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到陳芳明教授又為了國文課綱選材刪除了連橫的台灣通史序,接受媒體的訪問時連聲叫好。我覺得,民進黨把未來的教育政策「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去文言文」、「去中華文化」,所創造的問題,恐怕比檯面上爭論的更嚴重。
先不去爭辯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也先不去細究教育部到底有沒有為年輕一代的高中學生選出好的文章,我認為,民進黨政府真正惡劣的,是他們為了自己的政治意識形態,罔顧學生的權益,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弱勢家庭,在未來變得更加弱勢。
某種程度還「多虧」了民進黨政府的「德政」。事實是,現在以及未來,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台灣多數學生必須考慮的主要就業地點,人才外流正以驚人的速度發生。中共十九大後,習近平提出台灣人比照對岸的「準國民待遇」,伴隨出檯的是從年底到明年一連串的對台優惠政策,這都將可能使台灣人才急速西進。而我看不出現在的民進黨政府,有任何因應的辦法。坦白說,蔡英文總統即便特地過境夏威夷關島去和美國交心,美國既無法也不會在可見的將來對台灣的困境給予實質有效的協助。經濟上美國幫不上忙,軍事上更是不可能。
回到教育議題,我們希望弱勢的學生在學校時就能因為好的教材和優秀的師資,能直接透過學校的教育來提升自己的學識、素養、視野和競爭力。但政府用意識形態治國,弱勢家庭只能成為民進黨荒謬政策下的犧牲品。對中產以上的家庭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政府的這些去中、去文言文的政策,孩子們若不是請家教,就是特地送到專門的補習班,政府的政策對中產以上的家庭而言,除了增加開支外,實質的衝擊不大。真正受害的,全是弱勢家庭以及他們的子女,這些弱勢的孩子們將更難有機會和同學們競爭,他們在未來,只會變得更加弱勢。
以文言文為例,文言文不僅直接關係到我們國語文能力,同時也是未來我們年輕一代的孩子,將來和對岸同一世代的人無論是在學校或職場上的交流,確實可用來展現格局、視野、內涵的工具,唐詩宋詞絕非過時無用的「舊文化」,唐宋八大家更不該被汙名化為「封建時代造神的產物」。
然而,弱勢家庭只能透過學校,學習由教育部依據課審大會創作出來的,符合民進黨意識形態的新課綱教材,他們很可能連教科書都買不起,更別說還有餘力送孩子去補習了。民進黨口口聲聲說自己民主、進步,動輒把人權、平等掛在嘴邊,實際上只在乎如何鞏固自己的政權,難道都不覺得良心有愧嗎?
#民進黨偏執的意識形態誤國害民莫此為甚 #弱勢家庭和弱勢階級實際上是民進黨從兩岸到國內政策的最大受害者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