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華來報告】
#台中防疫關鍵時刻👩🔬 #瓊華請命第二劑施打💉
#瓊華 今天在總質詢時,為 #台中65歲以上長輩、#社福機構、#洗腎病人的第二劑疫苗 及 #18歲至22歲青年的疫苗 請命,現在正值全台防範Delta變種病毒的「#關鍵時刻」,希望市府務必好好把握時間,也不要讓18歲以上到22歲的年輕朋友變成「#疫苗孤兒」。
盧秀燕市長表示,市府 #已經展開65歲以上長輩第二劑疫苗的接種計劃,採預約、造冊「#雙軌制」,台中市將在 #9月15日至17日 開設「快打站2.0」為長輩服務,同時18歲到22歲區間的年輕朋友疫苗施打,與社福機構、洗腎病人第二劑疫苗都把握時間推動,建構 #城市防疫網。
#18歲到22歲區間的年輕朋友,經過市府盤點疫苗,確認第8輪施打計畫的疫苗是足夠的,提醒 #7月19日前已意願登記AZ疫苗,但尚未接種第一劑的18歲至22歲民眾,於開放預約時間至1922疫苗預約平台預約,屆時可至醫療院所施打。
#台中市民政局 補充,#最快明後天 各區公所會陸續發放新冠肺炎疫苗第二劑注射通知書,並以「#分里、#分時段」原則分流接種,請長輩依通知單標示的時間、地點前往快打站施打。
🔸相關新聞彙整如下:
吳瓊華「關鍵時刻」為疫苗請命 盧秀燕:快打站2.0下週上路
https://is.gd/PgbzJT
記者 #諸葛志一/民眾日報報導
議員為疫苗請命 台中長輩第二劑、18~22青年確定能打
https://is.gd/qGAjK0
記者 #張淑珠/台灣新生報報導
台中65歲以上可打第二劑AZ疫苗了!預計9月15日開打
https://is.gd/bNuz2T
記者 #喻文玟/聯合報報導
長輩第2劑AZ來了! 盧秀燕︰15至17日設45處「快打站2.0」
https://is.gd/6Xg2EB
記者 #蘇孟娟/自由時報報導
65歲以上第2劑AZ 台中設45處快打站15日起接種
https://is.gd/g3fvLx
記者 #趙麗妍/中央社報導
總算等到了!65歲以上長輩AZ第二劑15日開打
https://is.gd/QN3avG
記者 #寇世菁/中廣報導
📌瓊華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501310/
📌瓊華LINE@線上服務平台
http://line.me/ti/p/@kwr9392g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 題目:《選舉制度「大完善」THEY CALL IT AN ELECTION---人大一致通過 無人反對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 顯示中共權鬥越趨激烈》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
張瓊文記者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化普拉斯S1E04】焦元溥:這時代 金曲獎分男女歌手有意義嗎
‧主題:焦元溥的古典音樂課
‧主持人:邱祖胤/中央社主任記者
‧與談人:焦元溥/樂評人、作家
「十年生死兩茫茫……」多年前瓊瑤一部戲中,劉雪華唸的台詞,為何讓焦元溥驚呆了?爸爸焦仁和卻一句話敲醒兒子,「那不是瓊瑤寫的,是蘇東坡。」這又和「俄羅斯文學之父」普希金有什麼關係?
金曲獎剛結束,最佳男歌手獎跌破眼鏡,焦元溥的看法是……,他拋出另一個反思,「這個時代,分男歌手、女歌手有意義嗎?」Hip-Hop與流行樂在焦元溥耳朵裡帶勁嗎?
鋼琴演奏家殷承宗竟是廈門鼓浪嶼的島主?他與哥哥講話說得是「閩南語」,還有八分之一的白俄羅斯猶太人血統,這個大八卦,焦元溥怎麼發現的?柴可夫斯基好大的膽子,到底改編了誰的曲子,被台下觀眾怒罵「褻瀆」?
▶️這是一堂你花8000元,還不一定搶得到的課程,來聽聽焦元溥怎麼說。
|本集重點|
(00:03:14)古典音樂與香菜的驚人相似度
(00:06:06)本屆金曲獎大家都對╳╳有意見
(00:09:37)焦元溥對自己最大的期許是……
(00:11:50)來自1992年至1994年的一封信
(00:16:08)入門先聽〈磨坊少年與小溪〉
(00:21:25)普希金的祕訣跟拜倫有關?
(00:32:06)考考你:〈奧涅金〉第一個音是?
(00:34:20)鼓浪嶼島主……殷承宗?
(00:38:37)衣索比亞酋長小孩心中難解的結
(00:44:28)柴可夫斯基改編……觀眾罵褻瀆?
(00:46:30)他就是俄羅斯人的蘇東坡
(00:55:43)彩蛋時間:焦元溥聽哼歌猜曲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陳薇雯、張若瑤
#文化普拉斯 #焦元溥 #邱祖胤 #樂讀普希金 #中央社好POD
▶️立即收聽:
▶️【Firstory】https://reurl.cc/mv6YRG
▶️【SoundOn】https://reurl.cc/NZ1NOm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2oMl7m
▶️喜歡這個節目,請訂閱「中央社好POD」留下五星評價。
▶️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
▶️「文化普拉斯」圈粉:facebook.com/poserordady
▶️意見信箱:cnaonpodcast@gmail.com
張瓊文記者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獻身電影的引路人】 #李行
有「臺灣電影教父」之稱的導演李行,19日因病逝世,消息一出,兩岸三地許多電影人同聲哀悼,為失去這麼一位前輩導師深深感慨。
李行出生於1930年的上海,大學時期於蘇州修讀戲劇,受費穆的《小城之春》影響,對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隨即因國共內戰被迫中斷學業,並輾轉遷徙至臺灣。
就讀師範學院期間,李行相當熱衷於表演,時常參與話劇社演出並擔任導演,即便退伍工作後,仍不改其志,總是主動尋求各種出演電影或加入製作的機會。
1958年,已出任多部電影副導的李行,終於迎來第一次執導的機會,處女作《王哥柳哥遊臺灣》不僅相當賣座,同時也掀起了臺語喜劇片的風潮,而他也陸續拍攝了《豬八戒與孫悟空》、《豬八戒救美》、《凸哥凹哥》、《王哥柳哥好過年》、《金鳳銀鵝》等電影,均取得不錯迴響。
1963年,李行改拍國語片《街頭巷尾》,這部電影不僅成了健康寫實路線的濫觴,也令他在被拒多次後終於成功進入中影。甫加入中影的他,即與李嘉合導了第一部彩色劇情長片《蚵女》,並獲得1964年亞洲影展最佳影片,隔年又再以《養鴨人家》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情片。
在寫實電影上獲得肯定,李行拍起文藝愛情片也毫不含糊,與瓊瑤合作拍出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浪花》等電影,賣座之餘更捧紅了唐寶雲、柯俊雄、甄珍、鄧光榮、秦漢、秦祥林、林鳳嬌、張艾嘉一眾巨星。
1995年,李行獲金馬獎頒予第32屆終身成就特別獎,而這之前他已用《養鴨人家》、《路》、《秋決》、《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臺北》在金馬累積了三座最佳導演和七部最佳劇情片,其中更於1978-1980年創下三連霸紀錄。
90年代開始,李行從專注個人職業生涯轉而為推展電影事業服務,不僅在金馬影展由民間主辦後接過主席之位,更積極推動兩岸電影文化交流,其執掌的十三年內,將金馬自原本的地區性獎項擴大格局,重新定位成全球華語電影的國際競賽,為後來金馬的輝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李行曾自述電影就是他的天命,他始終滿懷熱忱且樂於提攜後進,為臺灣電影留下難以抹滅的貢獻,回望近七十年的電影生涯,想來應是無愧於心,祝福他,一路安好。
#你對李導的哪部作品印象最深呢
#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吧
#報時光UDNtime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79/2/15
攝影:張福興
圖說:導演李行在電影回顧展中表示他從事電影工作前後已廿個年頭。
歷史新聞
【1979-02-05/聯合報/07版/】
李行一心為國片前途而努力
電影圖書館為他舉辦回顧展
【本報記者黃寤蘭特稿】電影圖書館成立後舉辦的第一個活動,是為期一個半月的「李行作品回願展」。館方選擇了李行導演的十八部作品,從早期的台語片到最近的「小城故事」,放映給五百多位具有會員資格的人觀賞。
館方選擇李行的作品有很好的理由。李行的導演生涯前後二十二年,始終堅持著文藝片路線,從他的四十部作品裡,可以看出從民國四十六年到現在台灣文藝片轉變的趨勢,其中不乏影響風氣的作品。
四十部作品中,前九部是台語黑白片,第十部「兩相好」採國台語雙聲帶發音,是李行進入國語影壇的里程碑。第一部作品「王哥柳哥遊台灣」上下集即為製片人賺了大錢,李行就繼續走這種古裝滑稽喜鬧路線,又拍了「豬八戒與孫悟空」、「豬八戒救美」、「凸哥凹哥」、「王哥柳哥好過年」,「白賊七」及續集,「金鳳銀鵝」、「新妻鏡」等。矮仔財和李冠章是這個時期最受歡迎的明星。
那時歌仔戲盛行,「金鳳銀鵝」就是請戲班子來拍的電影,影棚搭在戲院裡,日夜兼拍,十天內要趕完,因為戲班子生意太好,超出十天就要算二十天計。日本片對台語片的影響也很深,「新妻鏡」就改編自日片,「兩相好」則模仿香港「南北和」、「南北兩家親」式的電影。
「街頭巷尾」是李行生命歷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點,這是他第一部國語片,最後一部黑白片,小銀幕,同步錄音。這部電影為國片影壇「健康寫實路線」的濫觴也使李行順利進入中影公司,成為彩色國語片的導演。這以前他屢次申請加盟中影都遭婉拒,「街」片上映時,當時的中影總經理龔弘才發現他的才華,而羅致旗下,簽了三年約。 進入中影,李行細膩而富鄉土色彩的風格得以發揮,連連導出「蚵女」、「養鴨人家」、「婉君表妹」、「啞女情深」等片,及與李嘉、白景瑞合導的「還我河山」,和一部非中影出品的「日出日落」。「蚵女」與李嘉合導,號稱台灣第一部獨立自製彩色寬銀幕電影,因為前此的數部彩色片「吳鳳」、「秦始皇」、「金門灣風雲」為中日技術合作,「梁紅玉」是小銀幕。不過「蚵女」底片仍是送到日本沖印的。這部片子打破國片在亞洲影展中抱鴨蛋或拿個童星獎的紀錄,奪得最佳影片獎。
細數前塵銀幕上 始終執著藝文片
「養鴨人家」是李行第一部獨立導演的彩色電影。那時黃梅調影片風行一時,「梁祝」在「蚵女」前造成空前轟動的紀錄,李翰祥來台創辦國聯公司,連連導出「七仙女」、「狀元及第」等賣座片,刺激台灣影業急起直追。「養鴨人家」再次得到亞洲影展最高榮譽,也是第一部進入香港市場的國片,以後黃梅調就漸趨式微了。
民國五十五年邵氏父子公司在香港闢雙麗(麗都、麗華)院線,專映國片,「還我河山」是開幕首映影片。這條院線持續了十餘年之久,最後終因國片失去了香港觀眾而為嘉禾合併。
「貞節牌坊」、「路」和「玉觀音」是李行摒棄市場因素純粹就電影藝術觀點而拍的作品,但這種嘗試卻使他因票房失敗而走入低潮,轉而朝「情人的眼淚」、「喜怒哀樂」、「羣星會」、「母與女」、「愛情一二三」等故事片發展。不過李行始終不曾放棄理想的創作慾望,「秋決」又使國語片壇產生一次震盪。
這以後李行走入都市型態浮華的文藝片階段,連連出品「風從那裏來」、「大三元」、「彩雲飛」、「心有千千結」、「婚姻大事」、「海鷗飛處」、「海韻」、「碧雲天」、「浪花」、「風鈴風鈴」、「白花飄雪花飄」等片,主角在甄珍、鄧光榮、秦祥林、林鳳嬌、秦漢等人身上打轉,和他前期風格迥異;其中只有一部「吾土吾民」特殊些。
近兩年,李行又企圖回到從前溫厚的鄉土風格,而拍出「汪洋中的一條船」及「小城故事」。他認為二十二年的導演生涯能為影壇證明兩件事,其一是電影事業需要按部就班由琢磨中成長,不是一夕可以成名的,其二是正統文藝片不會因潮流改變就倒下去,他還要繼續為國片前途奮鬥。
張瓊文記者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
題目:《選舉制度「大完善」THEY CALL IT AN ELECTION---人大一致通過 無人反對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 顯示中共權鬥越趨激烈》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張瓊文記者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張楚勇 城大公共政策學系高級特任講師
題目:《大禁播 BBC BANNED IN CHINA---中國取消BBC落地 報復英國吊銷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廣播執照/港台跟隨停播BBC節目》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張瓊文記者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政治咖哩飯」
主持:范國威、譚凱邦
題目:《林鄭狂推爭議施政 迫害醫護、記者、學生》
*** 2021年02月05日 9pm 直播 ***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1883701091886989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