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
還覺得你買皮草手沒沾血嗎?
***
當你看著國外層出不窮,因為疫情產生對亞洲人的歧視與暴力,而感到忿忿不平時;
你是否曾經想過, 自己可能也正在對機師、對華航、對3+11、對獅子⋯⋯
對任何你覺得是害這次台灣疫情爆發的兇手, 進行某種程度的霸凌?
—————————————
一場危機的爆發, 絕對不會是單一個體或單一事件所造成的。
但人性, 常常傾向於尋找一、兩件事去頂罪, 因為:
1.目標簡單方便, 不用動太多腦筋
2.自己完全沒錯的感覺真好!
————————
在你覺得自己這次完全沒錯之前, 我想先問幾個問題:
1.這一年多來, 你有沒有換過手機?
2.這一年多來, 你有沒有吃過牛排?
3.這一年多來, 你有沒有買過花?
4.這一年多來, 你有沒有期待過疫苗進口?
5.這一年多來, 你有沒有買過電子股,而且還賺錢?
————————
台灣是島國的進口物資來源我們就先不提, 包括前4個問題,
很可能包含了你公司買來賣的東西。
光是講輸出, 空運就佔了我們大約50%,
很可能包含了你公司賣的東西。
就算都跟你工作無關, 一定包含了你用的東西.
***
———還覺得你買皮草手沒沾血嗎?
——————
當然, 以上是建立在你覺得機師就是破口的前提下。
現在到底是華航機師傳給諾夫特員工, 還是國外機師傳進來給諾夫特員工再傳給華航機師?還沒有答案。
——————————————————
回到政策問題, 既然我們都必須靠航空業維持生計, 那我們勢必要給我國航空業者一些特例, 對吧?
你說, 不管啦回來通通關14天才安全!
***
那我就問:“憑什麼?”
憑什麼我們在國外從下飛機, 一路上要被檢疫人員、警察等等護送進防疫旅館(中間沒有任何自由的停留), 進旅館後就是等著再出旅館被護送著上班————
———回國後要跟在國外有絕對自由的旅客一樣, 關14天?
那到底要7+7、5+9、還是現在很有名的3+11?
這些政策的考量,
就是在飛航組員的身心健康、航空運量、經濟維持等等因素中間找平衡。
—————
還記得CDC宣布華航所有機組人員停飛14天隔離之後, 隔天直接反悔改成新方案維持8成運量嗎?這不是怕公司倒, 這是怕台灣倒。
***
———如果你覺得你有更好的政策可以更兼顧“機組人員的身心與全台經濟與安全”, 麻煩直接向政府提供。
————————————————
當然, 整體政策包含誰該普篩?機場工作人員或防疫旅館工作人員該不該隔離?該不該繼續讓外國人入境?哪個國家該不該禁止等等⋯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這次台灣疫情會爆發, 我覺得能檢討的也只有如何讓政策更完善?而不是一味的把責任推給任一族群、或某一政策。
***
——在全世界都淪陷的情況下, 你們還天真的覺得台灣真的能維持0確診嗎?憑什麼你台灣能在享受經濟成長、享受國外物資的情況下, 還能毫無成本的0確診呢?何德何能?
————————————————
最後, 我要說的是, 你們這些買皮草還覺得自己手沒沾血的人,
你們覺得網路霸凌沒有實質影響是嗎?
我告訴你們,
現在華航組員為了維持運能又要符合你們這些雙手沾血的民意,
我們隨機分成了“安全組”與“風險組”:
唯有”連續”隔離14天的人才能回到“安全組”, 才有一絲希望能回家看家人。
“風險組” 則是只剩下隔離與上班維持運能,
而為了要維持8成的運能, 大多數人皆會在“風險組”,
——有人可能會將近“三個月”不能回家, 而且還可能是無預警的情況下. 因為政策說變就變。
***
這些人, 是有父母、有家庭、有小孩、有朋友、有血有肉的一群人, 他們已經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下維持了國家一年多的經濟運量;他們已經為了你各位進入疫區雙手沾血了無數次;他們已經為了守本分一年多沒辦法正常生活。
———-你們真的還有臉裝著一副事不關己?然後把所有過錯推給他們?
現在, 他們還要被你們打入這種地獄式的巡迴隔離。你們還有一點良心嗎?
———————
所以, 如果你看到這裡,
還覺得“都是華航機師害台灣疫情爆發”,
還覺得自己手沒沾血,
還覺得機師被關14天是應該,不爽不要做....
那我建議你, 從現在起, 把自己關好在家裡來,
因為你不配, 也沒資格跟全國人民一起共享,也一起承擔這個共業。
#疫情
#華航
#機師
---5/16更新補充---
本篇文章主要是幫航空業發聲,所以強調航空業對國家的重要性。
這也不是我說了算,請各位從29分開始看至少1分鐘:
https://youtu.be/KG4XDay9hZE
這是政府宣布華航全部停飛隔離14天後,隔天馬上推出的政策以及原因。
不方便看影片的可以看以下新聞: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vRprB0?utm_source=copyshare
本文並非像部分留言所指控,稱自己多偉大或者其他行業都不辛苦不重要。只是希望風向至少還能留點尊重給華航機師。
沒有花篇幅幫各行業說話我先說個抱歉。
---5/17更新補充---
我舉個例子,為什麼不該”一味”推責給3+11或者華航違規機師?其實感染源也有可能來自Novotel。
衛福部說旅館主管4/16-26診所看診三次,判斷從4/15開始具有傳染性
華航機師第一個病例4/20日,且染疫機師6個住過Novotel。
去年到今年華航執飛56000多架次,都沒病例發生,為什麼短短一週同時在不同機隊發生?
非常可能就是來自諾福特,諾福特員工染疫來自哪裡?他們又沒出國史,合理懷疑應來自“外國航空公司“機組員。
請問外國航空公司組員在台行為是由華航或諾福特旅館制定的嗎?
各國疫情嚴重,但外國機組員進來前,政府就“沒要求採檢“,入境後旅館可以隨意走動,這並非華航所能控制,也非華航的權力去管理---這是國家層級要求。
所以今天Novotel 染疫事件,部分責任也該歸咎於衛福部要求不嚴、督導不周,對外國入境台灣的機組員並未採檢與強制隔離待在房間,而可能間接感染到Novotel員工,造成傳染。
以上,提供另一面向,並不是要幫誰洗白。違規組員若查證違規該受罰也是共識。
---
沒有人現在有證據能證明到底誰才是源頭。
我並沒有說華航完全沒有疏失, 但我要讓大家知道這次爆發絕對不只是單一群體或單一政策的問題.
如果看了這些證據, 還是覺得疫情爆發該全部推給華航, 政府的政策是完美的, 應該全部繼續沿用—-—-那我也尊重,相信您一定有完整的理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06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lvvuO6prgh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
幾級風飛機停飛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230華爾街日報
*【麥康奈稱參議院將考慮川普提高補助金額的要求】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表示,參議院將考慮總統川普對於提高補助金額的要求,但他沒有承諾會就此進行表決。目前共和黨內部對於受到川普和民主黨人支持的更高金額支票的呼聲越來越高。
https://cn.wsj.com/articles/%E9%BA%A5%E5%BA%B7%E5%A5%88%E7%88%BE%E7%A8%B1%E5%8F%83%E8%AD%B0%E9%99%A2%E5%B0%87%E8%80%83%E6%85%AE%E7%89%B9%E6%9C%97%E6%99%AE%E6%8F%90%E9%AB%98%E5%88%BA%E6%BF%80%E6%94%AF%E7%A5%A8%E9%87%91%E9%A1%8D%E7%9A%84%E8%A6%81%E6%B1%82-11609287909
*【美國財政部長努勤稱美國人最快周二晚間將收到600美元補助支票】
美國財政部長努勤表示,美國人最快將在周二晚間開始收到最新新冠疫情紓困法案發放的600美元補助款項。
https://cn.wsj.com/articles/%E5%A7%86%E5%8A%AA%E6%AC%BD%E7%A8%B1%E7%BE%8E%E5%9C%8B%E4%BA%BA%E6%9C%80%E5%BF%AB%E5%91%A8%E4%BA%8C%E6%99%9A%E9%96%93%E5%B0%87%E6%94%B6%E5%88%B0600%E7%BE%8E%E5%85%83%E5%88%BA%E6%BF%80%E6%94%AF%E7%A5%A8-11609287611?tesla=y
*【美國報告首例新冠變種病例】
科羅拉多州報告了美國首例快速傳播的新冠病毒變異病例,這種新毒株最初是在英國發現的,導致該國採取廣泛封鎖和旅行限制。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5%A0%B1%E5%91%8A%E9%A6%96%E4%BE%8B%E6%96%B0%E5%86%A0%E8%AE%8A%E7%A8%AE%E7%97%85%E4%BE%8B-11609284312
*【美國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美國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根據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數據,全美有超過12.1萬人因新冠入院。重症監護室也面臨壓力,全國有22,592名重症患者。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5%9B%A0%E6%84%9F%E6%9F%93%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4%BD%8F%E9%99%A2%E7%9A%84%E4%BA%BA%E6%95%B8%E5%89%B5%E4%B8%8B%E6%AD%B7%E5%8F%B2%E6%96%B0%E9%AB%98-11609232109?tesla=y
*【歐盟成員國批准與英國的貿易協議】
歐盟成員國正式支持上周英國與歐盟達成的貿易協議,制訂出脫歐後的貿易、安全和經濟關係。
https://cn.wsj.com/articles/%E6%AD%90%E7%9B%9F%E6%88%90%E5%93%A1%E5%9C%8B%E6%89%B9%E5%87%86%E8%88%87%E8%8B%B1%E5%9C%8B%E7%9A%84%E8%B2%BF%E6%98%93%E5%8D%94%E8%AD%B0-11609287009
*【英國首相強森的脫歐後計劃仍是未知數】
英國與歐盟達成了一項自由貿易協議,首相強森迎來了重塑英國和確定後歐盟時代走向的難得政治機會。但他將如何把握這個機會,仍是一大未知數。從強森目前的政策來看,他並不想發起柴契爾夫人式的經濟革命。
https://cn.wsj.com/articles/%E8%8B%B1%E5%9C%8B%E9%A6%96%E7%9B%B8%E7%B4%84%E7%BF%B0%E9%81%9C%E7%9A%84%E8%84%AB%E6%AD%90%E5%BE%8C%E8%A8%88%E5%88%92%E4%BB%8D%E6%98%AF%E6%9C%AA%E7%9F%A5%E6%95%B8-11609218611?tesla=y
*【英國脫離歐盟經濟軌道,法德重掌主導權】
在英國為明年1月1日脫離歐盟經濟軌道做準備之際,歐盟已重拾信心。這在某種程度上受益於法德夥伴關係的好轉,也受到了美國候任總統拜登領導的政府料將上任的鼓舞。
https://cn.wsj.com/articles/%E8%8B%B1%E5%9C%8B%E8%84%AB%E9%9B%A2%E6%AD%90%E7%9B%9F%E7%B6%93%E6%BF%9F%E8%BB%8C%E9%81%93%EF%BC%8C%E6%B3%95%E5%BE%B7%E9%87%8D%E6%8E%8C%E4%B8%BB%E5%B0%8E%E6%AC%8A-11609128012?tesla=
*【拜登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沒那麼簡單】
候任總統拜登的團隊準備入主白宮之際,美國政治圈廣泛流傳的一種說法是,美國將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還將開啟兩國經濟脫鉤進程。但現實要複雜得多。
https://cn.wsj.com/articles/%E6%8B%9C%E7%99%BB%E8%A6%81%E5%B0%8D%E4%B8%AD%E5%9C%8B%E6%8E%A1%E5%8F%96%E6%9B%B4%E5%BC%B7%E7%A1%AC%E7%AB%8B%E5%A0%B4%E6%B2%92%E9%82%A3%E9%BA%BC%E7%B0%A1%E5%96%AE-11609207814
*【2020年油價暴跌引發原油基準論戰】
石油市場動蕩的一年讓能源行業暈頭轉向,由何為衡量原油價格的最佳標準引發的長期爭論也因此愈演愈烈。
https://cn.wsj.com/articles/2020%E5%B9%B4%E6%B2%B9%E5%83%B9%E6%9A%B4%E8%B7%8C%E5%BC%95%E7%99%BC%E5%8E%9F%E6%B2%B9%E5%9F%BA%E6%BA%96%E8%AB%96%E6%88%B0-11609219812
*【不滿習近平中國夢的已不只美國】
一度不願觸怒中國的歐洲國家開始向奉行更強硬的對華立場的美國陣營靠攏。在2019年年初的一份政策文件中,歐洲把中國形容為「系統性對手」。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8D%E6%BB%BF%E7%BF%92%E8%BF%91%E5%B9%B3%E4%B8%AD%E5%9C%8B%E5%A4%A2%E7%9A%84%E5%B7%B2%E4%B8%8D%E5%8F%AA%E7%BE%8E%E5%9C%8B-11609243580
*【中國打算縮小馬雲的商業帝國】
據熟悉內情的中國官員和政府顧問透露,北京方面正尋求縮小馬雲的科技和金融帝國,並可能在他的企業中持有更大的股份。監管機構正將目標對準這位億萬富翁,以加強對一個影響力日益擴大的科技領域的監管。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C%8B%E6%89%93%E7%AE%97%E7%B8%AE%E5%B0%8F%E9%A6%AC%E9%9B%B2%E7%9A%84%E5%95%86%E6%A5%AD%E5%B8%9D%E5%9C%8B-11609288512
*【阿里巴巴股價再度重挫,投資者重估互聯網公司面臨的監管風險】
阿里巴巴不再是中國最具價值的公司,其股價幾乎悉數抹去今年的漲幅;幾天前,中國監管機構剛剛發出信號,對這家電子商務巨頭及其金融關聯公司螞蟻集團的態度大變。
https://cn.wsj.com/articles/%E9%98%BF%E9%87%8C%E5%B7%B4%E5%B7%B4%E8%82%A1%E5%83%B9%E5%86%8D%E5%BA%A6%E9%87%8D%E6%8C%AB%EF%BC%8C%E6%8A%95%E8%B3%87%E8%80%85%E9%87%8D%E4%BC%B0%E4%BA%92%E8%81%AF%E7%B6%B2%E5%85%AC%E5%8F%B8%E9%9D%A2%E8%87%A8%E7%9A%84%E7%9B%A3%E7%AE%A1%E9%A2%A8%E9%9A%AA-11609206311?tesla=y
*【監管噩夢縈繞螞蟻集團,其他中國科技巨頭或難倖免】
中國對其最知名的科技巨頭之一螞蟻集團展開的最新調查,可能預示著該行業的其他公司也將面臨更嚴苛的監管約束。
https://cn.wsj.com/articles/%E7%9B%A3%E7%AE%A1%E5%99%A9%E5%A4%A2%E7%B8%88%E7%B9%9E%E8%9E%9E%E8%9F%BB%E9%9B%86%E5%9C%98%EF%BC%8C%E5%85%B6%E4%BB%96%E4%B8%AD%E5%9C%8B%E7%A7%91%E6%8A%80%E5%B7%A8%E9%A0%AD%E6%88%96%E9%9B%A3%E5%80%96%E5%85%8D-11609210512?tesla=y
*【中國對記錄武漢疫情的公民記者張展判處四年監禁】
中國法院對一名記錄了新冠疫情如何肆虐武漢的公民記者判處四年監禁,此案凸顯出中國政府為維護疫情的官方口徑,不惜採取強硬的的打壓行動。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C%8B%E5%B0%8D%E8%A8%98%E9%8C%84%E6%AD%A6%E6%BC%A2%E7%96%AB%E6%83%85%E7%9A%84%E5%85%AC%E6%B0%91%E8%A8%98%E8%80%85%E5%BC%B5%E5%B1%95%E5%88%A4%E8%99%95%E5%9B%9B%E5%B9%B4%E7%9B%A3%E7%A6%81-11609210811
*【透視中國的房地產帝國】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壯大之際,其增速已超過中國經濟的增速。在中國,家庭、地方政府、銀行和開發商組成的紐帶是如何影響房地產市場的?
https://cn.wsj.com/articles/%E9%80%8F%E8%A6%96%E4%B8%AD%E5%9C%8B%E7%9A%84%E6%88%BF%E5%9C%B0%E7%94%A2%E5%B8%9D%E5%9C%8B-11609217718
*【波音737 MAX重回美國天空】
在波音公司的737 MAX近兩年前因兩起致命墜機事故遭到停飛後,美國航空集團周二將再次讓乘客乘坐這款飛機。
https://cn.wsj.com/articles/%E6%B3%A2%E9%9F%B3737-max%E9%87%8D%E5%9B%9E%E7%BE%8E%E5%9C%8B%E5%A4%A9%E7%A9%BA-11609285810
*【新冠疫苗前景令企業再度考慮重返辦公室計劃】
辦公大樓的業主們希望本月在美國發起的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活動,能讓數百萬人於2021年重返辦公室,但這不會很快實現。
https://cn.wsj.com/articles/%E6%96%B0%E5%86%A0%E7%96%AB%E8%8B%97%E5%89%8D%E6%99%AF%E4%BB%A4%E4%BC%81%E6%A5%AD%E5%86%8D%E5%BA%A6%E8%80%83%E6%85%AE%E9%87%8D%E8%BF%94%E8%BE%A6%E5%85%AC%E5%AE%A4%E8%A8%88%E5%8A%83-11609289711
*【庫許納家族企業Kushner Cos.將在以色列發債籌資1億美元】
該公司的這一舉動,可能重新引發人們對白宮高級助理庫許納,在白宮的角色和其家族企業之間潛在利益衝突的批評。
https://cn.wsj.com/articles/%E5%BA%AB%E4%BB%80%E7%B4%8D%E5%AE%B6%E6%97%8F%E4%BC%81%E6%A5%ADkushner-cos-%E5%B0%87%E5%9C%A8%E4%BB%A5%E8%89%B2%E5%88%97%E7%99%BC%E5%82%B5%E7%B1%8C%E8%B3%871%E5%84%84%E7%BE%8E%E5%85%83-11609287611
*【州檢察長指Google通過廣告協議向Facebook提供特殊權限和優惠條款】
美國州檢察長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起訴訟中表示,兩大數字廣告巨頭Facebook 和Google於2018年達成的商業協議是一項非法的價格操縱交易。議員們眼下正呼籲進一步調查,而這兩家公司則稱該交易合法。
https://cn.wsj.com/articles/%E5%B7%9E%E6%AA%A2%E5%AF%9F%E9%95%B7%E8%A8%B4%E8%A8%9F%E6%8C%87%E6%8E%A7Google%E9%80%9A%E9%81%8E%E5%BB%A3%E5%91%8A%E5%8D%94%E8%AD%B0%E5%90%91facebook%E6%8F%90%E4%BE%9B%E7%89%B9%E6%AE%8A%E6%AC%8A%E9%99%90%E5%92%8C%E5%84%AA%E6%83%A0%E6%A2%9D%E6%AC%BE-11609287310
幾級風飛機停飛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王浩宇議員批評馬總統要為F-5E戰機失事負責,非常不公允,對國軍家屬也毫無尊重。
最早提出「國防自主、國機國造」八個字的國家元首,叫做馬英九。
而導致F-5E必須繼續升空執勤、無法照早先國防部規劃在2019年退役的人,照王浩宇議員的政治邏輯來看,可能會是蔡英文。
2011年6月,馬總統出席漢翔公司的經國號戰機性能提升「翔展計畫」首批交機典禮,並指示國防部、經濟部與漢翔公司密切研商發展高性能教練機的可能性,條件不足的部分則創造條件,以期達到「國防自主、國機國造」的目標。
在這之前的2008、2009年,漢翔曾和義大利阿萊尼亞·馬基(Aeronautica Macchi)航空接觸,探詢以M 346為基礎合作的可能性。
2014年,漢翔航空與阿萊尼亞·馬基航空簽署了1項諒解備忘錄,以便在臺灣組裝M-346(M 346 Master)高級教練機。
➽ #這是一款怎樣的飛機? #當時的政策構想為何?
它被定位是一款無武裝的高級教練機,義大利、以色列、新加坡都將其視為「專用高級教練機」角色,因配備數位航空電子系統,是能匹配滿足當今包括法國颱風、瑞典獅鷲、美國的戰隼(F-16)、黃蜂式(F-18),猛禽(F-22)和多用途匿蹤攻擊戰鬥機(F-35)等新一代戰機訓練飛行員的高教機。包括義大利、以色列、新加坡、波蘭及阿聯酋皆購入採用,因此在當時成為空軍與漢翔建案的合理選擇。
經查閱許多新聞報導後,我自己的解讀是:原本的政策構想,是希望透過漢翔與國外廠商的進一步合作提升產業鏈發展、培養我國民間投入國防軍機生產與後勤能量。採購M-346除可滿足我國在台組裝要求,並在國內生產部份零組件,可間接創造就業機會,對國內航太產業頗有助益。
簡而言之,當時馬政府為了爭取時效性,對「國機國造」的定義,是先引進國外成熟設計在台生產。可以盡快滿足空軍需求,在培養生產與後勤能量上,則可以說這是一個比較穩健(當然也有人會認為是緩慢)、漸進的政策做法。
➽ #前後任政府高教機決策的差異
2015年,空軍新式高教機於12月完成建案程序,並依規定呈報行政院但未獲核定。在2016年政黨輪替以後,蔡政府改變政策取向,評估國內生產與後勤能量已經足夠,將「國機國造」重新定義為「自研自製」,以經國號戰機為基底改造推出新式高教機(T-5「勇鷹」教練機)。
搜尋歷年資料與新聞可以發現,由於從馬政府時期的「#外購合作」轉為蔡政府的「#自研自製」,從原本規劃F-5E退役的2019年,改為如今的2024年開始交機T-5,蔡政府政策轉向的結果,長遠來看對於提升國防產業能量當然有很大效益,但也確實導致F-5系列的退役時間因此晚了五年。
➽#這邊就涉及到一個軍事專業的爭點:
「到底F-5與AT-3系列是不是太老、還可不可以飛?」
多年前在馬政府時期,空軍曾以現有AT-3和F-5型部訓機已臨壽限迫切需要換機為由,著手建案準備對外採購66架新型高教機,並預計以693億元預算在6年期程內就完成(但同時期的海軍出身國防部高層有不同意見,因此一延再延)。
而在民進黨政府上台後,有質疑聲音認為為何空軍趕著建案買義大利的M346教練機,後拍板決定要給漢翔自製,空軍於是又改口,AT-3和F-5都有延壽計畫,其中F-5型預計還可飛到2028年才汰除。
在2016年高教機採購案引起各方關注時,國民黨前國防專業立委林郁方就曾針對「高級教練機自研自製的時程生變,使其可能需延役4至5年」提出警告,認為2017年F-5E/F戰機的各項預算不但沒增加還減少,戰機飛安恐有疑慮。軍事研究專家揭仲也曾在2016年撰文表達「自研自製」高教機需先提升F-5E/F的安全性。
不過,這兩天包括馮世寬前部長與一些空軍退役將領、軍事專家等,都提出過「武器不一定老就有問題,#重點是如何維護保養,全世界還有26個國家在飛F-5系列」的論點來為延役辯護。
空軍司令部也指出,「空軍於1994至2000年期間,已完成F-5型機結構強化作業,另2004年經原廠評估回覆,單座機壽期時數為14779小時,雙座機則為30000小時;目前空軍F-5型機平均飛行時數為7825小時,均未超出美方原廠規範。」
也有人以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B-52 Stratofortress)為例,該機型從1950-60年代生產至今,許多轟炸機的服役年齡動輒超過半個世紀,美國空軍甚至打算讓B-52一直服役至2050年。從軍事專業的角度出發,上述的「維保重於年限」想法也不能完全說錯。
(牽涉到各個機種機型不同的製造方式、結構與使用方式,或許讓飛機年齡有不同的年人這邊非專業我就不展開)
➽#國防自主大家都認同 #政治口水麻煩省省
我個人很支持國防自主的理念,如果條件俱備,當然最好把國防產業留在台灣。如同《聯合報》的評論指出,如果勇鷹大獲成功「成為拉動台灣航太產業再起的火車頭,歷史自然會將榮耀歸給當初作出決策的蔡總統。」該給蔡政府、蔡總統的掌聲,一定不會少。
出身軍人家庭,也服過預備軍官役,我和很多人一樣清楚,軍人家庭的吃穿所用,沒有一件不沾著血。
國軍本身就是一個大家庭,有人演訓失事,跟自己家裡死了兄弟姊妹沒兩樣。《一把青》裡的擔驚受怕的空軍眷村,正是許多人從小缺少父親陪伴長大的兒時憶痛。
昨天在臉書上,也不意外地看到出身國軍特別是空軍家庭的朋友撰文哀悼。
也因此,許多人包括我看到王浩宇議員的抨擊言論,都感到頗為生氣,在失事調查報告沒出來就直接牽拖馬前總統,非常無聊也不應該。如果到時報告出來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去檢討現任與前任三軍統帥的決策,難道不是比較適當的作法?
軍人家庭的傷痛,是你拿來當作攫取政治利益的談資嗎?
就是這種政治立場鮮明、不問是非的問政風格,才會導致各方撻伐甚至發起罷免行動,我認為王議員當年背負很多人對於年輕人參政的期待當選,如今是這種表現,應該深自檢討改進。請給國軍與專業一點尊重。
我是桃園人,在中壢讀過書,也希望中壢可以變好。
關心國政是OK的,但也還是期待王浩宇議員可以好好專注市政,不要有那麼多無謂的政治口水,這是傷害到你自己,傷害到民進黨,也傷害中華民國國軍的不智之舉。
(圖片為F-5E,取自http://taiwanairpower.org/)
🔗參考資料:1.總統出席經國號戰機性能提升「翔展計劃」首批交機典禮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5540#
2.啟動國機國造!新式高教機明簽約 蔡英文將親自出席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206/861289.htm
3.經國號升級版 首批6架交貨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504971
4.戰機墜海|空軍退將揭密!40多架F5原定2019年汰除 勇鷹機延遲交機被迫繼續飛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01029/GXNBZLRZNRC2PFBRCD7FVWUCO4/
5.【重磅快評】勇鷹vs.擁英:假首飛與真馬屁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4654006
6.F-5戰機汰換計畫晚了5年 是發生意外的致命關鍵點嗎?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0/4972647
7.F5-E戰機失事痛失年輕飛官…「老舊戰機汰換」問題為何懸而未決?
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82261
8.Utilizzo della Nomenclatura 'Mission Design Series' (MDS) nelle Pubblicazioni Tecniche (PPTT) di Competenza della Daa
http://www.dgaa.it/newsletter/newsletter60/AER-0-0-12.pdf
9.50系列報導:AT-3自強號噴射教練機研製的故事
https://www.aidc.com.tw/tw/News/376
10.呂烱昌. 軍武》台北國防展 義大利人比美國人更想賣台灣武器. NOWnews.com. 2015-08-15
11.M-346空軍高級教練機,亞太防務雜誌 Asia-Pacific Defense,2016年9月19日 ·
https://www.facebook.com/AsiaPacificDefense/posts/975563569220742/
12.新聞眼/國造換裝延誤 該停飛就停飛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4974883
13.空軍高教機採購案 差一點就要買義大利M-346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170206/AMWTNHYKIIMQ5GVLAI7YNOHOAI/
14.民進黨將上台 空軍高教機向誰採購恐有新變局
https://www.storm.mg/article/79477
15.國機國造》空軍急換高教機 政黨輪替後改口還能飛到2028年
https://www.storm.mg/article/194685
16.家屬痛訴F-5E老舊、外界質疑為勇鷹高教機延宕硬飛?空軍全否認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58138
幾級風飛機停飛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06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lvvuO6prgh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肆虐,各國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頓,不少評論都認為疫情帶來的損失,可能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石油價格上月探底,一度跌至21美元一桶,為17年來新低。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2日呼籲沙特和俄羅斯磋商減產,但原定今天舉行的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的會議,由於各國口徑不一,初步延期至9號舉行,但是否能達成協議,以至對未來油價的估計,不容樂觀。
中國在1月因春節停工,2月因疫情無法復工,3月開始復工復產,但疫情卻在歐洲和北美洲開始爆發,工廠漸次停工,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逐步下降至幾乎停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全球大部分飛機停飛、工商業對能源需求下降,這個客觀因素本已經將油價推低,屋漏偏逢連夜雨,佔世界石油出口15%的兩大油國,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在此關鍵時刻發動「暗戰」。初而不肯就即將屆滿的減產協議是否續約鬆口,沙特乾脆減價傾銷,導致油價拾級而下。
蘋果頭條
石硤尾警署兩名警務人員先後確診武漢肺炎,122名警員須接受隔離,其中三人已有上呼吸道病徵,昨日入院接受病毒測試。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前日確診的46歲西九龍總區機動部隊男警長,與早前確診的31歲男警員曾共用同一樓層廁所,不排除病毒經廁所的手柄或洗手盆等傳染。油尖旺區議會民主派議員去信警方,要求交代確診警長有否接觸被捕人士。
張竹君昨於疫情簡報會上交代前日確診的46歲西九龍總區機動部隊男警長(第854號)的個案,追查下發現他曾與3月30日確診的31歲機動部隊男警員(第663號)使用警署內同一樓層的廁所。
東方正論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社交戒嚴令」實施逾一星期,港府「補漏」暫停酒吧營業十四日的措施亦已推出數日,但禁令形同虛設,不但有立法會議員公然違反禁令,當局的檢控更低至「零」,帶頭自廢武功。目前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接近九百,很快就會破千,港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專家怒斥「不見棺材不流眼淚」恐將一語成讖。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被踢爆於本月二日深夜,帶領約四十人到深水埗一間酒吧飲酒夜蒲,不僅違反不得多於四人聚集的禁聚令,涉事酒吧亦沒有遵守座位減半及為顧客量體溫等規定;而陳淑莊身為立法會議員,本身又是大律師,知法犯法更是罪加一等。違反禁令亦會造成播毒風險,令前線醫護人員的努力付諸東流,自私自利,莫此為甚。
星島社論
香港昨天新增二十八宗新冠肺炎確診,相對而言,算是偏低,而當中五宗本地感染個案大部分都找到源頭,可以阻截傳播,令人稍為舒懷。不過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警告不要過早樂觀,認為隨着內地人由海外回流及逐步復工,疫情有爆發第三波的風險,必須保持高度戒備。疫情未來發展是好是壞,的確詭譎難測,可能因為一次漏網,而於瞬間反彈,所以當前策略應該是將圍堵網收得更緊,除了擴大檢測,還須進一步加強隔離檢疫設施,不讓任何帶病毒者走進社區。
近日新增病例未見爆升,除了各項防疫措施起了效果,也與入境人數減少有關。四月頭幾天,由機場入境的市民人數大減,每天都少於一千人,而經港珠澳大橋與深圳灣返港者也愈來愈少。香港目前最大的感染風險來自入境者,隨着返港人潮減退,若同時又能有效截斷本地傳播鏈,疫情便有機會逐步放緩。
經濟社評
「謊言說一千遍就成真」,造謠已成世界殺傷力最大的武器之一!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網上出現大量假消息,令原本惶恐的民眾更恐慌,還有不斷的網上起底、抹黑和煽動暴力。我們早前已再三呼籲,政府必須拿起決心,盡快強力打擊這些劣行,市民亦切勿胡亂轉發,成為幫兇,而各個界別丶尤其傳媒工作者,亦要齊心攜手,煞止這股狠毒的歪風。
香港有規模的傳媒機構日前發聲明,批評一些網民對警員、藝人、記者和企業進行網絡起底,將其及家人資料放上網,恐嚇對方收聲,並抹黑或煽動暴力攻擊企業,要求政府行動,嚴正執法。事實上,亦有網民在社媒設專頁,疑冒認警方,甚或非法披露警員資料,不斷散播仇警和煽動襲警言論,做法狠毒。
