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7日,我應邀參觀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Taipei Music Center 即將在9月18日開展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展出內容十分精彩,令人驚豔且感動!我逛了整整兩個小時仍意猶未盡,拍了這些照片與大家分享。
全程充滿音樂的名人語音導覽是一大特色,參觀者各自戴著耳機,導覽內容會隨著你的移動而變化,所以一定得親自走上一趟,才能體驗完整的展覽內容。
對了,展覽裡有我提供的數件珍藏喲!能夠參與其中,讓我覺得十分榮幸且驕傲,誠摯推薦這個超讚的「博物館級」臺灣流行音樂界特展給大家!
※認識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歷經四年籌備,國內第一個紀錄華語流行音樂展覽《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在2021年9月18日正式登場。
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李明道(Akibo)、馬世芳、五月天瑪莎,歷經1000多天,聯繫超過269家唱片公司與音樂人;簽下數百份授權、借展、視聽合約;南北往返與借展人商借珍貴展品;更經歷了不停討論與取捨,最後選擇111首歌對比臺灣流行音樂歷史與事件中,最具經典與共鳴的歌曲。
展覽打破了時間軸說歷史,以「時代場景」和「故事主題」相呼應,透過流行歌曲在民眾生活的「共同記憶」為主軸串連起跨越時代的流行音樂作品。
展覽規劃的12個展區共計1326件展品,分別坐落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的6樓至4樓三個樓層,依序由上而下展開流行音樂故事的旅程:
6樓共7個展區,真實還原每人接觸音樂的開始,由台語流行歌曲發源地「台北圓環」啟航;隨年齡漸長,來到「台北戲院」看免錢電影;坐上「火車火車」離鄉背井打拼新人生。背起吉他「唱自己的歌」,我們開始關心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地,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年輕人的精神世界」,藉由唱歌抒發自己的熱血。
5樓透過3個展區,傳達「流行音樂的影響力,是一則永遠說不完的故事」。流行音樂以愛情主題為大宗,來到「音樂愛情故事」欣賞跨時代的聲光秀;在「唱片的出生」體驗一張專輯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最有才華的專業工作者,讓它們廣為傳唱,讓歌者發光。接著在「音樂的魅力」,一覽1930~2020年間華語流行音樂以多元形式展演屬於各世代獨有的音樂樣貌。
最後來到4樓展區,「音樂現場」紀錄那些未必乖馴的音樂,卻在 LIVE HOUSE、貢寮海祭、墾丁春吶、大港開唱舞台上,找到紮根、開花的土壤。作為Ending展區的「生命的現場-演唱會與 Back Stage」,與必應團隊合作展現沈浸體驗,重現經典演唱現場,帶領觀眾重返感動當下。
這個展覽是第一個使用自動化及主動式推播語音導覽設備的展覽,當參觀者戴上耳機,隨展區動線移動,耳機即透過紅外線自動感應主動推播音樂,每個展區透過配合主題播放屬於其故事背景的多首流行歌曲混曲。
展覽也將 RFID 技術帶入展覽置入門票手環中,每位觀展者不僅可在展場中以手環晶片感應機臺獲得展品資訊,觀展後更可登入北流官網,輸入手環晶片密碼,將有包含張雨生的紅色吉他、臺灣嘻哈先鋒宋岳庭「Life’s a Struggle」 手稿、五月天混音器、搖滾天王伍佰第一把 Les Paul 電吉他等20件珍貴展品,利用 RFID 紀錄典藏查詢自己於展場中搜集的數位典藏展品資料。
此展邀請製作人王希文擔任音樂總監,搭配盧建彰導演的文案,為展覽混音串接111首歌曲及12段語音導覽;更邀請14位重量級音樂人為每個展區引言導覽:音樂教父李宗盛、臺語流行歌曲前輩文夏與文香、陶晶瑩、劉若英,金曲獎最佳貢獻獎羅大佑、民歌之母陶曉清、陳綺貞、張艾嘉、五月天阿信、王力宏,搖滾天王伍佰。英語導覽則由新生代歌手 9m88 與 ØZI 擔綱。在重量級音樂人帶領下,更深刻感受每一展區與臺灣流行音樂背後故事。
展覽另一大沈浸體驗區「生命的現場-演唱會與 Backstage」,則與必應團隊合作,重現包括五月天、Tizzy Bac、兄弟本色與田馥甄等四組藝人的演唱會現場;結合新科技,以九宮矩陣大型五面投影畫面搭配舞台燈光設計、雷射等,展現沈浸體驗。
離開演唱會舞台區,來到後台,觀展者則可以透過 AR,觀看有著演唱會後台最常見的 Truss 舞台工程結構。牆面將掛著知名演唱會舞台設計圖,觀眾可在等候表演入場前,利用手機 AR 掃描,一窺舞台製作奧妙,包含蕭敬騰、伍佰 & China Blue、林宥嘉、陳綺貞與盧廣仲,五組藝人的演唱會舞台設計。
———————————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一首歌、一個物件、一個印記。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 9月18日與您相見!
———————————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策展單位|INCEPTION 啟藝
策展人|梁浩軒
共同策展人|李明道、馬世芳、五月天瑪莎
策展團隊|曾詩婷、王思雅、林君澤、戴家佑、黃意淳、簡青玲、尹方平、朱庭誼、林宛賢、葉思嘉、朱品堯、林蔚軒、劉曉綺、黃華男
語音導覽 / 引言人
序章 / 記憶的和弦|李宗盛
臺北圓環|文夏、文香
時代電器行|陶晶瑩
臺北戲院|劉若英
火車火車|羅大佑
唱 自己的歌|陶曉清
年輕人的精神世界|陳綺貞
音樂愛情故事|張艾嘉
唱片的出生|五月天 阿信
音樂的魅力|王力宏
音樂現場|伍佰
英文語音導覽引言人|9m88、ØZI
語音導覽文案|盧建彰
語音導覽音樂總監|王希文
目前只能線上購票: https://bit.ly/3jPZvIT
⚠ 因應疫情,此展覽採取預約參觀制,將分時段售票。
🔹 開館特惠票 $250 (一般民眾)
🔹 敬老票 $125 (六十五歲以上長者)
🔹 團體票 $225 (團體人數二十人以上)
※ 一律採取OPENTIX 線上購票
※ 敬老票資格者,請於入場時出示有效證件
🎟 展覽時間|2021/9/18 (六)起,為期五年
每週一休館(2021/9/20除外)
開放時間:10:00~18:00
最晚入場時間:16:30
🎟 展覽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館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
建新電器行 在 每天稅法5分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建商銷售房屋代購或隨屋附贈節能家電,如何申請退還貨物稅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建商依銷售建案買賣契約,以建商名義向電器行整批購買能源效率分級符合第1級或第2級之新電冰箱、新冷暖氣機或新除濕機非供銷售且未退貨或換貨者,如欲依貨物稅條例第11條之1規定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應視其係屬代購或隨屋附贈家電之性質,來確認建商是否具備申請人資格。
該局舉例說明,轄內A建設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於110年3月申請退還購買25臺能源效率第1級之新冷氣機減徵貨物稅共5萬元,為確認該等電器有無轉供銷售情事,遂請該公司提供使用情形說明及佐證文件,A公司表示大批購進節能冷氣機係供建案新屋裝置使用,依其提供之建案買賣契約顯示,買賣雙方約定由A公司代購家電並完成裝配事宜,故該等節能電器實際買受人為屋主,應由屋主提出退稅申請。
該局進一步說明,A公司已按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施行細則第19條及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17條規定,依實際代購價格共93萬餘元分別開立統一發票,並註明「代購」字樣交予屋主,A公司以自己名義提出節能電器退稅申請,該局除否准退稅申請外,並請其協助屋主申請退還冷氣機貨物稅。
該局提醒,如有請建商代購電器情事,請屋主以自身名義向國稅局提出申請,以維護權益。該局另外指出,建商銷售房屋如標榜「買房送家電」,且買賣契約亦載明附贈家電之約定條款,其為履約而大量購入貨物稅條例第11條之1規定之新節能電器者,該等節能電器係銷售房屋之「贈品」,非供銷售使用,因建商即為買受人,可逕向國稅局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如仍有相關疑問,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該局將竭誠提供諮詢服務。
新聞稿聯絡人:審查三科 湯股長
聯絡電話:(03)3396789轉1471
建新電器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魚漿夫婦 #無敵家 #池袋
少點個性多點溫柔 | https://bit.ly/2UCtgD5
朋友在大塚的民宿暫時停歇,打算租出去告一段落。由於房內家具需租個倉庫放置,其間少不了人力搬運,便問我能不能來一起幫忙。於是清場打掃完畢後已是下午,朋友還有事,我們便約了改天再吃一頓飯。
朋友開車將我在池袋放下,我發現池袋變了不少,陽光城通上面的藥妝店少了一間,開了19年的P.S.FA池袋本店關了,我還記得白石麻衣穿著面試套裝的樣子。
2018年之前,我常常幫朋友帶民宿的客人遊逛池袋,那時大多是先帶他們吃無敵家,趁著排隊的時間聊聊行程給點建議。接著帶他們到陽光城通上去購物,或是到電器行找最新的吹風機。若是春天櫻花盛開時,我會帶他們走過玄靜院,留下幾張櫻花與鬼子母神鳥居的照片。
那時的行程總是從無敵家開頭,最後到晚上帶他們回大塚民宿,我記得朋友開的民宿模樣,卻記不得無敵家的口味,是因為當時都在聊天嗎?那是多久之前的事了呢?有三四年有了吧。
看了看發現不用排隊。
那麼或許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吃上一碗。
無敵家以名字來看的話,似乎為「家系」拉麵,當然家系拉麵不一定要從名字裡面有沒有「家」來分,像是町屋知名的無添加家系「麵屋千祥」就沒有「家」這個字。
但若從配料來看的話,那一撮菠菜與印上字的海苔,便是十足的家系風格。家系以吉村屋為始祖,主要混合了「九州的豚骨湯頭與東京的醬油湯頭」,因此這碗湯可以用很多種方式呈現,若要加強一點豚骨風味,可能湯頭稍微厚重濃稠,底部有些骨粉,入口時有烤骨頭的香氣。
若是加強醬油味,湯色可能稍深,鹹度也隨之而上。
湯面上浮著一層不算薄的豬油,也可能是雞油調和,這是從吉村屋開始一直傳承下來的風格。不少家系都能在麵條軟硬,湯頭濃淡,豬油多寡做調整,甚至推出了女性及小孩家系,麵量減半,配菜增多等等之類。
不少家系會附飯,讓你撈上那一層厚厚的浮油,做一碗香氣十足的豬油拌飯,過癮。
回到無敵家,想必大家除了拉麵外最有印象的就是這個濃縮茉莉花茶了。不喜歡油膩的朋友,這個真的是唯一支持你繼續吃下去的目標了。
所以綜觀上面所述,無敵家絕對不是一碗清淡的拉麵,厚厚的浮油決定了它的油膩度。但你要說它重口味,它在池袋的拉麵戰場裡,又是中等程度的。後面我會介紹幾家池袋的愛店,讓喜歡重口或清爽的朋友,都有可以參考的目標店家。
那麼為什麼說它的湯頭少了一點個性呢?其實吃過的朋友都知道,它的湯頭偏甜,是一股濃烈上來又能拉出尾韻的甜味。一般來說,若要熬出入口時有一股濃烈上來的甜味,在熬湯時可加入一些水果野菜,然而要拉出尾韻的甜味,很有可能是洋蔥打的基底。
然而前面說到家系的湯頭是「九州的豚骨湯頭與東京的醬油湯頭」,無敵家這裡則是呈現了較多的偏甜豚骨湯頭,醬油湯頭個人覺得一定有放,但存在感不重,少了那股畫龍點睛的個性鹹香味。
有個愛吃拉麵的日本朋友曾跟我說,家系最過癮的就是吃飽後打嗝時嘴裡散發出來的醬油蒜頭味,雖然形容的有點噁心,但喜歡吃拉麵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整體來說無敵家的湯頭偏甜不腥,甜膩味蓋過了豚骨原有的腥味。加上這次點的是本丸-X,主打澆上新鮮豬油,因此可能會帶來腥味的豬油也處理得很好。除此之外,湯頭上沒什麼尖銳突出的地方,個性溫和,如履平地。
然而在甜湯頭的襯托下,麵條的香氣與咀嚼時口齒間散發的甜味就被蓋過去了,麵條的麥香也不強烈,品質普通。中粗麵的呈現一般,或許是因為觀光客多的關係,如果你什麼都沒講的話,預設就是偏軟口感。
除了麵條有些不足之外,叉燒也有些不足,外圍帶肥的部分軟嫩,但內裡較瘦的地方就有點硬澀,又因為厚度的關係,真的不太好咬。
油油甜甜的湯,偏軟的麵會不會膩?若你第一次吃的話,這一碗就很能測得出你的口味來,若你吃的比較清淡,那麼這一碗太油,很不舒服。若你吃得口味比較重,這一碗又不夠鹹,只能狂加拉麵醬油。
我曾帶過一個朋友去吃,他整碗加了不少拉麵醬油,呈現黃褐色,他說這樣才夠味。
不過它的配料有一個我很喜歡,那就是青森產的蒜頭。日本國產蒜頭本就偏貴,一顆可以抵上一串中國產的蒜頭。青森產的我特別喜歡,就辣那麼一下,之後就是蒜香濃郁尾韻。若您去韓國吃過烤肉,那蒜頭可是辣得你連胃腸都像刀割,相較之下,青森產的蒜頭溫潤許多。
蒜頭現擠,能保持住被絞成碎塊時的芬芳,我會擠個兩三片進湯裡,補足了湯頭的一點個性,然後一飲而盡。
說到底,家系的拉麵那麼多,對我來說,能安然喝完湯的,這碗是其中之一。
池袋為拉麵戰區,無敵家的口味介於清淡與重口之間,它的湯偏甜不鹹,但多了一層豬油。說有點油膩,但加了蒜頭又頗順口。怎麼說呢?就是位於中間吧。
若您喜歡重口味,「池袋二郎拉麵」甚好,豬油帶有醬香,叉燒軟嫩,重點麵條有麥香,搭上鹹重湯頭咬得過癮。「馳走麺 狸穴」跟「麺処 花田 池袋店」也不錯,味噌夠味,在鹹味上有不同的層次。大麻大辣則首推「鬼金棒」,一定能滿足重口味的您。
若您喜歡清淡口味,清新自然的「麵屋 六感堂」不過度調味,還原食材的本色。老闆自稱長得有點抱歉的「塩そば専門店 桑ばら」,麵可一點也不抱歉。還有「らぁ麺 はやし田 池袋店」,湯清雞鮮,冷熱皆宜。
希望疫情過後,各店依舊安在,不過看解除緊急事態後的回流客潮,看來是沒問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