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成為填詞人,上面是雷頌德和「金牌經理人」黃柏高。談到他們,我們沒談音樂,而是談市場。雷頌德和黃柏高是怎樣的合作伙伴?
「他們是很懂計算的人。」方俊傑說:「他們好清晰一件事的方向性。我的工作是收 order,一首歌的歌詞我寫了,但老闆、歌手、監製可能都有意見,有意見我就再改,改到大家都冇意見。」他坦言:「100 首歌詞裡面,可能只有 10 首是寫到自己的東西,但多數不會上電台 plug。所以我最鍾意寫 side track。」
歌詞可以很藝術、很個人,也可以很「無我」,服務市場多於自己。就像在媒體寫專欄,自己想表達甚麼是一回事,但受眾的接受能力、公司和市場的各種制約,所有創作者一生都在一條搖搖板上翻雲覆雨。方俊傑自言是一個「工匠」。以一個工匠的身份去看,方俊傑「加入」樂壇的時候,樂壇是否已經(又)已死?
他不同意。
「我在 03 年開始填詞,那時樂壇又未講得上好差好差。當然跟我小時候聽音樂時的情況差好遠,但我又覺得我們年代的歌又不算是『唔喺度』,卡拉 OK 都會有人唱那個年代的歌,繼續有人聽。印象中,的確少了人講賣碟這回事,以前張學友一張大碟賣 40 萬張,現在當然不會有,但業界自然找到另一個方法去營運。好像 Paco 就搞演唱會、搞電影,都是另一種方法。去到後邊,銷量無法持續,已經沒有『唱片』,只有單曲,但每年其實都一樣有好多派台歌,量減少是真的,但我那個年代都有很多新填詞人入行。唱片業和歌曲是兩種單位來的。無人買唱片,不等於無人聽歌。 」
對於填詞界的幾座大山,例如林夕,對方俊傑是個怎樣的存在?很多年前,有上上一代填詞人批評這一代的詞人寫得不好,「如果東京不快樂」是甚麼意思?情況類似現在又談香港電影已死。又有人說林夕寫得太多,霸佔很多機會,導致填詞界沒甚麼新面孔,如何評價這種想法?
他說:「林夕和黃偉文,對我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至於說很多歌都是他們寫,這就是商業市場的運作。如果你寫的東西,水平高過別人,市場又接受,最後你擁有更多機會,是很合理的,不能怪罪他們。我自己第一次聽歌,都是因為被歌詞帶動到。我最喜歡的林夕作品是 Raidas 的《傳說》,現在重聽都覺得他很厲害很誇張。我是因為喜歡看林夕的歌詞,才會留心歌詞。」
「最後我都寫到很氣餒」
會聽外國音樂也關心香港音樂的人(或只是我自己),不久久就有一種異議,覺得代代填詞人都好,但音樂相比之下卻顯得失色,音樂性保守,有「詞大於曲」的傳統,方俊傑卻說自己本身就是「文字派」。
「詞大於曲,我覺得是合理的。」他說:「因為香港真是出了林夕和 Wyman 這些人,他們好到一個地步,吸引到很多街外人的注意力。他們的歌詞又好又多,整個市場就很注視歌詞,但如果說沒有他們兩位,就不會吸納到很多留意歌詞、但對音樂沒那麼講究的人去聽歌,市場就可能比現在更小。至少如果沒有他們,我可能也不會聽歌和寫詞。我以前聽黑膠唱片,有一陣經常在觀塘寶星戲院後面的唱片店買碟,我在回程的巴士上已經拆開,看那張歌詞紙,看完歌詞,對我來說已等於好像聽了整張大碟。」
但正是由於香港的流行歌詞寫得「太好」,我們對歌詞的「意識形態」是固化下來的。例如我們不再能接受「鳩歌」。
「例如以前有首《食軟雪糕》,被人狂鬧。大家都鬧裡面的歌詞不知所云。我心想,為何我們被洗了腦,認為歌詞一定要有起承轉合、有大道理?一首流行曲是否一定要這樣?很多歐美歌、韓文歌,一個字唱足七次,都是如此。所以我有少少同情《食軟雪糕》,它不是《再見二丁目》,從一個街角的鏡頭帶出很深的東西……有些歌純粹就是給你 un 來 un 去。」
「我曾寫過一首歌給側田,叫《三十日》。首先是側田寫了一首英文歌詞,他叫我翻譯。歌詞很簡單,我自己有點抗拒,因為我都被洗腦的,我從小的訓練令我認為,歌詞不是這樣的嘛。側田本來給我的內容,個 scale(規模)好像很細。最後我都照做,歌也 hit 了,其實我是一個工匠,我無信心將自己放到好大。」
「我現在想回來,當時機構也不會容許我放大作者風格,我們要做 hit song,有一定方程式的,例如要做情歌,情歌裡面又有一些命中率高的角度,例如受情傷、可憐人的控訴。或例如 hook line 要有 catchy 的 phrase,在市場上這些是緊要過歌詞整體寫得好不好。」
「最後我都寫到很氣餒,歌曲 hit 了當然開心,但我面皮又很薄,在網上有時看到一些評論說我寫來寫去都是這些東西、很庸俗。我會想,不完全是我的錯,工業是這樣的嘛,而且我有不庸俗的 side track,但沒人聽嘛。當打份工的話,你得到的金錢又未足以令你對一切都 OK,一首歌可以刪三四十次,但又 hit 了。究竟自己作為填詞人,存在有沒有意義?刪改的過程很痛苦,工業不需要理你感受,開始懷疑自己寫來為了甚麼。真心話,我個人都不是想自己寫的歌太 hit,如果一首歌好 hit,但自己不喜歡的,那也會痛苦。理想的話,我可能會想自己寫得開心,又有知音,流行度低一點也好。例如容祖兒有次開 side track 演唱會,唱了我的《去火星戀愛》,這不是派台歌,但很多歌迷想她唱,這些 moment 我就很開心。」
非創作人看創作人,總是因為「距離產生美」,而把創作人本身都浪漫化。實際上可能創作的歷程沒那麼刺激,甚至沉悶;要克苦,要有紀律。
唐君毅在《孔子與人格世界》一文談到藝術世界中的天才:
「……貝多芬在月光之下,靈感一至,馬上狂奔回來寫。耳聾以後,再聽見樂而作曲。這是天才音樂家的故事。文學藝術上靈感之來,都是超乎自覺的安排。立意要到一環境,如山間海邊,戀愛飲酒,去期待靈感之來臨,亦無一定之把握。」
我們只是俗人而非天才,而且活在商業社會,很多時只能默默產出。如果生活太過狂放,反而會降低生產力。方俊傑說自己性格不好交際,也不好熱鬧,電話簿裡音樂人的電話號碼,應該不出五個。他表示,盧覓雪知道他性格如此「不娛樂圈」之後,亦嘖嘖稱奇。//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10的網紅古箏女神何瑩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水一方 鄧麗君 古箏演奏 : Melody Ho 何瑩瑩 - 古箏女神 其他精心傑作: ?#鬼滅之刃 https://youtu.be/nM4ts9Qh4rs ?#夢中的婚禮 千金 https://youtu.be/G5152xXsIXc ?#冰封的心 古箏女神原創曲 htt...
張偉文方俊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方俊傑成為填詞人,上面是雷頌德和「金牌經理人」黃柏高。談到他們,我們沒談音樂,而是談市場。雷頌德和黃柏高是怎樣的合作伙伴?
「他們是很懂計算的人。」方俊傑說:「他們好清晰一件事的方向性。我的工作是收 order,一首歌的歌詞我寫了,但老闆、歌手、監製可能都有意見,有意見我就再改,改到大家都冇意見。」他坦言:「100 首歌詞裡面,可能只有 10 首是寫到自己的東西,但多數不會上電台 plug。所以我最鍾意寫 side track。」
歌詞可以很藝術、很個人,也可以很「無我」,服務市場多於自己。就像在媒體寫專欄,自己想表達甚麼是一回事,但受眾的接受能力、公司和市場的各種制約,所有創作者一生都在一條搖搖板上翻雲覆雨。方俊傑自言是一個「工匠」。以一個工匠的身份去看,方俊傑「加入」樂壇的時候,樂壇是否已經(又)已死?
他不同意。
「我在 03 年開始填詞,那時樂壇又未講得上好差好差。當然跟我小時候聽音樂時的情況差好遠,但我又覺得我們年代的歌又不算是『唔喺度』,卡拉 OK 都會有人唱那個年代的歌,繼續有人聽。印象中,的確少了人講賣碟這回事,以前張學友一張大碟賣 40 萬張,現在當然不會有,但業界自然找到另一個方法去營運。好像 Paco 就搞演唱會、搞電影,都是另一種方法。去到後邊,銷量無法持續,已經沒有『唱片』,只有單曲,但每年其實都一樣有好多派台歌,量減少是真的,但我那個年代都有很多新填詞人入行。唱片業和歌曲是兩種單位來的。無人買唱片,不等於無人聽歌。 」
對於填詞界的幾座大山,例如林夕,對方俊傑是個怎樣的存在?很多年前,有上上一代填詞人批評這一代的詞人寫得不好,「如果東京不快樂」是甚麼意思?情況類似現在又談香港電影已死。又有人說林夕寫得太多,霸佔很多機會,導致填詞界沒甚麼新面孔,如何評價這種想法?
他說:「林夕和黃偉文,對我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至於說很多歌都是他們寫,這就是商業市場的運作。如果你寫的東西,水平高過別人,市場又接受,最後你擁有更多機會,是很合理的,不能怪罪他們。我自己第一次聽歌,都是因為被歌詞帶動到。我最喜歡的林夕作品是 Raidas 的《傳說》,現在重聽都覺得他很厲害很誇張。我是因為喜歡看林夕的歌詞,才會留心歌詞。」
「最後我都寫到很氣餒」
會聽外國音樂也關心香港音樂的人(或只是我自己),不久久就有一種異議,覺得代代填詞人都好,但音樂相比之下卻顯得失色,音樂性保守,有「詞大於曲」的傳統,方俊傑卻說自己本身就是「文字派」。
「詞大於曲,我覺得是合理的。」他說:「因為香港真是出了林夕和 Wyman 這些人,他們好到一個地步,吸引到很多街外人的注意力。他們的歌詞又好又多,整個市場就很注視歌詞,但如果說沒有他們兩位,就不會吸納到很多留意歌詞、但對音樂沒那麼講究的人去聽歌,市場就可能比現在更小。至少如果沒有他們,我可能也不會聽歌和寫詞。我以前聽黑膠唱片,有一陣經常在觀塘寶星戲院後面的唱片店買碟,我在回程的巴士上已經拆開,看那張歌詞紙,看完歌詞,對我來說已等於好像聽了整張大碟。」
但正是由於香港的流行歌詞寫得「太好」,我們對歌詞的「意識形態」是固化下來的。例如我們不再能接受「鳩歌」。
「例如以前有首《食軟雪糕》,被人狂鬧。大家都鬧裡面的歌詞不知所云。我心想,為何我們被洗了腦,認為歌詞一定要有起承轉合、有大道理?一首流行曲是否一定要這樣?很多歐美歌、韓文歌,一個字唱足七次,都是如此。所以我有少少同情《食軟雪糕》,它不是《再見二丁目》,從一個街角的鏡頭帶出很深的東西……有些歌純粹就是給你 un 來 un 去。」
「我曾寫過一首歌給側田,叫《三十日》。首先是側田寫了一首英文歌詞,他叫我翻譯。歌詞很簡單,我自己有點抗拒,因為我都被洗腦的,我從小的訓練令我認為,歌詞不是這樣的嘛。側田本來給我的內容,個 scale(規模)好像很細。最後我都照做,歌也 hit 了,其實我是一個工匠,我無信心將自己放到好大。」
「我現在想回來,當時機構也不會容許我放大作者風格,我們要做 hit song,有一定方程式的,例如要做情歌,情歌裡面又有一些命中率高的角度,例如受情傷、可憐人的控訴。或例如 hook line 要有 catchy 的 phrase,在市場上這些是緊要過歌詞整體寫得好不好。」
「最後我都寫到很氣餒,歌曲 hit 了當然開心,但我面皮又很薄,在網上有時看到一些評論說我寫來寫去都是這些東西、很庸俗。我會想,不完全是我的錯,工業是這樣的嘛,而且我有不庸俗的 side track,但沒人聽嘛。當打份工的話,你得到的金錢又未足以令你對一切都 OK,一首歌可以刪三四十次,但又 hit 了。究竟自己作為填詞人,存在有沒有意義?刪改的過程很痛苦,工業不需要理你感受,開始懷疑自己寫來為了甚麼。真心話,我個人都不是想自己寫的歌太 hit,如果一首歌好 hit,但自己不喜歡的,那也會痛苦。理想的話,我可能會想自己寫得開心,又有知音,流行度低一點也好。例如容祖兒有次開 side track 演唱會,唱了我的《去火星戀愛》,這不是派台歌,但很多歌迷想她唱,這些 moment 我就很開心。」
非創作人看創作人,總是因為「距離產生美」,而把創作人本身都浪漫化。實際上可能創作的歷程沒那麼刺激,甚至沉悶;要克苦,要有紀律。
唐君毅在《孔子與人格世界》一文談到藝術世界中的天才:
「……貝多芬在月光之下,靈感一至,馬上狂奔回來寫。耳聾以後,再聽見樂而作曲。這是天才音樂家的故事。文學藝術上靈感之來,都是超乎自覺的安排。立意要到一環境,如山間海邊,戀愛飲酒,去期待靈感之來臨,亦無一定之把握。」
我們只是俗人而非天才,而且活在商業社會,很多時只能默默產出。如果生活太過狂放,反而會降低生產力。方俊傑說自己性格不好交際,也不好熱鬧,電話簿裡音樂人的電話號碼,應該不出五個。他表示,盧覓雪知道他性格如此「不娛樂圈」之後,亦嘖嘖稱奇。//
張偉文方俊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anto Pop ,定義香港時代精神。
在疫症之前,每年初都是總結本地流行樂壇成績的時候,不同的流行歌頒獎禮即突現出過去一年來歌曲及歌手的認受程度,無形中也將一時一刻的時代心情及樂迷取向來一次回顧。
即使頒獎禮不如既往,但音樂能慰藉人心的重要作用始終如一。自七十年代以來,Canto Pop成為本地主流後,曾造就出不少出色的歌手或創作人,在歌唱事業或創作生涯大放異彩,影響力曾遍及亞洲乃至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憑歌寄意唱出六百萬人的心情同時,在這些歌手或創作人自身的經歷上,亦往往與香港一路以來的變化相連緊扣。數十年來香港創作過的Canto Pop數量難以清楚計算,此起彼落的歌手及創作人亦不計其數,當中能隨著年月過去而仍然留在大眾心目,甚至成為Icon般的存在,除了個人的能力和努力外,也因為他們或作品本身,往能寄寓出每個年代的港人的思想和心情,甚至定義著不同階段的香港精神。
是許冠傑化身的草根心情,還是黃霑顧嘉輝標誌著七十年代起飛的獅子山下精神; 是「香港女兒」梅艷芳,是離世後仍然不減光芒的哥哥張國榮; 是少數能夠跨越不同世代,至今仍受擁戴的Beyond和達明一派; 還是曾讓少女們寄托著幻想與夢想的四大天王; 是唱出不同「港手」心事以至本身經歷就呈現女性不同面貌個性的Diva包括王菲、林憶蓮、鄭秀文、關淑怡、楊千嬅和容祖兒; 還是標誌著千禧年後歌比形像重要的陳奕迅,或者用流行歌唱出城市發展與變化的謝安琪,以至在九十年代開始,便用歌詞立體多面地描繪城市人各種錯綜複雜心事,甚至令廣東歌詞走出純消費的K歌,將層次和邊界擴展至無遠弗屆的兩位詞人林夕和黃偉文⋯⋯因為他們的存在,令Canto Pop 不再只是行完即棄的商品,更將數百萬人的心情和社會變化結合,成為定義本地文化以至香港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期就係香港冬季號,特意邀來多位本地不同世代和風格的插畫藝術家,包括Marsmary、周俊輝、Jay Lau、Kylie Chan、Charlene Man、Siuloy和Keo Chow,以插畫重新演繹這些歷久彌新的Canto Pop Icon。Icon不只是形象,更是我們一直珍惜的香港精神價值,藉著插畫,與大家共勉。
文章試讀:https://beinghongkong.com/2020-Winter-Issue
訂閱詳情 #linkinbio
#2020就係香港冬季號#廣東歌#Canto Pop
#許冠傑#黃霑#顧嘉煇#梅艷芳#張國榮#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王菲#林憶蓮#鄭秀文#關淑怡#楊千嬅#容祖兒#陳奕迅#謝安琪#林夕#黃偉文
張偉文方俊 在 古箏女神何瑩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水一方 鄧麗君 古箏演奏 : Melody Ho 何瑩瑩 - 古箏女神
其他精心傑作:
?#鬼滅之刃 https://youtu.be/nM4ts9Qh4rs
?#夢中的婚禮 千金 https://youtu.be/G5152xXsIXc
?#冰封的心 古箏女神原創曲
https://youtu.be/oVD5MfXTq-o
?#誰令你心癡 張國榮 https://youtu.be/hF5gkwgwxUM
?#追 張國榮 https://youtu.be/pifnKs2V-2s
?#倩女幽魂 張國榮 https://youtu.be/yvu0c5GxUps
?#沉默是金 張國榮 許冠傑
https://youtu.be/ignEIqCEkQw
?#邊個話我傻 #旱天雷 https://youtu.be/QJi3h6QgWT8
?#步步高 #廣東音樂 https://youtu.be/hZNl__IeSyw
?#Last Christmas https://youtu.be/XdC6O_H2U34
?#秋葉緣 古箏女神原創曲目
https://youtu.be/vJNXI-6WH-c
?#月圓花好 https://youtu.be/i1amyo1Wvvs
?#幸福渠水到俺川 https://youtu.be/Q_YWVsNcEag
?#在水一方 https://youtu.be/S8IZNiKEimM
?#北國之春 https://youtu.be/9iS5oMavR6w
?Contact melody 何瑩瑩 :
?Facebook: 古箏melody何瑩瑩
https://m.facebook.com/melodyingying/
❤️IG: Melodyguzheng
https://www.instagram.com/melodyguzheng/
??Youtude:古箏女神-何瑩瑩
https://www.youtube.com/c/MelodyHoying
✉️電郵: Melody25673575@gmail.com
何瑩瑩個人簡介
?音樂學習歷程: 九歲學鋼琴,十歲學古箏。 古箏師隨許菱子教授,啟蒙於吳曉紅老師,獲錢璟老師的指導。 在演藝學院期間, 跟隨彭俊傑老師學習作曲,鄧樂妍老師學習編配。
?何氏多次獲得奬學金,得到名師指導: 多次獲《匯豐銀行慈善奬學金》到內地進修: 到廣州隨饒寧新教授, 到北京隨王中山教授。 到台灣隨樊慰慈教授 。 ?何氏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會:
?主辦了: 2013《王中山作品專場》 2014《活五調與潮州箏曲》講座音樂會 2014《何瑩瑩碩士畢業演奏會》(全院滿座) 2016 瑩聲雅集《純箏》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8 《純箏2》音樂會 2019 《純箏3.千金之夜》音樂會 2020 《樂行純箏慈善音樂會》
?協辦了: 2013《箏動心弦中日箏曲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5 《箏琛》音樂會(全院滿座) 音樂會重點嘉賓: 2017《二胡金曲欣賞》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7《水月鏡花原是夢》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7《經典重溫》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8《情人節音樂會之鄧麗君名曲》(全院滿座) 2018《粵語電影音樂與插曲》(全院滿座) 2018《秋月》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9《萬花吐豔伴梁祝》音樂會 (全院滿座) 與著名二胡演奏家辛小玲小姐同台演出 2019《梅豔芳名曲》音樂會(全院滿座)
?參與大型表演活動: 2013-2015 擔任「康樂及文化事務處」文化大使 2014《第一屆國際古箏研討會》獲選以《曉霧》一曲擔任《交流音樂會》的獨奏。 2017 遠赴大溪地擔任 《大溪地華裔小姐選舉》表演嘉賓 2020 帶領千金古箏表演團以滄海男兒和秋葉緣,兩首曲入選 「香港中樂團《同聲抗疫—香港網上中樂節》八音和鳴」 參與古箏論文演講: 2014《第一屆國際古箏研討會》發表《從活五調看潮州箏曲的調性轉換》。
✨何氏以獨奏身份與不同的樂團合作: 與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合作: 2012《周成龍專場音樂會》獲選二重奏《苗山春》 2014《周煜國專場音樂會》獲選領奏《雲裳訴》。 與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合作: 2014勝出協奏曲比賽,獲選獨奏《雲裳訴》。
✨何氏比賽屢獲殊榮: 《首屆國際古箏之星協奏曲銀奬 》 《首屆國際箏之星專業組銅奬》 《校際音樂比賽箏深造組亞軍》 《校際音樂比賽古箏高級組亞軍》 《中華國際音樂藝術大賽十級組金奬 》 《中國關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國義演活動古箏金奬》 《古箏少年組新聲柸優異奬》 《香港國際青少年器樂大賽中樂青年專業組銅獎》《青樂杯專業組銀奬》等等。
⚡️曾參與樂團: 香港青年彈撥中樂團成員、 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中阮及古箏)、 香港演藝學院古箏團、 2017 創立千金古箏表演團。
?電視節目: 2014-2019《TVB文化廣場》十多場的演出嘉賓 2019《TVB明愛䁔萬心》與區瑞強先生和吳岱融先生同台演出 2019《TVB流行經典50年》與黎耀祥先生同台演出 2020《藝文誌》半小時古箏專輯 2020《TVB流行經典50年》與歐瑞強先生和鄭子誠先生同台演出 https://www.facebook.com/523322747744477/posts/2850607571682638/
?配樂: 戲劇《只有香如故》 電影 《我媽媽是男人》 ?演唱會伴奏嘉賓: 2012《張偉文唱好爸爸》 2013《李龍基濃情金曲夜》 2018《區瑞強慈善私房音樂會 2019《區瑞強名曲巨星真經典演唱會》 2019《新二胡唱演流行夜-李軍20世紀魅力香港》 2019《張偉文離別的叮嚀40周年演唱會》 2020 《歐瑞強我家你online演唱會》
?音樂專欄: 現任東周刊 e-blog《瑩瑩樂樂》專欄作家。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eblog/365
?音樂創作: 2018 何氏積極創作古箏曲目,並成為CASH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的會員。 2018 何氏與關振宇先生創作的《秋.葉.緣》入選《第二屆盛事華箏.國際古箏音樂節》作品前40強,何氏並獲邀請擔任其決賽的評委。 2020 何氏與朋成一起創作的 《疫風中破浪》入選 「香港中樂團《同聲抗疫—香港網上中樂節》新韻傳音」。 2020 何氏首張個人音樂大碟《箏心真意古箏女神》面世。
?學生屢獲殊榮: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演奏級(優秀)。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九級(優秀)。 校際音樂節高級,中級,初級的組冠亞季軍。
首張個人純音樂CD專輯 “#箏心真意”正式推出
每張 CD $138- 內有 8 首歌曲 與及精美小相集
1. #傷逝 (原創曲)
2. #春霜 (原創曲)
3. #仲夏夜戀曲 (原創曲)
4. 秋、葉、緣 (原創曲) Facebook 專頁突破一百萬大關點擊率 5. #冰封的心 (原創曲)
6. #將軍令 (古曲)
7. #漁舟唱晚 (古曲)
8. #廣陵散 (古曲)

張偉文方俊 在 派偉俊 Patrick Brasc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派偉俊首張專輯【燥熱】:https://patrickbrasca.lnk.to/angst
偷渡 I Like The Way
作詞:派偉俊/剃刀蔣RAZOR
作曲:派偉俊
半夜睡不著覺
想著你的臉龐
不想留在動態對你說
螢幕上的編曲多優秀
隨便來個freestyle
就算我會忘詞
You know it love it
你的愛 太危險
墜入後 無法戒
照片開始有了你
歌開始不像自己
是不是 就可以
成為⼀種靠近 With you
當感覺只寫在歌裡 成為了字句
是不是就可以偷渡 到你的心裡
所有的簡訊都是你 寫下的劇情
Cause I like the way you do it
And I wanna be with you
Woo woo woo Woo woo woo
只有這種方式才能偷渡
Woo woo woo Woo woo woo
想寫下這些旋律偷偷將你綁住
你的愛 太危險
墜入後 無法戒
照片開始有了你
歌開始不像自己
是不是 就可以
成為一種靠近 With you
當感覺只寫在歌裡 成為了字句
是不是就可以偷渡 到你的心裡
所有的簡訊都是你 寫下的劇情
Cause I like the way you do it
And I wanna be with you
Woo woo woo Woo woo woo
只有這種方式才能偷渡
Woo woo woo Woo woo woo
想寫下這些旋律偷偷將你綁住
當感覺只寫在歌裡 成為了字句
是不是就可以偷渡 到你的心裡
所有的簡訊都是你 寫下的劇情
Cause I like the way you do it
And I wanna be with you
Woo woo woo Woo woo woo
只有這種方式才能偷渡
Woo woo woo Woo woo woo
想寫下這些旋律偷偷將你綁住
音樂製作 SONG CREDIT |
詞Lyrics:派偉俊 / 剃刀蔣RAZOR
曲Composer:派偉俊
製作人Producer:剃刀蔣RAZOR
編曲Arrangement:kvn
配唱製作人Vocal Producer:陳璿翔Shawn Chen
和聲Backing Vocal:王昭權(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 派偉俊Patrick Brasca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陳文駿AJ Chen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Mega Force Recording Studio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陳文駿AJ Chen
混音室Mix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Mega Force Recording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Chris Gehringer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Mastering Studio:Sterling Sound
MV製作 MUSIC VIDEO CREDIT |
MV製作 Production | 二二川 ERERCHUAN
MV專案 Project Manager|HILL LEE
主要演員 Talents | 林奕嵐
導演 Director | Chang Ching Yu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 WALL
製片 Producer | 陳偉仁
執行製片 Location Manager | 何俊毅
攝影 D.O.P | 洪建凱
攝影大助 1st A.C. | 楊家哲
攝影助理 Assistant Camera | 何浩宇/王為鵬R2技師 R2 Technician | 林皓煒
攝影器材 Photographic Equipment | 妄想機
燈光 Gaffer | 楊景浩
燈光助理 Electrician | 楊朝翔/呂佑凱
燈光器材 Light Equipment | 六福影視
場務 Set Coordinator | 黃正達/范子薺/郭宗哲
美術設計 Art Designer | 王殊懸
司機 Driver | 柯恩賜/彭政龍
側拍師 Still Photographer | 神童 Yin Chong Yi /林碩煒
側錄 BTS Videographer | 美杰創意影像工作室 Mercy Creatives
化妝 Artist Make up | 美少女工作室 prettycool /簡偉文 Chien Wei Wen
髮型 Hairstylist | Edmund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造型 Artist Styling | 余冠儀 yee1yee
造型助理 Styling Assistant | 楊佩樺 Elly Yang
後期製片 Post-production Supervisor | WALL
剪接師 Editor | 派偉俊 Patrick Brasca / BUZZ
調光師 Colorist | OiiO
特效師 Compositor | 阿薛
字卡設計 Graphic Designer | Sisyphe
場地協力 Venue Provided |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 TMC台灣肌肉車聯盟
派偉俊 Patrick Brasc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atrickbrasc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trickbrasca
Weibo http://www.weibo.com/patrickbrasca
JVR Music
Official Website : http://www.jvrmusic.com
Lyric MV: https://goo.gl/JjelVn
#派偉俊 #patrickbrasca

張偉文方俊 在 aoi青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青虫aoi 首張創作專輯《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 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訂閱青虫aoi 頻道➩https://youtube.com/c/Aoimushiband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這世界上有一種相愛,叫互相傷害
「我們的愛就像兩隻刺蝟,靠太近彷彿有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到顫抖,不得已只好分開」
#刺蝟理論 #金童玉女 #七世戀人
/
◤ 青虫aoi 專場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青虫aoi 專輯發行場 ⋄
日 期|2021/01/24(日)
時 間|19:00進場 · 19:30開演
地 點|小地方展演空間 APA mini
地 址|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47號B1
票 價|一蕊媠花預售票 500元/我就是刁故意現場票 600元
啟售時間|2020/12/16(三)12:00
購票連結|https://reurl.cc/Mdp4j3
/
#青虫aoi X #林柏宏 X #李沐
《刺蝟悲歌》原本在青虫創作中談的是「刺蝟理論」。哲學家叔本華以「刺蝟理論」比喻建立人際關係時的情境,如同在寒冷雪地中的兩隻刺蝟會忍不住想要靠近對方取暖,但是靠太近又會無法控制地刺傷彼此;就像人與人的親密關係總伴隨著不可避免的傷害。
陳健禾與順兩位導演以傳統「金童玉女」為故事骨幹,架起七世戀人時空,由林柏宏與李沐擔任男女主角。前傳《刺蝟悲歌》裡,兩人的工作為接引者,傳說中行善的人歸西後,會由金童玉女來接引他們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工作中金童玉女各司其職,在精神上互相依戀,但因其特殊身份僅能依靠嗅覺感受對方,無法有身體的接觸,致使柏拉圖式的關係在玉女心中漸漸產生質變。故事最後玉女因同情亡者,而犯下縱放靈魂的罪過,導致兩人受到懲罰必須分開,東方的金童玉女與西方的刺蝟理論,透過音樂和影像的結合,編織出台語歌的新維度。
MV 中關鍵道具「蘋果」象徵兩人對愛的欲望,而總是拿著無法進食,不止揭示了兩人的神祉身份無法彼此親近,也隱喻了對愛的觸不可及。續集《無你的故事》中,林柏宏與李沐則飾演一對前世被迫分離的戀人,今世在三角關係中重逢,兩支MV並陳表現總是想彼此靠近卻又互相傷害的感情樣貌。
/
編織系 #都會民謠 暖聲 - 青虫 aoi
2020 首張 #台語 創作專輯《 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我的身軀變做一張一張紙,阮朋友的故事攏寫佇遮。」
這是青虫 aoi 的第一張專輯,也是他們嘗試跟這個世界建立連結的載具。《有你的故事》裡的每首創作都應對著一個「你」,這個「你」可以是一個對象,亦可以代表一種議題。
青虫 aoi 試圖把存於當下社會與個人日常的經驗反覆咀嚼,並雕琢著既熟悉但又不熟練的語言,吐出絲線,鋪陳在旋律之上--經線是自我、情緒、聲響;緯線則是語言、對象、情節,彼此緊密地交錯。如同這張作品的音樂風格,橫跨了醉心電氣、原聲搖滾與溫暖民謠等元素,帶出了更豐富的聽覺紋理,卻又不失純粹。
將「你」編織於故事之中,用輕盈的口吻說深刻的話題,刻劃出這個世代青年們的所思所想,唱出每一段「有你的故事」。
▶關於青虫 About Aoi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Aoimushiband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OIMUSHIB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oimushiband/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AOIMUSHIBAND/
🛒 [ 實體專輯 ] 購買通路
◈誠品:https://reurl.cc/3LbvAX
◈博客來:https://reurl.cc/x0Knbb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A8boe8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4mbZ7j
◈光南唱片:https://reurl.cc/GrGWRv
🎧 數位平台聆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MUSIC VIDEO
無你的故事_https://youtu.be/JGK5Z0h33NA
簡幼_https://youtu.be/aajufCLGiTQ
媠花_ https://youtu.be/VJ8CaDuYKOU
青鳥_https://youtu.be/DayZSsUtmUk
我毋是刁故意_https://youtu.be/7wtlmbDxVgM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Lyrics
一步一步 接近你 是自然 是身不由己
日日夜夜 思念你 每一暝 攏想欲夢著你
一擺一擺 傷害你 真失禮 我毋是刁故意
若是鬥陣顛倒無歡喜 不如放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倚傷近袂輸針咧揻
離傷遠又閣爍爍顫 不得已只好來分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鬥陣的歡喜總是有限
痛苦的感覺袂輸永遠 扯扯咧才是咱的圓滿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過去的甜蜜袂輸電影 放煞就好清醒啦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幸福愈唱是愈細聲 不如放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倚傷近袂輸針咧揻
離傷遠又閣爍爍顫 不得已只好來分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鬥陣的歡喜總是有限
痛苦的感覺袂輸永遠 扯扯咧才是咱的圓滿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幸福愈唱愈細聲 心愛的就此再會啦
- - -
一步一步 接近你 是自然 是身不由己
日日夜夜思念你 每一晚 都想要夢到你
一次一次 傷害你 很抱歉 我不是有意的
如果在一起反而不開心 不如放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靠太近彷彿有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得顫抖 不得已只好分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在一起的開心往往有限
痛苦的感覺彷彿永遠 切斷關係才是我們的圓滿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過去的甜蜜就像電影 放映完就該清醒了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幸福越唱越小聲 不如放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靠太近彷彿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得打顫 不得已只好分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在一起的開心往往有限
痛苦的感覺彷彿永遠 切斷關係才是我們的圓滿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幸福越唱越小聲 心愛的人 就此再會吧
--
▶音樂製作 Credit
詞曲 Lyrics&Co|黃如琦 Jeannie H
製作人 Producer |法蘭 Fran Chen
編曲 Arrangement|青虫aoi、法蘭 Fran Chen
主唱 Vocal|黃如琦 Jeannie H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黃柏翰 Po Han Huang
貝斯 Bass|郭宏 Hung Kuo
鼓 Drum|蔡信展 Hsin Chan Tsai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 |黃如琦 Jeannie H、法蘭 Fran Chen
和聲 Backing Vocals|黃如琦 Jeannie H、法蘭 Fran Chen
主要錄音師 Main Recording Engineer|徐玉光 Isidore Hsu
主要錄音室 Main Recording Studio|輕鬆玩工作室 Studio-One
錄音室助理Recording Assistant|江昱澄 Allen Chiang、林彥慶 Yen
鼓共同監製&錄音師 Drum Co-Producer &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
鼓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鼓錄音助理 Drum Recording Assistant|于世政 Shih Cheng Yu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李詠恩 Joshua Lee
混音室 Mixing Studio|荒原錄音室 The Wastela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 Mastering Studio|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毛琮文老師與他的tele
▶MV製作團隊
Production Company 製作公司 | 雞肉飯影像工作室
Director 導演 | 陳健禾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李佳樺
Producer 製片 | 李光哲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 | 張丁文
Production Assistant 製片助理 | 周昀楓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攝影指導 | 順
Additional Camera B機攝影師 | 基奇
First Assistant Camera 攝影大助 | 何晟豪
Second Assistant Camera 攝影二助 |鄭傑中
Gaffer 燈光師 | 順
Best Boy Electric 燈光大助 | 曾鈺展
Electrician 燈光助理 | 楊育鈞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 | 羅文璟
Set Decorator 執行美術 | 廖姿穎
Art Department Assistant 美術助理 | 林効賢、蘇立亞智
Costume Designer 造型師 | 花籽
Make-Up Artist 化妝師 | 蔣佳芸(李沐)、美少女工作室-偉文(林柏宏)
Hair Stylist 髮型師 | 林亞靜(定裝)、黃若宜(李沐) 、Zoom Hair Styling-Spud(林柏宏)
Cast 演員 | 林柏宏、李沐
Extras 群眾演員 | 張忠瑞
Still Photographer 劇照師 | 黃煌智 Yellow
Transportation 九巴司機 | 廖桑車隊
Editor 剪接師 | 陳健禾
Colorist 調光師 | 朱四郎(圈起來映畫)
VFX _Artist 特效師 | 江光健、王芳俊(動工設計)
Front Design 標準字設計|鄭麗華(動工設計)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 Anita、Cheer Chou、陳柏言
視覺、唱片裝幀|Li-Hua Cheng 鄭麗華(動工設計 mokraft)
企劃|啟兒 Cheer Chou/黃如琦 Jeannie H/戴均叡 (戴居) Roy Dai
歌詞用字指導|陳豐惠Tân Hong Hūi@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Li Kang Khioh Taiwanese Foundation
-本專輯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