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點:16798走向定多空
待日灯首翻綠灯才回補
台股週二開平高後先行震盪,多方試圖強渡「萬七」唯此多方是否為紮實道地之中多或只是瞬間巧伴拉抬就跑的「假多誘多」唯勢強再挑戰「萬七」達17041後,即現横盤,10:00後短多正角色異位,一路殺低,近直線下跌.
台積電仍主導.類股間表現分歧.傳產漲價缺貨優勢仍為焦點:紙類.紡䊹.航運續强抗跌,但塑化.鋼鐵,明顯回測
科技股:lC設計本身自己輪動.
記憶體:表現 矽晶圓.太陽能~相對表現
但面板:暴量正首翻紅灯拉回.
終場下跌:34 收:16824 成交量:4630億元。
盤勢大量:4630億創新高量.如再加盤後達4707億與上櫃成交量:計遴:5732億元,歷史新高。
唯盤勢開高走低且帶高達182点上影線,達1.08%.此量價結構非良性,似乎「反轉」但形成條件未臻成熟.尚待今日考驗.
即「關鍵點」:目前為:16798(略升)其力守與否,與其是否受扭轉將對後市發展備「關鍵性」
如力守→則維持原盤堅格局
如失守16798且受扭轉成負向(即關鍵點扭轉朝下)則跌勢形成,將有一波段回測,及至出現「新反轉點」
上述任一模式.其台積電走勢則有明顯主導性.
今台積電ADR:+0.31%
台積電4/15法說會,皆備關鍵性主導.
同時台積電参與美國半導體本土化,台積電概念股受惠:
聯發科.光罩.永光.信紘.公準.弘塑.帆宣.家登.漢磊~
群創4/13單日成交量109.5萬張.史上第一大量.但股價下跌2.6元.跌幅9.63%.外資賣超16萬張.三大法人賣超18.7萬張,股價有高檔「反轉」壓力。
瑞信証:點名:
台達電.大立光.胡連~
晟德4123:宣布成立CDM0(委託開發與代工生產)今年將投入3 0億,打造微生物細胞治療~~目標2024年投產
創2800億商機。
輝達㩗手联發科.搶NB商機.合作繪圖晶片.另:雙鴻.動力~皆顯示卡供應鏈而受惠。
長榮:首季EPS:4.55元,今年航運旺季.全年EPS可達20.31元.法人提高目標價:98.9元.
美道瓊:-68 -0.2%
SP500:+13 +0.32%
那克:+146 +1.05%
台積電ADR:+0.31%
蘋果:+2.61%
特斯拉:+8.26% 創近2個月新高
美光:-3.63%
今大盤有「盤頭」壓力.除非能化解關鍵點:16789箭頭朝上形成跌勢
台積電走勢仍主導
低基期.高EPS.低本益比者有突出空間.但仍需依日線紅綠燈操作.
個股日線「首翻紅灯」者→
一定先賣
待日灯再首翻綠灯才回補
當日多空操作以60分灯甫開盤落点定多空.再搭配15分灯.5分灯買賣
弘塑科技股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積電消息連發 超額下單 or 供不應求⁉》
[ 新聞摘要 ]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寫了一封信給下游 IC 設計客户,敘述了當前半導體供應鏈遇到的挑戰,以及台積電將做出哪些重大決策,與客户一起解決眼前的供給危機。
信中提到,雖然台積電在過去 12 個月不斷的增加產能,並讓產能利用率維持 100%,但仍然無法滿客戶足需求,因此計劃在未來 #3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 來擴充現有產能、支持高端技術的研發。
此外,過往台積電因設備折舊費用下降、良率提升等因素,每年都會給老客戶 3% 左右的價格折讓,藉此穩固訂單、照顧客戶,但台積電宣布將自 2021/12/31 起 #暫停晶圓折讓,為期 1 年,換句話說,台積電會變相漲價至 2022 年底為止。
---
[ 新聞分析 ]
台積電在 1 月上調 2021 年資本支出達 250~280 億美元,年增逾 6 成、創歷史新高,也遠超過市場預期,但從最新的信件內容來看,3 年共投資 1000 億美元,平均每年達 333 億美元,意味著再次 #上調資本支出,顯示台積電認為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的盛況將延續下去。
同時,如果確定取消折讓,顯示產能吃緊真的很嚴重,不得已才會採取「以價制量」的模式,用較強硬的價格,讓原本想「超額下單」的客戶卻步,而且一漲價就漲到 2022 年底,這或許顯示,市場預期晶圓產能欠缺將持續到 2022 年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
[ 解讀兩位台積電董事長的看法 ]
董事長魏哲家的信中提到的擴充產能、取消折讓,看起來都是對後市的正面看法,但前一天媒體盛傳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半導體產業「超額下單」,到底該以誰說的為準?
其實兩人都提到 5G、AI 科技發展是產業趨勢,加上疫情推動數位轉型,對台積電的先進技術將會有強勁需求,所以劉德音提到的超額下單,大多會是發生在成熟製程上。
他認為總體的成熟製程供給是大於需求的,只是因為疫情的衝擊,造成晶片供應鏈、廠商市佔率出現變化和不確定性,導致廠商為了確保貨源而積極下單,多種晶片因此供不應求。🤓
---
[ 機構數據佐證 ]
研究機構 IC Insights 近期曾發布報告,對未來各種半導體製程的市佔進行預估,可以從中來驗證兩位董事長的看法。
首先,可提供 10nm 以下先進製程的廠商只有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INTC)這三家,而從圖 1 可以發現市場需求呈上升狀態,因此,這類製程產能在未來是缺乏的。
但 10nm-20nm 和 20nm-40nm 製程的市佔率變化情況則正好相反,整體呈現下降態勢,顯示市場需求是萎縮的。
總結以上,當下這段時間內,由於多種因素的關係,使得 10nm-40nm 這一區間內部分製程的產能顯得供不應求,但依研究機構的預測,未來這一區段的需求是萎縮的,若廠商因為看到超額下單去擴充產能,就很容易形成供過於求的局面。
至於台積電的做法,面對成熟製程的大量訂單,將盡量通過整體分析,以及「以價制量」的方式,去瞭解哪個產業需求最迫切,並藉此調配產能;對未來高階晶片的大量需求,則以投入資本支出來因應。
---
[ 受惠廠商 ]
當未來幾年台積電的資本支出會維持高檔,現在笑到合不攏嘴的應該是半導體設備商,如艾司摩爾(ASML)、應用材料(AMAT)、科林研發(LRCX)、科磊(KLAC)等。
但這些國際大廠也需要台灣協力廠商相助,加上台積電逐漸扶植本土供應鏈廠商,所以相關本土供應鏈廠商也將受惠,如漢唐、帆宣、家登、京鼎、弘塑、瑞耘、信紘科、意德士、公準、辛耘、光罩、 閎康、盟立等。
熊貓先生幫大家整理出 13 家,台積電資本支出概念股,大家可以挑選業績成長、股價尚未遠離季線的股票,作為後續追蹤的標的。
#台積電 #TSMC #TSM
#資本支出 #3年1000億
新聞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401/HCRDJFYZWNEVJJFGQRJNI6KAGU/
IC Insights 連結:
https://www.design-reuse.com/news/49026/wafer-capacity-10nm.html
弘塑科技股價 在 我的看盤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債市往往是股市的敵人,但在資金寬鬆的情況下,應該是朋友,從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重申維持貨幣寬鬆立場,直到通膨和就業目標取得實質進展,科技類股僅暫時回檔,周四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3.69%,有利下周台股再創新高,盤面以航運類股較強勢,長榮.陽明再創今年新高,多檔IC設計股敦泰.致新等也創新高,缺貨漲價題材還是主導個股表現,跟對題材獲利就跟著上揚!!!
觀察OTC櫃買指數,相對大盤指數強勢沿5日線上攻,從近期光學概念股大漲來看,本業都還虧損,股價已漲翻天,市場不缺資金,只要有題材,股價就會反應,積極操作者當然以強勢股為主,若是保守型投資可往高殖利股選擇,接下來第一季財報和高殖利股會是盤面焦點!!!
工商時報新聞: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在未來三年投資1,000億美元,加快3奈米及更先進製程技術研發速度,並將在全球據點同步擴充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產能,以因應來自全球客戶對於5G行動通訊、高效能運算(HPC)、車用電子、物聯網等四大平台的強勁需求。
法人看好台積電啟動大投資計畫,包括漢唐、帆宣、家登、京鼎、弘塑、瑞耘、信紘科、意德士、公準等資本支出概念股直接受惠,隨著台積電逐步興建新晶圓廠、擴大設備及備品採購規模,台積電大聯盟合作夥伴營運將再旺三年。
My Blog:victro530.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