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選了茨廠街入口處的隔離酒店,一戶窗成了日常。
望著捷運車廂、馬銀行大廈、電訊塔、雙峰塔,原是車水馬龍的中心地帶,如今顯著稀疏空蕩,彷如一座悲城。
與世隔絕,有幸參加了北美洲最大型的類型影展之一,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的“第25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奇幻電影節 - 25th Fantasi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anada“。今年有超過100部電影參展,可惜只來得及看了一部慕名的香港作品,由許鞍華、徐克、杜琪峰、袁和平、洪金寶、譚家明和林嶺東合作的《七人樂隊 Septet : The Story of Hong Kong》,故事從50年代橫跨至2020年,說盡幾代香港人的往事,尤其喜歡許導的那一段《校長》,流淌60年代的 “天水圍” 情懷,從中更體悟香港人不變的堅毅。
昨晚落幕,影展方最後一刻捎來消息,《南巫》獲頒「 AQCC-CAMERA LUCIDA PRIZE 加拿大影評人協會電影獎」,傳來一段評審評語:“For its contemplative atmosphere, its fantastic cinematography in which reality collides with surrealism, and its portrait of evaporating cultures, the AQCC-Camera Lucida jury gives its award to the Malaysian film 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 ” 藉此,與電影全劇組,共享榮焉。
8月國慶,別無所求,唯盼一切 “苦難” 盡早過去。
僅以此片,獻給我的國家。
Saya Anak Malaysia, Filem ini Untuk NegaraKu.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 」介紹 訪問作者:王振愷 內容簡介 台灣國寶畫師顏振發 五十年手繪看板生涯全紀錄 位於台南「大井頭」旁的全美戲院,宛如時間封存的記憶堡壘,老戲院的傳統被保留了下來,本事櫥窗、宣傳放送車、寄車處、大廳販賣部、空襲警報告示、外牆上的大型電影看板⋯...
「影評人協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張吉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情報] 2022第三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名單-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台灣影評人協會Taiwan Film Critics Society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情報] 2022 第三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入圍名單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雷2022第三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獲超強五項提名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情報] 2022第三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名單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影評人協會 在 [情報] 2022 國家影評人協會得獎名單- movie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影評人協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先說結論:《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適合以下幾類朋友可以直接購買。
一:對於台灣電影史有興趣研究的朋友。
二:對藝術繪畫有興趣的視覺強者。
三:台南人,剛好你也是影迷。
四:對於傳統業者如何珍惜活化自身價值進而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創資產。
五:想知道國寶級畫師顏振發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書作者王振愷,是我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於電影社任教時結識,他當時擔任電影社社長(我大概於2008年到2019年擔任國北師電影社指導老師),後來振愷仍舊活躍於藝術領域上,更協助台灣影評人協會草創時期的繁雜籌備工作。
他絕對是非常熱情且用心的影迷,加上他還與我也是同屬台南體系關係(我多年居住東區後來搬到安平),對台南這塊土地發生的事情,自然格外有情感共鳴。
他前一回的寫作《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主題就是定位在全美戲院的起源,談論這戲院帶給影迷們的巨大鄉愁。要說台南影迷沒去過全美戲院,實在蠻不可思議。
畢竟兩片同映的養分,確實滋潤了許多當年啃食膠捲為信仰的影迷們,更成為影癡們的私房寶地。
更不用多說後來李安導演也曾經公開為全美戲院站台背書的效應了。
全美戲院對於電影迷們來說,是堅持傳統黑盒子魔幻魅力,且努力與數位時代對接,卻也沒有完全拋棄膠片時代的回憶的場域。而這背後,除了全美戲院經營者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靈魂人物,那就是擔任電影看板畫作的顏振發師傅。
想不到,說時遲那時快,振愷居然馬上就推出了「續集」:《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有興趣的人還可以選購【博客來限定手繪明信片+李安電影紀念票卡套組】這個版本)。
這書完全針對顏振發師傅不為人知的那面,包括他又如何跟另一位藝術大師顏水龍的關係(兩人都是台南下營的顏姓家族,振愷在書中也以部分篇幅書寫顏水龍大師的故事。
電影看板畫師之路如何走出屬於自信的那一刻?書裡提到顏振發如何拜師學藝,在那個看板畫師生意好的年代,師徒制的情況中,師傅也往往保留所學,避免被偷工,變成日後徒弟要跟師傅競爭的尷尬狀況。
當時不成文的規定是徒弟都要練個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但顏振發一年多後就出師了。
看板畫師與手繪海報師的身分定義也是不太一樣的,書中同時也有提到另一位台灣電影史上重要的大師人物:陳子福(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這本書。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也讓我重溫了孩提時期曾經走跳在延平戲院、國花戲院、南都、南台戲院那些故事。當時的台南中正路一帶商圈堪稱是看電影最集中的場域,全盛時期每個畫師居然要完成1-200幅畫作,也都領辛苦的最低工資。
顏振發師傅走過那個最艱困的年代,也目睹了整個行業的興衰變更,也踏上了手繪看板比傳統戲院提早落幕的夕陽時刻。
直到2000年,全美戲院與顏振發的合作關係,讓彼此成就了新的里程碑。而顏振發師傅的故事,似乎精彩的章節還要慢慢展延開來,除了畫GUCCI的廣告看板,也畫了COLDPLAY新專輯畫作。
顏振發在電影看板這份職業上交出了嶄新的奇幻成績單,甚至也幫五月天畫專輯封面,以及政治人物們,2018年還榮獲台南市卓越市民。
我最佩服顏振發師傅能在方格之中掌握到如何放大尺寸,還能精準拿捏光影變化,能把比例放大到如此鉅大篇幅畫作中而不失真,數十年的勤奮畫作,讓他的名字早已和電影、台南成了一組新的代名詞。
振愷這本書的後半段還提到他如何帶領學員習畫,打稿上色看似簡單,但每一環都是硬功夫。更佩服師傅對於調色的精準拿捏,不靠電腦抓比例,全靠經驗秀本領。
如果你來過台南,歡迎你一定要到全美戲院,也許你還會遇到顏振發師傅。如果你都沒來過,那麼,可以先買這本書當你的電影藝術美術概論導遊吧!
【博客來限量限定版】https://reurl.cc/j8WKj1
【誠品限定著色海報版】https://reurl.cc/2rYRk4
影評人協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 」介紹
訪問作者:王振愷
內容簡介
台灣國寶畫師顏振發
五十年手繪看板生涯全紀錄
位於台南「大井頭」旁的全美戲院,宛如時間封存的記憶堡壘,老戲院的傳統被保留了下來,本事櫥窗、宣傳放送車、寄車處、大廳販賣部、空襲警報告示、外牆上的大型電影看板⋯⋯。在對街騎樓下,一位身穿格子襯衫的忙碌職人,衣服上沾滿顏料,微微駝著背,靜默地坐在比他還高大的看板前。
飽和的灰色打底是他準備恣意揮灑的畫布,他一手握著A3數位影印的電影海報,上頭滿是原子筆打好的方正格子,另一隻手則緊握粉筆,慢條斯理地在看板上打底、畫框。板凳四周圍繞著五顏六色的油漆桶,他時而微蹲、時而思索,躲在陰影下繪畫,彷彿時間並不存在。他沉浸於創作的世界裡,當白色粉筆描好輪廓後,他揮灑筆刷逐步展開一幅看板的旅程。他就是本書故事的主人翁──顏振發師傅。
在書中,顏師傅回憶下營老厝的童年、離鄉背井追求畫師生涯的磨難過程,每當想起多年的艱辛困苦,他就不禁潸然淚下。他也感慨看板江湖上只剩他還在作畫,當桃園中源戲院宣布歇業之後,「北有謝森山、南有顏振發」的台灣手繪看板傳奇也隨之落幕。從此,他成為台灣最後一個為戲院服務的手繪看板師傅,而全美戲院也成為全台碩果僅存、保留手繪看板傳統的老戲院。
昔日默默作畫、堅守執業的畫師們,一起走過台灣戰後電影、戲院與廣告的歷史。年輕時他們從未想過自己會被時代淘汰、被數位與電腦打敗,當時都是單純地對畫圖充滿憧憬與理想,可能只是因為走進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在報紙廣告上學著描繪明星肖像、仰望著一大幅大型看板而開始嚮往畫師職業,因為不同的因緣而在這片江湖裡交會。
在許多地方有無數隱姓埋名的畫師,他們離開江湖、轉行他途,畫筆被遺留在某個不再打開的抽屜中,桶裡的油漆也早已乾涸凝固,但身上仍留有手繪魂。這段熄滅不了的記憶與技藝被存放在心底深處。藏著不等於被遺忘,他們的精神正由顏振發與研習班的學員一同傳承下來。
他的雙手仍如少年般有力地緊握著筆刷和油漆,將電影、廣告、美術與手工藝匯集於一塊看板上。五十年來他畫過數千部電影,終生奉獻給電影產業最末端的廣告招牌,卻是戲院觀眾面對每部電影時的第一印象。然而,他的名字在電影尾聲的工作人員名單中缺席了。
在這裡,顏師傅仍盡力為每一檔電影妝點門面,緊緊抓住觀眾的目光,手繪看板與老戲院已成為生命共同體。
作者介紹:王振愷
臺南永康人,1993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他長期從事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策展作品有「菲林轉生術」電影文物特展、「觀光記」當代影像展覽(獲得2020年第三季台新藝術獎提名)。著有《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粉絲頁: 今日全美戲院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影評人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 」介紹
訪問作者:王振愷
內容簡介
台灣國寶畫師顏振發
五十年手繪看板生涯全紀錄
位於台南「大井頭」旁的全美戲院,宛如時間封存的記憶堡壘,老戲院的傳統被保留了下來,本事櫥窗、宣傳放送車、寄車處、大廳販賣部、空襲警報告示、外牆上的大型電影看板⋯⋯。在對街騎樓下,一位身穿格子襯衫的忙碌職人,衣服上沾滿顏料,微微駝著背,靜默地坐在比他還高大的看板前。
飽和的灰色打底是他準備恣意揮灑的畫布,他一手握著A3數位影印的電影海報,上頭滿是原子筆打好的方正格子,另一隻手則緊握粉筆,慢條斯理地在看板上打底、畫框。板凳四周圍繞著五顏六色的油漆桶,他時而微蹲、時而思索,躲在陰影下繪畫,彷彿時間並不存在。他沉浸於創作的世界裡,當白色粉筆描好輪廓後,他揮灑筆刷逐步展開一幅看板的旅程。他就是本書故事的主人翁──顏振發師傅。
在書中,顏師傅回憶下營老厝的童年、離鄉背井追求畫師生涯的磨難過程,每當想起多年的艱辛困苦,他就不禁潸然淚下。他也感慨看板江湖上只剩他還在作畫,當桃園中源戲院宣布歇業之後,「北有謝森山、南有顏振發」的台灣手繪看板傳奇也隨之落幕。從此,他成為台灣最後一個為戲院服務的手繪看板師傅,而全美戲院也成為全台碩果僅存、保留手繪看板傳統的老戲院。
昔日默默作畫、堅守執業的畫師們,一起走過台灣戰後電影、戲院與廣告的歷史。年輕時他們從未想過自己會被時代淘汰、被數位與電腦打敗,當時都是單純地對畫圖充滿憧憬與理想,可能只是因為走進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在報紙廣告上學著描繪明星肖像、仰望著一大幅大型看板而開始嚮往畫師職業,因為不同的因緣而在這片江湖裡交會。
在許多地方有無數隱姓埋名的畫師,他們離開江湖、轉行他途,畫筆被遺留在某個不再打開的抽屜中,桶裡的油漆也早已乾涸凝固,但身上仍留有手繪魂。這段熄滅不了的記憶與技藝被存放在心底深處。藏著不等於被遺忘,他們的精神正由顏振發與研習班的學員一同傳承下來。
他的雙手仍如少年般有力地緊握著筆刷和油漆,將電影、廣告、美術與手工藝匯集於一塊看板上。五十年來他畫過數千部電影,終生奉獻給電影產業最末端的廣告招牌,卻是戲院觀眾面對每部電影時的第一印象。然而,他的名字在電影尾聲的工作人員名單中缺席了。
在這裡,顏師傅仍盡力為每一檔電影妝點門面,緊緊抓住觀眾的目光,手繪看板與老戲院已成為生命共同體。
作者介紹:王振愷
臺南永康人,1993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他長期從事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策展作品有「菲林轉生術」電影文物特展、「觀光記」當代影像展覽(獲得2020年第三季台新藝術獎提名)。著有《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eZrt_1-yQ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38VYJqxb519D-6hq5ZiJlhUnkTQ)
影評人協會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00 開場引言
00:08:07 基本評分(無雷)
00:18:26 劇情討論(有雷)
00:46:50 推薦的族群
【梗你評電影】《夢想之地》韓國移民追尋美國夢的療癒旅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XNokV7Aa93k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x4xe9cus98088434yhcp6o/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電影是《夢想之地》;這部電影在本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史帝芬元)、最佳女配角(尹汝貞)、最佳導演(鄭李爍)、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創劇本等六項大獎;故事描述1980年代的韓國移民,從美國加州移居到阿肯色州鄉下準備開啟新的生活。父親雅各打算在新家旁的空地種植韓國農作物,期待開拓自己的農產品事業,卻沒想到接二連三遇到了不少麻煩事。從韓國遠道而來的外婆加入了這個家庭之後,家中成員彼此的摩擦越來越多;他們該如何找尋家庭美好的樣貌?找到那當初美好的模樣呢?
《夢想之地》在2020年2月26日於日舞影展上首映後,便被不少影評人推崇,更成為今年A24(發行)以及Plan B(製片)主推的作品之一;進入獎季之後橫掃了多項電影獎、影評人協會獎項;片中飾演外婆的尹汝貞,更是在橫掃各大獎季中的女配角獎,演技表現令觀眾印象深刻。
有趣的是,《夢想之地》是導演鄭李爍在仁川猶他大學亞洲校區擔任教師不久時的創作,他以自己童年在阿肯色州農場的經歷撰寫劇本;最初鄭李爍以英文撰寫劇本,片中的韓文對白是他以英文直譯,並透過討論後由專業人士翻譯成口語化的韓語。《夢想之地》是否能夠延續上一屆奧斯卡大熱門作品《寄生上流》的韓流風潮,順利在本屆奧斯卡獎上再度奪下榮光?值得大家關注!
不管你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好是壞,都歡迎你一同來與我們討論唷!
你也有看過《夢想之地》了嗎?
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想法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夢想之地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minari #史帝芬元 #尹汝貞 #奧斯卡 #最佳影片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NokV7Aa93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nueclD1diVI8Ahau7C8i4ciDf-A)
影評人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介紹
訪問作者: 王振愷
內容簡介:
臺南全美戲院是李安導演電影的啟蒙地,
顏振發師傅手繪看板的保存地,
「兩片同映,一票價」在地影迷流連的二輪戲院,
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的老戲院。
說到全美戲院,許多人都會想到手繪看板師顏振發師傅,以古早的手工方式繪製電影海報;還有國際導演李安,在青少年時期背著父親,偷偷到全美戲院觀摩西方電影製作拍攝的技巧。
故事從1950年臺南富商與政要歐雲明先生在永福路投資興建的「全成第一戲院」說起,這間戲院與其他兩間「大全成、小全成戲院」結合為三家全成戲院系統,見證了「電影時代」的興起。之後由吳家接手經營,在1969年4月12日改名為「全美戲院」,從此進入全美的時代。
為求生存,當時全美戲院採取「插片」的運作方式,後來因無法取得首輪電影的配額,而改為「二輪電影院」,甚至採「兩片同映、不加票價」的策略,開始邁向全然迥異於同業倒閉的命運,1970年代中後期是全美收入最豐厚的時期。到了1983年,吳家接手原小全成戲院,改名為「今日戲院」。於是「今日.全美戲院」成為臺南二輪戲院的代表。
歷經1980年代彩色電視的普及,1990年代第四台、錄影帶、VCD、DVD、盜版光碟的猖獗及網際網路的崛起,2000年前後「影城」進駐百貨公司,2010年初電影放映機全面從膠捲汰換成數位,2020年全美戲院邁入古稀之年,七十年來全美戲院孕育了李安導演和顏振發師傅,也在每個階段絕處逢生。全美戲院距離大井頭不到十公尺,如果說大井頭帶給臺南庶民的水源與商業的興盛繁榮,那麼全美戲院就是帶給臺南人電影劇場的文化養分。
這間擁有獨棟戲院配置、保存相當多電影文物的大戲院,在臺灣已所剩無幾。本書以近兩年的時間製作,以過去今日.全美戲院所累積的資料、及經營者對於戲院歷史的詮釋作為基礎,然後透過大量口述訪談及作者在文創、藝術與電影評論的專業訓練,以嶄新的觀點爬梳今日.全美戲院的歷史。
當全美戲院老闆和員工述說七十年來如波浪般起伏的辛酸歷史時,我們從書中看到的不只是全美戲院史或臺南市的戲院史,也是整個戰後臺灣的戲院史。
作者簡介:王振愷
臺南永康人,1993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現任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他長期從事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策展作品有:「菲林轉生術」電影文物特展、「觀光記」當代影像展覽(獲得2020年第三季台新藝術獎提名)。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OShrmkjoe0/hqdefault.jpg)
影評人協會 在 台灣影評人協會Taiwan Film Critics Society -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灣影評人協會Taiwan Film Critics Society. 6485 likes · 4 talking about this. 台灣影評人協會(Taiwan Film Critics Society)於2018 年1... ... <看更多>
影評人協會 在 [情報] 2022 第三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入圍名單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年將是台灣影評人協會第三次舉辦電影獎評選,過去兩年的最佳影片得主分別是鍾孟宏的《陽光普照》與吳郁瑩的《阿紫》。 ... <看更多>
影評人協會 在 [情報] 2022第三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名單- 看板movi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最佳影片:
《美國女孩》
最佳導演:
鍾孟宏《瀑布》
最佳編劇:
阮鳳儀、李冰《美國女孩》
最佳男演員:
張震《緝魂》
邱澤《當男人戀愛時》
最佳女演員:
賈靜雯《瀑布》
特別表揚:
張甫丞《哭悲》(特殊化妝)
https://www.facebook.com/218594948704191/posts/1132289054001438/?d=n
第三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公布,美國女孩最佳影片!雙影帝驚喜!
會員們針對本次討論相當熱烈,最快選出結果的是最佳影片,第一輪就輕鬆選出《美國女
孩》。最激烈的則是最佳導演與最佳男演員,多輪激戰討論。
影評人Ryan表示,《美國女孩》把敘事焦點放在自身投射的姊姊角色上面,將母女衝突作
為敘事主軸,再以爸爸及妹妹的觀點來輔助,讓這部自傳性作品在極度貼近之餘,偶而也
退到旁邊保持距離,不會流於自戀,在主觀沈溺和客觀冷靜之間取得一個巧妙平衡。每個
角色的塑造相當成功,都有屬於該角色的轉折與溫度,整部片節奏沉穩、情感節制但深情
款款。
《美國女孩》的兩位編劇阮鳳儀與李冰獲得最佳編劇獎。影評人陳柏樺表示,該片的劇本
同時保有大眾喜愛的通俗性,也埋伏了藝術片觀眾喜歡的符號學,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
也能保持一致性的穩定旋律,讓觀看中不難去得到感動,觀看後的韻味也能持久。經過三
輪的激烈投票與討論,最後還是在台灣影評協會的最佳劇本獎項目勝出。
最佳導演部分,影評人塗翔文表示,在疫情的年代下,鍾孟宏展現一定程度的自我挑戰與
拍攝難度,以驚悚的氣氛詮釋一對當代母女的緊張關係,並利用觀點的互換、實景與搭景
的靈活運用、溫柔大度的視角,為這世界帶來另一種救贖的希望。
本輪激戰最久的,當屬最佳男演員。由於會員各有擁護,最後僵持不下時,決定兩位男演
員並列。甜寒形容邱澤演技詮釋的《當男人戀愛時》男主角阿成,令卡通化的暴力、刻板
異性戀浪漫的「台客流氓」形象鬆軟不少,也令「我就爛」的男性哭悲心聲有著更自在迷
人的神氣。
影評人韋晢則表示,張震在《緝魂》中不僅僅在外型下功夫,從說話方式到走路姿勢,都
徹底展現了在感情、病魔、案情三者折磨下的苦痛,既能用內斂眼神說故事,也能交出符
合類型要求的肢體奇觀,為結合懸疑、科幻、愛情的電影建立了更加可信的基底。
最佳女演員由賈靜雯憑藉著《瀑布》拿下,影評人林子翔形容為她演出,每一顆鏡頭,都
像是拿著放大鏡審視的特寫,她都能完美駕馭。隨著角色狀態變化張持有度地刻畫其肌理
,有時如鬼魅般令人不寒而慄,卻也能在歸於質樸後散發和煦的生命光輝。表演維度之大
、細節之豐,堪稱演技教科書。
本屆的特別表揚,也是討論許久,最後由《哭悲》中帶來精采特殊化妝的張甫丞拿下,同
時張甫丞也會在稍晚由影視聽中心舉辦第二屆「影視聽傑出工作者」榮獲此殊榮。
影評人翁煌德表示張甫丞獲獎意義非凡,在這部由加拿大籍導演賈宥廷(Rob Jabbaz)執
導的本土喪屍電影之中,其特殊化妝部門的展現,無疑達到了國片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令
其它同類型製作無法望其項背,證明台灣特化技術目前也能與世界一等作品齊肩。
負責執行之團隊「覺藝工作室」的負責人張甫丞厥功至偉,他親手打造出片中極度恐怖的
喪屍妝容,以及人人相殘之後的血肉模糊、內臟與四肢橫飛,相當逼真,震撼力十足,與
劇情亦達成完美呼應。可說如果沒有張甫丞的主導,本片的邪典魅力便不會成立。
第三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將於5月15日下午3點於光孚咖啡舉辦頒獎茶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62.2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8796926.A.D2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