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塑膠垃圾打造 MIT 環保拖鞋】
一對紐西蘭兄弟來台定居,有感於海洋塑膠污染持續數十年仍未獲解決,於是他們在台創立 #Subs,用回收塑膠製作環保拖鞋,3 年來已清除高達近 17 萬公斤的塑膠!
👉https://pse.is/GYQJV
#廢塑膠重生 #減塑 #海洋保護
---------
>>社企流 IG 追起來,一手掌握最新動態
🔎ID 搜尋:seinsights,或即刻點連結追蹤 👉https://pse.is/HC5Q9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2億新主場館率先睇 東京奧運最賺錢選手村用紙板做床?(果籽 Apple daily) 日本視東京奧運為擺脫災害,向世界展示國家已「重生」的機會,所有建築都以環保為目標,日後發展成可持續使用的奧運遺產。記者這次獲邀進入為此特地重建的新國立競技場和選手村參觀,帶大家先睹為快。 奧運一過,很多選手...
廢塑膠重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12億新主場館率先睇 東京奧運最賺錢選手村用紙板做床?(果籽 Apple daily)
日本視東京奧運為擺脫災害,向世界展示國家已「重生」的機會,所有建築都以環保為目標,日後發展成可持續使用的奧運遺產。記者這次獲邀進入為此特地重建的新國立競技場和選手村參觀,帶大家先睹為快。
奧運一過,很多選手村就變為死城廢墟,但日本人就見到商機。奧運結束後,選手村將改造成有商場、學校等配套的高尚海景住宅,單位大小為約645至1,615呎,索價5千萬至1億日圓(約353萬至706萬港元),現在已獲超額認購70倍,十分搶手。運動員宿舍裏的1.8萬張床均由紙板床架和可回收塑膠床褥造成,可以整張回收。不過改裝選手村成住宅需另外投入成本和時間,過程中會否製造大量廢物,失去「環保奧運遺產」的初衷,有待日後揭曉。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東京奧運 #主場館 #選手村 #日本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廢塑膠重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不如舊,碎布升呢變高質杯套
生於八零年代,曾經縱橫時裝界,因為一場大病而「重新」。黃桂香(Alice),由速食時裝文化幫兇,到踏上環保不歸路。
珍珠奶茶,台式飲品,經歷塑化劑災難後又再重生。在尖沙咀的一條街道上,總有一間喺左近,一杯飲品一個塑膠袋,還有無數用完即棄飲管,炎夏中,我們得以解渴,偏偏污染問題就無法解決。Alice作為一個時裝設計師,望着這杯「凍飲」,思前想後,決定為環保出一分力,將一直收藏的布碎,循環再造,製作出自家環保杯套。
物盡其用,甚麼都是寶
廢物,其實未必一無是處,看看落在誰的手上,就有不一樣的化學作用,能夠懂得欣賞人家唾棄的東西,化腐朽為神奇,不是「誰」都可以!
製作杯套看似容易,誰知要花上兩個小時。度尺寸、量體積,符合不同大小的飲品杯,計算要精準。再畫紙樣、揀布碎,還要考慮兩幅和四幅剪裁出來的效果,「首先你要了解布嘅質地,好似一個環保杯托,如果面布用咗有彈性,底嗰塊就要揀無彈性,咁先可以有足夠承托力,我哋呢啲紅褲仔出身嘅設計師,先會諗到呢啲細位,唔係求祈車埋就算。」
一個杯套,兩種風格
一個幾十蚊的環保杯套,花上的心思和時間,並非金錢可以衡量,「要賺錢就唔做杯套啦,我車一個杯套要用兩個鐘,除咗手腳慢,揀布碎都好花時間,買塊新布唔同,簡單得多,設計上無規限,但就做唔到真正環保。女士鍾意喱士,男士鍾意簡單,要一個杯套符合兩種要求,反轉用就可以有唔同風格,喺製作上要諗得好仔細。」坊間常見杯套的手抽位,都用上方形線步,Alice卻覺得過於平凡,令整個設計變得笨拙,她改用Z線步,「Z線少人用,其實好穩陣,又型啲,呢啲detail位,可能連用嗰個都未必察覺到,但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Alice笑着,娓娓道來。
堅持,只因曾經「犯錯」
Alice,在時裝界打滾多年,每季使命必達,400個新設計絕對難不到她,但卻在事業高峰期,皮膚病不斷纏擾她,迫不得已下請辭,休息期間,大病卻不藥而癒,反思人生,獲得「重新」機會!決定經營自家品牌「pause & ponder」,目的是希望大家買任何東西前,都要停一停,想一想,真的有需要嗎?這個理念不是純粹說出來,Alice身體力行,把每件衣服Upcycle,「如果唔係一場大病,從來無諗過,原來我都係時裝污染嘅幫兇,速食時裝文化,買得快,丟得快,捐得更快。其實捐衫,已經飽和,根本唔係環保,係不斷破壞生態,破壞第三世界嘅傳統服飾手工藝。」
改衣,改變了人生
最初,Alice賣自家製二手衫,後期索性轉型,專做改衫,為每件衫upcycle,除了環保,原來幫到別人,從中得到快樂。「試過有個女仔,拎件好舊嘅婚紗嚟改,細問之下,原來佢媽咪已經過咗身,佢希望着住媽咪嘅婚紗嚟行禮,等媽咪都可以見證佢嘅婚禮。」。每件衫,每幅布,背後都有它的小故事。
除了本地人,亦有日本人專誠找Alice改和服,改成頭飾、筷子套等等,能夠衝出香港,打入國際市場,Alice全靠手工精細,真心對待每件衣物。
由設計師化身成為改衫師,Alice覺得這個轉變,幫到人也幫到自己,「每一塊布都有它的生命,有它的價值,我只希望令每一塊布都可以物盡其用,找到真正需要它的主人。」
記者:馬小玲
攝影:李春風 謝致中
剪接:謝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