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
#給家有青少年父母的書
坊間的教育書籍,絕大部分是給學齡前和學齡期的,面對孩子進入高中,大學,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否就會少一點困惑?
答案很可能是沒有的。甚至困惑更多,只是我們會用一句話來告訴自己:「孩子大了,他們要自己負責了。」
的確,孩子大了,行為與情感需要有更多獨當一面的能力才能應付這個世界給他們的要求。然而,父母和子女的情感連結不會因為孩子大了就不延續,因此身為青少年或成年子女的父母,需要知道如何處理分離,需要學習如何看到『現在的他們』,而不僅僅是『當年我們如何如何..』。
『孩子長大了,我們該怎麼辦』這本書是給父母的分離焦慮指引,用聆聽與信任,陪伴青少年探索戀愛,升學,人際關係與獨立的成長課題。內容分為關於家庭,快樂,愛情與性,學業與進入大學生活等。很值得身為青少年的父母一讀。
✅如果孩子面對校園的霸凌,我們如何用同理心陪伴孩子?
『你必須一直應付這樣的狀況,讓我們覺得很心疼。』
『當我想勸你出去走走時,不是我不關心這個問題,而是我希望能陪著你轉換心情。』
✅不要一直拿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青少年做比較
『現在已經不是80或90年代,我們的孩子也不可能穿越時空,所以光告訴孩子他們不應該做什麼,但他們顯然還是會去做。與其硬要孩子理解他們根本不知道的時空背景,倒不如教導他們如何掌握目前的生活。』
✅「我比誰都知道孩子開心不開心?!」
『青少年很可能在我們面前掩飾這些痛苦的感覺,他們顯現的症狀或許不像典型的憂鬱症,而是看起來像一般青少年的情緒化,喜怒無常,舉棋不定,或是封閉自己。這些看起來很像是其他的問題,所以很容易被父母忽略。』
『青少年的憂鬱和成人的不一樣,他們可能變得麻木,冷漠,對什麼事都沒有感覺,雖然外表看起來好像一切正常,但內心卻出現自己也不瞭解的黑暗。』
非常喜歡前言的引言,以此貫串整本書的核心。
💕『生命把他們給了我,我把自己準備好,盡我所能地,讓他們擁有自己的人生』—-查爾斯 . 布洛(Charles M.Blow)
高寶書版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阿零的攝影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QNAP NAS可以如何幫助到攝影人?經過連月實試,我整合了幾大用途,可以讓攝影人獲得最大的方便性和快感! 而這次我所使用的型號 TVS-472XT,除了在攝影上方便了我,在影片製作上都方便了不少!全因它的 10GbE LAN 高速傳輸介面!直接剪片無難度!如果你也是影片創作人,或是小型創作團隊,...
引言前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裂縫」所在——黃裕邦《天裂》的敘事技巧 ◎呂穎彤
一、前言
黃裕邦(Nicholas YB Wong),生於1979年,香港詩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及香港城市大學英語創意寫作藝術碩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一級講師。作為土生土長香港人,他未曾居住過英語系國家,但卻主要不以母語中文創作,而是寫英語詩。他於2012年出版首本英文詩集《Cities of Sameness》,2015年出版《Crevasse》,並憑此書榮獲美國LGBTQ文學獎——蘭布達文學獎(Lambda Literrary Awards)男同志詩歌組別首獎,作品除了書寫性向、身體、慾望外,亦討論文化差異、邊緣人物的掙扎等。得獎作品《Crevasse》於2018年翻譯成中文版本《天裂》,譯者為徐晞文。
如同名字一樣,《天裂》這本詩集就像是一道裂縫,指的並不是陷落,而是一種不落兩邊的狀態。在語言的使用上,黃裕邦本來就選擇了一個奇特的位置,在自己的土地上以外語寫作,故不能把他的作品歸類為外國文學,但同時又無法輕易稱之為香港文學,處於一個曖昧的位置。因此當《Crevasse》翻譯成《天裂》時,同樣的狀態再次被挪置到翻譯文化上,《天裂》並不落在「外譯」或「內譯」、「歸化」或「異化」的任何框架之內。在香港,所謂「外譯」,指的是香港中文文學翻譯成任何語言出版,如此之下,似乎惟有以中文創作的香港文學作品,才能歸類為「內」。1而「內譯」指的是香港文學翻譯成任何一種語言並在港出版,《天裂》本應屬於此類。2然而,香港特殊的翻譯文化底下,《天裂》因使用英語創作,無法被歸類為香港文學,不是「內譯」,那麼與之相對的「外譯」在如斯情況下也就失效。黃裕邦自動選擇成為被翻譯的對象3,顯示出他「拒絕絕對的定義、拒絕草率的分類、拒絕單純的歸化或異化」4,也因而永遠處於懸置的裂縫中。
無論是黃裕邦或《天裂》,本身已經擺出明確的姿態,寧可置身裂縫,但不願輕易被概括或總結。從詩人的敘事詩亦能窺探出這種特質,下文將分析〈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詩中,他如何使用人物塑造、製造話語權的角力,及營造曖昧氛圍,以達至「裂縫」的質地。
二、人物塑造
〈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敘事詩都以人物作為敘事中心,並藉由塑造人物形象,製造出不落兩邊的夾縫感。詩人選擇敘述的人物,都先以邊緣或弱勢的形象登場。
〈MR.〉(〈先生〉)中的「He(他)」以同志與病人的雙重身分登場,他「leaning almost too close to a man(跟一個男子幾乎挨得太近)」5,而且「in the same tee(穿同款T恤)」6,暗示他同志的身份。在香港的語境下,同性戀處於較為邊緣或弱勢的位置,故「He」是社會中游離分子。同時他亦患有肝病,「his liver a budded rival of his own cells(他的肝臟長滿苞芽,與自身的細胞為敵)」7,體內的細胞受到攻擊,身體狀況每況越下。此外,詩人透過視角的描述,減弱「He」的機動性,使用被動句「got spotted(被發現)」8,使之成為被凝視的對象,剝奪其主動性。詩人以各種細節將「He」塑造成社會中的少數,然而開首「He taught me about empires(他教過我帝國歷史)」9,卻首先定調了他屬於社經地位高的一群,他應是一名叫歷史教授,而且教帝國歷史,很有可能是白人。如此之下,邊緣的、弱勢的身份,與他高學歷、中產的形象碰撞,拉扯出一道裂縫,「He」成為一個無法輕易定義的人。
而〈眾母親〉中有媽媽與外婆兩位女性人物,兩者同樣是相對弱勢的存在。她們被「母親」的身份所束縛,只能選擇「從泥土或廚房裡出來」10,彷彿終其一生都必須肩負為家庭炒菜煮飯的責任,直到死後歸於塵土,生命呈被困的狀態。而且兩位母親均有殘缺,甚至已經死亡,「我媽」半盲,「如今生命於她是一團漆黑的渾沌」11一句,可以想像母親把自己的人生交付家庭,大半輩子過後,她自己生命的模樣其實模糊不清,而「外婆」則已然離世。似乎母親的角色是造成詩中女性陷入弱勢的原因,然而母親卻也是生命的源頭,「她身上曾有一個洞,她從洞裡擠/出了我媽,我媽又擠出了在座/每一個人」12,她們掌控生命的主導權。由是,強與弱兩種力量拉扯下,母親的形象難以定型,產生裂縫。
由此可見,詩人擅長並置人物的邊緣與主流、無力與掌控,造成力量的拉扯,形成角色形象的曖昧,達到不落兩邊的狀態。
三、詩中的話語權
詩人透過翻弄詩中的話語權,造成自己與人物的角力。〈MR.〉(〈先生〉)和〈眾母親〉中,詩人看似掌握全盤的話語權,無論是教授、媽媽或是外婆,全是被敘述的對象,讀者對於人物形象的掌握,均來自詩人的描述,而讀者也只能相信這些描述,人物基本上沒有發言權。〈MR.〉(〈先生〉)中的「He」曾獲得一次的發言機會,但唯一一次的發聲卻是示弱,「 point pens feckless, upside down in a mug,/unpaired(圓珠筆/沒精打采,倒插馬克杯內,不成對。/歷史並非重複出現的錯誤)」13,教授將自身比喻為圓珠筆,甚至使用「feckless(沒精打彩)」14、「upside down(倒插)」15等形容,讀者容易聯想到其男性生理上的不足。看來在詩中的對話場域下,詩人凌駕筆下的人物,全盤掌握話語權。
但細讀之下,卻會發現其中的弔詭之處,詩人其實才是弱勢的一方。詩人逐步翻轉兩者的權力關係,一開始「People like us traveled a lot(我們這種人經常出門)」16,以「我們」連結教授與自己,兩者關係平等。及後詩人慢慢透露自己的話語,其實早被教授掌控,「History not a mistake repeating but/a red smudgy rabbit stamp I once had for recounting/facts on time and exactly as he said.(歷史並非重複出現的錯誤,/而是我完全照他所說地複述史實,/而得到一隻髒兮兮的兔子蓋章。)」17「我」只能複述教授的話,而憑此獲得獎賞,教授是可以選擇給予獎勵與否的角色,權力結構上,明顯詩人在下。
正當讀者覺得教授才是真正有話語權的人,但實際上,詩人與教授的權力角力貫穿全詩,始終糾纏不清。「He」大概為白人男子,他教授「empires(帝國歷史)」18、「Reformation(宗教改革)」19、「Renaissance(文藝復興)」20等西方文化有關的內容,而「我」的身份與「He」呈對立狀態,「我」是香港學生,黃種人。「我」在學習不屬於自己文化的歷史與藝術,但在香港的語境底下,這些關於西方或英國的內容,似有若無地與自身有所關聯,因此「我」將永遠擺擺盪於接受與不接受、抗拒與迎合之間。
至於〈眾母親〉,外婆似乎並無話語權,但詩中能夠窺探出詩人對她的憐憫,給予外婆許多表達的機會。她雖然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控,甚至要由家人以外的他者「瞎眼靈媒」21言說來生的可能,作為亡者也處於失語狀態。然而外婆卻得以透過詩人的敘述,為自己的念頭與慾望發聲。詩中的後半部多次以外婆「垂涎」22、「試圖理解」23、「渴望」24、「但願」25表達她的思緒,她利用詩人言述為自己發言,翻轉了被遞奪話語權的狀況。
四、氣氛營造
〈MR.〉(〈先生〉)和〈眾母親〉前者利用碼頭的場景營造浮沉之感,後者則利用時空的曖昧性,讓詩中的人物、氣氛均處在裂縫狀態。
〈MR.〉(〈先生〉)對於場景的描述不多,但大抵可以知道地點在海傍。詩人並非透過對環境仔細的描寫來營造氛圍,而是先設定敘事的場面,然後抓住其特性,以聯想的方式跳接到象徵或思考性的語句,從實到虛。首節教授以同志的身份在碼頭登場,下節「從異性戀/的海岸轉戰至不那麼異性戀的土壤」26一句,承接碼頭的場面,以香港冷硬的海岸比喻異性戀,從實景轉至象徵。然後再往下過渡到第三節,已完全脫離海傍的場景,但擷取水的意象,「Mass increased,/buoyancy gave in. His body knew it(質量增加/浮力投降。他的身體也知道的)」27,突出水上升與下沉的角力拉扯。這種浮載浮沉、無統一定性的狀態貫穿全詩,無論是詩人和教授的關係、香港與西方、異性戀與同性戀都是懸浮的,無法輕易歸類與定義。
而〈眾母親〉雖然有清晰的事件與人物,但詩人透過抹去既定的時空概念,使全詩隱約帶著些微神秘與曖昧的氣氛。第一節「母親節是春天已過,夏日未至的時節」28已為整首詩定下基調,帶有不確定的性質,春夏交接是個難以言喻的時間點,它甚至不能稱為季節,既無春日的霧與濕,也無夏日的光與熱,落入一種晃蕩不明的時空。而下面探討兩位女性的生命,透過破除時空的框架,營造神秘、曖昧的氛圍,帶出她們的生命情狀。例如以帶有神秘學性質的靈媒入詩,靈媒用吟唱的方式,「以真假嗓音交替唱著」29外婆的下輩子,預言是關乎未來,因此時間的流動在此出現寬闊的跨度,模糊時間的界線,營造迷離詭祕之感。另外描述外婆處於生死之間,外婆依舊能夠思想,有所慾望,但卻是已死之人,詩人把外婆放置到「陽間」的空間,譬如「她垂涎脆炸春卷以及/迷你蛋撻的蛋黃/她伸出關節內腫的手,卻只能抓住/指縫間的凜冽寒氣」30,並置溫熱的食物與外婆的鬼魂,製造出外於生死的異空間。整首詩的情節、主題、人物都相對明確,然而每一節卻也都籠罩在一種隱然的不確定中,非春非夏,非生非死。
詩人無意塑造非常立體的場景,而是透過該場景的特質,加以放大、渲染,製造出或飄蕩或浮沉,捉摸不定的曖昧、神秘感。
五、總結
正如引言所述,黃裕邦在香港文學中屬於主流之外,《天裂》本身的成書方式,也是非常少見的特例,然而詩人並非邊緣,並非少數,他不落兩邊,身處裂縫中,懸浮著。他要顛覆固有,而這樣的姿態,他選擇以詩呈現。因此〈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敘事詩背後的狀態,是不輕易選擇任何一方,從人物塑造和調動詩中的話語權兩種手法,可以窺見詩人習慣先讓定下框架,然後將之與相異的元素並置,或者翻轉,打破讀者原先的既定印象,及後在透過氣氛的渲染,加強詩中不確定及曖昧的狀態。
黃裕邦的詩的狀態,那些裂縫,那些懸浮,很難不讓我們想像到他的城市香港,以及她的文化身份,同樣也是擺盪於一切定義之間,拒絕輕易的歸納。
註釋
1宋子江,〈《天裂》與文化翻譯——香港是個翻譯的革命?〉,載《天裂》(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2018),頁17。
2同註1,頁18。
3同註1,頁20。
4同註1,頁21。
5黃裕邦著,徐晞文譯,《天裂》(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2018年),頁58。
6同註5。
7同註5。
8同註5。
9同註5。
10同註5,頁60。
11同註5,頁61。
12同註5,頁63。
13同註5,頁59。
14同註5,頁59。
15同註5,頁59。
16同註5。
17同註5,頁59。
18同註5。
19同註5,頁59。
20同註5,頁63。
21同註5,頁61。
22同註5,頁62。
23同註5,頁62。
24同註5,頁63。
25同註5,頁63。
26同註5。
27同註5。
28同註5,頁60。
29同註5,頁61。
30同註5,頁62。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2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黃裕邦 #天裂
引言前言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傳染病的角度來理解人類歷史
“我們或許還是可以把大部分人類的生命視為一場介於病菌的微寄生,以及大型天敵的巨寄生之間的危險平衡而所謂的大型天敵主要是其他的人類” --威廉•麥克尼爾
這一本1976年出版的經典書,在當時對於人們理解世界史的觀點有極大的影響,當年中文版發行的導讀前言,還是當時任職台大公衛學的前副總統陳建仁在1998年所提供的。雖然已事隔四十多年,但可以看出他的觀點對於日後的影響深遠。而且講到人類面對傳染病的反應和影響,在疫情發酵的今年有一種莫名的既視感。
“人類普遍擁有一種習性,喜歡把不熟悉,險惡的疾病源,頭推給外國人”
書中當時提出最新穎的觀點,就是看待“寄生”這件事情。前面所提到的引言也是坐著說明流行病與戰爭侵略,像是“微寄生”與“巨寄生”的明顯例子。兩者都有侵略性,但必須找到一個平衡,不然宿主如果太快死亡或消耗,是不利於繼生者的持續繁衍 (所以歷史以來,為什麼有些流行病因為殺傷力太大而只有短暫流行。以及戰爭中過度掠奪的帝國,因為沒有留下足夠多的農民,而很難維持)
一個歷史學家要怎麼寫出流行病的醫療史呢?過去各國歷史對於疾病的描述和稱呼,非常有限而且不一致。所以除了歷史記載之外他主要是從人口的漲跌當中去交叉分析。第一章是這個整個分析的邏輯,也說明了為什麼五十萬人口,是一個 “撐起流行病” 基本需要的人口數。(然後他也說明了為什麼幼兒園和軍隊是傳染病的溫床)
再來就是許多有趣的推論和記錄:
麻瘋病的消失,部分是因為競爭不過肺結核?
蒙古1368年撤出中國是鼠疫推了一把?
金納醫生發表牛痘之前,早有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把接種方式與燈籠褲一併帶回歐洲?
義大利城市針對鼠疫快速的反應,奠定了未來文藝大復興的基礎?
當中也有一些講到在醫療常識還未普及之前,世界各國在地人一些看似迷信或是風俗的方式,事後看起來還是非常符合防疫的原則。包括中國東北滿族的人獵捕土撥鼠的方式,讓他們與鼠疫有效隔離。包括印地安人處理與米的手法讓他們的身體可以合成一種玉米本身沒有的營養素維持健康。還有地中海許多港口在16世紀就會要求一些停靠的船隻必須隔離40天才能上岸(入境隔離的先鋒啊!但很不幸的你無法隔離船上的老鼠)。像這樣的民情風俗,倒不是說要“寧可信其有”,但對於在地文化的尊重並且去追溯背後的“為什麼”,反而是科學發現的重要線索。
我覺得最正向的還是最後一大段,就是近代醫學如何大放異彩。讀起來很像駭客與被駭者之間的攻防,病毒也是會不斷的變種不斷的找尋新管道,而且產生被駭者的心理恐慌。但是每一則故事都讓我深深地感覺到,活在21世紀的現代真的是太幸福了!各式疫苗,程式與個人衛生條件,食物營養,還有公共衛生被各國重視,都是在過去200多年才有的。因為是1976年所寫,作者在最後提到1918年所開始的流行感冒,是下一塊未知的戰場,真的非常符合現在的時事! 大家要保持身體健康喔!
這本書很像是1998年經典人類學書籍“槍砲,病菌,與鋼鐵” 的前傳 (這本書也是我過去20多年來整體top10之一),但他的寫作手法沒有像後者這麼容易閱讀 (所以後者的書銷量大勝),我們推薦沒讀過的可以讀一下。如果要更簡單的書,講到人類現在生活的條件,與互相合作的方式是史上從未有的高峰,可以讀一下之前 Bill Gates 大推的 “Factfulness" ("真確")。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817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0443?sloc=main_mb
我當年很弱的讀書心得,但是有比爾蓋茲的介紹連結
https://dushuyizhi.net/factfullness-%E8%B3%87%E8%A8%8A%E7%88%86%E7%82%B8%E4%B8%8B%E7%9A%84%E6%80%9D%E8%80%83%E7%B4%80%E5%BE%8B/
全文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plagues-and-people-瘟疫與人/
引言前言 在 阿零的攝影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QNAP NAS可以如何幫助到攝影人?經過連月實試,我整合了幾大用途,可以讓攝影人獲得最大的方便性和快感!
而這次我所使用的型號 TVS-472XT,除了在攝影上方便了我,在影片製作上都方便了不少!全因它的 10GbE LAN 高速傳輸介面!直接剪片無難度!如果你也是影片創作人,或是小型創作團隊,相信也能讓你獲益!
了解更多QNAP NAS:https://order.qnap.com.hk
訂閱頻道,一起分享攝影的樂趣吧! https://goo.gl/GoK1Zx
00:00 很重要的片頭
00:05 攝陸小廣告
00:18 很重要的前言
01:42 NAS好處1:一鍵匯入
02:22 NAS好處2:快速存取
03:57 SSD 快取 跟 QTier 三大分別
04:56 NAS好處3:網絡存取(Qphoto,Qfile)
06:18 NAS好處4:相片整理(QuMagie,Qsirch)
08:40 NAS好處5:可靠儲存(RAID, 系統快照)
12:12 NAS好處6:輕鬆備份 (HBS 3)
14:23 TVS-472XT 介紹引言
15:44 TVS-472XT 特點1:10GbE LAN
19:34 TVS-472XT 特點2:多機存取能力
20:57 TVS-472XT 特點3:擴充性
22:11 TVS-472XT 特點4:連接性
22:38 NAS 規格選擇1:Bay 數
23:44 NAS 專用硬碟
25:06 NAS 規格選擇2:連接速度
26:29 我的用後感
27:17 QNAP 支援部實測 (?)
=====
阿零的攝影教室 - 星空風景攝影課 正式開課!
https://lingphotoclass.com/
優惠網購:
https://lingphotoclass.com/store/
=====
阿零:土生土長香港人。既是攝影師,也是個跨媒體創作者。除了拍照,也創作攝影相關的影片和寫文章,並活躍於不同的交流平台。快來跟我交流吧!
Facebook專頁:主要用來發佈攝影作品、分享背後故事及心得、刊載文章和資訊。最重要的是和大家的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grapherling
YouTube頻道:定期更新,一起分享攝影的樂趣!
https://goo.gl/GoK1Zx
IG:新照片最先發佈的地方!也會有較多個人生活的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arling.hk/
Fever達人主頁:集中發佈攝影文章的地方,方便集中閱讀~
https://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643
個人網站:影片、相片、文章集中看!集合了我在不同平台創作的內容,請隨便參觀~
https://photographerling.com
「影影貢!攝影交流谷」:互相交流學習,一起進步!
Telegram Group:https://t.me/joinchat/BmYJukfdhattmCLF9JDaOw
Facebook Group: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6126641128068/
引言前言 在 LGBTalk SHOW TA們說 / 超自然震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A們說》邀請同志教母- 張惠妹來引言啦~~~~
你們的聲音在哪裡~😍😍😍
還不跟著我們一起全場跳 起 來!!!💃🏻💃🏻💃🏻
《TA們說》第十二集【超驚艷舞動大賽】
12/05 (一) 21:00 播出
【訂閱 出類映像製作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9u4d39YJeuMR3POGdXr7A
【TA們說 節目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outstandingtw
【冠名贊助 boyfriend 男同志交友APP】
下載連結:http://q-r.to/baep4C
引言前言 在 LGBTalk SHOW TA們說 / 超自然震動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愛情中有美好的片刻,也有遺憾的轉瞬,因為轉念間選擇的分離,無論是錯誤的衝動或正確的選擇,都會在心中留下一絲遺憾,兩人未說完的話、未完成的事情是彼此下一段感情的屏障,成為現任伴侶無法觸碰的地方,因此,對彼此不要存有遺憾,才是對愛情最負責任的方式。同志朋友的愛情常常是轟轟烈烈,因此分手後,曾經擁有的都成為彼此心中最無法忘懷的回憶,今天就讓TA們回顧過往的愛情?究竟TA們在愛情中學到什麼事情?又有哪些真心話想跟對方說呢?今天就讓TA們一次告訴我們吧!
《TA們說》第十一集【我的前任檔案故事】
11/21 (一) 21:00 播出
【訂閱 出類映像製作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9u...
【TA們說 節目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outstandingtw
【冠名贊助 boyfriend 男同志交友APP】
下載連結:http://q-r.to/baep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