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醫界女傑.政壇英雌 #許世賢(1908〜1983)
文/陳永興
許世賢,1908年出生於台南的書香世家,小學畢業後考入台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畢業後,進入東京女子醫專。1930年3月醫專畢業後,返回台南行醫,首先在台南醫院服務,接著獨自開設德泰醫院、世賢醫院。1933年,許世賢和同年齡的嘉義醫師張進通結婚,婚後兩人同入九州帝大深造。1938年張進通取得醫學博士學位,隔一年,許世賢也通過論文,獲得醫學博士。夫婦兩人同獲博士,聲震全台。1941年同返台灣,於嘉義市創立順天堂醫院。1945年11月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任命許世賢為第一任嘉義女中校長。1947年二二八事變時,嘉義市參議會許多議員遭到殺害,迫得許世賢攜帶幼女張博雅連夜避難外地,才逃過一劫。
1957年許世賢連任第二屆臨時省議員,她精彩的質詢、問政,使得她和李萬居、郭國基、郭新雨、吳三連、李源棧合稱「#五龍一鳳」。1960年許世賢三度連任省議員,1963年許世賢四度連任省議員,1968年1月許世賢參加第六屆嘉義市長選舉,成為全台第一位民選女性縣轄市長。1982年的選舉,她成為台灣地方自治史上最年長的民選市長。1983年6月30日許世賢因長久積勞的肝硬化症,病逝於台北中華開放醫院,享年七十六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的網紅張秀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厝庄要到世賢路最快的方式,就是走海口寮路,上下課、上下班時間,騎這條路的人相當多,但道路相當狹窄,會車不易,交通緊張。 有人來服務處陳情,希望嘉義市政府能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將海口寮路進行道路拓寬,當時的張耀仁處長十分重視,也親自到現場勘查,發現道路使用狀況緊張,將這件案子馬上送都委會。 黃敏惠...
張 許世賢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Q哥陳柏惟和基進黨台派的歷史和數學又出錯啦,事實上參加中華民國憲法制定的代表中台灣人民不是零唷。
台派是不是不會用Google和維基百科啊?
好心的我提供以下當年的台灣代表名單:
郭耀廷、顏欽賢(台北縣,候補李友邦)、黃國書(新竹縣)、林連宗(台中縣,候補謝東閔)、李萬居(台南縣,候補韓石泉)、林壁輝(高雄縣,候補洪約白)、張七郎(花蓮縣,候補梁阿標)、鄭品聰(台東縣,候補陳振宗)、高恭(澎湖縣,候補鄭暻文)、連震東(台北市,候補廖文毅)、謝娥(婦女,候補許世賢)、南志信(高山族,候補華清吉)
張 許世賢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人生舞台(12)
台灣第一位的女博士,就是衛生署長張博雅的母親許世賢女士。
這位”功冠嘉義”的現代媽祖婆,她一九0八年四月一日出生在台南府城的書香世家。父親許煥章是清朝的秀才。
許世賢女士在讀”台南第二高等女校”的時候,不但學科成績優秀,體育方面也十分出色,是學校的風雲人物。
「高女」畢業後,她去日本留學,讀東京女子醫專(現在的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服務,在台南醫院擔任內科醫師。二十六歲與張進通先生結婚,夫妻二人再度去日本深造,一九三九年在市長任期未滿前,她出馬競選立法委員,以十九萬的全國最高票當選。
六十六歲她放棄立委的職務,一般人認為她必定退隱山林,安享晚年,但一九八一年她又參加市長選舉(年紀限制的行政命令已取消),結果得八成的選票,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後,她順理成章成為台灣第一位的女市長。
這位台灣省自治史上的第一位女百里候,以七十六歲的高齡病死在任內,受她的庇蔭,她的女兒張博雅也在補選中,打敗對手,順利接任,成為台灣第一對的母女市長。
張 許世賢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許厝庄要到世賢路最快的方式,就是走海口寮路,上下課、上下班時間,騎這條路的人相當多,但道路相當狹窄,會車不易,交通緊張。
有人來服務處陳情,希望嘉義市政府能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將海口寮路進行道路拓寬,當時的張耀仁處長十分重視,也親自到現場勘查,發現道路使用狀況緊張,將這件案子馬上送都委會。
黃敏惠市長上任也快兩年了,阿華請問現在的都發處顏處長,這件案子的進度如何?
最近一次召開專案小組會議是109年2月24日,工務處建議將路型再做修正,減少道路彎曲並從原本4米拓寬到30米。
都發處長答為了帶動嘉北車站發展,拓寬到30米是較長遠的計畫。
工務處10月底以前會將線型規劃完成,送給都發處;個案變更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時程,工務處長希望兩邊同時進行,看哪一邊時程最快。
海口寮路是出入許厝庄/世賢路的捷徑,由於道路實在太窄,會車危險,希望市府能盡快加緊腳步,讓出入的居民能擁有用路安全保障。

張 許世賢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生活中的小問題累積起來就會變成大問題;同樣在一個都市中,或許對政府來說不成問題,但對市民來說則可能是一個大問題,累積下來可能會造成民怨,甚至未來影響到對政府的不信任等問題。
藉著今天的質詢時間,阿華想替市民發聲,告訴我們的市政府,嘉義市正在發生的日常問題。
交通處在世賢路一段的綠帶上有設置自行車專用道,但是!!
附近有一些居民為了貪圖方便,將機車騎到自行車專用道上;民眾到服務處陳情此事,我們馬上會同相關局處人員到現場會勘,服務處得到的會勘結論,讓阿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民眾希望能設立禁止機車進入的立牌,但市府給我們的結論則是建請張秀華議員服務處協助輔導民眾,在道路綠帶分隔島上運動休憩時應注意自身安全,如有看見機車行駛至分隔島上,亦可通報警察局依法進行取締。
阿華只好請教處長,我們該如何協助輔導民眾?
再來第二個問題,當我們在路上看到動物屍體,一般都會通報環保局前來幫忙。
不過有相當熱心的民眾,因為不忍看動物在路上任其曝曬輾壓,會將屍體裝袋並親自送至收容所。
問題來了,收容所依寵物屍體焚化收費標準向該民眾索取費用,這個辦法該如何界定是否是該民眾的寵物?
希望市政府建設處能夠針對這個問題再做細節上的修改,訂立更加明確收費標準。
這兩個問題,就是日常中所發生的,阿華希望在今年年底審查預算,能編列預算重啟「1999」專線,專責受理名眾陳情,成為市民與政府最佳也最快速的聯絡管道。
市長答:「1999」不僅是服務市民,亦是市府內部工作分發聯繫都能夠更加精準。今年將會研議辦理,考量重啟,也敬請市議會支持這項便民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