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 ##內湖 #大湖公園 的三座郊山:白鷺鷥山、康樂山、明舉山,是週末健行的最佳選擇,許多人常常會將三條山林步道連成一線來趟森呼吸之旅。不用跑很遠就能親近大自然,還能眺望大湖公園的湖光山色之美呢🥰🥰
🚶白鷺鷥山親山步道
白鷺鷥山親山步道又稱五十彎步道,步道內古老的蕨類植種類豐富,其他類型植物也都茂密生長,散發出令人心曠神怡的芬多精。
步道入口:內湖大湖公園旁
🚶♂️康樂山親山步道
康樂山步道起點是晨運族最常去的山中小徑,步道的最高點也是欣賞大湖公園的最佳據點!
步道入口:內湖成功路五段黃石公廟旁
🚶明舉山親山步道
明舉山親山步道保有較多的森林原貌,是一條鄉野氣息濃郁的狹窄山徑,讓人不用跑遠就能感受最自然的新鮮!
步道入口:內溝生態展示館旁
攝影/高讚賢
更多資訊請看👉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18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9的網紅劉櫂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初123自由日劉櫂豪委員在台北立法院舉辦「台東有機日」台東農特產品推廣活動,台東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號召8家有機農場業者於立法院辦試吃特賣,廣受好評,獲得熱烈迴響,今日2月14日情人節劉櫂豪委員與台東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特在台東市三角公園再度號召23家業者舉辦「台東有機日」農特產品推廣活動,期待打造...
康樂山明舉山 在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賞櫻系列(二)內溝溪生態步道導覽區「五分埤步道」路段賞櫻---沿途寒櫻盛放,還有多種自然生態景觀可欣賞。
http://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7011337
根據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的介紹,內溝溪上游發源自五指山麓,向下注入基隆河,係基隆河之重要支流,溪流源發於標高450公尺的內湖坑頭山,向東南流經內溝溪後,轉向南湖大橋上游約500公尺處流入基隆河,全長6817公尺,流域面積約422公頃,集水區平均坡度約41%,附近有白鷺鷥山、康樂山、明舉山等多條親山步道,讓台北市民可就近接觸親近大自然。
今年我就是改從內溝溪的中段「五分埤步道」一路下行賞櫻,這地段其實風景更美,視野更遼闊,同時步道棧橋更寬廣,如果體力允許的大小朋友真的可以來此,省去更全都在樂活公園跟大家人擠人的折磨,你可選擇順著上方的架高木棧道,或是沿著下方的無障礙水泥步道,進入五分埤步道,。
內溝溪生態步道導覽區「五分埤步道」
地 址: 221新北市汐止區忠二街(白馬山莊旁)
FB 粉絲頁 : 東湖櫻花林
<如何前往>
搭乘公車281/287/53/630/646,在康湖隧道(白馬山莊)站下車,向右步行1分鐘,可順著上方的架高木棧道或下方的無障礙水泥步道進入五分埤步道。
康樂山明舉山 在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賞櫻系列(二)內溝溪生態步道導覽區「五分埤步道」路段賞櫻---沿途寒櫻盛放,還有多種自然生態景觀可欣賞。
http://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7011337
根據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的介紹,內溝溪上游發源自五指山麓,向下注入基隆河,係基隆河之重要支流,溪流源發於標高450公尺的內湖坑頭山,向東南流經內溝溪後,轉向南湖大橋上游約500公尺處流入基隆河,全長6817公尺,流域面積約422公頃,集水區平均坡度約41%,附近有白鷺鷥山、康樂山、明舉山等多條親山步道,讓台北市民可就近接觸親近大自然。
今年我就是改從內溝溪的中段「五分埤步道」一路下行賞櫻,這地段其實風景更美,視野更遼闊,同時步道棧橋更寬廣,如果體力允許的大小朋友真的可以來此,省去更全都在樂活公園跟大家人擠人的折磨,你可選擇順著上方的架高木棧道,或是沿著下方的無障礙水泥步道,進入五分埤步道,。
內溝溪生態步道導覽區「五分埤步道」
地 址: 221新北市汐止區忠二街(白馬山莊旁)
FB 粉絲頁 : 東湖櫻花林
<如何前往>
搭乘公車281/287/53/630/646,在康湖隧道(白馬山莊)站下車,向右步行1分鐘,可順著上方的架高木棧道或下方的無障礙水泥步道進入五分埤步道。
康樂山明舉山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年初123自由日劉櫂豪委員在台北立法院舉辦「台東有機日」台東農特產品推廣活動,台東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號召8家有機農場業者於立法院辦試吃特賣,廣受好評,獲得熱烈迴響,今日2月14日情人節劉櫂豪委員與台東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特在台東市三角公園再度號召23家業者舉辦「台東有機日」農特產品推廣活動,期待打造無毒、友善農業成為台東的品牌。
劉櫂豪立法委員服務團隊與台東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號召23家有機農場業者在台東市三角公園辦理「台東有機日」農特產品推廣活動,參加的業者包含十大神農獎得主樂山咖啡詹明崇、佳芳有機茶陳麗雪、曲禾酒莊廖坤郎等,此外台東縣政府農業處處長許瑞貴、鹿野農會推廣課李珠蓮課長等皆獲邀出席,台東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何介臣強調民眾支持有機農產品,就是對這塊土地最友善的回報,我們應該要珍惜大自然餽贈的資源,友善對待。
劉櫂豪表示,入冬以來爆發禽流感疫情,使食品安全再度成為全民焦點,民眾惶然不知如何可以食的安心。而台東環境天然優美,無污染的地理環境,加上許多務實耕作的友善農民,創造許多有機農業之品牌,可以讓台東農產品成為全國安心農特產品的首選,打造友善農業成為台東的品牌。因此希望透過「台東有機日」農特產品推廣活動,不僅幫助農民推廣農產品,同時也是打造品牌建立台東商標的好時機,希望能夠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與肯定,讓台東友善農業的推廣更順利。
劉櫂豪說明1月23日在立法院推廣「台東有機日」活動獲得熱烈的反映,同時也感受到北部民眾對安心農業品牌的接受度,當時邀請的嘉賓王金平院長、游錫堃前院長等都熱烈試吃並且自掏腰包購買,台東產品頗受好評。因此今日特在台東市三角公園擴大辦理,增加至23個攤位,希望台東的居民或遊客能來試吃品嚐,多多支持台東友善農業的發展,共同努力打造台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