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還未下檔,影城僅剩寥寥幾場還有播映,終於趕上觀賞了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父親」。
霍普金斯的演技如何,無須贅述。有他必定有精湛、令人起顫的演技。
這部片故事是關於一位阿茲海默老年癡呆症患者,被歸類為驚悚片,不論演員、題材、內容都令我期待。
果然,看著劇中罹患老年癡呆的霍普金斯,他所面臨如黑洞一般的迷惘、恐懼和傷心,觀眾都感受到了。
我身旁隔著一個空位坐著的男孩也哭了,我想許多人都被劇中為病所苦的老父親,及他所面臨的各種恐懼、傷心、迷惑而傷心。
一個人最大的恐懼是甚麼? 是他的現實再也無法正常。
時空一再錯置、事件混淆不清、認不得最愛的人、最後連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最後的最後,只剩孤單、恐懼、害怕、渺小的自己。
人對生活、世界、生命的一切認知都來自於腦袋和心靈,
當自己的腦袋和心靈都不再能相信,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
生活變得膽戰心驚,身邊的人變得深不可測,生命失去了秩序和快樂,驚悚恐怕都無法形容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恐懼。
我也曾看過阿茲海默主題的電影,但這是第一次以阿茲海默患者的角度組成的電影。
當看到明明已經發生過的對話竟然重新來過、剛剛才見到的人竟然根本不存在、自以為的生活在他人口中形容為妄想,
這是多麼多麼恐怖的一件事。而更恐怖的是,只會越來越恐怖。
我覺得他好可憐,他好害怕,他好傷心,我覺得好難過。
我想起了我的阿公。
我和阿公感情非常好,我們是相差60歲的祖孫檔。
阿公在他的子女眼中,是個極度威嚴、不苟言笑、從未能親近的父親。
但阿公卻極度寵愛我。
他都會穿著一身白色英挺的西裝、戴著紳士帽,牽著我的小手帶我出席他的長青聚會。
以至於小小年紀才4、5歲的我,因為常跟6、70歲的銀髮族相處,自以為也是個小老人。
偶爾住在阿公家,他都會用蘿蔔、排骨熬糙米粥給我吃。糙米粥的香味我到現在還記得。
他會陪我睡午覺,牽著我的手。
有時阿公來我們家住個幾天,要走的時候我都好難過,我會去把他的鞋藏起來,希望他因此無法離開。
但他最終還是會離開。
後來阿公中風了,一次又一次,他的狀況也越來越糟。後期時他已幾乎是癡呆的狀態。
看著曾經英氣煥發的他,眼神變得渙散,連進食都要人餵,嘴角殘留著食物渣,如此不堪的模樣,和過去的他相比實在令人傷心。他後來大多呈現昏沉狀態,看了心裡真的很難受。
我還是喜歡牽著他的手,他的手一樣又大又溫暖,但卻再也感受不到他。
他最後一次中風後沒有再醒來過,躺在醫院兩三個月。
發生的時間剛好是我們即將移民,所以我已沒去學校。那兩三個月我都在醫院照顧阿公。
陪他講話、跟著看護一起照顧他,但他再也沒有回來過了。
阿公最後是在開腦手術隔日凌晨離開的。
我們的祖孫情,在15年畫下了句點。
不知道阿公在他最後渾沌的日子,是否感到恐慌? 是否會傷心無助? 在我們決定為他開腦最後一搏時,不知道他是否贊同?
這些永遠都不會有答案。
我只知道,雖然現在不再那麼常想起,但他一直在我心裡。
希望我曾經為阿公帶來他人生的一些快樂時光。
阿公,希望你一切都好。我今晚想起了你。
#安東尼霍普金斯
#父親
形容祖孫感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年 娘家跟婆家一同團圓過年💕
自從結婚後每到除夕吃年夜飯時
都會想起往年還在娘家時的回憶
想起過往的年菜、過往的家人
以及過往的家
雖然沒有到感傷
但吃了20幾年 #還是會想念的
今年除夕前一天帶著孩子跟娘家人出遊去玩
除夕當天再一同回到婆家
兩家9口一起吃年夜飯
那種感覺好難形容
可以說是 #很滿足 吧❤️
一直以來娘家跟婆家感情都很好
(會私下約出去玩的那種🤣)
是說我爸媽跟公婆都是很好相處的人
但他們的交情好到如此程度
也另我感到驚訝
同時也覺得感恩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這麼說過: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沃丁格
也曾發表一個長達75年 關於幸福的研究
如何活得幸福?
首要條件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
所以大部分的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
而大部分的幸福也來自於人際關係
今年的願望不多
希望全球疫情儘快穩定,大家都平安健康之外
也希望能維持共好的各種關係
繼續這小而平凡的幸福💕
#共好的親子關係_夫妻關係_祖孫關係_婆媳關係_親家關係_姑嫂關係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黑皮牛億耳🐂❤️
-
今天早上起床跟婆婆聊天
婆婆提到昨晚娘家人一起來吃年夜飯的事
詳細內容有點忘了,大致上是說
「這樣也很好,跟著時代走,你也不會太想爸媽,可以提早團圓,以後年夜飯都一起吃吧」
聽完真的很感動😭😭
感謝老天給我一個好婆婆啊❤️
形容祖孫感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上市兩天
竟然已經收到三千多字的讀後感
還結合了我最近很愛的 #鬼滅之刃
是祝福沒錯!
謝謝寶證心儀的拿鐵(還是舊名字比較熟悉)
20多年來不離不棄的支持
除了真愛也沒別的理由了
~~~~~~~~~~~~~~~~~
2021/01/15
寶之呼吸
望著書的封面,心想:一本由作者親筆題寫書名的著作,寫書的人自己一定是用非常慎重的心,看
待這本書的吧。手寫字如同印鑑簽名般意義的新書書名,作者一定是對這一字一句異常珍視、滿藏
心意與感情的。
在動盪與充滿不安的 2020,重設人與人之間地理的距離,考驗人與人心理間的距離: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作為 2020 的「倖存者」,心底充滿無限感激。
再微小的片刻都值得感恩:感謝萬里無雲的晴日裡,見到這本期待的新書被疼愛地擺放在書店醒目
的位置,感謝它是一本能負擔得起的成長知識;手捧著書回家,感謝有健康的身體和餘裕去閱讀去
感受。讀著的此刻,也許在某城市某角落同樣正值徬徨無助的另一人,尚未有緣份讀到;而我,有
幸遇見。
天意安排《人生最大的成就 是成為你自己》出現在 2021 這個全新的開始:宣示 Being Myself is a mission.
【人生•上半場】 才讀到第二章,已然發覺這根本是一本曾寶儀「人生上半場修心大全」。
如果每個人平均壽命能活到 85 歲,問問四十歲以前的自己,人生上半場,戰績如何呢?縱然稱不上 「風風火火、轟轟烈烈」,也還算落得不過不失、勉強及格?還是,是一場連球評在直播時都昏昏欲 睡的上半場?作為寶儀姐超過二十年的粉絲,見證過她人生前半場在演藝圈打滾經歷過的風雨與風 光:主持人/唱片歌手/電台 DJ/連續劇演員/電影明星/金獎典禮司儀/電影監製/暢銷書作者... 斜槓/跨 界/跨領域各種角色,二十多年來,換上不同球衣就上場,鎂光燈下收穫掌聲。
然而,一本四大章節、厚達 295 頁的四十年領悟,找不到任何一行字,是回顧這些絢爛的三分球戰 果。這本書卻是來告訴讀者:無論上場負責什麼位置攻守,即便在板凳區看他人奔馳,都要相信自 己是獨一無二的。《人生最大的成就 是成為你自己》裡的每一篇故事和叮嚀語,寶儀姐彷彿換下她 光彩奪目的名牌球衣,穿上最合身舒適的居家便服,與讀者促膝長談,向我們坦承心底最私密的時 刻,娓娓道來過往那些她如何克服恐懼與寬恕自己的歷程。
【壹之型 Awakening】
每段人生都會有個分界點:婚姻、移居、孩子出生、至親離世... 分界點前後,也許是兩段截然不同 命運。《成為你自己》有著一個大悲痛的開始,要解釋寶儀姐與爺爺之間的祖孫情,也只能用 "想像 如果有一天,當小丸子失去了她的爺爺..." 這樣來形容她的巨大哀傷。生命軌跡裡 (書中用詞是"人 生路徑") 的任務和功課,各人不同:生存溫飽、人際溝通、心靈寂寞、身體病痛...,每個階段又會 遇見不同課題,面對不同的恐懼。難題—解題—闖關—打怪..... 遭受打擊巨變,免不了會想問天
「為什麼偏偏是我?」
簡單一句"為什麼",對他人而言,未必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生命大哉問,但是對於當下陷入困局的自 己來說,絕對是內心呼天搶地的掙扎與不甘心,是切身跨不過的那道坎;需要被開解、需要指引或 是陪伴。而這樣的指引,有時只是道開關,ON 與 OFF 之間。
"覺醒"通常是由事件引導出的覺悟,而寶儀姐的"覺醒"過程,她在書裡將之剪輯濃縮成三次眼淚的洗 禮。至(淚)情(淚)至(流)性(轉)的她描述了三場痛哭的經歷,這三次情緒傾洩的瞬間,是內在的釋放, 是天地能量的療癒,更是天與地(人)的恩寵。於是她與我們分享生命裡的"覺察":打開心眼 (OPEN the EYE of heart),領略神的巧思與安排。我想,生命的"覺察",縱使尚未有慧根參透"天機",無論它 何時到來,從來不晚。只要懷著這份體悟與心思,當這些神諭式的回應出現時,我們便不會白白錯 失。
《成為你自己》提醒我們:心存天堂,處處是天堂;心念地獄,時時是地獄。一本具備誠意的著
作,是作者向讀者的剖心對話,讀者通過文字與著書人產生共感共振,作者所經歷過的,我們也能
在當中找到相近的自己。
【貳之型 Introspection】
第二章節裡,寶儀姐記述了一段自我探問的旅程:生命中,對你重要的為何/不重要的為何/可以犧 牲的為何。在上帝眼中,「曾寶儀」一定是一位非常上進的學生,因為她對於答案的渴求是如此熱 切,不停追索與探知。甚至自我剖析童年成長與家庭背景下,對於愛和金錢所欠缺的安全感;走過 大半人生,究竟他人的認同與讚美、金錢的積累,與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否必然相關?
她提到幼年到成長階段,在親情的愛裡學習、在愛情裡摸索,經由不斷親身實踐中獲取養份,或者 從挫敗中得到啟發。喜歡這一句:「體悟是親自走過,長出一種明白。」長!"長"這個字是長成,長 成,需要灌溉:用時間灌溉,用經歷灌溉。寶儀姐提及的幾道自我審視,正正令我想到,在學校制 式教育裡,不會教導我們的三件事:時間管理、財富智商、感情智慧。於是,在離開被用成績數字 評價的校園,我們繼續進入被用薪水衡量價值的社會;然後在為生活奔忙的歲月裡,用殘餘氣力理 解生命中最重要的時間、財富、愛。
(1) 從"不是"什麼到學會"是"什麼:
寶儀姐列舉自身經驗當中,那些在關係裡、成長過程中,那些阻撓我們"成為自己"無意識慣性/舊模 式。許多心理成長書裡提及的擔憂未知、委屈求全、完美主義、過度依賴、情緒勒索... 也都是關係 中熟悉的傷人自傷的致命點。「試過"我們不是什麼",才會逐漸接近"我們是什麼"」:《成為你自己》 告訴我們"成為自己"的過程裡,將"不是我"的東西逐漸在生命中剔除。
(2) 愛是一切事物"為之所是": 當讀到"為之所是"四個字時,眼淚撲簌流個不停...
因為曾經聽過最椎心的話語便是:"你是個很奇怪的小孩"、"別人家裡都沒有像你這樣"。脫口而出無 心傷人之話,最令人心傷。於是書裡的「為之所是」一詞,像是煉金熔爐裡量身燒製而出的四個大 字,滾燙熱辣著我的眼我的心。「愛是一切事物為之所是」:真正的愛,疼惜當中飽含包容,愛的就 是當下的全部。愛,會愛你此時的樣子、此刻的你、此刻的自己。
【叁之型 Choice】 電影《北非碟影》中的名句:「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選擇形成命運。生命永恆擁有自主權。每一天,我們都在選擇自己要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選擇和 什麼樣的人交往、選擇生活的目標、選擇閱讀的言論... 我們的觀點和態度,不會因為讀了一本書就 能馬上轉變,作者的生命分享是提供了方法、選項與提醒。而選擇,會令人趨近於想成為的人,也 就是書裡所使用的"頻率"一詞。或許離那個「想成為的自己」理想狀態仍然遙遠,還是要為自己調 頻,一個刻度一個刻度,慢慢趨近理想中的頻率。
然而,人生唯一無法選擇的是:父母。與父母間的情感關係,是為人子女與生俱來的第一道考題。 寶儀姐分享了她與母親和解的重生日,當她寫到「我謝謝她當年勇敢地把我生下來,讓我有機會體 驗這個美好的世界」時... 天啊,又賺走了我一缸眼淚... 想起寶媽當年隻身帶著女兒走過的那段路, 對一位年輕女性而言,多麼不易。
而如今,兩母女的「將關係格式化,恢復原廠設定」,寶儀姐描述起來不過是在第 221 頁短短一頁 紙,也不知道在那一個小時多裡,兩人有多少眼淚;但是我知道:人與人之間是互相的,必須雙方 都擁有相通的心意與誠意,加上更難/難得的是智慧,才能完成「關係格式化」。「格式化」背後,需 要多少的諒解和體貼,多麼不容易啊。
【肆之型 Mindfulness】
缺乏覺察力的生活如同設定成「自動導航」的人生,被日常的千篇一律控制靈魂,就像電影《SOUL 靈魂急轉彎》裡那些黯淡無光虛無遊蕩的黑化靈魂;也是電影《CLICK 命運好好玩》當中,被按下快 轉、飛逝而過的無意義時光。如果我們不將心思放在眼下、放在當下,日子會蒼白無比。覺察的練 習,打造靜心的力量,透過自我內在的對話,有意識地為自己做出選擇與決定。
一部作品能否與生命結緣,端看能否照見自己。閱讀者會被觸動的點各不相同,書中若然出現填補 心靈最需要的一句話,與作品之間的緣分也就圓滿了。讀完《人生最大的成就 是成為你自己》之 後,我會把它定位為一本陪伴之書,一本陪伴人生下半場的「備忘錄」。哨音響起,下半場展開時, 遇上茫然失落、沮喪挫敗、又或者疲憊不知為何而戰的時刻,有著這本「備忘錄」相伴,也就多了 份安撫的力量,因為當中有著溫暖、有著溫柔與包容的聲音。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這個書名,沒有標點符號。當中,該為它填入什麼標點符號?中 間會需要逗號嗎?最後是問號?句號?或是驚嘆號?還是,可以是句 ing 進行式?或者,唯有到了 生命最終點,我們才會明白自己最後完成的是什麼句子。這一切,也都寫在老天爺的腳本裡了吧。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希望這本書能陪伴在路上的你
形容祖孫感情 在 #祖孫親情 - एक्सप्लोर करें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除了父母的愛之外,有一種愛是更自在更有趣,就是與爺爺及奶奶間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情感。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來自#小時報 出版的#奶奶的花園 及#我的鼻屎爺爺 祖孫繪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