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星期六清晨,魂魄仍未齊,早起梳洗,眼皮半開合地為自己上妝,落樓截車,「去浸會大學,聯福道停」。
過去通常任教的科目是以學期計算,代表我和一班學生的相處時光大概是⋯在認識與不認識之間的三至四個月。某些學生重複選修我的課,那麼可能在他們諗大學生涯中斷斷續續有兩、三年時間會碰上。
不過凡事會有例外,這個例外就在一年多之前接了一班APL。
經歷了一年三個月的教與學時光,終於來到與這一班APL應用學習心理學課程學生的告別。差不多每個星期六早上的課堂於我而言乃一大挑戰,尤其是星期五晚通常會有晩課,且第一次教學習時數這麼長的課程(⭕️共180小時),是需要有一丁點的毅力。
我的學生…怎麼說呢?我覺得他們真的很乖很純品,(🙇🏻♀️絕對欠缺科學統計,只和我同齡時相比)。隨着對於年青這個概念慢慢失焦,和仍在中學階段的年青人相處的機會也只限於在治療室或學校,倒是沒有太多機會像朋友般交流聊天。感恩所有的遇見,雖然課堂內容緊迫,仍有些機會聽聽他們說話。在這個12月課程完結後靜靜坐下來,竟然不時想起他們。以前完成了一齣舞台劇後會有「show後抑鬱」,想不到這兩個星期不時冒出同樣感覺。
一年多下來很多事情仍然深刻,全班20多個學生來自幾所不同的學校,由陌生,都慢慢相識,相信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人際成長旅程(尤其是讀開男校、女校的學生😌)在課堂上也見證了同學的成長學習協作、包容、捱悶(冇計㗎喎~),我相信整個過程當中教書其實只是表面的責任,當慢慢覺察到這一群中學生普遍來說對自己的自信都很不足,我更加希望和他們相處時可以做到的,是鼓勵他們認識自己,提升自尊感,不要過分強調成績等於自我價值。從來,教出全班奪A學生不是我教學的目標,促進了解學習、快樂學習、喜愛學習、主動學習,對於學生來說可以建立更長效的正面動機,「做人同學習都可以快樂啲」才是我想送給學生的禮物。
2019年經歷過的種種,面對2020年DSE,這班學生注定有不一樣的回憶。
祝福他們~
#差不多每天教學卻很少鋪學生相
#圖片已問准各位同學可以發布
#很多時候我很感性只是實在忙碌到沒有時間去感性
#心理學導師
#心理學家
#方婷
#日常工作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