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5了!
我從小只知道父母告訴我舊曆生日,那是農曆3月22日。在登記香港身份證那年,也許是鄰近新曆5月1日,因此就胡亂寫上那一天是我的生日。妻子女兒及朋友們都在5月1日為我慶生。後來有朋友幫我查到,我出生那年(1936年)的農曆3月22日,是新曆的4月13日。這以後,每年就過兩次生日,新朋友被告知是4月13日,老朋友還會跟我過5月1日。
近年最熱鬧的一次,是2016年4月16日,友人Felita 為我主辦的一次生日晚會,有數十人參加,大部分是年輕的新朋友,也有老讀者把二三十年前我主編的《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帶來作回憶。我那時的一些老同事也被我請來了。那是我八十歲生日。那年我出版了《世道人生之八十自述》一書。
不經不覺又過了5年,今天進入85歲了。5年前,我開始了《世道人生》的專欄,今年,我告別這專欄。
今天,我在實體上,一個人過;精神上,就把過去幾篇與生日有關的文章在這裡重刊,算是與讀友談天,一起過生日吧。
八十自述
(發表於2016年4月13日,已收入《世道人生之八十自述》一書中。)
我出生於1936年廣州。童年經歷戰前香港、淪陷的上海南京、戰後的上海北平,動亂中於1948年來了香港,在這裡穩定生活了68年。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給我更多,使我更愛。
在左派中學畢業,1955年進入親共出版社工作,在那裡得到知識的成長,1956年第一次在《文匯報》文藝版投稿獲刊登,從此走上編輯寫作之路,畢生沒有轉行。一個甲子了。
人生最大的改變是在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月刊,它開始時是一本左派背景的刊物,其後轉變成獨立的刊物。我也從一個服從中共領導的文化人,轉變成一個具獨立人格和批判精神的文化人。我創辦了這刊物,擔任總編28年3個月,實際上也是這刊物創造了我。沒有它,就沒有我的認識的改變,也沒有我下半生的事業,包括停刊後的寫作。
有黨派背景的報刊把報刊視為宣傳工具,講「立場、觀點、方法」,立場是第一位的。宣傳品不是以報導事實為主的媒體,不是監督社會尤其是監督掌權者的媒體,而是要把黨派的政治觀點和政策措施向讀者灌輸的媒體。辦《七十年代》之初,我向讀者宣示我們的理想雜誌,是「讀者是它的作者,而作者也是它的讀者」。也就是說,它不是由編輯組稿、作者寫給讀者看的雜誌,而是讀者和作者一起在那裏交流知識、經驗、見地和所聞所見的事實的雜誌。編者也是讀者、作者之一。我堅持開放園地,以文章的質素而不是以立場作選稿準則,終於不為左派所容;也因這主張,使雜誌緊貼時代,我的知識和思想也在讀者作者交流中不斷從自我反省得到拓展。卡爾·波柏的「批判精神就是科學精神」是我一生的座右銘。
在認識上固然需要不斷地糾正錯誤,但在明確媒體必須尊重事實、一切讀者關切的事都要如實報導,一切只要是充分說理的好文章都不拒絕刊登,這些基本價值觀卻必須堅持。由於在1970年自主決定報導海外的保釣運動,受到周恩來的關注,我也因此與中共香港工委有過比較緊密的聯繫。其後由於我100%堅守原則,而被掃地出門,但也因此給了我機會,去開闢獨立自主的媒體生涯。
「100%堅守原則,要比98%來得容易。」這是哈佛商學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的一句話。堅持100%,難關挺一下就會過去;堅持98%即表示你在名利權面前放棄自己2%的堅持,但放了2%就會繼續放,終於會變成一個沒有原則的人。
人生有許多時候要妥協,但既選擇媒體工作,那麼堅持不做宣傳工具就不能有2%妥協;堅持一切公眾關切的事都如實報導不能有2%妥協,寫政論須以事實為根據和忠於自己的認知也不能有2%妥協。就這樣,我見證了中國抗戰以來的變遷、文革、民運,台灣民主運動,香港則從九七問題出現到現在的所有階段,報導和評述這些變化幾十年。
父親送我的生日禮物
(發表在2019年4月9日的文章,記下對我人生最有影響的生日禮物,就是父親在我16歲生日時送的《魯迅全集》。)
「中國人向來有點自大。——只可惜沒有『個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愛國的自大』。……『個人的自大』,就是獨異,是對庸眾宣戰。除精神病學上的誇大狂外,這種自大的人,大抵有幾分天才,也可說就是幾分狂氣……但一切新思想,多從他們出來;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從他們發端。所以多有這『個人的自大』的國民,真是多福氣!多幸運!」「『合群的自大』,『愛國的自大』,是黨同伐異,是對少數的天才宣戰;——至於對別國文明宣戰,卻尚在其次。他們自己毫無特別才能,可以誇示於人,所以把這國拿來做個影子;他們把國裏的習慣制度抬得很高,讚美的了不得;他們的國粹,既然這樣有榮光,他們自然也有榮光了!……所以多有這『合群的愛國的自大』的國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這是現代人寫的文章嗎?不。這是100年前,1918年11月15日魯迅發表在《新青年》的文章〈隨感錄三十八〉,後收入他的文集《熱風》中。
摘錄這小段文字,就明白為甚麼魯迅的時論文章在今天讀來都不覺過時,也明白為甚麼這位在延安時期備受毛澤東稱道的作家,他的小說、雜文近年在中共國的教科書中不斷被剔除了。中國歷代的專制政權,都是植根於這種「合群的愛國的自大」中,也利用這種「自大」去凝聚民眾的奴性,經久不息,延綿至今。
1952年我16歲生日那一天,我父親送了一套《魯迅全集》給我作生日禮物。他那時約略知道我喜歡看文學著作,在學校的中文作文成績也較好。這套全集我一直保留到現在,許多本都佈滿蟲蛀的痕迹,紙頁也有點脆了。
這套《魯迅全集》是中華民國27年6月15日初版,民國37年12月15日三版的版本。民國27年是1938年,魯迅去世後兩年。全集20冊,前十冊是他的著作,後十冊是他的譯作。
父親送我時,大概沒有想到,這套全集是我思想和寫作的瑰寶。我至今仍然感懷父親給我這個畢生受用的禮物。我通讀了全集前十冊,後十冊的譯作讀了一部份。
魯迅舊學根底深厚,又留學日本,博覽西方文學和思想論述,在他的小說和雜文中,有傳統文化的底蘊,西學的淵源,和針砭時弊的邏輯思維。後來認識雜文家羅孚先生,他說他是吃魯迅的奶長大的。我想我也是。我甚至認為,只通讀魯迅,就兼具國學與西學的基本認知,和一定的寫作能力。
文革時中共把所有的中外文化都批判為「封、資、修」,但因毛澤東曾經極力推崇,因此香港左派書店除了大量毛著之外,還有魯迅著作。我這時期又把魯迅所有的小說和雜文再讀一遍,並寫過一本叫《和青年朋友談魯迅》的書,編輯過他的語錄。魯迅晚年參加中共幕後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但他沒有被中共體制收編,反而批判左盟領導者為「拉大旗‧作虎皮」的「奴隸總管」。魯迅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魯迅作品不僅針砭時弊,而且深挖中國人的劣根性,更使我畢生受用的是他的這句話:「我的確時時刻刻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自己。」我後半生的思想認識的轉變,正是秉持這種批判現實也批判自己的精神而來。魯迅是我思想和寫作的基礎之一。
鼠年的生辰雜感
(取自2020年4月13及14日的文章與網誌。)
農曆3月22日是我的生日,2020年正好與我的新曆生日只隔一天,是4月14日。
我生於1936年,鼠年。回顧我生平經歷的所有鼠年,對我的人生都有意義。出生那年,是抗戰前夕。1948年,在中國內戰中,父母帶我從北平重回香港,由此在這裏開始了與在大陸完全不同的人生,我有了香港人的身份,儘管許多年後才對這身份有認同感。1960年,結婚,太太在大陸寶安縣教書,我們分離兩地直到1974年她重回香港。1972年,我辦的《七十年代》在左派陣營中崛起,那一年被邀到北京,見到一些要人,體會到的卻不是中共官方想要給我們的觀感。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香港開始面對表面明朗實際上卻灰暗的未來,社會從此開始了新的、延綿至今越趨激烈的矛盾。1996年,主權轉移將臨,港督彭定康預言,「香港的自主權……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裏。」2008年,與我相伴超過半世紀的妻子離世,我一度陷入長久的困惱中。2020年,香港繼反送中的絕望抗爭之後,來到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代。香港也在這一年實現告別一國兩制的「二次回歸」。
人說本命年是人生的一道坎。不過精通術數的哲學家勞思光生前對我說,本命年之坎,並非應驗在所有人身上,而是還要有其他命數配合的,所以毋須戒懼。但對於我來說,鼠年至少是人生的一個關口,悠長歲月中的每一個鼠年都像是一個里程碑。或者如弘一法師遺言所說的「悲欣交集」,悲是悲眾生,欣是欣幸走了過來,欣幸在自主命運中有新的覺悟。
過去幾年,每年都有新老朋友同我慶生。今年最冷清。有朋友問我:會不會悶?會不會感到孤獨、寂寞?孤獨與寂寞不是同義語,孤獨的人不一定寂寞,反而許多朋友一起鬧鬧哄哄的人往往是寂寞的。寫作人大都孤獨而不寂寞,一個人在那裏思想飛揚,如莊子所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昨天看港台的視點擂台,兩個年輕人黃之鋒和民建聯的林琳一對一辯論,糾纏着一個問題,甚麼是幸福?好像各說各的,沒有定論。
現代人的所有人文思想都從來沒有超越過古賢,而只是不同角度去解讀古賢。幸福的定義,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一語道破:「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自由的秘密是勇氣。」
人的不幸不僅是物質的匱乏,而且是在物慾追求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做了奴隸:權力的奴隸,金錢的奴隸,色慾的奴隸。
自由並不等同於行動上的自由。自由的意思是自主,是為自己的準則而活的藝術。
×××
今年的生日,我也懷想到去年(2019)今天告訴我她也是農曆3月22生日的朋友Venny Lai,去年十月她在大阪旅行時突然過世,我知道時震驚不已。她妹妹一直放不下傷懷。我生日的願望之一是希望她妹妹和朋友們不要被不受操控的事情困擾。
人生有困難,有困擾。困難是你可以解決或經過努力也解決不了的事情;困擾是已經過去的或不受人為操控的事情。人的逝去是其中之一,目前的疫情何時結束?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操控的。作為個體來說,不須為這樣的事困擾。
敏儀傳送一首歌給我,是1943年歌手Vera Lynn演唱的We'll Meet Again,來自Vera Lynn主演的同名電影。這首歌是1939年由Ross Parker和Hughie Charles作曲作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最著名的歌曲,激發士兵們的戰鬥意志以及他們的家人和愛人的共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C4meGkNyc&feature=youtu.be
朋友們,我們會再次相見。在這之前,仍然可以在網絡中以文字或聲音相見。
張子賢民建聯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1 黃偉民易經講堂
黎智英被捕!
二百名軍裝警察闖進《蘋果日報》編輯部,拉了幾位高層,搜查、翻閱記者桌上資料,有點戰時淪陷城市的危城景象。
港共人士興奮極了,中共以牙還牙。
上周五,美帝「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粗暴干預香港內政,制裁林鄭等十一名中港官員。
周一,美國衛生部長正在官式訪問台灣。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在台灣海峽游弋,蔡英文總統正接見,這時候警察攻入蘋果編輯部。
美帝不安好心,財政部公布制裁十一名香港官員的同時,名單卻有十二人。
加了一名中非共和國的軍頭,同被制裁。這名Souleymane, Bi Sidi, 罪行是屠殺本國村落和姦殺同胞。他卻和中港十一名官員放在同一名單內,含意惡毒。
這事轟動國際,林鄭等香港官員和國際毒販,非洲軍閥,中東恐怖份子看齊了,被美帝經濟制裁,揚名世界了。
中美走向斷交方向,戰事一觸即發。
亂世時候,學黎智英、黃之鋒、戴耀廷等買單邊,歸入咗實聽拉名單。醒目的,都會買番少少對沖,像周浩鼎。
他太太在《紐約時報》工作,他本人則在民建聯搵食。中美惡鬥,他們兩夫妻,無論誰勝誰負,都冇得輸。看局勢才決定擺頭牌。
美帝說,制裁名單會陸續有來,小鳳姐應該有排工開。但這個配合美國清網,殺TikTok禁WeChat行動的名單內容,卻有一個明顯錯誤。
梁振英第一個跳出來指出,林鄭亦說它粗疏,名單中的資料竟說錯她的地址。
林鄭是堂堂特區首長,當然是住在港督府,這是香港人人都知的常識,地址怎會是白加道15號的政務司官邸?她和張建宗的關係又唔好,張建宗亦無資格被美帝制裁,搞到李梓敬都極不爽。
點解會錯?
我們做職業編輯的,很怕這類低級錯誤,總會想想點解會錯?
穿四萬五千元西裝的叫林作,在電影圈的綠葉叫林雪,TVB唱歌那位叫林峰,錯了就會很失禮!港女想嫁林峰,電影睇林雪,網上笑林作,不能搞亂。
整個美國政府搞出來叫陣的制裁名單,竟然搞錯特首林鄭的地址?其中必然有詐!
我的看法,這錯是刻意的。
十一烈士的名單內,個人私隱資料很多,有香港身份證號碼,護照號碼,簽發日期,到期日子,英文全名,中文正體、簡體全名,出生年月日等。
這堆東西,常識無從判斷真假,最好的方法,由當事人自己承認,這堆資料是真確無誤。
找一個最明顯,最不可能的錯誤,由當事人自己點出,間接證明其他的,都是真實資料了。他們本人是最佳的校對,他們沒說錯的,都是真實的了,這是告訴全世界銀行和相關機構的。
十一烈士中,盧偉聰是沒有地址的。
他是前警務處長,唯一不在位的退休官員。但他比張建宗、陳茂波、楊潤雄、聶德權更有資格上榜。
本來退了休,離了港的高官,享受香港的退休金長俸,在美國和兒子過自由民主的生活,快活過神仙的。但美國的追魂名單,告訴其他香港官僚,做了壞事,即使退了休,天涯海角,制裁都會跟著你。在美國不能立足,銀行不能用,逃入阿馬遜森林,隱姓埋名,做一世食人族吧。文件內,盧偉聰沒有地址,他一生都不會再有地址。
聶德權可以教《易經》,他示範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道理。他不熟《基本法》,和駱惠寧心意不通,丟官失了政制事務局局長一職。林鄭要他帶罪立功,轉做公務員事務局,向十六萬,北京最介意的公務員開刀。北京用人之際,只要出刀狠,唔留手,未必無一番事業的。
這次官場的死過翻生,令他不在名單內。
冷手執個熱煎堆的曾國衛,辦公室放著習近平的磁相,天天上香,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終於做到局長。誰知什麼都未做,就因為「政制事務局局長」一職,做了烈士。
他正向私隱專員研究,控訴美國政府洩露他的私隱。
聶德權搵替身的故事,在陰陽界不脛而走,有人已籌備劇本,想賣俾雷宇揚開戲。
另一個詭異的現象,名單出了,在香港鬧得沸騰,但北京外交部的戰狼,靜如深海,隨手找十一個美國人,又說制裁,內容欠奉。十一義士呱呱大叫,但只限在香港。
記得當年孟晚舟,過境溫哥華,轉機到墨西哥,給加拿大政府扣留,整個北京外交部撲出來,要和加拿大政府死過。
今日這班中港官員,被美國公開制裁,出糧都快要用現金了,原來只屬於香港地方事務,未去到中美兩國反臉層面。
十一義士只是何志平層次,未去到孟晚舟的高度。親疏有別,香港官員要知自己位置。
《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篇記載:
昔晉文公將與楚人戰於城濮,召咎犯而問曰:
楚眾我寡,奈何而可?
咎犯對曰:
臣聞繁禮之君,不足於文;
繁戰之君,不足於詐。
君亦詐之而已。
當日,晉文公準備在城濮跟楚國交戰,問大臣咎犯:
楚軍人多勢眾,我軍兵微將寡,怎樣才能取勝呢?
咎犯回答說:
我聽聞重禮儀之君不會介意繁瑣程序;頻用兵的大王,不會介意詭詐之術。對楚作戰,不作正面交鋒,用詐便是。
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
晉文公將咎犯建議用計謀詐術的戰略,告訴另一位大臣雍季,雍季卻說:
將湖水放乾來捕魚,怎會捉唔到魚呢?不過,第二年再無魚可捕了。
火燒叢林來畋獵,怎會捕不到野獸呢?不過,第二年再無野獸可捕了。
陰謀詐騙,雖然可以奏效一時,但以後就不能再用了。這不是長久之策。
文公用咎犯之言,而敗楚人於城濮。反而為賞,雍季在上。
左右諫曰:
城濮之功,咎犯之謀也。君用其言而賞後其身,或者不可乎!
晉文公最後用了咎犯的建議,在城濮打敗楚兵。班師回朝論功行賞,讓雍季居戰功首位。
文公身邊人勸諫:
城濮之戰大勝,全賴咎犯的用詐戰略。你採納了他的意見,但論功行賞時卻將他排在最後,似乎不大妥當吧!
文公曰:
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
咎犯之言,一時之務也。
焉有以一時之務先百世之利者乎?
晉文公回答左右:
雍季所說的,是為邦百世有利的大利,咎犯建議的只是顧及一時的權宜之法。
那有將權宜之言,放在百世大利的原則政策之上的呢?這是價值的顛倒,遺害很大的。
孔子聞之曰:
臨難用詐,足以卻敵。
反而尊貴,足以報德。
文公雖不終始,足以霸矣。
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
遇到危難,用詭計退敵;回國之後尊崇賢人,足以匡正社會風氣。文公雖然沒有堅持正道,有始有終,但明白輕重,足夠成就霸業的了。
賞重則民移之,民移之則成焉。
成乎詐,其成毀,其勝敗。
天下勝者眾矣,而霸者乃五,文公處其一,知勝之所成也。
勝而不知勝之所成,與無勝同。
秦勝於戎而敗乎殽,楚勝於諸夏而敗乎柏舉。武王得之矣,故一勝而王天下。
眾詐盈國,不可以為安,患非獨外也。
賞賜價值觀正確,行正道的人,社會風氣就會改變,人民就會跟進,人民行為都是光明正大的,國家就會成功。
依靠陰謀詭計求成,即使成功了,最後都只會失敗;即使勝於一時,最終也只會輸返。
普天之下,取勝一時的人好多,但成就霸業的不過五人。晉文公作為其中之一,因為他知道,贏在那裡。
贏贏咗都唔知自己贏在那裡的,跟無贏無分別。
秦國戰勝四戎,但卻在殽地敗給晉國,楚國戰勝中原,卻在柏舉被吳國打敗。
周武王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就能打敗紂王,建立周朝,稱王於天下了。
各種陰謀詭計充斥的國家,政權又點能夠安定,社會又點能夠平穩呢?
一個國家的禍患,不只是來自外敵的。
今日為政做官爭天下的人,又是否明白古人的智慧呢?
https://youtu.be/DRyu4DR8Zuk
張子賢民建聯 在 電影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21 一周年 】
【元朗白色恐襲 —— 元朗站22:41 近距一鏡到底 12分鐘 】
(讀者提供)香港警察 Hong Kong Police
新增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Ytrbpd
22:41 記者身在信德中心對開,警方發出多枚催淚彈和橡膠子彈。同一時間,22:41 讀者回家,元朗西鐵站每個閘口面前半百白衣人,向站內乘客肆意施襲。記者從影片中認得多名元朗村民持武器在叫囂,狂毆市民,有孕婦倒地,記者被打⋯⋯。約23:00 (攝影者和真實時有5分的誤差)影片拍到黑幫大哥率先揮手叫白衣入閘,情況開始混亂。
《誌》製作時間表 : http://bit.ly/32GbbU2,綜合各方地區消息。
19:30 黃偉賢議員報警(誌)
20:30 麥業成議員報警(端)
22:47 港鐵報警 (明報)
23:15 元朗助理指揮官(刑事)游乃強警司與十多名軍裝第一次到車站(蘋果日報),23:43離開(有線電視)。
網址:https://www.hkfeature.com/
▍Follow 誌 hk.feature
👋誌IG ➣ https://www.instagram.com/feature_hk/
👋 Telegram➣ https://t.me/HK_feature
▌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資助《誌》 ▌
戶口:誌傳媒有限公司 012-573-20145201
轉數快(快速付款FPS識別碼:1885037;
付款電郵:[email protected])
林鄭月娥 蔣麗芸議員 麥美娟 周浩鼎 鄺俊宇 Roy Kwong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林卓廷 LAM CHEUK TING 許智峯 工聯會 民主黨 The Democratic Party 公民黨 Civic Party 社區前進 Community March 張堅庭頻道 蕭若元 Shiu Yeuk Yuen 經民聯 BPA 羅冠聰 Nathan Law 何君堯 (Junius Ho Kwan Yiu) HOCC 黃耀明 Anthony Wong
香港眾志 Demosistō 陳志全議員(慢必)專頁 譚文豪 Jeremy Tam 梁美芬 Priscilla Leung 民建聯 DAB 人民力量 教協(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支聯會青年組 元朗友 元朗市中心 YOHO MALL 形點 林鄭月娥 Carrie Lam 梁志祥 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 New Territories Association of Societies (NTAS) 東北告急,無你點得 ? 土地正義聯盟 Regina Ip 葉劉淑儀 蓮燈討論區 民間人權陣線 Civil Human Rights Front 民權觀察 Civil Rights Observer 沙田友 tmtplaza 屯門市廣場 元居民 朝日新聞(The Asahi Shimbun) NHK NEWS WEB 小麗民主教室 Alvin Yeung 楊岳橋 本土民主前線 青年新政 - Youngspiration 勞工組梁天琦 Edward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