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妈育儿专题分享 #宝宝打人怎么办
收到一位妈咪的来信
原本乖乖的2岁宝宝突然爱打人了怎么办?多次告诉他不可以,告诉他会痛也没有用,过后总是又重复动作,要怎么引导?
其实我们家两包小时候也出现过打人的动作,但是很快就被引导结束,2岁孩子突然出现异于平常的动作,其实可能有很多因素。
首先,年龄很小的孩子出现打人的动作,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控制力道,力道轻我们当做是轻抚,力道重就是打,孩子的肢体发展还不足,力道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形成 "打",尤其是男孩,力道都会特别大,动作都会特别粗鲁,包二货就是这个类型的孩子。
第二,有时候孩子有新的动作出现,是继续肢体探索 ,原来打人会有piak piak的声音,因为好奇心驱使而相继出现重复性动作继续探索。
第三,反射性动作。父母给与的反应是很重要的。有些父母在宝宝第一次扯头发时还笑笑地跟宝宝打趣,会形成一种"原来这个动作可以让父母有快乐的反应",或者如果出现一些浮夸的动作,宝宝也会觉得 "这个动作可以让对方做出让自己愉快的事" 而重复性发生。
第四,家里是否有人习惯性出现打孩子或打人的动作,经常把"打打"挂在嘴边?孩子是很厉害模仿的小小复印机,如果有,这部分可能需要沟通,不是跟孩子沟通,而是跟那个大人沟通,大人如果改不了坏习惯,就不能奢望孩子能改掉。
第五,观察孩子的动作是否是通过什么传播媒界学习到的,例如说Youtube 或者电视节目,如果是,这个部分可能需要断绝。太小的孩子看节目都需要筛选过滤。
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通常 #不会告诉孩子不能怎么做,而是 #告诉他们能怎么做。这时候我会引导孩子说 : "妈咪/姐姐好痛!弟弟要轻轻的,要温柔。"几次之后换他自己跟我说 "要温柔" 然后动作力道都放轻了。
当孩子一出现打人的动作时,父母可以以严肃且呈现痛苦的反应让孩子知道 "很痛,我不喜欢" 重复性告知,可以在孩子出现动作后因为 "痛" 而暂时不跟孩子说话5分钟,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不讨喜,"妈咪的手很痛,没办法陪你玩" 形成 #自然惩罚 。这样的方式如果可以让全家人配合的话就可以很让孩子意识成形,如果有家人不配合继续给与嬉皮笑脸的反应,对于大人的底线孩子会模糊不清而反复测试,行为改正的时间相对就会更长了哦。
以上分享适合 "初出茅庐" 的幼儿
之前分享过 : #孩子为什么会打人
这篇比较适合年龄介于4-6的孩子
有需要的妈咪可以回顾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520464121529323&id=1735742146668195
#店里追踪和包妈一起聊聊你的育儿生活吧 👩👧👦
Search
店里追踪和包妈一起聊聊你的育儿生活吧 在 #店里追踪和包妈一起聊聊你的育儿生活吧 - Jelajah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本乖乖的2岁宝宝突然爱打人了怎么办?多次告诉他不可以,告诉他会痛也没有用,过后总是又重复动作,要怎么引导?… Lihat Lagi. Mungkin imej 1 ora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