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給任何人開團的Cybex一年一次的獨家團購
Cybex汽座+提籃+餐椅+推車
其實本團的緣起是因為這篇文《意外與明天你絕對不會知道誰先到》而認識了Cybex的小編:
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562330601148174/?d=n
====== 文章節錄如下======
在醫院工作,讓我看過很多很多的悲劇。
舉個我親身遇到的忘拔蛋父母的例子:
爸爸土豪很有錢開X5,媽媽不用顧小孩,家中都請保姆和幫傭。
小孩放在後座的汽座上,但沒有綁好。粗心的媽媽在路邊打開後車門時,#車子靜止的狀態,小孩從後座的汽座上面跌落到地面。
然後小孩就腦出血了,送到醫院來要開顱。
印象很深刻的,那對父母一直在手術室外靠腰靠北,『我們怎麼這麼倒楣?』
如果您買不起車,只能騎機車載孩子,那沒話說。
如果您買不起安全座椅,那也就算了。(才怪)
買得起X5,買了汽座,卻因為孩子哭鬧卻不綁,因為孩子哭鬧而抱起來,因為覺得市區慢慢開沒關係,因為覺得貪圖方便而一時懶得綁,因為 #覺得我不會這麼倒楣。
是倒楣嗎?還是疏忽?
意外和明天,你永遠不會知道誰先來。
====== ====== ====== ======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在推廣一件事
「#無論如何孩子都該坐汽座」
負擔得起的父母,就請你們挑選ADAC測試高分的品牌。
至不濟,二手的/恩典牌都好,至少有坐都比沒坐好。
所以我一直都在把我家換下來的汽座,便宜出清,或者免費用送的送出去,只是為了推廣要坐汽座的觀念。
應該還有人記得我之前陸續送出幾張限恆春自取的汽座吧?
因為我不想再看到有任何一個悲傷的新聞,是孩子沒有坐汽座而受傷,甚至過世。
Cybex的汽座,#從來沒有給任何人開過團,就算是百貨公司滿千送百,也都是維持著全通路固定的價格,#萬年不二價。
但私訊我的Cybex小編,居然是灰灰粉,我跟她聊過之後發現,她的觀念與我有非常讓我認同的相似。
「我也是孩子的母親,我都跟客人說你們不一定要買我們家的汽座,但一定要讓孩子坐汽座」她這樣跟我說。
為了她跟我相似的理念,所以我去年開了全台灣第一次Cybex的團購,錯過的一直敲碗也就到今年了。
我家中有三個孩子,我陸陸續續地買了超過15張的提籃或是汽座。對我來說,汽座就不只是有坐就好,如同汽車我會去看NCAP和IIHS的撞擊測試一般,汽座也會有ADAC的安全評價可以參考。
我最喜歡的一直都是Cybex,在台灣還沒有代理商時,我就透過德國代買網站從德國買回來兩張。
以下會告訴你,我選擇Cybex的理由。
📌#Pallas的前護體固定和其它汽座的五點式安全帶的差異。
爸爸媽媽們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遇過緊急煞車時,被預縮式安全帶緊緊的勒緊在椅子上,隔天胸口瘀青的經驗?
如果你學過簡單的物理,壓力公式是受力除以受力面積。緊急煞車時的壓力,分散在前護體上,有沒有比五點式安全帶更不容易勒傷?
📌#五點式安全帶的兩個誤區。
1.你以為你綁好了,但你沒有每次上車綁好都把它調緊。或者是你綁緊後,因為孩子哭鬧,妳又把它稍微調鬆?
沒綁緊的五點式安全帶,跟沒綁一樣。
2.我家的調皮灰,因為筋骨軟Q外加斜肩,無論我綁再緊,之前的三張Britax汽座他都有辦法掙脫肩帶。
為了不讓小孩掙脫,#加上胸扣那絕對是另外一件危險的事。
我自己的經驗,為了要讓胸扣扣上,肩帶反而要調鬆一點點。
但五點式安全帶沒扣緊,根本就等於沒扣,而且胸扣沒注意,反而可能勒到脖子。
我不懂得是,花了近萬元,看了ADAC報告去挑一張得分高的汽座,是為了風險管理上要降低風險。然後買了進口汽座,卻用一個幾十元,也沒有任何安檢安規和實驗室測試的東西,去變更了原廠使用設計,加上胸扣以後,這已經和送ADAC測試時的使用條件完全不同了,我個人沒辦法接受。
📌#前護體的優點:
1.只要你有把安全帶正確的來回纏繞一圈,就絕對會裝好,避免掉人為疏失沒有綁緊的可能性。
2.平均分散壓力,更好的保護寶寶。
3.習慣之後,灰灰和姐姐們其實都把這個前護體當成小桌子,在上面吃東西/玩玩具/或是趴著睡覺。
到了下一個階段,我把前護體拿掉後,她們反而不習慣,吵著想要她們的小桌子。
📌#新生兒該選什麼?
#請用提籃。這張提籃有比較大一點點,#可以從出生用到13kg.
📌提籃如何固定?要不要加底座?
提籃可以用 #安全帶固定,或是選配iso fix底座。
我個人建議 ,#不需要花錢買底座。理由如下:安全帶就可以固定得很緊,加了底座是讓你方便拆下提籃提著走。
#但不要被歪過人單手美美輕鬆自在拎著提籃的圖片騙了,提籃本身的重量,再加上沒多久就超過十公斤的寶寶,#我根本不會想把寶寶跟提籃一起拎下車!更何況太太,她根本拎不動。
提籃只能用到13kg上下,比起汽座,使用時間沒有很長,真的不用額外花錢買isofix底座,用安全帶就可以固定的很牢靠也很安全了。
換成汽座後,提籃的底座也就無用了。
我這個購物狂都跟你說不用買的東西,我想妳就不用再糾結到底要不要花這筆錢。
📌Pallas S-fix/Solution S-fix的汽座怎麼固定?沒有Iso fix能用嗎?
#isofix和安全帶固定雙用都可以,#沒有isofix的車款也適用。
📌法規是不是規定2歲以前要後向?
我家大寶二寶,都是一出生就使用提籃(後向乘坐),坐到實在不能坐了(大概14~15kg),差不多也兩歲了,接著就換前護體設計的Cybex (正向)
灰灰比較尷尬,1歲10個月就已經14kg,提籃坐不下了,我也是直接換成正向的Cybex汽座。
因為反向的汽座都是五點式固定,幾張Britax汽座灰灰行車中都會掙脫肩帶,那反而更不安全。(如附圖)
用兩歲年齡來一刀切,而不是用身高體重體型來區分汽座要坐正向還是反向,在我個人看來是挺不科學的啦,還是有沒有什麼官商勾結,我實在不想這樣去推測。
有次在高速公路,我回頭看到灰灰又把肩膀從汽座鑽出來,五點式固定只剩下胯下那三點,嚇到我停路肩綁他。接著一路提心吊膽的從台中開回高雄,頻頻回頭注意他!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網買Cybex汽座!而且一口氣買了兩張,包色。
https://www.facebook.com/872810369735736/posts/1124484714568299/?d=n
如果要按照台灣法規,那就是:
#Cybex提籃從出生可以用到13kg
#Pallas汽座可以從兩歲開始用到36kg
至於如果你家剛好滿13kg但還沒兩歲呢?
看你們個人想法,惡法亦法,我不能鼓吹你違法。
但台灣立委的遊說法律和德國人的安全標準相比,我寧可相信德國人。
======團購文======
團購品項:
1.Cybex 提籃 Aton5 (新生兒~13kg)
團購價5580
送原廠透氣座布套(市價1800)
2.Pallas S-fix (9kg~36kg)
團購價12800/14800(法拉利款)
送兩樣贈品(市價2280)
原廠透氣布套
原廠杯架
3.Solution S-fix (15kg~36kg)
團購價8800/10200(法拉利款)
送兩樣贈品(市價2280)
原廠透氣布套
原廠杯架
(其實Solution就是Pallas 拆掉底座,拿掉前護體)
4.#獨家每筆訂單滿6000折600,#每單限折一次,#如果買多樣商品可以拆單結帳。
有買過cybex的朋友們都知道,Cybex從來都是萬年不二價,而且全台灣的通路都同價格,她們不希望父母還要費心去比價,然後不會殺價或比價的父母還要吃虧。所以就算是新光三越或其他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活動,活動完的價格也依然會跟外面小間的婦嬰用品店通路同價格。
所以為了怕影響其它通路,#這次團購只能限制十天,到8/9截止。
一次送兩樣原廠贈品,而且贈品單價真的就要兩千多。一筆訂單超過6000還可以折600,這就已經是連婦幼展都不曾有過的優惠了,我其實真心不介意大家到底跟誰買,我只是想推薦大家這個令人安心的產品給大家的孩子。
Cybex一向都是少量現貨,買過的朋友就知道,#通常都需要預購,本次大概也不例外。有 #少量現貨,#先搶先贏。
但沒搶到的可以先訂,可以預購等貨到。
▍優惠 ▍
邱醫師粉絲專屬贈品:
❤️成長型汽車安全座椅Pallas s-fix 、Solution s-fix 送透氣座布套+杯架(市價$2280)
❤️提籃式汽車安全座椅Aton 5 送原廠透氣座布套(市價1800)
❤️提籃式汽車安全座椅Cloud Q/ Cloud Q+ 送原廠遮陽罩(市價1280)
❤️推車Pocket Air送原廠收納袋
❤️推車Eezy S系列下殺43折、配件五折
#你消費Cybex加碼,#訂單滿6000現折600,#一張訂單僅折扣乙次。
#要買多樣商品者記得分筆下單。
因為臉書擋觸及率的關係,很多人都是收團了才看到文章,這團沒辦法延長也沒辦法加開,再拜託大家幫忙分享。
🔥團購連結:
https://gbf.tw/bk89w
🔥推車介紹文:
https://www.facebook.com/100969585218803/posts/237752608207166/?d=n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9的網紅科育goyou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適合 4-12 歲的 iZi Flex FIX 成長型兒童汽座 選擇高椅背汽座的 #三個理由 💭 1⃣ 身高 100cm 至 150cm ( 約 4 ~ 12 歲 ) 的幼童經常使用無椅背的汽座 ( 增高墊 ),增加車禍時嚴重受傷的可能性。高椅背汽座讓幼童乘坐時,安全帶處於正確的高度與位置,...
「後座安全帶規定」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幹小事 林柏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科育goyou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Openc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天下有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後座乘客沒有繫安全帶的話可是要開罰囉。一般道路上 的評價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後座沒有安全帶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後座沒有安全帶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糟糕...後座沒安全帶! 怎麼辦? 能加裝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轎車後座客「沒繫安全帶」 遭拍照特寫開罰 三立新聞台 的評價
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幹小事 林柏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繫上安全帶2 這種自己死亡的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
續接上一集 #謝小妹條款 先去看: https://td3.pse.is/3eu5c8
--
規範「檢舉」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七條之一」最近很紅,立法委員提案引起惡罵。但你知道同一條法中,用來規範「安全帶」31條在當年也是疑雲重重嗎?
在陳朝龍車禍、邵曉鈴車禍、國父庶孫女車禍後(他們都沒繫安全帶)修法,然後我國又遇到重大的蝶戀花、阿羅哈客運事件多位乘客被拋飛。立委馬上提出多個關於31條的修法草案,想要規定全車繫上安全帶,但結果在委員會全滅。
--
#時間序列:
★2012年10月10日,提案。立委林明溱提案修改《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提案不只小客車,連客運、公車部分「後座」要繫安全帶!
★2013年4月16日,三讀通過上述法案。但是此時民間充滿訕笑,酸言酸語以及地方政府消極抵抗。
★2014年12月23日,三讀通過。錦上添花,將出租車司機的除外條款納入,因為這些駕駛對於乘客無拘束力,罰司機不合理。
★2017年2月-9月,新聞事件。包括2月「蝶戀花」賞櫻團翻車造成33人死亡,因為沒繫安全帶導致多人拋出車外。9月,因為沒繫安全帶,阿羅哈客運車禍中有6名乘客遭拋出車外。
★2017年12月,委員會審查。因應重大死亡事件,多位立法委員們提出七個草案修法,其中包含林俊憲、羅致政等的「全面」繫安全帶,以及許毓仁的科技感知安全帶裝置等等。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最終導致 八、案、全、滅!
--
#八案全滅:
時至今日,最新的法律是當年陳朝龍先起頭,後林明溱提案的「後座加強版」繫上安全帶,現在林明溱已經是南投縣長。但是即便是多年後的今日,中華民國卻還是沒有辦法全面必須要「繫上」安全帶,但還好對於「安裝」在另外的法律中有全面的要求。
我們有什麼資格 #嘲笑美國人不戴口罩呢?當年八案全滅的安全帶草案當中,最強的完美提案是羅致政委員的「廢勸導條款」,想要把原本的「沒提醒乘客才可以處罰」刪除,還把車種限制刪除,讓所有車種後座都應該繫上。但,這樣的初衷當年並沒有被交通部接受。因為在台灣民間 #要你繫上安全帶 #等於是要你的命
#罰則1500起跳
但是八案全滅之後有人提了一個奇怪的 #修正動議
就是要把(告知之後還不繫)乘客1500的罰款改為300元
他的同事林俊憲、羅致政在那邊努力地要從嚴修正,但他居然有這樣逆風的訴求。還好,被路政司司長用安全帽500元打臉。
--
#這種自己死亡的
(以下為刪改贅冗字節錄,你覺得我斷章取義,可以到公報自己去看,我都附上了連結。)
(1061211節錄文字)
鄭委員運鵬:之前我們處理的是影響公共安全造成他人傷亡的部分,其實安全帶比較容易釀成自己傷亡,不太會造成他人傷亡,所以有沒有必要罰得那麼高?
繫安全帶這種自己受傷自己死亡的,我們根本罰不到,所以本席認為不宜罰太高。你們只要加以宣導,表達一下意思就好,告訴大家要繫安全帶以保護自己安全。
鄭委員運鵬:104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為1,696人,受傷的人數有四十幾萬人,人數很多,而轉入刑案死亡的才520人,扣掉轉到刑案的人數,因車禍導致自我死亡的人數有1176人,這些人大部分都因為安全問題而自己死掉,並沒有造成別人死亡,所以造成自己傷亡的部分要不要罰那麼高?
陳司長文瑞:高速公路一般違規依照第三十三條係罰3,000到6,000元,不過……
鄭委員運鵬:這是指駕駛的危險駕駛行為,所以如果乘客沒有繫安全帶也要一併受罰,你認為合理嗎?但其的確只有影響自身安全,在這兩年發生過的三起大客車重大交通事故中,如果有繫安全帶,其實結果的確會差很多,除了火燒車那次以外,總共死了幾十個人,因此如果有繫安全帶的確是保護自己,不是保護別人,可是到最後你不繫安全帶,罰則卻是跟第三十三條的危險駕駛一樣,這不是很奇怪嗎?
(1061214節錄文字)
鄭委員運鵬:對於乘客尤其是後座乘客,如果他沒有繫安全帶,不管是小客車或是大客車,幾乎都處罰不到,但是罰款也有教育意義。有關乘客的罰款,是不是用最低的300元來處理即可?
陳司長文瑞:有關處罰乘客的部分,像營業大客車、計程車、租賃車輛駕駛人已盡告知義務,但乘客仍未繫,處罰乘客的金額改為300元,這部分現行法第三十一條就有未繫安全帶處罰該乘客的規定,但這個條文我們查了一下,在民國85年、90年修正了幾次,就是已經告知,但乘客仍不繫,在一般道路是罰1,500元,高、快速道路處罰3,000元到6,000元,現行條文已經施行很久,現在委員建議修改為300元,當然,委員是認為自己的安全自己要顧,但300元會不會太低了?未戴安全帽就要罰500元,繫安全帶要不要……
#以上三百元很扯我知道
但還好沒有通過
--
20171211交通委員會 立法院公報107卷第6期 https://td3.pse.is/3egsul
--
結論:
要不是今天委員跳出來《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七條之一表達想法,我本來也不打算整理這段第三十一條的「溫馨故事」的。我認為逆風敢言很棒,敢捅馬蜂窩很好,但邏輯要好要正確。回顧過去,安全帽、安全帶都是立法院的重頭戲,要是你各位沒戴安全帽的也是「自己死掉」沒有妨礙到他人,請問,這樣的邏輯合理嗎?
當你的同事發現到問題所在,直指法條核心,但你卻在那邊扯後腿這樣合理嗎?但不論動機為何,目的為何,這些立法委員都在巨人交通部的高牆前面,停下了腳步,只能仰望。
#蝶戀花 #阿羅哈 這些被拋飛出車外的,哪個立法委員還記得?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國家的傷痛很廉價,真正的社會需要的規範與制度,我們沒有共識。(不要笑,就跟美國民間對口罩沒有共識一樣)甚至還有販賣安全帶插銷器,插上去駕駛位置就不會叫了,這是什麼國家啊幹!這些傷痛不會被記得,法律不通過,難道是因為死亡的不是名人嗎?難道被拋飛的不是有名的人,社會就不會有共識嗎?而且立法之後,問題並沒有結束我知道,因為重點是後續的執法,林俊憲有說過一句很好的話:「要先有這樣的規範,後續執法才會有依據。」
沒錯,因為很多的執法是在地方政府。我之前不是有提到地方政府消極不配合嗎?下一集我就來講,台北市政府自2013年4月16日到2021年4月18日,零作為事件。
這是一個對於法律規定之公車「指定後座」未繫安全帶,至今零執法、零開罰、零管理,但同時傷亡不斷的故事。
--
☆安全帶 #謝小妹條款 第一集: https://td3.pse.is/3eu5c8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td3small/ #台北冷芝士
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乘坐大客車請繫安全帶
#避開最後一排面向走道的危險座位
蘇花公路前天發生大客車擦撞山壁的行車事故,我要先向罹難者與受傷乘客及家屬致意。
檢調單位和運安會已展開調查,在此也呼籲各界靜待調查結果,不宜以訛傳訛。
然而,這次重大事故再次凸顯民眾搭乘大客車的安全性,仍有值得加強的部分。今天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質詢,我也特別針對三點,向林佳龍部長、公總許鉦漳局長與高公局趙興華局長請教。
1.乘坐大客車應繫安全帶,#觀念仍未普及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07年的統計,乘坐汽車未繫安全帶在交通事故中的致死率,大約是有繫安全帶的21倍。
大部分民眾在乘坐小型車時,無論前後座也會繫上安全帶。#安全帶在交通事故中的保護作用不證自明。
一換到大客車,大多數人就不太會繫上安全帶了。
《道交條例》和《公路法》均有明訂大客車乘客應繫安全帶,經勸導不聽者,處罰乘客。然而,警政署交通組和交通部卻 #沒有相關統計。這其實反映執法有難度,路邊攔查大客車執法,也會造成民眾不便。
問題不在強力執法,而是應該加強民眾乘車時的安全認知教育,還有其他的提醒機制。
我具體建議交通部參考歐洲新式車輛做法,強制裝設警示燈,#未繫安全帶不能發動,#行進間鬆開也會觸動警示燈。
此外,應該修正法規,更明確地規定 #大客車乘客有繫安全帶的義務,司機勸導未果,#可依法拒絕開車。
更重要的是,公路監理單位除了定期檢驗外,應該 #不定時抽查大客車安全帶,讓民眾不會因為安全帶故障、被座椅壓住等問題而無法繫妥。
2.#避開最後排面向走道的危險座位
大客車最後一排,面向走道的座位最危險。在交通事故的撞擊下,縱使有繫安全帶還是很容易噴飛。
今天部長也坦言如果是他,也會盡量不坐這個坐位。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41條第1項第2款,有關大客車座位、立位規定的附件(附件六之一到四),目前僅分開規範走道和座位的設置,我認為應該合併檢討,#規定禁止於此設立座位,公總許局長也承諾會積極研議。
3.#途中非乘客上車的安全問題
這次大客車事故中,還有位受傷民眾並非乘客,而是推銷員。
我們可以理解遊覽車產業或駕駛本身,常配合各地攤販或小商人,在固定地點讓他們上車推銷。
但推銷員並非乘客,既無保險,加強攔查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如果車輛靜止時上車推銷,或許還可接受,#但行進間則應該加以禁止。
因此,我也請交通部研議,如何具體改善上車推銷所衍伸之行車安全問題。
希望每次事故之後,我們都能學到教訓,提出具體改善措施,別讓下一個家庭,繼續承受交通事故的苦果。
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科育goyou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適合 4-12 歲的 iZi Flex FIX 成長型兒童汽座
選擇高椅背汽座的 #三個理由 💭
1⃣
身高 100cm 至 150cm ( 約 4 ~ 12 歲 ) 的幼童經常使用無椅背的汽座 ( 增高墊 ),增加車禍時嚴重受傷的可能性。高椅背汽座讓幼童乘坐時,安全帶處於正確的高度與位置,護住骨盆、肩部、胸部,而非可能造成較嚴重傷害的胃部或頸部。
2⃣
當撞擊來自側面時,給孩子更多的安全保護。
3⃣
Pad+ 肩護墊增加舒適度,避免頸部接觸到安全帶的銳利邊緣帶來不適感,並緩衝車禍撞擊時下巴與胸部間的衝擊力。
🚘#ADAC最高評價成長型汽座
iZi Flex FIX 成長型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在 ADAC 的檢測中獲得「Very Good」最高評價,其中側撞測試的表現更獲得 1,2 的最高分數!它也是目前市場上符合最新 UN R129-02 法規的兒童汽座。
👮♂#關於法規
4 至 12 歲或體重 18~36 公斤的兒童必須使用符合 CNS 11497 國家標準的兒童安全座椅 ( 若可以依規定正常使用安全帶者則不在此限 )。若在高速公路上沒有繫安全帶、最高罰則可處 6,000 元罰鍰,幼童未置於後座安全座椅則最高可處 3,000 元罰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fchyOv4czE/hqdefault.jpg)
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Openc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法例規定,2歲或2歲以下嘅兒童坐喺私家車前座時,必須使用認可嘅兒童安全帶裝置;至於坐喺私家車後座嘅兒童,如果座位已安裝兒童安全帶裝置,同樣需要配戴......
詳細內容:https://www.opencar.hk/article/detail?kind=special-topic&id=97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Q5V-N4Yx38/hqdefault.jpg)
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天下有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坐後座不綁 seat belt 沒關系?看了這個影片你可能會改觀!
系上 seat belt 不是為了避免中罰單,而是為了你自己和你前面的乘客的安全著想!
雖然新交規已經規定汽車後座乘客必須系上安全帶,但礙於執法不嚴,加上長久以來的開車習慣,許多人還是沒有坐後座系上安全帶的習慣,因為覺得沒有必要這麽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HZk4bXg6zM/hqdefault.jpg)
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後座沒有安全帶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後座安全帶法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kobe080629也提到家中目前開Kuga休旅車想趁過年來買汽座平常放右側後面有isofix 但是全家外出的時候把寶寶座椅放 ... ... <看更多>
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後座沒有安全帶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後座安全帶法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kobe080629也提到家中目前開Kuga休旅車想趁過年來買汽座平常放右側後面有isofix 但是全家外出的時候把寶寶座椅放 ... ... <看更多>
後座安全帶規定 在 後座乘客沒有繫安全帶的話可是要開罰囉。一般道路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新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小汽車後座繫用安全帶之說明 ... 客車或客貨兩用車規定後座應裝備配備安全帶之時程各有不同,針對出廠未強制配備安全帶之車輛,中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