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西元前 ◎方文山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妳在櫥窗前 凝視碑文的字眼
我卻在旁靜靜欣賞妳那張我深愛的臉
祭司 神殿 征戰 弓箭 是誰的從前
喜歡在人潮中妳只屬於我的那畫面
經過蘇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許願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祭司 神殿 征戰 弓箭 是誰的從前
喜歡在人潮中妳只屬於我的那畫面
經過蘇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許願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
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愛在西元前 愛在西元前
◎作者簡介
方文山(1969年1月26日-),臺灣歌曲作詞人、作家、導演、編劇、唱片公司合夥人和出版經營者,生於台灣花蓮富里,祖籍江西贛州于都。五歲隨父母遷居桃園,畢業於桃園成功高商電子科。
2001年以歌曲<娘子>提名第12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2003年以<威廉古堡>獲得第十二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2008年以<青花瓷>獲得第19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
2007年曾出版詩集《關於方文山的素顏韻腳詩》。目前已創作300首以上當代詞作,詞作入圍及得獎紀錄約有三十筆,相關學位論文研究資料有六種。
◎小編張寶云賞析
<愛在西元前>是周杰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林邁可編曲,收錄在周杰倫2001年9月20日發行的專輯《范特西》中。
這首詞作運用如下幾個文學性的策略達至語義的豐盛,首先是有關於「異文化的用典」,古巴比倫王、漢摩拉比法典、祭司神殿征戰弓箭、蘇美女神、底格里斯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楔形文字,這些異文化的符號形成此詞基礎的時空脈絡,使原先出現在教科書或旅遊介紹的文字,瞬間立體深邃,將閱聽大眾拉進一古老而陌生的神秘國度。
第二是透過語詞的反覆描敘而達到「人物間情愛的張力」,歌詞中「妳在櫥窗前 凝視碑文的字眼/我卻在旁靜靜欣賞妳那張我深愛的臉」、「喜歡在人潮中妳只屬於我的那畫面」、「我以女神之名許願/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閱聽者可從語詞的描繪中不斷得到「你」與「我」之間的種種過往和情意流動,自行建構出兩者之間濃重深厚的情感經歷,強化此詞作中主角對愛情的執念。
第三個可觀察的敘事策略是「跨時空連結穿越所形成的時空多重性」,詞作中利用主述者「我」的敘述視角,呈現了「過去」與「現在」的疊合狀態,因此這段戀情橫跨古今,形成一則穿越的戀愛故事,當主述者「我」提到「我給妳的愛寫在西元前」,又同時道說「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詞作中的「我」既在西元前就已許下愛你的承諾,而此世「重演」意味著「我」仍然在當下愛著你,不論前世或今生,「你」知道或不知道,「我」都在跨時空的情境底下守著風化千年的誓言。
最後是「不同語言材質的運用與拼接的組織結構」,當流行歌詞傳抄蔚然成風,要更新一般情歌體式裡以訴說情感為主的抒情模式,便顯得十分困難,然而方文山將臺灣當代詞作結合各項題材,例如<娘子>、<東風破>、<雙截棍>、<威廉古堡>、<青花瓷>、<亂舞春秋>,以各種語言材質突破舊有的符號系統,加上2000年前後臺灣碎裂拼接的語言組織結構早已隨處各見,方文山詞作當中大膽創新的語境與周杰倫靈活的音樂風格結合,形成華語歌壇最具威力的詞曲搭檔,也一舉更新詞作原先因襲的語言模式。
--
美術設計和攝影來源:李昱賢,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0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方文山 #愛在西元前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1:從〈愛在西元前〉的歌詞看來,方文山應該沒去羅浮宮看過「漢摩拉比法典」 - every little d
資料來源2: 穿越千年的爱情证明!《爱在西元前》描述的传说周杰伦 (sohu.com)
資料來源3:如何评价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 - 知乎 (zhihu.com)
資料來源4: 方文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資料來源5:愛在西元前(周杰倫演唱歌曲)百度百科 (baidu.hk)
資料來源6:方文山_百度百科 (baidu.h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榮幸巧遇地方文史工作者張明忠老師,介紹許多炳忠過去都不曾了解的鄉土歷史,包括林爽文事件乾隆賜給佳里金唐殿的旌忠碑,1895乙未年在北京參加「公車上書」血淚陳情勿割台澎的台南舉人羅秀惠「左手」書寫的對聯,以及鄭成功登台到康熙收台中間的興衰分合......等。 此外還帶炳忠看了一直久仰的廣東大師何金...
張遷碑作者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怎樣用一個字挪動一塊巨石》
據地質學家考證,這塊巨石屹立北美洲已歷20億年變遷,跟着加拿大的冰川移動遠道而來。經過幾場戰爭,殖民者從原住民的語言奪取了稱呼,將那個地方名為威斯康辛,1836年正式被美國國會納為領地。而巨石所在地則為麥迪遜市,在1848年建成威斯康辛大學分校,它就從此成為校園景致的一部分。
直到1925年,終於有人類對它舉起斧鑿。為紀念前校長Thomas Chamberlin,這位傑出的地質學家,校委會將這塊巨石命名為張伯倫岩,並鑲上一塊牌匾。百年來一直相安無事,直到去年11月,一個學生從1925年的剪報找出了他的「驚人發現」,改寫了這塊張伯倫岩的命脈。
報道將這塊石頭形容為「nigger head stone」。在20年代,這個詞是對深色巨石的普遍形容,到後來才被美國人視為一個冒犯黑人的字眼,但大學黑人學生會一於少理,告上校委會,要求盡快將它移除。
岩石沒有歧視黑人,張伯倫也沒有歧視黑人,但就因為近百年前一份剪報的一個用字,令到校委會容不下它:「我們認為將岩石紀念碑移離顯眼位置可以防止對我們社區的進一步傷害。」
這塊岩石只是使出變硬,攻擊它的小精靈卻因為混亂狀態而受到傷害了。
大學最終否決將巨石打成碎塊的建議,決定撥款$50,000美元將張伯倫岩移到一個對大家都安全的地方。
相較之下,冰川運動對巨石遷移的地質學影響似乎比黑人運動遜色得多了。
作者
張遷碑作者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薦序]
我的新書《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早期中國史與考古 李峰教授的推薦文。
〈從古代四川的歷史了解世界歷史的普遍過程〉
李峰
(哥倫比亞大學早期中國歷史和考古 教授)
欣聞胡川安先生大著《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即將由聯經出版付梓行世,這是一件喜事!胡川安先生從台灣來北美求學,八年寒窗,終於2017年完成他的博士論文(也就是這本書的英文稿),順利取得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博士學位。回臺後工作之餘,及時修改並完成了此書的中文本,成爲他學者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這是我要首先向他表示祝賀的。胡川安先生命我作序,考慮到我和這本書有一些間接的關係,就不揣淺陋,欣然應允了。
我和胡川安先生認識,是他在麥吉爾大學的導師,著名的秦史學家葉山(Robin D.S. Yates)教授介紹的。那時川安是博士第三年,加拿大和美國制度相似,那就是要通過一個資格考試,才能取得作博士學位論文的資格。這種考試一般要選三到四個研究領域,而負責任的老師一般會指導學生選擇與下一步畢業論文有關係的領域,進行一到兩學期的系統學習,然後參加考試。葉山教授邀請我作川安中國考古學領域的指導教授,我接受了邀請。當時川安和我商定的總題目是“古代帝國的考古學”(Archaeology of Ancient Empires),目的是系統學習怎樣從考古的物質證據來研究帝國。在這個總題目之下我們設定了四個專題:1)“羅馬化問題”;2)帝國的比較考古學研究;3)“中國早期帝國的考古學”;4)“畫像石墓”。每個專題之下都有一個長長的書單。我過去常常用這種設方法指導學生,原因是它一方面可以涵蓋博士論文所需的一方面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將來工作後這個書單可以很容易地變化成一門課的内容。不同的是,我們的學生一般自己去讀這些書,然後考試即可。而川安方面則有葉山教授的嚴格要求,即學生必需階段性地和老師討論這些書的内容。這樣我們就約定每月見一次面,每次兩小時,共討論四次。地點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肯特大樓我的辦公室。
這樣,2012年秋季,胡川安先生每個月從蒙特利爾(Montreal)來紐約一次,共四次。每次往返要穿越美加邊境不説,乘坐灰狗巴士(也是我當學生時的常用交通工具)單程車程加上中途休息大約要九到十個小時,往返兩日,非常辛勞。這使我心中感到多有不忍。這也常常讓我想到哥大歷史上的一件往事,或者説是憾事。1947年著名的經濟學家波蘭尼(Karl Polanyi)被哥倫比亞大學所雇傭,那時的美國正是極右的麥卡錫主義興起的時代。波蘭尼的夫人因爲是前奧地利共產黨黨員,所以她被拒絕美國簽證。無奈之下,波蘭尼夫婦只好把家安在加拿大的多倫多,而波蘭尼自己則每周從多倫多乘飛機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大學上課。但是,波蘭尼在哥大期間以“古代帝國的經濟”項目申請到福特基金會的一大筆資助,設立了古代經濟史的講座。也正是這個講座開創了古代經濟史的研究領域,培養了一大批學者,其中就包括給他做助教,後來成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的摩西·芬裡(Moses I. Finley)。川安雖然年輕些,但是他那種爲了學術而遠程跋涉的精神也是非常可貴的。況且他每次到紐約之前,都會認真地將自己這一個月讀的書寫一份提要發給我,這樣我們見面時就可以集中討論那些最重要的或最直接有関的著作。我想,有了這種不畏艱難,孜孜不倦精神,他將來一定還會有作爲的。
2012年12月6日,我受麥吉爾大學邀請赴蒙特利爾參加胡川安先生的博士資格考試。同時擔任考試委員的還有葉山教授和麥吉爾大學研究中國文學的Kenneth Dean教授。不出所料,川安在考試中表現出色,特別是在我的一部分,他幾乎是圓滿的回答了我的所有問題。還記得考試結束以後,葉山教授對我和Dean教授講,他參加過哈佛等校的多次博士考試,哈佛的學生也做不到川安這樣的出色表現。做為老師是不會多誇自己的學生的,葉山教授能這樣講,可見情況特殊,他内心是十分滿意的。
胡川安先生這部大著,簡而言之,反映了美加地區博士論文的典型設計,即主題突出,行文流暢。整本書的目的是爲了解決一個主要問題(即Research question),而書裏的章節則是圍繞著這個中心的問題來展開的。這和中國大陸或台灣乃至日本常見的博士論文是不太一樣的,後者往往是對一個專題的有關資料的徹底清理,並在此基礎之上得出相關結論。
以問題為導向的著作有目的明確,結構緊凑,主題一以貫之的優點。胡川安先生這本書的中心問題是:四川地區的古代文明是否是與黃河中游為中心的早期中國文明相區別的一個獨立的文明?如果是,四川地區是怎樣由一個獨立的文化區通過秦漢早期帝國的殖民逐漸變成中華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關於這個問題的前半問,我想現在研究早期中國文明的學者都會同意川安的觀點,即四川地區青銅時代的古代文明是一個有獨立起源,並自成發展體系的獨立文明。關於這個問題的後半問,不同于過去中國史學中已經固化的“漢化 ̶ 蠻夷化”的兩極視點,作者采取被征服者的視點,强調被征服者的主體積極性(Agency),從而揭示了一個複雜和動態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中本地人口對於作爲殖民者的秦漢帝國采取了多元的態度:有抵抗,有合作,也有消極對抗,更有人利用帝國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其他制度性的便利條件(如對更遠地區所謂“西南夷”的殖民)和商業機會,巧妙地提高了自己的社會地位,或謀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後一點上,特別是書中第三至四章對秦漢帝國治下的四川地區社會變遷和經濟活動的分析非常精彩,可以當作早期帝國的一部地方經濟史來讀。而書中第六章更是將前幾章四川地區在宗教和文化上獨特個性的討論落實到了物質文化的證據之上。這些均是本書的精彩之處。相信讀者會和我一樣從本書中學到很多知識。
更應該指出的是,本書所研究的問題有著廣闊的歷史普遍性,也可以説是人類歷史上最常見的一個歷史過程(Historical process)或現象。遠到古代腓尼基人和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的殖民活動或周人在山東地區對所謂東夷民族的殖民活動,近到明、清帝國在雲貴高原的殖民統治,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胡川安先生能用豐富詳實的文獻和考古資料來揭示這個過程中複雜的動態機制(Dynamics),從而提供一個典型的研究範例,這對世界史的研究也是有很意義的。如果說這部大著尚有什麽可改進的地方,那就是在大的歷史背景中的一種更强的比較視角。譬如,青銅器技術出現於西亞並逐漸在歐亞大陸傳播;中國的黃河中游社會在公元前三千年下半接受這個技術后,很快發展出了一個複雜和龐大的技術體系,成爲之後商、周國家的基礎。從這個大的背景看,四川地區無疑是這個大的體系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在由黃河流域傳來的青銅器技術的影響下實現了本地社會的飛躍,從而進入了早期國家時代。另如,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是非常不同的政體,其擴張過程和造成的影響也很不一樣 ——秦漢帝國的擴張主要表現在隨領土延申官僚體系的擴張。里耶秦簡表明秦帝國的地方官僚組織大量缺員,這種官僚體制在地方的擴張對於四川這樣實行嚴格殖民統治的地區社會一定有很深遠的影響。關於這些問題,作者均可以是在今後的研究中繼續探索。只要有一部好的研究著作,才可能有機會讓它變得更好!
2020年12月19日於紐約森林小丘家中。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張遷碑作者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很榮幸巧遇地方文史工作者張明忠老師,介紹許多炳忠過去都不曾了解的鄉土歷史,包括林爽文事件乾隆賜給佳里金唐殿的旌忠碑,1895乙未年在北京參加「公車上書」血淚陳情勿割台澎的台南舉人羅秀惠「左手」書寫的對聯,以及鄭成功登台到康熙收台中間的興衰分合......等。
此外還帶炳忠看了一直久仰的廣東大師何金龍的剪黏作品,就在金唐殿虎門上方暗藏的孫中山先生造像,當時為避日本殖民當局耳目,以「中央公論」四字掩飾。至於龍門上方也有的孫中山先生剪黏塑像,則是何大師徒弟在台灣光復後的作品,便可直接寫上「大中華民國」字樣了!
張明忠老師強調,這些廟宇中的剪黏作品,其實也就是過去農業社會重要的倫理教育,將我們中國人忠孝節義的文化寓意其中。
炳忠特別喜歡走訪台灣有歷史的宮廟,除了從小家裡的民間信仰外,也因為每座廟承載的其實就是先民從唐山過台灣的奮鬥史,更是割不斷的文化血脈的根源,「開庄立廟」就是早年台灣先民開墾的重要標誌。
幾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人事變遷,惟有古剎與端坐其中的神佛,繼續見證這片土地上的滄海桑田。憑弔這些前塵往事,好似一切仍歷歷在目,台灣的前途命運,也就在轉瞬之間,翻湧於我們的眼前!
(王炳忠臉書直播回放)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