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牡蠣很有緣
看了一本提姆波頓的書
名叫《牡蠣男孩之死》
認識了牡蠣公主
吃到很好吃的牡蠣
然後我腳上(手上)這雙鞋
也是回收的牡蠣殼做的
以代表台灣精神的經典的藍白拖為設計概念
馳綠 22 製夢所透過 GreenPlax®️ 獨家專利技術
每雙回收利用五個廢棄寶特瓶和三顆牡蠣殼
取代傳統石化鞋材
打造全球第一雙海廢全循環拖鞋
一體成形更耐穿,鞋面還可以加上扣飾
鞋底 Q 彈又有台灣圖章
一步一腳印都是我們的寶島
每年約有 800 萬噸廢棄塑膠流入海洋
若不採取行動
未來海中的廢棄物可能會比魚還多
為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
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
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
加入淨灘活動
貫徹資源回收
支持再生利用的環保材質
集資計畫每售出 50 雙新國民藍白拖
團隊就會捐 1,095 元
給環保 NPO 「海湧工作室」
和「寶島淨鄉團」
以及扶貧 NPO「人生百味」和「五角拌」
截至目前:
已經透過大家的力量回收了 3,210 個寶特瓶
將捐出 13,140 元給這些非營利單位
做環保也做公益,真的很棒
除了經典藍白與紅白
還有其他七種顏色可以挑選
藍白拖也可以穿得潮又時尚
加入支持新國民藍白拖計畫:
https://backme.tw/ref/Cd2kF/
一起當守護大海的台客💙
#海廢全循環拖鞋
#新國民藍白拖
#馳綠22製夢所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偶然人間」創作展 訪問藝術家:吳宗彥 人類最初的生活發展取之於自然,蒐食、耕作、形成聚落,精神意識與文化同時於自然中建構,經歷時代的演變及工業發展後,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產生溫室效應、海洋汙染、糧食短缺、土地沙漠化等各種環境問題。 面對環境的變動及突發事件,人類改...
廢棄物減量計畫 在 賴清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作為海島國家,當面對大環境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時,無法置身事外。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今年8月公布的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從熱浪、豪雨、乾旱、熱帶氣旋極端事件的觀測顯示,氣候變遷受人為影響的證據已經越來越明顯。
全球127個國家,為了降低碳排放量,已經宣示將達成「2050淨零」目標;全球2000大上市公司,也有五分之一做出碳排淨零承諾。
今天,受邀參加 #負碳排產業高峰會,見證了台灣第一座負碳排示範工廠的啟用典禮。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上任後,提出5+2產業創新研發計畫,大力推動綠能跟循環經濟,目標就是希望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讓環保與經濟能共存共榮。
在產官學合作下,我們正從「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等各方面積極減碳,也誠實面對、務實提出對策,邁向「2050淨零」的轉型路徑,向全世界展現台灣推動淨零碳排的決心!
廢棄物減量計畫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Q博展知識
【世界清潔日】
每年9月的第3個周末為世界清潔日,旨在提升人民環保意識,為保護地球共同努力
Q博也趁這個節日跑去淨灘了(大家記得要維持社交距離喔!)
一起來看看要如何維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吧!
【海灘的美麗與哀愁】
美國國家海洋垃圾監測計畫長年調查的結果顯示,海灘發現的垃圾以吸管27.5%占最多,其次是塑膠飲料瓶13.0%,另外也發現大量的塑膠袋碎片、氣球、金屬飲料罐、繩子等物品,同樣是以遊憩與日常生活類垃圾占多數。台灣因為回收制度做得很好,塑膠飲料瓶、金屬飲料罐等都已進入垃圾回收系統,在海岸垃圾中就較少出現,相較之下美國這類垃圾的比率就比較高。不過,台灣的塑膠瓶罐雖然有回收,瓶蓋卻被忽略了,常會成為垃圾漂流到海邊。
要減少海灘垃圾可以朝兩方面著手:
一是教育宣導,提醒人們不要以為廢棄物流入大海就會自動消除不見,其實它們都會成為大自然的負擔,而淨灘活動就是個很好的教育方式。
二是針對這類造成跨界汙染的海洋廢棄物,其管理與監測不該只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應該提升到中央層級,以環保單位或漁政單位來跨縣市管理,並且提高獎勵的誘因,且更要輔導關係人積極研發對環境友善的替代方法。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88b2573b-1943-489e-9e53-9ae626b98ce8
【一次性飲料杯減量】
一次性飲料杯源頭減量,是整體限塑政策的一環,實施至今雖有成效,但教育方面的確還需要加強。譬如校園之內餐廳,仍然使用相當多一次性餐具,環保署考慮加大誘因,譬如使用一次性餐具需要付費,減少使用數量。
臺灣市面上免洗餐具種類繁多,材質大致可分為塑膠類、保麗龍類及紙類、木材等四種,其中塑膠及保利龍是中小型餐飲業最常使用之免洗餐具種類。塑膠類聚丙烯多用於便當盒及碗盤,保利龍類免洗餐具─發泡聚苯乙烯常見於透明的便當盒蓋、涼麵及水果盒。發泡性保利龍則多用於泡麵碗、生鮮托盤等。
免洗餐具使用後之處理途徑大致包含回收再生、焚化、掩埋、非法棄置等4種。就塑膠類免洗餐具而言,由於免洗餐具使用後沾染油汙及其他物質,回收後再利用經濟價值不高。部分塑膠材質如PVC、PS等若以焚化方式處理可能導致「世紀之毒」戴奧辛的產生,且塑膠耐高熱值之特性,也對焚化爐操作產生負面影響;若以掩埋方式處理塑膠材質之免洗餐具,則耗時長不易腐化,一個塑膠袋需要20年、保麗龍杯要50年才能被分解,寶特瓶和紙尿布更需長達約450年才會在海水中分解。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於2012年淨灘清除垃圾量的統計,近3年免洗餐具類多了6倍,去年高達2萬8000多件,首度超過塑膠袋,成為海灘垃圾第1名。如何降低國人濫用免洗餐具,是未來應強化方向。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aff8ae3d-9fd9-4eca-ad6d-3ce6cfddd975
【環境教育】
資源要回收、垃圾不落地,這幾句話聽在我們耳中,是不是覺得老生常談呢?「環保」的概念出現在1970年代,1970年的4月22日是第一個「地球日」,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啟人類環境保護的思潮,也就是說,環保的意識出現至今其實只有50年。但如今幾乎人人都有環保的概念,並且落實在生活行為上。
環境教育一開始的重點都放在「保護環境」,包括如何解決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各種已經發生的問題,或是如何保護生態。不過,人們很快就發現,一味地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會影響人類社會及國家的發展,當時全世界有70%的國家處於未發展或發展中,而以環保為主的價值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壓抑。所以從1983年起,人們開始思考不應該為了環保而阻止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與環境間找到平衡,這就是「永續發展」的概念。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c7e4060-8da3-44e8-a02a-debae5e5bb16
廢棄物減量計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偶然人間」創作展
訪問藝術家:吳宗彥
人類最初的生活發展取之於自然,蒐食、耕作、形成聚落,精神意識與文化同時於自然中建構,經歷時代的演變及工業發展後,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產生溫室效應、海洋汙染、糧食短缺、土地沙漠化等各種環境問題。
面對環境的變動及突發事件,人類改變心靈思考的方式,仍努力面對挑戰並省思過往,期待風雨過後,能回歸熟悉的日常。
「偶然人間」展覽以人生旅行的角度,以陶偶創作帶領觀者感受在變動的時代之下,體會人與環境的密不可分,相信我們所經歷的人生風景,都會帶領我們,往微笑以對的日常邁進。
(一)與土共生
在臺灣這座島嶼上,山林與海是島民賴以維生的寶庫,人們在島嶼上熱切地交談、生活、工作、書寫,感受土地與人帶來的溫暖,在臺灣豐饒的自然環境中,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回應環境與社會。
隨著人類發展,環境被破壞,產生各種廢棄物及汙染,生物種類的減少及滅絕,人們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數,偶爾也不免挫敗於調整及適應環境之間。藝術家利用源於自然的陶土,創作傳遞環境關懷的陶偶作品,營造藝術、人性與自然的完美對話。
(二)偶發人生
面對生命中的偶發事件,以及對社會事件的反應,產生各種驚訝、恐懼及焦慮的情緒,也同時在歷程中獲得重新審視生命的機會,對人生現況有更多選擇、彈性。
本區藝術家之陶偶創作,表現出探索自身對生命面臨巨大挑戰的解讀與思索,同時充滿對人性的思辨。
同時回應一年多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們的消費習慣與工作模式改變。面對全球動盪的狀態,以及未知的將來,人類努力戰勝恐懼、焦慮的社會氛圍。
(三)回應當下
為了應對偶發事件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人們在不同的情境中調整計畫、適應環境,同時進行各種探索與嘗試,偶發事件同時是人生的轉機,意識到生命其實有無限可能,嘗試不同的道路也可能遇見美好風景。
藝術家透過形塑陶偶找尋自我及嘗試安放自身的位置,透過創作與自我對話,同時將情緒挹注於作品中。
(四)重返日常
在經歷人生變動及創傷後,我們期盼的環境與生活,是什麼樣貌呢?回顧生命,偶發事件像是一個觸發點,把過往的點滴串起,推動後面的旅程。本區藝術家作品充滿療傷的巨大力量,在赤裸的自我樣貌中,與生命中歷歷在目的創傷和解。直到能夠欣賞生命的各種樣貌,了解生命中所經歷的,都將成為養份,帶領我們往美好的日常邁進。
粉絲頁: 吳宗彥Link-yen
粉絲頁: 心藝十三生活創藝/手作陶製 木頭雕刻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廢棄物減量計畫 在 陳善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五次定期大會】
善慧這個會期擔任警消衛環小組召集人,於主席台主持警消衛環業務部門質詢,善慧與各議員們對於 警察局、消防局、衛生局、環保局、毒防局的相關業務質詢議題,議員的質詢建議與督促,期許市府團隊積極推動,讓高雄更加進步。
善慧(110/04/21)於警消衛環部門業務質詢要點如下:
一.環境保護局:
1.化學廢棄物清運、土地污染整治環保局務必做好監管機制,避免污染整治不完全,以致危害鄉親健康!
2.本市焚化廠ROT進度追蹤,希望早日引進優良的廠商來高雄投資,降低焚化廠空汙問題,提升垃圾沼氣綠能發電量⚡
3.南區資源回收廠、仁武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設置紙錢專用金爐計畫執行日程追蹤,希望環保局儘速發包,讓燒紙錢過程更環保。
4.要求環保局對空氣品質改善應有積極作為,並需加速研議電動壓縮垃圾車之可行性,減少行動空氣污染源!
5.擴大補助餐飲業改善空污防制設備辦理情形追蹤,希望早日改善餐飲業異味影響民眾居住品質。
二.警察局:
1.電子化巡邏箱試辦成效追蹤,是否會進行後續辦理?讓警政系統更智慧。
2.本市監視器妥善率追蹤,希望市警局積極改善,提升妥善率,保障治安!
3.警用老舊機車汰換應列入考量,讓基層員警執勤更安全。
三.消防局:
1. 公設消防栓應依消防法回歸自來水公司全權管理,讓消防人員專務本業。
四.衛生局:
1.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防治技術執行進度追蹤,希望早日根除高雄登革熱病媒蚊!
歡迎追蹤訂閱陳善慧Youtube頻道!
粉絲專頁:陳善慧【善於服務 ‧ 慧做代誌】
https://www.facebook.com/shanhuei1124thankyou/
廢棄物減量計畫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新聞處(9/3)】
#比照台中科技查空污
台中近年來有許多新興建案,所以台中市環保局今年開始要求工地裝設微型感測器,至七月底已稽查8584次,開出93次罰單,減少3525公噸的懸浮微粒,雖然桃園空污問題沒有台中嚴重,但同樣有許多建案、工地造成的揚塵,桃園環保局是否有意願跟進台中市的作法,針對建案目前有何措施?
環保局則說,目前僅針對大型的一級營建工地,以及市民較常陳情的工地加裝感測器,智翔則希望可以擴大裝設的範圍,將二級營建工地也納入範圍。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數量高
根據審計報告統計,截至去年底桃園市有1016處污染控制場址,佔全國總數近半,其中986處為農地污染,僅次於彰化縣,請問環保局有無改善的計畫?既然環保局表示這些都是陳年舊案,皆有要求業者改善,那請會後再提供數據,我們來檢視看看這些年來污染場址有無減少。
#公害陳情數量增加
根據環保局的施政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受理的公害陳情案件,除了水污染下降之外,其餘空氣、噪音、廢棄物、環境衛生等項目都提高了,總體增加11.3%,雖然環保局長將現象歸因於市民環保意識的抬頭,但依然代表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所以稽查科目前的工作重點都在處理空氣與噪音(前兩大類)的陳情稽查。
#健行路豆腐工廠飄惡臭
至於公害陳情的實際狀況,今天智翔也在議會中特別提及近年來於健行路豆腐工廠的案例,健行路周遭居民受不明惡臭困擾,後來才發現是因為兩家豆腐工廠長期將廢水排入雨排,加上桃林鐵路施工打通而異味飄散,並且在去年12月底被環保局認定改善完成後,今年三月再接獲民眾投訴,向環保局反應。
這案例顯示出,環保局對於小型工廠的監督未盡周全,既然豆製品的廢水屬於事業廢棄物,就不應讓其偷排放至雨排,最後流向南崁溪,那麼南崁溪的整治永遠不可能完成,況且雨排管道鄰近桃林鐵路,若不想辦法改善,屆時被吸引至桃林鐵路遊憩的市民聞到惡臭,公害陳情電話恐怕要接不完了。
#市政資訊系統性告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八月五號起八大風險場所需配戴口罩,有鑒於上半年各局處在活動取消的消息上彙整混亂,建議新聞處能從過去的狀況吸取經驗,應有系統性整理並將消息公佈於市民便於搜尋的平台或管道。
#公民會館活化
桃園區公民會館今年由新聞處接手管理,6月公共場館重新開放後至今使用率不高,而七月份時,新聞處曾說九月會完成研究報告,年底前著手辦理轉型活動,因此詢問目前的計畫規劃進度如何?
處長則回答,目前有三方案,看是否由政府全權管理,還是委託民間業者,九月份開始會開始舉辦主題活動,預計每兩個月一檔次,也會與當地里長、社區商圈共同討論活動的形式,智翔則請新聞處再提供目前方案的內容,希望可以讓公民會館的使用早日活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