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展覽延長至11月10日,即日起更換部分展品。
此次展出新作有兩件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品:石門摩崖集字《南北.春秋》隸書對聯、康南海論書詩行草條幅;寫給林文月老師的詩箋《余方二十歲時夢中得句》作品中,臺老師先於二十歲時在夢中得到了兩句詩句,當初沒有完成,就一直擱著,等過了六十年後八十歲時才接上完成;寫給施淑老師的作品《九州生氣》豪氣灑脫以及許悔之收藏的臨蘇軾詩《寒食帖》,更是臺先生向天下第三行書的致敬之作。
幾件臺老師與一代文人:魏建功、喬大壯、許壽裳、陳獨秀、胡小石、葉麐、張大千…的書信。從書信中可以看到一個世代的歷史背景,也能從中看到每位文人各具特色的筆墨風格。攝影師張照堂先生於1979年拍攝的作品,更真實的體現臺老師晚年的生命輪廓。從這些作品更加完整了臺靜農先生的書法風格、性格風範及時代的軌跡。
展出作品:
[ 保 留 展 件 ]
丈二行書鮑明遠飛白書勢軸 / 國立故宮博物館館藏品
草書故國神游橫幅 / 國立故宮博物館館藏品
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臺靜農先生家屬收藏
梅花 /臺靜農先生家屬收藏
書連雅堂詩「西湖遊罷,以書報少雲,並繋以詩」/ 林文月收藏
詩箋《懷老舍 / 老去 / 傷逝》/ 林文月收藏
臺靜農先生手書詩稿 / 林文月捐贈 , 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品
五言聯《爛漫晉宋謔》/ 蔣勳收藏
奚淞繪《白描觀音》/ 林懷民收藏
七言聯《栗里奚童》/ 蔣勳收藏
三絕冊 / 施淑捐贈 , 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品
行書七言聯《英雄混跡》/ 施淑捐贈 , 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品
書陳獨秀詩句《酒旗風暖少年狂》/ 施淑收藏
書王維詩《積雨輞川莊作》/ 林懷民收藏
書李商隱《錦瑟》/ 國家兩廳院館藏品
悼弘一大師詩 / 許悔之收藏
書《鷓鴣天》/ 許悔之收藏
墨梅 / 許悔之收藏
[ 新 增 展 件 ]
石門摩崖集字《南北.春秋》隸書對聯 /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品
康南海論書詩行草條幅 /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品
詩箋《余方二十歲時夢中得句》/ 林文月收藏
書王維詩《竹里館》/ 林文月收藏
書龔定庵詩《九州生氣》 /施淑收藏 (展至10/6)
臨蘇軾詩《寒食帖》/ 許悔之收藏
臺靜農先生於「龍坡丈室」/ 張照堂攝影
[ 展 出 書 信 ]
傅斯年致臺靜農信函
臺肇基致臺靜農信函
魏建功致臺靜農信函
喬大壯致臺靜農信
許壽裳致臺靜農信函
陳獨秀致臺靜農信函
胡小石致臺靜農信函
葉麐致臺靜農信函
張大千致臺靜農賀卡
莊嚴致臺靜農信函
溥心畬致臺靜農信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上穀倉藝術館: 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 展覽
林文月 施淑 林懷民 蔣勳 許悔之 臺靜農家屬 以及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家兩廳院 國立台灣大學 收藏展
策展人|谷浩宇
展覽時間 | 即日起 - 11/10(二)
展覽地點 | 池上穀倉藝術館 ( 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
參觀時間 | 10:30-17:30 (三、四休館)
連絡電話 | 089-86208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曾友貞《耄蝶圖》摩耶精舍舊藏,此畫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極其罕見的作品,大千兄弟最早的書畫啟蒙就是來自其母親曾友貞。還是在做姑娘的時候,曾友貞就練得了一手好女紅,尤其難得的是嗜書善畫,擅長工筆花鳥。曾友貞所繪花鳥工謹妍麗,在小縣城裡頗負盛名,人稱「張畫花」。 耄耋圖》畫於1918年。6年後,四川老翰林、...
張大千 書法 特色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曾友貞《耄蝶圖》摩耶精舍舊藏,此畫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極其罕見的作品,大千兄弟最早的書畫啟蒙就是來自其母親曾友貞。還是在做姑娘的時候,曾友貞就練得了一手好女紅,尤其難得的是嗜書善畫,擅長工筆花鳥。曾友貞所繪花鳥工謹妍麗,在小縣城裡頗負盛名,人稱「張畫花」。
耄耋圖》畫於1918年。6年後,四川老翰林、著名藏畫家傅增湘先生在此畫上題了一段長文:
此戲貓舞蝶圖,內江張夫人曾氏友貞所繪也。夫人為吾友張君懷忠之室,清才雅藝,有趙達妹氏機針絲三絕之稱。此雖寫生小幀,而風韻靜逸,正復取法徐黃。夫近人之物,最為難工,宣和內府所藏,畫貓者惟取李靄之、王凝、何尊師三家。蓋其難固在能巧之外者矣。
33年前﹙1982年﹚5月第二個禮拜日,正是母親節,服務中山文獎會的收藏家李葉霜,是曾當內政部長黃季陸的女婿,喜愛中國字畫,經常出入骨董商店尋寶。他在牯嶺街舊書店發現張大千慈母曾友貞畫的「耄耋圖」印刷圖片,店長只知道是一幅白貍貓躺臥的圖畫,不知畫者是誰,只以普通價賣給李葉霜;這對書念得多又愛追根究柢的李葉霜來說真是喜出望外,此乃當時鼎名譽世大師之母的傑作,他直奔外雙溪摩耶精舍,請大千先生過目求證。
大千先生看到慈母「耄耋圖」手澤,激動顫抖,淚水奪眶而出,當下拜託在場香港「大成雜誌」主編沈葦窗、台灣國語日報總編羊汝德、東京李天海跟樂恕人,分別在港、台、日三地尋找,大千說:「此畫應該還在民間,打聽到時要錢給錢,要畫換畫!不顧一切、何種代價,就是要取得。」這是張氏曾友貞唯一被發現尚存作品,大千先生何只希望早早獲得?更是因為蘊藏意義非凡。惜隔年沉苇窗(1918-1995)才在香港寻获此画,无奈大千刚过世,便依其心愿挂于摩耶精舍中。
「耄耋圖」是畫一隻白色貍貓,蹲在草地上,有條長長漂亮白毛尾巴,雙眼凝神對著一棵淺磚色雁來紅,背後三朵白花,上方有隻白色蝴蝶。畫上左上方,是曾太夫人寫的「耄耋圖,戊午春,友貞張曾益」題款外,還有上二方印,一方是白文「張曾益」,一方是朱文「友貞」兩字。戊午是民國七年,距今已近百年。畫上還有四川著名藏書家傅增湘﹙沅叔﹚先生的長題,時在癸亥年,亦即此圖完成後六年。後來不知是收藏人請他加題,還是什麼狀況下,這位四川老翰林著實花費一番心力,加長題於此幅畫中。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名爰,字季爰,別署大千居士,齋名大風堂。自幼跟隨母親曾友貞(1861-1936)習畫,後於上海拜曾熙(1861-1930)、李瑞清(1867-1920)為師,學習詩文書畫。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曾赴東瀛學習染織,又一度入寺為僧,戰火中還遠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民國卅八年後旅居海外,在亞、歐、美洲均舉辦過畫展,是廿世紀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六十五年來臺定居,並終老於摩耶精舍。
大千先生的畫藝深受石濤(1642-1707)和八大山人(1626-1705)影響,並溯源至隋唐、北魏,長年沉浸於古代諸名家,盡收傳統筆墨技法之精髓,從山水到人物、花鳥、畜獸等,各種畫科無一不臻妙境。熱衷於古書畫的研究學習,讓他成為重要的鑑賞家,對繪畫史也有精闢見解。晚年發展出氣勢撼人的潑墨潑彩畫風,開拓水墨新境界,成為標誌性的代表。書法兼擅諸體,善於臨仿不同書風,更融合成奇肆雄強的鮮明書風,與其精妙畫風相得益彰。長達六十多年的畫齡,加上勤於創作,傳世作品數量空前龐大,為世人留下可觀的文化資產。
大千先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關係匪淺,身後將他珍藏之書畫及用印遺贈予本院典藏,同時也將居所摩耶精舍捐出成立紀念館,由本院代為管理。今年適逢張大千一百二十歲生日,特從本院豐富典藏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寄存之作品中,精選出書畫精品、印章與珍貴照片,希望能具體反映大千先生早、中、晚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與精神,讓觀眾重睹其精采絕倫的藝術傳奇與大師風采。(資料來源故宮網站/每日頭條/世界日報)
張大千 書法 特色 在 張大千書法大觀 - PTT新聞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張大千書法 作品大觀張大千《隸書年少將軍七言聯》 134×34cm×2 紙本1932年 ... 由於其傳統功力深厚,他這一部分作品與其繪畫作品一樣,完整而有特色。 ... <看更多>
張大千 書法 特色 在 「107年教展輔助導覽影片」書法-4-3黃庭堅書法的特色之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包含側險、行款的疏密設計、波磔、改劃為點等黃庭堅 書法 的 特色 。 ... <看更多>
張大千 書法 特色 在 聯文寫道:「謝安舟楫風還起,庾信文章老更成。」策展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張大千 除了是國畫大師,書法也相當有造詣,更形成獨特的「大千書體」。 ... 樸質之氣,參入篆隸行筆,並融會黃庭堅(1045-1105)筆意,形成獨具特色之「大千書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