餃、四喜蒸餃,插一湯為山楂奶酪;第三組有馬蹄魚肚餃、麻醬蒸餃、糯米雞餃、春筍銀針。不過,由於第三組之後緊接著就是太后菊花火鍋餃以及最後一道水果拼盤,因此就沒有湯品了。
所謂的太后菊花火鍋餃是一種雞湯餃。慈禧太后在1900年躲避八國聯軍來到西安時,因為沒有御膳伺候,廚師便將廚房的雞肉剁成雞蓉,然後加調味料拌成餡,包成像是去皮銀杏般的精巧小餃子,再燃起一只鍋在雞湯內加了海米、青豆、韭黃、番茄的菊花火鍋,把小餃子下鍋邊煮邊吃。夜幕下的暗淡燈光、火鍋透出的火燄,加上銀白色的小餃子,相映成趣讓,慈禧吃得是讚不絕口。於是,後來慈禧離開西安回北京時,就把這位廚師也帶回了宮中,而這道菊花火鍋餃也就流傳了下來。
另外再介紹個海鮮餃子宴,四乾果是白瓜子、黑瓜子、葡萄乾、大杏仁;然後直接是一花拼的百鳥朝鳳;八圍碟有五香燻魚、烤紅蝦段、海米芹菜、佛手海蜇、麻油螺片、雞絲凍粉、蒜泥海帶結、椒油金針菇。開胃羹為干貝玉米蛋花羹。餃子為兩組,分別是第一組的海紅魚翅蒸餃、三鮮水餃、蝦肉炸餃、海蠣鮮肉煎餃;第二組的韭黃魷魚餃、海腸小餃、蝦籽蒸餃、螃蟹獻黃酥餃;二組之間插一湯珍珠翡翠湯,二組之後為御龍火鍋八仙小餃。
正所謂一餐餃子宴,嚐遍天下鮮啊 ~ 吃飽喝足,出來看著被雪點綴著的西安鐘樓,甚美 ~
#西安餃子宴 #百年飯桌
延伸閱讀:《能夠讓我吃完這碗糊辣湯嗎?吳聘愛吃的葫蘆雞與那些肉夾饃和羊肉泡饃:陜西菜之兵法》 https://naihaolee.pixnet.net/blog/post/333841081-
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秦始皇出巡五次為體察民情還是遊玩?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再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在短短11年的時間裡,秦始皇曾有過五次出巡。有人說秦始皇如此頻繁的出巡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遊山玩水的私慾,也有人說秦始皇出巡是為了向六國遺民顯示武力,以威懾意圖叛亂者。其實,如果對比秦始皇的五次出巡路線便不難看出:秦始皇五次出巡即有遊玩享樂的成分,又有到各地炫耀皇威,加強對帝國控制的目的。
第一次出巡:《史記》記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
公元前220年,這一年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第二年。秦始皇從咸陽出發,經北地郡治(甘肅慶陽),出雞頭山,經過回中道越過六盤山到隴西郡治(今臨洮),視察完畢後,又回到了咸陽城。
始皇帝第一次出巡
看秦始皇將第一次出巡的地方鎖定為北地郡和隴西郡,其實就可看出秦始皇的危機感還是十分強烈的。隴西郡和北地郡本是西戎的遊牧地區,幾乎等同於秦朝的邊防地帶,此一地區的安定與否直接關係到秦朝心臟地帶——關中的安危。同時,隴西郡與北地郡又是秦王朝的起家之地。當年秦穆公「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即是指此一區域。故而秦始皇此行的目的就是讓那些遷徙不定的戎人告知他們那些遠方的「親戚們」:大秦已經統一天下,閒雜人等遠離!
公元前219年第二次出巡:
如果說秦始皇第一次出巡是一場短途旅行的話,那麼第二次出巡則是一次長途跋涉。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於是乃並渤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復十二歲。作琅邪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准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上自南郡由武關歸。」——《秦始皇本紀》
路線:出函谷關,過洛陽,經大梁、陳留、定陶,登鄒嶧山、泰山,封禪後,又經臨淄、黃、腄,到成山,又折回芝罘到琅琊,經郯城、彭城,西南渡淮水,到壽春,經安陸、株縣,南至湘山,沿江西行,經江陵、宛縣,最後由武關回到咸陽。
始皇帝第二次出巡
算起來,秦始皇第二次出巡與第一次出巡的時間間隔才幾個月。雖然表面上秦始皇是傚法古代聖賢去泰山封禪,實際上秦始皇還是為了向新徵服的原齊國地區宣揚秦朝的赫赫武威。因為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地處最東端的齊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戰爭而滅亡的。當年,秦國兵進齊國之前,其他五國王室的殘餘分子已經聚集在齊國,他們都十分希望借齊國再次翻盤復國。所以,秦始皇此次泰山之遊,除了向天下展示秦朝的強大武力之外,還借助了一種輿論——刻石,來宣揚秦始皇的卓越武功。
前218年第三次出巡:
《史記》記載:「始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中,為盜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黨入。」
始皇帝第三次出巡
路線:第三次出巡大體與第二次出巡一樣,不過回咸陽時則取道趙國舊地,經邯鄲、上黨、安邑、蒲津渡回到咸陽。當然,個中的原因還是在於威懾趙國的反抗分子。但這次出巡,秦始皇卻險些被刺殺,即張良策劃的博浪沙鐵錘砸車事件。於是,下令大索天下十日而不得刺客的秦始皇怏怏不樂地再次來到齊國舊地芝罘,並立石刻辭,以宣揚秦國統一六國的豐功偉績,告訴天下:秦朝統一六國是為了「烹滅強暴,振救黔首」,結束六國之間「貪戾無厭,虐殺不已」的征伐。算是多少回擊了那些總是喜歡搞出類似博浪沙刺殺事件的六國殘餘分子。
前216年第四次出巡:
秦始皇自第三次出巡歸來後,長達兩年都沒有出遊。如果看秦始皇隨後修築長城,討伐匈奴的一系列國防舉措,也許秦始皇在這兩年裡感受到了遊牧陰山河套之地的匈奴對秦朝的威脅,所以他一直都在考慮如何穩定秦朝北邊國防的問題。公元前216年,又發生了一次刺客事件直接促使秦始皇下定再次出巡的決心,即秦始皇與四武士微行咸陽,突然在蘭池宮遭遇刺客。雖然四名武士奮力擊退刺客,但是卻未生擒或擊斬一人。於是,秦始皇於公元前216年開始了第四次出巡。這次始皇帝視察的重點區域是秦朝北部國防線,終點站是碣石。
始皇帝第四次出巡
「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此次出巡,秦始皇繼續除了尋找不死藥之外,還下令拆毀了魏、韓、趙、齊等國修築的堤壩以及阻塞交通的關卡城堡。戰國時,黃河開始肆虐,地處黃河下游的魏、趙、韓、齊等國為了將黃河固定在穩定的河道上,都各自在自己的國境中修築了高高的堤壩。一則是為了防備黃河氾濫,二則是為了改變河水流向以禍害鄰國。這也便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當然,秦始皇主要著眼點還在軍事,即為討伐匈奴做準備。所以始皇帝才在歸程中巡視了秦朝北部,並從上郡歸咸陽。一則是為秦朝修築長城做一次親自勘探,二則瞭解下匈奴的邊患程度。這一年,始皇帝命蒙恬發兵三十萬驅逐了匈奴,奪取了陰山河套地區,並修建了長城。
前221年第五次巡遊:
自秦始皇第四次巡遊歸來,並相繼派兵驅逐匈奴,並修築了直道和馳道等一系列軍事工程。由於秦朝過分使用民力,使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所以,秦始皇在第四次出巡歸來後,在咸陽呆了四年多。此一時期,自信外患已除的秦始皇或開始處理國內反對者,或為自己縱慾做準備。如焚書坑儒、興建阿房宮、修築驪山陵等。
始皇帝第五次出巡
公元前211年,一顆隕石降落到齊地,有對秦始皇暴政不滿的百姓立即刻上了一句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聽聞暴怒,下令處死隕石周圍的所有居民。同年秋,秦國使者又遇到了一件事。自函谷關而來的使者經過華陰時遇到一個手持玉璧的人,那人告訴他五字預言,「今年祖龍死」,然後便消失不見了。後來,始皇帝將玉璧交給秦朝御府收藏,御府官吏卻告訴始皇帝此玉璧乃是第二次出巡時,始皇帝乘船遇到水上風波,投水祀神的那塊。接二連三的無解事件,讓秦始皇感到了深深地恐懼。於是秦始皇問太卜如何才能消災避禍?太卜算卦後回覆道,「游徙最吉」。隨即,秦始皇除了遷徙百姓之外,自己也開始第五次出巡。不過,這次出巡也是秦始皇的最後一次出巡。這一次,秦始皇還是和前四次一樣,依然進行了刻石活動。不過途徑沙丘的始皇帝卻意外病亡,並留下了一個隱患重重的帝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東門外,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與趙縣趙州橋、惠安縣洛陽橋及北京蘆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集拱橋、樑橋及浮橋於一體,為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廣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初為浮橋,由浮船連結而成,初名康濟橋。後自兩岸向江心逐墩修築,至紹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成23墩。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大橋重修,於橋上修築樓閣12座,橋屋126間,並統一名稱為廣濟橋。後形成目前十八梭船廿四洲風格。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時任知府張自謙再修,並鑄鉎牛二隻,分置西橋第八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橋御水」。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洪水,東墩鉎牛墜入江中。有此民謠道:「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台廿四樣,二隻鉎牛一隻溜」。橋全長約520米,現存古橋墩21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當地政府對大橋做了全面的修理與加固。2003年至2007年,對廣濟橋按照最輝煌時期的明代進行了修復,恢復了「十八梭船」的啟閉式浮橋,修復了橋上的12座樓閣和18座亭屋,並加上匾額與對聯,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橋全長約520米,現存古橋墩21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濟橋草創階段,便有築亭、“覆華屋”於橋墩上的舉措,並冠以“冰壺”、“玉鑒”等美稱。明宣德年間,知府王源除了在500多米長的橋上建造百二十六間亭屋之外,還在各個橋墩上修築樓台,並分別以奇觀、廣濟、淩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駟、飛躍、涉川、右通、左達、濟川、雲衢、冰壺、小蓬萊、鳳麟洲、摘星、淩波、飛虹、觀灩、浥翠、澄鑒、升仙、仰韓為名。至此,橋樓之設,乃造其極。誠如明代李齡在《廣濟賦》中所雲:“方文一樓、十丈一閣,華稅彤撩,雕榜金桷,曲欄橫檻,丹漆黝堊,鱗瓦參差,檐牙高啄……”古代嶺南風雨橋是常見的,但規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裝飾如此之美,確實是世罕其匹。
韓愈紀念館即韓文公祠,位於潮州城東筆架山麓,唐代元和十四年(西元819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韓愈,由於向皇帝提出停止迎接法門寺佛骨到長安供奉的建議,觸怒了皇帝,被令處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講情,改貶為潮州刺史。韓愈以戴罪之身,在潮七個多月,把中原先進文化帶到嶺南,辦教育,驅鱷魚,為民眾做了許多好事,被潮人奉為神,潮人並將筆架山改稱韓山,山下的鱷溪改稱韓江。
饒宗頤學術館,始建於1993年11月,是第一個潮籍名人學術館。該館占地面積45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學術館坐北朝南,大門上有啟功題字的「饒宗頤學術館」橫匾,文氣斐然。樓內第一層展廳以「譽傳寰宇耀名邦」為題,介紹饒先生歷年行跡及主要學術貢獻;第二層題為「墨瀋丹青動藝林」,陳列了饒先生的書畫作品;第三層展廳則以「曠世奇才饒宗頤」為題,從「博大精深」、「預流導路」、「勤奮自勵」三個方面,對饒先生的學術成就及治學精神,予以述評、介紹;第四層則為小型會議廳。此外,尚有收藏圖籍的「書巢」及再現歷史環境的「選堂讀書處」等設置。 2006年重建了饒宗頤學術館,年底剪綵落成。學術館經過擴大,裝修,成為一座古色古香的「頤園」。

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啫神雲中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角陳靖仇隨師傅陳輔至伏魔山尋找崑崙鏡時,不慎放出上古魔獸「饕餮」,陳輔將自己與其一同冰封於洞中,命陳靖仇到雷夏澤尋找公山師伯前來搭救。在經過月河村時,遇到了為救弟弟而自願當作祭品的白髮女孩於小雪,陳靖仇出於正義,救下小雪,但月河村民被憤怒的鮫精全部殺死(但是鮫精被陳靖仇二人擊殺)。村中殘餘的老少一齊趕走二人,靖仇便與小雪一同展開旅程。陳靖仇找到公山師伯,卻得知其已被宇文拓打成重傷,於是陳靖仇決定尋找上古神器神農鼎煉藥,醫治師伯。
兩人行經黑山鎮,救下了被妖魔官兵擊倒的拓拔玉兒,但玉兒卻認爲兩人與隋軍乃是一夥。此時張烈出現,款待兩人以示報答。原來神農鼎原是鮮卑族聖物,現卻已被宇文拓搶走。拓拔玉兒偷聽到張烈蒐集回的情報,得知神農鼎在龍舟上,決定冒險搶回神農鼎。眾人潛入龍舟上,並得知神農鼎其實是贋品。後來玉兒行刺隋煬帝未果,被陳靖仇救下跳海逃生。靖仇、小雪與玉兒一同進入山寨奪鼎,不料卻被變身成宇文拓的獨孤寧珂帶走。三人為了調查鼎的下落而到了泰山,此時宇文拓的部隊在山頂發動「萬靈血陣」,將一座有六萬人口的城市完全摧毀。後來三人在河邊的小船上遇見獨孤寧珂,並拿回了神農鼎。
陳靖仇煉好了藥,公山師伯卻已病故,於是三人聽從師伯的建議前往海上求仙。海上航行時,被受驚的鯨魚神獸「巨海」吞入,誤闖了「氐人族」領地。在氐人族女王的求助下,三人幫忙除去了不斷吞食氐人族的黑龍王,但拓跋玉兒卻中了黑龍王的計謀,取下崆峒印,破壞了氐人族青春不老的結界。玉兒在極度愧疚下揮刀毀容,以致生命垂危,於是氐人女王帶三人前往仙山島。在仙山島山路中,拓跋玉兒突然發高燒,即使服用了神農鼎煉化的藥也未見起色,小雪為救夥伴毅然割臂獻肉終於令玉兒退燒。好不容易在對弈亭找到仙人,仙人卻不予理會。陳靖仇和小雪苦苦肯求,仙人終被三人的友誼所感動。隔日仙人命陳靖仇與小雪去取血露蟠桃,不料在取得血露蟠桃時,刑天突然出現,兩人不敵,刑天說必斬下一人手臂。兩人爭著砍自己手臂,此時御劍老仙人出現,原來這只是一個給摘桃者設下的考驗。終於,並由古月仙人醫好了玉兒,一行人來到伏魔山,救出了陳輔。
三人與陳輔離開仙界,途中遵照白鹿精指示來到長沙,再度遇到獨孤寧珂,並毅然決定支援三人阻止宇文拓。經過一連串爭奪後,因爲宇文拓挾持了陳輔為人質,陳靖仇只好而交出了自己擁有的所有神器。後來宇文拓獨自去敦煌拿伏羲琴而將鼎、印、石三樣神器放到皇家寶庫,眾人終於在與寧珂郡主裡應外合下將神器全部盜出。於此同時小雪也因連日的劇烈頭疼而病倒。某日,小雪竟盜走神器投奔宇文拓而去。面臨了小雪的背叛,拓跋玉兒在寧珂郡主的幫助下,潛入太師府,向小雪詢問實情。原來小雪其實是女媧石轉世,而身為崑崙鏡轉世的宇文拓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修補「神州九天結界」。不料離去時,寧珂殺害了玉兒,並引來陳靖仇,將玉兒之死嫁禍給小雪。
陳靖仇帶著玉兒的屍體來到仙界,不料仙人外出,玉兒還是死去。陳靖仇心灰意冷,決定放棄。靖仇離開大興後遇見李世民,並與張烈重逢,並在他們的協助下再度對抗宇文拓。陳靖仇來到通天塔頂,打敗了宇文拓,還將其右臂砍下,寧珂趁機發動偷襲,西方魔界終於降臨,原來寧珂郡主是撒旦手下的女魔將,是一切陰謀背後的真正主導人。眾人到仙山島尋求幫助,眾人奪回琴、鼎、印,並在古月仙人幫助下列出失卻之陣,以宇文拓的崑崙鏡力量回到魔界降臨被劃破之前。之後一行人透過代替虛空之陣的巴別之路前往天上界,並順利到達赤貫核心修補「神州九天結界」。失卻之陣即將再次啓動時,寧珂再次出現,卻被眾人打倒。寧珂臨終前,說出了自己附身寧珂郡主的真相,最後在古月仙人幫助下,將靈魂封入伏羲琴中淨化。此時,誤以為陳靖仇背叛,並在獨孤寧珂唆使之下魔化的陳輔企圖破壞赤貫星,陳靖仇只好忍痛將之除去。
赤貫星成功封印,眾人回到人間,已是十年之後……

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御龙修仙传2魔兽疆界2021 HD1080p 国语中字-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御龙修仙传2 魔兽疆界2021 HD1080p 国语中字.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 ... <看更多>
御龍修仙傳第二集 在 御龍修仙傳2:魔獸疆界-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御龍修仙傳2 :魔獸疆界劇情:|超清|凡人體質的修仙者傅炎在前往上古戰場途中,遇到空間裂縫,掉落在一個名為獸人域的地方。獸人域九宮森林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