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聞網|「古典樂貝克漢」大衛蓋瑞厲鬼附身 《魔鬼琴聲帕格尼尼》還原神曲
曾被BBC英國廣播公司譽為「傳奇」的小提琴王子大衛蓋瑞(David Garrett),首度躍上大銀幕,在《魔鬼琴聲帕格尼尼》(The Devil’s Violinist)扮演18、19世紀義大利作曲家帕格尼尼,重現「魔鬼小提琴家」的鬼才神韻。電影改編自古典音樂史上最富爭議性的傳奇人物尼科羅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 - 1840)的生平故事,描述他自幼展現天賦,以精湛絕倫的琴藝席捲宮廷貴族,其作品啟蒙浪漫樂派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等大師,然而坊間卻流傳他與「惡魔」交換靈魂,終其一生流言不斷,晚年窮困疾病纏身,死後甚至不被教會允許下葬,經歷36年遺體才得已於1876年安葬,1893年重新安葬受人景仰。
📰詳細全文|https://reurl.cc/ze03Wy
謝謝記者/子凡 報導
《魔鬼琴聲帕格尼尼》 ——— 現場演出中
🎩 正式預告|https://youtu.be/YcPEp0qTZis
🎩 場次查詢|https://reurl.cc/GmW3Dx
🎩 五星滿意度|https://reurl.cc/XW0Q8D
——— 「我不是魔鬼,我服侍魔鬼」
#TheDevilsViolinist #NiccolòPaganini #BernardRose #DavidGarrett #JaredHarris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要介紹生物律動特展,一開始先由展覽組策展人 #林怡萱小姐 為大家介紹去年為什麼會策這個展。再來由展覽組教育活動人員 #王凌卿小姐 為大家詳細介紹國外空運來台的13個展件作品。 1、聽見空間:雙耳讓我們得...
「廣播大衛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捷傑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捷傑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大成報大衛王想教阿妹英文- 看板A-MEI 的評價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ICRT 節目廣告化太嚴重了!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廣播大衛王 在 《明鏡月刊》第93期: 體制內默認二號人物 習總拿王岐山怎麼辦 的評價
廣播大衛王 在 捷傑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魔鬼琴聲帕格尼尼》角色介紹|烏爾巴尼
「人們都會認識你,最偉大的小提琴家」
當帕格尼尼流連於溫柔鄉時,烏爾巴尼前來與他交涉,並自願成為魔鬼的僕人,他形容帕格尼尼玩歲愾日的生活,是在浪費才華,應該值得更多人景仰,因此發下要讓帕格尼尼成為「從倫敦到羅馬家喻戶曉的人物」的豪語。兩人正式結夥後,烏爾巴尼的計畫一一步上軌道,在應付帕格尼尼 #藝術家脾氣 同時又不屈服於外界壓力,聲名大噪的未來看似指日可待。
飾演烏爾巴尼的傑瑞德哈里斯(Jared Harris),從1989年出道以來出演過不少知名影劇作品,如《#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及英國歷史影集《#王冠》。曾提名廣播人影評協會及艾美獎等多項影視大獎,更以《#核爆家園》拿下英國影藝學院電視獎最佳男主角,演技備受多方肯定。
《魔鬼琴聲帕格尼尼》 ——— 8/27 琴音入魂
🎩 正式預告|https://youtu.be/YcPEp0qTZis
🎩 上映戲院|https://reurl.cc/qgEOpR
🎩 投下期待度|https://reurl.cc/XW0Q8D
🎩 大衛蓋瑞珍藏書籤票|https://reurl.cc/eEN03j
——— 「我不是魔鬼,我服侍魔鬼」
#TheDevilsViolinist #NiccolòPaganini #BernardRose #DavidGarrett #JaredHarris
廣播大衛王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弗吉妮婭·尤弗里(Virginia Giuffre)的代表律師大衛·博伊斯(David Boies)表示,安德魯王子應該允許陪審團來確定,到底發生了什麼。
廣播大衛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要介紹生物律動特展,一開始先由展覽組策展人 #林怡萱小姐 為大家介紹去年為什麼會策這個展。再來由展覽組教育活動人員 #王凌卿小姐 為大家詳細介紹國外空運來台的13個展件作品。
1、聽見空間:雙耳讓我們得以偵測聲音的方向,幫助我們建立周遭環境的空間意識。將有雙耳聽覺的頭像放在遠處,空間的聲音傳送回你的耳機,讓你能夠體驗遠端的空間感。
拍博曼 [愛爾蘭/英國]
2、聽聽看:你聽得到是因為大腦蒐集並處理空氣中分子的震動,震動在大腦中變成化學訊號。藝術家與科學家聯手打造,讓你探索人類趣味橫生的聽覺世界。
拍博曼與安‧凱莉 [愛爾蘭]
3、聲光艙:這個貝殼狀的裝置將你包覆在沉浸式的影音結構中,眼前看到特製的影像,低頻透過地板連通,在環繞立體及觸覺的聲音中共振,將聲音轉換成震動穿透身體。來體驗一下自己的環繞立體聯覺電影吧。
泰茲 [義大利]
4、聲囊:我們的聲音體驗不只是聆聽而已,身體也接收到產生聲音的震動。這件裝置藝術讓聽者能夠聆聽及感受聲音,結合兩個擴音器與六個傳感器,在聲囊內打造3D聽覺及觸覺體驗,高沉浸式的環境帶你-進到藝術家體內。
森田智嗣 [日本]
5、感覺鏈:這個高度參與的體驗讓人串連起來,打造獨特又不斷變化的音樂饗宴。藝廊內懸掛的金屬鏈邀請你成為音樂鏈的一環。
哈維爾‧杰瑪維契,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聲音藝術研究中心 [北愛爾蘭]
6、移動情緒:你將受邀來量測情緒,這是聲音藝術研究中心正在進行的音樂及情緒實驗之一。你的身體是否喜歡你自以為討厭的音樂?本實驗運用心律監控及膚電反應來讀取身體對精選音樂的反應。
尼爾‧克格蘭、哈維爾‧杰瑪維契、米格爾‧歐提斯、彼得‧漢利、班傑明‧納普、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聲音藝術研究中心 [北愛爾蘭]
7、電子音樂桌:這是一個協同式多用戶的影音體驗,桌上編碼的物件由感應器讀取,每次移動時就能創造出不同的聲音。此作品出自巴賽隆納龐貝法布拉大學音樂科技組之手,讓多人能夠同時彈奏樂器,開創音樂的無限可能。
反應系統 [西班牙]
8、泰雷明琴 V2:不經觸碰來製造聲音。泰雷明琴是史上最特別的樂器之一,在樂器周遭創作干擾圖樣,就能做出音樂。這件裝置藝術展示了聲波如何透過空氣傳送,這件原型設計將用音樂教你聲音的科學。
尚‧麥當勞、艾力克斯‧宏貝克與安珀‧緹蘇 [美國]
9、音波椅-獻給什麼都不缺的女孩:每間藝廊都需要一些椅子,但可要當心這張椅子。這張椅子由1920年代的椅子改造而成,充滿聲波電荷。操縱控制面板上由電壓控制的震盪器,就能根據個人喜好用身體感受聲音的力量。
大衛‧漢德福 [英國]
10、竊體者:這是一個讓你在藝廊自己創作音樂的機會。在軟體站自己動手採樣,隨後立即收到個人舞曲的音樂反饋。
艾力克斯‧道與席奈‧米妮 [愛爾蘭]
11、樂器人:這件實驗的音樂作品於三個螢幕播放,為三幅一聯的影像。此作品由查亞‧赫塔(Chaja Hertog)與三位音樂家合作一年,打造、發展出適合每位音樂家的獨特樂器。這些樂器變成身體的延伸,模糊了音樂家與樂器之間的界線。樂曲用三台攝影機同時拍攝、一鏡到底,造就即時的裝置藝術。
音樂家:米夏‧柯──鋸琴、沙夏‧阿赫拉諾福──酋力‧波立帝──打擊樂器查亞‧赫塔與尼爾‧奈德勒合作 [荷蘭]
12、心跳與節拍:這件獨特的樂器結合「龐克科學」與日式創新,將你自己的心跳變成曲調的基礎。這件樂器將你的身體當作電路,讓脈搏發出聲音。你可以加進聲音樣本,搭配自己的心跳一起演奏。
佑希赤井 [日本]
13、音波床:該上床了,但這不是拿來睡覺的床,低音喇叭播送深層、親密的音波音景至整張音波床,串連你的感官,讓你不只聽到傳送的聲音,還能感受到聲音。音波床探索我們與音樂之間非常私密的關係。想像一個滿溢聲音的池子──滑進池子泡個音波澡吧。
卡芙‧馬修斯及身體音樂 [英國]
廣播大衛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冥王星任務:NASA新視野號與太陽系盡頭之旅 」新書介紹
訪問企劃:林進韋
內容簡介:
‧20億人次關注的太空計畫
‧曾登上七大洲報紙頭條
‧2018年英國大學生推薦讀物
‧出版人週刊最佳夏日讀物
‧BBC精選十本五月必讀的書
‧電影「十月的天空」作者強力好評
‧隨書附最新版「探索冥王星系統的十大科學發現」
人類登陸過月球、開發過火星,還探索過天王星、海王星…等等,那冥王星呢?
二○一五年美國國慶日,航太總署(NASA)負責冥王星計畫的任務主持人艾倫・史登,手機響了起來:「我們跟太空船失聯了!」整整九年未曾斷過聯繫的太空船新視野號,卻在終於要飛掠冥王星的前十天與NASA失聯,這代表長達十四年的計畫可能付諸流水,而超過兩千五百位同仁的心血也將白費……
熟悉太空天文計畫的人,可能對於火星探測車的進展最為了解;但冥王星任務卻是NASA有史以來最完美又最省錢的計畫,在預算僅四億元的要求下,數學家與物理學家突破瓶頸:在地球跟冥王星對齊的那一年,NASA先將飛行器拋向木星,再用木星把飛行器加速拋向冥王星,十年內就可抵達目的地。
新視野號的成功,標誌著人類終於在二十一世紀再度探索未知星球。本書正是冥王星探測任務最權威的紀錄,無論是太空學者的熱忱、爭取計畫經費的艱困,甚至是NASA內部的權力角逐,在計畫主持人艾倫‧史登與科學作家大衛‧葛林史彭的筆下,這些不為人知的內幕將一一呈現。
作者簡介:新視野號任務計畫主持人/艾倫‧史登博士Alan Stern
新視野號任務計畫主持人(PI)、航太總署對冥王星系統與古柏帶進行探險的領導人、行星科學家、太空計畫的中流砥柱、航太事務顧問、科普作家,累計參與超過二十四次的科學太空任務,並曾以極高層級投身美國太空探索工作。史登博士曾多次獲獎,包括二○一六年獲美國太空學會(American Astronautical Society)授予卡爾‧薩根紀念獎(Carl Sagan Memorial Award),並兩次經《時代雜誌》選為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史登博士現居科羅拉多州。
作者簡介:科學作家/大衛‧葛林史彭博士David Grinspoon
天文生物學家、獲獎的科學評論員暨科普作家。二○一三年,他獲任命成為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首任天文生物學主席。他經常以顧問之姿向航太總署提供策略建言,同時也多次在行星際飛行器任務中擔綱科學團隊的一員。葛林史彭的著作包括二○一六年的《人類手中的地球》(Earth in Human Hands),文章散見《紐約時報》、《頁岩》(Slate)、《科學美國人》、《洛杉磯時報》等知名刊物。葛林史彭博士現居美國華府。
廣播大衛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陳爽師徒三人寶島台灣公益行 #陳爽老師專訪
第1集先為大家專訪陳爽老師,從他過去開始談起,在1997年只念了一年的四川工藝美術系,就轉到影視表演系?2004年出了首張個人專輯 巴山戀曲,事業正起步當紅,但到了2007年卻轉型成童星音樂製作人到底是何原因?還有陳爽老師挑選童星的特質?童星的成功之路是什麼?先天的天份還是後天的培養?一年創作了非常多膾炙人口的兒歌作品,有兒歌創作的成功規則嗎?還有兒童音樂在市場上的價值?創作的核心有教育意義嗎?好多好多的問題,都在這1小時的節目中,完整幫大家解答,歡迎鎖定收聽。
2016/08/06~11由台灣漂兒音樂公司及中國爽樂坊公司也將共同合作,大陸金牌童星製作人陳爽老師,帶著二名弟子「00後國民小女神」王巧、「台灣小萌妹」譚珮妮訪問台灣公益行。
▲第一站是:08/07桃園安康啟智教養院公益演出。
▲第二站是:08/10社會福利總盟邀請,師徒攜手擔任公益大使助弱勢族群,宣導一元捐,做公益從小開始。
陳爽(TOBY),中國華語流行樂壇唱作人、中國金牌童星製作人、中國爽樂坊唱片CEO。 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集作詞、作曲、演唱、製作于一身傳奇音樂才子,2002年獲央視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全國總決賽)「螢屏獎」,2003年CCTV年度十大新人歌手獎,2004年全國出版發行了個人首張創作唱片《巴山戀曲》成為國內知名藝人[1] 。 在幕後一手打造了國內許多閃耀的人氣童星,經過親自培訓指導、包裝打造、向全國捧成知名小童星的有阿爾法、楊紫、侯高俊傑、沈芯羽、郭大衛、簡丹、小蘿莉組合、Q熊妹妹、王巧等。 由陳爽創作的兒童歌曲《我不上你的當》更是深受全國少兒們的喜愛與傳唱,成為當代兒童歌曲典範作品。 而他的那首《熊貓寶貝》作品更是被中央文化部指定代表中國少兒音樂遠赴奧地利,唱響世界最高音樂殿堂維也納金色大廳。 陳爽也迅速成為國內含金量最高最具影響力的童星音樂製作人,國內外媒體讚譽他為「中國金牌童星製作人」與「童星伯樂」、「童歌達人」。 陳爽為中國的童星界培養出了一大批超級童星新秀,也為國內當代兒童歌曲的創作與推廣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廣播大衛王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先求婚再猛吃熱狗大胃王8連霸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recordId=119623. ... <看更多>
廣播大衛王 在 ICRT 節目廣告化太嚴重了! (第2頁)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本來也是聽ICRT好幾年的,直到廣播改組後,我就很少在聽了。以前ICRT是真的全部都講英文(應該說美語),改組之後,講中文跟台語還比英文多 好想念聶雲跟大衛王時期 ... ... <看更多>
廣播大衛王 在 大成報大衛王想教阿妹英文- 看板A-MEI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衛王 要讓阿妹英文嗄嗄叫
天后張惠妹前天以同步翻譯方式接受CNN專訪
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一心想從事英文教學的
廣播主持人大衛王表示,其實他最想要教的
學生就是阿妹,而且保證是「三個月速成班」
由於阿妹是台灣土產揚名海外的天后,他很希
望下回看到阿妹接受國際媒體訪問時已可用英
語侃侃而談。
--
所謂學問就是把簡單的事物用複雜的話表達出來
而上課求學就是要讓你學會那些表達學問的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a212201.ts.nccu.edu.t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